通關08 跨學科主題專練(解析版)_第1頁
通關08 跨學科主題專練(解析版)_第2頁
通關08 跨學科主題專練(解析版)_第3頁
通關08 跨學科主題專練(解析版)_第4頁
通關08 跨學科主題專練(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通關08跨學科主題專練

目錄

【中考預測】本部分對跨學科主題學習進行高度概括,并明確考試方向。

【搶分通關】精選2023年各省市中考真題與2024年名校模擬題,講解通關策略(含新考法、新情境等)

跨學科主題學習

為進一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歷史學習方式的轉變,加強學生運用多學科知識

與技能進行綜合探究的能力,2022年歷史課程設計了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圍繞某

一研究主題,將所學歷史課程與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方法以及課題研究等結合起來,開

展深入探究、解決問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各個主題涉及的內容,都來自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六個板塊,從特

定的問題意識出發,將分散在不同地方的內容整合在一起,有助于學生形成既在時段上縱通

又在領域上橫通的通史意識;同時借助不同課程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培養學生多角度分析問

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內容中的前六個板塊是歷史學習的基礎,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板

塊是學習的提升和拓展。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設計思路、情境素材和教學策略應聚焦發展

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秉持綜合性、實踐性、多樣性、探究性和操作性原則。

1.(2023四川遂寧)【歷史+語文】宋朝詩人汪洙《神童詩》有云:“少小需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

盡是讀書人……一舉登科日,雙親未老時……玉殿傳金榜,君恩賜狀頭。”該詩句反映了中國古代某種制度

下人們對讀書的重視。這一制度是()

A.分封制B.丞相制C.科舉制D.內閣制

【答案】C

【解析】據題干“少小需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一舉登科日,雙親未老時……玉

殿傳金榜,君恩賜狀頭。”可知,材料與我國古代的科舉制有關。隋文帝時開始用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員,

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官員,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C

項正確;題干材料反映的是科舉制,分封制在秦朝郡縣制實行后被廢除,排除A項;丞相制是中央官職,

第1頁共11頁.

與科舉制無關,排除B項;內閣制在明朝出現,排除D項。故選C項。

2.(2023湖北武漢)【歷史+語文】有人說,它仿佛一條巨龍盤踞在中華大地,一度承擔著溝通南北的重擔;

它屬于獨一無二的文化遺產,沉淀了興衰更迭的家國記憶,匯聚了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與力量。

以下體現該內容的是()

A.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B.運河轉漕達都京,策馬春風堤上行

C.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D.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它仿佛一條巨龍盤踞在中華大地,一度承擔著溝通南北的重擔;”可知,它指的是隋朝大運

河。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由材料“它屬于獨一無二的文化遺產,沉

淀了興衰更迭的家國記憶,匯聚了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與力量。”可知,2014年,隋朝大運河被列

為世界文化遺產,反映出中國人民高超的智慧。隋朝大運河北達涿郡(北京)南至余杭,以洛陽為中心,

運河轉漕達都京,策馬春風堤上行符合題意,B項正確;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反映的是民族交

融與題干無關,排除A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反映了范仲淹的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與

題干無關,排除C項;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反映的是文天祥的愛國主義精神,與題干無關,

排除D項。故選B項。

3.(2023福建)【歷史+美術】以圖證史是通達史識的一種重要方法。()

A.是研究北宋城市生活的一手史料B.完整再現了北宋社會的繁榮景象

C.說明北宋東京城內尚未出現夜市D.應與考古材料印證才有史料價值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材料“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寫

了北宋首都東京汴河沿岸的風光,北宋都城開封,是當時著名的商業中心,《清明上河圖》,代表了宋代社

會風俗畫的最高成就,“正居”室當時的燈箱廣告,反映了展示了當時豐富多彩的市民物質和文化生活,A項

正確;《清明上河圖》是當時人對北宋都城的描繪,排除B項;宋代時期城市的商業活動打破了時間的限制,

夜市比較活躍,排除C項;《清明上河圖》是文獻史料,無需與考古材料印證就有史料價值,排除D項。故

選A項。

第2頁共11頁.

4.(2024安徽二模)【歷史+音樂】表中的革命歌曲能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山歌越唱越開懷。(劉文收集)

山歌越唱越開懷呀,東山唱到西山來,大別山打倒豪紳和地主,處處建立蘇維埃政權,英雄

里鬧革命,工農群眾都起來。好漢當紅軍呀,紅旗滾滾過山來。

A.北伐戰爭B.國共合作C.土地革命D.抗日戰爭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土地革命,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和題干信息進行解答即可。根據題干關鍵信息“打倒豪

紳和地主”“建立蘇維埃政權”“紅軍”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時期,共產黨帶領人民開展

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權,開創“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C項正確;北伐戰爭,處于第一次國共

合作時期,排除A項;題干涉及的是國共內戰,排除B項;“抗日戰爭”與題干信息“紅軍”不符,排除D

項。故選:C。

5.(2023北京)【歷史+地理】竹枝詞是一種以吟詠社會風土人情為主的文學體裁。20世紀初電車剛進入北

京時,有竹枝詞寫道:“電車初試人都怕,說是將來榮禍多。”后來,有人贊嘆:“人坐(電)車中稱穩便,

兒童指點陸行舟。”這說明()

A.人們對新式交通工具由排斥到認可B.沿海地區更易感受到社會生活變化

C.居民對電車破壞自然環境強烈不滿D.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在夾縫中求生存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電車初試人都怕,說是將來榮禍多。”表明人們反對新交通工具,根據材料“人坐(電)

車中稱穩便,兒童指點陸行舟。”可以看出人們開始接受,A項正確;北京市并不是沿海地區,排除B項;

居民對電車破壞自然環境強烈不滿與“人坐(電)車中稱穩便,兒童指點陸行舟。”不符,排除C項;中國

近代民族工業在夾縫中求生存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

6.(2024河南二模)【歷史+物理】10.如圖中的F1為阻力,F2為動力,體現了某一階段我國民族資本主

義發展情況(動力>阻力),該情況出現于()

A.甲午戰爭期間B.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C.土地革命期間D.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答案】B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掌握民族工業的發展歷程及影響因素。

【解答】一戰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華的經濟侵略,近代民族工業動力力大于阻力,

民族工業有一定程度的發展,故B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CD都是阻力大于動力,民族工業發展艱

難,故ACD錯誤。故選B。

第3頁共11頁.

【點評】本題考查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與曲折發展,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的能力。

7.(2023內蒙古通遼)【歷史+語文】唐詩是唐朝文化繁榮的表現,其豐富的內容反映了唐朝社會生活的各

個方面。研究唐詩能夠史詩互證,有利于探究唐朝歷史。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及第新春選勝游,杏園初宴曲江頭。

紫毫粉壁題仙籍,柳色簫聲拂御樓。

——劉滄《及第后宴曲江》

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

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

——元稹《法曲》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

——李白《哭晁卿衡》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杜甫《憶昔》

簡述材料所反映出的唐朝史實及其影響。(要求:史實正確、條理清晰。)

【答案】

(1)第一首詩,劉滄寫的是中舉后的喜悅,唐朝科舉制促進了文化教育的發展,擴大了官吏選拔范圍。

(2)元稹的詩歌寫的是漢人穿少數民族的衣服,學習少數民族的音樂,展現了唐朝民族交融的畫面,說明

了唐朝開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3)李白悼念日本留學生晁卿衡的詩,表達了中日人民真摯的友誼,歌頌了唐朝開放的對外政策。

(4)杜甫描寫的是開元盛世,氣勢恢宏的大唐盛世躍然紙上。寫出了國富民強,兵精糧足,國庫充盈,家

家富足的幸福生活場景。

【解析】

(1)史實和影響:根據所學和材料“及第新春選勝游,杏園初宴曲江頭”可知,這體現的是,中舉后的喜悅,

唐朝科舉制促進了文化教育的發展,擴大了官吏選拔范圍。

(2)史實和影響:根據所學和材料“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可知,這體現出,漢人穿少數民族

的衣服,學習少數民族的音樂,展現了唐朝民族交融的畫面,說明了唐朝開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3)史實和影響:根據所學和材料“日本晁卿辭帝都、明月不歸沉碧海”可知,這體現出,李白悼念日本留

學生晁卿衡的詩,表達了中日人民真摯的友誼,歌頌了唐朝開放的對外政策。

(4)史實和影響:根據所學和材料“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可知,這體現出,杜甫描寫的是開

元盛世,氣勢恢宏的大唐盛世躍然紙上,寫出了國富民強,兵精糧足,國庫充盈,家家富足的幸福生活場

景。

第4頁共11頁.

8.(2023湖南株洲)【歷史+美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我國的一個鮮明

特征,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產,也是我國發展的巨大優勢。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圖1唐朝閻立本《步輦圖》圖2莫高窟中唐時期壁畫《反彈琵琶樂舞圖》(摹本)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圖1反映了唐太宗實行怎樣的民族政策?根據兩幅圖片分析唐朝民族交往的特點。

【答案】

(1)開明的民族政策。(平等、包容)

特點:民族友好往來;民族關系和睦;民族交融等。(雙向交流、雙向學習、兼容并包、平等團結、和平交

往等)

【解析】

(1)政策:根據材料《步輦圖》《反彈琵琶樂舞圖》及所學可知,《步輦圖》是唐代畫家閻立本的作品,內

容反映的是吐蕃(今西藏)王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漢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誼的歷史見證。

由此可見,圖1反映了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根據圖示及所學可知,兩幅圖片反映了唐朝民族交往

的特點是民族友好往來;民族關系和睦;民族交融等(雙向交流、雙向學習、兼容并包、平等團結、和平

交往等)。

9.(2023貴州銅仁)【歷史+語文】歷史研究需要運用大量史料,甄別和使用不同類型史料是歷史學習的一

種重要方法。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詩圖佐史】

材料二

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種禾

黍。……城頭山雞鳴角角,洛陽

家家學胡樂。

——(唐)王建《涼州行》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內的鑒真像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朝文化交流的特點。

第5頁共11頁.

【答案】

(2)特點:唐朝文化向外傳播;內部相互學習,相互交融。

【解析】

(2)特點:根據材料“鑒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時期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法,反映了唐朝文化向外傳

播。根據“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種禾黍。……城頭山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可知,材料反映的

是唐朝的民族交融,反映了唐朝文化的內部相互學習。

10.(2023山東東營)【歷史+音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二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

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河西山岡萬丈高,河東河北高粱熟了。萬山

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叢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紗帳里,游擊健

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兒遙英豪!端起了土槍洋槍,揮動著大刀長

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矛,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

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全中國!

(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兩首歌曲創作的時期及體現的時代主題。

【答案】

(2)時期:抗日戰爭時期;主題:抗日救亡。

【解析】

(2)時期:根據材料二“……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可知,歌曲是《義勇軍進行曲》。根據材料二“抗

日英雄真不少!青紗帳里,游擊健兒遙英豪!”可知,歌曲是《黃河大合唱》。《義勇軍進行曲》和《黃河大

合唱》都創作于抗日戰爭時期。

主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兩首歌曲表現出中華人民的勇敢、頑強和百折不撓的拼搏勁精神,體現出當

時的時代主題:抗日救亡。

11.(2023福建)【歷史+語文】紅色經典歌曲是歷史的回響,時代的號角。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八年級(1)班以“抗戰歌曲中的歷史”為主題開展跨學科學習活動,選取了《彈起我心愛的土

琵琶》的歌詞為研習素材。(注:《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是電影《鐵道游擊隊》的插曲,該電影敘述了1937

年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游擊戰爭的歷史。)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歌詞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

爬上飛快的火車,像騎上奔馳的駿馬;車站和鐵道線上,是我們殺敵的好戰場。我們扒飛車

那個搞機槍,闖火車那個炸橋梁;就像鋼刀插入敵胸膛,打得鬼子魂飛膽喪!

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來到;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

哎嘿

第6頁共11頁.

——摘自童心編著《經典老歌400首》

(1)周老師請同學們為材料一中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歌詞譜曲,小歷同學采用低沉、舒緩的旋律,

小史同學采用鏗鏘有力的旋律。你認為應采用怎樣的旋律才符合抗日戰爭時期的歷史情景,根據材料一并

結合所學抗日戰爭的知識,說明理由。

【示例】

《松花江上》歌詞(節選)

“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爹娘

啊,爹娘啊,什么時候才能歡聚在一堂?

旋律:低沉、悲憤。

理由:1931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相繼占領了東北三省。因此,用低沉的旋律表達東北人

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心情;同時,用悲憤的旋律表達全國人民對日本野蠻侵略中國的憤懣。

【答案】

(1)【一等示例】

旋律:低沉、舒緩與鏗鏘有力相結合。

理由:全民族抗戰爆發后,面對日本帝國主義對抗日根據地的封鎖與蠶食,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根據地軍

民展開游擊戰爭,牽制和抗擊了大量日軍,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音樂旋律從低沉、舒緩

到鏗鏘有力,反映了日本侵華給中華民族帶來的災難,表現了抗日根據地軍民在艱苦環境中的革命樂觀主

義精神和堅強意志,表達了根據地軍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抗戰必勝的信心。

【二等示例】

旋律:低沉、舒緩。

理由:全民族抗戰爆發后,面對日本帝國主義對抗日根據地的封鎖與蠶食,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根據地軍

民展開游擊戰爭,為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低沉的旋律體現了日本侵華給中華民族帶來的

災難,舒緩的旋律表達了抗日根據地軍民在艱苦環境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抗戰必勝的信心。

【二等示例】

旋律:鏗鏘有力(高亢、激昂)。

理由:全民族抗戰爆發后,面對日本帝國主義對抗日根據地的封鎖與蠶食,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根據地軍

民展開游擊戰爭,在艱苦環境中牽制和抗擊了大量日軍,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鏗鏘有力

的旋律表達了抗日根據地軍民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堅強意志,展現了根據地軍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抗戰必

勝的信心。

【解析】

(1)一等示例:根據材料一中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歌詞,我認為譜曲的旋律應是低沉、舒緩與鏗鏘

有力相結合。

結合所學抗日戰爭的知識可知,全民族抗戰爆發后,面對日本帝國主義對抗日根據地的封鎖與蠶食,中國

共產黨領導抗日根據地軍民展開游擊戰爭,牽制和抗擊了大量日軍,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第7頁共11頁.

音樂旋律從低沉、舒緩到鏗鏘有力,反映了日本侵華給中華民族帶來的災難,表現了抗日根據地軍民在艱

苦環境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堅強意志,表達了根據地軍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抗戰必勝的信心。

二等示例:根據材料一中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歌詞,我認為譜曲的旋律應是低沉、舒緩。

結合所學抗日戰爭的知識可知,全民族抗戰爆發后,面對日本帝國主義對抗日根據地的封鎖與蠶食,中國

共產黨領導抗日根據地軍民展開游擊戰爭,為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低沉的旋律體現了日

本侵華給中華民族帶來的災難,舒緩的旋律表達了抗日根據地軍民在艱苦環境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抗

戰必勝的信心。

二等示例:根據材料一中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歌詞,我認為譜曲的旋律應是鏗鏘有力(高亢、激

昂)。

結合所學抗日戰爭的知識可知,全民族抗戰爆發后,面對日本帝國主義對抗日根據地的封鎖與蠶食,中國

共產黨領導抗日根據地軍民展開游擊戰爭,在艱苦環境中牽制和抗擊了大量日軍,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

中流砥柱作用。鏗鏘有力的旋律表達了抗日根據地軍民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堅強意志,展現了根據地軍民在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抗戰必勝的信心。

12.(2023湖南長沙)【歷史+音樂】中國近代民族意識是伴隨民族危機的加深而不斷覺醒的。閱讀材料,完

成下列要求。

材料三

(《義勇軍進行曲》創作于20世紀30年代,后來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3)根據材料三,結合歌曲的創作背景,指出當時中華民族面臨的最危險的敵人是誰?歌曲凝聚了這一時

期怎樣的民族精神?綜上,分析民族意識覺醒對近代中國的推動作用。

【答案】

(3)日本帝國主義;偉大團結精神;民族意識覺醒成為推動近代中國民族解放運動、近代化探索的精神動

第8頁共11頁.

力。

【解析】

(3)敵人:根據材料三“義勇軍進行曲”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華民族處在危亡關頭,

聶耳投身于抗日洪流中,以其卓越的音樂才能,創作了大量振奮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其《義勇軍進行

曲》,極大地激發了中華民族的抗戰意志。所以當時中華民族面臨的最危險的敵人是日本帝國主義;

精神:根據“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可知,歌曲凝聚了這一時期的偉大團結精神;

作用: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可圍繞民族意識對近代化探索,民族解放運動的影響等方面回答,如:

民族意識覺醒成為推動近代中國民族解放運動、近代化探索的精神動力。

13.(2023山東東營)【歷史+電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三

(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兩部影視作品都取材于哪一重大歷史事件?這一事件有何歷史意義。

【答案】

(3)事件:抗美援朝;歷史意義: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

活,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解析】

(3)事件:根據材料三“英雄兒女”“跨過鴨綠江”和所學知識可知,這兩部作品都取材于抗美援朝。

歷史意義: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

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14.(2023福建)【歷史+音樂】紅色經典歌曲是歷史的回響,時代的號角。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第9頁共11頁.

《英雄贊歌》歌詞(節選)

風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①人民戰士驅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

雄的鮮血染紅了它;②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摘編自童心編著《經典老歌400首》

注:《英雄贊歌》是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英雄兒女》的插曲。

(2)從材料二的歌詞①②中,選出你感悟最深刻的一句歌詞(寫出序號即可),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抗

美援朝戰爭的知識,概述你選擇該句歌詞的原因。

【答案】

(2)選擇歌詞序號:①。

原因:抗美援朝戰爭中,為了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面對強大而兇狠的作戰對手,英勇頑強、舍

生忘死,打敗了侵略者,涌現出黃繼光、邱少云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6000多個功臣集體。抗美援朝戰

爭的勝利,捍衛了新中國的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的和平生活,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

選擇歌詞序號:②。

原因:抗美援朝戰爭中,為了保家衛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中國人民志愿軍

將士面對強大而兇狠的作戰對手,充分展示了不畏強暴、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黃繼光、邱少云等志愿軍

將士以鮮血和生命換來了祖國的安寧。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

書,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