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變壓器檢修規程_第1頁
電力變壓器檢修規程_第2頁
電力變壓器檢修規程_第3頁
電力變壓器檢修規程_第4頁
電力變壓器檢修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力變壓器檢修導那么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1.1本導那么適用于電壓等級在35?220kV的國產油浸電力變壓器、6kV及以上廠用變壓器和同類設備,如

消弧線圈、調壓變壓器、靜補裝置變壓器、并(串)聯電抗器等.

對國外進口的油浸電力變壓器及同類設備可參照本導那么并按制造廠的規定執行.

1.2本導那么適用于變壓器標準工程大、小修和臨時檢修.不包括更換繞組和鐵芯等非標準工程的檢修.

1.3變壓器及同類設備需貫徹以預防為主,方案檢修和診斷檢修相結合的方針,做到應修必修、修必修好、

講究實效.

1.4有載分接開關檢修按部頒DLa574—95?有載分接開關運行維修導那么?執行.

1.5各網、省局可根據本導那么要求,結合本地區具體情況作補充規定.

2引用標準

GB1094.1-1094.5—85電力變壓器

GB645L1―6451.5—86油浸式電力變壓器技術參數和要求

GB725I-87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分析和判斷導那么

GBJI48—9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力變壓器、油浸電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驗收標準

GB7665—87變壓器油

DLT572—95電力變壓器運行規程

DUT574-95有載分接開關運行維修導那么

3檢修周期及檢修工程

3.1檢修周期

3.1.1大修周期

3111一般在投入運行后的5年內和以后每間隔10年大修一次

3.1.1.2箱沿焊接的全密封變壓器或制造廠另有規定者,假設經過試驗與檢查并結合運行情況,判定布?內部故

障或本體嚴重.滲漏油時,才進行大修.

3.1.1.3在電力系統中運行的主變壓器當承受出口短路后,經綜合診斷分析,可考慮提前大修.

3.1.1.4運行中的變壓器,當發現異常狀況或經試驗判明有內部故障時,應提前進行大修:運行正常的變壓器

經綜合診斷分析良好,總工程師批準,可適當延長大修周期.

3.1.2小修周期

3.1.2.1一般每年1次:

3.1.2.2安裝在2?3級污穢地區的變壓器,其小修周期應在現場規程中予以規定.

3.1.3附屬裝置的檢修周期

3.1.3.1保護裝置和測溫裝置的校驗,應根據有關規程的規定進行.

3.1.3.2變壓器油泵(以下筒稱油泵)的解體檢修:2級泵I?2年進行一次,4級泵2?3年進行一次.

3.1.33變壓器風扇(以下笥稱風扇)的解體檢修,1?2年進行一次.

3.1.3.4凈油得中吸附劑的更換,應根據油質化臉結果而定;吸濕器中的吸附劑視失效程度隨時更換.

3.1.3.5白動裝置及限制回路的檢臉,一般每年進行一次.

3.1.3.6水冷卻器的檢修,1―2年進行一次.

3.13.7套管的檢修隨本體進行,套管的更換應根據試驗結果確定.

3.2檢修工程

3.2.1大修工程

3.2.1.1吊開鐘單檢修器身,或吊出器身檢修;

3.2.1.2繞組、引線及磁(電)屏蔽裝置的檢修;

3.2.1.3鐵芯、鐵芯緊固件(穿心螺桿、夾件、拉帶、綁帶等)、壓釘、壓板及接地片的檢修;

3.2.1.4油箱及附件的檢修包括套管、吸濕器等:

3.2.1.5冷卻器、油氽、水發、風扇、閥門及管道等附屬設備的檢修;

3.2.1.6平安保護裝置的檢修:

3.2.1.7油保護裝置的檢修;

3.2.1.8測溫裝置的校驗;

3.2.1.9操作限制箱的檢修和試驗;

3.2.1.10無勵磁分接開關和有載分接開關的檢修;

3.2.1.11全部密封膠墊的更換和組件試漏:

3.2.1.12必要時對湍身絕緣進行枯燥處理:

3.2.1.13變壓器油的處理或換油:

3.2.1.14清掃油箱并進行吸涂油漆:

3.2.1.15大修的試驗和試運行.

3.2.2小修工程

3.2.2.1處理已發現的缺陷:

3.2.2.2放出儲油柜積污器中的污油:

322.3檢修油位計,調整油位;

3.2.2.4檢修冷卻裝置:包括油泵、風扇、油流繼電器、差壓維電器等,必要時吹掃冷卻器管束:

3.2.2.5檢修平安保護裝置:包括儲油柜、壓力釋放閥(平安氣道)、氣體繼電器、速動油壓繼電器等;

3.226檢修油保護裝置:

3.2.2.7檢修測溫裝置:包括壓力式溫度計、電阻溫度計(繞組溫度計)、棒形溫度計等:

3.2.2.8檢修調壓裝置.、測裝裝置及限制箱,并進行調試:

3.2.2.9檢查接地系統;

3.2.2.10檢修全部閥門和塞子,檢查全部密封狀態,處理滲漏油;

3.2.2.11清掃油箱和附件,必要時進行補漆:

3.2.2.12清掃外絕緣和檢杳導電接頭(包括套管將軍帽):

3.2.2.13按有關規程規定進行測量和試驗.

3.2.3臨時檢修工程

可視具體情況確定.

3.2.4對于老、舊變壓器的大修,建議可參照以下工程進行改良

3.2.4.1油箱機械強度的增做:

3.2.4.2器身內部接地裝置改為引外接地:

324.3平安氣道改為壓力釋放閥;

3.244高速油泵改為低速油泵;

3.2.4.5油位計的改良:

324.6儲油柜加裝密封裝置:

3.2.4.7氣體繼電器加裝波紋管接頭.

4檢修前的準備工作

4.1查閱檔案了解變壓器的運行狀況

4.1.1運行中所發現的缺陷和異常(事故)情況,出口短路的次數和情況;

4.1.2負載、溫度和附屬裝置的運行情況:

4.1.3查閱上次大修總結報告和技術檔案;

4.1.4查閱試驗記錄(包括油的化驗和色譜分析〕,/解絕緣狀況:

4.1.5檢查滲漏油部位并作出標記;

4.1.6進行大修前的試驗,確定附加檢修工程.

4.2編制大修工程技術、組織舉措方案

其主要內容如下:

4.2.1人員組織及分工:

4.2.2施工工程及進度表;

4.2.3特殊工程的施工方案;

4.2.4保證施工平安、質量的技術舉措和現場防火舉措;

4.2.5主要施工工具、設冬明細表,主要材料明細表:

4.2.6繪制必要的施工圖.

4.3施工場地要求

4.3.1變壓器的檢修工作,加條件許可,應盡量安揖在發電廠或變電所的檢修間內進行:

4.3.2施工現場無檢修間時,亦可在現場進行變壓器的檢修工作,但需作好防雨、防潮、防塵和消防措施,同

時應注意與帶電設備保持平安距離,準備充足的施工電源及照明,安排好儲油容器、大型機具、拆卸附件的放宜

地點和消防器材的合理布國等.

5變壓器的解體檢修與組裝

5.1解體檢修

5.1.1辦理工作票、停電,微除變壓器的外部電氣連接引線和二次接線,進行檢修前的檢位和試臏.

5.1.2局部排油后拆卸套管、升高座、儲油柜、冷卻器、氣體維電器、凈油器、壓力釋放閥(或平安氣

道)、聯管、溫度計等附屬裝置,并分別進行校驗和檢修,在儲油柜放油時應檢查油位計指示是否正確.

5.1.3排出全部油井進行處理.

5.1.4撤除無勵磁分接開關操作桿:各類有載分接開關的拆卸方法參見?有我分接開關運行維修導那么?:

拆卸中腰法蘭或大蓋連接螺栓后吊鐘罩(或器身).

5.1.5檢查器身狀況,進行各部件的緊固并測試絕緣.

5.1.6更換密封膠墊、檢修全部閥門,清洗、檢修鐵芯、繞組及油箱.

5.2組裝

5.2.1裝回鐘罩(或器身)緊固螺栓后按規定注油.

5.2.2適量排油后安裝套管,并裝好內部引線,進行二次注油.

5.2.3安裝冷卻器等附屬裝置.

5.2.4整體密封試驗.

5.2.5注油至規定的油位線.

5.2.6大修后進行電氣和油的試驗.

5.3解體檢修和組裝時的考前須知

5.3.1拆卸的螺栓等零件應清洗干凈分類妥善保管,如有損壞應檢修或更換.

5.3.2拆卸時,首先拆小型,'義表和套管,后拆大型組件,組裝時順序相反.

5.3.3冷卻器、壓力釋放閥(或平安氣道)、凈油器及儲油柜等部件拆下后,應用蓋板密封,對帶有電流互感

器的升高座應注入合格的變壓器油(或采取其它防潮密封舉措).

5.3.4套管、油位計、溫度計等易損部件拆下后應妥善保管,預防損壞和受潮;電容式套管應垂直放置.

5.3.5組裝后要檢查冷卻器、凈油器和氣體繼電器閥門,根據規定開啟或關閉.

53.6對套管升高座、上部管道孔蓋、冷卻器和凈油器等上部的放氣孔應進行屢次排氣,直至排盡為止,并重

新密封好擦凈油跡.

5.3.7拆卸無勵磁分接開關操作桿時,應記錄分接開關的位置,并作好標記;拆卸有載分接開關時,分接頭應

置于中間位苴(或按制造廠的規定執行).

5.3.8組裝后的變壓器各零部件應完整無損.

5.3.9認真做好現場記錄工作.

5.4檢修中的起用和搬運

5.4.1起重工作及考前須知

5.4.1.1起重工作應分工明確,專人指揮,并有統一信號:

5.4.1.2根據變壓器鐘罩(或器身)的重量選擇起重工具,包括起重機、鋼絲繩、吊環、U型掛環、千斤頂、

枕木等;

5.4.13起重前應先撤除影響起重工作的各種連接:

5.4,1.4如系吊器身,應先緊固器身有關螺栓:

5.4.1.5起吊變壓器整體或沖革(器身)時,鋼絲繩應分別掛在專用起吊裝置上,遇棱角處應放置襯墊:起吊

100mm左右時應停留檢查懸掛及捆綁情況,確認可靠后再繼續起吊;

5.4.1.6起吊時鋼絲繩的夾角不應大于60。,否那么應采用專用吊具或調整鋼絲繩套:

5.4.1.7起吊或落回鐘罩(或器身)時,四角應系纜繩,由專人扶持,使其保持平穩:

5.4.1.8起吊或降落速度應均勻,掌握好重心,預防傾斜:

5.4.1.9起吊或落何鐘罩(或器身)時,應使高.、低壓側引線,分接開關支架與箱壁間保持一定的間隙,預防碰

傷器身:

5.4.1.10當鐘罩(或器身)因受條件限制,起吊后不能移動而需在空中停留時,應采取支撐等預防墜落措施:

5.4.1.II吊裝套管時,其斜度應與套管升高座的斜度根本一致,并用纜繩綁扎好,預防傾倒損壞憑件:

5.4.1.12采用汽車吊起重時,應檢查支掾穩定性,注意起垂臂伸張的角度、回轉范圍與臨近帶電設備的平安距

離,并設專人監護.

5.4.2搬運工作及考前須知

5.4.2.1了解道路及沿途路基、橋梁、涵洞、地道等的結構及承重載荷情況,必要時予以加固,通過重要的鐵

路道口,應事先與當地鐵路部門取得聯系.

5.4.2.2了解沿途架空電力線路、通信線路和其它障礙物的高度,排除空中障礙,保證平安通過.

5.4.23變壓器在廠(所)的搬運或較長距離搬運時,均應綁扎固定牢固,預防沖擊族動、傾斜及碰壞零件;

搬運傾斜角在長袖方向上不大于15°,在短軸方向上不大于10。:如用專用托板(木排)牽引搬運時,牽引速度

不大于IOOm/h,如用變壓器主體滾輪搬運時,牽引速度不大于2()0m/h(或按制造廠說明書的規定).

5.4.2.4利用千斤頂升(或降)變壓器時,應頂在油箱指定部位,以防變形;千斤頂應垂直放置:在千尸頂的

頂部與油箱接觸處應墊以木板預防滑倒.

5.4.2.5在使用千斤頂升(或降)變壓器時,應隨升(或降)隨墊木方和木板,預防千斤頂失靈忽然降落傾

倒:如在變壓器兩側使用千斤頂時,不能兩側同時升(或降),應分別輪流工作,注意變壓器兩側高度差不能太

大,以預防變壓器傾斜:荷垂下的千斤頂不得長期負重,并應自始至終有?專人照料.

5.426變壓新利用滾機撤運時,牽引的看力點應放化變壓器的重心以下,變壓弱底部應放置專用托板.為增

加搬運時的穩固性,專用托板的長度應超過變壓器的長度,兩端應制成楔形,以便F放置滾杠:運搬大型變擊器

時,專用托板的下部應加設鋼帶保護,以增強其鞏固性.

5.4.2.7采用專用托板、滾杠搬運、裝卸變壓器時,通道要填平,枕木要交錯放性:為便于滾杠的滾動,枕木

的搭接處應沿變壓器的前進方向,市,個接頭稍高的枕木過渡到梢低的枕木上,變壓器拐彎時,要利用滾杠周整角

度,預防滾杠彈出傷人.

5.4,2.8為保持枕木的平整,枕木的底部可適當加墊厚薄不同的木板.

5.4.2.9采用滑輪組牽引變壓器時,工作人員必需站在適當位置,預防鋼絲繩松扣或拉斷傷人.

5.4.2.10變壓器在搬運和裝卸前,應核對高、低壓側方向,預昉安裝就位時調換方向.

5.4.2.11充氮搬運的變壓器,應裝有壓力監視表計和補氮瓶,保證變壓器在搬運途中始終保持止壓,氮氣壓力

應保持0.01?().03MPa,露點應在-35C以下,弁派專人監護押運,氮氣純度要求不低于99.99%.

6變IE據檢修工藝及質量標準

6.1器身檢修

6.1.1施工條件與要求

6.1.1.1吊鐘罩(或器身)一般宜在室內進行,以保持器身的清潔:如在露天進行時,應選在無塵土匕揚及其它

污染的晴天進行;器身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應不超過如下規定:空氣相對濕度W65%為I6h:空氣相對濕度

1V75%為I2h:器身暴露時間是從變壓器放油時起至開始抽真空或注油時為止:如暴露時間有超過上述規定,宜接

入枯燥空氣裝置進行施工.

6.1.1.2器身溫度應不低于周圍環境溫度,否那么應用真空濾油機循環加熱油,將變壓器加熱,使器身溫度高

于環境溫度5C以上.

6.1.13檢查器身時,應由專人進行,穿著專用的檢修工作服和鞋,并戴清潔手套,嚴寒天氣還應戴口罩照明

應采用低壓行燈.

6.1.1.4進行器身檢臺所使用的工具應由專人保管并應編號登記,預防遺留在油箱內或器身上:進入變壓器

油箱內檢修時,需考慮通風,預防工作人員窄息.

6.1.2繞組檢修

檢修工藝質量標準

1檢.杳相間隔板和圍屏(宜解開?

1.

相)有無破損、變色、變形、放電痕跡,如發

現異常應翻開其它兩相圍屏進行檢查(1)圍屏清潔元破損,綁扎緊固完整,分接引線出口處封

閉良好,圍屏無變形、發熱和樹枝狀放電痕跡

(2)圍屏的起頭應放在繞組的墊塊上,接頭處一定要錯

開搭接,并預防汕道渚塞

(3)檢查支撐同屏的長墊塊應無爬電痕跡,假設長墊決

在中部商場強區時,應盡可能割短相間距離最小處的翻向墊塊

2—4個

2.檢查繞組外表是否清潔,匝絕緣有(4)相間隔板完整并固定牢固

無破損2.

3).繞組應清潔,外表無油垢,無變形

4).整個繞組土傾斜、位移,導線福向無明顯彈出現象

3.檢查繞組各部整塊有無位移和松

5各.部墊塊應排列整潔,輻向間距相等,軸向成一垂直

動情況線,支撐牢固有?適當玉緊力,墊塊外露出繞組的長度至少應超

過繞組導線的厚度

4檢.查繞組絕緣有無破損、油道有無

6.

被絕緣、油垢或雜物(如硅膠粉末)堵塞現象,

7).油道保持暢通,無油垢及其它雜物積存

必要時可用軟毛刷(或用綢布、泡沫塑料)輕

8).外觀整潔清潔,絕緣及導線無破損

輕擦拭,繞組線匝外表如有破損裸露導線

9).特別注意導線的統包絕緣不可將油道堵塞,以防局

處,應進仃包扎處理

部發熱、老化

5.用手指按壓繞組外表檢查其絕緣

狀態10.緣狀態可分為:

?級絕緣:絕緣有彈性,用手指按壓后無殘留變形,屬

良好狀態

二級絕緣:絕緣仍有彈性,用手指按壓時無裂紋、脆化,

屬合格狀態

三級絕緣:絕緣脆化,呈深褐色,用手指按壓時有少量裂

紋和變形,屬勉強可用狀態

四級絕緣:絕緣已嚴重脆化,呈黑褐色,用手指按壓時即

酥脆、變形、脫落,甚至可見裸露導線,屬不合格狀態

613引線及絕緣支架檢修

檢修工藝質量標準

1.檢查引線及引線惟的絕緣包扎有1.

無變形、變脆、破損,引線有無斷股,引線與(1)引線絕緣包扎應完好,無變形、變脆,引線無斷股卡傷

引線接頭處焊接情況是否良好,有無過熱現情況

(2)對穿纜引線,為預防引線與套管的導管接觸處產生分

流燒傷,應將引線用閂布帶半迭包繞一層

22()kV引線接頭焊接處去毛刺,外表光潔,包金屬屏蔽

層后再加包絕緣

(3)早期采用錫焊的引線接頭應盡可能改為磷銅或銀焊

(4)接頭外表應平整、清潔、光滑無毛刺,并不得有其它

雜質

(5)引線長短適宜,不應有相曲現象

(6)引線絕緣的厚度,應符合附錄B的規定

2.檢查繞組至分接開關的引線,其長2.質量標準同1.(1):分接引線對各部絕緣距離應滿足附

度、絕緣包扎的厚度、引線接頭的焊接(或錄B要求

連接)、引線對各部位的絕緣距離、引線的

固定情況是否符合要求

3.檢查絕緣支架有無松動和損壞、位3.

移,檢查引線在絕緣支架內的固定情況(1)絕緣支架應無破損、裂紋、彎曲變形及燒傷現象

(2)絕緣支架與鐵夾件的固定可用鋼螺栓,絕緣件與絕緣

支架的固定應用絕緣螺栓:兩種固定螺栓均需有防松措施

(220kV級變壓器不得應用環氧螺栓)

(3)絕綠夾件固定引線處應超以附加絕修,以防卡傷引線

絕緣

(4)引線固定用絕緣夾件的間距,應考慮在電動力的作用

卜:不致發生引線短路

4.檢查引線與各部位之間的絕緣距4.

(1)引線與各部位之間的絕緣距離,根據引線包扎絕緣的

厚度不同而異,但應不小于附錄B的規定

(2)對大電流引線(銅排或鋁排)與箱壁間距,一般應大于

100mm,以防漏磁發熱,銅(鋁)排外表應包扎一層絕緣,以防異

物形成短路或接地

6.1.4鐵芯檢修

檢修工藝質量標準

1.檢臺鐵芯外表是否平整,有無片間1.鐵芯應平整,絕緣漆膜無脫落,在片緊密,邊側的硅鋼

短路或變色、放電燒傷痕跡,絕緣漆膜有無片不應翹起或成波浪狀,鐵芯各部外表應無油垢和雜質,片間

脫落,上鐵胡的頂部和下鐵胡的底部是否有應無短路、搭接現象接縫間隙符合要求

油垢雜物,可用潔凈的白布或泡沫塑料擦

拭,假設疊片有翹起或不規整之處,可用木

糖或銅錘敲打平整

2.檢查鐵芯上下夾件、方鐵、繞組壓2.

板的緊固程度和絕緣狀況,絕緣壓板有無爬(1)鐵芯與上下夾件、方鐵、壓板、底腳板間均應保持良

電燒傷和放電痕跡好絕緣

為便于監測運行中鐵芯的絕緣狀(2)鋼壓板與鐵芯間要有?明顯的均勻間隙;絕緣壓板應保

況,可在大修時在變壓器箱蓋上加裝一小套持完整、無破損和裂紋,并有適當緊固度

管,將鐵芯接地線(片)引出接地

(3)鋼壓板不得構成閉合回路,同時應有一點接地

(4)翻開上夾件與鐵芯間的連接片和鋼壓板與上夾件的

連接片后,測量鐵芯與上下夾件間和鋼壓板與鐵芯間的絕緣電

阻,與歷次試驗相比擬應無明顯變化

3.檢查壓釘、絕緣墊圈的接觸情況.3.螺栓緊固,夾件上的正、反壓釘和鎖緊螺帽無松動,與

用專用扳手逐個緊固上下夾件、方鐵、壓釘絕緣墊圈接觸良好,無放電燒傷痕跡,反壓釘與上夾件有足夠

等各部位緊固螺栓距離

4.用專用扳手緊固上F鐵芯的穿心4.穿心螺栓緊固,其絕緣電阻與歷次試驗比擬無明顯變

螺栓,檢查與測量絕緣情況化

5.檢查鐵芯間和鐵芯與夾件間的5.油路應暢通,油道墊塊無脫落和堵塞,11應排列整

油路齊

6.檢查鐵芯接地片的連接及絕緣6.鐵芯只允許一點接地,接地片用厚度0.5mm,寬度

狀況不小于30mm的紫銅片,插入3?4被鐵芯間,對大型變壓

器插入深度不小于80mm,其外露局部應包扎絕緣,預防短

路鐵芯

7.檢查無孔結構鐵芯的拉板和鋼7.應緊固并有足夠的機械強度,絕緣良好不構成環

帶路,不與鐵芯相接觸

8.檢查鐵芯電場屏蔽絕緣及接地8.絕緣良好,接地可靠

情況

6.1.5油箱檢修

檢修工藝質量標準

1.對油箱上焊點、焊縫中存在的砂眼1.消除滲漏點

等滲漏點進行補焊

2.清掃油箱內部,去除積存在箱底的2.油箱內部潔凈,無銹蝕,漆膜完整

油污雜質

3.清掃強油循環管路,檢查固定于H3.強油循環管路內部清潔,導向管連接牢固,絕緣管外

夾件上的導向絕緣管,連接是否牢固,外表表光滑,漆膜完整、無破損、無放電痕跡

有無放電痕跡

翻開檢查孔,清掃聯箱和集油盒內雜4.法蘭結合面清潔平整

4.檢查鐘罩(或油箱:法蘭結合面是

否平整,發現溝痕,應補焊磨平5.預防定位釘造成鐵芯多點接地:定位釘無影響可不退

5.檢查牌身定位釘出

6.檢查磁(電)屏蔽裝置,有無松動6.磁(電)屏蔽裝置固定牢固無放電痕跡,可靠接地

放電現象,固定是否牢固

7.檢查鐘罩(或油箱)的密封膠墊,7.膠整接頭粘合牢固,并放置在油箱法蘭宜線部位的兩

接頭是否良好,接頭處是否放在油箱法蘭的螺栓的中間,搭接面平放,搭接面長度不少于膠墊寬度的2?3

直線部位倍,膠墊壓縮量為其3度的1/3左右(股棒壓縮信為1/2左右)

8.內部漆腴完整,附著牢固

8.檢查內部油漆情況,對局部脫漆和

銹飩部位應處理,重新補漆

6.2整體組裝

6.2.1整體組裝前的準備工作和要求

6.2.1.1組裝前應徹底清理冷卻器(散熱器),儲油柜,J大力擲放閥(平女氣道),油管,升高座,套管及所有

組、部件.用合格的變壓器油沖洗與油直接接觸的組、部件.

6.2.1.2所附屬的油、水管路必須進行徹底的清理,管內不得有焊渣等雜物,并作好檢臺記漿.

6.2.13油管路內不許加裝金屬網,以預防金屬網沖入油箱內,一般采用尼龍網.

6.2.1.4安裝上節油箱就必須將油箱內部、器身和箱底內的異物、污物清理干凈.

6.2.1.5有安裝標志的零、部件,如氣體繼電器、分接開關、高壓、中壓套管升高座及壓力群放閥(或安全氣

道)升高座等與油箱的相對位置和角度需根據安裝標志組裝.

6.2.1.6準備好全套密封膠墊和密封膠.

6.2,1.7準備好合格的變壓器油.

6.2.1.8將注油設備、抽真空設備及管路清掃干凈;新使用的油管亦應先沖洗干凈,以去除油管內的脫模劑.

6.2.2組裝

6.2.2.1裝回鐘罩(成器身),

6.2.2.2安裝組件時,應按制造廠的“安裝使用說明書"規定進行:

6.2.23油箱頂部假設有定位件,應按外形尺寸圖及技術要求進行定位和密封:

6.2.2.4制造時無升高坡度的變壓器,在根底上應使儲油柜的氣體維電器側具有規定的升痛坡度:

6.2.2.5變壓器引線的根部不得受拉、扭及彎曲;

6.2.2.6對于高壓引線,所包扎的絕緣錐局部必須進入套管的均壓球內,預防扭曲:

6.2.2.7在裝套管前必須檢查無勵磁分接開關連桿是否已插入分接開關的撥叉內,調整至所需的分接位置上:

622.8各溫度計座內應注以變器油:

6.2.2.9根據變壓器外形尺寸圖(裝配圖)組裝已拆卸的各組、部件,其中儲油柜、吸濕器和壓力釋放閥(安

全氣道)可暫不裝,聯結法蘭用蓋板密封好:安裝要求和考前須知按各組部件“安裝使用說明書”進行.

6.3排油和注油

6.3.1排油和注油的一般規定

6.3.1.1檢查清掃油罐、油兩、管路、海油機、油泵等,應保持清潔枯燥,無灰塵雜質和水分.

6.3.1.2排油時,必須將變壓器和油罐的放氣孔翻開,放氣孔宜接入枯燥空氣裝置,以防潮氣侵入.

6.3.13儲油柜內油不需放出時,可將儲油柜下面的閥門關閉.將油箱內的變壓器油全部放出.

6.3.1.4有載調壓變壓器的有裁分接開關油室內的油應分開抽出.

6.3.1.5強油水冷變壓器,在注油前應將水冷卻器上的差壓維電器和凈油器管路上的塞子關閉.

6.3.1.6可利用本體箱蓋閥門或氣體繼電器聯管處網門安裝抽空管,有載分接開關與本體應安連通管,以便與

木體等壓,同時抽空注油,注油后應予撤除恢匏正常.

6.3.1.7向變壓器油箱內注油時,應經壓力式濾油機(220kV變壓器宜用真空濾油機).

圖1.真空注油連接示意怪

1一油搬;2、4、9、10一閥門:3—壓力濾汨機或真空濾油機:

5—變壓器;6—真空計;7一逆止閥;8—真空泵

注:圖中虛線表示真空濾油機經改裝后,可由真空泵單獨抽真空.

6.3.2真空注油

220kV變壓器必須進行真空注油,其它變壓器有條件時也應采用真空注油,真空注油應遵守制造

廠規定,或按卜述方法進行,其連接圖見圖1.

通過試抽真空檢查油符的強度,一般局部彈性變形不應超過母壁厚度的2倍,并檢查真空系統的

沔密件.

操作方法:

6.3.2.1以均勻的速度抽真空,到達指定真空度并保持2h后,開始向變壓器油箱內注油[一般抽空時間=1/3?

1/2暴露空氣時間),注油溫度宜略高于器身溫度;

63.2.2以3—5帥的速度將油注入變壓器距箱頂約200mm時停止,并繼續抽真空保持4h以上:

6.3.23變壓器補油:變壓器經真空注油后補油時,需經儲油柜注油管注入,嚴禁從下部油門注入,注油時應使

油流緩慢注入變壓器至規定的油面為止,再靜止I2h.

6.3.3膠囊式儲油柜的補油

6.3.3.1進行膠囊排氣:翻開儲油柜上部排氣孔,由注油管將油注滿儲油柜,直至排氣孔出油,再關閉注油管和

排氣孔:

6.33.2從變壓器下部油門排油,此時空氣經吸濕器自然進入儲油柜膠囊內部,至油位計指示正常油位為止.

6.3.4隔膜式儲油柜的補油

6.3.4.1注油前應首先將磁力油位”調整至零位,然后翻開隔膜上的放氣塞,將隔膜內的氣體排除,再關閉放

氣塞:

63.4.2由注油管向隔膜內注油到達比指定油位稍高,再次楠開放氣塞充分排除隔膜內的氣體,直到向外溢油

為止,經反復調整到達指定油位;

6.3.43發現儲油柜下部集氣食油標指示有空氣時,應用排氣閥進行排氣;

6.3.4.4正常油位低時的補油,利用集氣盒下部的注油管接至濾油機,向儲油柜內注油,注油過程中發現集氣

盒中有空氣時應停止注油,翻開排氣管的閥門向外排氣,如此反復進行,直至儲油柜油位到達要求為止.

6.3.5油位計帶有小膠囊時儲油柜的注油

6.3.5.1變壓器大修后儲油柜未加油前,先對油位計加油,此時需將油表呼吸塞及小膠囊室的塞子翻開,用漏

斗從油表呼吸塞座處徐徐加油,同時用手按動小膠囊,以便將爨中空氣全部排出;

63.5.2翻開油表放油螺栓,放出油表內多余油量(看到油表內油位即可),然后關上小膠囊室的塞子,注意

油表呼吸塞不必擰得太緊,以保證油表內空氣自由呼吸.

6.4整體密封試驗

變壓器安裝完畢后,應進行整體密封性能的檢查,具體規定如下:

6.4.1靜油柱張力法:22()kV變器油柱高度3m,加壓時間24h:35—110kV變壓器油柱高度2m,加壓時間

24h;油柱高度從拱頂(或箱蓋1算起.

6.4.2充油加壓法:加油壓O.()35MPa時間12h,應無滲漏和損傷.

6.5變壓器油處理

6.5.1一般要求

6.5.1.1大修后注入變壓器為的變壓器油,其質量應符合GB7665—87規定;

6.5.1.2注油后,應從變壓器底部放油閥(塞)采取油樣進行化驗與色譜分析:

6.5.1.3根據地區最低溫度可以選用不同牌號的變壓器油;

6.5.1.4注入套管內的變壓器油亦應符合GB7665—87規定:

6.5.1.5補充不同牌號的變壓器油時,應先做混油試驗,合格前方可使用.

6.5.2壓力濾油

6.5.2.1采用壓力式泄汕機過渡油中的水分和雜質:為提升濾油速度和質量,可符油加溫至50?60c.

6.5.2.2漉油機使用前應先檢查電源情況,濾油機及濾網是否清潔,極板內是否裝有經枯燥的濾油紙,轉動方

向是否正確,外殼有無接地,壓力表指示是否正確.

6.5.23啟動謔油機應先開出油閥門,后開進油閥門,停止時操作順序相反;當裝有加熱器時,應先啟動濾油

機,當油流通過后,再投入加熱器,停止時操作順序相反.

濾油機壓力一般為0.257).4MPa,最大不超過0.5MPa.

6.5.3真空濾油

6.5.3.1簡易真空濾油系統:簡易真空濾油管路連接參照圖2,儲油罐中的油被抽出,經加熱器加溫,由濾油機

除去雜質,噴成油霧講入直空排.

圖2簡易真.空濾油管路連接示意圖

1一儲油罐;2—真空罐;3—加熱器:4一壓力濾油機:

$—真空”:6—真空泉:7、8—油泉:9?13一閥門

油中水分蒸發后被真空泵抽出排除,真空罐下部的油可抽入韜油攘再進行處理,直至合格為止.選擇加熱

器的容量P可按下式計算:

P=L16QCpQ2/)x10-3kw

式中Q——變壓器油的流量,kg/h;

C——變壓器油的比熱,平均值為0.4—0.48cal/(kg?C);

t一一加熱器出口油溫,C:

t1一一加熱器進口油溫,'C.

也可利用儲油罐的箱壁纏繞渦流線圈進行加熱,但處理過程中箱壁溫度一般不超過95'C,油溫不超過

80C.

油泵可選用流量為100-l50L/n】in,壓力為0.5MPa的齒輪油泵,亦可用壓力式濾油機替代.

真空罐的真空度可根據罐的情況決定,一般殘壓為0.02IMPt為宜.

653.2采用真空能油機進行油處理,其系統連接及操作考前須知參照使用說明書.

6.6變壓器枯燥

6.6.1變壓器是否需要枯燥的判斷

運行中的變壓器大修時一?般不需要枯燥,只有經試驗證實受潮,或檢修中超過允許暴露時間導致器身絕

緣下降時,才考慮進行枯燥,其判斷標準如卜?:

6.6.1.1Igb在同一溫度下比上次測得數值增高30%以上,且超過部頒預防性試驗規程規定時:

6.6.1.2絕緣電阻在同一溫度下比上次測得數值降低30%以上,35kV及以上的變壓密在10?30c的溫度范圍

內吸收比低于L3和極化指數低于1.5:

6.6.1.3油中含有水分或油箱中及器身上出現明顯受潮跡象時.

6.6.2枯塌的一般規定

6.6.2.1枯燥方法的選擇:根據變壓潴絕緣的受潮情況和現場條件,口J味用熱油循環、渦流其空熱油噴務、零

序、短路、熱風等方法進行枯燥并抽真空.當在檢修間烘房中枯燥時,也可采用紅外線和蒸汽加熱等方法.

6.6.2.2枯燥中的溫度限制:當利用油箱加熱不帶油枯燥時,箱壁溫度不宜超過U0C,箱底溫度不宜超過

100℃,繞組溫度不得超過95℃:帶油枯燥時,上層油溫不得超過85℃:熱風枯燥時,進風溫度不得

超過100-C,進風口應設有空氣過濾預熱器,并注意預防火星進入變壓器內.

枯燥過程中尚應注意加溫均勻,升溫速度以10?15'C/h為宜,預防產生局部過熱,特別是繞組部分,不

應超過其絕緣等級的最高允許溫度.

6.6.23抽真空的要求:變壓器采用真空加熱枯綠時,應先進行預熱,并根據制造廠規定的真空儀抽真空;按

變壓器容量大小以10?15C/h的速度升溫到指定溫度,再以6.7kPa/h的速度遞減抽真空.

真空度一般應到達表1規定.

抽真空的管路安裝圖如圖3所示.

6.6.3枯燥過程中的檢杳與記錄

枯燥過程中應每2h檢查與記錄以下內容:

表1

真空度(殘壓)

電壓等級kV容量?kVAPa

354000-315003.5x104

20000及以上5.1x104

66500d60005.1x104

4000及以下5.1x104

20000及以上3.5xl(k

110

16000及以下5.1xl()4

6.6.3.1測量繞組的絕緣電阻:

6.63.2測量繞組、鐵芯和油箱等各部溫度;

圖3抽真空管路安裝圖

1一真空摧(油箱);2—變壓器器身:3、8、9、II一放氣閥門;

4一枯燥劑(硅膠):5—真空表:6一逆止㈣:7—冷卻器;10—真空泵

6.6.33測量:真空度:

6.63.4定期排放凝結水,用量杯測量記錄(I次/4h):

6.63.5定期進行熱擴散,并記錄通熱風時間:

6.6.3.6記錄加溫電源的電壓與電流;

6.63.7檢查電源線路、加熱器具、真空管路及其它設備的運行情況.

6.6.4枯燥終結的判斷

6.6.4.1在保持溫度不變的條件下,繞組絕緣電阻:llOkV及以下的變壓繇持續6h不變,220kV變壓器持續

12h以上不變;

6.6,4.2在上述時間內無凝結水析出.

到達上述條件即認為枯燥終結.枯燥完成后,變球器即可以1U-的速度降溫(真空仍保掙不變).

此時應將預先準備好的合格變壓器油加溫,且與瑞身溫度根本接近(油溫可略低,但溫差不超過5?i(rc)時,在

真空狀態下將油注入油箱內,苣至器身完全浸沒于油中為止,并繼續抽真空4h以匕

6.6.5進行變壓器枯燥時,應事先做好防火等平安舉措,并預防加熱系統故障或線圈過熱燒損變壓器.

6.6.6變壓器枯燥完畢注油后,須吊罩(或器身)檢查,要求同第5.1條.

7組件檢修

7.1冷卻裝置檢修

7.1.1散熱湍的檢修

檢修工藝質量標準

1.采用氣焊或電焊,對滲漏點進行補焊處理1.焊點準確,焊接牢固,嚴禁將焊渣

掉入散熱器內

2.上、下油室內部潔凈,法蘭蓋板密封

2.對帶法蘭蓋板的上、下油室應翻升法蘭蓋板,清除良好

油室內的焊渣、油垢,然后更換膠墊

3.清掃散熱器外表,油垢嚴重時可用金屬洗凈劑(去

污劑)清洗,然后用清水沖凈晾干,清洗時管接頭應可靠密3.外表保持潔凈

封,預防進水

4.用蓋板將接頭法蘭密封,加油壓進行試漏4.試漏標準:

片狀散熱器0.05?O.IMPa、IOh

管狀散熱器01?0」5MPa、10h

5.用合格的變壓器油對內部進行循環沖洗5.內部清潔

6.

6.重新安裝散熱器

(1)注意閥門的開閉位置,閥門的安

裝方向應統一;指示開閉的標志應明顯、清

_______包安裝好散熱器的拉緊鋼帶

7.1.2強油風冷卻器的檢修

檢修工藝質量標準

宿和開卜,下油室端蓋,檢查冷卻管有無堵塞現象,更換密封股

21.油室內部消潔,冷卻管

墊無堵塞,密封良好

.更換放氣塞、放油塞的密封股墊

32.放氣塞、放油塞底密封

良好,不滲漏

4.按圖4所示,進行冷卻器的試漏和內部沖洗.管路有滲漏時,可

3.試漏標準:

用錐形黃銅棒將滲漏管的兩端堵塞(如有條件也可用脹管法更換新管),

().25-O.275MPa、30min應

但所堵塞的管子數量每回路不得超過2根,否那么應降容使用

無滲漏

圖4冷卻器試漏和內部沖洗示意圖

I—冷卻器;2、3、4,5、7、8、15、16、18一閥門;

6一壓力表:9、II一耐油膠管;10一壓力式濾油機:

12、13—法蘭:14一耐油膠管及法絲:

17一油桶(放置潔凈合格的變壓器油)

5.清掃冷卻器外表,并用O.IMPa壓力的壓縮空氣(或水壓)吹凈

4.冷卻器管束間潔凈,無

管束間堵塞的灰塵、昆蟲、草屑等雜物,假設油垢嚴重可用金屬洗凈劑擦

堆積灰塵、昆蟲、草屑等雜物

洗干凈

7.1.3強油水冷卻器的檢修

檢修工藝質量標準

1.拆卜.并檢查差壓繼耳器、油流繼電器,進行修1.消除缺陷,調試合格

理和調試

2.關閉進出水閥,放出存水,再關閉進出油閥,2.排盡殘油、殘水

放出本體油

3.撤除水、油連管,拆下上蓋,松開本體和水室.3.冷卻器本體內部潔凈,無水垢、油垢,無堵

間的連接螺栓,吊出本體進行全面檢查,去除油垢和水塞現象

4.檢查銅管和端部脹口有無滲漏,發現滲漏應4.試漏標準0.4MPa、30min無滲漏

講行史換或堵塞.fn每回路堵塞不得超過2根.否那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