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4年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4年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4年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4年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4年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449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讀圖;甲乙丙丁四圖代表我國四大高原區域范圍圖。四大高原均為生態脆弱區,但造成生態脆弱的原因不盡相同。下列對四大高原的敘述,正確的是()

A.乙高原水旱災害頻繁,水土流失、土壤侵蝕嚴重B.甲高原海拔高,熱量不足,土層較薄,植被稀疏C.丙高原喀斯特地貌廣泛發育,地表巖石裸露,植物難以生長D.丁高原氣候干旱,戈壁、荒漠廣布,水源不足2、判讀下圖中各省區有關地形的正確敘述。

A.②省地表崎嶇,地形以丘陵為主B.③省東部屬長江中下游平原C.①⑤兩省位于長江以南,以平原丘陵為主D.①④兩省均跨兩級地勢階梯3、推動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有利條件有()

①國家對外開放的政策②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③重工業基地④礦產資源豐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關于歐洲西部的敘述,正確的是()A.歐洲西部北臨北冰洋,西臨太平洋B.北部有著名的阿爾卑斯山脈,南部是斯堪的納維亞山脈C.海岸線十分曲折D.國家眾多,大部分屬于發展中國家5、三星堆古遺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范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該遺址所在的文化區是()A.云貴高原文化B.華南沿海文化C.四川盆地文化D.青藏高原文化6、為了更好開發和保護土地資源,《安徽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將全省劃分為農產品主產區、城市化地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下圖為安徽省主體功能區示意圖。完成從區域劃分可以判斷的是()

A.甲區域土地生產力水平最高B.乙區域生物資源種類最豐富C.丙區域人類對環境改造最明顯D.三大區域中人口密度差異較小7、岱海位于內蒙古涼城縣,是內陸封閉型湖泊,地處溫帶大陸性半干旱季風氣候區。下圖Ⅰ為岱海面積變化示意圖,圖Ⅱ為岱海流域人口、流域耕地面積與岱海面積變化示意圖。導致岱海面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加,入湖水量減少B.過度砍伐,水土流失嚴重C.淡水養殖業的迅速發展D.圍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積8、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迅速與其優越的條件密不可分。下列不屬于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快速增長的優勢條件的是()A.平原廣闊,熱量豐富,降水豐沛B.礦產資源豐富C.地理區位優勢D.國家改革開放政策9、為了更好開發和保護土地資源,《安徽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將全省劃分為農產品主產區、城市化地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下圖為安徽省主體功能區示意圖。完成從區域劃分可以判斷的是()

A.甲區域土地生產力水平最高B.乙區域生物資源種類最豐富C.丙區域人類對環境改造最明顯D.三大區域中人口密度差異較小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10、對世界的影響。

紐約是全球的________和信息中心,發揮著國際政治、經濟、金融、文化中心等多種職能。11、區域的發展要求。

。區域發展必須因地制宜。

根據自身的地理條件合理安排____

充分考慮自身地理條件和區域關聯的發展變化,及時調整人類的____

充分考慮自身地理條件和區域關聯的發展變化,及時調整人類的____

12、區域的含義:區域是人們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____和標準劃定的空間單元。它是人們基于對世界的認知和實踐的需要,在____的基礎上劃定的。13、特征。

(1)區域具有一定的____;形狀和邊界。

(2)區域內部的特定性質____。14、區域的類型。

(1)按一定指標和方法劃定的區域。

a.按____劃分;如中國東部季風區或黃土高原區。

b.按____劃分,如漢語北方方言區或長江三角洲城市群。15、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

(1)國際產業轉移使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或地區根據自己的_________發展相應的產業;從而促進國際產業分工與合作。

(2)形成產品生產過程的分工與____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6、流域的自然背景決定了流域利用方式和開發方向。(_____)A.正確B.錯誤17、濕地屬陸地與水體之間的過渡地帶,其在干旱地區沒有分布。(_____)A.正確B.錯誤18、長江上游落差大,水能豐富,發電是三峽工程的首要功能。(_____)A.正確B.錯誤19、工業化是珠三角地區城市化的主要推動力____A.正確B.錯誤20、日韓及歐美汽車制造企業到中國興辦汽車廠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有大量廉價勞動力()。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綜合題(共1題,共9分)21、云計算產業是“智慧城市”的基礎支撐。閱讀材料和圖;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一個大型的云計算基地;除了要有強大的技術支持和網絡帶寬,更需要大量的電力以支撐其降溫散熱;耗能等運營的基本需求。

材料二:2011年;亞洲最大"云服務器"生產基地選址北京亦莊高新技術開發區。

材料三:2015年京津冀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中;張北縣成為了云計算產業的“黑馬”。京冀兩地將共建張北云計算產業園,建設規模達150萬臺服務器,全力打造“中國數壩”。張北實現了從為北京送煤;送電再到送數據信息的轉變。

(1)簡述亞洲最大“云服務器”生產基地選址亦莊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原因。

(2)從氣候和能源角度;說出張北縣發展云計算產業的優勢自然條件。

(3)簡述京津冀產業轉移對張北地區的積極影響。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B【分析】【分析】

【詳解】

根據經緯度可知乙位于內蒙古高原,水災較少,水土流失、土壤侵蝕較輕,A錯;甲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熱量不足,土層較薄,植被稀疏,B對;丙為黃土高原,喀斯特地貌較少,C錯;丁為云貴高原,氣候濕潤,戈壁、荒漠很少,水源充足,D錯。2、C【分析】【分析】

【詳解】

據圖可知:①為我國的江西??;②為貴州??;③為河南?。虎転樗拇ㄊ?;⑤為湖南省。②貴州省位于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廣布,地表崎嶇,地形以高原為,A錯;③省東部位于華北平原,B錯;①⑤兩省都位于長江以南,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C正確;①江西省地跨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④四川省地跨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D錯,故本題選C。

【點睛】

本題主要考查我國的省級行政區劃及其主要自然特征。3、A【分析】【分析】

【詳解】

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得益于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調整、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僑鄉優勢等。①②正確。珠江三角洲重工業較差;礦產資源不豐富,③④錯誤,故選A。

【點睛】4、C【分析】【分析】

【詳解】

考查歐洲西部的地理特征,歐洲西部人口稠密,國家眾多,絕大部分是經濟發達國家;該區工業以制造業為主,從事制造業的人口比例較高,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歐洲西部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敘述錯誤,A錯誤;歐洲北部是是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南部有著名的阿爾卑斯山脈,B錯誤;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海岸線最曲折的地區,敘述正確,C正確;歐洲西部大部分國家屬于發達國家,D錯誤,故選C。5、C【分析】【分析】

【詳解】

三星堆古遺址位于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是最具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和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群體之一,屬于四川盆地文化區,C正確,ABD錯誤。故選C。

【點睛】6、A【分析】【詳解】

從圖上信息看;甲位于長江沿岸,生產力水平最高,A正確;丙位于山地,垂直地帶性明顯,生物種類更豐富,B錯誤;乙平原地區人類活動對環境改造最明顯,C錯誤;且甲乙丙三區域面積不同;位置不同、自然條件差異較大,人口密度差異明顯,D錯誤。故選A。

【點睛】

安徽大面積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組合條件好,受地形的影響,山區生物多樣性豐富,人口密度低,平原地勢平坦,利于農耕,人口密度大,但經濟條件好的是長江沿岸。7、A【分析】【分析】

本題以岱海流域人口;流域耕地面積與岱海面積變化示意圖為載體;考查湖泊面積變化的影響因素等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詳解】

由圖可知;流域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導致生產;生活用水量增大,入湖水量減少,湖泊面積萎縮,A正確;據材料可知,岱海屬于內陸湖泊,是咸水湖,不適宜圍湖造田和發展淡水養殖業,C、D錯誤;岱海處于溫帶大陸新半干旱季風氣候區,以草原為主,植被稀疏,不存在過度砍伐、水土流失等問題,B錯誤。故選A。

【點睛】

內陸湖萎縮的原因有三:1.內流湖多位于氣候干旱的區域,降水少,蒸發旺盛。2.全球變暖,蒸發加劇。3.在入湖的河流中過度引水灌溉,導致入湖水量減少。8、B【分析】【分析】

【詳解】

由所學知識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形平坦;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熱量充足,降水豐富,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位于沿海地區,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國家對珠江三角洲地區實施了“對外開放,優先發展”的策略,帶動了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本區礦產資源缺乏,是其發展的限制性條件。綜上所述,不屬于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快速增長的優勢條件,B符合題意,故選B。

【點睛】9、A【分析】【詳解】

從圖上信息看;甲位于長江沿岸,生產力水平最高,A正確;丙位于山地,垂直地帶性明顯,生物種類更豐富,B錯誤;乙平原地區人類活動對環境改造最明顯,C錯誤;且甲乙丙三區域面積不同;位置不同、自然條件差異較大,人口密度差異明顯,D錯誤。故選A。

【點睛】

安徽大面積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組合條件好,受地形的影響,山區生物多樣性豐富,人口密度低,平原地勢平坦,利于農耕,人口密度大,但經濟條件好的是長江沿岸。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10、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物流樞紐11、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人類活動活動方式12、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目的地域差異13、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1)范圍。

(2)相對一致14、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自然特征人文特征15、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1)優勢條件。

(2)合作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6、√【分析】【分析】

【詳解】

流域的自然背景決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開發方向。比如;流域的降水量,植被覆蓋率,土地資源,地形地勢,河流流向等決定了利用程度的高低和利用方式的差異。

【點睛】17、×【分析】【分析】

【詳解】

"濕地";泛指暫時或長期覆蓋水深不超過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時水深不過6米的沿海地區,包括各種咸水淡水沼澤地、濕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灘涂、河邊洼地或漫灘、濕草原等,干旱地區的河流、湖泊也屬于濕地資源。

【點睛】18、×【分析】【分析】

【詳解】

三峽工程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恰位于長江峽谷區的末端,使其能有效扼住上游洪水的“咽喉”,能直接控制荊江河段洪水來量的95%,武漢以上洪水來量的67%。防洪,是三峽工程的首要功能,也是興建三峽工程的首要出發點。

【點睛】19、√【分析】【分析】

【詳解】

珠三角地區工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眾多的就業機會;吸引大量人口向城市集聚,使得珠三角地區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提高,所以工業化是珠三角地區城市化的主要推動力,故該說法正確。

【點睛】20、×【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產業轉移的原因。日;韓、歐美汽車制造企業來中國興辦汽車廠;最主要是看中了中國潛在的汽車市場,所以題目說法錯誤。

【點睛】四、綜合題(共1題,共9分)21、略

【分析】【分析】

該題考查影響工業發展的因素;產業轉移。

【詳解】

(1)影響“云服務器”生產的最主要因素是科技和快速的交通條件。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眾多;科技先進;緊鄰高速公路和機場,交通便利;位于大城市,基礎設施完善;政策支持。

(2)從自然環境來看“云服務器”生產要求環境質量好;從能源角度看要有豐富的電力資源。從圖中海拔高度可以看出海拔高;地處山區,遠離大城市(植被覆蓋率高),空氣質量較好;煤炭資源;風能、太陽能豐富,電力資源充足。

(3)聯系產業轉移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回答。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加快張北地區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帶動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產業發展;增加收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有利于促進就業。

【點睛】

工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