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人教2024年新編)第18課 東晉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區開發(教案)_第1頁
七年級歷史上冊(人教2024年新編)第18課 東晉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區開發(教案)_第2頁
七年級歷史上冊(人教2024年新編)第18課 東晉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區開發(教案)_第3頁
七年級歷史上冊(人教2024年新編)第18課 東晉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區開發(教案)_第4頁
七年級歷史上冊(人教2024年新編)第18課 東晉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區開發(教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新版統編七年級歷史(上冊)同步素養提升教案課題:第18課東晉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區開發一、課標內容通過了解東晉南朝時期的政權更迭和區域開發,認識這一時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特點及其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二、素養目標1.唯物史觀:能夠對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現象等形成合理想象,進行初步分析,正確認識其意義和影響。2.時空觀念:利用東晉南朝的相關地圖,了解朝代更替歷史,初步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3.史料實證:通過史料研讀,理解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的原因、表現和影響。4.歷史解釋:通過研讀史料,了解東晉王朝的政治特點,理解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及表現,提高史料分析技巧和史料解讀能力。5.家國情懷:南北方人民共同開發江南,認識人民在經濟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認識維護和平的重要性。三、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東晉、南朝政權更替及江南地區的開發。【教學難點】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江南”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兩則資料描寫江南地區有什么變化?江南地區指的是長江中下游以南的廣大地區。兩則描寫對比我們可以看出:江南地區江南經濟迅速發展,由貧窮變富裕了。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江南地區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呢?今天,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學習第18課《東晉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區開發》。(二)新課探究探究一:東晉的興亡教師提問:閱讀教材內容,找出東晉建立的時間、建立者以及都城所在地。學生回答:317年,皇族司馬睿重建晉王朝,歷史上稱為東晉,都城在建康。教師提問:東晉統治初期,為何出現了“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學生回答:司馬睿和南下的北方山東大貴族王導交往密切,他當皇帝,得益于以王導為首的南北大貴族的擁戴。司馬睿政治上依靠王導,軍事上依靠王導的堂兄王敦。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司馬睿舉行即位大典時,居然邀請王導共坐御床,時人稱之為“王與馬,共天下”。教師提問:時的東晉雖然偏安江南,但南遷的北方人懷念家鄉,歷代帝王在位的時候都希望收復北方的國土,其結果如何呢?學生回答:東晉初期,南北政權對峙。東晉朝廷多次北伐,在祖逖等人的努力下,曾收復黃河以南的部分地區。由于東晉朝廷對北伐將領心存疑慮,多方掣肘;有的統帥北伐動機不純,利用北伐發展自己的勢力,這些內耗最終導致東晉未能恢復中原。教師提問:東晉初年,祖逖自行招募軍隊,渡江北伐,祖逖北伐的結果是什么?學生回答:由于東晉統治者腐朽軟弱,偏安東南,北伐不利,祖逖憂憤而死。教師講解:北伐雖未成功,但東晉抵御了來自北方的軍事威脅,統治局面相對穩定,社會經濟有所發展。東晉末年,政權落入武將手中。420年,東晉滅亡。歷史從此進入南北朝時期。探究二:南朝的政治教師講解:420—589年,中國南方政權更迭頻繁,相繼出現宋、齊、梁、陳四個王朝。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歷史上統稱為“南朝”。朝代宋齊梁陳時間420—479479—502502—557557—589開國皇帝宋武帝劉裕齊高帝蕭道成梁武帝蕭衍陳武帝陳霸先都城建康建康建康建康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文帝、宋武帝在位的大約30年的時間里,采取開明的統治政策,重視農業生產,輕徭薄賦,整頓吏治,所以社會比較安定,經濟得到發展。教師提問:南朝后期社會狀況是怎樣的?你認為出現這一狀況的原因是什么?學生回答:南朝時,鎮守地方的貴族和將領勢力很大;梁武帝蕭衍從地方起兵奪取帝位后,放縱皇室成員和官僚大地主盤剝平民百姓,政治日益敗壞;大規模叛亂長時間無法平息。江東最富庶的地區遭到燒殺搶掠,千里絕煙,人跡罕見。從此,在南北實力對比中,南朝處于明顯劣勢。探究三:江南地區的開發展示材料: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廣人希(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無積聚而多貧。——《史記·貨殖列傳》材料二江南之為國盛矣……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宋書》卷五十四“史臣曰”教師提問:比較一下,《史記》與《宋書》中對江南地區的描述有什么不同?學生回答:《史記》中江南尚未開發,地廣人稀,生產力水平落后,人民多數貧窮沒有積蓄。《宋書》描述了江南開發后的景象,物產豐富,糧食產量高,手工業發達。教師提問:閱讀教材正文內容并結合材料,說說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得到開發的原因。學生回答:①北方戰亂多,南方社會比較安定。②北方人大規模南遷,給江南地區輸送了大量勞動力,也帶去了中原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最主要原因)③南方統治者重視發展經濟。④南方自然條件優越。⑤南北方勞動人民的共同努力;等等。教師提問:觀察江南地區開發圖并結合教材內容,說說江南地區開發的表現有哪些。學生回答:農業:耕地面積不斷增加(墾荒);興修水利;農業生產技術改進(推廣和改進犁耕、推廣糞肥等);實行多種經營;等等。手工業:繅絲、織布、制瓷、冶鑄、造船、造紙、制鹽等方面都有顯著發展。商業:商業興旺,城市繁榮,建康是南朝商業最為活躍的大都市。材料一:江南之為國盛矣……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漁鹽杞梓之利,充仞八方;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宋書》教師提問:根據材料一概括此時的江南地區現狀?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現象;江南經濟發展有何影響?學生回答:江南地區經濟富庶,人民生活富足,手工業發達……現象:南方經濟逐漸超過北方(經濟重心南移)影響:江南經濟的發展為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礎(三)課堂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掌握了東晉的建立和滅亡,知道南朝包括宋、齊、梁、陳四個政權,這四個政權的都城都在建康。在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到開發,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并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礎。(四)板書設計第18課東晉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區開發當堂演練(D)1.東晉初年,帝(司馬睿)初鎮江東,威名未著,(王)敦,與從弟導等同心翼戴,以隆中興,時人為之語曰“王與馬,共天下”。這段材料說明的最主要問題是A.司馬睿與王導共同做皇帝B.王氏貴族與司馬睿爭奪權力C.八王之亂影響深遠D.司馬睿依靠大貴族王氏(A)2.南朝(420—589年)上承東晉,下啟隋朝,先后出現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其中最長的不過59年,最短的僅有23年。由此可知,南朝時期A.政權更迭頻繁B.疆域面積擴大C.政權并立形成D.商品經濟發達(D)3.南北朝時期,至少有七十萬人從北方遷移到長江流域,使長江中下游的“荊揚二州,戶口半天下”,倉廩充實。這反映了南北朝時期A.科學技術的進步B.君主專制的實行C.北方政局的穩定D.江南地區的開發(B)4.西晉滅亡后,流民南奔,東晉政府在皖南沿江一帶設置了許多僑郡縣來安置這些流民,并由僑郡縣授予流民表示僑人身份的特殊戶籍,持此籍者可以免稅、免役。這一做法A.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B.有利于統治秩序的穩定C.實現了北人還鄉的愿望D.維護了江南士族的特權(D)5.(家國情懷)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均將實現統一大業作為立國目標。南北朝時期,北朝認為它就是中國,南朝是從自己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南朝也認為自己是中國,北朝應屬它所有。這反映出魏晉

南北朝時期A.政權更迭日益頻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