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1159-2019 電動汽車滅火和應急救援指南_第1頁
DB31∕T 1159-2019 電動汽車滅火和應急救援指南_第2頁
DB31∕T 1159-2019 電動汽車滅火和應急救援指南_第3頁
DB31∕T 1159-2019 電動汽車滅火和應急救援指南_第4頁
DB31∕T 1159-2019 電動汽車滅火和應急救援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動汽車滅火和應急救援指南2019-05-21發布2019-07-01實施I Ⅲ 1 1 1 1 1 2 2 2 2 2 3 3 3 3 3 4 4 4 4 4 5 5 5 5 5 5 5Ⅲ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上海市公安局提出并組織實施。本標準由上海市安全生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應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上海市徐匯區消防支隊。1本標準規定了電動汽車滅火和應急救援的一般規定、火災事故撲救、碰撞事故救援、水域事故救援和充電情況下事故救援。本標準適用于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本標準不適用于燃料電池電動汽車。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5907消防詞匯GB/T29179消防應急救援作業規程GA/T1276道路交通事故被困人員解救行動指南3術語和定義GB/T5907、GB/T19596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針對特定滅火和應急救援技術確立的規范性程序。主動式滅火offensiveattack在有人員被困或高壓電池未起火時,在做好個人防護的情況下,采用的一種主動的滅火戰術。當高壓電池發生燃燒且沒有人員被困時,在滅火條件不充分的情況下,采取的一種控制現場、穩定燃燒的處置戰術。4一般規定4.1救援人員救援人員應了解電動汽車的高壓系統結構,接受相關培訓。2救援人員應仔細觀察車身,根據車身尤其是車身尾部是否有電動汽車標識,如“EV”“Hybrid”34.6.2.1事故車輛在確保自動斷電之后,仍應對其進行手動斷電,確保動力線路處于斷電狀態。5火災事故撲救5.1處置程序電動汽車火災事故撲救處置程序如下:a)設置警戒標志;b)識別車輛;c)偵查環境情況,確定采取的滅火方案;d)做好救援人員防護;e)火災撲救;f)火災撲滅后固定車輛;g)如有需要,進行斷電;h)現場清理。5.2滅火藥劑5.2.1高壓電池未出現明火時,可按照傳統車輛火災處置方法進行滅火。5.2.2高壓電池出現明火時,應使用大量的、持續的消防水。撲滅電池著火的乘用車時應確保不少于10t的消防水。5.3滅火方法5.3.1.1當有具有生命體征的人員被困或高壓電池未起火時,應選擇進行主動式滅火。5.3.1.3嚴禁使用工具刺穿引擎蓋,避免穿透發動機區域的高壓部件而造成嚴重的電擊。5.3.2.1當高壓電池發生燃燒,沒有人員被困以及沒有足夠水源的情況下,可采用控制式滅火。5.3.2.3任何未佩戴呼吸防護裝備的人員應處于火災上風向,避免吸入煙氣中的有毒有害物質。5.3.3無明火情況的作業當電池發生事故未見明火,有大量煙霧冒出時,應采用大量、持續的水對冒煙部位進行連續噴射,以降低溫度和減少有毒有害氣體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5.4現場清理5.4.1火災撲滅后,固定車輛并斷電。5.4.2檢查清理現場,并向有關部門移交現場。5.4.3提醒車主和有關部門妥善處理受損電池,合理采取轉運方式,防止事故車輛在轉運及后期靜置4過程中起火。5.4.4在高壓電池電量全部放出之前,應將事故車輛置于距離建筑物或其他車輛15m之外的地方。5.4.5在轉移車輛時,不能直接進行拖掛,應根據相關要求進行轉移。6碰撞事故救援6.1處置程序電動汽車碰撞事故救援處置程序如下:a)設置警戒標志;b)識別車輛,評估后確定救援方案;c)做好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d)操作之前固定車輛、切斷電源;e)確定高壓電池及部件位置;f)人員搜救及車輛處置;g).現場清理。6.2人員搜救6.2.1應根據現場情況,評估救助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確定救援方案。6.2.3視情使用消防過濾式綜合防毒面具或空氣呼吸器對被困人員和救援人員實施呼吸保護;如電池有電解液泄漏、打火、冒煙或冒泡聲等現象時,應打開車窗和后備箱通風,防止煙氣大量積聚;若現場通風條件差,可采取人工送風或機械送風等方式驅散現場有毒氣體。6.2.5對相撞或傾翻的客車,可視情從外側手動開啟車門一側的手動應急開關打開逃生通道。車門無6.2.6根據被困人員受困狀態、受傷部位等情況,會同醫療急救人員采取相應救治措施,維護生命體征,并及時消除觸電、漏電等風險,遇險人員救出后交由醫療急救人員進行救護。6.3車輛處置6.3.1應使用滅火毯等適當措施保護被困人員。6.3.2破拆過程中嚴禁接觸損壞的電池系統,切勿使用工具切割高壓供電線路或穿透高壓供電系統組件,防止可能存在的電擊危險。6.3.3對切斷電源的車輛,應利用破拆工具破拆牽引變形的車廂外殼,救出被困人員。6.3.4在對事故車輛進行破拆等操作時應動態觀察動力電池狀態,對電池受損車輛,救援人員應對受損電池進行全程觀察,并利用熱成像儀、測溫儀等器材對電池溫度進行實時監測,一旦發現內部溫度急劇升高或有煙霧釋放時,應立即停止作業,采用水槍噴霧實施掩護,防止突發事故威脅被困人員和救援人員安全。6.3.5對事故造成燃油泄漏的,在破拆時應噴射泡沫覆蓋泄漏區域,防止因金屬碰撞或破拆時產生的火花引發油蒸汽爆炸燃燒。6.3.6電解液泄漏時,應佩戴全套呼吸防護裝備,并控制外部火源,避免電解液被引燃。6.3.7如有可能,宜盡量使用吸附材料等收集電解液,防止其污染環境。6.4現場清理按照5.4.2~5.4.5的要求進行現場清理。7水域事故救援b)做好救援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