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648-2019 人工養麝主要疫病防治技術規范 _第1頁
DB51T 2648-2019 人工養麝主要疫病防治技術規范 _第2頁
DB51T 2648-2019 人工養麝主要疫病防治技術規范 _第3頁
DB51T 2648-2019 人工養麝主要疫病防治技術規范 _第4頁
DB51T 2648-2019 人工養麝主要疫病防治技術規范 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工養麝主要疫病防治技術規范2019-12-17發布2020-01-01實施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I 1 1 13術語和定義 14人工養麝場防疫消毒技術要求 25人工養麝主要疫病診斷與防治 36檔案管理 4附錄A(規范性附錄)人工養麝主要細菌性疾病診斷與防治 6附錄B(規范性附錄)人工養麝主要寄生蟲病診斷與防治 9 本標準接照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一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的規定編寫。本標準由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提出并歸口。本標準由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四川養麝研究所,四川農業大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程建國、羅燕、楊光友、趙位、周磊、王印、楊澤曉、楊營、鄭程莉、蔡永華、王建明、付文龍、姜俊慶、王承旭、張海玫、姚學萍、潘青青1DB51/T2648人工養麝主要疫病防治技術規范本標準規定了開展人工養麝(Moschussp.,俗稱香獐、獐子、香子,CIETS附錄Ⅱ、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養殖場防疫消毒技術、主要疫病診斷與防治技術、臨床用藥、生產檔案管理應建立的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8646-2018動物布魯氏菌病診斷技術DB13/T1004.5-2008動物衛生監督管理綜合DB14/T588-2010牛羊規模化養殖場環境質量要求DB51/T476牲畜口蹄疫防治技術規范SN/T4494-2016檢驗檢疫實驗室病原微生物風險評估指南3術語和定義2依據對麝生理特點的行為學觀察,將出生0月齡-6月齡劃分為幼年體、7月齡-30月齡劃分為亞成體、31月齡-9歲齡劃分為成年體、10歲齡以上劃分為老年體。俗稱化膿病,是以化膿癥狀為臨床表現的疾病統稱。化膿癥狀在麝的全身各組織、器官均可發生。不同區域、不同個體、不同部位等發生的化膿癥狀,其感染的病原菌可能不同,也常見混合感染。4人工養麝場防疫消毒技術要求4.1環境衛生條件應符合DB14/T588-2010牛羊規模化養殖場環境質量要求。保持飼養環境安靜,避免外界干擾、應建立科學的消毒程序和制度,定期使用消毒藥物對飼養環境、圈舍和器具消毒。消毒藥物應備用3~5種類型,輪換使用。消毒按DB13/T1004.5-2008動物衛生監督管理綜合標準進行。4.3免疫接種人工養麝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規的要求,實施計劃免疫。使用疫苗等生物制品時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獸用生物制品質量標準》。宜對2月齡幼麝應用羊梭菌病多聯干粉滅活疫苗;同時,應根據當地畜牧獸醫部門的安排及疫情發生種類緊急接種口蹄疫疫苗。進行免疫接種時應作好詳細記錄(包括:麝耳標號、年齡、性別、體重、疫苗類型、疫苗批號、生產廠家、免疫時間、接種劑量、操作人員姓名等相關信息)。引進麝種時,應從非疫區引種,按DB31/T537-2011乳用及種用動物調運操作規范和跨省調運乳用種用動物產地檢疫規程(農醫發[2010]33號)的規定進行檢疫。4.5死亡麝的處理麝因病或其他原因死亡,尸體應由獸醫或疾病研究人員在專用解剖室進行解剖,并詳細記錄和采集3分析樣本,作出解剖診斷結論和開展實驗室病理診斷、微生物分析診斷。4.6廢棄物與副產品處理廢棄尸體依據農業部印發《病死及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農醫發〔2017)25號〕的要求進行處置,并建立臺賬和記錄。5人工養麝主要疫病診斷與防治5.1獸藥使用用于預防、治療、診斷疾病的獸藥應符合《獸藥管理條例》、《獸藥質量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獸用生物制品質量標準》的規定。所用獸藥應來自具有《獸藥生產許可證》和產品批準文號的生產企業或者具有《進口獸藥許可證》的供應商。應制定藥物使用計劃,每年檢測藥物的敏感性,調整藥物使用計劃。幼麝、亞成體麝不宜使用喹諾酮類藥物進行疾病的治療。5.2潛在重大傳染病與人畜共患病診斷與防治口蹄疫的診斷和防治按照GB/T18935-2018口蹄疫診斷技術和DB51/T781-2008口蹄疫防治技術規范執行。5.2.2布魯氏菌病預防用牛羊布魯氏菌病S2疫苗。布魯氏菌病的診斷應符合GB/T18646-2018動物布魯氏菌病診斷技術的規定。5.3主要細菌性疾病診斷與防治5.3.1麝源腸外大腸桿菌病診斷與防治參見規范性附錄A。5.3.2麝源沙門氏菌病診斷與防治參見規范性附錄A。45.3.4麝源綠膿桿菌病5.3.6麝源魏氏梭菌病5.4.3艾美爾球蟲病麝吸蟲病主要有雙腔吸蟲病、肝片吸蟲病、闊盤吸蟲病5.4.5捻轉血矛線蟲病6檔案管理6.1建檔范圍5應建立藥物入庫記錄表、消毒記錄表、病歷登記表、免疫記錄表、實驗室檢驗檢測報告、解剖記錄表、醫療廢棄物及尸體處置記錄表等相關檔案。應按照年度將疾病的診斷與防治相關記錄表送到檔案室進行分類存檔。6(規范性附錄)人工養麝主要細菌性疾病診斷與防治麝細菌性疾病病性卡它、噴嚏、咳音,重者呼吸困難、膜發紺。參見羅燕,王印主編防治》[M].成都:四川科學出版社,2018.用清熱解毒藥,加強護理;中后期選用抗革蘭氏陰性菌藥物。常用卡拉霉素或丁助類藥品可選用清熱解毒、止咳平喘類藥物。1、臨床用藥時的控制。應根據量參考羊或犬的使用劑量,并根據感染的嚴重程度確定劑量選擇的下限或上限以及是否采取聯合用藥。3、目前無麝的魏氏梭菌疫苗,臨床一般預防方法可用三聯苗(羊快疫、猝狙、腸毒血癥)或五聯苗(羊快血癥、羔羊痢體麝不宜使用喹諾酮類藥物進行疾病的治療。麝源沙門氏菌病各年齡階段均可發生。以呼吸困難、口鼻腔和體表組織化膿等臨床癥狀為主;死亡后可見全身敗血癥、各器官組織化膿,同時伴隨著漿液或黏液性卡它、噴嚏、咳嗽、干性或濕性咯音;重者腹式呼吸、可視粘膜發紺。參見羅燕,王印主編防治》[M].成都:四川科學出版社,2018.丁胺卡那霉素等藥物進行明書,連用3~7天至癥狀消菌病患病動物一般表現為食欲逐漸減少,進行性消瘦,被毛粗亂,行動遲緩,呼吸困難。幼年動物體溫升高,精神沉郁,行動遲緩,不食,病程一告終。剖解常見肺化膿,肝臟腫大。參見羅燕,王印主編防治》[M].成都:四川科學出版社,2018.那霉素、環丙沙星、頭孢曲用量依據使用說明書,連用7DB51/T2648—2019麝源綠膿桿菌病發,幼齡易感染。感染麝常見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或廢絕,體溫升高,腹部膨脹,排黃白色或白色水樣糞便。也有些病例幾乎看不到臨床癥狀而突然死亡,死亡率可參見羅燕,王印主編防治》[M].成都:四川科學出版社,2018.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丁胺卡那霉素等進行肌肉注射治療,用法用量依據使用說明書。菌病參與大多數創傷感染或機會性感染,可以是局部的或區域的,也可能是全身性的。可引起麝的流產、乳腺炎、膿腫和糜爛。常定殖在肺臟、心包膜、心內膜、肝臟、關節、子宮、腎皮質、腦、骨和皮下組織。參見羅燕,王印主編《麝常見細菌性疾病及其防治》[M].成都:四川科學出版社,2018.選用阿莫西林-棒酸、用量依據使用說明書。(軟腎病)氣腫、水腫、壞死。織脹痛劇烈,水氣狀。死亡率高達參見羅燕,王印主編《麝常見細菌性疾病及其防治》[M].成都:四川科學出版社,2018.選用敏感藥物氨芐西沙星、克林霉素等進行治療,(用法用量依據使用說麝源鏈球菌病引起各個年齡階段的麝以呼吸困參見羅燕,王印主編《麝常見細菌性疾病及其學出版社,2018.藥物進行治療,連用3天。8有淤血斑等變化。麝源葡萄球菌病病,部分病例會出鼻液等病理癥狀。參見羅燕,王印主編《麝常見細菌性疾病及其防治》[M].成都:四川科學出版社,2018.選用頭孢類抗生素以病的急性癥狀,如膿重者伴有腦膜炎,表現嗜睡、抽搐、引起機體其他部分的損傷,如呼吸道、眼耳喉等局部感染及腹膜炎、肺炎、參見羅燕,王印主編防治》[M].成都:四川科學出版社,2018.選用氟哌酸、先鋒必使用說明書。麝源霍氏腸桿菌病病麝出現精神沉郁、被毛凌亂、可見肺臟及心臟腫并伴有惡臭氣味,嚴重腸內積液等癥狀。參見羅燕,王印主編防治》[M].成都:四川科學出版社,2018.那霉素、復方新諾明、美羅用量依據使用說明書。麝源摩氏摩根菌病現精神沉郁、食欲減退等癥狀,也引起菌血癥、敗血癥、關節炎、眼球炎、局部膿腫等癥狀。剖檢可見心臟異常腫大;肺臟腫大,顏色加深,且肺部表面可見少量出血參見羅燕,王印主編學出版社,2018.選用美羅培南、先鋒必素、丁胺卡那霉素、單環菌據使用說明書。9DB51/T2648—2019麝源侵肺擬桿菌病當林麝感染此菌,常引發各種化膿性感染,也可蔓延至其他組織器官發生化膿性病變,常引起化膿性肺炎、多發性淋巴結炎、子宮內膜炎、精囊炎、關節炎等疾病。嚴重時,常因膿毒敗血癥引起參見羅燕,王印主編防治》[M].成都:四川科學出版社,2018.菌藥物進行全身抗感染治療,連用3-7天。疑似深部感染及時進行實驗室診斷用5-7天。(規范性附錄)人工養麝主要寄生蟲病診斷與防治麝寄生蟲病推薦治療方案莫尼茨絳蟲病幼齡麝發病,幼齡麝癥狀明顯,成年麝一般無臨床癥狀。發病初期出現食欲減退,精神按時脫換被毛;腹瀉,糞便中含有黏液和孕卵節片。出版社,2018.吡喹酮:每千克體重10~20mg用量,一次性口10~20mg用量,一次性喂10~15mg用量,口服,每天發育成熟,驅蟲。乳突類圓線蟲病性損傷,引起繼發感染導致炎前三分之一段,引起腹瀉、消化吸收障礙及繼發細菌感染,出現敗血癥而致死。出版社,2018.阿苯達唑:每千克體重 10~20mg用量,一次性口服;伊維菌素:每千克體重 射。艾美爾球蟲病蟲者和傳染源。仔麝在8月底到9月初由哺乳期轉向獨立生不斷完善,抗病能力尚不強,因此,極易感染與發病。養殖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喂服;或者地克珠利粉劑按照1mg/kg體重,連續3天拌過實驗室檢查糞樣中球蟲卵囊數量減少情況來決定是否進行下一次用藥。藥性,藥物。肝片吸蟲病患病麝表現漸進性消瘦、貧血、食欲不振、被毛粗亂,便秘與腹瀉交替發生,眼瞼、頜下水腫,有時也可出現胸、能臥地不起,終因惡病質而死出版社,2018.射;三氯苯唑(肝蛭凈):每口服;硝氯酚:按每千克體亡。服。雙腔吸蟲寄生于動物的炎和上皮細胞增生、膽管周圍組織的纖維化。嚴重感染的病麝可見逐漸消瘦、黏膜黃染、死亡。出版社,2018.吡喹酮:每千克體重 20~30mg用量,一次性口服;阿苯達唑:每千克體重 10~20mg用量,一次性口服。闊盤吸蟲病由于蟲體對胰臟胰管的閉塞;增生的結締組織導致胰腺組織的破壞。大量感染時,所有胰管因充滿蟲體而明顯良。胰島的萎縮,使胰島素的癥狀不明顯。嚴重感染時,患水腫;腹瀉、糞中常含黏液;最后動物陷于惡病質而死亡。出版社,2018.吡哇酮:每千克體重10~20mg用量。捻轉血矛線蟲病捻轉血矛線蟲的矛狀刺導致宿主貧血,重度感染則導瘍。蟲體分泌的毒素還可抑制使宿主動物消化吸收機能發生紊亂。急性型多見于幼齡動蒼白,短期內引起大批死亡。亞急性型表現為黏膜蒼白,下出版社,2018.下注射;甲苯達唑:每千克口服。弱。慢性型病程長、發育不良、弱,最后發生死亡。膜、淋巴結、肺毛細血管的損傷和出血;成蟲寄生時引起支肺萎縮、肺氣腫和廣泛性肺間和清晨出圈活動時最明顯。麝常流鼻液,打噴嚏;逐漸消呼吸困難,重者死亡。出版社,2018.唑:每千克體重10~20mg用口服,每天一次。盲腸和結腸黏膜出血、水腫、潰瘍和壞死,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腹瀉、貧血、消瘦、幼獸發育受阻等,嚴重者可引起死亡。養殖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多拉菌素注射液,按照0.3mg/kg體重皮下注射1次,并于14天后再次經過實陰即可視為治愈,若林麝鞭需要按照上述方法再進行一次治療直至轉陰。腸的漿膜面破潰時,可引發腹膜炎;有時可發生壞死性病鈣化,使宿主消化吸收受到影響。食道口線蟲成蟲寄生于腸道,分泌毒素,可引起結節性腸炎。重度感染可使幼齡動物嚴重時引起死亡。慢性患病動物則表現為便秘和腹瀉交替最后可因機體衰竭而死亡。出版社,2018.0.3mg用量,1次性皮下注射或口服;阿苯達唑:每千克體重10mg用量,1次性口服;甲苯達唑:按每千克體重達唑:每千克體重5~10mg胺鈉:每千克體重5~10mg用量,1次性口服或皮下注射。弓形蟲病自然感染的大多數為亞臨床過程,少數出現中樞神經一定的療效外,其余絕大多DB51/T2648—2019失調、呼吸困難、流鼻液,孕可出現不育和不孕。出版社,2018.磺胺類藥物(磺胺嘧啶、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