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章內分泌
內分泌腺垂體、甲狀腺、甲狀旁腺、內分泌系統胰島、腎上腺、性腺和松果體等。
散在的內分泌細胞
下丘腦的神經細胞、腎臟的近球細胞和產生促紅細胞生成素的細胞、心房產生心鈉素的細胞、肺的Ⅱ型細胞、消化道的內分泌細胞等。
激素:由內分泌細胞產生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質。
第一節概述一、激素的分類
1.含氮激素易被消化液分解,一般不宜口服。
2.類固醇(甾體)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和性激素。二、激素的傳遞方式
1.遠距分泌甲狀腺激素
2.旁分泌胃竇部的D細胞分泌生長抑素G細胞
3.自分泌腎上腺髓質激素
4.神經分泌抗利尿激素胃泌素三、激素的一般生理作用和特征
(一)激素的生理作用
1.調節新陳代謝;
2.促進細胞的增殖與分化;
3.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4.調節生殖活動,維持性功能;5.調節心血管活動,影響機體的排泄功能。
(二)激素作用的特性
1.傳遞信息作用
2.激素作用的特異性(靶細胞、靶腺、靶器官、靶組織)
3.高效放大作用
(1)協同作用;
4.激素間相互作用(2)拮抗作用;(3)允許作用;5.節律性分泌;6.代謝失活。
四、激素作用的機制
(一)含氮激素的作用機制—第二信使學說
1.細胞外信號分子(激素)----第一信使
2.cAMP(環一磷酸腺苷)、
cGMP(環一磷酸鳥苷)、
IP3(三磷酸肌醇)、第二信使
DG(二酰甘油)、
Ca2+(二)類固醇激素的作用機制—基因表達學說
(一)含氮激素的作用機制(cAMP
第二信使系統)激素(第一信使)激活腺苷酸環化酶ATPcAMP細胞內生物效應G蛋白偶聯受體結合激活G蛋白激活蛋白激酶A(二)類固醇激素的作用機理
激素進入細胞內
與胞漿受體結合H-R復合物進入核內復合物與核內受體結合激素--核受體復合物啟動DNA轉錄過程細胞內生物效應H-R復合物第二節下丘腦與垂體下丘腦神經垂體下丘腦垂體束下丘腦腺垂體垂體門脈
一、下丘腦
(一)下丘腦調節肽
下丘腦促垂體區肽能神經元合成和分泌的,對腺垂體的活動有調節作用的九種多肽類物質。
釋放激素
---下丘腦產生
促激素---腺垂體產生
靶腺激素---靶腺產生1.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促甲狀腺激素分泌;
(+)催乳素分泌;2.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分泌;3.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
(+)ACTH分泌;
4.生長素釋放激素
(+)生長素分泌
5.生長素釋放抑制激素(-)生長素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促性腺激素、ACTH、催乳素分泌;6.催乳素釋放因子
(+)催乳素的分泌7.催乳素釋放抑制因子
(-)催乳素的分泌8.促黑激素釋放因子
(+)促黑激素的分泌9.促黑激素釋放抑制因子
(-)促黑激素的分泌
釋放激素
腺垂體
促激素
靶腺
靶腺激素長反饋
下丘腦
——短反饋(二)下丘腦--腺垂體--靶腺之間的相互影響—超短反饋—肽類遞質單胺類遞質
二、腺垂體
(一)生長素(GH)
1.生長素的作用
(1)促進生長發育
幼年時期缺乏→侏儒癥;幼年時期過多→巨人癥;成年后過多→肢端肥大癥。
(2)促進物質代謝A.促進蛋白質合成(正氮平衡);B.促進脂肪分解、氧化;C.抑制糖的利用,血糖↑。2.生長素分泌的調節下丘腦GHRH(主)GHRIH腺垂體
GH慢波睡眠血糖降低血氨基酸增多血脂肪酸增多應激刺激甲狀腺激素性激素+--
(二)催乳素(PRL)
1.催乳素的作用(1)對乳腺:促進乳腺生長發育,引起并維持泌乳。
青春期雌激素(促進乳腺導管的發育)孕激素(促進乳腺腺泡的發育)
妊娠期催乳素、雌激素、孕激素
分娩后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引起并維持泌乳。(2)對性腺的作用
①女性:催乳素(PRL)與黃體生成素(LH)配合,促進排卵、黃體形成、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
②男性:在睪酮存在的條件下,催乳素(PRL)能促進前列腺和精囊的生長;加強黃體生成素(LH)
對間質細胞的作用,促進睪酮的合成。(3)參與應激反應2.催乳素分泌的調節下丘腦PRFPIF(主)腺垂體
PRL吸吮乳頭應激刺激+-妊娠期?雌激素(三)促黑激素(MSH)
1.主要作用:
促進黑素細胞生成黑色素,使皮膚、毛發的顏色加深。
2.分泌調節:促黑激素釋放因子;
促黑激素釋放抑制因子(主)(四)促甲狀腺激素(TSH)
1.主要作用:
促進甲狀腺的生長發育,腺體增大;促進甲狀腺合成、分泌甲狀腺激素。
2.分泌調節: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甲狀腺激素。(五)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
1.主要作用:
促進腎上腺皮質束、網狀帶生長發育;促進糖皮質激素的合成、分泌。
2.分泌調節: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六)促卵泡激素(FSH)
1.主要作用:在女性促進卵泡發育成熟;
在男性促進精子成熟。
2.分泌調節: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和性激素。(七)黃體生成素(LH)1.主要作用:少量LH與FSH協同促進卵泡分泌雌激素;大量LH與FSH共同促使排卵與黃體生成,并促使黃體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在男性促進雄激素分泌。
2.分泌調節: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和性激素。
三、神經垂體(一)
抗利尿激素(ADH)
1.作用(1)抗利尿(2)縮血管
超生理劑量的抗利尿激素,能引起各種小動脈(冠狀動脈和肺內小動脈)收縮,又稱為血管升壓素。
2.分泌調節(1)血漿晶體滲透壓(2)循環血量(二)催產素(OXT)
1.催產素的作用
(1)乳腺:使乳腺腺泡周圍的肌上皮細胞收縮,乳汁排出;維持乳腺繼續泌乳,不致萎縮。
(2)子宮:對妊娠子宮有強烈收縮作用。
2.催產素的分泌調節
(1)嬰兒吸吮乳頭,引起的神經-體液反射(射乳反射)(2)分娩時產道壓迫,引起的神經-體液反射吸吮乳頭產道壓迫下丘腦N垂體神經-體液反射OXT合成、分泌↑
第三節甲狀腺
四碘甲腺原氨酸(T4)甲狀腺激素
三碘甲腺原氨酸(T3)T4含量占絕大多數(90%)T3的活性比T4強約5倍。一、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與代謝
1.甲狀腺激素合成的原料:碘、酪氨酸(一)甲狀腺激素的合成
2.合成步驟:
(1)腺泡聚碘
I-
轉運蛋白繼發性(鈉泵)主動轉運
過氯酸鹽與碘離子競爭轉運;哇巴因抑制ATP酶;
(2)I-活化I-
被過氧化酶氧化成活化碘(I2)
(3)酪氨酸碘化活化的碘在過氧化酶的作用下,與酪氨酸結合,生成一碘酪氨酸和二碘酪氨酸。
(4)甲狀腺激素合成一碘酪氨酸+二碘酪氨酸→T3(過氧化酶)二碘酪氨酸+二碘酪氨酸→T4(二)甲狀腺激素的儲存、釋放、運輸和代謝
1.儲存
儲存于腺泡腔內,儲存量大(可供2~3個月用)
2.釋放
當甲狀腺受到促甲狀腺激素刺激后,腺泡細胞將腺泡腔內的甲狀腺球蛋白胞飲攝入細胞內,甲狀腺球蛋白與溶酶體融合,在溶酶體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分離出T3和T4,釋放入血。
3.運輸
結合狀態(主要與球蛋白結合)
運輸形式游離狀態
游離型有生物活性
4.代謝
T3的半衰期為1~2天
T4的半衰期為6~8天
二、甲狀腺激素的作用(一)促進物質與能量代謝
1.產熱效應加速能量代謝,提高基礎代謝率。
(甲亢時耐寒不耐熱;甲低時耐熱不耐寒)
2.對物質代謝的影響
(1)蛋白質代謝生理劑量促進蛋白質的合成;
(成人甲低,肌肉無力,粘液性水腫)大劑量則促進蛋白質分解。(甲亢時骨骼肌蛋白分解→消瘦無力,骨質疏松,高血鈣)
(2)糖代謝生理劑量促進肝糖原合成、糖的利用,降低血糖。大劑量促進肝糖原分解,促進小腸吸收葡萄糖。(甲亢時高血糖)
(3)脂肪代謝對脂肪的合成、動員、分解都有促進作用,但更明顯的作用是促進分解。
(甲亢時低血脂)
(二)促進生長和發育
促進腦、骨骼的生長發育。(嬰幼兒缺乏甲狀腺素,患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的呆小癥)
(三)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甲亢時,煩躁不安,容易激動,多言、失眠)(甲低時,記憶力減退,行動遲緩,少言、多眠)
(四)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使心率↑,心縮力↑,心輸出量↑。(甲亢時,出現心動過速,心肌肥厚,甚至心力衰竭。)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腺垂體
促甲狀腺激素
甲狀腺
甲狀腺激素長反饋
下丘腦
——短反饋三、甲狀腺功能的調節—超短反饋—
生長抑素
NE
?人類刺激甲狀腺免疫球蛋白
(一)下丘腦-腺垂體-甲狀腺軸的調節
(二)自身調節
1.碘供應多,碘轉運機制發生抑制;2.碘供應少,碘轉運機制加強。
(三)自主神經對甲狀腺功能的調節
1.交感腎上腺素能纖維促進甲狀腺激素合成與分泌
2.副交感膽堿能纖維抑制甲狀腺激素合成與分泌第四節甲狀旁腺激素和其他調節鈣、磷代謝的激素甲狀旁腺分泌甲狀旁腺激素(PTH)
甲狀腺C細胞分泌降鈣素(CT)1,25-二羥維生素D3
PTH
升血鈣、降血磷。
CT
降血鈣、降血磷。維生素D3
升血鈣、升血磷。
一、甲狀旁腺激素
(一)甲狀旁腺激素的作用
1.腎臟促進腎小管重吸收鈣,抑制腎小管重吸收磷。
2.骨骼動員骨鈣入血,升高血鈣。
3.小腸激活1,25-羥化酶,使維生素D3活化,促進小腸吸收鈣。
(二)甲狀旁腺激素分泌的調節
1.血鈣濃度血鈣濃度升高→甲狀旁腺激素分泌↓
(長時間刺激可使甲狀旁腺體積縮小)
血鈣濃度降低→甲狀旁腺激素分泌↑
(長時間刺激可使甲狀旁腺體積增大)
2.其他
(1)血磷升高,使血鈣降低→甲狀旁腺激素分泌↑;(2)血鎂濃度降低→
甲狀旁腺激素分泌↓;
(3)兒茶酚胺使甲狀旁腺激素分泌↑;
(4)PGF2促進甲狀旁腺激素分泌;
PGF2α使甲狀旁腺激素分泌減少。
二、降鈣素
(一)降鈣素的作用
1.對骨的作用抑制破骨細胞的活動,溶骨過程減弱;
促進成骨細胞的活動,成骨過程加強。
2.對腎的作用抑制腎小管對鈣、磷、鈉、氯等的重吸收。
(二)降鈣素分泌的調節血鈣濃度降低→降鈣素分泌↓
血鈣濃度升高→降鈣素分泌↑
三、1,25-二羥維生素D3
(膽鈣化醇)
皮膚中7-
脫氫膽固醇
(紫外線)
動物性食物
Vit
-D3(肝臟)
25
–OH-D3
(腎臟)
1,25-(OH)2-D3
(一)
1,25-二羥維生素D3對鈣、磷代謝的調節
1.促進小腸粘膜對鈣和磷的吸收。
2.調節骨鈣的沉積和釋放。(1)血鈣↑刺激成骨細胞活動,促進骨鈣沉積和骨形成;(2)血鈣↓提高破骨細胞活動,增強骨溶解和骨鈣釋放。
(3)增強甲狀旁腺激素對骨的作用。
3.促進腎小管對鈣和磷的重吸收。
小兒維生素D3缺乏,引起骨骼鈣化障礙,患佝僂病;成人嚴重缺乏維生素D3時,引起骨質軟化癥。(二)
1,25-二羥維生素D3生成的調節
1.血鈣和血磷水平
(1)血鈣↑血磷↑1,25-二羥維生素D3生成減少;
(2)血鈣↓血磷↓
1,25-二羥維生素D3生成增加。2.甲狀旁腺激素與腎羥化酶
甲狀旁腺激素增強腎羥化酶的活性,使1,25-二羥維生素D3生成增加,又通過反饋作用,抑制腎羥化酶的活性,使1,25-二羥維生素D3生成減少。3.其他影響因素催乳素、生長素促進1,25-二羥維生素D3生成。糖皮質激素抑制1,25-二羥維生素D3生成。第五節腎上腺
一、腎上腺皮質
(一)腎上腺皮質激素
球狀帶:鹽皮質激素(醛固酮)束狀帶:糖皮質激素(皮質醇)
網狀帶:性激素(雄性激素和雌激素)
(二)糖皮質激素的生理作用
1.對物質代謝
糖促進糖異生抑制糖利用血糖↑分泌↑→類固醇性糖尿病蛋白質促進蛋白質分解(肌肉、淋巴組織、骨骼)抑制蛋白質合成血AA-↑分泌↑→肌肉消瘦生長停滯骨質疏松脂肪促進脂肪分解增強脂肪酸氧化過程分泌↑→向心性肥胖
2.對水鹽代謝的影響
(1)對遠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和排出K+有輕微的促進作用。
(2)增加腎小球血漿流量,使腎小球濾過率增加,有
利于水的排出。
嚴重皮質功能不全者,可出現“水中毒”。血細胞增強骨髓造血(RBC、血小板)
使中性粒細胞進入循環增加使淋巴細胞生成少,破壞多網狀內皮細胞吞噬嗜粒增多RBC↑血小板↑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治療白血病心血管增強血管平滑肌對NE敏感性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對離體心臟有強心作用胃粘膜促進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蛋白質合成抑制結締組織增生破壞胃粘膜誘發加劇胃潰瘍神經提高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提高肌力
3.對組織器官的作用
4.在“應激反應”中的作用
應激反應:機體受到各種有害刺激(如感染、中毒、創傷、失血、手術、冷凍、饑餓、疼痛、驚恐等)時,腺垂體-腎上腺皮質活動增強;應急反應:機體受到各種有害刺激(如感染、中毒、創傷、失血、手術、冷凍、饑餓、疼痛、驚恐等)時,交感-腎上腺髓質活動增強。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
腺垂體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腎上腺皮質
糖皮質激素長反饋
下丘腦
——短反饋(三)糖皮質激素的分泌調節—超短反饋“反跳”現象—
(四)鹽皮質激素
1.保鈉排鉀;2.增強血管平滑肌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
(五)腎上腺皮質在維持生命中的作用
1.鹽皮質激素缺乏,循環衰竭;2.糖皮質激素缺乏,虛脫。二、腎上腺髓質
腎上腺素約占80%(一)腎上腺髓質激素
去甲腎上腺素約占20%(二)腎上腺髓質激素的作用(1)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警覺、靈敏;(2)呼吸加強加快,肺通氣量增加;
(3)心跳加強加快,心輸出量增加,血壓升高;(4)促進糖原分解、脂肪分解,升高血糖;(5)參與“應急反應”。
(三)腎上腺髓質激素分泌的調節
1.交感神經
Ach+N促進髓質激素分泌;2.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與糖皮質激素
促進髓質激素分泌;3.自身反饋調節髓質激素合成增多,抑制合成酶的活性。
第六節胰島
A細胞:占20%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島B細胞:占75%分泌胰島素
D細胞:占5%分泌生長抑素
PP細胞:很少分泌胰多肽一、胰島素
(一)胰島素的作用(促進合成代謝,降低血糖。)
1.糖:促進糖的合成、利用,抑制糖的異生,降低血糖;
2.脂肪:促進脂肪的合成、儲存,抑制脂肪分解;
3.蛋白質:促進蛋白質合成、儲存,抑制蛋白質分解;
(二)胰島素分泌的調節胰島素分泌迷走神經Ach+M血糖↑氨基酸、脂肪酸↑
生長素、甲狀腺激素、糖皮質激素、胰高血糖素抑胃肽胰高血糖樣多肽生長抑素促進胰島素分泌的激素長期大量分泌或使用,使B細胞衰竭,致糖尿病。交感神經NE+α血糖
↓二、胰高血糖素
(一)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促進分解代謝,升高血糖。)
1.糖:具有很強的促進糖原分解和糖異生的作用。
2.脂肪:激活脂肪酶,促進脂肪分解;加強脂肪酸氧化。
3.蛋白質:促進氨基酸異生為糖,抑制合成。
4.其他:促進胰島素、生長抑素分泌;增強心縮力。
(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調節胰高血糖素分泌血糖↓氨基酸↑生長抑素胰島素血糖↑胰島素第七節松果體的激素和前列腺素
交感神經節后纖維(NE)
加強中樞抑制過程,促進睡眠;
促進催乳素和生長素的分泌;
褪黑素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
抗腫瘤、抗衰老;
松果體抑制下丘腦-腺垂體-性腺的活動。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肽類激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催產素
前列腺素(PG)
1.廣泛存在于體內的一組重要的組織激素。
2.PG分為PGA、PGB、PGD、PGE、PGF、PGG、PGH、PGI。
3.屬于局部性體液因素。
4.作用:PGI2抑制血小板聚集;PGA、PGE、PGF加強心臟活動;
舒張血管;
通過促進腎素分泌,調節腎小管重吸收;PGF調節甲狀旁腺激素分泌;
與排卵有關。
第八節性腺、胎盤
主性器官男性睪丸(雄H)生殖器官
(性腺)
女性卵巢(雌H、孕H、雄H)(第一性征)附性器官男性附睪、輸精管、精囊、陰囊
女性子宮、輸卵管、外陰、陰道
男性生長胡須、喉結突出、體格高大、音低副性征(第二性征)女性乳腺發達、骨盆寬闊、脂肪豐滿、音高
性腺分泌的性激素,促進附性器官的生長發育和副性征的出現。一、睪丸
(一)睪丸分泌的激素
睪酮
間質細胞分泌雄激素5α-雙氫睪酮睪丸雄烯二酮
支持細胞分泌抑制素
抑制素對腺垂體分泌的促卵泡激素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性腺的激活素促進腺垂體分泌促卵泡激素。
(二)雄激素的作用
1.維持生精;
2.刺激男性生殖器官的生長發育和性征的出現;
3.維持和提高性欲;
4.促進蛋白質的合成,有利于生長發育;
5.促進紅細胞生成。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
腺垂體促性腺激素(促卵泡激素)
曲細小管支持細胞
精子發育成熟抑制素長反饋
下丘腦
——短反饋(三)睪丸功能的調節1.下丘腦-腺垂體-曲細小管軸—超短反饋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
腺垂體促性腺激素(黃體生成素)
間質細胞
雄激素長反饋
下丘腦
——短反饋
2.下丘腦-腺垂體-間質細胞軸—超短反饋—
二、卵巢
雌激素內膜細胞、粒膜細胞、黃體細胞卵巢孕激素黃體細胞(胎盤)
雄激素卵泡內膜細胞
(一)雌激素的作用
1.促進女性附性器官的生長發育和副性征的出現;
2.增強陰道的抵抗力;
3.促進輸卵管運動,有利于生殖細胞的運行;
4.維持正常月經與妊娠的發展;5.促進水、鈉潴留,使細胞外液量增加。
(二)孕激素的作用(在雌激素的基礎上發揮作用)
1.子宮:使子宮內膜產生分泌期變化(妊娠);降低子宮平滑肌的興奮性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26學年酒泉市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數學三上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2025-2026學年昌黎縣三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三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統考試題含解析
- 2024年新疆維吾爾克拉瑪依市數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預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數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1課件
- 棕色中國風洪朱元璋武大帝課件
- 2025年自考行政管理熱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執業護士考試重點復習指南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護士信息管理試題及答案
- 單樁、排樁基礎沉降計算
- 腎穿刺活檢流程圖
- 主力操盤手法揭秘
- 農耕文化視域下小學生勞動教育初探 論文
- 2023版國開電大本科《高級財務會計》在線形考(任務一至四)試題及答案
- 中醫外科學其他外科疾病課件
- 鋼筋工程量計算圖解講義
- 初中生物實驗報告單
- 汽車主減速器及差速器的結構設計與強度分析畢業設計
- 口腔頜面部損傷 口腔頜面部軟組織損傷
- 某石料廠年產10萬噸石灰巖開采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