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療行業智能預約掛號系統搭建方案TOC\o"1-2"\h\u8843第一章:項目背景與需求分析 2135851.1項目背景 2170161.2需求分析 3211332.1功能需求 391902.2功能需求 3275832.3可行性需求 324177第二章:系統設計原則與目標 4281222.1設計原則 4303602.1.1實用性原則 4120622.1.2可靠性原則 4261672.1.3安全性原則 4215302.1.4可擴展性原則 4290172.1.5經濟性原則 4173002.2系統目標 4294202.2.1提高掛號效率 4181742.2.2優化資源配置 4266022.2.3提升患者就診體驗 490712.2.4促進醫療信息共享 5299362.2.5保障信息安全 560002.2.6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516726第三章:系統架構設計 5194863.1系統總體架構 572423.2技術選型 5318553.3數據庫設計 617272第四章:用戶界面設計 6275534.1用戶角色分析 682654.2界面布局設計 7194824.3界面交互設計 814269第五章:智能預約掛號邏輯實現 85745.1掛號流程設計 8108585.1.1用戶注冊與登錄 8192105.1.2科室與醫生選擇 8197565.1.3預約時間選擇 9195745.1.4預約確認與支付 9267495.1.5預約成功通知 915095.2智能推薦算法 9234595.2.1數據收集與處理 923595.2.2用戶畫像構建 925645.2.3推薦算法設計 9269285.2.4推薦結果展示與優化 9277475.3預約時間沖突檢測 9287555.3.1沖突檢測規則設定 9114845.3.2沖突檢測實現 1029175.3.3沖突處理策略 1011214第六章:系統安全與穩定性 10279536.1數據安全 10320316.1.1數據加密 10238786.1.2權限管理 10103526.1.3數據備份 10291236.2系統穩定性保障 1031446.2.1系統架構設計 10134246.2.2硬件設備冗余 118296.2.3網絡安全 11301356.3容災備份方案 1191126.3.1數據備份 11256516.3.2災難恢復 11299776.3.3容災演練 11301947.1系統開發流程 1155617.2部署環境準備 12226897.3系統上線與維護 1219870第八章:系統測試與優化 1221068.1測試策略 12214108.2測試用例設計 13265978.3系統功能優化 1320249第九章:項目效益分析 14223229.1社會效益 14186189.2經濟效益 14199279.3生態效益 143029第十章:總結與展望 15679610.1項目總結 151696010.1.1項目背景及意義 15148510.1.2項目實施過程 151039710.1.3項目成果 152444210.2未來展望 162609010.2.1技術優化與創新 163038710.2.2業務拓展 161036410.2.3社會效益 16第一章:項目背景與需求分析1.1項目背景科技的發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以及我國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醫療服務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在當前醫療環境中,患者就診難、掛號難的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就醫體驗和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為解決這一問題,構建一個高效、便捷、智能的醫療行業預約掛號系統顯得尤為重要。我國高度重視醫療信息化建設,國家和地方政策紛紛出臺,鼓勵醫療機構利用信息技術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在此背景下,許多醫療機構開始嘗試引入智能化預約掛號系統,以提高醫療服務效率,緩解患者掛號難題。本項目旨在研究并搭建一套適用于醫療行業的智能預約掛號系統,為患者提供便捷的掛號服務。1.2需求分析2.1功能需求(1)用戶注冊與登錄:系統應支持用戶注冊和登錄功能,便于患者管理個人信息和掛號記錄。(2)掛號預約:系統應提供在線掛號預約功能,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科室、醫生、就診時間等,并完成掛號操作。(3)掛號查詢:系統應支持掛號查詢功能,患者可以隨時查看自己的掛號狀態、就診時間等信息。(4)排隊提醒:系統應具備排隊提醒功能,當患者就診順序臨近時,系統自動發送提醒信息,避免患者錯過就診時間。(5)在線支付:系統應支持在線支付功能,患者可以在掛號成功后,通過等支付工具完成支付。(6)評價反饋:系統應提供評價反饋功能,患者可以對就診體驗進行評價,以便醫療機構了解患者需求,持續優化服務質量。2.2功能需求(1)響應速度:系統應具備較高的響應速度,保證患者在掛號、查詢等操作時,能夠快速得到反饋。(2)并發能力:系統應具備較強的并發能力,滿足大量用戶同時在線掛號的需求。(3)數據安全性:系統應具備較高的數據安全性,保證患者隱私信息和交易數據的安全。2.3可行性需求(1)技術可行性:系統應基于成熟的技術框架進行開發,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和可維護性。(2)經濟可行性:系統應具備較高的性價比,降低醫療機構運營成本。(3)法律法規可行性:系統應符合我國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保證合法合規。第二章:系統設計原則與目標2.1設計原則2.1.1實用性原則系統設計應以滿足用戶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充分考慮醫療行業的業務特點,保證系統功能完善、操作簡便,便于醫護人員和患者快速上手。2.1.2可靠性原則系統應具備較高的穩定性,保證在各種環境下正常運行,降低系統故障率。同時對數據進行備份和恢復,保證數據安全。2.1.3安全性原則系統設計需遵循國家信息安全法律法規,保證用戶數據隱私安全。采用加密技術對數據進行加密存儲和傳輸,防止數據泄露。2.1.4可擴展性原則系統應具備良好的擴展性,能夠適應醫療行業的發展需求。在系統架構設計上,采用模塊化設計,便于后續功能升級和擴展。2.1.5經濟性原則在保證系統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系統成本。采用成熟的技術和產品,減少開發和運維成本。2.2系統目標2.2.1提高掛號效率通過智能預約掛號系統,實現患者在線預約掛號,減少排隊等待時間,提高醫院掛號窗口工作效率。2.2.2優化資源配置系統可自動匹配患者需求與醫生資源,實現醫生排班智能化,提高醫生工作效率,減少人力資源浪費。2.2.3提升患者就診體驗系統提供一站式服務,患者可在手機端完成掛號、繳費、查看報告等操作,提升患者就診體驗。2.2.4促進醫療信息共享系統與醫院現有信息系統無縫對接,實現醫療信息共享,為臨床決策提供數據支持。2.2.5保障信息安全系統遵循信息安全法律法規,采用加密技術保護用戶數據,保證信息安全。2.2.6提高醫療服務質量通過智能預約掛號系統,提高醫療服務效率,降低誤診率,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第三章:系統架構設計3.1系統總體架構本醫療行業智能預約掛號系統旨在為用戶提供便捷、高效的掛號服務,系統總體架構分為四個層次:數據層、服務層、應用層和用戶層。(1)數據層:負責存儲和管理系統中的各類數據,包括患者信息、醫生信息、科室信息、排班信息等。(2)服務層:提供數據訪問、業務邏輯處理和系統服務等功能,包括數據訪問接口、業務邏輯處理模塊、系統管理模塊等。(3)應用層:實現系統的具體業務功能,包括預約掛號、掛號查詢、掛號退費、排班管理、用戶管理等。(4)用戶層:面向用戶,提供Web端和移動端應用,方便用戶進行掛號操作。3.2技術選型為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和可擴展性,本系統在技術選型上進行了以下考慮:(1)后端開發框架:采用SpringBoot框架,基于Java語言,具有較好的功能、易用性和社區支持。(2)前端開發框架:采用Vue.js框架,基于JavaScript語言,具有高度可定制性、響應式設計和組件化開發特點。(3)數據庫:采用MySQL數據庫,具有高功能、穩定性和易用性,適用于大規模數據存儲和處理。(4)緩存:采用Redis緩存,提高系統響應速度,減輕數據庫壓力。(5)接口調用:采用RESTfulAPI設計風格,便于前后端分離開發和跨平臺調用。(6)安全認證:采用JWT(JSONWebToken)進行用戶身份認證,保證系統安全。3.3數據庫設計本系統數據庫設計遵循規范化原則,主要包括以下表格:(1)用戶表(users):存儲用戶信息,包括用戶ID、用戶名、密碼、聯系方式、郵箱等。(2)科室表(departments):存儲科室信息,包括科室ID、科室名稱、科室簡介等。(3)醫生表(doctors):存儲醫生信息,包括醫生ID、姓名、性別、職稱、所屬科室ID等。(4)排班表(schedules):存儲醫生排班信息,包括排班ID、醫生ID、科室ID、排班時間等。(5)掛號表(registrations):存儲掛號信息,包括掛號ID、患者ID、醫生ID、掛號時間、掛號狀態等。(6)患者表(patients):存儲患者信息,包括患者ID、姓名、性別、年齡、聯系方式等。(7)訂單表(orders):存儲訂單信息,包括訂單ID、患者ID、掛號ID、支付狀態、支付時間等。(8)系統日志表(system_logs):存儲系統操作日志,包括日志ID、操作類型、操作時間、操作用戶等。通過以上表格的設計,本系統實現了對各類數據的有效管理,為業務功能的實現提供了基礎。第四章:用戶界面設計4.1用戶角色分析在醫療行業智能預約掛號系統的用戶界面設計中,我們首先進行用戶角色分析,以便為不同類型的用戶提供更為精準的服務。根據系統使用對象,我們將用戶角色劃分為以下幾類:(1)患者:患者是系統的主要使用者,他們希望通過系統預約掛號,獲取專業、便捷的醫療服務。(2)醫生:醫生是醫療服務的提供者,他們需要在系統中查看患者預約信息,對預約患者進行管理。(3)護士:護士負責協助醫生進行患者管理,包括預約患者的接待、掛號等工作。(4)管理員:管理員負責系統運維,包括用戶管理、權限分配、系統設置等。4.2界面布局設計根據用戶角色分析,我們對系統界面布局進行以下設計:(1)患者界面:患者界面主要包括首頁、預約掛號、掛號記錄、個人中心等模塊。首頁展示推薦醫院、熱門科室等信息;預約掛號模塊提供科室選擇、醫生選擇、預約時間選擇等功能;掛號記錄模塊展示患者的掛號歷史;個人中心模塊提供個人信息管理、密碼修改等功能。(2)醫生界面:醫生界面主要包括首頁、預約患者管理、患者詳情、個人中心等模塊。首頁展示醫生的預約患者列表;預約患者管理模塊提供查看、修改、取消預約等功能;患者詳情模塊展示患者的掛號信息;個人中心模塊提供個人信息管理、密碼修改等功能。(3)護士界面:護士界面主要包括首頁、掛號管理、患者接待、個人中心等模塊。首頁展示護士的掛號任務;掛號管理模塊提供掛號、退號等功能;患者接待模塊展示患者的基本信息;個人中心模塊提供個人信息管理、密碼修改等功能。(4)管理員界面:管理員界面主要包括首頁、用戶管理、權限分配、系統設置等模塊。首頁展示系統概況;用戶管理用戶模塊提供用戶添加、修改、刪除等功能;權限分配模塊提供用戶權限設置;系統設置模塊提供系統參數設置、公告發布等功能。4.3界面交互設計在界面交互設計方面,我們注重以下幾點:(1)簡潔明了:界面設計應簡潔明了,便于用戶快速了解系統功能,提高操作效率。(2)一致性:界面風格、布局、操作方式應保持一致性,降低用戶的學習成本。(3)易用性:界面操作應簡單易用,避免復雜操作導致的誤操作。(4)反饋及時:系統應實時反饋用戶操作結果,提高用戶體驗。(5)安全性:保證用戶信息安全,防止泄露。針對不同用戶角色,我們分別進行以下交互設計:(1)患者:提供預約掛號、掛號記錄查詢、個人信息管理等功能的便捷操作,同時支持在線支付、掛號提醒等功能。(2)醫生:提供預約患者管理、患者詳情查看、個人信息管理等功能的便捷操作,方便醫生對患者進行管理。(3)護士:提供掛號管理、患者接待、個人信息管理等功能的便捷操作,提高工作效率。(4)管理員:提供用戶管理、權限分配、系統設置等功能的便捷操作,保證系統正常運行。,第五章:智能預約掛號邏輯實現5.1掛號流程設計5.1.1用戶注冊與登錄在掛號流程設計之初,用戶需完成注冊與登錄操作。系統提供用戶名、密碼注冊方式,并通過短信驗證碼或郵箱驗證保證用戶信息的真實性。登錄后,用戶可查看個人預約記錄、掛號歷史等信息。5.1.2科室與醫生選擇用戶在掛號時,可根據自身病情選擇相應科室。系統將展示該科室下的醫生列表,包括醫生姓名、職稱、擅長領域等。用戶可根據醫生的專業背景和患者評價,選擇合適的醫生進行預約。5.1.3預約時間選擇用戶在選定醫生后,可查看醫生的出診時間表,并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預約時間。系統將提供實時預約狀態,顯示可預約時間段、已預約時間段等。5.1.4預約確認與支付用戶確認預約信息無誤后,“預約”按鈕,系統將預約訂單。用戶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支付,否則預約訂單將被取消。5.1.5預約成功通知支付成功后,系統將向用戶發送預約成功通知,包括預約時間、就診地點等信息。同時系統會提醒用戶按時就診,以免錯過預約時間。5.2智能推薦算法5.2.1數據收集與處理系統通過收集用戶掛號數據、醫生出診數據等信息,構建掛號大數據平臺。對數據進行預處理,包括數據清洗、數據整合等。5.2.2用戶畫像構建基于用戶掛號數據,系統將構建用戶畫像,包括年齡、性別、地域、疾病類型等特征。通過用戶畫像,系統可了解用戶需求,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推薦。5.2.3推薦算法設計系統采用協同過濾算法、矩陣分解算法等,結合用戶畫像和醫生信息,為用戶推薦合適的醫生和預約時間。推薦算法主要考慮以下因素:(1)醫生專業背景、患者評價;(2)用戶歷史掛號記錄、就診習慣;(3)實時預約狀態,如醫生出診時間、號源緊張程度等。5.2.4推薦結果展示與優化系統將推薦結果以列表形式展示給用戶,用戶可查看醫生詳細信息、預約時間等。同時系統將根據用戶反饋,不斷優化推薦算法,提高推薦準確率。5.3預約時間沖突檢測5.3.1沖突檢測規則設定系統設定以下沖突檢測規則:(1)同一時間段內,同一用戶不得預約多個醫生;(2)同一時間段內,同一醫生不得被多個用戶預約;(3)預約時間不得與醫生出診時間沖突。5.3.2沖突檢測實現系統在用戶提交預約申請時,自動進行沖突檢測。如存在沖突,系統將提示用戶修改預約時間或選擇其他醫生。5.3.3沖突處理策略當檢測到預約時間沖突時,系統提供以下處理策略:(1)提示用戶修改預約時間;(2)推薦其他時間段或醫生;(3)如用戶堅持原預約時間,系統將自動取消該預約,并通知用戶。通過以上流程和策略,智能預約掛號系統實現了高效、便捷的掛號服務,提升了患者就診體驗。第六章:系統安全與穩定性6.1數據安全6.1.1數據加密為保證醫療行業智能預約掛號系統的數據安全,本系統將采用先進的加密算法對數據進行加密處理。數據在傳輸過程中采用SSL加密,保障數據傳輸的安全性;數據存儲時采用AES加密算法,保證數據在存儲環節不被非法獲取。6.1.2權限管理系統將實現嚴格的權限管理,對不同角色的用戶進行權限劃分。管理員、醫生、護士等角色將擁有不同的操作權限,防止數據被非法篡改。同時系統將記錄用戶操作日志,便于追蹤和審計。6.1.3數據備份為防止數據丟失,系統將定期進行數據備份。備份方式包括本地備份和遠程備份,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6.2系統穩定性保障6.2.1系統架構設計本系統采用分布式架構,通過負載均衡、集群部署等技術,提高系統的并發處理能力和穩定性。同時系統將采用微服務架構,便于維護和擴展。6.2.2硬件設備冗余為保障系統穩定性,本系統將采用硬件設備冗余方案。關鍵設備采用雙電源、雙硬盤等冗余配置,保證系統在硬件故障時仍能正常運行。6.2.3網絡安全系統將采用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等網絡安全設備,對系統進行實時監控,防止惡意攻擊和數據泄露。同時定期對系統進行安全漏洞掃描和修復,提高系統的安全性。6.3容災備份方案6.3.1數據備份系統將采用本地備份和遠程備份相結合的方式,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本地備份采用定時備份策略,遠程備份采用實時同步策略。6.3.2災難恢復當系統發生故障時,將啟動災難恢復流程。通過遠程備份恢復數據,保證數據的完整性;通過硬件設備冗余和集群部署,快速恢復系統運行。6.3.3容災演練為保證容災備份方案的可靠性,系統將定期進行容災演練。通過模擬各種災難場景,檢驗災難恢復流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系統的抗風險能力。正式第七章:醫療行業智能預約掛號系統實施與部署7.1系統開發流程系統開發是智能預約掛號系統能夠成功實施的基礎。開發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階段:(1)需求分析:與醫療機構溝通,詳細了解掛號流程、患者需求以及系統功能需求。(2)系統設計:根據需求分析,設計系統架構、數據庫結構、界面設計等。(3)模塊開發:按照設計文檔,分模塊進行開發,包括前端界面、后端邏輯、數據庫等。(4)系統集成:將各個模塊整合在一起,保證系統功能完善、功能穩定。(5)系統測試:對系統進行全面測試,包括功能測試、功能測試、兼容性測試等。(6)用戶培訓:為醫療機構工作人員提供系統操作培訓,保證順利使用。7.2部署環境準備為保證系統順利部署,需做好以下準備工作:(1)硬件設備:檢查服務器、網絡設備等硬件設施,保證滿足系統運行需求。(2)軟件環境:安裝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中間件等軟件,并配置相關參數。(3)網絡環境:搭建局域網,保證內網穩定、高效。(4)安全防護:部署防火墻、安全審計等安全設施,保障系統安全。(5)數據遷移:將現有數據遷移至新系統,保證數據完整性、一致性。7.3系統上線與維護(1)系統上線:完成部署后,將系統正式投入使用,開始為患者提供服務。(2)運維管理:建立運維團隊,對系統進行實時監控,保證系統穩定運行。(3)用戶支持:為醫療機構提供技術支持,協助解決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4)功能優化:根據用戶反饋,不斷優化系統功能,提升用戶體驗。(5)版本更新:定期發布新版本,修復已知問題,增加新功能。(6)數據備份:定期進行數據備份,防止數據丟失或損壞。通過以上措施,保證醫療行業智能預約掛號系統能夠穩定、高效地為患者提供服務。第八章:系統測試與優化8.1測試策略為保證醫療行業智能預約掛號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本節將詳細闡述系統測試策略。測試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測試范圍:全面覆蓋系統的各個功能模塊,包括用戶注冊、登錄、預約掛號、支付、查詢等功能。(2)測試方法:采用黑盒測試、白盒測試、灰盒測試等多種測試方法,保證系統在各種情況下都能正常運行。(3)測試階段:分為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壓力測試等階段,逐步推進,保證系統質量。(4)測試工具:選用合適的測試工具,如Selenium、JMeter等,提高測試效率。(5)測試團隊:組建專業的測試團隊,負責系統測試工作。8.2測試用例設計本節主要介紹醫療行業智能預約掛號系統測試用例的設計方法。(1)功能測試用例:針對系統各個功能模塊,設計正常流程、異常流程、邊界條件等測試用例,保證功能正確實現。(2)功能測試用例:針對系統在高并發、大數據量等情況下的功能表現,設計壓力測試、負載測試等測試用例。(3)安全測試用例:針對系統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設計SQL注入、跨站腳本攻擊等測試用例。(4)兼容性測試用例:針對不同瀏覽器、操作系統、網絡環境等,設計兼容性測試用例。(5)穩定性測試用例:針對系統長時間運行的情況,設計穩定性測試用例。8.3系統功能優化為保證醫療行業智能預約掛號系統在實際運行中的高功能,以下對系統功能進行優化:(1)數據庫優化:合理設計數據庫表結構,避免冗余數據,提高查詢速度;采用索引、分庫分表等技術,提高數據庫功能。(2)緩存應用:針對頻繁訪問的數據,如醫院信息、科室信息、醫生信息等,采用緩存技術,降低數據庫訪問壓力。(3)并發控制:采用分布式架構,提高系統并發處理能力;合理設置線程池大小,提高系統響應速度。(4)靜態資源優化:對靜態資源進行壓縮、合并,減少網絡請求次數,提高頁面加載速度。(5)代碼優化:優化代碼結構,減少不必要的循環、判斷等操作,提高代碼執行效率。(6)網絡優化:采用CDN分發、DNS優化等技術,降低網絡延遲,提高訪問速度。(7)監控與報警:建立系統監控體系,實時監控關鍵指標,如響應時間、吞吐量等,發覺異常情況及時報警,保證系統穩定運行。第九章:項目效益分析9.1社會效益醫療行業智能預約掛號系統的搭建,在社會效益方面具有以下顯著表現:(1)提高醫療服務效率:通過智能預約掛號系統,患者可以在線上進行掛號、預約,避免了排隊等待的時間,提高了醫療服務效率,滿足了患者的就診需求。(2)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智能預約掛號系統可以根據患者的需求,合理分配醫生號源,實現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緩解了醫療資源緊張的問題。(3)提升患者就診體驗:系統為患者提供便捷的掛號途徑,減少了患者在醫院內的等待時間,提升了患者就診體驗,提高了患者滿意度。(4)促進醫療信息化建設:智能預約掛號系統的實施,有助于推動醫療信息化建設,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未來智慧醫療的發展奠定基礎。9.2經濟效益醫療行業智能預約掛號系統在經濟效益方面具有以下優勢:(1)降低運營成本:通過線上預約掛號,減少了醫院的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降低了運營成本。(2)提高醫療服務收入:智能預約掛號系統有助于提高醫療服務收入,因為患者可以更便捷地預約掛號,增加了就診人數,進而提高醫療服務的收入。(3)減少醫療糾紛:智能預約掛號系統有利于規范醫療服務流程,減少醫療糾紛,降低醫療賠償風險。(4)提高醫療服務競爭力:智能預約掛號系統的實施,有助于提升醫療服務競爭力,吸引更多患者就診,從而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9.3生態效益醫療行業智能預約掛號系統在生態效益方面具有以下作用:(1)減少碳排放:通過線上預約掛號,減少了患者就診過程中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危石施工方案
- Unit 2 My week(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五年級上冊
- 六下信息技術《用VJC編程》教學設計
- 夾具幕墻施工方案
- 門頭龍骨施工方案
- 人教版五年級美術上冊《第8課 鳥語花香》教學設計
- 診斷學體格檢查胸肺部檢查培訓課件
- 二零二五版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入駐協議書
- 二零二五土地臨時租賃合同書范例
- 商鋪租賃合同書a4二零二五年
- 2025廣東省能源集團西北(甘肅)有限公司招聘1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MOOC】隧道工程-中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鐵路基礎知識考試題庫500題(單選、多選、判斷)
- “兩票三制”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含檢查表)
- 烯烴分離裝置操作規程
- JIS G3507-1-2021 冷鐓用碳素鋼.第1部分:線材
- 停電作業工作票配電填寫模板
- 二重積分的概念與性質(課堂PPT)
- 投標法人代表授權書
- 海天注塑機日常點檢表
- 固體火箭發動機制造工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