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粵版九年級上冊初中化學全冊教案_第1頁
新科粵版九年級上冊初中化學全冊教案_第2頁
新科粵版九年級上冊初中化學全冊教案_第3頁
新科粵版九年級上冊初中化學全冊教案_第4頁
新科粵版九年級上冊初中化學全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大家都來學化學

1.1身邊的化學

一、知識與技能

1.化學與社會和技術的相互聯系,并能分析有關的簡單問題。

2.了解化學學科學習的主要內容。

3.知道怎樣學習化學。

二、過程與方法

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初步形成良好的

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與價值觀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初步

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2.初步了解到化學學科的學習內容,認識到化學與生產生活的關系。

化學學科學習的主要內容。

怎樣學習化學。

教師提出問題:

1.化學課學習的內容是什么?

2.化學有趣嗎?

3.化學對個人、家庭和社會有什么用?

4.怎樣才能學好化學?

教學活動1:教師播放教學課件展示手電筒、電話、玩具車、電視機、圓珠

筆、臉盆。

教師活動:這些物品大家認識嗎?知道他們是用什么制造的嗎?他們有共

同的特點嗎?

學生活動:自由回答。教師傾聽并引導學生他們都由塑料制成。

教師活動:他們能用我么以前學過的數學、語文、生物等知識制造出來

嗎?教師根據會打印出:從今天開始我們還要學習一門新的課程一一化學。剛

才我們展示的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一節“社會生活與化學”中的第一個問

題一一家里的塑料。

教學活動2:教師活動:你們身上穿的是什么?知道他們是用什么做的嗎?

學生活動:自由回答。

教師活動:仔細傾聽并指導。然后展示課件做衣服用的化學纖維。用我們

的化學知識能夠制成我們所需要的特殊用品。

教學活動3:教師活動;展示課件面包、燒雞、干燥劑、罐頭。提出問

題,你們見過嗎?吃過嗎?

學生活動:自由回答。

教師活動:根據回答作總結,這些食品有的很香,有的很好看又很好吃,有

的可以保存很長時間,有的雖然不能吃但是可以讓食品保持干燥,有誰知道其

中的道理?

學生活動:舉手回答。

教師活動:這就是用我們的化學知識制造出的食品添加劑,他們能使我們

的食品更加香甜,更加好看。

教學活動4:教師活動:提出問題,你們乘坐過飛機、汽車、摩托車嗎?

注意過他們所使用的制造材料嗎?

學生活動:自由回答。

教師活動:他們的制造材料:鋼材、塑料等也是用我們的化學知識制成

的。

教學活動5:教師活動:播放課件,醫院里的病人,提出問題怎樣才能讓病

人痊愈?

學生活動:自由回答。教師指導。總結病人所使用的藥品也是用我們的化

學知識制成的。

教學活動6:教師活動:展示化肥、各種化學材料、化學藥品、新材料、

新能源等,總結出當今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化學利化學技術。

教學活動7:課堂小結:通過上述的學習,我們知道在現代社會中,化學

科學與化學技術在人類生活需要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農業、建筑業、

交通、防病治病、國防等等都離不開化學。那么,化學研究的內容有哪些呢?

讓學生閱讀最后一自然段,并指導總結。

化學課的學習內容:生活中的化學知識,物質的組成、性質和變化規律以

及化學對社會生活的影響,衿學探究的方法。

本節我們談了身邊的化學,你有什么收獲?

1.1身邊的化學

一、化學與家居。

二、化學與出行。

三、化學與環境、健康。

四、化學與社會發展。

五、化學學習的內容:生活中的化學知識,物質的組成、性質和變化規

律,以及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此外,還有科學探究的方法。

例1用合成纖維可以制成我們所使用的特殊制服如夜光服、殺菌服等(答

出兩種即可)。

例2下列不是食品添加劑的是(D)

A.防腐劑B.香精

C.色素D.雞肉

例3生活中提倡使用下列產品,其中與環保無關的是(A)

A.加碘食鹽B.無氟冰箱

C.無磷洗衣粉D,無鉛汽油

例4救生衣的材料是一種合成纖維,下列不屬于化學合成纖維衣料性質的

是(D)

A.牢固耐穿B.抗皺性好

C.易洗快干D.耐熱性差

例5關于化學的學習,你認為下列選項不屬于化學這門自然科學研究范疇

的是(C)

A.物質的組成與結構B.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C.物質的運動狀態D.物質的用途與制取

第一章大家都來學化學

1.2化學實驗室之旅

課時1常用儀器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實驗室設備,知道化學實驗的要求。

2.認識常用化學儀器,了解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組織學生參觀化學實驗室,閱讀化學實驗室規則,讓學生了解實驗

室設備,知道化學實驗的要求。

2.通過參觀,交流,展示儀器,講解等,讓學生認識常用化學儀器,了解

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生實驗之前,提出億學實驗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實驗的目的性和重要

性教育。例如,要遵守實驗室規則,注意安全;課前預習準備明確實驗要求。

了解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室是進行實驗的重要場所。讓

我們一起走進實驗室去看看吧。

[閱讀]化學實驗室規則。

[講解]初中化學實驗常用儀器介紹。

1.試管

用途:少量物質的反應容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收集少量氣體。

注意:裝液體的量不應超過容積的1/2,給液體加熱時,液體量不超過試

管容積的1/3;加熱前應擦干試管外壁,加熱后不能驟冷,防止炸裂;用試管

夾夾持或用鐵夾固定在鐵架臺上加熱;振蕩時靠腕力甩動。

2.試管夾

用途:夾持試管。

注意:從試管底部向上套或取下,不能橫進橫出;夾在距試管口約1/3

處;手握長柄,不能按短柄,防止試管脫落;防止燒損或腐蝕。

3.玻璃棒

用途:攪拌、引流、蘸取少量液體。

注意:攪拌時不可用力過猛,不要碰器壁;引流時下端緊靠接收器內壁;

蘸取液體的玻璃棒要潔凈,用后要沖洗。

4.酒精燈

用途:加熱。

注意:使用時將燈放穩,燈帽豎放;燈體內酒精不可超過容積的2/3,不

少于1/4;添加酒精必須先將火熄滅;用燃著的火柴或細木條點燃酒精燈,嚴

禁用燃著的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酒精燈;用燈帽蓋滅,不用時要蓋上燈帽;失火

用濕布或砂土蓋滅。

5.膠頭滴管、滴瓶

用途:膠頭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體藥品。

注意:膠頭滴管不能吸得太滿,不能將吸有液體的膠頭滴管平放或倒置;

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時,滴管要豎直懸空在容器口上方,不要深入容器內或接

觸容器壁,不能將滴管傾斜滴加;用過后立即洗凈,再去吸取其他藥品。滴瓶

的膠頭滴管與滴瓶口磨毛配套,不能互換或移作他用,滴瓶的膠頭滴管取用藥

品后應立即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沖洗。

6.鐵架臺

用途:固定和支持儀器(常配有鐵夾和鐵圈)。

注意:不能用力敲打;夾持玻璃儀器要注意松緊適度,鐵夾內襯以絨布或

石棉紙。

7.燒杯

用途:盛放較多量試劑的容器;較多量物質的反應容器;溶解物質、配制

溶液、承接濾液。

注意:不能直接加熱,加熱時外壁應干燥并墊一石棉網;不能加熱固體;

加入液體不應過多。

8.量筒

用途:量度液體體積。

注意:量筒的最大量程應與液體的體積相近且一次量完;平放在桌面上讀

數,視線與液體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不能用于加熱,不能量熱的液體,不

能用于溶解、稀釋,不能作反應器。

9.集氣瓶

用途:收集或儲存少量氣體;進行某物質與氣體的反應c

注意:收集或儲存氣體時用毛玻璃片蓋??;不能加熱;做某些反應的反應

器時應裝少量砂子或水。

10.錐形瓶

用途:用作較多量液體反應的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

注意:加熱時需要點上石棉網

11.其他:水槽、藥匙、蒸發皿、漏斗、珀煙鉗、試管架、試劑瓶(廣口

瓶、細口瓶)、燒瓶。

本節課主要學習了走進實驗室應注意的問題及在實驗室進行的一些簡單的

操作。這是學習化學的第一步,今后我們還將在實驗室進行更多、更復雜的操

作。

化學實驗室之旅

一、藥品取用規則

二、藥品的取用

1.固體藥品的取用:

保存:廣口瓶。

取用:藥匙、紙槽(粉末狀)、鍛子(快狀)。

注意:若不指明用量,一般只須蓋滿試管底部即可。

2.液體藥品的取用:

保存:細口瓶。

取用:傾倒。

注意:當不說明用量,一般取1—2毫升。

3.滴管的使用。

化學實驗室所用的藥品常常是有毒的,可燃的,易爆和腐蝕性強的,而玻

璃制品又是最常用儀器,操作時往往需要加熱,實驗過程一不小心就易造成事

故,所以一定要遵守實驗室規則,不能輕舉妄動,不懂裝懂,一定要慎重從

事,按照一定的規則和方法去做,就會減少事故的發生。

例1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D)

A.取塊狀的藥品時,如柒沒有鏡子可以用手拿

B.用酒精燈給物質加熱,結束時用嘴吹滅酒精燈

C.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時,滴管下端應緊貼試管內壁

D.用鍛子夾取塊狀固體,放入橫放著的容器口,然后再將容器慢慢豎起

例2下列關于實驗室安全與操作要求的說法錯誤的是(D)

A.實驗剩余的藥品放入指定容器內

B.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氣味

C.實驗廢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

D.萬一藥液濺到眼睛里,應立即揉揉眼睛緩解一下

解析:實驗剩余的藥品要放入指定容器內,不能放回原試劑瓶,也不要隨意丟

棄;有些藥品有毒,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氣味;為防止污染,實驗廢液

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藥液濺到眼睛里應立即用水沖洗,千萬不要用手揉眼睛。

L化學實驗室有關使用藥品的說法,正確的是(D)

A.品嘗無毒的藥品

B.多取出的液體藥品倒回原瓶

C.將任意兩種藥品混合

D.使用滴管時不能平放或倒置

2.下列試劑中:①氧化銅粉末;②石灰石塊;③鋅粒;④試劑瓶中的液

體。應該用藥匙取用的是①③,應該用鎰子取用的是②,應該用膠頭滴管取用

的是?o取18mL液體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20mL的量筒、膠頭滴

萱,應先傾倒后滴加,使用量筒正確的讀數方法是視線與凹液面的最

低處保持水平,使用膠頭滴管時應注意使用過程中一直保持捶膠帽在上,滴加

時要垂直懸空。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第一章大家都來學化學

1.2化學實驗室之旅

課時2藥品的取用物質的加熱

一、知識與技能

學會藥品的取用、物質的加熱等化學實驗常用操作。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講解、演示、學生分組練習等讓學生學會藥品的取用,物質的加熱等

化學實驗常用操作。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生實驗之前,提出化學實驗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實驗的目的性和重要

性教育。

領悟遵守實驗室規則和操作規程的重要性。

學會藥品的取用、物質的加熱等化學實驗常用操作。

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科學探究。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

因此學習化學就必然要了解億學實驗室。實驗室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場所,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下面就讓我們走進化學實驗室。

練習實驗基本操作

【講述】實驗室藥品取用規則

①取用藥品做到“三不原則”:不能用手接觸藥品;不能把鼻孔湊到容器

口去聞藥品的氣味;不得品嘗任何藥品的味道。

②“節約原則”如果沒有指明用量,液體取用1?2ml,固體只需蓋滿試管

底部。

③用剩藥品做到“三不一要”: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隨意丟棄;不能拿出

實驗室;要放到指定容器內。

【講述并實驗】

1.固體藥品的取用

固體藥品的取用一般用藥匙或鐐子夾取。

【演示】(1)向試管里加入粉末狀固體;

(2)向試管里加入塊狀固體。

【總結要點】“一平二放三緩立”。

2.液體藥品的取用

【演示】液體的傾倒、液體的量取、滴管的使用。

【總結要點并提出問題】

①傾倒液體時“瓶塞倒放,標簽面向手心,瓶口緊挨試管口”為什么?

②量筒使用要點“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仰視或者俯視讀書會怎樣?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③滴管豎直在試管口上方,不可把滴管伸入試管內,滴管不可橫放或倒

持。

3.給物質加熱

【介紹】酒精燈構造及酒精燈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心,其中外焰溫度

最高,焰心溫度最低。使用酒精燈時,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禁止

“對點”,以免失火。等內酒精不能超過燈容積的1/3,萬一灑出的酒精在桌

面燃燒,用濕抹布蓋滅。

【加熱操作要點】

1.酒精燈用打火機或者火柴點燃,用燈帽蓋滅;

2.試管夾從試管底部往上套,夾在試管中上部。先將試管來回移動“預

熱”使試管均勻受熱(避免受熱不均而炸裂),再利用外焰對準試管內物質加

熱(外焰溫度最高)。

3.加熱時,試管內液體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

取用藥品做到“三不原則”:不能用手接觸藥品;不能把鼻孔湊到容器口

去聞藥品的氣味;不得品嘗任何藥品的味道。物質加熱時酒精燈用打火機或者

火柴點燃,用燈帽蓋滅;試管夾從試管底部往上套,夾在試管中上部。先將試

管來回移動“預熱”使試管均勻受熱(避免受熱不均而炸裂),再利用外焰對

準試管內物質加熱(外焰溫度最高)。加熱時,試管內液體不能超過試管容積

的1/3。

《1.2化學實驗室之旅》

一、初中化學常見儀器名稱、用途、注意事項。

二、實驗基本操作。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1.固體藥品的取用“一平二放三緩立”。

2.液體藥品的取用。

3.給物質加熱。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了學校的資源,組織學生參觀了化學實驗

室,儀器室,藥品室讓學生對化學實驗室的規則有了初步了解,并在此基礎上

結合實物對一些常見的儀器的名稱,性能,用途等做了簡單介紹。在進行實驗

室基本操作的教學時,我采用講解--演示一-練習相結合的方式,在學生明確

了規范操作必要性的基礎上給每個學生練習的機會,并及時糾正了學生在操作

中的錯誤,使學生初步養成了良好的操作習慣。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是學生初進實驗室,學生精神過于興奮,好奇心重,教

學秩序不佳。在以后的教學中應組織好學生,保持良好的秩序,使得教學效果

更佳。

例小紅同學用托盤天平稱量燒杯的質量,天平平衡后的狀態如右圖所示,

該同學稱取的燒杯的實際質量為⑺)

A.23.8gB.32.6gC.32.3gD.27.4g

解析:該圖中燒杯和破碼的位置放反了,燒杯的質量二怯碼的總質量-游碼

所示的質量=30g-2.6g=27.4go

精品文檔可編輯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I.下列儀器中,能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的是(C)

A.燒杯B.量筒C.試管D.漏斗

2.如圖所示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C)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第二章大家都來學化學

1.3物質的變化

一、知識與技能

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億的概念及區別,并能運用概念判斷一些易分辨的

典型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學會歸納整理;用化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

中的一些變化。

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概念;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判斷。

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判斷。

[觀察活動]

請一位同學在老師事先準備好的白紙上,用裝有另一種無色溶液的噴霧器向

紙上噴霧,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

[提出問題]

i.白紙上是否已用什么化學藥液寫下了隱形字?

2.噴霧器里裝的是什么化學藥品?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3.兩種化學藥品接觸后發生了什么變化,使白紙上顯出字來?

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讓我們從“物質的變化”開始,學習這門有趣

而又和生活密切相關的化學課。

探究新知

[觀察活動]變化1:火柴梗被折斷

現象:火柴梗形狀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

變化2:水的三態變化

現象:水的狀態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

變化3:石蠟熔化成液態蠟油

現象:石蠟形狀和狀態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

變化4:家中窗戶上的玻璃被風吹落摔碎

現象:玻璃形狀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

[檢查]請舉出生活中物理變化的例子。

[觀察活動]【實驗1-5】火柴梗燃燒

燃燒前:火柴梗

燃燒時:有明亮的火焰,有發光發熱現象。

燃燒后:黑色物質

【實驗廠6】鎂條燃燒

燃燒前:鎂條是銀白色的固體。

燃燒時:發出耀眼的強白光,并且放出熱量。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燃燒后:生成的是白色的粉末狀物質。

1.上述變化過程中,有的只發生物質形狀或狀態的變化,有的物質的形狀

和狀態都發生了變化,但它們的本質沒有變化,即沒有生成新物質。

2.火柴梗燃燎后生成黑色的灰爆、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后兩者散發到空氣

中),它們是不同于火柴梗的新物質。鎂條燃燒時,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

量的熱,并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鎂,它是一種不同于鎂的新物質。

3.在文字表達式中,“+”讀作“和、與、跟”,“一”讀作“生成”。帶

領學生讀以上表達式。

1.物質發生變化時沒有生成新物質,這種變化叫做物理變化。

2.物質發生變化時生成新物質,這種變化叫做化學變化,又叫做化學反

應。

3.化學變化的表達方法一一文字表達式:

鎂+氧氣-------?氧化鎂

Mg02MgO

4.化學變化伴隨現象:發光、發熱、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淀。

5.化學變化的判斷依據(即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有無新物

質生成。

完成下表后回答:從哪些方面比較鎂條燃燒前后的不同點?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顏色形狀

鎂條燃燒前銀白色固體條狀

鎂條燃燒后白色粉末狀

最能說明鎂條燃燒發生化學變化的證據是生成白色粉末狀

新物質

[講述]觀察化學反應通常要注意以下三個階段的現象:反應前的現象一反

應進行時的現象f反應后的現象

都沒有新物質生成一一物理變化;

都有新物質生產一一化學變化。

例1下列過程僅包含物理變化的是(A)

A.礦石粉碎B.鋼鐵生銹C.食物變質D.葡萄釀酒

解析:礦石粉碎過程中只是礦石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

理變化;鋼鐵生銹過程中有新物質鐵銹生成,屬于化學變化;食物變質過程中

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億;葡萄釀酒過程中有新物質酒精生成,屬于化學

變化。

例2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D)

A.海水曬鹽B.冰川融化C.水力發電D.紅磷燃燒

解析:海水曬鹽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冰川融化過程中

只是冰的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水力發電過程中沒

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紅磷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五氧化二磷生成,屬

于化學變化。

例3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學反應原理的是(C)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A.冰棍在大熱天會融化成水

B.門鎖不易打開時灌入鉛筆芯粉末

C.用天然氣做燃料煮飯

D.將木頭加工成桌椅

解析:題中所說的“利用了化學反應原理”,也就是發生了化學反應。A

項,冰棍融化是物理變化;B項,門鎖中加入鉛筆芯粉末就容易打開,是利用了

石墨具有滑膩感的性質,沒有發生化學變化;C項,天然氣燃燒,是化學變化;D

項,將木頭加工成桌椅,是物理變化。

1.下列各變化過程中,只發生了物理變化的是(C)

A.酸雨腐蝕B.物料降解

C.打制金飾D.電池供電

2.自然界中的下列現象,主要發生物理變化的是(A)

A.冰雪融化B.鋼鐵生銹

C.森林起火D.食物腐敗

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C)

A.化學反應過程中都會放熱

B.只有產生燃燒的化學反應才能放熱

C.化學反應都伴隨著能量的變化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D.能量都是由化學反應產生的

4.做如下家庭小實驗并思考實驗中物質發生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還是物理

變化。

①取少量堿面放在玻璃杯里,倒入一些食醋,振蕩觀察實驗現象(提示:食醋

和堿面反應生成氣體);②取少量白酒,敞口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觀察現象;

③取火柴或小木條,點燃觀察現象。

①屬于化學變化,②屬于物理變化,③屬于化學變化。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第一章大家都來學化學

1.4物質性質的探究

第三章知識與技能

1.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含義,能通過物質的變化判斷是化學性質還

是物理性質。

2.識別化學性質、物理性質和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會用化學語言描述物

質的變化和性質。

3.初步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能說出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比歸納學習物質的性質,通過實驗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

1.如何探究物質的性質。

2.科學探究的主要步驟。

1.識別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判斷性質與變化的區別。

什么是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它們的本質區別是什么?同學們,剛才我們

研究了物質的不同變化,當我們知道了物質在某種條件下能夠發生某種變化

時,我們就可以很好地利用物質了。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提問】為什么我們用鴇絲作為燈絲而不用其他金屬呢?為什么蠟燭可用

來照明?為什么用澄清的石灰水來鑒別二氧化碳?為什么二氧化碳氣體可以用

來滅火?

【講解】金屬鴇:鋼灰色或銀白色,硬度高,熔點高,常溫下不受空氣侵

蝕。蠟燭:熔點低,易燃燒。二氧化碳氣體:可以與澄清的石灰水發生化學反

應生成白色沉淀。上述對物質的性質描述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需要通過物

質發生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如蠟燭燃燒、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

濁、二氧化碳能滅火,還有一類是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金

屬鴿做燈絲。我們就把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如可

燃性,穩定性,易,能;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物理

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硬度、熔沸點、密度、溶解性、揮發性、導電

性、導熱性、延展性等。

【提問】剛剛我們學了4個概念,分別是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化學性

質、物理性質,化學是研究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的科學,那么我們為什么要研究

物質的性質和變化呢?

【提問】同學們都知道乙醇能作為汽油,鉛筆的筆芯是石墨,二氧化碳可

以作滅火器的填充劑等,這體現了物質的什么性質呢?

1.性質是物質本身固有的屬性;變化是一個過程,是性質的具體體現。即

性質決定變化,變化體現性質。

2.描述物質的性質時多用“可以”“易”“能”“會”等詞語。如木炭可

以燃燒,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糖能溶于水。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要通過化學實驗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觀察和確定)

如:可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性、堿性……

不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物質性質叫做物理性質。(可直接觀察或

用物理方法去測定)

如:顏色、狀態、氣味或味道、熔點、沸點、密度、硬度、揮發性、

延展性、導電性、導熱性……

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區別:是否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

什么是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它們的本質區別是什么?我們研究了物質的

性質和變化之后,可以更好的利用物質。這是因為物質的變化決定物質的性

質,而物質的性質又決定著物質的用途。

1.下列屬于物質物理性質的是(A)

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大

B,鐵在潮濕空氣中易生銹

C.一氧化碳有劇毒

D.木炭能在空氣中燃燒

2.下列物質的用途,利用了物理性質的是(C)

A.氧氣供給呼吸B.用鎂粉燃燒做煙花

C.用鋁制易拉罐D.汽油用作燃料

3.我們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物質世界里,化學無時無刻都伴隨著我們。下列現

象與化學研究無關的是(C)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A.塑料的合成B.橡膠的制造

C.雪的消融D.化肥的制造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第二章空氣、物質的構成

2.1空氣的成分

第四章通過實驗了解空氣的成分;

第五章理解純凈物、混合物的概念,學會辨別純凈物、混合物。

1.測定空氣里的氧氣含量的實驗。

2.混合物、純凈物的概念。

混合物、純凈物的概念。

沒有空氣就沒有生命!人類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空氣對我們,可以說

如影隨形,無處不在。我們本節就是要通過實驗證明空氣的存在,探究空氣的

組成c

提問:空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易察覺,但你能用一個簡單的實驗或列

舉實例來說明空氣確實存在嗎?

探究活動一:

把一個空的集氣瓶放入盛滿水的水槽中,用力向下壓。

學生討論:集氣瓶內的水為什么不能升到頂端?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得出結論:說明集氣瓶內確實存在空氣。

提問:同學們回憶一下,小學自然課上是怎樣研究空氣的組成的?空氣是

由哪些成分組成的?

學生答:是用燃燒的方法研究的,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

探究活動二:

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測定空氣甲的氧氣含量

分析歸納實驗現象。

歸納:實驗現象為①紅磷燃燒;②放出大量的熱;③生成大量白煙;④到

燃燒停止,溫度下降以后,瓶內水上升約1/5體積,同時白煙消失。

在實驗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①紅磷要足量,以確保瓶內的氧氣完全消耗;

②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后,動作要迅速,即要立即將其伸入瓶內,并把塞

子塞緊,不能漏氣;

③要等到集氣瓶冷卻到室溫后才能打開止水夾;

④實驗開始時,導管應注滿水,以防止實驗后引起誤差,

提問:瓶內約4/5體積的空間還有沒有氣體?若有,它能支持燃燒嗎?

講解:還有氣體,因為液面沒有上升到頂部。但是這部分氣體不能支持燃

燒,否則燃燒不會停止。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提問:該實驗有時測得氧氣的體積遠小于1/5(或大于1/5),出現誤差的

可能原因在哪里?

解答: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①紅磷不足,使瓶內的氧氣未反應完;

②裝置的氣密性不好。即裝置漏氣,有一部分外界空氣進入瓶內;③集氣瓶未

冷卻到室溫就打開止水夾,使進入瓶內水的體積減少;④實驗開始時,導管中

未注滿水,產生誤差。

大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沒有安裝止水夾或止水夾夾得不緊,燃著的紅

磷送入集氣瓶內動作過慢。

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1)P+:,粵>P205

(2)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占3

(3)氮氣是不易溶于水的無色無味的氣體。

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大約是:

__________氣體成分_______占__空_氣總體枳的比例/%

78.

銳氣21

稀的氣體(SLM.氣、缸)0.94—

二氟化碳0.03

其他0.03-

空氣成分小意圖

空氣的成分

一、空氣的主要成分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三、空氣的具體成分

氮氣:78%氧氣:21%

稀有氣: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0.03%

氮氣的性質和用途是什么?

例1下列各項中,屬于純凈物的有(BCDEGH),屬于混合物的是(AFI)

A.清潔自來水B.氧化銅C.H2O

D.二氧化碳E.氮氣F.新鮮空氣

G.鐵H.氧氣I,食鹽水

例2下列對空氣的認識正確的是(B)

A.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一定是空氣

B.空氣不僅是人類和一切動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

C.空氣組成中各成分氣體及含量總是保持不變的

D.最早通過實驗得出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結論的科學家是拉瓦錫

1.若將1L空氣中的氧氣全部除去,余下的氣體體積與下列數值最接近的

是(D)

A.0.2LB.0.21LC.0.78LD.0.79L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2.如圖2-1所示裝置可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對該實驗認識不正確

的是(0

A.紅磷的量不足會影響實驗結論

B.裝置不漏氣是實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將紅磷改為碳也能得到正確的實驗結論

D.鐘罩內氣體壓強的減少會導致水面的上升

3.我們生活中櫥房常用的加碘鹽、食醋、料酒等都屬于混合物,因為他們

都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組成的。水、二氧化碳、氧氣等都屬于純凈物,因為他

們都是由?種物質組成的。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第六章空氣、物質的構成

2.2構成物質的微粒(I)——分子

1.知道物質是由微粒構成的。

2.知道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

3.能用分子的觀點解釋某些常見的現象。

分子、原子、離子、相太原子質量等概念的建立。

分子的特性、原子的構成、分子和原子的區別、構成物質的微粒、離

子。

我們已經知道,空氣中含有多種物質,這些物質分別由有什么微粒構成的

呢?

(一)物質是由什么構成的?

事實1

[觀察與思考]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香水中分子的擴散

事實2

遠看:一片墨綠色的樹林鏡頭無限推進、近看:由一片片樹葉構成

一片Q的沙灘)由一粒粒沙粒構成

一切物質都是這樣,如果能無限靠近它,看清它,就會發現它是由微粒構

成的。

(二)分子

1.分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觀察與思考】

探究實驗:濃鹽酸與濃氨水生成白煙。

注意安全和通風(這些液體

有剌激性氣味和腐蝕作用)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觀察:產生大量白煙。

問題:沒有直接接觸,為什么產生白煙?

假設:兩種物質反應生成新物質。

解釋:

籟化發■化械

(HC1)(NH4CI)

氯化鏤的生成過程

2.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不發生改變;發生化學

變化時,分子本身發生改變,生成新的分子。

分『

降溫、加加]聚集構成

物質

丁冰

分子聚集構成物質

(三)分子有什么特性

【實驗觀察】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將酚酰溶液滴入氨水中氨分子的運動

【實驗結果】不直接接觸的兩種溶液,也能發生反應,說明溶液中的分子

可以不斷運動到另一種溶液中,體現了分子不斷運動的特性C

氣體和液體的壓縮性比較:

①分子很?。?/p>

②分子不斷運動;

③分子間有間隔;

④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相同;

⑤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物質是由微粒構成的。

構成物質的微粒(1)——分子

1.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2.在物理變化中,分子本身不發生改變;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本身發生改

變,生成新的分子。

分子具有的一些特征:

1.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2.分子總是不斷地運動著。

3.分子與分子之間存在間隙,一般說來,氣體的分子之間距離大,液體和

固體的分子之間距離要小得多。

4.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

如果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如何用分子的觀點來解釋混合物和純凈物的區

別?純凈物由同種分子構成,混合物由不同種分子構成。

例1我們能夠嗅到遠處花香的事實,可以說明(C)

A.分子很大B.分子有質量

C.分子不停地運動D.分子之間有間隔

例2氮氣變為液態氮是因為(D)

A.分子大小變了B.分子質量變了

C.分子停止了運動D.分子間距離變了

例3關于液態氧和氧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①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②它們的物理性質不同③它們由同種分子構成

④它們是不同的兩種物質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A.①?B.②③C.①④D.①?③

例4碘受熱易升華,這是碘的重要的物理性質,當碘受熱變成碘蒸氣時,

碘分子的分子間隔發生改變,而分子本身沒有發生改變。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C)

A.分子時刻在作高速的圓周運動

B.潔凈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

C.大自然刮風是空氣中分子定向運動的結果

D.分子無法體現物質的物理性質

2.下列變化一定屬于化學變化的是(C)

A.分子間隔改變B.分子個數增多

C.分子本身發生改變D.-—種分子運動到另一種分子中間去

3.二氧化碳氣體加壓后其體積變小的原因是(B)

A.分子質量變小了B.分子間隙變小了

C.分了直徑變小了D.分了體積變小了

4.下列事實表明分子之間有間隔的是(D)

A.炒菜時在遠處就聞到它的香味

B.紅墨水滴入水中會自行擴散

C.食鹽是一種白色的固體

D.空氣可以壓縮成液態空氣

5.下列現象不是由分子運動造成的是(C)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A.貯存在柜子中的衛生球逐漸變小

B.盛有氧氣的鋼瓶,瓶壁受到很大的壓力

C.氧氣無色

D.紅墨水溶入水中逐漸擴散

6.人們漫步在槐樹林中,能聞到濃郁的花香,這說明了(C)

A.分子是有質量的B.分子間有間隔

C.分子是在不斷地運動D.分子是可分的

7.簡答: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

①曬衣服晾在太陽底下容易干燥;

答:①溫度高,分子運動快

②將蔗糖放入水中,溶液有甜味;

答:分子不斷運動

③蠟燭的燃燒與蠟燭的熔化。

答:燃燒:分子發生改變熔化:分子間隔改變,分子本身不發生變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第二章空氣、物質的構成

2.3構成物質的微粒(II)——原子和離子

1.知道原子、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了解原子的結構。

2.理解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會查相對原子質量。

3.初步學習通過“模型”來認識物質結構。

4.建立物質是無限可分的觀點。

知道原子、原子的結構,理解相對原子質量。

原子結構的空間想象,相對原子質量的理解。

世界上大多數物質都是由不同的分子構成的。那么分子本身又是由什么構

成的呢?分子能不能分割呢?經大量的科學實驗研究證明,分子還可以分成更

小的微粒,這些微粒就是原子,也就是說,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那么什么是

原子?

(一)分子很小,分子又是由什么構成的呢?分子還能不能分割呢?

分子還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一原子!

【探究實驗】加熱氧化汞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氧化汞的分解

現象:管壁上有銀白色物質生成,在試管口試驗的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加熱

原理:氧化汞一J汞+氧氣

結論:

在化學變化中,氧化汞分子本身發生了變化,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而

汞原子和氧原子不能再分,它們只是重新組合。

(二)原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

1.原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

金屬、稀有氣體(基氣He等)、金剛石、硅等是由原子構成的。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2.原子的質量一相對原子質量

原子的質量很小,使用很不方便,如氫原子:1.674X10"kge

氧原子:2.657x10-264

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1/12)x一個碳原子實際質量。

用以上方法,代入具體數據,就可算出各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如:

1.674x10—27奴

----------------^26-=]

H的相對原子質量二(1/12)x1.993x10-kg(近似值)

2.657xl(f2”g

(―)x1.993x10-26^

。的相對原子質量=12=16o

其他常見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結果見課本P89表中(近似值)。

注意:相對原子質量二質子數+中子數。

3.原子的構成

西工場[質子:每個質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

原子原子核t中子:不顯電性

核外電子電子:每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

4.原子內部的特點

原子的核內質子數二核外電子數二核電荷數二原子序數。

5.原子結構示意圖

精品文檔可編輯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原r名稱軾原r碟原「僦原r鈉原子鎂原子硫原子氯原子

質了個數1681()II121617

原r結構—

£戰g6

示意圖。)磅吟除4磁

(三)離子是構成物質的又一種微粒

離子的形成:

化學變化中,中性的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成為帶電荷的微粒,這種微粒就

是離子。

點燃、

鈉+氯氣----->氯化鈉(食鹽的主要成分)。

氯化鈉的形成過程:

氯化鈉生成的示意圖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物質

氯化鈉由離子構成

物質由微粒構成

相對原子質量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一個該原子的質量(kg)=一個該原子?質量

‘X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kg)1661x10kg

12

質子:(一個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

〃原子核

原子](正電)中子:不帶電

(不顯核外電子:(一個電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

電性)(負電)

在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核電荷數即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

陽離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陰離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1)不同種原子的實際質量之比;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

(2)總質量相同的兩種原子的個數比=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反比。

設W千克A中含有nA個A原子;W千克B中含有nB個B原子又因為對于相

同粒子有:

粒子個數=總質量/單個質量

例1火車道上的鋼軌,鋼軌與鋼軌之間留有一條“縫隙”,這是為什么?

答案:鋼軌是由鐵原子構成的物質。鐵原子之間有間隔,這種間隔受熱膨

脹,遇冷縮小。夏季氣溫高,鐵原子的間隔受熱膨脹,鐵軌變長,為防止鋼軌

變長后“凸起”變形而破壞鐵路,所以安裝鐵軌時,鐵軌之間一定要留有一定

的“縫隙”。

例2下列是對原子的敘述:①原子是最小的微粒;②原子核都是由質子

和中子構成的;③原子不顯電性;④原子都在不停地運動著,正確的是(D)

A.①B.③C.②D.③和④

1.下列物質由原子構成的是(D)

A.純凈物B.混合物C.蒸儲水D.鐵絲

2.關于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B)

A.原子不顯電性,說明原子內的質子數等于中子數

B.同種原子內的質子數相同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C.含有相同中子數的原子,一定是同一類的原子

D.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3.下列關于原子核的說法正確的是(C)

A.任何原子核都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B.原子的核電荷數一定等于核內質子數

C.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原子核的體積占整個原子的大部分

4.據中央電視臺6月30日對云南撫仙湖底古城考古的現場報道,科學家曾

通過測定古生物遺骸中的碳一M含量來推斷古城年代,碳一14原子核電荷數為

6,相對原子質量為14,下列關于碳一14原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

A.中子數為6B.質子數為6

C.電子數為6D.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為14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第二章空氣、物質的構成

2.4辨別物質的元素組成

一、知識與技能:

認識碳、氫、氧、氮等與人類關系密切的常見元素,記住一些常見元素的

名稱與符號;

能根據原子序數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知道元素的簡單分類以及元素符號的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

認識科學分類的的依據和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悟自然界基本組成的簡單性,形成“化學變化過程中元素不變”的觀

念。

1.初步學會用元素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用微粒描述物質的微觀構成。

2.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的記憶與書寫。

1.元素與院子的區別。

2.物質、元素、分子、原子之間的關系。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我們已經知道了水是由許多水分子構成的,每個水分子又是由2個氫原子

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那么許多的氫原子的歸類,許多氧原子的歸類又是什么

呢?

[提問]世界是物質的,目前人們所知道的上千萬種物質是否由少數的基本

物質所組成的呢?

[創設學習情景]

1.電視廣告中已經熟悉的“補鈣”、“補鐵”、“補鋅”以及“加碘”。

2.從生物學或科普書刊中查找幾種食品的元素組成。

3.地殼里各種元素的含量:

第四章生物賴以生存的元素

引伸出包括人體在內的自然萬物無非是由碳、氫、氧、鈣、鐵、鋅、碘等

稱為元素的物質組成,從而得出萬物由元素組成的。

[探究活動]

1.欣賞相聲《化學漢字考》;

精品文檔可編卷的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2.以鄰座的同學為一小組,從元素周期表上查找原子序數為2、3、7、8、

12的元素的名稱、符號,核外電子數和相對原子質量。

單質和化合物

[探究活動]

寫出下列各種物質的元素組成:

氧氣、氮氣、碳、硫、鐵、二氧化碳、水、五氧化二磷、氯化鉀、氯酸

鉀。

1.元素是同一類原子的總稱。

2.同一類的原子,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相同;不同類的原子,核電

荷數(即核內質子數)不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