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站名:站名:年級專業:姓名:學號:凡年級專業、姓名、學號錯寫、漏寫或字跡不清者,成績按零分記。…………密………………封………………線…………第1頁,共1頁首鋼工學院
《世界古代史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批閱人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以下關于古代羅馬帝國的描述,正確的是:在羅馬帝國的擴張過程中,其政治制度經歷了從共和制到帝制的轉變。羅馬帝國通過強大的軍事力量征服了眾多地區,包括地中海沿岸的大部分土地。然而,羅馬帝國后期面臨著內部政治腐敗、經濟衰退和外部蠻族入侵等諸多問題。那么,羅馬帝國最終分裂為東西兩部分是在哪個時期?()A.公元3世紀B.公元4世紀C.公元5世紀D.公元6世紀2、古代兩河流域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以下關于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的成就,不正確的是:()A.發明了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B.制定了《漢謨拉比法典》,是現存最早的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C.建立了高度發達的農業文明,水利灌溉技術先進D.古代兩河流域文明一直延續至今,沒有中斷3、在古代羅馬,法律制度不斷發展和完善。以下關于羅馬法的表述,不準確的是:()A.羅馬法對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B.羅馬法強調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保護了奴隸主階級的利益C.羅馬法的體系非常完備,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存在任何缺陷D.羅馬法在發展過程中不斷適應社會的變化和需求4、法國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遠影響的革命,它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傳播了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在革命過程中,頒布了《人權宣言》等重要文獻。那么,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導火線是?()A.三級會議的召開B.路易十六召開“御前會議”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D.嚴重的財政危機5、中國古代的明清時期,在思想文化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以下關于明清思想文化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王陽明的心學強調“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對后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B.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倡導經世致用,具有早期啟蒙思想的特征C.明清時期的小說創作達到了高峰,出現了《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等經典作品D.明清時期實行文化專制政策,大興文字獄,嚴重阻礙了思想文化的發展和進步6、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科學技術與工業生產緊密結合,產生了許多新的發明和創造。以下關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說法錯誤的是:()A.電力的廣泛應用,推動了生產領域和生活領域的深刻變革B.內燃機的發明和改進,促進了交通運輸業的發展C.化學工業的興起,為人類提供了更多的新材料和新產品D.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科技的發展主要依靠個人的天才和靈感,沒有形成系統的科學研究體系7、古代希臘的哲學思想對西方哲學產生了深遠影響,以下關于古代希臘哲學的描述,哪一項是不準確的?()A.蘇格拉底強調通過對話和思考追求真理B.柏拉圖提出了理念論C.亞里士多德是百科全書式的學者D.古代希臘哲學完全脫離了當時的社會現實8、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在其政治制度方面,以下哪種說法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A.雅典實行民主政治,公民有參與政治決策的權利B.斯巴達以軍事統治為特色,政治權力高度集中C.古希臘所有城邦都實行相同的政治制度D.古希臘的政治制度對后來西方政治思想產生了重要影響9、在古代中國,商鞅變法是一次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改革。以下關于商鞅變法的表述,正確的是:()A.主要目的是加強中央集權和提高軍隊戰斗力B.廢除了井田制,確立了土地私有制,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C.推行郡縣制,加強了對地方的直接控制D.以上選項均正確10、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以下關于中國抗日戰爭意義的論述,不準確的是:()A.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B.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C.中國戰場牽制了大量日軍,有力地支援了其他反法西斯戰場D.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使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11、古代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發祥地,種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會的重要特征。那么,種姓制度對古代印度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包括?()A.社會階層固化B.阻礙了社會流動C.影響了職業選擇D.以上都是12、工業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對社會經濟和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下列關于工業革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隨后擴展到其他國家B.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是工業革命的重要標志之一C.工業革命導致了工人階級的貧困和勞動條件的惡化,沒有帶來任何好處D.工業革命推動了城市化進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13、新航路開辟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開啟了全球化的進程,對世界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下關于新航路開辟的原因,不恰當的是:()A.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對黃金和財富的追求成為推動新航路開辟的經濟動力B.傳播基督教的宗教熱情,以及歐洲人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也是新航路開辟的重要因素C.奧斯曼帝國控制了東西方傳統的貿易商路,使得歐洲人不得不尋找新的通往東方的航路D.當時歐洲的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已經非常落后,無法支持遠洋航行,新航路開辟完全是出于偶然14、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不斷演變和發展。以下關于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表述,不準確的是:()A.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B.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提高了行政效率C.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新,此后一直沿用,沒有變化D.三省之間相互牽制和監督,減少了決策失誤15、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以下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不準確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戰削弱了帝國主義的力量,動搖了歐洲的世界優勢地位B.大戰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推動了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C.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了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也引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和社會動蕩D.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世界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實現了長期的和平與穩定二、簡答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共15分)1、(本題5分)分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和成就。2、(本題5分)論述近代英國憲章運動的背景、目標和影響。3、(本題5分)論述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原因、主要內容和歷史影響。三、論述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共25分)1、(本題5分)分析20世紀初德國崛起過程中經濟與軍事政策的相互關系。2、(本題5分)論述古代中國與周邊國家的文化交流。3、(本題5分)論述古代印加文明的獨特之處與消失原因。4、(本題5分)從社會結構、經濟基礎和文化傳承等方面論述古代斯巴達的特點。5、(本題5分)探討中國古代清朝前期的邊疆治理策略,以及對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的意義。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共30分)1、(本題10分)材料:“科舉制度,選拔人才,影響千年。”分析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歷史背景、發展歷程、主要特點及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2、(本題10分)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北省十堰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四月調研考試數學試題
- 廣西玉林市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學部編版隨堂測試((上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新疆吐魯番地區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學統編版課后作業((上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大學生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學習計劃書
- 2025春季學期國家開放大學專科《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一平臺在線形考(作業1至4)試題及答案
- 人工智能核心算法模擬題(附參考答案)
- 職業技術學校軟件與信息服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2024年)
- 2025年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河南省許昌市部分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數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畜牧養殖技術培訓與職業技能提升項目的開展考核試卷
- YS/T 285-2012鋁電解用預焙陽極
- GB/T 9410-2008移動通信天線通用技術規范
- GB/T 3408.1-2008大壩監測儀器應變計第1部分:差動電阻式應變計
- GB/T 20041.23-2009電纜管理用導管系統第23部分:柔性導管系統的特殊要求
- GB/T 10460-2008豌豆
- 區級領導干部醫療保健工作方案
- 焊縫超聲波探傷檢測報告
- 鍋爐專項吊裝施工方案
- 碳排放核算方法課件
- 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名錄
- 發育生物學 第一章 緒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