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教學質量調研測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
江蘇省無錫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教學質量調研測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
江蘇省無錫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教學質量調研測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
江蘇省無錫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教學質量調研測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
江蘇省無錫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教學質量調研測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江蘇省無錫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教學質量調研測試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湖北隨州出土的乳丁龍紋盆式簋是周早期文化的代表性器物,融合了商銅器圈足的矩形缺口與三星堆銅尊圓孔于一體;無獨有偶,無錫鴻山出土的春秋墓葬中有成套仿中原青銅樂器的陶瓷編鐘,也有用于宴饗和祭祀的吳地特有手持打擊樂器句鑃。這一現象反映了()A.中原文化對外輻射作用 B.手工業生產技術的成熟C.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特征 D.華夏認同觀念逐漸形成【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先秦(中國)。題干中提到的湖北隨州和無錫鴻山出土的器物,分別展示了不同地區文化元素的融合與交流。湖北隨州的器物融合了商代和三星堆文化的特點,而無錫鴻山的器物則體現了中原文化與吳地文化的結合。這些現象表明在周早期和春秋時期,不同地區的文化相互影響、相互融合,體現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特征,C項正確;雖然材料涉及中原文化的影響,但題干更強調的是多元文化的融合,而非單一文化的輻射,排除A項;手工業生產技術的成熟不符合當時史實,排除B項;材料主旨強調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特點,并非強調華夏認同觀念形成,排除D項。故選C項。2.下表列舉了先秦諸子百家代表作中關于“圣人”的一些描述,對此理解正確的是()《道德經》圣人之治,虛其(指人民)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孟子》圣人,人倫之至也,欲為君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二者皆法堯舜而已矣。《韓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A.表達了建立中央集權的強烈愿望 B.體現了以道德規范社會行為的需要C.反映了重構社會秩序的時代訴求 D.說明了各派學說在融合中趨于一致【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先秦時期(中國)。《道德經》強調通過“虛心實腹”等方式治理人民,體現了一種無為而治的思想,旨在重構社會秩序。《孟子》強調君臣各盡其道,法堯舜之治,體現了儒家對理想社會秩序的追求。《韓非子》則強調中央集權,圣人執要,四方來效,反映了法家對秩序和權力集中的重視。三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對理想社會秩序的追求和重構的訴求,C項正確;材料中僅僅《韓非子》表達了建立中央集權的強烈愿望,排除A項;材料中《孟子》體現了以道德規范社會行為的需要,排除B項;各派學說在融合中趨于一致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故選C項。3.程序性分權和事務性分權是兩種不同的權力分配機制,兩者各有利弊。在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發展歷程中,為了克服程序性分權效率相對低下的弊端而設的機構是()A.西漢的中朝 B.唐代的政事堂 C.明代的內閣 D.清代的軍機處【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據材料可知,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相互制約,行政效率較低,為了提高其行政效率,設置政事堂連署辦公,B項正確;西漢的中朝是事務性分權,而非程序性,排除A項;明代的內閣、清代的軍機處屬于秘書機構,排除CD項。故選B項。4.十六國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內遷后多有改姓或攀附華夏祖先的行為,建立政權時也往往在其統治地區選擇前代中原王朝的國號以繼承之。這在本質上反映了()A.民族隔閡得以消除 B.文化認同影響統治C.治國理念趨于統一 D.政權更迭注重傳承【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十六國時期(中國)。據本題材料與所學知識可知,十六國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內遷后采取改姓或攀附華夏祖先的行為,并且在建立政權時使用前代中原王朝的國號,這些做法主要是為了獲得中原地區漢族士族的支持,加強自身統治的合法性與穩定性,體現了對漢文化的認同和利用漢文化來鞏固其統治地位的重要性,B項正確;民族隔閡得以消除并不符合實際情況,雖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融合,但并不能說完全消除了民族間的差異,排除A項;治國理念趨于統一也不準確,盡管有文化上的借鑒,但這并不意味著各民族之間的治國理念已經高度一致,排除C項;關于政權更迭注重傳承的說法,沒有直接反映材料中所述的文化認同問題的核心,排除D項。故選B項。5.如圖,宋元時期南方出現了在水中浮動的架田,時人描述道“架,猶筏也……竊謂架田附葑泥而種,既無旱暵之災,復有速收之效,得置田之活法,水鄉無地者宜效之。”架田的出現()A.有利于緩和人多地少的矛盾 B.使農業擺脫自然條件的限制C.適應糧食規模化生產的需要 D.標志著古代耕作技術的成熟【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元時期(中國)。題干描述了宋代和元代時期人們在水上架田種植的現象,這表明當時人們利用水域資源,通過創新的方式來拓展生存空間,有利于緩和人多地少的矛盾,A項正確;使農業擺脫自然條件的限制說法夸大了架田的作用,且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架田只是部分地區實行,不會促進糧食規模化生產,排除C項;標志著古代耕作技術的成熟說法夸大架田的作用,排除D項。故選A項。6.1900年10月英德兩國簽署協議規定“不得利用現時之紛擾在中國獲得任何領土利益,其政策應以維持中國領土不使變更為指歸”,這一協定很快得到日、美、法、俄等國的認同。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列強放棄了在華取得的領土利益 B.中國政府在外交上取得重大成果C.解決了列強在華權益分配的矛盾 D.民眾反帝迫使列強調整侵華方式【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據材料可知,在義和團運動的影響下,英德兩國為維護其利益,簽訂協議,維持中國領土不再變更,說明當時列強在調整侵華方式,即民眾反帝迫使列強調整侵華方式,D項正確;列強放棄了在華取得的領土利益,不符合史實,這時期列強沒有放棄在華利益,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涉及中國外交成就的信息,排除B項;解決了一次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故選D項。7.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響,時人將“Science”音譯為“格致”。19世紀末梁啟超將其譯為“科學”。下圖所示為1894-1915年間報刊書籍中“科學”與“格致”等詞語出現的頻度變化,這一變化()A.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 B.體現了中西文化的交融C.促進了社會革命的興起 D.否定了儒學的正統地位【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圖中顯示“科學”一詞的使用頻率逐漸超過“格致”等詞語,反映了隨著西方科學技術的傳入和發展,人們對科學的認識和重視程度提高,這一變化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A項正確;中西文化交融在明清時期西學東漸過程中就已經體現,不能說明這種變化的本質,排除B項;社會革命并非這一時期才興起的,排除C項;新文化運動時期,提出打倒孔家店,否定儒家正統地位,不能解釋此前詞語出現的頻度變化,排除D項。故選A項。8.1949年4月渡江戰役期間,英國軍艦紫石英號無視警告擅自闖入長江下游戰區,遭中國人民解放軍炮擊后擱淺,這被視為中國近代以來“炮艦外交”的終結。這一事件()A.結束了近代中國半殖民地的歷史 B.彰顯了人民軍隊捍衛主權的決心C.是中國人民反帝斗爭首次勝利 D.促成列強對中國外交態度的轉變【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9年(中國)。據材料可知中國人民軍隊面對英國紫石英號擅自闖入長江下游戰區,堅決予以還擊,說明面對外國軍隊威脅國家主權,堅決捍衛國家主權,B項正確;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才結束了近代中國半殖民地的歷史,排除A項;抗戰勝利是中國人民取得的反帝斗爭的首次完全勝利,排除C項;促成列強對中國外交態度的轉變夸大了此次事件的作用和影響,排除D項。故選B項。9.1950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徹底顛覆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婚姻,廢除了包辦買賣婚姻、納妾、男人隨意休妻等封建婚姻制度的糟粕。這表明()A.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臻于完善 B.封建社會的生活陋習革除殆盡C.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得以體現 D.立法實踐適應鞏固政權的需要【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1950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改變了中國傳統的婚姻制度,實現了婚姻自由、男女平等,這有利于鞏固新生政權,D項正確;僅憑一項立法不能得出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臻于完善的結論,排除A項;封建社會的生活陋習革除殆盡說法絕對化,排除B項;材料主旨體現的立法實踐鞏固政權,資本主義國家也強調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并沒有特別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排除C項。故選D項。10.新時代以來,隨著全民健身的廣泛開展,利用舊廠房改造成為體育園區,推動普及城鄉“15分鐘健身圈”,鄉村體育賽事如“村超”、“村BA”、“村排”等火爆出圈。這些現象體現我國()A.注重基礎設施的建設 B.關注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C.實現了城鄉均衡發展 D.確立現代服務型經濟模式【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新時代以來(中國)。根據材料“隨著全民健身的廣泛開展,利用舊廠房改造成為體育園區,推動普及城鄉‘15分鐘健身圈’,鄉村體育賽事如‘村超’、‘村BA’、‘村排’等火爆出圈。”可知,這些措施體現了新時代對民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關注,B項正確;材料屬于精神文明建設,并非屬于基礎設施,排除A項;實現了城鄉均衡發展說法絕對化,排除C項;我國目前并沒有確立現代服務型經濟模式,排除D項。故選B項。11.抽簽產生陪審員是雅典民主政治中的重要內容。下圖是抽簽機運行示意圖,抽簽時,將雙色球隨機混合,倒入左側銅管頂部的碗口中,隨后開閘落球,每球對應一個右側的身份牌,白球對應的候選者當選,黑球者落選。這一做法()A.剝奪了貴族的政治特權 B.催生城邦的民主思想C.保證了民主決策的科學 D.注重民主程序的公平【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雅典時期(歐洲)。據材料可知,抽簽產生陪審員的運行,將雙色球隨機混合,根據球的滾落,隨機選擇陪審員,表現的是程序的公平性,D項正確;剝奪了貴族的政治特權,說法過于絕對,該做法沒有剝奪貴族的政治特權,排除A項;民主思想在古雅典已經存在,而非由它催生,排除B項;抽簽產生陪審員,其程序并不科學,并不能保證民主決策的科學,排除C項。故選D項。12.公元10世紀以后,西歐開始出現舊城復蘇和新城產生的歷史過程,在商路的交結點和封建關系薄弱地帶,出現了貿易和文化繁榮的熱那亞、馬賽等新興城市,它們的興起()A.動搖了天主教會神權統治 B.直接推動了民族國家的崛起C.為社會轉型準備了有利條件 D.導致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公元10世紀以后世界。公元10世紀以后,西歐城市的復蘇和新興城市的產生,尤其是在商路交結點和封建關系薄弱地帶的城市如熱那亞、馬賽等,促進了貿易和文化的繁榮。這些城市的興起為社會的轉型提供了有利條件,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變化,C項正確;城市興起沒有直接動搖天主教會的神權統治,也沒有直接推動了民族國家的崛起,排除AB項;雖然這些變化為資本主義的萌芽創造了環境,但直接導致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還需要更長時間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排除D項。故選C項。13.“御家人”是日本幕府時期直接效忠于將軍的武士,被禁止從事農業和工商業,也不可以買賣封地。德川幕府時期,有些潦倒的“御家人”私下經營小店被發現后甚至受到嚴懲。這一現象從根本上反映了()A.武士的忠誠度和戰斗力受到重視 B.封建人身依附關系得到了不斷強化C.莊園經濟對中央集權的破壞作用 D.幕府加強封建統治秩序的內在要求【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日本)。根據材料可知,德川幕府時期,御家人被禁止從事農業和工商業活動,并且受到嚴懲的政策反映了幕府對武士階層的嚴格控制和社會穩定的重視,這些規定是為了確保身份的固定和社會結構的穩定,是幕府加強封建統治秩序的一種措施,D項正確;武士的忠誠度和戰斗力受到重視從根本上也是為了鞏固封建統治秩序,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封建不斷強化,相反體現了人身依附關系逐漸松弛,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武士參與經營商業,沒有體現莊園經濟對中央集權的破壞作用,排除C項。故選D項。14.宗教改革領袖加爾文在《基督教要義》一書中指出:“人的得救與否,不是靠齋戒、懺悔、贖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預定,人的意志無法改變。人在現世的成功與失敗,就是得救與否的標志,就是‘選民’與‘棄民’的標志”。該言論旨在()A.以世俗的標準否定宗教存在的必要性 B.借宗教神學提高新興資產階級的地位C.強調個人的意志無法改變上帝的預定 D.宣傳信仰上帝就可以獲得靈魂的拯救【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歐洲。由材料“人在現世的成功與失敗,就是得救與否的標志,就是‘選民’與‘棄民’的標志”可知,加爾文的宗教學說鼓勵人們追求成功以獲得上帝的救贖,而成功的一種重要表現就是財富的增加,這符合新興資產階級發家致富的要求,其目的是借宗教神學提高新興資產階級的地位,B項正確;加爾文宗教改革并不否定宗教,排除A項;材料主要強調人在現世的成功與失敗,就是得救與否的標志,并非強調個人的意志無法改變上帝的預定,排除C項;信仰上帝就可以獲得靈魂的拯救是路德教的主張,排除D項。故選B項。15.麥克唐納曾說,“我不信奉突變,因為猛烈推過去的鐘擺還會加速甩回來。”下列近代英國政治發展歷程中屬于這種“突變”的是()A.建立共和體制 B.發動“光榮革命” C.設立責任內閣 D.通過《權利法案》【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英國。根據所學可知,建立共和體制是指1649年英國處決國王查理一世后,建立了短暫的共和政體(克倫威爾時期),這是英國歷史上一次激烈的政治變革,屬于“突變”。然而,這一共和體制并未持久,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正如麥克唐納所說的“鐘擺加速甩回來”。A項正確;發動“光榮革命”是一次相對和平的政權更替,排除B項;設立責任內閣和通過《權利法案》則是漸進的制度發展,不屬于“突變”,排除CD項。故選A項。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55分。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全面抗戰開始后,富商大戶相繼逃亡,貨幣流通量不足。法幣發行權下放地方銀行,通貨膨脹嚴重,影響根據地商品的流通。此外,日軍建立日偽銀行發行偽幣,大量吸收法幣,竊取外匯,掠奪物資。國民政府撥付華北八路軍的軍餉不敷使用,自籌供給便成為邊區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1938年,中共邊區銀行開始發行邊幣,當時市場上除邊幣外,還有法幣、關金、偽聯銀券、偽蒙疆幣、偽滿鈔等多種貨幣流通。邊區政府采用多種方式,與偽幣、法幣進行貨幣斗爭。最終,穩定幣值的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中共也從中獲得貨幣戰與反通貨膨脹的經驗。——摘編自趙德馨《中國近現代經濟史(1842~1949)》材料二1949年6月,上海銀元暴漲,人民幣購買力不足,影響生產生活。上海市委宣布打擊銀元保障人民幣相關辦法:(1)通過報紙及座談會方式宣告人民幣為真正本位幣。(2)大量拋售銀元,壓低銀元價格,在京滬等地禁用銀元。動員群眾及軍警取締銀元販子活動。(3)各銀行收兌百姓銀元,舉辦折實存款,消除群眾對人民幣的顧慮。(4)出售生活物資,用人民幣購買工業品,解決工廠資金困難,拉升工業品價格。(5)對失業工人和貧民進行救濟。經中央批準,上海市公安局會同有關部門于6月10日成功查封舊上海金融投機大本營——上海證券交易所大樓。這為人民政府接管大城市和調控經濟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人民幣成為唯一流通的貨幣。——摘編自楊天亮《上海解放初期的一場“銀元之戰”》(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中共發行邊幣的原因并分析其作用。(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解放戰爭后期中共金融治理的特點。(3)根據材料比較兩次“貨幣斗爭”的異同。【答案】(1)原因:民族危機的加深;貨幣流通量不足;金融秩序混亂;維護經濟安全的需要;籌集軍費的需要。作用:有利于增加貨幣流通量,促進商品流通;穩定市場物價和根據地金融秩序;為持續抗戰提供經濟保障,促進抗戰勝利;使中共積累了金融治理經驗。(2)特點:政府主導,多部門綜合治理;群眾基礎廣泛;注重輿論動員;經濟手段與行政手段相結合;以人民為中心;力度大,成果顯著。(3)異:區域(敵后抗日根據地;解放區);貨幣地位(輔幣;本位幣);金融治理的目的(贏得戰爭;為新政權建立奠定基礎);內容(主要集中在貨幣發行和穩定幣值;金融與生產生活相結合)同:穩定秩序;發展經濟;以人民為中心;都為新中國金融治理提供經驗。【解析】【小問1】本題是背景類、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中國。原因:根據材料“全面抗戰開始后,富商大戶相繼逃亡,貨幣流通量不足。”得出民族危機的加深;貨幣流通量不足;根據材料“法幣發行權下放地方銀行,通貨膨脹嚴重,影響根據地商品的流通。”得出金融秩序混亂;根據材料“此外,日軍建立日偽銀行發行偽幣,大量吸收法幣,竊取外匯,掠奪物資。國民政府撥付華北八路軍的軍餉不敷使用,自籌供給便成為邊區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得出維護經濟安全的需要;籌集軍費的需要。作用:根據材料“1938年,中共邊區銀行開始發行邊幣,……邊區政府采用多種方式,與偽幣、法幣進行貨幣斗爭。最終,穩定幣值的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中共也從中獲得貨幣戰與反通貨膨脹的經驗。”得出有利于增加貨幣流通量,促進商品流通;穩定市場物價和根據地金融秩序;使中共積累了金融治理經驗;根據所學得出為持續抗戰提供經濟保障,促進抗戰勝利。【小問2】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解放戰爭后期的中國。特點:根據材料“上海市委宣布打擊銀元保障人民幣相關辦法”結合所學得出政府主導,多部門綜合治理;根據材料“通過報紙及座談會方式宣告人民幣為真正本位幣。”“動員群眾及軍警取締銀元販子活動。”“出售生活物資,用人民幣購買工業品,解決工廠資金困難,拉升工業品價格。”得出群眾基礎廣泛;注重輿論動員;根據材料“大量拋售銀元,壓低銀元價格,在京滬等地禁用銀元。”“對失業工人和貧民進行救濟。”得出經濟手段與行政手段相結合;以人民為中心;根據材料“經中央批準,上海市公安局會同有關部門于6月10日成功查封舊上海金融投機大本營——上海證券交易所大樓。”得出力度大,成果顯著;【小問3】本題是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抗戰和解放戰爭后期中國。異: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從區域、貨幣地位、目的、內容方面比較不同點。如區域(敵后抗日根據地;解放區);貨幣地位(輔幣;本位幣);金融治理的目的(贏得戰爭;為新政權建立奠定基礎);內容(主要集中在貨幣發行和穩定幣值;金融與生產生活相結合)同:根據所學得出相同點從目的作用等角度回答如穩定秩序;發展經濟;以人民為中心;都為新中國金融治理提供經驗。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殷鑒不遠,在夏侯之世。——《詩經·大雅·蕩蕩》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唐太宗《詩》《書》《春秋》,皆所以明乎得失之跡,存王道之正,垂鑒戒于后世者也。——宋神宗歷史上的王朝大多會吸取前代的教訓并調整統治政策,而具體效果又不一而足。請以“歷史借鑒”為主題,選擇中國古代史為例,自擬論題并展開論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謹,表述成文)【答案】示例:論題:歷史借鑒的正確與適度關乎統治的效果。論述:正確的歷史借鑒有利于調整政策促進社會發展。漢初統治者借鑒了秦朝暴政導致速亡的教訓,推行了輕徭薄賦休養生息政策,使社會經濟逐漸得到恢復和發展,為西漢的強盛奠定了基礎。宋代吸取唐末五代藩鎮林立、武將專權的教訓,采取收兵權、重文治等手段,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統治。但對歷史教訓的錯誤總結和過度防范也會對社會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如漢初將秦朝滅亡的原因歸于缺乏王室封國的拱衛并由此實行郡國并行制,最終釀成七國之亂威脅中央集權;鑒于元代相權擴張,威脅皇權,明太祖廢除丞相制度,皇帝權力高度集中,但由此也帶來宦官專權,政治腐敗,加劇了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等。綜上所述,在借鑒歷史經驗時,需要保持理性和審慎的態度,一方面正確總結歷史教訓,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走極端帶來新的問題,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同時,還需要注重創新應對社會的各種機遇和挑戰。【解析】本題是論述題之歷史事物闡釋題。時空是古代(中國)。首先,擬定論題。解讀材料,材料呈現的是古代不同時期對歷史經驗的重視,根據“歷史上的王朝大多會吸取前代的教訓并調整統治政策,而具體效果又不一而足。”可擬定論題為:歷史借鑒的正確與適度關乎統治的效果。其次,根據所擬論題,列舉史實闡述論題,如可以列舉正確的歷史借鑒,以漢朝初年吸取秦朝滅亡的歷史教訓,實行無為而治,迎來文景之治。宋代吸取唐末五代藩鎮林立、武將專權的教訓,采取收兵權、重文治等手段,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統治。然后列舉反面的錯誤的總結也會帶來負面影響,如漢初將秦朝滅亡的原因歸于缺乏王室封國的拱衛并由此實行郡國并行制,最終釀成七國之亂,威脅中央集權;明太祖廢除丞相制度,皇帝權力高度集中,但由此也帶來宦官專權,政治腐敗,加劇了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等。最后總結升華主題,綜上所述,在借鑒歷史經驗時,需要保持理性和審慎的態度,一方面正確總結歷史教訓,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走極端帶來新的問題,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同時,還需要注重創新應對社會的各種機遇和挑戰。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1年10月,毛澤東頒布中央軍委命令指出:“海防為我國今后主要的國防前線。”1953年2月,在首次視察海軍艦艇部隊時,毛澤東指出我們不能忘記舊中國有海無防的歷史。1956年6月9日,海軍第一次黨代表大會指出,加強海防建設,打擊敵人的騷擾破壞,保護海島運輸和漁業生產的安全,加強戰備工作,以便在適當時機,配合陸軍和空軍執行解放沿海敵占島嶼、解放臺灣的任務。——摘編自蘭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海權認識演進研究》材料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海洋戰略重要論述出處海洋不是護城河,當前世界各國爭相把科技重點、經濟發展的重點、威懾戰略的重點轉向海洋,我們不可掉以輕心。中國要富強,必須面向世界,走向海洋。1979年8月鄧小平同志視察海軍105導彈驅逐艦時的講話保護海洋生態,開發海洋資源,實施海洋綜合管理,促進海洋經濟發展。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法戰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當前,以海洋為載體和紐帶的市場、技術、信息、文化等合作日益緊密,中國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就是希望促進海上互聯互通和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藍色經濟發展,推動海洋文化交融。2019年4月主席出席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時的講話(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建國初我國海洋戰略的特點及其成因。(2)綜合上述材料,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海洋戰略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評析。【答案】(1)特點:重視海防,維護國家安全;兼顧經濟發展原因:近代海洋觀念的影響;西方殖民侵略的歷史教訓;資本主義世界的軍事威脅;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的需要;增強國力的現實需要;(2)變化:從側重軍事安全到注重經濟效能;注重科技開發;注重海洋生態保護;強調綜合治理;強化國際合作;關注海洋文化交流。評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經濟的需要;隨著國際交往密切,現代海洋觀念被人們認識和接受;新一輪國際海洋競爭側重于經濟與技術競爭;海洋生態問題越發突出,保護海洋生態已是國際共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科學發展的需要;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國際聯系進一步加強,使得和平合作,合作共贏成為可能;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海洋開發戰略的調整,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提升了技術水平,也為世界提供了海洋開發的中國智慧,有利于國際發展與和平。【解析】【小問1】本題是特點類、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建國初。第一小問特點:根據材料一“海防為我國今后主要國防前線”得出重視海防,維護國家安全;根據材料一“加強海防建設,打擊敵人的騷擾破壞,保護海島運輸和漁業生產的安全”得出兼顧經濟發展。第二小問原因:根據材料一“毛澤東指出我們不能忘記舊中國有海無防的歷史”得出近代海洋觀念的影響;西方殖民侵略的歷史教訓;根據時間1951年、1956年,聯系當時國際關系得出資本主義世界的軍事威脅;根據材料一“加強戰備工作,以便在適當時機,配合陸軍和空軍執行解放沿海敵占島嶼、解放臺灣的任務”得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的需要;根據所學得出增強國力的現實需要。【小問2】本題是對比類、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第一小問變化:根據材料一“海防為我國今后主要的國防前線。”和材料二“海洋不是護城河,當前世界各國爭相把科技重點、經濟發展的重點、威懾戰略的重點轉向海洋,我們不可掉以輕心。中國要富強,必須面向世界,走向海洋。”得出從側重軍事安全到注重經濟效能;注重科技開發;根據材料二“保護海洋生態,開發海洋資源,實施海洋綜合管理,促進海洋經濟發展。”得出注重海洋生態保護;強調綜合治理;根據材料二“當前,以海洋為載體和紐帶的市場、技術、信息、文化等合作日益緊密,中國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就是希望促進海上互聯互通和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藍色經濟發展,推動海洋文化交融。”得出強化國際合作;關注海洋文化交流。第二小問評析:首先根據改革開放時代背景,結合世界形勢即全球化、多極化趨勢發展的歷史潮流進行評析我國海洋戰略變化的原因,然后分析這種變化帶來的影響。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經濟的需要;隨著國際交往密切,現代海洋觀念被人們認識和接受;新一輪國際海洋競爭側重于經濟與技術競爭;海洋生態問題越發突出,保護海洋生態已是國際共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科學發展的需要;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國際聯系進一步加強,使得和平合作,合作共贏成為可能;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海洋開發戰略的調整,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提升了技術水平,也為世界提供了海洋開發的中國智慧,有利于國際發展與和平。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艾維爾爵士)忠心耿耿,從不欺詐從不背叛,是一個值得信賴之士;(克利福德)如同伯爵一般高貴,他秉持公正,絕不容忍胡作非為,無論是卑微之士或是高貴之士。所有的貴族都可歌可泣,但我無法一一列舉。——摘編自《貴族之歌》(1263年)我們吃粗糧,穿破爛,但那又有什么不好?讓蠢才穿羅著緞,壞蛋飲酒作樂,他們是繡花枕頭。你瞧那個叫老爺的家伙,裝模作樣,大搖大擺,盡管他一呼百諾,盡管他有勛章綬帶一大套,白癡還是白癡,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看了只會哈哈大笑。實實在在的真理,頂天立地的品格,比什么爵位都高。——摘編自羅伯特·彭斯《不管那一套》(18世紀后期)材料二19世紀英國小說家特羅洛普的《如今世道》,講述了貴族朗杰斯塔夫僅靠繼承土地獲得收益,但地租收益減少使他入不敷出,多方舉債,卻無力償還,最終窮苦潦倒。隨著議會改革和文官制度改革,貴族壟斷行政部門局面被打破,朗杰斯塔夫多次競選代表本郡的國會議員卻均以失敗告終。內心異常苦悶,對未來的出路充滿迷茫。——摘編自曾妍《19世紀英國小說中的紳士形象》(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英國貴族文學形象的變化并分析其原因。(2)請為材料二中的貴族朗杰斯塔夫設計一條符合時代背景的出路,并說明理由。【答案】(1)變化:英國貴族的文學形象由正面謳歌變為負面描寫。原因:政治上,資產階級革命和民主政治的發展沖擊了貴族階層;經濟上,價格革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