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六國論》課時練-【中職專用】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同步講練與單元復習(高教版2023拓展模塊下冊)_第1頁
3.1《六國論》課時練-【中職專用】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同步講練與單元復習(高教版2023拓展模塊下冊)_第2頁
3.1《六國論》課時練-【中職專用】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同步講練與單元復習(高教版2023拓展模塊下冊)_第3頁
3.1《六國論》課時練-【中職專用】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同步講練與單元復習(高教版2023拓展模塊下冊)_第4頁
3.1《六國論》課時練-【中職專用】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同步講練與單元復習(高教版2023拓展模塊下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1課《六國論》課時練一、文學常識(1)下列關于《六國論》的表述正確的是()A.作者是唐代文學家蘇洵,字子由。B.《六國論》是一篇分析六國滅亡原因的議論文。C.蘇洵與蘇軾、蘇轍并稱“唐宋八大家”。D.文章通過歷史故事揭示“抗秦”的策略。(2)蘇洵提出“六國滅亡,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其中“賂秦”主要指()A.聯合抗秦B.賄賂秦國以求自保C.策反秦國謀士D.向秦國宣戰。二、詞語釋義(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含義:①弊在賂秦(弊)②并力西向(并)③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也(劫)④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百倍(亡)(2)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組是()A.弊在賂秦/攻守之勢異也,弊在賂秦而力虧B.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或未易量也C.其始欲不戰/其勢弱于秦D.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且人患志之不立三、文言文知識1.詞類活用判斷下列句子中的詞類活用現象:(1)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也()(2)始速禍焉()(3)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4)或未易量也()2.特殊句式(1)下列句子屬于倒裝句的一項是()A.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B.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C.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D.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2)選出判斷句的一項()A.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B.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C.唯燕趙大而無略。D.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百倍。四、翻譯句子1.譯文練習:(1)“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2)“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3)“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2.翻譯技巧:結合文中重點句,列出翻譯要注意的句式和虛詞運用,分析句子特點。五、文章分析1.結構分析請將文章內容分為三部分并概述每部分的內容要點:(1)總論部分(……):_________(2)分論部分(……):_________(3)總結部分(……):_________2.思考題(1)為什么六國賂秦反而導致滅亡?請結合文中論據分析。(2)蘇洵主張六國聯合抗秦,但歷史上為什么未能實現?六、拓展與應用1.拓展思考蘇洵在《六國論》中提出“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這一思想在現代社會是否依然具有警示意義?試結合國際關系或歷史事件談談你的看法。2.辨析題從六國賂秦的策略中,我們能否總結出正確處理國家間矛盾的方法?談談你的理解六、課后作業1.翻譯與背誦(1)翻譯文章第一段,準確理解“賂秦”的危害。(2)背誦第二段,掌握論證方法及語言特點。2.寫作訓練以《六國論》的觀點為基礎,寫一篇200字的小議論文,分析當今國際競爭中的合作與博弈關系。《六國論》課時練答案與詳細解析一、基礎知識1.文學常識(1)B解析:A錯誤,蘇洵字明允,不是子由;C錯誤,蘇洵與蘇軾、蘇轍并稱“三蘇”,非“唐宋八大家”單獨并列;D正確,但不如B選項表述完整。(2)B解析:賂秦即用土地或資源賄賂秦國以求和平,不是聯合或直接對抗。2.詞語釋義(1)①弊:弊端、過失。②并:聯合,協同。③劫:脅迫,威逼。④亡:滅亡,丟失。(2)C解析:A中“弊”一詞含義不同:第一處指弊端,第二處是指損害。B中“連卻之”意為多次擊退,“量”意為估量,含義不同。C中“其”都為代詞,含義相同。D中“且”前者表遞進,后者表假設,含義不同。二、文言知識1.詞類活用(1)名詞作動詞,被積威所脅迫。(2)動詞使動用法,招致災禍。(3)名詞作動詞,占領城邑。(4)形容詞作動詞,估量。2.特殊句式(1)D解析:句中“是又在六國下矣”中“在”表判斷,結構倒裝,屬介詞結構后置。(2)B解析:句中“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是典型判斷句,判斷原因。三、翻譯句子1.譯文(1)六國滅亡,不是因為武器不鋒利,也不是因為作戰能力不強,而是由于賄賂秦國的弊端。翻譯技巧:句中“非……不……”為雙重否定句,翻譯成肯定意義。關鍵詞“弊”解釋為“弊端”,聯系上下文理解為賂秦的錯誤策略。(2)如果以天下之大,效法六國滅亡的舊例,那就又會像六國一樣落得滅亡的下場。翻譯技巧:“茍”表假設;“故事”不是“歷史故事”,而是“舊事例”;重點句式“是又在六國下矣”表判斷句,翻譯時需順暢表達。(3)用賄賂秦國的土地來封賞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思來禮遇天下的奇才。翻譯技巧:抓住“以……為”結構;注意“事”在此為動詞“侍奉”。四、文章分析1.結構分析(1)總論部分(第一段):六國滅亡的根本原因在于賂秦。(2)分論部分(第二至第四段):分析賂秦的具體過程與后果。(3)總結部分(第五段):總結歷史教訓并警示后人。2.思考題(1)六國滅亡的原因:賂秦不僅削弱六國自身的力量,還助長了秦國的擴張野心。論據分析:文章以燕趙等國為例,說明“賂秦而力虧”,導致“破滅之道也”。(2)未能實現的原因:六國之間缺乏信任,各自為政;部分國家對秦抱有幻想。結合文本:作者明確批判六國不團結,強調“賂秦而喪地”。五、主題探究1.拓展思考參考答案:蘇洵的觀點提醒我們,無原則地妥協與退讓只會助長侵略者的野心。當代國際關系中,強國對弱國的壓迫如若沒有制衡,類似的教訓仍可能重演,如某些地區的外交危機就體現了類似問題。2.辨析題參考答案:從六國賂秦的失敗中,我們可以得出教訓:外交需注重維護自身的核心利益;合作與妥協應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避免弱勢方付出過高代價。六、課后作業1.翻譯與背誦參考譯文與技巧見“翻譯句子”部分。2.寫作訓練示例小議論文: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