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Q/LB.□XXXXX-XXXXDB32/TXXXX—XXXX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江蘇省林業局提出、歸口并組織實施。本文件起草單位: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所、南京農業大學、上海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南京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南京本味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首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安徽省金潤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常州市金土地農牧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常州果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趙玉強、傅雷、田艷麗、彭震、韋慶娟、胡白石、吳翠萍、李林、吳晶、宗偉璐、曾波、朱燦燦、羅浩、張帆、楊建軍、何雅萍、陳于、張仕杰、王武。薄殼山核桃瘡痂病和炭疽病防治技術規程范圍本文件規定了薄殼山核桃瘡痂病和炭疽病的防治技術術語和定義、防治原則、病害癥狀、發病規律、防治措施及檔案記錄的內容和要求。本文件適用于薄殼山核桃瘡痂病和炭疽病防治。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所有部分)NY/T1276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總則LY/T1941薄殼山核桃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薄殼山核桃瘡痂病pecanscab由散生黑星菌(Venturiaeffusa)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薄殼山核桃炭疽病pecananthracnose由刺盤孢屬病原菌(Colletotrichumspp.)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防治原則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根據薄殼山核桃瘡痂病和炭疽病發生規律及流行特點,綜合運用栽培、生物和化學等措施防治病害。病害癥狀和發病規律薄殼山核桃瘡痂病害癥狀及發病規律參見附錄A,薄殼山核桃炭疽病害癥狀及發病規律參見附錄B。防治措施栽培管理應按照LY/T1941第6章有關規定執行。生物防治發病前,可使用生防微生物菌劑進行病害預防,按推薦劑量,間隔7d~10d,施藥2次~3次。化學防治藥劑選擇應按照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有關要求執行,應選用在核桃作物上有農藥登記號的化學藥劑,按照推薦劑量防治病害。休眠期防治結合冬季修剪,清除果園中落葉、落果和病枝等,選用石硫合劑進行全園噴施,消滅越冬病原菌。生長發育期防治發病前,宜使用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1000倍~20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1000倍~20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600倍~800倍液)進行預防,間隔7d~14d噴施1次,連續噴施2次~3次。其他類型預防性殺菌劑,按照推薦劑量進行預防。發病初期或發生期,宜使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4000倍~6000倍液),或75%苯醚·咪鮮胺可濕性粉劑(1000倍~1500倍液),或75%苯醚·咪鮮胺可濕性粉劑(1000倍~1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1000倍~1500倍液)進行防治,間隔7d~14d噴施1次,連續噴施3次~4次。其他類型治療性殺菌劑,按照推薦劑量進行防治。注意事項應選擇晴天、無風或微風的早晨或傍晚施藥,施藥后兩天如遇中雨、大雨或連續降雨,應在雨后補噴1次藥劑;持續干旱氣候條件下可適當延長施藥間隔期;殺菌劑輪換交替使用,以延緩抗性產生;花期和成熟期不宜使用化學藥劑進行防治。檔案管理應記錄果園瘡痂病和炭疽病發病情況,具體防治措施等信息,檔案資料應保存2年以上,記錄表參見附錄C。
(資料性)
薄殼山核桃瘡痂病害癥狀和發病規律病原菌種類病原菌屬于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黑星菌科(Venturiaceae),黑星孢屬(Fusicladium)散生黑星菌(Venturiaeffusa)。病害癥狀在葉片上,初期通常在葉脈處出現黑色小斑點,表面呈絲絨狀,大小為1mm~8mm,后期多個小斑點相互融合成不規則的大斑,病斑變硬,呈深灰色或銀棕色,嚴重時,病斑處開裂并脫落,呈彈孔狀;在枝條上,初期形成圓形深褐色小斑,后期發展成橢圓形或長條形病斑,其邊緣略有凸起,中央呈黑色,如氣候溫暖潮濕,病斑中央會有黑色子實體出現;在果實上,初期呈現橄欖綠或黑色的壞死點,其表面呈絲絨狀,后期病斑會變大,多個病斑聯合形成大的病斑,呈銀褐色或深褐色,部分表面會開裂,嚴重時,果皮黏附在堅果殼上,病斑稍微凸起,呈瘡痂狀。標引序號說明:a~b——葉片上病害癥狀;c~d——枝條上病害癥狀;e~g——果實上病害癥狀。薄殼山核桃瘡痂病害癥狀發病規律病原菌在病葉、病果及病枝等植物組織內越冬。翌年春季,當氣溫達到12℃以上時,分生孢子在子座中萌發并釋放,借助風雨傳播。病害初侵染源主要來源于病原菌的越冬組織,寄主表面濕度越大,分生孢子越易侵染,最適侵染溫度為15℃~30℃。3月下旬~10月上旬,病組織均可釋放分生孢子,使該病害一年可發生多次循環侵染,且該病原菌的潛伏期為7d~18d。每年4月~6月病原菌主要侵染嫩葉和枝條,出芽后7d~21d的嫩葉最易被侵染,5月上旬~6月中旬為葉片發病高峰期;7月~10月病原菌主要侵染果實,果實膨大期是其侵染高峰期,樹冠下層果實先發病,若不及時防治,樹冠上層的果實也會發病。該病害在高溫、高濕地區發病較重。
(資料性)
薄殼山核桃炭疽病害癥狀和發病規律病原菌分類病原菌屬于小叢殼目(Glomerellales),小叢殼科(Glomerellaceae),刺盤孢屬(Colletotrichum)炭疽病原菌(Colletotrichumspp.)。病害癥狀在葉片上,初期呈現黑色壞死點,隨后逐漸擴展成大的病斑,邊緣黑色中央褐色,呈不規則形狀,后期葉片呈燒焦狀或斑點干枯,嚴重時會造成大面積落葉;在果實上,癥狀多出現在基部或中部,初期果實表面上出現凹陷褐色小斑,呈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狀,后期擴展為黑色或深褐色凹陷大斑,呈大面積不規則形狀,嚴重時大斑匯合在一起,使整個果皮變為黑色,出現僵果或落果現象。標引序號說明:a~c——葉片上病害癥狀;d~g——果實上病害癥狀。圖B.1薄殼山核桃炭疽病害癥狀發病規律病原菌在病組織內(病果、病葉)越冬,翌年萌發產生分生孢子,借助雨水、風或昆蟲進行傳播擴散;該病害一年可發生多次循環侵染,侵染時期為3月下旬~9月下旬,但該病原菌潛伏期較長,在適宜環境條件下出現病害癥狀;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最易發病,最適發病溫度為22℃~30℃。江蘇省地區發病高峰期為7月~8月,發病嚴重時果園里會有大面積落葉和落果現象。
(資料性)
薄殼山核桃瘡痂病和炭疽病害防治檔案記錄表薄殼山核桃瘡痂病和炭疽病害防治檔案記錄表薄殼山核桃瘡痂病和炭疽病害防治檔案記錄表C.1。表C.1薄殼山核桃瘡痂病和炭疽病害防治檔案記錄表果園名稱:經、緯度:株行距:樹齡:物候期:病害名稱:病害部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蘇州市初中畢業暨升學考試模擬試卷2025年初三最后一模(5月月考)語文試題含解析
-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2025屆初三下學期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設計與推廣》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教材分析與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水塘栽蓮藕承包協議書
- 簡易房屋裝修合同書
- 商品房銷售代理合同范例
- 股權質押債權轉讓協議書
- 2025國際銷售代理合同范本下載
- 2025某企業春風農場承包合同
- 湖北省2025屆高三(4月)調研模擬考試英語試題及答案
- 血液制品規范輸注
- 2025-2030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貿易公司員工管理制度
- 專利代理師高頻題庫新版2025
- 肝硬化護理新進展
- 2025年征信業務合規培訓
- 2025年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中小學組)
- 2025項目部與供應商安全生產物資供應合同
- 統借統還合同協議
- 2025年上半年中國十五冶金建設集團限公司公開招聘中高端人才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