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
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
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
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
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選擇題)本卷共16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距今3800—3500年的二里頭遺址沿古洛河北岸呈西北—東南向分布,其中心區位于遺址東南部的稍高起的區域,包括宮殿區和宮城(晚期)、祭祀區、圍垣作坊區和若干貴族聚居區等重要遺存。這一分布格局()A.可以認定二里頭是夏朝的都城 B.證實我國較早進入了階級社會C.表明當時生產力水平相當發達 D.反映中華文明起源多元特征【答案】B【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是本質題、推斷題。時空是:夏朝時期(中國)。宮殿區和宮城是統治階層所在的地區,貴族聚居區是貴族階層生活區域,圍垣作坊區為從事手工業生產的奴隸所在地區,表明當時已經存在統治階級、奴隸主貴族、奴隸等階級劃分,進入了階級社會,B項正確;二里頭遺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遺存,但尚不能完全確定,排除A項;材料所述遺址的功能分區主要反映階級分化和等級界限情況,未提及農業、手工業等的生產水平和技術,且當時處于奴隸社會時期,生產力水平尚不能到相當發達的程度,排除C項;材料只反映二里頭一處的情況,看不出起源的多元,排除D項。故選B項。2.西漢昭帝時期。霍光組織了一場有關經濟政策的大辯論,史稱鹽鐵會議、賢良文學在鹽鐵會議中說道:‘竊聞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廣道德之端,抑末利而開仁義,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興,而風俗可移也。今郡國有鹽、鐵、酒榷,均輸,與民爭利。散敦厚之樸,成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趨末者眾。”這表明賢良文學()A.仍然秉持傳統重本輕末的觀念 B.對漢武帝經濟政策的全盤否定C.僅從道德層面反思了鹽鐵政策 D.完全忽略了工商業的積極作用【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代(中國)。材料“今郡國有鹽、鐵、酒榷、均輸,與民爭利”體現的是部分賢良文學認為郡國的經營鹽鐵會與民爭利,不利于民生的發展,說明這些賢良文學秉持傳統重本輕末的觀念,A項正確;材料只反映了賢良文學對鹽鐵政策的態度,沒有涉及對其他經濟政策的態度,不能得知“全盤否定”,排除B項;據材料“今郡國有鹽、鐵、酒榷,均輸,與民爭利”可知,賢良文學在考慮鹽鐵政策時,也考慮了經濟層面,排除C項;據材料可知,賢良文學看到了工商業不利于農業發展的一面,但沒有涉及是否忽略了工商業的其他積極作用,排除D項。故選A項。3.魏晉時期的名士們多光身著寬大外衣,或者外衣內著一件類似今天吊帶衫的奇特內衣,并不等中衣,此衣式僅見于這一時代;女子服飾則長裙曳地,大袖翩翩,飾帶層層疊疊,表現出優雅飄逸的風格。寬衣博業成為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流行服飾。這種服飾裝則必備()A.是這一時期民族交流的體現 B.反映出佛道老莊思想的盛行C.表明儒學統治地位逐步崩塌 D.說明名士能夠引領時代習俗【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魏晉時期(中國)。根據材料“魏晉時期的名士們多光身著寬大外衣,或者外衣內著一件類似今天吊帶衫的奇特內衣,并不等中衣,此衣式僅見于這一時代;女子服飾……表現出優雅飄逸的風格”及所學知識,崇尚虛無,力求輕松、自然、隨意的感覺,這明顯是受到清靜無為的老莊思想的影響,反映出佛道老莊思想的盛行,B項正確;魏晉時期名士的服飾并非受到少數民族服飾的影響,不能反映民族交流,排除A項;雖然此時期佛教和道教沖擊儒家思想,但儒學統治地位并沒有“崩塌”,排除C項;材料中魏晉名士的習俗是因為政治上動蕩,思想上老莊盛行,并非因為名士的引領,排除D項。故選B項。4.宋朝實行官、職、差遣制度有只表示官階俸祿品級,并不執掌實權,職是加官虛銜,屬名譽稱號;只有空道后才取得實權,負責具體事務。這一制度設計()A.有效提高了行政效率 B.防止了官吏擅長之權C.適應文人治國的需要 D.加劇了政府財政危機【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據材料“宋朝實行官、職、差遣制度”“有只表示官階俸祿品級,并不執掌實權,職是加官虛銜,屬名譽稱號”及所學知識可知,為了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宋代采取分化事權的方法,但這也增強了宋朝的官僚隊伍,進而加劇了政府的財政危機,D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分化事權的方式,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A項;這一制度設計有利于防范官吏擅權,但沒有“防止了”官吏擅權,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分化事權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沒有涉及對文官、武官的態度,與文人治國沒有直接關系,排除C項。故選D項。5.王陽明認為:“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知行合一,方為至人”。這一思想體現王陽明()A.力圖挽救社會危機以正人心 B.糾正程朱理學空談心性之弊C.繼續挑起圣人匡時濟世重擔 D.重視思想感悟提升實踐效果【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時期(中國)。根據題意可知,王陽明認為天地間的至理存在于人的內心深處,同時應當將思想與實踐相結合,實現知行合一,說明他重視思想感悟提升實踐效果,D項正確;這一思想體現的是王陽明對思想的感悟和實踐效果的忠實,并不是要挽救社會危機,排除A項;王陽明是發展了程朱理學,而不能體現糾正程朱理學的弊端,排除B項;這一思想并不能說明王陽明是要匡時濟世,而是體現了王陽明重視思想感悟提升實踐效果,排除C項。故選D項。6.下圖為1903年美國雜志刊登關于俄國妄圖侵略中國領土的插畫。由此可得知()A.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狂潮 B.西方列強內部合作與矛盾并存C.俄國嚴重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 D.俄日間爭奪東北即將引發戰爭【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初(中國)。據材料信息可知,面對俄國想要侵略中國領土的情況,其他列強采取了抵制的行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列強都想要在中國獲得更多的利益,所以在侵略中國上也存在著利益沖突,材料中其他國家抵制俄國對中國的侵略正是西方列強內部合作和矛盾的體現,B項正確;甲午中日戰爭后,西方列強就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俄國“妄圖”侵略中國領土的插畫,據此不能體現俄國對中國領土主權的破壞,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多個列強抵制俄國對中國領土的侵略,沒有直接涉及俄日之間的矛盾,排除D項。故選B項。7.就是否建立統一戰線的問題,第一個綱領中,規定要“徹底斷絕同黃色知識分子階層及其他類似黨派的一切聯系”。中共“二大”提出“民主聯合戰線”,同意與中國國民黨進行“黨外聯合”。中共“三大”決定以“黨內合作”的形式與中國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這表明()A.找到了實現中國革命勝利的正確道路B.基于國內外革命形勢變化做出的調整C.總結經驗教訓并在政治上走上了成熟D.能依據國情獨立自主地制定方針政策【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1-1923年(中國)。據材料可知,從中共一大到中共三大,的統一戰線政策發生了一系列變化,結合所學可知,在不同時期對統一戰線的不同認識和決策,這表明能夠根據國內外革命形勢的變化,靈活地調整自己的政策和策略,B項正確;1927年毛澤東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找到了中國革命勝利的正確道路,排除A項;遵義會議的召開標志著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排除C項;從中共一大到中共三大,的政策還深受共產國際的影響,還不能做到依據國情獨立自主地制定方針政策,排除D項。故選B項。8.1941年11月,陜甘寧邊區召開第屆參議會第一次會議。經無記名秘密投票方式從39名候選人中選出18名政府委員,其中員占7名,人徐特立當即聲明退出,經大會通過,以黨外人士白文煥遞補。這一做法()A.旨在保持政權的無產階級性質 B.體現出邊區政府的工農基礎C.改變了抗日根據地的防御態勢 D.貫徹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原則【答案】D【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次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目的題和影響題。根據材料可知,選出的18名政府委員中有7名是黨員,徐特立立即退出,并遞補了一名黨外人士,這一做法表明,當時邊區政府實行“三三制”原則,這有利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發展,體現了團結黨外人士共同抗戰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原則,D項正確;此時邊區政府強調各階級團結抗日,對保持政權無產階級性質的要求體現并不明顯,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工農聯合的特點,排除B項;C項與史實不符,當時仍然處于防御狀態,排除。故選D項。9.1963年,印尼發起并舉辦新興力量運動會,中國克服巨大阻力,派代表團參加。周恩來總理在賀電中說:“新興力量運動會的召開,標志著新興國家的人民在反對帝國主義和新老殖民主義對國家體育事務的操縱和壟斷的斗爭中所取得的重大勝利。”由此可知,中國參加新興力量運動會()A.全方位突破了美國的封鎖 B.加強了與亞非拉國家的團結C.旨在改善周邊的政治局勢 D.直接推動了第三世界的興起【答案】B【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型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目的題,時空是1963年的中國。根據材料“1963年,印尼發起并舉辦新興力量運動會,中國克服巨大阻力,派代表團參加。”“新興國家的人民在反對帝國主義和新老殖民主義對國家體育事務的操縱和壟斷的斗爭中所取得的重大勝利”及所學可知,新中國在面臨西方國家遏制封鎖的背景下參加新興力量運動會,目的是與印尼等亞非拉國家一起抵制西方國家的制裁,以體育交流促進中國與亞非拉國家之間的團結協作,B項正確;“全方位突破了美國封鎖”的說法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改善中國周邊的政治局勢”并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項;第三世界興起始于1961年不結盟運動的誕生,排除D項。故選B項。10.20世紀80年代后期,承包制在國有企業中廣泛推行。如圖所示是1988-1990年中國國有企業虧損額和虧損面(虧損企業數占企業總數的比重)情況。這反映出當時()A.國民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B.經濟體制改革亟待深化C.市場經濟體制舉步維艱 D.傳統發展理念影響較深【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88—1990年(中國)。根據材料“1988—1990年中國國有企業虧損額和虧損面”可知,1988—1990年,國有企業虧損額和虧損企業占比呈上升趨勢,反映出經濟體制有待進一步改革,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國有經濟虧損情況,與國民經濟結構無關,排除A項;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排除C項;材料主要不涉及傳統發展理念,排除D項。故選B項。11.在中世紀早期的西歐地方主義情緒泛濫。基層大多數居民往往以地方名稱稱呼自己的出身,如倫敦人、巴黎人等。與此同時,教會也宣揚“(歐洲)人只有基督徒和異教徒的區分,沒有民族與國家的差別”。這種狀況導致西歐()A.教權與王權兩者勢不兩立 B.封建君主權力逐漸由實向虛C.天主教會推動歐洲團結 D.民族國家形成面臨重重障礙【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型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中世紀歐洲。根據材料“基層大多數居民往往以地方名稱稱呼自己的出身,如倫敦人、巴黎人等”“教會也宣揚‘(歐洲)人只有基督徒和異教徒的區分,沒有民族與國家的差別’?!奔八鶎W可知,中世紀早期的西歐沒有形成統一的王權,大多數居民也沒有國家和民族意識,加上教會對民族和國家的“歪曲”宣傳,使得西歐民族國家的形成面臨重重障礙,D項正確;中世紀西歐的教權與王權是斗爭又合作的關系,排除A項;西歐的王權在中世紀逐漸呈現由虛向實的趨勢,排除B項;天主教會宣傳“人只有基督徒和異教徒的區分,沒有民族與國家的差別”,這加劇了歐洲的分裂,排除C項。故選D項。12.15世紀,廷巴克圖的??茽柎髮W和穆斯林世界的其他學校一樣,不但講授人文學科,如伊斯蘭圣訓、修辭學、邏輯學、星占學、天文學、歷史學等,而且也講授自然科學。??茽柎髮W奉行“門戶開放”政策,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材料能夠用來印證()A.阿拉伯學術文化中心的南移 B.津巴布韋國家文化的繁榮C.商路對文化傳播的重要影響 D.撒哈拉以南大學教育的普及【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型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時空是15世紀的非洲。根據材料“15世紀,廷巴克圖的??茽柎髮W和穆斯林世界的其他學校一樣,不但講授人文學科,……而且也講授自然科學。??茽柎髮W奉行‘門戶開放’政策,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奔八鶎W知識可知,中古時期的廷巴克圖是西非的重要文化中心,西非文明繁榮的重要因素是撒哈拉商路的影響,而伊斯蘭教原本是阿拉伯文化,由此可知,古代商路推動伊斯蘭文明傳到西非,C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出阿拉伯學術文化中心的南移﹐廷巴克圖只是西非的文化中心,排除A項;津巴布韋國家在非洲南部,排除B項;“撒哈拉以南大學教育的普及”說法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C項。13.某學派認為,“宗教必須被當作單純的迷信拋棄掉,原有的政治形式必須被當作……壓迫性的存在消滅掉,人的良善本性必須成為主導性力量”。要實現這一切,他們尋求的最佳途徑是()A.暴力革命 B.重塑信仰 C.訴諸理性 D.實行共和【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正向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7-18世紀(世界)。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這個學派是啟蒙運動時期出現的“百科全書派”,他們認為“宗教必須被當作單純的迷信拋棄掉,原有的政治形式必須被當作……壓迫性的存在消滅掉,人的良善本性必須成為主導性力量”而要實現這一切,就要訴諸理性,C項正確;材料并未提及暴力革命,排除A項;材料要拋棄宗教,而不是重塑信仰,排除B項;材料也沒有提到實現共和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C項。14.下圖是法國大革命時期創作的漫畫,漫畫中的路易十六以野豬形象出現。這幅漫畫可以用來說明,當時法國()A.外部勢力威脅與日俱增 B.專制主義破壞社會秩序C.革命原則成為社會共識 D.新舊勢力矛盾開始激化【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根據漫畫的題目《你們認清我太晚了》以及“路易十六以野豬形象出現”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法國大革命將斗爭矛頭指向法國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漫畫抨擊專制君主的貪婪野蠻,抨擊專制主義破壞社會秩序,B項正確;漫畫主要內容是路易十六和貴族,突出國內的舊制度,而非外部威脅,排除A項;當時受啟蒙思想影響的資產階級和一部分民眾支持革命,舊勢力和一部分思想保守的民眾則不認同革命原則,“社會共識”的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新舊勢力矛盾在大革命爆發前夕就十分尖銳,并非此時才開始,排除D項。故選B項。15.“非暴力不合作”主義()《印度輿論》中關于“非慕力不合作”主義的相關報道時間相關報道1909年12月18日非暴力不合作主義是一把鋒利的多刃劍。它可以被用于任何情況。兩個相互對立的人如果都使用這柄劍,雙方最終都會愉快。它無須流血而卓有成效。它不會生鑄,也無人能將它偷走1911年10月7日非暴力不合作主義的基礎就是真理,只有那些不信奉流血的人才可以有效地利用它1914年7月15日非暴力不合作主義并非弱者的武器。比之存在輸贏的體育競賽,它需要更多的勇氣A.被壓迫人民普遍接受的價值體系 B.蘊含道德理念的反帝思想武器C.民族解放運動中消極抵抗的縮影 D.有效消除印度種姓歧視的方案【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09年-1914年(印度)。根據所學可知,“非暴力不合作”主義核心是不用暴力方式反抗,同時在各個層面上拒絕與當時在印度的英國殖民當局合作。再根據材料中“兩個相互對立的人如果都使用這柄劍,雙方最終都會愉快”及“只有那些不信奉流血的人才可以有效地利用它”可知,“非暴力不合作”主義蘊含道德理念的反帝思想武器,B項正確。印度人民接受“非暴力不合作”主義,但其他國家不接受,因此其不是被壓迫人民普遍接受的價值體系,排除A項;由材料中“非暴力不合作主義并非弱者的武器”可知,其并非為消極抵抗,排除C項;非暴力不合作主義主要是對外的,消除印度國內種姓歧視關系不大,排除D項。故選B項。16.1979年,七十七國集團在第34屆聯大上提出開展新的全球性談判的建議,并要求將能源、原料、貿易、發展和金融等五個領域的問題結合起來加以討論。這些要求()A.促進了區域經濟合作 B.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發展C.擴大了能源輸出能力 D.建立了國際經濟新秩序【答案】B【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目的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世界)。根據材料“1979年,七十七國集團在第34屆聯大上提出開展新的全球性談判的建議,并要求將能源、原料、貿易、發展和金融等五個領域的問題結合起來加以討論?!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七十七國集團的宗旨是在國際經濟領域內加強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七十七國集團提出開展新的全球性談判,要求加強全球經濟合作,這有利于經濟全球化發展,B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涉及“區域經濟合作”,排除A項;“擴大了能源輸出能力”的說法只是涉及部分材料,沒有體現材料主旨,排除C項;目前為止,尚沒有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排除D項。故選B項。第Ⅱ卷(非選擇題)本卷共4小題,共52分??忌鶕筮M行作答。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臨清衛設置大事記至元二十七年(1290),即會通河開通第二年,“改利津海道運糧萬戶府為臨清御河運糧上萬戶府”?;蕬c元年(1312),樞密院議“各處都府并總管高麗、女直、漢軍萬戶府及臨清萬戶府,秩三品”,專門規定了臨清萬戶府總管的品級為正三品。洪武六年(1373)十一月,明廷“命置倉于臨清以貯轉運糧儲,仍以軍士三千守之”。正統十一年(1446)二月,“宜易臨清千戶所為守御千戶所,除吏目一人,以便會鞫”。正統十四年(1449)十一月,明廷命“徙山東濟寧左衛于臨清,改為臨清衛,以臨清守御千戶所”。——摘編自胡雪艷等《明代臨清衛與運河漕運》(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臨清衛設置的背景。(2)根據材料,判斷臨清應位于圖中的(從①②③④中選填一個序號),并說明理由。【答案】(1)背景:地理位置優越,南北運河交匯之地;漕運發達,需要維護糧食安全;長途販運貿易的發展;蒙古威脅明朝內陸邊疆,軍事戰略地位的不斷提高;元代的臨清萬戶府為明代臨清衛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答出其中3點可)(2)②。理由:會通河開通后,臨清御河運糧上萬戶府設立,據此可知臨清與會通河的開通密切關聯;根據材料“徙山東濟寧左衛于臨清”,可知臨清位于圖中的濟南附近?!窘馕觥俊拘?】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元明時期的中國。根據圖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元朝重新開通了大運河,而臨清位于南北運河交匯之處,地理位置優越;根據材料“至元二十七年……改利津海道運糧萬戶府為臨清御河運糧上萬戶府”可知元代臨清萬戶府為明代臨清衛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根據材料“命置倉于臨清以貯轉運糧儲,仍以軍士三千守之”可知漕運發達,需要維護糧食安全;結合所學知識明清時期長途販運貿易的發展?!拘?】本題是特點類、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元明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會通河開通第二年,改利津海道運糧萬戶府為臨清御河運糧上萬戶府”,據此可知臨清與會通河的開通密切關聯;根據材料“徙山東濟寧左衛于臨清,改為臨清衛,以臨清守御千戶所”可知臨清位于圖中的濟南附近,應為圖中的②所在地。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當西方文明挾堅船利炮登陸中國之后,中國的知識分子開始了發現西方和反思傳統的過程,同時,這也是一個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沖突、交匯、融合的歷史過程。甲午之后,追求現代性的中國啟蒙知識分子,通過認識“西方”現代文明與帝國強權于一身的兩面性,理解世界現代化的歷史趨勢,并籍由其西方想象而確立了中國現代化之“文明”與“富強”兩大目標。在百年中國救亡圖存的歷史語境中,國人對西方集強盜與導師于一身的形象的認知往往囿于片面的單向思維,或尊崇西方為現代文明之典范,或仇恨西方帝國強權之罪惡,親西方和反西方的意識并存?!幾耘砻鳌督袊乃枷霘v程》等材料二鴉片戰爭后,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等思想,表征著中國向西方學習以實現民族復興的悲情式現代化訴求。甲午中日戰爭前后,中國啟蒙知識分子的西方想象,關乎中國現代化之價值取向。嚴復對西方“自由為體,民主為用”文明秩序的認識,梁啟超對文明進程中自由與強權之辯證法的思考,陳獨秀對西方列強之人性獸性并進的“世界文明之猛獸”的揭示等,無不辯證地揭示了西方現代性的特點。對中國啟蒙知識分子來說,亡國滅種的民族悲情、天下主義的文化傳統、留學外域的跨文化背景等,構成了影響其西方想象的復雜因素。——摘編自高力克《雙面西方:文明與強權——中國近代知識精英的西方想象》(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國人西方觀形成的時代背景。(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近代國人的西方觀?!敬鸢浮浚?)背景:民族危機日益加深;社會性質發生變化;近代中國有識之士的推動;西方先進思想的傳入等。(2)評價:有利于西學在中國的傳播;有利于打破中西文化對立,促進中西文化融合;助推中國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近代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情懷,在社會上起了思想解放和啟蒙的作用;受時代和階級局限性影響,產生的影響有限?!窘馕觥俊拘?】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中國。背景:根據材料“當西方文明挾堅船利炮登陸中國之后,中國的知識分子開始了發現西方和反思傳統的過程”和所學可知,可從民族危機日益加深、社會性質發生變化、近代中國有識之士的推動及西方先進思想的傳入等角度進行分析。【小問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中國。評價:根據材料“表征著中國向西方學習以實現民族復興的悲情式現代化訴求”“對中國啟蒙知識分子來說,亡國滅種的民族悲情、天下主義的文化傳統、留學外域的跨文化背景等,構成了影響其西方想象的復雜因素”和所學可知,可從有利于西學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中西文化融合、助推中國近代化、在社會上起思想解放和啟蒙的作用及具有時代局限性等角度進行分析。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想讓你知道,對于你重返海軍部,我是多么高興?!蚁胱屇愫褪紫嘀溃绻隳茏屛冶救肆私饽阆胱屛艺莆盏那闆r,我隨時歡迎。你可以通過你的郵袋或者我的郵袋寄出密封信件。——富蘭克林·D.羅斯福致溫斯頓·丘吉爾的信,1939年9月11日如果這個國家將命運交給美國來決定,如果有人為幸存的居民爭取到最優惠的條件,那么誰也沒有權利責怪這些人。對不起,總統先生,我直截了當地道出了這場噩夢。我無法向繼任者交代,他們在完全的失望和絕望之中可能不得不順應德國人的意志?!獪厮诡D·丘吉爾致富蘭克林·D.羅斯福的信,1940年5月20日——摘編自[英]西蒙·蒙蒂菲奧里《書信中的世界史》材料二熱衷于英美“特殊關系”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以希臘和羅馬的關系來形容英美關系。這種特殊關系的觀念,在二戰前就有人提及。戰后,在英國政治家的有力推動下,英國與美國的關系急劇升溫。1946年3月,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指出:為了對付“暴政”,英聯邦與帝國必須和美國“建立特殊的關系”。這是英美特殊關系的初步形成。1964年,美國擔心英國工黨政府會在希臘所做的那樣,突然把在遠東抵御共產主義傳播的負擔完全交給美國,甚至說:“在維護遠東的和平方面,美國不想孤單一人,我們相信,英國依然能在那里發揮重要的作用?!?980年1月,卡特總統指出:“任何外來力量企圖控制波斯灣地區都將視為對美利堅合眾國根本利益的進攻。這種進攻將遭到包括武裝力量在內的任何必要手段的回擊。”對此,英國人該有何種感想呢?——摘編自計秋楓、馮梁等《英國文化與外交》(1)書信史料會留下重大的歷史線索。探究材料一中書信體現出的歷史線索。(2)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二戰后英美“特殊關系”?!敬鸢浮浚?)歷史線索:二人通信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爆發;1939年9月11日丘吉爾尚未任英國首相,當時首相是張伯倫;1940年5月20日丘吉爾已是英國首相;英美兩國有聯合抗擊法西斯意愿;1940年5月20日德軍空襲英國,英國抗擊法西斯的斗爭形勢嚴峻。(2)評析:二戰后英美“特殊關系”的形成具有歷史淵源,即英美之間有密切的血緣聯系,有共同的歷史、語言和文化;二戰期間為共同反抗法西斯結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二戰結束后為遏制蘇聯的共同需要,美英兩國加強合作;二戰后,英國為恢復經濟需要美國的援助,而美國為穩定西歐資本主義陣腳需要英國的合作,因此出于國家利益的需要,兩國需要合作。但這種合作關系是“特殊”的,英國意圖是要恢復舊日輝煌,而美國則要維持世界霸主地位,這注定了兩國的“特殊關系”是建立在各自的利益基礎上,當戰略利益產生分歧、矛盾甚至尖銳對立時,血緣和文化的維系作用便自然讓位于現實的戰略利益,因此,這種“特殊關系”是不穩固的?!窘馕觥俊拘?】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二戰期間(英美)。據材料一“1939年9月11日”“1940年5月20日”可知,二人通信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爆發;據材料一“對于你重返海軍部”可知,1939年9月11日丘吉爾尚未任英國首相,當時首相是張伯倫;據材料“我無法向繼任者交代”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0年5月20日丘吉爾已是英國首相;結合兩人的通信內容可知,英美兩國有聯合抗擊法西斯的意愿;據材料一“他們在完全的失望和絕望之中可能不得不順應德國人的意志”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0年5月20日德軍空襲英國,英國抗擊法西斯的斗爭形勢嚴峻。小問2】本題是評析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二戰期間(英美)。讀題干,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評析二戰后英美“特殊關系”;讀材料,材料一是二戰期間英美共同反抗法西斯的合作;材料二反映的是二戰后英美共同對抗蘇聯彼此的合作;據此可以從二戰后英美“特殊關系”產生的背景、具體的合作、評價去分析;首先分析背景,結合所學知識,二戰后英美“特殊關系”的形成具有歷史淵源,即英美之間有密切的血緣聯系,有共同的歷史、語言和文化;其次分析其具體的合作,結合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可知,二戰期間為共同反抗法西斯結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二戰結束后為遏制蘇聯的共同需要,美英兩國加強合作;二戰后,英國為恢復經濟需要美國的援助,而美國為穩定西歐資本主義陣腳需要英國的合作,因此出于國家利益的需要,兩國需要合作;最后評價英美的“特殊關系”,但這種合作關系是“特殊”的,英國意圖是要恢復舊日輝煌,而美國則要維持世界霸主地位,這注定了兩國的“特殊關系”是建立在各自的利益基礎上,當戰略利益產生分歧、矛盾甚至尖銳對立時,血緣和文化的維系作用便自然讓位于現實的戰略利益,因此,這種“特殊關系”是不穩固的。20.龍圖騰是中華民族古老的象征,伴隨時間發展,龍已滲透了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