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綜合升級練 區域可持續發展-人教版高三地理試題_第1頁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綜合升級練 區域可持續發展-人教版高三地理試題_第2頁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綜合升級練 區域可持續發展-人教版高三地理試題_第3頁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綜合升級練 區域可持續發展-人教版高三地理試題_第4頁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綜合升級練 區域可持續發展-人教版高三地理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綜合升級練區域可持續發展

(2017?河北衡水中學二模)下圖為某內陸國主要城市及河流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第廣2題。

1.圖示甲地區有兩個雨季,分別是2—3月和7—9月,年平均降雨1550mmo其原因是()

A.2—3月位于東南信風迎風坡

B.2—3月受赤道低壓的控制

C.7—9月位于東北信風迎風坡

D.7—9月位于西南風迎風坡

2.該國主要城市多分布于中部地區。影響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河湖

C.土壤D.礦產

答案:1.D2.A

解析:第1題,從經緯度位置可以得出該地是埃塞俄比亞,降水主要來自高原地形雨。7-9月,北非

和阿拉伯半島受低氣壓帶控制,南印度洋吹來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轉為西南風,與來自幾內亞灣的

濕熱氣流合并為強大的西南氣流,沿高原迎風坡抬升,形成7—9月的“大雨期”。第2題,該國位

于熱帶高原.匕高原邊緣氣候悶熱,高原面I:較為涼爽,所以該國主要城市多分布于中部地區。

(2017?安徽宣城調研)下表反映了蘭陵溪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類型水土流失特征。該流域4—10

月的降水為924.6mm,占全年降雨量的84%(注:地表徑流系數指的是同一時間段內流域面積上的

徑流深度(mm)與降水量(mm)的比值,以小數或百分數表示)。據此完成第3~4題。

年地表徑流年泥沙流失H

土地利用類型徑流系數/%

(m3/hin2)(g/hm2mm)

板栗54.580.6563.26

茶園183.472.18111.32

柑橘117.411.39282.13

農田346.004.1113744.30

喬木林36.290.4323.02

竹林94.951.1319.51

3.該流域最有可能位于()

A.長江三峽B.大興安嶺

C.長江三角洲D.太行山區

4.下列四種土地利用類型中,水土保持效果最好的是()

A.茶園B.柑橘

C.板栗D.喬木林

答案:3.A4.D

解析:第3題,由材料可知,該地夏季降水集中,約占全年降水量的84%,計算可得,該地全年降水量在

1000mm以上,應當位于我國南方地區,B、1)兩項錯。而從該地土地利用類型看,有板栗、茶園及

柑橘等,說明地勢起伏大,應當為山區,A項正確,C項錯飛第4題,地表徑流系數指的是同一時間段

內流域面積上的徑流深度(mm)與降水審(mm)的比值,徑流系數小,說明地下水位高,下滲最多,水土

保持效果好八讀統計表可得,喬木林水十保持效果最好.

(2017?廣西五市聯考)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深入實施《中國

制造2025》,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應用,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生產、

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據此完成第5飛題。

5.我國東部地區部分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變,給當地區域發展帶來的影響是()

A.產業轉移加快B.產品滯銷擴大

C.就業壓力減輕D.環境污染加重

6.我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合理“藥方”是()

A.貼上著名的國際品牌

B.擴大產業的生產規模

C.加大產品的科技投入

D.引進充足的產業工人

答案:5.A6.C

解析:第5題,我國東部地區部分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變,有利于加快傳統產業的轉移,A項正確;

產業升級有利于產品銷售,B項錯誤;新興產業多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需要的勞動力數最少,從而加

大就業壓力,C項錯誤;技術密集型產業對環境的影響小,D項錯誤。第6題,通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

產品質量,增加產品附加值,但是貼上著名的國際品牌,沒有掌握核心技術,不能更好地促進中國制

造轉型升級,A項錯誤,C項正確;擴大產業的生產規模是傳統產業發展模式,B項錯誤;改造提升傳統

產業后需要少量高素質的勞動力,不需要引進充足的產業工人,D項錯誤。

(2018?河北衡水中學月考)在河道上攔河筑壩抬高水位,形成較大的上下游水位差,構成水電站水

頭,這種水能開發方式稱為壩式開發。壩式水電站常見的是河床式水電站和壩后式水電站。河床式

水電站水頭低,不會形成大面積水庫,通常建在河流的中下游,其廠房位于河床中作為擋水建筑物的

一部分,與大壩布置在一條直線上,一般只能形成50m以內的水頭,隨著水位的增高,其投資也增

大。壩后式水電站常建于河流中上游的高山峽谷中,可得到中高水頭的落差,地處云南和四川交界

的溪洛渡地下廠房為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下廠房。據此完成第7~9題。

7.壩后式水電站發電廠房建在地下,影響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氣候C.水文D.科技

8.與河床式水電站廠房相比,壩后式水電站的地下廠房的優勢是()

A.工程造價更低,建設成本少

B.發電機組樞紐布置占地少

C.不影響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活動

D.施工難度低,科技投入少

9.建壩蓄水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有()

①誘發局部地震②危及生物多樣性③加劇水土流失現象④影響全球氣候變化⑤造成下游

湖泊干涸和海水倒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答案:7.A8.B9.B

解析:第7題,題干中的“壩后式水電站常建于河流中上游的高山峽谷中”是關鍵信息,將廠房建在

地下,成本高,技術要求高,主要原因是當地沒有足夠的平地來建設廠房,選A項。第8題,壩后式水

電站的廠房發電設備布置于地下,具有樞紐布置占地少、與擋水泄水建筑物相對獨立、受施工倒流

影響小、抗震性能良好、環境友好和諧等特點。與河床式水電站廠房相比,壩后式水電站的地下廠

房工程造價高,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選B項。第9題,大型水電站建壩蓄水后,容易誘發的生

態環境問題主要從對庫區和大壩下游河湖的影響兩方面進行分析。

(2017?安徽蕪湖質檢)1乂域人口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對于促進區域內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

義。下圖表示2000年、2010年京津冀地區人口重心與經濟重心的分布位置。據此完成第1()11

題.

?KRK幾何

201四京"人口童心

★201碑京E經橋1:心

10.據圖判斷京津冀地區()

A.人口重心朝著幾何重心的西南方向偏移

B.經濟重心的移動幅度小于人口重心的移動幅度

C.自然差異導致人口重心和經濟重心在空間上偏離

D.人口重心偏移受到北京、天津經濟發展的影響

11.為促進京津冀地區人口與經濟的協調發展,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A.增強區域內中小城市的人口吸引力

B.強化資金、技術、人才在京津冀集聚

C.限制高新技術產業在區域內轉移

D.提高區域內特大城市的人口綜合承載力

答案:10.D11.A

解析:第10題,從圖中看,京津冀地區人口重心朝著幾何重心的東北方向偏移,A項錯;經濟重心的移

動幅度大于人口重心的移動幅度,B項錯;經濟差異導致人口重心和經濟重心在空間上偏離,C項錯;

人口重心偏移受到北京、天津經濟發展的影響,1)項正確。第11題,增強區域內中小城市的人口吸

引力,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減輕大城市的壓力對地區發展最有利,A項正確;強化資金、技術、人才

在京津冀集聚會加劇大城市的“城市病”,B項錯;限制高新技術產業在區域內轉移,不利于經濟發

展,C項錯;提高城市的承載力會使人口向京津冀地區轉移,不利于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D項錯。

12.(2018?廣西重點高中模擬)讀美國本土地理事物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20°100°80°

(1)指出密西西比河流域干支流的流向。

⑵說明甲地降水量季節分配的特點,并分析判斷理由。

⑶圖中丙所在地區是世界著名的傳統工業區,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區位優勢。

(4)說明乙所在區域種植蔬菜、花卉能快速地供應到該國東北部工業區的有利條件。

答案:(1)密西西比河的干流大致是由北向南注入墨西哥灣;分布于干流西側的主要支流大多是由西

北向東南流;分布于T?流東側的則足由東北向西南流。

(2)特點:冬季多、夏季少。原因:甲地為地中海氣候,冬季受來自海洋的盛行西風的影響,且受

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少。

(3)附近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市場廣闊等。

(4)農產品冷藏、保鮮技術的發展;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

解析:第⑴題,從圖中可以直接看出密西西比河干支流的流向。第(2)題,影響降水的主要因素從大

氣環流和地形兩方面進行分析。第(3)題,丙所在地區為美國東北部工業區,工業區位優勢從資源、

水源、交通、市場等方面進行分析。第(4)題,農產品能快速地供應到東北部工業區主要得益于農

產品冷藏、保鮮技術的發展和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

13.(2017?山東威海二模)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核樹喜光、好濕,適宜生長在年平均氣溫15c以上,年降水量超過1000亳米的地區。對低溫很敏

感,生長期最冷月不低于7~8C。一般生長在海拔6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可用于木材加工、制

漿造紙、化工等方面,核樹木身帶有的揮發性芳香油還具有驅蟲作用。核樹快速生長期可達十年,

且具有早期“高生長(第2~6年)”快于“粗生長(第6~10年)”的特點。

廣西校樹種植面積達200萬公頃,居全國首位,其中崇左市扶綏縣是主要的校樹速生林生產基

地。當地農民以前種植甘蔗,需要施肥等精耕細作,后來棄蔗種校,為了多種多收,有的一畝(約為

667平方米)地種600棵桂樹,導致校樹林下寸草不生,許多核農在校樹生長到第3年就砍伐了。

2014年起,當地政府提出“限核、禁核”,重新規劃樹種結構,調減梭樹種植面積。下圖示意扶綏縣

在廣西的位置。

百色

犬-23。26'

⑴與百色相比,分析扶綏縣適宜校樹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

⑵分析扶綏縣當地農民“棄蔗種校”的原因。

(3)分析近年來扶綏縣“限校、禁校”的原因。

⑷有人說核樹是“生態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