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電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_第1頁
低壓電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_第2頁
低壓電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_第3頁
低壓電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_第4頁
低壓電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

主編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工業部

同意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施行日期:1996年6月1日

有關公布國標《低壓配電設計規范》的告知

建標[1995]325號

根據國家計委計綜[1986]250號文的規定,由原機械電子工業部會同有關部門共同修訂的《低壓配

電設計規范》已經有關部門會審,現同意《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為強制性國標,自一九九六

年六月一日起施行。原國標《低壓配電裝置及線路設計規范》GBJ54-83同步廢止。

該規范由機械工業部負責管理,其詳細解釋等工作由中機中電設計研究院負責,出版發行由建設部

原則定額研究所負責組織。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修訂闡明

本規范是根據國家計劃委員會計綜[1986]250號文規定,由原機械電子工業部負責主編,詳細由原

機械電子工業部中電設計研究院會同有關單位,共同對《低壓配電裝置及線路設計規范》(GBJ54—83)

修訂而成。在修訂過程中,規范組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認真總結了規范執行以來日勺經驗,吸取了部

分科研成果,廣泛征求了全國有關單位的意見,最終由我部會同有關部門審查定稿。

這次修訂的重要內容是向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原則靠攏,在配電線路B勺保護中,為了防止人身問

接電擊、電氣線路損壞和電氣火災,全面采用了國際電工原則,對配電設備的布置,也參照國際電工原

則修訂了安全措施,在線路敷設中增訂了電纜橋架、電纜豎井設計的規定,以及由于電氣產品更新.換

代等原因增補修改了有關條文。

本規范在執行過程中,如發現需要修改和補充之處,請將意見和有關資料寄送機械工業部中機中電

設計研究院(地址:北京廣安門外蓮花河胡同1號;郵政編碼:100055),并抄送機械工業部行業發展司,

以便此后修訂時參照。

機械工業部

一九九五年七月

第一章總則

第條為使低壓配電設計執行國家的技術經濟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配電可靠、電能質量合格、

節省電能、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和安裝維護以便,制定本規范。

第L0.2條本規范合用于新速和擴定工程的交流、工頻500V如下的低壓配電設計。

第1.0.3條低壓配電設計應節省有色金屬,合理地選用銅鋁材質的導體。

第L0.4條低壓配電設計除應執行本規范外,尚應符合現行的國家有關原則、規范B勺規定。

第二章電器和導體B勺選擇

第一節電器的選擇

第條低壓配電設計所選用的電器,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原則,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電器的械定電壓應S所在回路標將電壓相適應;

二、電器的額定電流不應不不小于所在回路的計算電流;

三、電器的額定頻率應與所在回路的頻率相適應;

四、電器應適應所在場所口勺環境條件;

五、電器應滿足短路條件下的動穩定與熱穩定的規定。用于斷開短路電流的電器,應滿足短路條件

下的通斷能力。

第2.L2條驗算電器在短路條件下的通斷能力,應采用安裝處預期短路電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當

短路點附近所接電動機額定電流之和超過短路電流日勺1%時,應計入電動機反饋電流日勺影響。

第2.1.3條當維護、測試和檢修設備需斷開電源時,應設置隔離電器。

第2.1.4條隔離電器應使所在回路與帶電部分隔離,當隔高電器誤操作會導致嚴重事故時,應采用

防止誤操作的措施。

第2.1.5條隔離電器宜采用同步斷開電源所有極的開關或彼此靠近的單極開關。

第2.1.6條隔離電器可采用下列電器:

一、單極或多極隔離開關、隔離插頭;

二、插頭與插座;

三、連接片;

四、不需要拆除導線的杵殊端子;

五、熔斷器。

第2.1.7條半導體電器嚴禁作隔高電器。

第2.L8條通斷電流的操作電器可采用下列電器:

一、負荷開關及斷路器;

二、繼電器、接觸器:

三、半導體電器;

四、10A及如下的插頭與插座。

第二節導體的選擇

第條導體的類型應按敷設方式及環境條件選擇。絕緣導體除滿足上述條件外,尚應符合工作電壓的

規定。

第2.2.2條選擇導體截面,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線路電壓損失應滿足用電設備正常工作及起動時端電壓的規定;

一、按敷設方式及環境條件確定日勺導體栽流量,不應不不小于計算電流;

三、導體應滿足動穩定與熱穩定日勺規定;

四、導體最小截面應滿足機械強度的規定,固定敷設日勺導線最小芯線截面應符合表2.2.2日勺規定。

固定敷設的導線最小芯線截面表2.2.2

顯小芯線祗面(mN)

敷設方式

銅芯伯芯

探導發敷設工緲竣于上1010

絕緣導線敷設于絕緣于上:

2.5

室內L?2m1.0

2.5

至外L?2m2.5

*4T

室內外2>L?6nx4

V

2<L?16m6

10

16VI?25nx

絕緣導線穿管顫設1.02.5

絕緣導線槽板敷設1.02.5

絕緣導線線槽敷笈0.752.5

明科絕緣伊麥導線扎頭直敷1.02.5

注:L為絕緣子支持點間更。

第條沿不一樣冷卻條件的途徑敷設絕緣導線和電纜時,當冷卻條件最壞段的長度超過5m,應按該段

條件選擇絕緣導線和電纜的鼓面,或只對該段采用大截面日勺絕緣導線和電纜。

第2.2.4條導體B勺容許載流量,應根據敷設處的環境溫度進行校正,溫度校正系數可按下式計算:

注:TN—C系統——在TN系統中,整個系統的中性線與保護線是合一的。其定義應符合現行國標《交

流電氣裝置接地設計規范》叼規定。

TN系統一一在此系院內,電源有一點與地直接連接,負荷側電氣裝置的外露可導電部分則通過

PE線與該點連接。其定義應符合現行國標《交流電氣裝置接地設計規范》的規定。

第三章配電設備的布置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條本章的規定合用于工業廠房和民用建筑一般場所內B勺配電設備的布置。

變電所低壓配電室B勺配電設備布置,應符合國標0104及如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3-94)時

規定。

第3.1.2條配電室的位置應靠近用電負荷中心,設置在塵埃少、腐蝕介質少、干燥和震動輕微的地

方,并宜合適留有發展余地。

第3.1.3條配電設備日勺布置必須遵照安全、可靠、合用和經濟等原則,并應便于安裝、操作、板運、

檢修、試險和監測。

第3.1.4條配電室內除本室需用的管道外,不應有其他的管道通過。室內管道上不應設置閥門和中

間接頭;水汽管道與散熱器的連接應采用焊接。配電屏的上方不應敷設管道。

第3.1.5條落地式配電箱的底部宜抬高,室內宜高出地面50mm以上,室外應高出地面200mm以上。

底座周圍應采用封閉措施,尹應能防止鼠、蛇類等小動物進入箱內。

第3.1.6條同一配電室內并列的兩段母線,當任一段母線有一級負荷時,母線分段處應設防火隔斷

措施。

第3.1.7條當高壓及低壓配電設備設在同一室內時,且兩者有一側柜頂有裸露的母線,兩者之間的

凈距不應不不小于2mo

第3.L8條成排布置的配電屏,其長度趣過6m時,屏后叩通道應設兩個出口,并宣布置在通道的

兩端,當兩出口之間的距離超過15m時,其間尚應增長出口。

第3.L9條成排布置的配電屏,其屏前和屏后的通道最小寬度應符合表3.1.9的規定。

第二節配電設備布置中E勺安全措施

第條在有人的一般場所,有危險電位的裸帶電體應加遮護或置于人的伸臂范圍以外。

注:①置于伸臂范圍以外B勺保護僅用來防止人無意識地觸及裸帶電體;

②伸臂范圍是指人手伸出后也許觸及的區域。

第3.2.2條標稱電壓超過交流25V(均方根值)輕易被觸及的裸帶電體必須設置遺護物或外罩,其

防護等級不應低于《外殼防護等級分類》(GB4208—84)的MP2X級。

第3.2.3條遮護物和外罩必須可靠地固定,并應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和耐久性。

笫3.2.4條當需要移動遮護物、打開或拆卸外罩時,必須采用下列的措施之一:

一、使用鑰匙或其他工具;

二、切斷裸帶電體日勺電源,且只有將遮護物或外罩重新放回原位或裝好后才能恢復供電。

第3.2.5條當裸帶電體用遮護物遮護時,裸帶電體與遮護物之間的凈距應滿足下列規定:

一、當采用防護等級不低于1P2X級的網狀遮護物時,不應不不小于100mm;

二、當采用板狀遮護物時,不應不不小于50mm。

第3.2.6條輕易靠近的遮護物或外罩的頂部,其防護等級不應低于《外殼防護等級分類》(GB4208

—84)的IP4X級。

第3.2.7條當采用遮護物和外罩有困難時,可采用阻擋物進行保護,阻擋物應能防止下列狀況的發

生:

一、人體無意識地靠近禊帶電體;

二、操作設備過程中人體無意識地觸及裸帶電體。

注:阻擋物用于防止無意識地觸及裸帶電體,不能防止故意繞過阻擋物而故意識地觸及裸帶電體。

阻擋物是指欄桿、網狀屏障等。

第3.2.8條在有人的一般場所,人距裸帶電體的伸臂范圍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裸帶電體布置在有人活動的上方時,裸帶電體與地面或平臺的垂直凈距不應不不小于2.5m;

二、裸帶電體布置在有人活動的側面或下方時,裸帶電體與平臺邊壕日勺水平凈距不應不不小于1.25m;

三、當裸帶電體具有防護等級低于IP2X級的遮護物時,伸臂范圍應從遮護物算起。

第3.2.9條在正常的人工操作時手中需執有導電物件的場所,計算伸臂范圍時應計入這些物件的尺

寸。

第3.2.10條配電室通道上方裸帶電體距地面口勺高度不應不不小于下列數值:

一、屏前通道為2.5m;當低于2.5m時應加遮護,遮護后的護網高度不應低于2.2m;

二、屏后通道為2.3m,當低于2.3m時應加速護,遮護后日勺護網高度不應低于1.9m。

第3.2.11條安裝在生產車間和有人場所的開敞式配電設備,其未遮護B勺裸帶電體距地面高度不應

不不小于2.5m;當低于2.5m時應設置遮護物或阻擋物,阻擋物與裸帶電體的水平凈距不應不不小于0.8m,

阻擋物日勺高度不應不不小于1.4m;阻擋物內屏前、屏后的通道寬度應符合本規范第3.1.9條的規定。

第三節對建筑的規定

第條配電室屋頂承重構件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其他部分不應低于三級。

笫3.3.2條配電室長度超過7m時,應設兩個出口,并宜布置在配電室的兩端。當配電室為樓上樓

下兩部分布置時,樓上部分的出口應至少有一種通向該層走廊或室外的安全出口。

配電室的門均應向外啟動,但通向高壓配電室日勺門應為雙向后動門。

第3.3.3條配電室的頂棚、堵面及地面的送筑裝修應少積灰和不起灰;頂棚不應抹灰。

第3.3.4條配電室內B勺電纜溝應采用防水和排水措施。

第3.3.5條當寒冷地區冬季室溫影響設備的正常工作時,配電室應采暖。炎熱地區的配電室應采用

隔熱、通風或空調等措施。

育人值班的配電室,宜采用自然采光。在值班人休息間內宜設紿水、排水設施。附近無廁所時宜設

廁所。

第3.3.6條位于地下室和樓層內的配電室,應設設備運送的通道,并應設良好日勺通風和可靠日勺照明

系統。

第3.3.7條配電室的門、窗關閉應密合;與室外相通B勺洞、通風孔應設防止鼠、蛇類等小動物進入

的網罩,其防護等級不適宜低于《外殼防護等級分類》(GB4208-84)的IP3X級。直接與室外露天相通的

通風孔還應采用防止雨、雪飄入的措施。

第四章配電線路的保護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條配電線路應裝設短路保護、過負栽保護和接地故障保護,作用于切斷供電電源或發出報警信號。

第4.1.2條配電線路采用的上下級保護電器,其動作應具有選擇性;各級之間應能協調配合。但對

于非重要負荷的保護電器,可采用無選擇性切斷。

第4.1.3條對電動機、電焊機等用電設備的配電線路的保護,除應符合本章規定外,尚應符合現行

國標《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訪規范》(GB50055-94)的規定。

第二節短路保護

第條配電線路口勺短路保護,應在短路電流對導體和連接件產生的熱作用和機械作用導致危害之前切

斷短路電流。

第4.2.2條絕緣導依的熱穩定校險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當短路持續時間不不小于5s時,絕緣導體的熱穩定應按下式進行校驗:

SN/VT<42.2)

式中S------絕緣導體日勺線芯裁面mm2);

I——短路電流有效值(均方根值A);

t一一在已到達容許最高持續工作溫度的導體內短路電流持續作用的時間<s);

K——不一樣絕緣的計算系數。

二、不一樣絕緣、不一樣線芯材料的K值,應符合表4.2.2日勺規定。

三、短路持續時間不不小于0.1s時,應計入短路電流非周期分量日勺影響;不小于5s時應計入散熱

的影響。

不一樣絕像的K值表4.2.2

聚氯乙烯1

丁S?膠乙丙橡膠油漆氐

線芯

輻115131143107

的76S79471

第條當保護電器為符合《低壓斷路器》(JB1284-85)的低壓斷路器時,短路電流不應不不小于低

壓斷路器瞬時或短延時過電流脫扣器整定電流的1.3倍。

第4.2.4條在線芯截面減小處、分支處或導體類型、敷設方式或環境條件變化后載流量減小處日勺線

路,當越級切斷電路不引起故障線路以外日勺一、二級負荷的供電中斷,且符合下列狀況之一時,可不裝

設短路保護:

一、配電線路被前段線角短路保護電器有效的保護,且此線路和其過負載保護電.器能承受通過的短

路能量;

二、配電線路電源側裝有額定電流為20A及如下的保護電器;

第三節過負載保護

第條配電線路的過負載保護,應在過負載電流引起日勺導體溫升對導體的絕緣、接頭、端子或導體周

圍日勺物質導致損害前切斷負載電流。

第4.3.2條下列配電線路可不裝設過負載保護:

一、本規范第4.2.4條一、二、三款所規定的配電線路,已由電源側口勺過負載保護電器有效地保護;

二、不也許過負載B勺線路。

第4.3.3條過負載保護電器宜采用反時限特性的保護電器,其分斷能力可低于電器安裝處的短路電

流值,但應能承受通過的短路能量。

第4.3.4條過負載保護電器的動作特性應同步滿足下列條件:

乙(4.3.4-11

ft<lU5Zz(4?44=2)

式中TR一一線路計算負載電流(A);

£t一一熔斷器熔體額定電流或斷路器額定電流或整定電流(A);

『2一一導體容許持續載流量(A);

八一一保證保護電器可靠動作B勺電流(A)o當保護電器為低壓斷路器時,A為約定期間內的

約定動作電流;當為熔斷器時,K為約定期間內的約定熔斷電流。

注:按公式4.3.4-1,式4.3.4-2校驗過負載保護電器的動作特性,當采用符合《低壓斷珞器》

(JB1284—85)的低壓斷路器時,延時脫扣器整定電流(力)后導體容許持續載流量&2)的比值不

應不小于1?

第4.3.5條忽然斷電比過負載導致口勺損失更大的線路,其過負載保護應作用于信號而不應作用于切

斷電路。

第4.3.6條多根并聯導體構成的線路采用過負載保護,其線路的容許持續載流量(,2)為每根并

聯導體的容許持續載流量之和,且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導體的型號、截面、長度和敷設方式均相似;

二、線路全長內無分支線路引出;

三、線路的布置使各并麻導體的負載電流基本相等。

第四節接地故障保護

(I)一般規定

第條接地故障保護的設置應能防止人身間接電擊以及電氣火災、線路損壞等事故。接地故障保護電

器的選擇應根據配電系統的接地型式,移動式、手提式或固定式電氣設備的區別,以及導體裁面等原因

經技術經濟比較確定。

第4.4.2條防止人身間接電擊的保護采用下列措施之一時,可不采用本規范第4.4.1條規定的接地

故障保護。

一、采用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的電氣設備(H類設備);

二、采用電氣隔離措施;

三、采用安全超低壓;

四、將電氣設備安裝在非導電場所內;

五、設置不接地的等電位聯結。

注:II類設備的定義應符合《電氣和電子設備按防觸電保護的分類》(GB/T12501-92)日勺規定。

第4.4.3條本節按地故序保護措施所保護的電氣設?備,只合用于防電擊保護分類為I類的電氣謾備。

設備所在的環境為正常環境,人身電擊安全電壓限值畫"

注:I類設備的定義應符合《電氣和電子設備按防觸電保護的分類》(GB/T12501-92)日勺規定。

第4.4.4條采用接地故障保護時,在建筑物內應將下列導弓體作總等電位聯結:

一、PE、PEN干線;

二、電氣裝置接地極的接地干線:

三、建筑物內的水管、煤氣管、采曖和空調管道等金屬管道;

四、條件許可的建筑物金屬構件等導電體。

上述導電體宜在進入建筑物處接向總等電位聯結端子。等電位聯結中金屬管道連接處應可靠地連通

導電。

第4.4.5條當電氣裝置或電氣裝置某一部分的接地故障保護不能滿足切斷故障回路日勺時間規定期,

尚應在局部范圍內作輔助等電位聯結。當難以確定輔助等電位聯結的有效性時,可采用下式進行校的:

式中R一—可同步觸及的外露可導電部分和裝置外可導電部分之間,故障電流產生日勺電壓降引起接觸

電壓的一段線段的電阻(Q);

--切斷故障回路時間不超過5s的保護電器動作電流(A)o

注:當保護電器為瞬時或短延時動作的低壓斷路器時,八值應取低壓斷路器瞬時或短延時過電流脫

扣器整定電流的1.3倍。

(IDTN系統的接地故障保護

第4.4.6條TN系統配電線路接地故障保護的動作特性應符合下式規定:

"9人4九(4.4.6:

式中Z.——接地故障回路的阻抗(。);

Ua一-保證保護電器在規定的時間內自動切斷故障回路的電流(A);

----相線對地標稱電壓(V)o

注:TN系統一一在此系院內,電源有一點與地直接連接,負荷側電氣裝置的外露可導電部分則通過

PE線與該點連接。其定義應符合現行國標《交流電氣裝置接地設計規范》的規定。

第4.4.7條相線對地標稱電壓為220V的TN系統配電線路的接地故障保護,其切斷故障回路的時間

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配電線.路或僅供應用定式電氣設備用電叫末端線路,不適宜不小于5s;

二、供電給手提式電氣設備和移動式電氣設備日勺末端線路或插座回路,不應不小于0.4$。

第4.4.8條當采用熔斷器作接地故障保護,且符合下列條件時,可認為滿足本規范第4.4.7條R勺規

定。

一、當規定切斷故障回路的時間不不小于或等于5s時,短路電流(,d)與熔斷器熔體額定電流(I.)

的比值不應不不小于表4.4.$—1B勺規定;

切斷接地故障回珞時間不不小于或等于5s的3八歧小比值表4.4.8—1

熔體額定電流(A)4?1012?6380?200250?500

Id/In4.556I7

二、當規定切斷故障回路B勺時間不不小于或等于0.4s時,短路電流(,d)與熔斷.器熔體額定電流

%)的比值不應不不小于表一2的規定。

切斷接地故障回路時間不不小于或等于0.4sR勺1〃最小比值表

4.4.8-2

熔體額定電流(A)4?1016?3240?6380?200

Id/In891011

笫條當配電箱同步有本規范笫4.4.7條第一款、第二款所述口勺兩種末端城路引出時,應滿足下列條

件之一:

一、自配電箱引出日勺第4.4.7條第一款所述的線路,其切斷故障回路的時間不應不小于0.4s;

口益

二、使配電箱至總等電位聯結回路之間的一段PE線的阻抗不不小于,或作輔助等電位聯結。

注::安全電壓限值為50V。

第4.4.10條TN系統配電線路應采用下列的接地故障保護:

一、當過電流保護能滿足本規范第4.4.7條規定期,宜采用過電流保護兼作接地故障保護;

二、在三相四線制配電線路中,當過電流保護不能滿足本規范第4.4.7條的規定且零序電流保護能

滿足時,宜采用零序電流保護,此時保護整定值應不小于配電線路最大不平衡電流;

三、當上述一、二款的俁護不能滿足規定期,應采用漏電電流動作保護。

(III)TT系統的接地故障保護

第4.4.11條TT系統配電線路接地故障保護的動作特性應於合下式規定;

以?人450V(4.4.11)

式中一一外露可導電部分口勺接地電阻和PE線電阻(Q);

r?--保證俁護電器切斷故障回路日勺動作電流(A)。當采用過電流保護電器時,反時限特性過

電流保護電器的為保證在5s內切斷的電流;采用瞬時動作埼性過電流保護電器的為保證瞬時動

作的最小電流。當采用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器時,八為其額定動作電流

注:TT系統一一在此殺死內,電源有一點與地直接連接,負荷側電氣裝置外露可導電部分連接的接

地板和電源的接地極無電氣暇絡。其定義應符合現行國標《交流電氣裝置接地設計規范》的規定。

第4.4.12條TT系統配電線路內由同一接地故障保護電器保護的外露可導電部分,應用PE線連接至

共用的接地板上。當有多級俁護時,各級宜有各自口勺接地極。

(IV)1T系統的接地故障保護

第4.4.13條在IT系統的配電線路中,當發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時,應由絕緣監視電器發出音響或燈

光信號,其動作電流應符合下式規定:

RA50V(4.4?13)v:shapetypeid=_x0000_t75

stroked=rf"filled="f"path="m@4@51@4@l1@9@116905xe"o:preferrelative=,,t"o:spt=*75"

coordsize="21600,21600">

式中通▲-—外露可可導電部分日勺接地極電阻(Q);

Zd一一相線和外露可導電部分間第一次短路故障的故障電流(A),它計及泄漏電流和電氣裝置

所有接地阻抗值日勺影響。

注:II?系統一一在此系院內,電源與地絕緣或一點經阻抗接地,電氣裝置外露可導電部分則接地。

其定義應符合現行國標《交流電氣裝置接地設計規范》的規定。

第4.4.14條IT系統的外露可導電部分可用共同的接地極接地,亦可個別地或成組地用單獨的接地

極接地。

當外露可導電部分為單獨接地,發生第二次異相接地故障時,故障回路的切斷應符合TT系統接地

故障保護B勺規定。

當外露可導電部分為共同接地,則發生第二次異相接地故障時,故障回路的切斷應符合TN系統接

地故障保護的規定。

第4.4.15條1T系統的配電線路,當發生第二次異相接地故障時,應由過電流保護電器或漏電電流

動作保護器切斷故障電路,尹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當1T系統不引出N線,線路標稱電壓為220/380V時,保護電器應在0.4s內切斷故障回路,并

符合下式規定:

(4.4.15-11

式中Zs一包括相線和PE線在內的故障回路阻抗(Q);

F.--保護電器切斷故障回路的動作電流(A)o

二、當IT系統引出N線,線路標稱電壓為220/380V時,保護電器應在0.8s內切斷故障回路,并應

符合下式規定:

Zs?Za<4cz0(4.4.15-2)

式中-包括相線、N線和PE線在內的故障回路阻抗(Q)。

第4.4.16條IT系統不適宜引出N線。

(V)接地故障采用漏電電流動作保護

第4.4.17條PE或PEN線嚴禁穿過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器中電流互感器的磁回路。

第4.4.18條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器所保護的線路及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應接地。

第4.4.19條TN系統配電線路采用漏電電流動作保護時,可選用下列接線方式之一;

一、將被保護的外露可導電部分與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器電源側的PE線相連接,并應符合本規范第

4.4.6條的規定;

二、將被保護的外露可導電部分接至專用的接地極上,并應符合本規范第4.4.12條的規定。

第4.4.20條IT系統中采用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器切斷第二次異相接地故障時,保護器額定不動作電

流,應不小于第一次接地故障時日勺相線內流過日勺接地故障電流。

第4.4.21條為減少接池故障引起的電氣火災危險而裝設啊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器,其額定動作電流

不應超過0.5Ao

第4.4.22條多級裝設為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器,應在時限上有選擇性配合。

第五節保護電器的裝設位置

第條保護電器應裝設在操作維護以便,不易受機械損傷,不靠近可燃物日勺地方,并應采用防止保護

電器運行時意外損壞對周圍人員導致傷害的措施。

第4.5.2條保護電器應裝設在被保護線路與電源線路的連接處,但為了操作與維護以便可設置在離

開連接點B勺地方,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線路長度不超過3m;

二、采用將短路危險減至最小的措施;

三、不靠近可燃物。

第4.5.3條當將從高於的干線向下引接分支線路的保護電器裝設在距連接點的線路長度不小于3m

的地方時,應滿足下列規定:

一、在分支線裝設保護電器前的那一段線路發生短路或接見故障時,離短路點近來的上一級保護電

器應能保證符合本規范規定的規定動作;

二、該段分支線應敷設于不燃或難燃材料的管、槽內。

第4.5.4條短路保護電器應裝設在低壓配電線路不接地的各相(或極)上,但對于中性點不接地且

N線不引出日勺三相三線配電系統,可只在二相(或極)上裝設保護電器。

第4.5.5條在TT或TN-S系統中,當N線日勺截面與相線相似,或雖不不小于相線但已能為相線上

的保護電器所保護,N線上可不裝設保護;當N線不能被相線保護電器所保護時,應另在N線上裝設保護

電器保護,將對應相線電路斷開,但不必斷開N線。

第4.5.6條在TT或N-S系統中,N線上不適宜裝設電器將N線斷開,當需要斷開N線時,應裝設

相線和N線一起切斷的保護電器。

當裝設漏電電流動作的保護電器時,應能將其所保護的回路所有帶電導線斷開。在TN系統中,當能

可第地保持N線為地電位時,N線可不需斷開。

在TN-C系統中,嚴禁斷開PEN線,不得裝設斷開PEN線的任何電器。當需要在PEN線裝設電器時,

只能對應斷開相線回路。

第五章配電線路的敷設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條配電線路的敷設應符合下列條件:

一、符合場所環境的特性;

二、符合建筑物和構筑物口勺特性;

三、人與布線之間可靠近B勺程度:

四、由于短路也許出現的機電應力;

五、在安裝期間或運行中布線也許遭受的其他應力和導線的自重。

第5.1.2條配電線珞日勺敷設,應防止下列外部環境的影響;

一、應防止由外部熱源產生熱效應的影響;

二、應防止在使用過程中因水的侵入或因進入固體物而帶來的損害;

三、應防止外部的機械性損害而帶來的影響;

四、在有大量灰塵日勺場所,應防止由于灰塵匯集在布線上所帶來的影響;

五、應防止由于強烈日光輻射而帶來的損害。

第二節絕壕導線布線

第條直敷布線可用于正常環境的屋內場所,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直敷布線應采用護套絕緣導線,其截面不適宜不小于6;布線的固定點間距,不應不小于300nlm。

二、絕緣導線至地面的最小距離應符合表5.2.1的規定。

三、當導線垂直敷設至地面低于L8m時,應穿管保護。

絕緣導線至地面的最小距離表5.2.1

布線方式最小更離

導線水平敷時:屋內2.5

屋外2.7

導線垂直敷設時:屋內1.8

屋外2.7

笫條費(塑料)夾布線宜用于正常環境的屋內場所和挑施下的屋外場所。

鼓形絕緣子和針式絕緣子布線宜用于屋內、外場所。

第5.2.3條采用瓷(塑料)夾、鼓形絕緣子和針式絕緣子在屋內、屋外布線時,絕緣導線至地面的

距離,應符合本規范表5.2.1日勺規定。

第5.2.4條采用鼓形絕緣子和針式絕緣子在屋內、屋外布線時,絕緣導線最小間距,應符合表5.2.4

的規定。

屋內、屋外布線的絕緣導線最小間距表5.2.4

導線最小同距(mm)

支持點間距(L)

屋內布線屋外布線

LW1.5m50100

1.5m<L^3m75100

3m〈LW6m100150

6mVLW10m150200

第條絕緣導線明敷在高溫輻射或對絕緣導線有腐蝕的場所時,導線之間及導線至建筑物表面的最小

凈距,應符合本規范第5.4.4條的規定。

第5.2.6條屋外布線日勺絕緣導線至建筑物日勺最小間距,應符合表5.2.6的規定。

絕緣導線至建筑物B勺最小間距表5.2.6

布線方式最小間距

水平敷設時的垂直間距

在陽臺、平臺上和跨越建筑物頂2500

在窗戶上200

在窗戶下800

垂直敷設時至陽臺、窗戶的水平間距600

導線至墻壁和構架的間距(挑檐下除外)35

第條金屬管、金屬線槽布線宜用于屋內、屋外場所,但對金屬管、金屬線槽有嚴重腐蝕的場所不適

宜采用。

在建筑物的頂棚內,必須采用金屬管、金屬線槽布線。

第5.2.8條明敷或暗敷于干燥場所的金屬管布線應采用管壁厚度不不不小于1.5mm的電線管。直接

埋于素士內的金屬管布線,應采用水煤氣鋼管。

第5.2.9條電線管與熱水管、蒸汽管同側敷設時,應敷設在熱水管、蒸汽管的下面。當有困難時,

可敷設在其上面。其互相間的凈距不適宜不不小于下列數值:

一、當電線管敷設在熱水管下面時為0.2m,在上面時為0.3m。

二、當電線管敷設在兼汽管下面時為0.5m,在上面時為1m。

當不能符合上述規定期,應采用隔熱措施。對有保溫措施的蒸汽管,上下凈距均可減至0.2m。

電線管與其他管遒(不包括可燃氣體及易燃、可燃液體管道)的平行凈正不應不不小于0.1m。當與

水管同側敷設時,宜敷設在水管的上面。

管線互相交叉時的距離,不適宜不不小于對應上述狀況的平行凈距。

第5.2.10條塑料管和望料線槽布線宜用于屋內場所和有酸堿腐蝕介質的場所,但在易受機械操作

的場所不適宜采用明敷。

第5.2.11條塑料管暗敷或埋地敷設時,引出地(樓)面的一段管路,應采用防止機械損傷的措施。

第5.2.12條布線用塑料管(硬塑料管、半硬塑料管、可撓管)、塑料線槽,應采用難燃型材料,其

氧指數應在27以上。

第5.2.13條穿管的絕緣導線(兩根除外)總截面面積(包括外護層)不應超過營內曲面面積的40%。

第5.2.14條金屬管布線和硬質塑料管布線的管道較長或轉彎較多時,宜合適加裝拉線盒或加大管

徑:兩個拉線點之間的距海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對無彎管路時,不超過30m

二、兩個拉線點之間有-■種轉彎時,不超過20m;

三、兩個拉線點之間有兩個轉彎時,不超過15m;

四、兩個拉線點之間有三個轉彎時,不超過8m。

第5.2.15條穿金屬管或金屬線槽的交流線路,應使所有的相線和、線在同一外殼內。

第5.2.16條不一樣回路口勺線路不應穿于同一根管路內,但符合下列狀況時可穿在同一根管路內。

一、標稱電壓為50V如下B勺回路:

二、同一設備或同一流水作業線設備的電力回路和無防干擾規定的控制回路;

三、同一照明燈具的幾種回路;

四、同類照明的幾種回爵,但管內絕緣導線總數不應多于8根。

第5.2.17條在同一種管道里有幾種回路時,所有日勺絕緣導線都應采用與最高標稱電壓回路絕緣相

似的絕緣。

第三節鋼索布線

第條鋼索布線在對鋼索有腐蝕的場所,應采用防腐蝕措施。

鋼索上絕緣導線至地面的距離,在屋內時為2.5m;屋外時為2.7m。

第5.3.2條鋼索布線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屋內的鋼索布線,采用絕緣導線明數時,應采用姿夾、塑料夾、鼓形絕緣子或針式絕緣子回定;

用護套絕緣導線、電纜、金屬管或硬塑料管布線時,可直接固定于鋼索上。

二、屋外日勺鋼索布線,采用絕緣導線明敷時,應采用鼓形絕緣子或針式絕緣子固定;采用電纜、金

屬管或硬塑料管布線時,可直接固定于鋼索上。

第5.3.3條鋼索布線所采用的鐵線和鋼絞線的截面,應根據跨至、荷重和機械強度選擇,其最小截

面不適宜不不小于10o鋼索固定件應鍍鋅或涂防腐漆。鋼索除西端拉緊外,跨距大B勺應在中間增長支持

點;中間日勺支持點間距不應不小于12m。

第5.3.4條在鋼索上吊裝金屬管或塑料管布線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支持點最大間距符合表5.3.4B勺規定。

鋼索上吊裝金屬管或塑料管支持點的最大間距表5.3.4

布線類別支持點間距(mm)支持點距燈頭盒(mm)

金屬管1500200

塑料管1000150

二、吊裝接線盒和管道叼扁鋼卡子寬度不應不不小于20mm;吊裝接線盒日勺卡子不應少于2個。

第條鋼索上吊裝護套線絕緣導線布線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采用鋁卡子直敷在鋼索上,其支持點間距不應不小于500mm;卡子距接線盒不應不小于10mm。

二、采用橡膠和塑料護至絕緣線時,接線盒應采用塑料制品。

第5.3.6條鋼索上采用瓷瓶吊裝絕緣導線布線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支持點間距不應不/卜于1,5m。線間距離,屋內不應不不小于50mm;屋外不應不不小于100nlm。

二、扁鋼吊架終端應加粒線,其直徑不應不不小于3nim。

第四節裸導體布線

第條裸導體布線應用于工業企業廠房,不得用于低壓配電室。

第5.4.2條無遮護的裸導體至地面的距離,不應不不小于3.5m;采用防護等級不低于IP2X的網孔

遮欄時,不應不不小于2.5m,遮欄與裸導體的間距,應符合本規范第3.2.5條的規定。

第5.4.3條裸導體與需常常維護的管道同側敷設時,裸導體應敷設在管道日勺上面。裸導體與需常常

維護日勺管道(不包括可燃氣體及易燃、可燃液體管道)以及與生產設備最凸出部位的凈距不應不不小于

1.8me當其凈距不不小于或等于1.8m時,應加遮護。

第5.4.4條裸導體的線間及裸導體至建筑物表面的最小凈距應符合表5.4.4的規定。

裸導體的線間及裸導體至建筑物表面的最小凈距表5.4.4

固定點間生(L)最小凈距(mm)

L〈2rr50

2mVLW4m100

4mVLW6m150

6m<L200

硬導體固定點時間距,應符合在通過最大短路電流時的動穩定規定。

第條起重行車上方的裸導體至起重行車平臺鋪板的凈距不應不不小于2.3m,當其凈距不不小于或等

于2.3m時,起重行車上方或裸導體下方應裝設遮護。除滑觸發自身的輔助導線外,裸導體不適宜與起重

行車滑觸線敷設在同一支架上。

第五節封閉式母線布線

第條封閉式母線宜用于干燥和無腐蝕氣體的屋內場所。

第5.5.2條封閉式母線至地面的距離不適宜不不小于2.2m:母線終端無引出線和引入線時,端頭應

封閉。

當封閉式母統安裝在配電室、電機室、電氣豎井等電氣專用房間時,其至地面的最小距

離可不受此限制。

第六節電纜布線

(I)一般規定

第條選擇電纜途徑時,應按下列規定:

一、應使電纜不易受到機械、振動、化學、地下電流、水銹蝕、熱影響、蜂蟻和鼠害等多種損有;

二、便于維護;

三、避開場地規劃中的施工用地或建設用地;

四、電纜途徑較短。

第5.6.2條對于露天敷設的電纜,尤其是有塑料或橡膠外護層B勺電纜,應防止日光長時間的直曬,

必要時應加裝遮陽罩或采用時日照的電纜。

第5.6.3條電纜在屋內、電纜溝、電纜隧道和豎井內明敷附,不應采用黃麻或其他易延燃的外保護

層。

第5.6.4條電纜不應在有易燃、易爆及可燃的氣體管道或液體管道的隧遒或溝遒內敷設。當受條件

限制需要在此類隧道內敷設電纜時,必須采用防爆、防火的措施。

第5.6.5條電纜不適宜在有熱管道日勺隧道或溝道內敷設電力電纜,當需要敷設時,應采用隔熱措施。

第5.6.6條支承電纜口勺構架,采用鋼制材料時,應采用熱鍍鋅等防腐措施;在有較嚴重腐飩的環境

中,應采用相適應的防腐措施。

第5.6.7條電纜的長度,宜在進戶處、接頭、電纜頭處或地溝及隧道中留有一定余量。

(II)電纜在室內敷設

第5.6.8條無鎧裝的電纜在屋內明敷,當水平敷設時,其至地面的坦高不應不不小于2.5m;當垂直

敷設時,其至地面的距離不應不不小于1.8m。當不能滿足上述規定期應有防止電纜機械損傷的措施;當

明敷在配電室、電機室、設備層等專用房間內時,不受此限制。

第5.6.9條相似電壓的電纜并列明敷時,電纜的凈距不應不不小于35mm,且不應不不小于電纜外徑;

當在橋架、托盤和線槽內敷設時,不受此限制。IkV及如下電力電纜及控制電纜與IkV以上電力電纜宜分

開敷設。當并列明數時,其冷距不應不不小于150mm。

第5.6.10條架空明敷叼電纜與熱力管道的凈距不應不不小于1m;當其凈距不不小于或等于1m時應

采用隔熱措施。電纜與非熱力管道的凈距不應不不小于0.5m,當其凈距不不小于或等于0.5m時應在與管

遒靠近的電纜段上,以及由該段兩端向外延伸不不不小于0.5m以內的電纜段上,采用防止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