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A卷·知識通關練)(解析版)_第1頁
第6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A卷·知識通關練)(解析版)_第2頁
第6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A卷·知識通關練)(解析版)_第3頁
第6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A卷·知識通關練)(解析版)_第4頁
第6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A卷·知識通關練)(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測試】2022-2023學年八年級歷史上冊分層訓練AB卷(部編版)

第六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A卷·知識通關練)

(測試時間:90分鐘;卷面滿分:100分)

班級姓名學號分數

核心知識1.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

一、選擇題(共5小題)

1.(2022·陜西咸陽·八年級期中)西安事變扭轉了全國政治格局,推動了全國抗日統一戰線的形成,使西北

成為了民族復興和民主政治的大后方。發動西安事變的愛國將領是()

A.張學良、李宗仁B.李宗仁、楊虎城C.張學良、楊虎城D.楊虎城、張自忠

【答案】C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扣押蔣介石,實行“兵諫”,并通電

全國,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因此發動西安事變的愛國將領是張學良、

楊虎城,C項正確;李宗仁領導了臺兒莊戰役、張自忠領導了棗宜會戰,與西安事變無關,排除ABD項。

故選C項。

2.(2022·湖南岳陽·八年級期末)西安事變發生后,有人主張將蔣介石“交付人民審判”,但中共中央認為應

爭取國民黨親英美派接受“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主張,為此制定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這表現出中

國共產黨()

A.消除了與國民黨的矛盾B.以民族利益為重的偉大胸懷

C.取得了抗戰勝利D.努力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答案】B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西安事變爆發的時候,中國共產黨不顧前嫌,制定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

體現出了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的偉大胸懷,B項正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并不能消除與國民黨的

矛盾,排除A項;取得抗戰勝利的時間是1945年,西安事變發生于1936年底,排除C項;抗日民族統一

戰線正式建立是1937年9月,排除D項。故選B項。

3.(2022·全國·八年級期末)歌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時社會的發展情況。下列歌詞中反映九一八事變的

是()

第1頁共17頁.

A.“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B.“紅軍主力上征途,戰略轉移去遠方”

C.“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D.“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答案】D

【詳解】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蔣介石實行不抵抗政策,導致東北三省很快淪陷,東

北人民外逃,“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反映了東北人民的思鄉之情,D項正確;“打倒列強,打倒列強,

除軍閥,除軍閥”是北伐時期的歌曲,排除A項;“紅軍主力上征途,戰略轉移去遠方”是紅軍長征時期的歌

曲,排除B項;“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創作于1935年,當時中華民族正處于民族危亡的生死關頭,比“九

一八事變”晚,排除C項。故選D項。

4.(2022·湖北·八年級階段練習)毛澤東指出,一二·九運動“是抗戰動員的運動,是準備思想和干部的運動”,

“有著重大歷史意義”。其“重大歷史意義”是()

A.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B.中國局部抗戰的開始

C.國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D.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答案】A

【詳解】結合所學可知,1935年12月9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北平學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

對華北自治”,“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等口號,并舉行示威游行。一二·九運動,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圖吞并

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黨政府對日妥協的政策,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A項正確;九一

八事變后,中國局部抗戰的開始,排除B項;國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是在1937年七七事變后,排除C項;

1919年的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排除D項。故選A項。

5.(2022·全國·八年級專題練習)美國著名記者史沫特萊說:“西安事變可能已經以一種地方性的失敗告終

了,卻仍然是一次全國性的勝利。一個統一的中國,雖然緩慢而且伴有劇痛,終于在漸漸誕生?!彼f的

歷史現象指的是()

A.國民政府實現了形式上的全國統一B.蔣介石獲釋并宣布實行全民抗戰

C.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D.國共兩黨停止對峙走向合作

【答案】D

【詳解】依據題干“西安事變可能已經以一種地方性的失敗告終了,卻仍然是一次全國性的勝利。一個統一

的中國,雖然緩慢而且伴有劇痛,終于在漸漸誕生。”結合課本所學,西安事變并沒有是中國的政局發生劇

變,事變和平解決后蔣介石仍然是最高領袖,國民黨仍然是唯一執政黨。從這個角度講,西安事變可能已

經以一種地方性的失敗告終了。但是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使得中共與國民黨結束了長達十年的內戰,雙

方重新走向合作,共同抗擊日本侵略,維護中國的獨立和統一。從這一個角度來講,西安事變是一次全國

性的勝利。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那種國共兩黨分庭抗禮,各自為政的局面暫時結束,中國又呈現出逐漸

第2頁共17頁.

統一的面貌。D項正確;1927年東北易幟標志著國民政府實現了形式上的全國統一,排除A項;7月17日

廬山談話,蔣介石發表準備抗日的談話。排除B項;國共合作宣言的發表,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

建立,排除C項。故選D項。

二、綜合題(共1小題)

6.(2022·湖北·隨州市季梁學校八年級期中)某班同學聽了習近平主席在紀念五四運動的100周年大會上的

講話后,想探究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請你一起來吧!

【起始篇】

材料一:“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1)從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運動的導火線是什么?”根據這些口號,你認為當時中國人民的革命任務是什么?

【會議篇】

材料二: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召開了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三大、八七會議、遵義

會議、中共七大等會議,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2)在“五四”運動的革命洪流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標志是什么?它的誕生有何歷史

意義?

【創新篇】

(3)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找到的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這條道路以哪一事件作為開端?

【抗爭篇】

(4)中國共產黨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先后領導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最終取得了新民主

主義革命的勝利,那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是什么事件?

【答案】(1)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反帝反封建

(2)中共一大的召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的革命

面貌煥然一新了。

(3)正確道路是: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4)九一八事變

【詳解】(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的導火線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桓鶕牧稀巴?/p>

爭主權,內除國賊”可知當時中國人民的革命任務是反帝反封建。

(2)根據所學知識,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

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的革命面貌煥然一新了。

(3)正確道路是:根據所學知識,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找到的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是工農武

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根據所學知識,井岡山革命地得到了建立和鞏固,為中國革

第3頁共17頁.

命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道路。

(4)根據所學知識,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核心知識2.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

一、選擇題(共5小題)

1.(2022·全國·八年級期末)毛澤東曾經說過,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教育了中國人民,把一盤

散沙的中國人民打得團結起來了”。下列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抗日戰爭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B.抗日戰爭促進了中華民族覺醒

C.中國在抗日戰爭中遭受巨大損失D.抗日戰爭的勝利實現了中國國家統一

【答案】B

【詳解】根據題干“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教育了中國人民,把一盤散沙的中國人民打得團結起來

了’。”可知,日本的侵略戰爭讓中國人民團結起來,即抗日戰爭促進了中華民族覺醒,B項正確;抗日戰爭

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中國在抗日戰爭中遭受巨大損失,題干未涉及,排除AC項;抗日戰爭的勝利并未實

現了中國國家統一,排除D項。故選B項。

2.(2022·全國·八年級期末)部隊番號一般是指按照部隊的性質、編制序列授予的部隊名號。下列部隊番號

出現在全面抗戰時期的是()

A.工農革命軍B.工農紅軍C.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D.中國人民解放軍

【答案】C

【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即新四軍,是全面抗日戰爭期間留在南方八省的紅軍

游擊隊改編而來的抗日軍隊,C項正確;工農革命軍和工農紅軍是土地革命時期的軍隊番號,中國人民解放

軍是解放戰爭期間的軍隊番號,排除ABD項。故選C項。

3.(2022·全國·八年級期末)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將《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送交國民

黨?!缎浴诽岢觥叭∠磺型品瓏顸h政權的暴動政策及赤化運動,停止以暴力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中共提出這一主張,主要基于()

A.國共兩黨的政治綱領一致B.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已正式形成

C.日本侵略者制造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D.中日民族矛盾已成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

【答案】D

【詳解】根據題干材料“1937年7月15日”、“取消一切推翻國民黨政權的暴動政策及赤化運動,停止以暴

力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可知共產黨取消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政策,采取團結地主的土地政策,因此應是抗

日戰爭國共合作期間。此文件實為為中國共產黨1937年9月22日發表的《國共合作宣言》,有利于促成抗

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因此中共政策的變化的主要原因是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民族危機所致,這時中日

第4頁共17頁.

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D項正確;國共兩黨的政治綱領一致表述有誤,排除A項;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已

正式的標志是國共合作宣言的發表,根據題干可知此時,還未發表,排除B項;南京大屠殺是在1937年12

月13日,排除C項。故選D項。

4.(2022·廣西·八年級階段練習)老照片具有真實記錄歷史、反映當時社會面貌的史料價值。右圖的老照片

共同反映了()

A.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配合B.中國人民實行全民族抗戰

C.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形成D.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

【答案】B

【詳解】老照片中四幅圖都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外國華僑以及少數民族都在抗擊日軍,體現出全

民族抗戰的特點,B項正確;材料還體現出海外華僑和少數民族的抗日,A項說法不全面,排除A項;國共

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形成是1937年9月,排除C項;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是1942年,不符合題意,排

除D項。故選B項。

5.(2022·山東淄博·模擬預測)某紀念館的解說詞:“鮮血凝固的那個時候,長江嗚咽,鐘山悲泣。三十萬,

三十萬同胞,在黑暗中掙扎;三十萬,三十萬冤魂,在地里哭泣”。這個紀念館是()

A.九一八紀念館B.新四軍紀念館

C.南京大屠殺紀念館D.渡江戰役紀念館

【答案】C

【詳解】根據“長江嗚咽,鐘山悲泣。三十萬,三十萬同胞,在黑暗中掙扎;三十萬,三十萬冤魂,在地里

哭泣”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鐘山是在南京地區,所以材料描述的是南京大屠殺,因此這個紀念館應該是南

京大屠殺紀念館,而非九一八紀念館、新四軍紀念館和渡江戰役紀念館,C項正確,排除ABD項。故選C

項。

二、綜合題(共1小題)

6.(2022·廣東珠海·八年級期末)家書是人們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進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載體。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

材料一鴉片流毒中華,每年外溢金銀致千萬,漏卮不塞,足以貧民。吸煙者眾,上自官府縉紳,下至

工商優隸,以及婦女僧尼道士,隨在吸食,痼癖不除,足以弱種。英吉利以此毒物貽禍中華,其肉不足食

第5頁共17頁.

矣。愚兄正擬奏請嚴禁……得邀圣鑒,有旨令各督撫各抒所見,妥議禁煙章程具奏……自銷化躉船鴉片二

萬余箱后,興販者不能不斂跡,吸食者亦不能不戒絕。

——編選自林則徐寫給其弟林元掄的書信

(1)根據材料一,概括“鴉片流毒中華”的危害。指出與“銷化躉船鴉片二萬余箱”相關的歷史事件。

材料二日本覬覦高麗之心有年矣。茲值土匪作亂,高兵大敗,將至王城,危在旦夕。高王請救兵于中

國,中國興兵靖難。日本乘此機會亦興兵,名為保商,實為蠶食……且此番中堂奉上諭,親臨大閱海軍,

方奏北洋海軍操練純熟,大有成效,請獎等語,自應不能奏和,必請戰……但皇上以今年系皇太后六旬萬

壽,不欲動兵,屢諭以和為貴……然素受爵祿,莫能退避,惟備死而已。

——北洋海軍主力艦“經遠”艦二副陳京瑩戰前寫給父親的書信

(2)根據材料二,分析日本發動戰爭的真實目的和清政府的態度。

材料三盧溝橋事件后,迄今已兩個多月了,日本已動員全國力量來滅亡中國。中國政府為自衛應戰亦

已擺開了陣勢,全面的戰爭已打響了……紅軍們已改名為國民革命軍,并改編為第八路軍……我們將以游

擊運動戰的姿勢,出動于敵人之前后左右各個方面,配合友軍粉碎日敵的進攻。

——1937年9月18日左權寫給叔父左銘三的書信

(3)根據材料三,歸納左權信中所反映的歷史信息。綜合上述材料,談談家書在歷史學習中的價值。

【答案】(1)危害:白銀外流;毒害人民的身心健康;造成官僚體系腐朽;敗壞社會風氣。

歷史事件:虎門銷煙。

(2)目的:日本吞并朝鮮的野心;日本乘朝鮮內亂之機,以保護僑民為借口派兵進行蠶食。

清政府的態度:不愿出兵,主張以和為貴。

(3)歷史信息:七七事變爆發,全民族抗戰開始;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

形成;八路軍采取游擊戰為主的作戰方式。

價值:家書屬于第一手史料,可以作為史學研究的實證和補充;家書展現的家國情懷,鑄就民族精神。

【解析】(1)

根據所學和材料一“鴉片流毒中華,每年外溢金銀致千萬,漏卮不塞,足以貧民。吸煙者眾,上自官府縉紳,

下至工商優隸,以及婦女僧尼道士,隨在吸食,痼癖不除,足以弱種。英吉利以此毒物貽禍中華,其肉不

足食矣”可知,這體現的危害是,白銀外流,毒害人民的身心健康,造成官僚體系腐朽,敗壞社會風氣。根

據所學和材料一“自銷化躉船鴉片二萬余箱后”可知,這就是1839年林則徐進行的虎門銷煙。

(2)根據所學和材料二“日本覬覦高麗之心有年矣、日本乘此機會亦興兵,名為保商,實為蠶食”可知,這體

現的目的是,日本吞并朝鮮的野心,日本乘朝鮮內亂之機,以保護僑民為借口派兵進行蠶食。根據所學和

材料二“但皇上以今年系皇太后六旬萬壽,不欲動兵,屢諭以和為貴”可知,這體現的清政府的態度是,不

第6頁共17頁.

愿出兵,主張以和為貴。

(3)根據所學和材料三“盧溝橋事件后,迄今已兩個多月了,日本已動員全國力量來滅亡中國。中國政府為自

衛應戰亦已擺開了陣勢,全面的戰爭已打響了……紅軍們已改名為國民革命軍,并改編為第八路軍……我們將

以游擊運動戰的姿勢,出動于敵人之前后左右各個方面,配合友軍粉碎日敵的進攻”可知,這體現的歷史信

息是,七七事變爆發,全民族抗戰開始;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八路軍采取游擊戰為主的作戰方式。根據所學和材料可知,家書屬于第一手史料,可以作為史學研究的實

證和補充;家書展現的家國情懷,鑄就民族精神。

核心知識3.正面戰場的抗戰

一、選擇題(共5小題)

1.(2022·全國·八年級期末)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英美盟軍在太平洋

戰場接連敗退。此時中國軍隊卻在某次戰役中取得了對日作戰的勝利,引起當時世界媒體的廣泛關注。美

國總統羅斯福甚至將該戰役的勝利稱為“盟軍的勝利”。該戰役是()

A.平型關大捷B.臺兒莊戰役C.武漢會戰D.第三次長沙會戰

【答案】D

【詳解】根據題干“1941年12月”、“此時中國軍隊卻在某次戰役中取得了對日作戰的勝利,”并結合所學知

識可知,1941年12月,為配合在東南亞對美、英軍隊的攻勢,日軍調集5個多師團、10萬余人的兵力第

三次進攻長沙,中國軍隊在長沙外圍與日軍展開激烈爭奪戰,日軍傷亡很大,被迫北撤,因此可知與第三

次長沙會戰有關,D項正確;平型關大捷發生于1937年,排除A項;臺兒莊戰役發生于1938年,排除B

項;武漢會戰發生于1938年,排除C項。故選D項。

2.(2022·廣西百色·八年級期末)下圖的人物是廣西著名的抗日名將,他指揮取得了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

的最大的一場勝仗。他是()

A.韋拔群B.張云逸C.李宗仁D.白崇禧

【答案】C

【詳解】根據材料圖片及“廣西著名的抗日名將,他指揮取得了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的最大的一場勝仗”,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8年3月,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與日軍在臺兒莊展開激戰后,日軍被迫撤退。臺兒

第7頁共17頁.

莊戰役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堅定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信心。臺兒莊戰役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

場的最大的一場勝仗。C項正確;韋拔群是百色起義領導人之一,犧牲于1932年,排除A項;張云逸是廣

東省文昌縣(今屬海南省)人,排除B項;白崇禧與李宗仁指揮臺兒莊會戰,但圖片人物是李宗仁,排除D項。

故選C項。

3.(2022·全國·八年級課時練習)“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

抗戰之責……”面對日軍大肆侵略,中國軍隊英勇抗擊,筑起了血肉長城。下列抗戰史實搭配正確的是()

A.彭德懷——淞滬會戰B.謝晉元——臺兒莊戰役

C.張自忠——棗宜會戰D.李宗仁——平型關大捷

【答案】C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棗宜會戰中,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上將壯烈殉國,C項正確;1937

年8月,日軍一名軍官帶兵強行闖過上海虹橋機場警戒線,別中國守軍擊斃。日本以此為借口在上海挑起

事端,中國軍隊奮起反抗,淞滬會戰爆發。姚子青率全營守衛寶山,謝晉元率部堅守蘇州河北岸四行倉庫,

排除A項;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謝晉元率部堅守蘇州河北岸四行倉庫,排除B項;平型關大捷是

林彪率領八路軍一一五師在平型關設伏,將日軍全部殲滅。取得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

利,排除D項。故選C項。

4.(2022·湖北恩施·八年級期末)小明在復習“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這一單元時,利用了年代尺來梳理知識,

他整理的這段歷史反映的主題是()

A.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B.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

C.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D.共產黨領導敵后戰場的抗戰

【答案】C

【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淞滬會戰、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都是國民黨正面戰場領

導的戰役,C項正確;1937年七七事變的爆發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開始,排除A項;七七事變后國共

合作宣言的發表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排除B項;題干沒有涉及共產黨領導敵后戰場的抗戰,排

除D項。故選C項。

5.(2022·全國·八年級課時練習)下圖是蔡若宏于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創作的漫畫《全民抗戰的巨浪》,中

國抗日軍民高舉著戰刀,高舉著鐵拳,高舉著手榴彈,組成了洶涌咆哮的巨浪,吞沒了像野牛般在水中垂

第8頁共17頁.

死掙扎的日寇。背景有閃電劃過夜空,還有那震天的怒吼。漫畫旨在()

A.諷刺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不抵抗政策B.贊揚敵后戰場與正面戰場的積極配合

C.頌揚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堅強抗戰意志D.說明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東方主戰場

【答案】C

【詳解】漫畫中“中國抗日軍民高舉著戰刀,高舉著鐵拳,高舉著手榴彈,組成了洶涌咆哮的巨浪,吞沒了

像野牛般在水中垂死掙扎的日寇。”體現出中華民族團結一致,頌揚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堅強抗戰意志,C項

正確;淞滬會戰說明國民政府已經開始抵抗,排除A項;漫畫主旨是頌揚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堅強抗戰意志,

不是贊揚敵后戰場與正面戰場的積極配合,排除B項;漫畫主旨不是說明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東方主戰場,

排除D項。故選C項。

二、綜合題(共1小題)

6.(2022·全國·八年級課時練習)材料一:各軍士兵紛起響應,兩天內占領了武漢三鎮,成立中華民國湖北

軍政府。湖北革命黨人以他們的首創精神,揭開了口口口口的第一幕。

——摘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第一卷)

材料二:在遭受大革命失敗的嚴重挫折后,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這便是八七會議。

它使原來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看到了新的出路,燃起新的希望,重新增加了凝聚力,

從而踏上新的征途。

——摘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

材料三:1938年6月開始,日軍先后集結40多萬兵力進攻武漢。為了保衛大武漢,中國軍隊共部署

100萬人參戰,利用大別山、鄱陽湖和長江兩岸有利地形,構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敵人。武漢會戰歷時

第9頁共17頁.

4個多月。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

——摘自部編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

(1)請根據材料一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口口口口”處是哪一重要的歷史事件。它對中國思想領

域產生了怎樣的深遠影響?

(2)根據材料二概括八七會議召開的重要意義。

(3)根據材料三,請說出武漢會戰最重要的意義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請舉出中國軍民英勇抗擊日本法西斯

侵略的其它重要戰役一例。

(4)通過對上述材料的研讀,你能體會到怎樣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

【答案】(1)辛亥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蚴姑裰鞴埠偷挠^

念深入人心。

(2)為中國的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

(3)意義: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淞滬會戰或臺兒莊戰役或長沙保衛戰或平型關戰役

等。

(4)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勇于抗爭的愛國精神;舍小家為大家的愛國情懷等。(任意一點)

【解析】(1)

根據材料“各軍士兵紛起響應,兩天內占領了武漢三鎮,成立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湖北革命黨人以他們的

首創精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起義軍兩天內占領了武漢三鎮,成立中華民國湖北

軍政府。1911年是舊歷辛亥年,因此被稱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極大推動了

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2)根據材料“使原來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看到了新的出路,燃起新的希望,重新增

加了凝聚力,從而踏上新的征途”可知,八七會議的召開為中國的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為挽救黨和革命作

出了巨大貢獻。

(3)根據材料“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笨芍錆h會戰的最重要的意義是日本企圖

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淞滬會戰持續3個月,擊斃日軍4萬多人。臺兒莊戰役共殲敵一萬余

人,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第三次長沙會戰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平型

關大捷是抗戰以來第一次取得的大捷。

(4)根據上述材料和問題的探究可知,辛亥革命體現出了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谷諔馉庴w現出了勇于抗

爭的愛國精神;舍小家為大家的愛國情懷。

核心知識4.敵后戰場的抗戰

一、選擇題(共5小題)

第10頁共17頁.

1.(2022·貴州銅仁·八年級期末)在抗日根據地,中國共產黨用廣泛的大眾游擊戰來對抗日本軍殘酷的掃蕩。

1944年中國軍隊開始局部反攻,奪取據點5000多個,收復國土8萬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200多萬。

這說明中國的抗日戰爭()

A.共產黨軍隊的人數不斷發展壯大B.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國共協同作戰推動了抗戰的勝利D.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

【答案】B

【詳解】根據材料“……中國共產黨用廣泛的大眾游擊戰來對抗日本軍殘酷的掃蕩……1944年中國軍隊開始局

部反攻……”可知,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開辟了敵后戰場,建立了敵后抗日根據地,始終堅持抗戰,發

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共產黨軍隊的人數不斷發展壯大、國共協同作戰、促進了中

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排除A、C、D項。故選B項。

2.(2022·湖南衡陽·八年級期末)1940年秋,為了粉碎日軍的掃蕩和封鎖,八路軍組織了一場大規模的戰役,

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這場戰役是()

A.南京大屠殺B.平型關戰役C.百團大戰D.豫湘桂戰役

【答案】C

【詳解】根據題干“1940年秋,為了粉碎日軍的掃蕩和封鎖,八路軍組織了一場大規模的戰役,有力地打擊

了日軍的侵略氣焰”的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1940年秋,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

組織一百多個團,在華北兩千多公里的路線上,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戰役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

焰,提高了八路軍的威望,故這場戰役是百團大戰,C項正確;南京大屠殺時間是1937年12月,時間不符,

排除A項;平型關戰役時間是1937年,時間不符,排除B項;豫湘桂戰役時間是1944年,時間不符,排

除D項。故選C項。

3.(2022·全國·八年級專題練習)百團大戰給日偽軍以沉重的打擊,它的指揮者是()

A.彭德懷B.朱德C.林彪D.李宗仁

【答案】A

【詳解】結合所學可知,1940年下半年,為了粉碎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和封鎖,振奮抗戰軍民

的士氣,八路軍總部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100多個團,在華北廣闊的地域,對日軍發動了一場大規模進攻,

史稱“百團大戰”,A項正確;B、C、D三項均不是百團大戰的指揮者,排除。故選A項。

4.(2022·全國·八年級專題練習)1937年9月28日,蔣介石致電八路軍參謀處表示祝賀:“貴路軍一戰攻克

平型關,斃敵遍野,俘虜甚多。忠勇之氣,益寒敵膽。特電馳賀,續候捷音?!辈牧现刑岬降能娛滦袆樱ǎ?/p>

A.揭開了全民族抗戰的序幕B.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C.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的計劃D.打破了抗戰以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第11頁共17頁.

【答案】D

【詳解】根據材料“1937年9月”“八路軍”“貴路軍一戰攻克平型關,斃敵遍野,俘虜甚多。忠勇之氣,益寒

敵膽。特電馳賀,續候捷音?!?,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平型關為了配合第二戰

區的友軍作戰,阻擋日軍攻勢,由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充分發揮近戰和山地戰的特長,

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進行了一次成功伏擊戰,八路軍在平型關取得首戰大捷。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抗戰

以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D項正確;七七事變揭開了全民族抗戰的序幕,排除A項;1937年七七事變

后,國共雙方發表抗日通電或聲明,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正式實現,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

建立,排除B項;淞滬會戰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的計劃,排除C項。故選D項。

5.(2022·全國·八年級專題練習)1940年8月26日,中國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致電朱德:“頑寇陸續增

兵,企圖掃蕩華北,截斷我西北國際交通,兄等抽調勁旅,事以迎頭襲擊,粉碎其陰謀毒計,至深佩慰。”

材料所對應的事件是()

A.淞滬會戰B.臺兒莊戰役C.百團大戰D.武漢會戰

【答案】C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組織

一百多個團,在華北向日軍發動大規模的攻擊。以破壞敵人的交通線,摧毀日偽軍的據點(正太鐵路)為

目的。這次戰役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

利的信心,C項正確;淞滬會戰發生在1937年,排除A項;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都發生在1938年,排除

B、D項。故選C項。

二、綜合題(共1小題)

6.(2022·重慶市璧山區正興初級中學校八年級期末)在中國近代史上,中國經歷了無數苦難,但最終這些

苦難終將成為勝利的序章。

材料一: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9月3日”確定為中

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國家公祭日。

材料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正義和邪惡、光明和黑暗、進步和反動的大決戰……

面對侵略者,中華兒女建立“統一戰線”。“統一戰線”猶如“一面旗幟”,召喚著全中國的各黨各派各界

各軍,召喚著全中國的工農兵學商,召喚著海內外的華夏兒女,眾志成城,同仇敵愾,筑起了中華民族抗

擊日本侵略者的鋼鐵長城。

材料三: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對華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錯誤是大大低估了中國民眾內部深深蘊藏著的

那種無窮無盡的力量,特別是當中華民族處于生死關頭時那種萬眾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

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們只從兩國軍事力量的對比出發,以為只要給中國有力的“一擊”,只需要

第12頁共17頁.

幾個月就可以使中國屈服??墒牵麄兊乃惚P完全打錯了,結果大大出乎他們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國戰場

的泥淖中無法自拔。

——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鋼》

(1)材料一中“國家公祭日”的確定是因為日本帝國主義曾在中國何處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行?簡要談談今天中國

設立“國家公祭日”的意義。

(2)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材料二中“這面旗幟”形成的過程。

(3)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是如何在政治和軍事方面體現材料三中的凝聚力的?

【答案】(1)南京,南京大屠殺,銘記歷史

(2)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始形成;國共合作宣言發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3)政治: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軍事: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相配合

【解析】(1)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中國南京開始對中國同胞實施長達四十多天慘絕人寰

的大屠殺,三十多萬人慘遭殺戮,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為了祭奠誰南京大屠殺中的死難者

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所有死難同胞,設立了國家公祭日。設立南京

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

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

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和歷史正義、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2)根據材料“‘統一戰線’猶如‘一面旗幟’”可知,“一面旗幟”指的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標志著國共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1937年9月,國民黨公開共產黨提交的《國

共合作宣言》,這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抗日戰爭爆發以后,國共兩黨在政治上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軍事方面,國

民黨在正面戰場作戰,共產黨在敵后在敵后戰場作戰。這兩大戰場相互配合,構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整體。

核心知識5.抗日戰爭的勝利

一、選擇題(共5小題)

1.(2022·河北邯鄲·八年級期末)新華社特稿《在歷史關節點上》這樣說:“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奮

斗歷程,走了整整28年。期間,中國共產黨先后經歷了日出東方、星火燎原、力挽狂瀾、燈塔指引、進京

趕考五個關鍵階段”。其中“燈塔指引”是指()

A.中國共產黨的成立B.五四運動的爆發

C.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D.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答案】C

第13頁共17頁.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日出東方”是指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星火燎原”

是指1927年秋收起義失利后毛澤東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找到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力挽狂瀾”是指

1935年遵義會議集中全力糾正了黨內左傾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主張,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

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

點,“燈塔指引”是指1945年中共七大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進京

趕考”是指1949年春七屆二中全會后,中國共產黨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城市,中共即將成為執政黨,據此分

析,“燈塔指引”是指1945年中共七大上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C項正確,排除AD項;五四運動

爆發于1919年,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排除B項。故選C項。

2.(2022·陜西咸陽·八年級開學考試)“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是這次會議的歷史性

貢獻。”上述材料中的會議是()

A.“中共二大”B.“中共七大”C.“古田會議”D.“分共會議"

【答案】B

【詳解】據所學知識,1945年4-6月,在抗日戰爭勝利前夕,中共七大在延安召開,會議確立了毛澤東思

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B項正確;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開,會議提出了黨的民主革命綱領,

排除A項;1929年,古田會議召開,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排除C項;1927年7

月,汪精衛在武漢召開“分共”會議,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排除D項。故選B項。

3.(2022·福建·廈門雙十中學八年級期末)史料的搜集、甄別、闡釋、運用是新課程下歷史學習與研究的重

要手段。日本的田中正明曾著有《“南京大屠殺”之虛構》一書,企圖為南京大屠殺翻案。揭露南京大屠殺真

相最有力的證據是()

A.電影作品《南京南京》B.歷史教科書中的記載

C.侵華日軍老兵的回憶錄D.屠殺現場遺跡與當時攝制的新聞照片

【答案】D

【詳解】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手史料對研究歷史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研究南京大屠殺的歷

史,就必須借助屠殺現場遺跡與當時的新聞照片進行研究,D項正確;電影屬于藝術創作,其中有很多創作

和改編的成分,不是揭露南京大屠殺真相最有力的證據,排除A項;歷史教科書中具有很多官方言論,受

意識形態的影響,不是揭露南京大屠殺最有力的證據,排除B項;侵華日軍老兵的戰爭回憶錄包含回憶者

個人思想和階級立場的影響,不是揭露南京大屠殺真相最有力的證據,排除C項。故選D項。

4.(2022·山東日照·八年級期末)某班同學搜集了一組照片,這組照片反映出()

第14頁共17頁.

A.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B.中國局部抗戰的開始

C.抗日民主政權的建立D.抗戰進入到相持階段

【答案】A

【詳解】根據圖片信息“淞滬會戰中的中國軍隊”、“八路軍戰斗在古長城”、“蘇聯援華的T26坦克”、“南洋華

僑同國慰勞視察”,可知與抗日戰爭的勝利相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因為中國人民巨

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是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的支持。A項正確;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開始于九一八事變,排

除B項;抗日民主政權,是指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根據地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權,其中

比較著名的有陜甘寧邊區政府、晉察冀邊區政府等,排除C項;武漢會戰的結束,標志抗日戰爭進入相持

階段,排除D項。故選A項。

5.(2022·全國·八年級專題練習)論從史出是基本的治史方法。以下哪些史實能說明中國的抗日戰爭屬于全

民族抗戰()

①中國各民族、各政黨派別求同存異,共同抗敵

②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積極捐款捐物,支援國內抗戰

③文藝界成立各種抗戰協會,通過文藝作品宣傳抗戰,振奮士氣

④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支持與幫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七七事變之后,中華民族同仇敵愾,共同抗日,這表現在,中國各民族、各政黨

派別求同存異,共同抗敵,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積極捐款捐物,支援國內抗戰,文藝界成立各種抗戰協會,

通過文藝作品宣傳抗戰,振奮士氣,日本侵略者陷于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