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處理技術與應用作業指導書TOC\o"1-2"\h\u73第一章水處理技術概述 251871.1水處理技術發展歷程 221141.2水處理技術分類及特點 328975第二章水質檢測與評價 4106562.1水質指標與檢測方法 484012.1.1物理指標 4110392.1.2化學指標 421182.1.3生物指標 5229222.2水質評價標準與方法 5217012.2.1水質評價標準 5231542.2.2水質評價方法 522019第三章物理處理技術 695893.1沉淀與澄清 6309463.2過濾技術 6247693.3磁化處理技術 619551第四章化學處理技術 77054.1氧化還原法 728404.1.1氧化劑的選擇 7271514.1.2氧化還原反應的機理 7137974.1.3氧化還原法的應用實例 7261484.2絮凝沉淀法 7287584.2.1絮凝劑的分類與選擇 7159654.2.2絮凝沉淀法的工藝流程 756624.2.3絮凝沉淀法的應用實例 8292614.3化學消毒技術 8308814.3.1消毒劑的分類與選擇 813934.3.2化學消毒的工藝流程 8282364.3.3化學消毒技術的應用實例 831175第五章生物處理技術 8269795.1活性污泥法 8306785.2生物膜法 9149385.3氨氮去除技術 922561第六章混合處理技術 95176.1混合處理技術的優勢 984846.2常見混合處理工藝 1014868第七章污水處理工程設計與施工 10261887.1污水處理工程設計與原則 10119677.1.1設計依據 1060187.1.2設計原則 11231887.1.3設計內容 1136527.2污水處理工程施工與管理 11239837.2.1施工準備 11195607.2.2施工過程管理 11215007.2.3施工驗收 12168827.2.4工程維護與管理 1210793第八章水處理設備與材料 12232108.1常用水處理設備 12203318.1.1沉淀池 12228668.1.2過濾池 12210718.1.3消毒設備 12301308.1.4離子交換設備 13105378.1.5膜分離設備 1371218.2水處理材料的選擇與應用 13109778.2.1凝絮劑 13240768.2.2吸附劑 1389978.2.3過濾介質 13309698.2.4膜材料 1313668.2.5消毒劑 1332553第九章水處理項目管理與運營 1370749.1水處理項目策劃與管理 13133919.1.1項目策劃 13154039.1.2項目管理 1467489.2水處理項目運營與維護 1472139.2.1運營管理 1421729.2.2維護管理 1522907第十章水處理技術在工業與生活中的應用 15900110.1工業水處理技術與應用 152171410.1.1工業水處理技術概述 15145210.1.2工業水處理技術應用 15302410.2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與應用 161247910.2.1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概述 162241510.2.2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應用 161208410.3水處理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162386510.3.1水處理技術在水資源保護中的應用 161043510.3.2水處理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161024910.3.3水處理技術在氣候變化應對中的應用 16第一章水處理技術概述1.1水處理技術發展歷程水處理技術作為保障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手段,其發展歷程可追溯至遠古時期。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水處理技術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從單一到綜合的演變。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我國古人類就已經開始采用沉淀、過濾等方法對水進行初步處理。隨后,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水處理技術逐漸得到了完善和提升。公元前250年,古希臘工程師設計了一種名為“濾池”的設施,通過多層介質過濾水質。到了19世紀,工業革命推動了水處理技術的快速發展,出現了絮凝、沉淀、過濾、消毒等一系列水處理方法。在我國,20世紀初,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供水和水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國開始引進和借鑒國外先進的水處理技術,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水處理技術體系。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水處理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不僅在傳統的水處理方法上取得了重要突破,還研發了一系列新型水處理技術。1.2水處理技術分類及特點水處理技術按照處理對象和處理目的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幾類:(1)水源處理技術:針對水源中的污染物進行處理,以保障供水安全。主要包括預處理、絮凝、沉淀、過濾、消毒等環節。預處理技術:主要包括水質監測、預處理藥劑添加等,目的是降低水源中的污染物濃度,為后續處理環節創造條件。絮凝技術:通過添加絮凝劑,使水中的懸浮物聚集成絮狀體,便于后續沉淀和過濾處理。沉淀技術:利用重力作用,使絮狀體沉降至池底,實現水質凈化。過濾技術:通過過濾介質,將水中的懸浮物和微生物去除,提高水質。消毒技術:采用化學或物理方法,殺滅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保障供水安全。(2)污水處理技術:針對生活、工業等排放的污水進行處理,以減少污染物排放。主要包括生物處理、物理處理、化學處理等環節。生物處理技術: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實現水質凈化。物理處理技術:通過物理方法,如沉淀、過濾、離心等,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和污染物。化學處理技術:采用化學藥劑或化學反應,將污水中的污染物轉化為無害物質,實現水質凈化。各類水處理技術具有以下特點:(1)多樣性:水處理技術涵蓋了多個學科領域,包括化學、生物學、環境工程等,具有多樣性。(2)綜合性:水處理技術涉及多個環節,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實現水質凈化。(3)可持續性:水處理技術在保障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需注重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4)創新性:水處理技術不斷發展,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涌現,推動水處理技術向更高水平發展。第二章水質檢測與評價2.1水質指標與檢測方法水質指標是衡量水環境質量的重要參數,主要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指標。以下對常見的水質指標及其檢測方法進行詳細介紹。2.1.1物理指標物理指標主要包括水溫、色度、濁度、嗅味等。(1)水溫:采用水溫計進行測量,精確度為0.1℃。(2)色度:采用色度計或比色法進行測量,以鉑鈷色度單位(PtCo)表示。(3)濁度:采用濁度計或目測法進行測量,以福爾馬林濁度單位(FTU)表示。(4)嗅味:采用嗅味檢測器或感官評價法進行測量。2.1.2化學指標化學指標主要包括pH值、總硬度、溶解固體、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等。(1)pH值:采用pH計進行測量,精確度為0.01。(2)總硬度:采用滴定法或離子色譜法進行測量,以毫摩爾/升(mmol/L)表示。(3)溶解固體:采用重量法或電導率法進行測量,以毫克/升(mg/L)表示。(4)化學需氧量(COD):采用重鉻酸鉀法或高錳酸鉀法進行測量,以毫克/升(mg/L)表示。(5)生化需氧量(BOD):采用五日生化需氧量法進行測量,以毫克/升(mg/L)表示。2.1.3生物指標生物指標主要包括細菌總數、大腸菌群、原生動物、浮游動物等。(1)細菌總數:采用平板計數法進行測量,以每毫升(mL)水樣中的細菌個數表示。(2)大腸菌群:采用多管發酵法進行測量,以每100毫升(mL)水樣中的大腸菌群個數表示。(3)原生動物:采用顯微鏡觀察法進行測量。(4)浮游動物:采用浮游動物網采集法進行測量。2.2水質評價標準與方法水質評價是依據水質指標檢測結果,對水環境質量進行定量或定性的評價。以下對水質評價標準與方法進行闡述。2.2.1水質評價標準我國現行的水質評價標準主要包括《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等。(1)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將地表水分為Ⅰ類、Ⅱ類、Ⅲ類、Ⅳ類、Ⅴ類五個等級,分別對應不同的水質指標限值。(2)地下水質量標準:將地下水分為Ⅰ類、Ⅱ類、Ⅲ類、Ⅳ類、Ⅴ類五個等級,分別對應不同的水質指標限值。2.2.2水質評價方法水質評價方法主要包括單項指標評價法、綜合評價法、指數評價法等。(1)單項指標評價法:以某一水質指標為依據,評價水環境質量是否符合標準。(2)綜合評價法:將多個水質指標進行綜合分析,評價水環境質量的整體狀況。(3)指數評價法:通過計算水質指數,評價水環境質量的好壞。常用的水質指數有單因子指數、綜合指數等。第三章物理處理技術3.1沉淀與澄清沉淀與澄清是水處理過程中的基礎物理方法,主要用于去除水中懸浮物及膠體顆粒。該方法依據斯托克斯定律,通過重力作用使顆粒下沉,實現固液分離。沉淀工藝主要包括自然沉淀、絮凝沉淀和斜管沉淀。自然沉淀適用于低濁度水處理,絮凝沉淀適用于高濁度水處理,斜管沉淀則適用于中低濁度水處理。澄清池是沉淀與澄清工藝的主要設備,包括平流式澄清池、輻流式澄清池和斜管澄清池等。在實際應用中,沉淀與澄清工藝的操作參數包括沉淀時間、沉淀池面積、水力負荷等。為提高沉淀效果,可采取以下措施:優化絮凝劑種類及劑量、控制沉淀池水溫、調整水力負荷等。3.2過濾技術過濾技術是利用過濾介質將水中懸浮物、膠體顆粒等雜質截留,實現水質凈化的物理方法。根據過濾介質的不同,過濾技術可分為快速過濾、慢速過濾和活性炭過濾等。快速過濾適用于濁度較低的水處理,常用過濾介質有石英砂、無煙煤等。慢速過濾適用于濁度較高的水處理,過濾介質主要有天然河沙、活性炭等。活性炭過濾則主要用于去除水中有機物、異味和重金屬離子等。過濾技術的關鍵參數包括過濾速度、濾層厚度、反沖洗強度等。為提高過濾效果,可采取以下措施:優化過濾介質級配、控制濾層厚度、調整反沖洗周期和強度等。3.3磁化處理技術磁化處理技術是利用磁場對水進行處理,以達到水質凈化的目的。該方法通過改變水分子結構,增強水的溶解能力和氧化還原功能,從而降低水中懸浮物、膠體顆粒和微生物的含量。磁化處理技術具有操作簡便、投資成本低、無二次污染等優點。根據磁化設備的不同,可分為靜態磁化處理和動態磁化處理。靜態磁化處理適用于小規模水處理,動態磁化處理適用于大規模水處理。磁化處理技術的關鍵參數包括磁通量、磁場強度、處理時間等。為提高磁化處理效果,可采取以下措施:優化磁場設計、提高磁通量、調整處理時間等。在實際應用中,磁化處理技術可與絮凝、沉淀、過濾等工藝相結合,實現更好的水質凈化效果。第四章化學處理技術4.1氧化還原法氧化還原法是水處理技術中的一種重要方法,通過引入氧化劑或還原劑,將水中的污染物進行氧化或還原反應,從而實現去除污染物的目的。該方法在水處理過程中具有廣泛的應用。4.1.1氧化劑的選擇氧化劑的選擇是氧化還原法的關鍵。根據污染物的性質和濃度,可選擇不同的氧化劑,如臭氧、過氧化氫、氯氣等。在選擇氧化劑時,應考慮其氧化能力、在水中的穩定性、成本等因素。4.1.2氧化還原反應的機理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氧化劑與污染物發生電子轉移,使污染物被氧化或還原。氧化反應可降低污染物的毒性,提高其生物降解性;還原反應則可減少污染物的濃度,降低其對環境的影響。4.1.3氧化還原法的應用實例氧化還原法在水處理中的應用實例包括:飲用水的消毒、工業廢水的預處理、有機污染物的降解等。例如,采用臭氧氧化法處理含酚廢水,可顯著降低酚的濃度,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4.2絮凝沉淀法絮凝沉淀法是一種常用的水處理技術,通過向水中加入絮凝劑,使污染物形成絮體,再通過沉淀或浮選等物理方法將絮體與水分離,實現去除污染物的目的。4.2.1絮凝劑的分類與選擇絮凝劑可分為無機絮凝劑和有機絮凝劑兩大類。無機絮凝劑主要包括硫酸鋁、硫酸鐵等;有機絮凝劑主要包括聚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等。選擇絮凝劑時,應考慮其絮凝效果、穩定性、成本等因素。4.2.2絮凝沉淀法的工藝流程絮凝沉淀法的工藝流程主要包括:絮凝劑的制備與投加、混合反應、絮體沉淀、清水排放等。在混合反應過程中,需控制適當的攪拌速度和時間,以保證絮體充分形成。4.2.3絮凝沉淀法的應用實例絮凝沉淀法在水處理中的應用實例包括:飲用水的凈化、工業廢水的預處理、懸浮物的去除等。例如,采用聚合硫酸鐵絮凝劑處理含油廢水,可有效地去除油類污染物。4.3化學消毒技術化學消毒技術是水處理過程中保障水質安全的重要環節,通過引入消毒劑,殺滅水中的病原微生物,防止水的二次污染。4.3.1消毒劑的分類與選擇消毒劑可分為氧化性消毒劑和非氧化性消毒劑兩大類。氧化性消毒劑主要包括氯、臭氧、過氧化氫等;非氧化性消毒劑主要包括氯化物、溴化物等。選擇消毒劑時,應考慮其殺菌效果、穩定性、成本等因素。4.3.2化學消毒的工藝流程化學消毒的工藝流程主要包括:消毒劑的制備與投加、混合反應、水質檢測等。在混合反應過程中,需控制適當的接觸時間和濃度,以保證消毒效果。4.3.3化學消毒技術的應用實例化學消毒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實例包括:飲用水的消毒、游泳池水的處理、醫院污水的消毒等。例如,采用臭氧消毒法處理飲用水,可有效殺滅病原微生物,保障水質安全。第五章生物處理技術5.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種廣泛應用于水處理領域的生物處理技術,其核心在于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機物質,從而實現水質凈化。該方法具有處理效率高、適應性強等優點。活性污泥法的處理過程主要包括曝氣、沉淀、污泥濃縮和回流等步驟。曝氣過程中,空氣被引入曝氣池,使活性污泥與水充分混合,增加溶解氧含量,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條件。同時微生物通過吸附、氧化等作用,將水中的有機物質轉化為無機物質。沉淀過程中,活性污泥與水分離,上清液排出,污泥則進入污泥濃縮池。污泥濃縮后,部分污泥回流至曝氣池,維持曝氣池內的污泥濃度,其余污泥則作為剩余污泥排出。5.2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另一種常見的生物處理技術,其原理是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對水中的有機物質進行吸附、降解,從而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生物膜法具有運行穩定、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等特點。生物膜法的處理過程主要包括載體填充、生物膜生長、生物膜脫落和載體沖洗等步驟。載體填充過程中,將載體填入生物反應器,為微生物提供附著生長的場所。生物膜生長過程中,微生物在載體表面形成生物膜,對水中的有機物質進行吸附和降解。生物膜的增厚,部分生物膜會因供氧不足而脫落,此時需要進行載體沖洗,以去除脫落的生物膜。5.3氨氮去除技術氨氮去除技術是水處理過程中的環節,因為氨氮是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過高濃度的氨氮會對水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產生嚴重影響。目前常見的氨氮去除技術主要包括硝化反硝化法、氨吹脫法、離子交換法等。硝化反硝化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理代謝作用,將氨氮轉化為氮氣的過程。該方法包括硝化和反硝化兩個階段,硝化階段將氨氮氧化為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反硝化階段則將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還原為氮氣。氨吹脫法是通過調節pH值,將氨氮以氨氣的形式吹脫出水面,從而實現氨氮的去除。離子交換法則是利用離子交換樹脂將氨氮從水中吸附并轉移到樹脂上,再通過再生過程將氨氮從樹脂上脫附,實現氨氮的去除。第六章混合處理技術6.1混合處理技術的優勢混合處理技術在水處理領域具有顯著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提高處理效果:混合處理技術將多種處理方法相結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有效提高水處理效果。例如,將生化處理與物理處理相結合,可實現對水體中污染物的高效去除。(2)降低處理成本:混合處理技術可根據實際水質情況,合理選擇處理方法,降低處理成本。同時通過優化工藝流程,減少設備投資和運行費用。(3)提高水處理系統的穩定性:混合處理技術可針對不同水質、水量變化,調整處理方法,保證水處理系統的穩定運行。(4)適應性強:混合處理技術適用于各種水質條件,尤其是復雜水質,具有較強的適應性。(5)減少二次污染:混合處理技術可降低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二次污染物,提高水環境質量。6.2常見混合處理工藝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混合處理工藝:(1)活性污泥法膜生物反應器(MBR):將活性污泥法與膜生物反應器相結合,可實現高效去除有機物、懸浮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該工藝具有占地面積小、運行穩定、出水水質好等特點。(2)生物接觸氧化法活性炭吸附: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較高的有機物去除效果,活性炭吸附則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異味、色度等指標。兩者結合,可實現對水體中污染物的高效處理。(3)絮凝沉淀過濾:絮凝沉淀法能去除水體中的懸浮物、膠體物質等,過濾法則可進一步去除細小顆粒物。兩者結合,可提高水體凈化效果。(4)高級氧化過程(AOP):將臭氧、過氧化氫等氧化劑與紫外線、光催化等技術相結合,實現對水體中難降解有機物的有效去除。該工藝具有氧化能力強、處理效果穩定等特點。(5)離子交換反滲透:離子交換法能去除水體中的離子類污染物,反滲透法則可進一步去除水中的微生物、有機物等。兩者結合,可實現對水體中多種污染物的深度處理。第七章污水處理工程設計與施工7.1污水處理工程設計與原則7.1.1設計依據污水處理工程設計的依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國家及地方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和規范;(2)污水處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3)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等基礎資料;(4)污水處理工藝技術資料;(5)污水排放標準及排放要求;(6)工程建設投資預算。7.1.2設計原則(1)符合國家環保政策,保證污水處理效果;(2)經濟合理,降低運行成本;(3)安全可靠,保證設施正常運行;(4)適應性強,滿足不同水質、水量變化需求;(5)節能減排,提高資源利用率;(6)系統集成,便于自動化控制和管理。7.1.3設計內容(1)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設計;(2)污水處理構筑物及設備選型;(3)污水處理工程平面布置及高程設計;(4)污水處理工程輔助設施設計;(5)污水處理工程電氣設計;(6)污水處理工程給排水設計;(7)污水處理工程綠化與環保措施;(8)污水處理工程投資預算。7.2污水處理工程施工與管理7.2.1施工準備(1)編制施工組織設計;(2)完成施工圖紙審查;(3)籌集施工隊伍及設備;(4)準備施工材料及構件;(5)辦理相關施工手續。7.2.2施工過程管理(1)嚴格執行施工圖紙及技術規范;(2)加強施工質量、安全、環保管理;(3)做好施工進度控制;(4)定期進行施工檢查與驗收;(5)及時處理施工過程中的問題;(6)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與協調。7.2.3施工驗收(1)施工單位自檢;(2)監理單位檢查;(3)建設單位組織驗收;(4)驗收合格后,辦理工程移交手續。7.2.4工程維護與管理(1)建立完善的工程運行管理制度;(2)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維護;(3)加強水質監測,保證污水處理效果;(4)及時處理突發事件,保證工程正常運行;(5)做好工程綠化與環保工作;(6)加強與上級部門及相關部門的溝通與協調。第八章水處理設備與材料8.1常用水處理設備水處理過程中,設備的選擇和使用,其功能直接影響處理效果。以下為幾種常用的水處理設備。8.1.1沉淀池沉淀池是利用重力作用使懸浮物質下沉,從而實現固液分離的一種設備。按照沉淀速度和池型的不同,可分為普通沉淀池、加速沉淀池和淺層沉淀池等。8.1.2過濾池過濾池是一種利用過濾介質將水中的懸浮物質和膠體顆粒截留的設備。常見的過濾池有快濾池、慢濾池和活性炭過濾池等。8.1.3消毒設備消毒設備主要用于殺滅水中的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保證水質安全。常見的消毒設備有氯消毒設備、臭氧發生器和紫外線消毒器等。8.1.4離子交換設備離子交換設備是一種利用離子交換樹脂將水中的離子去除或轉換的設備。常用于軟化水、除鹽和去除重金屬離子等。8.1.5膜分離設備膜分離設備是利用半透膜的選擇性透過功能,實現水中組分分離的一種設備。常見的膜分離設備有反滲透設備、納濾設備、超濾設備和微濾設備等。8.2水處理材料的選擇與應用水處理材料的選擇與應用對于提高水處理效果具有重要意義。以下為幾種常用的水處理材料。8.2.1凝絮劑凝絮劑是一種能促進水中懸浮物質聚集成絮體的化學物質。常用的凝絮劑有硫酸鋁、硫酸鐵、聚合氯化鋁和聚丙烯酰胺等。8.2.2吸附劑吸附劑是一種具有較大比表面積和吸附能力的物質,可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機物、重金屬離子和異味等。常見的吸附劑有活性炭、離子交換樹脂和沸石等。8.2.3過濾介質過濾介質是過濾池中填充的物質,用于截留水中的懸浮物質和膠體顆粒。常見的過濾介質有石英砂、活性炭、陶粒和無煙煤等。8.2.4膜材料膜材料是膜分離設備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其功能直接影響處理效果。常見的膜材料有聚砜、聚丙烯、聚偏氟乙烯和聚氯乙烯等。8.2.5消毒劑消毒劑是一種能殺滅水中微生物的化學物質。常用的消毒劑有氯、臭氧、二氧化氯和紫外線等。在水處理過程中,應根據水質特點和處理目標,合理選擇設備與材料,以實現高效、穩定的水處理效果。第九章水處理項目管理與運營9.1水處理項目策劃與管理9.1.1項目策劃水處理項目策劃是項目成功實施的基礎,涉及項目目標、規模、技術路線、投資預算等方面的內容。以下是水處理項目策劃的關鍵環節:(1)明確項目目標:根據我國水環境保護政策及市場需求,確定項目目標,包括水處理效果、處理能力、水質標準等。(2)項目規模:根據項目目標、水源水量及水質情況,合理確定水處理項目的處理規模。(3)技術路線:選擇適合項目特點的水處理技術,保證項目的技術先進性、可靠性和經濟性。(4)投資預算:結合項目規模、技術路線等因素,編制投資預算,合理控制項目成本。9.1.2項目管理水處理項目管理是指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進度、質量、成本、風險等方面進行有效控制。以下是水處理項目管理的關鍵環節:(1)進度管理:制定項目進度計劃,保證項目按期完成。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及時調整進度計劃,處理項目延期風險。(2)質量管理:建立項目質量管理體系,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設計、施工、設備采購等環節進行質量控制,保證項目質量滿足要求。(3)成本管理:制定項目成本預算,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各項費用進行控制,降低項目成本。(4)風險管理:識別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降低項目風險。9.2水處理項目運營與維護9.2.1運營管理水處理項目運營管理是指對項目運行過程中的設備、人員、工藝等方面進行有效管理,以下為水處理項目運營管理的關鍵環節:(1)設備管理:保證設備正常運行,定期進行設備維護、保養,延長設備使用壽命。(2)人員管理:合理配置運營人員,明確崗位責任,提高人員素質和業務能力。(3)工藝管理:優化工藝流程,提高水處理效果,降低運行成本。(4)水質監測:定期監測出水水質,保證水質穩定達標。9.2.2維護管理水處理項目維護管理是指對項目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處理,以下為水處理項目維護管理的關鍵環節:(1)故障處理:對項目運行過程中出現的設備故障、工藝問題等進行及時處理,保證項目正常運行。(2)設備更新:根據設備運行狀況,及時更新設備,提高項目運行效率。(3)技術改進:不斷優化水處理技術,提高項目運行效果。(4)環境保護:加強項目運行過程中的環境保護,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第十章水處理技術在工業與生活中的應用10.1工業水處理技術與應用10.1.1工業水處理技術概述工業水處理技術主要包括預處理、深度處理和廢水處理三個方面。預處理旨在降低原水中的懸浮物、膠體、微生物等雜質含量,為后續處理提供合格的水源;深度處理是對預處理后的水進行進一步處理,以滿足工業生產中對水質的高要求;廢水處理則是對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進行處理,使其達到排放標準。10.1.2工業水處理技術應用(1)預處理技術:常用的預處理技術有澄清、過濾、消毒等。澄清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塑膠跑道工程承包合同樣本
- 2025年新型電子芯片產品銷售合同
- 2025年果園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最普遍的租賃合同模板
- 2025物業公司商業租賃合同
- 壓力容器殼體的穩定性分析
- 音樂廳場地租賃合同
- 2025汽車分期付款購買合同糾紛
- 夏季高溫安全生產
- 《人際溝通指導》課件
- (新版)浙江省建設工程檢測技術人員(建筑幕墻)理論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2024年新課標高考物理試卷(適用云南、河南、新疆、山西地區 真題+答案)
- JT-T-961-2020交通運輸行業反恐怖防范基本要求
- 日投1600黃牛皮汽車座墊革工廠設計
- 沂蒙紅色文化與沂蒙精神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臨沂大學
- 酸棗仁湯的臨床應用研究
-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物理試題
- 服裝供貨服務方案
- 2015年高考真題新課標-英語II卷真題及答案
- 小學實踐活動教學設計案例
- 2024年醫院重癥專科護士培訓考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