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課《詩詞曲五首-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統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1頁
第24課《詩詞曲五首-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統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2頁
第24課《詩詞曲五首-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統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3頁
第24課《詩詞曲五首-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統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4頁
第24課《詩詞曲五首-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統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作者:辛棄疾統編版

九年級下冊

課件新知導入南宋是個經濟發達但政治軍事不強的王朝。那時,不少人想恢復國家,辛棄疾就是其中一位。今天,我們來學他的《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體會他那濃濃的愛國情吧!詩詞曲特點了解不同體裁的獨特性。賞析方法掌握詩歌賞析的技巧。作品內涵深入理解,體會作者情感。背誦默寫熟記并準確默寫這首詞。學習目標詞牌名“南鄉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名,它規定了詞的格律、字數和聲韻等方面的要求。南鄉子原為唐代的教坊曲名,后來逐漸演變為詞牌名,具有深厚的歷史背景和獨特的藝術特色。京口京口即今江蘇鎮江,北固亭位于鎮江城北固山上。在鎮江城北北固山上。晉蔡謨筑樓山上,名北固樓,亦稱北固樓。如今的新亭重建于明朝崇禎年間,又稱凌云亭、摩天亭、天下第一亭。《三國演義》中孫尚香驚聞夫君劉備病歿白帝城的噩耗后,曾在亭里設奠遙祭,旋即投江自盡,故此亭又叫祭江亭。歷史背景北固亭有深厚歷史文化,與孫尚香投江故事相關。新知講解辛棄疾作者簡介辛棄疾,公元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號:稼軒(中年后號)出生地為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辛棄疾曾在南宋政府中擔任多個官職,包括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軍事方面,辛棄疾早年參與耿京起義,并擒殺叛徒張安國,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文學方面,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文學家,其詞作風格豪放,被譽為“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代表作品:《青玉案·元夕》《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等。寫作背景這首詞是宋開禧元年(1205)寫的,那時辛棄疾在鎮江當知府。鎮江,這座歷史名城,曾經是英雄們大展宏圖的地方,現在卻成了和金人對峙的第二道防線。辛棄疾登上京口北固亭,看到眼前的景象,想起了國家曾經的苦難。他借古諷今,說了一些關于歷史變遷、英雄人物的故事,其實是在說南宋朝廷太軟弱,沒本事。他還表達了對國家未來的擔心,和對過去英雄時代的懷念。題目與作者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讀準字音和停頓01讀準字音兜(dōu)、鍪(móu)02主要停頓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何處/望/神州?、不盡/長江/滾滾流。03內容概覽詩歌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英雄人物的贊美。04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讀準字音和停頓dōumóu什么地方可以看到中原?在北固樓上,可以遠望中原大地,滿眼風光引發深深懷古之情。神州,指的是中原地區,象征著中國的心臟地帶。以一問句開啟全詞,奠定了悲壯深沉的情感基調,引人深思。望神州何處?,實際上透露出中原已不再屬于自己的無奈與哀愁。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從古至今,國家興衰已有無數次。歷史就像長江的水,一直在流,既有歷史的厚重,又有長江的永恒。這首詩用設問的方式,讓我們深思歷史的變遷。詩中的“悠悠”,既表現了時間的無限,也體現了作者思緒的深遠。整首詩都充滿了作者的無奈、傷感和對未來的抑郁。上片寫景,以問起句,以答結句,使人觸景生情,不勝感慨。抒發對“千古興亡”的感慨。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便統領江東,面對北方曹操與西方劉備的強大攻勢,力排眾議,堅持抗戰,終成一代杰出君主。運用典故,表面的頌揚背后,實則是對南宋朝廷的委婉批判,諷刺其庸碌無能、茍且偷安。“戰未休”,即是借孫權諷刺南宋朝廷,孫權以江東為基地,無論是在擴張領土還是在鞏固長江防線時,都從未低頭屈服。相較之下,南宋王朝的表現如何呢?諷刺之意顯而易見,卻又深藏不露。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巧妙運用典故,天下英雄,唯曹劉與孫權并駕齊驅。借用曹操在濡須口之言:“生子當如孫仲謀。”凸顯孫權少年英才,表面頌揚孫權,實則深抒對南宋朝廷之失望,愛國情懷溢于言表。夸張手法連用三問,孫權之威武盡顯,同時委婉表達對南宋之不滿。贊美孫權之際,更見南宋茍安無能,作者憂慮諷刺之情,不言而喻。下片懷古,借對孫權的贊美,暗含對南宋王朝茍且偷安,庸碌無能的憂慮和諷刺。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2014題目“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解讀04010203懷古之情題目中的“懷”蘊含了對歷史變遷的深沉感慨。英雄仰慕詩人表達了對英勇人物的崇敬與追思。朝廷失望流露出對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不滿與憤懣。壯志難酬抒發了詩人自身的理想與現實落差的哀怨。壯志未酬的渴望對統治者的慨嘆年華老去的憤懣懷古詠志的主題從三問三答中,讀出作者內心深處對建功立業、收復失地的強烈渴望。作者借古諷今,對當時統治者偏安江南、不思復國的態度表達了深切的慨嘆和不滿。詩句中透露出作者因年華老去、報國無門而產生的深深憤懣之情。整首作品以懷古詠志為主題,通過三問三答的形式,展現了作者復雜而深沉的情感世界。懷古詠志之作的情感解讀典故人物一曹操(或曹孟德)【運用典故是這首詞的一大特色,作者在用典中提到了哪三位歷史人物?作用是什么?】01典故人物二劉備(或劉玄德)02典故人物三孫權(或孫仲謀)03作用借孫權年輕有為,暗諷南宋朝廷,抒發愛國情懷。04“悠悠”的含義在古詩詞中常用來形容時間久遠或空間廣大,蘊含作者深情。《南鄉子》中的“悠悠”表達了對歷史變遷、時間流逝的深沉感慨。《登幽州臺歌》中“悠悠”體現了作者孤獨、悲苦及懷才不遇的心情。情感對比兩首詩中的“悠悠”均承載了作者對時間和個人境遇的深刻反思。【古詩詞中,“悠悠”常用來形容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往往蘊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請談談兩首詩詞中的“悠悠”和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中的“悠悠”分別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ABCD主題思想借古諷今,表達對古代英雄的崇敬。課堂總結內心憤懣暗示報國無門、懷才不遇的抑郁情緒。愛國情懷渴望像古代英雄一樣為國效力,流露出濃濃的愛國情感。對朝廷的批評對南宋朝廷茍且偷安、不思進取的態度表示憤慨。①《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贊揚孫權年少有為,不畏強敵,并戰而勝之的句子是什么?②“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這句詞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并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③“生子當如孫仲謀”一句使用了什么典故?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請分析“悠悠”一詞在“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中的含義。④本詞為詠史懷古之作,請分析它詠嘆了怎樣的歷史,并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隨堂檢測①《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贊揚孫權年少有為,不畏強敵,并戰而勝之的句子是“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②這句話使用了設問和比喻的修辭手法。設問由登臨北固亭,望神州風光引發聯想,一問一答,抒發了詞人對古往今來國家興衰變化無常的無限感慨。比喻則是把千古興亡、國家興衰的歷史變化比作滾滾不盡的長江水,生動形象地抒發了詞人對古往今來國家興衰變化無常的無限感慨。③“生子當如孫仲謀”使用了曹操贊嘆孫權的典故。據記載,曹操曾與孫權對壘,見孫權儀表堂堂,氣度不凡,于是感嘆說:“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意為生兒子應該像孫權一樣,而劉表(劉景升)的兒子就像豬狗一樣。表達了詞人對孫權的贊美,以及對英雄人物的敬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