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人中學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圖片版含答案)_第1頁
樹人中學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圖片版含答案)_第2頁
樹人中學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圖片版含答案)_第3頁
樹人中學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圖片版含答案)_第4頁
樹人中學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圖片版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樹人中學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圖片版,含答案)七年級語文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100分;檢測時間90分鐘。

2.答案用黑色量水筆寫在答卷紙上,不能寫在本試卷上,標“么"處表示此處的答案寫在答卷紙上。

一(26分)

1.用課文原句填空。(10分)

春風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時景物美不勝收。春天是溫柔的,有朱自

清《春》中的“·(1)

’,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是柔美的,

有賀知章《詠柳》中的“(2)

一·二月春風似剪刀";是哲理的,有王灣

《次北固山下》中的“(3)

一,江春入舊年”;是牽掛的,有李白《聞王

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與明月,(4)▲

"。夏天是生機

的,有漢樂府《江南》中的“江南可采蓮,(5)

”。秋天是豪邁的,有

曹操《觀滄海》中的“(6)一▲

一,洪波涌起";是念家的,有馬致遠《天凈

沙·秋思》中的“(7)▲

斷腸人在天涯”;是擔憂的,有漢樂府《長歌

行》中的“常恐秋節至,(8)

"。

(9)請以“月”為專題,將與月亮有關的古詩句編輯起來。·(除本試卷中出現的之外,

另寫兩句)

示例:小時不識月秦時明月漢時關

▲■

“樹人之聲"社團開展朗誦活動,請你積極參與。

2.以下是朗誦文段,請根據要求完成下列任務。(11分)

玄武湖畔,煙雨霏霏,柳枝裊裊,醞釀出別樣的江南風韻。靜m1的湖提旁,寬chǎng

的湖岸邊,湖石有了著落,雜而不亂。湖內,荷花抖撖精神,開得1à漫:荷葉層層疊疊,

盡情舒展。湖中,百舸泛波,在碧水間蕩漾著粼粼的金光。

(1)給加點字注音:醞釀(▲)著落(▲)

抖擻(▲)(3分)

(2)根據拼音寫漢字:靜m1(▲)寬chng(▲)1n漫(▲)(3分)

(3)下列詞語中,能用于文中“舒展”一詞同義替換的一項是(▲)(2分)

A舒適

B.舒暢

C.舒張

D.舒懷

(4)同學們對文段進行朗誦設計,你發現設計中存在問題的一項是(▲)(3分)

A小優:“煙雨霏霏,柳枝裊裊"用高升調,讓聽眾隨作者在玄武湖畔的景色中徜祥,

表達出作者對湖邊景色沉醉。

B,小雅:“醞釀出別樣的江南鳳韻”中重讀“別樣”,強調玄武湖畔的風韻與眾不同,

表達了作者對玄武湖的喜愛。

C小舒:將“湖石有了著落”與“雜而不亂"連讀,語速輕快,隨作者感受湖石的錯

落有致,品味玄武湖景色美。

D.小仁:“荷葉層層疊疊,盡情舒展”用舒緩、輕柔的節賽誦讀,感受荷葉的輕盈、

自然,體會作者平和的心境。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階段檢測(七年級語文)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100分;檢測時間90分鐘。

2.答案用黑色墨水筆寫在答卷紙上,不能寫在本試卷上,標“▲"處表示此處的答案寫在答卷紙上。

一(26分)

1.用課文原句填空。(10分)

春風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時景物美不勝收。春天是溫柔的,有朱自

清《春》中的“‘(1)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是柔美的,

有賀知章《詠柳》中的“(2)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是哲理的,有王灣《次

北固山下》中的“(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是牽掛的,有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

標遙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與明月,(4)隨君直到夜郎西"。夏天是生機的,有漢樂府

《江南》中的“江南可采蓮,(5)蓮葉何田田”。秋天是豪邁的,有曹操《觀滄海》中的

“(6)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是念家的,有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的“(7)夕陽

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是擔憂的,有漢樂府《長歌行》中的“常恐秋節至,(8)焜黃華

葉衰"。

(9)請以“月”為專題,將與月亮有關的古詩句編輯起來。(除本試卷中出現的之外,

另寫兩句)示例:小時不識月秦時明月漢時關

示例:煙籠寒水月籠沙;海上生明月;床前明月光;明月松間照;舉杯邀明月;千里

共嬋娟;江清月近人……

在詩句中含義為“月亮"均可。含“月”字但意思不是“月亮"不可以,如“烽火連

三月”不得分。

“樹人之聲"社團開展朗誦活動,請你積極參與。

2.以下是朗誦文段,請根據要求完成下列任務。(11分)

玄武湖畔,煙雨霏霏,柳枝裊裊,醞釀.出別樣的江南風韻。靜mì的湖堤旁,寬chǎng

的湖岸邊,湖石有了著.落,雜而不亂。湖內,荷花抖擻.精神,開得làn漫;荷葉層層疊疊,

盡情舒展。湖中,百舸泛波,在碧水間蕩漾著粼粼的金光。

(1)給加點字注音:醞釀.(niàng)著.落(zhuó)抖擻.(sǒu)(3分)

(2)根據拼音寫漢字:靜mì(謐)寬chǎng(敞)làn漫(爛)(3分)

(3)下列詞語中,能用于文中“舒展”一詞同義替換的一項是(C)(2分)

A.舒適B.舒暢C.舒張D.舒懷

(4)同學們對文段進行朗誦設計,你發現設計中存在問題的一項是(A)(3分)

A.小優:“煙雨霏霏,柳枝裊裊"用高升調,讓聽眾隨作者在玄武湖畔的景色中徜徉,

表達出作者對湖邊景色沉醉。(高升調常用于表示疑問、反詰、驚愕、命令、呼喚、憤

怒、緊張、警告、號召等語氣的情感色彩,這里用高升不合適。可用平直調,表達敘事

1

口吻。)

B.小雅:“醞釀出別樣的江南風韻”中重讀“別樣”,強調玄武湖畔的風韻與眾不同,

表達了作者對玄武湖的喜愛。

C.小舒:將“湖石有了著落”與“雜而不亂"連讀,語速輕快,隨作者感受湖石的錯落

有致,品味玄武湖景色美。

D.小仁:“荷葉層層疊疊,盡情舒展”用舒緩、輕柔的節奏誦讀,感受荷葉的輕盈、自

然,體會作者平和的心境。

3.社團準備邀請任課老師參加此次活動,同學擬寫了邀請函,你發現有兩處用詞不當,需要

修改。(2分)

邀請函

親愛的老師:

您好!貴社擬定于10月18日下午2點,在學術報告廳舉行“經典詠

流傳"朗誦活動。誠邀您參加,期盼您蒞臨見教。

“樹人之聲”社團

2024年10月10日

(1)“貴社"改為“我社”。(2)“見教"改為“賜教”。

(兩處均為謙辭、敬辭使用不當。)

4.在活動中,你認識了新同學。為了更好地彼此了解,老師讓大家用一個比喻句介紹自己的

個性特點。你仿照示例,也寫了一個比喻句來介紹自己。(3分)

示例:我性格內向,看起來不太愛與人交往,但我的內心是溫暖的。我覺得自己像一

盞小小的油燈,雖然不太明亮,但我的光足以照亮身邊的人。

示例:曾有人說我像一泓水,也許不太奔騰,但我的純凈可以映照他人。

(比喻句1分,性格與喻體契合1分,表達連貫得體1分。)

二(41分)

(一)閱讀下面古詩,完成第5-6題。(6分)

玉仙館

[唐]張籍

長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陰云盡向西。

楚客天南行漸遠,山山樹里鷓鴣啼。

5.請你按要求,完成這首詩的誦讀視頻腳本設計,展現詩歌的意境。(3分)

景別攝法整體畫面配音

模擬詩人的視角水流聲、

遠景(1)▲

拍攝周邊景物。鷓鴣聲。

(1)整體畫面營造出悲涼氛圍:新雨后溪水湍急,混濁如泥,天上陰云向西奔涌。楚

客孤獨一人,漸行漸遠,隨著夕陽西下,在山林小徑中留下一個模糊的背影。

2

(1-2句1分,3-4句1分,合理想象1分。)

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正確的一項是(D)(3分)

A.本詩中的“野水"與《天凈沙·秋思》中的“流水”,都營造了清新淡雅的氛圍,寫出了

游子心中淡淡的鄉愁。(《天凈沙·秋思》鄉愁濃郁愁苦,不是淡淡的鄉愁。)

B.“山山樹里鷓鴣啼"一句與“楊花落盡子規啼”一句都運用了聲色結合的手法,在環境

描寫中點明節令和地點。(“山山樹里鷓鴣啼"沒有點明節令。)

C.本詩與《次北固山下》以旅途中的自然景物發端,營造了和諧美好的氛圍,為全詩奠定

了平和寧靜的感情基調。(《玉仙館》開頭“色如泥”寫出小溪在雨水沖刷中變為泥水,

并不和諧美好、平和寧靜。)

D.本詩與《次北固山下》的作者都以“客"自稱,既是自我身份的定位,也表達了游子神

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題。(14分)

【文段一】陳仲弓①為太丘長,時吏有詐稱母病求假。事覺收②之,令吏殺焉。主簿請付獄,

考眾奸③。仲弓曰:“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考求眾奸,豈復過此?”

(選自《世說新語·政事》)

【文段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

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

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

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選自《世說新語·方正》)

【文段三】魏文帝受禪,陳群有戚容④。帝問曰:“朕應天受命,卿何以不樂?"群曰:“臣

與華歆,服膺⑤先朝,今雖欣圣化⑥,猶義形于色。”(選自《世說新語·方正》)

【注釋】①陳仲弓:陳寔,元方之父,即課文中的陳太丘。后文的陳群為元方之子。②收:逮捕。③考

眾奸:拷問他的其它罪行。④戚容:愁苦的臉色。⑤服膺:心悅誠服。⑥圣化:贊譽當朝君主。

7.下列加點字含義相同的一項是(B)(3分)

A.期日.中(太陽)謝太傅寒雪日.內集(天氣)

B.元方入門不顧.義無反顧.(均為“回頭看"含義)

C.去后乃至.(到)幸甚至.哉(到達極點)

D.相委而去.(離開)一去.二三里(距離)

8.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三處。(3分)

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

(每斷一處1分,多斷取前3處判分。)

3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正午時您沒來,就是沒有信用;對著兒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

(每個分句1分。)

(2)朕應天受命,卿何以不樂?

我順應天命當了皇帝,你為什么不高興?

(每句1分。)

10.家風是家庭的生活風氣;優良的家風是留給子孫后代最好的遺產。從《詠雪》的“謝太

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中可以看出,謝太傅的家風是培養高雅情操。請結合文

段內容,談談你對“家風傳承”的理解。(提示:可結合陳太丘言行對陳元方、陳群的影

響分析。)(4分)

陳太丘的家風是注重培養忠孝禮義。陳太丘對小官員慌稱母親生病來請假的行為深惡

痛絕,主張嚴懲小官吏,并認為這樣的罪責是最大的,重忠重孝。陳元方認為父親友人不

守時、無禮貌,并用行為拒絕友人道歉,重義重禮。陳群在新帝登基后仍掛念前朝恩德,

重忠重節。

(提煉陳太丘家風1分,概括陳太丘言行、陳元方言行、陳群言行各1分。家風圍繞

培養忠孝禮義提煉,言之成理即可。)

【參考譯文】

【文段一】陳仲弓任太丘縣縣長,當時有個小官吏假裝稱母親有病請假,事情被發覺后,

陳仲弓就逮捕了他,并命令獄吏處死。主簿請求交給訴訟機關查究其他眾多的犯罪事實,

陳仲弓說:“欺騙君主就是不忠,詛咒母親生病就是不孝;不忠不孝,沒有比這個罪狀

更大的了。查究其他罪狀,難道還能超過這件嗎!"

【文段三】魏文帝接受禪讓稱帝后,陳群臉上有憂愁的神色。文帝問他:“我順應天命當

了皇帝,你為什么不高興?”陳群回答說:“我和華歆曾經都在前朝為官,如今雖然欣

喜能得到圣上教化,可是緬懷過去的心情還是難以避免,還是不免會把仗義不平的內心

想法流露在臉上。"

(三)閱讀下面片段,完成11-14題。(21分)

【片段一】雙腿癱瘓后,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

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

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

悄地進來,眼邊兒紅紅的,看著我。“聽說北海的花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

這么說。(選自《秋天的懷念》)

【片段二】只是我在童年,總覺得它有點妖氣,沒有什么好感。那是一個我的幼時的夏夜,

我躺在一株大桂樹下的小板桌上乘涼,祖母搖著芭蕉扇坐在桌旁,給我猜謎、講故事。忽

然,桂樹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聲,一對閃閃的眼睛在暗中隨聲而下,使我吃驚,也將祖

4

母講著的話打斷,另講貓的故事了——(選自《狗·貓·鼠》)

【片段三】應用的物件已經搬完,家中由忙亂轉成靜肅了。朝陽照著西墻,天氣很清朗。

母親,工人,長媽媽即阿長,都無法營救,只默默地靜候著我讀熟,而且背出來。在百靜

中,我似乎頭里要伸出許多鐵鉗,將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夾住;也聽到自己急急誦讀的

聲音發著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鳴叫似的。……我至今一想起,還詫異我的父親何

以要在那時候叫我來背書。(選自《五猖會》)

【片段四】他已經平靜下去的臉,忽然緊張了,將眼微微一睜,仿佛有一些苦痛。“叫呀!

快叫呀!”她催促說。“父親!!!"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

說,又較急地喘著氣,好一會,這才復了原狀,平靜下去了。“父親!!!"我還叫他,

一直到他咽了氣。我現在還聽到那時的自己的這聲音,每聽到時,就覺得這卻是我對于父

親的最大的錯處。(選自《父親的病》)

11.閱讀上面四個片段,將下表填寫完整。(3分)

項目事件概述項目事件概述

片段一(1)癱瘓后暴怒無常的“我”被母親照顧片段三(2)五猖會時在家背《鑒略》

片段二夏夜聽祖母講故事片段四(3)父親臨終時大聲喊父親

12.按照要求賞析句子。(6分)

(1)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

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請從用詞或句式的角度賞析。)(3分)

【用詞角度】“望著望著"聽著聽著”是疊詞,拉長“我"看雁陣、聽歌聲的時間,

與后文“突然”“猛地"形成對比,突出“我”脾氣變得暴怒無常,為后文母親擔心“我"

伏筆。表達出“我”在雙腿癱瘓后對生活感到絕望,認為自己再無生機和希望。

【句式角度】分號前后是對稱句式,強化了“我"在雙腿癱瘓后脾氣變得暴怒無常這

一形象,為后文母親擔心“我”伏筆。表達出“我"在雙腿癱瘓后對生活感到絕望,認為

自己再無生機和希望。

(點明具體用詞/句式1分,分析1分,情感1分。)

(2)也聽到自己急急誦讀的聲音發著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鳴叫似的。(請修辭的

角度賞析。)(3分)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我”急于誦讀時發抖的聲音比作深秋蟋蟀的夜鳴,形象生

動地寫出了“我"背不出《鑒略》的著急,“我”預感自己看不成五猖會的無奈與絕望。

5

(點明比喻并分析1分;情感每點1分,共2分。)

13.請你給片段二中的畫線句做朗讀設計,并說明理由。(提示:可以從感情基調、重音、

停連、語調、節奏等方面進行設計。)(4分)

示例:朗讀的感情基調是恬淡溫馨美好的。第1句在“我的"幼時的”“夏夜"后

延長,將聽眾拉入作者的回憶之中。第2句略微重讀“大”和“小”,突出兩者對比關系,

有童真童趣之美。第3句用平直的語調慢讀,感受祖母為孩子搖蒲扇的輕柔、溫情。第4

句用舒緩的節奏慢讀,代入作者的回憶視角,感受溫馨的祖孫情。

(從感情基調、重音、停連、語調、節奏等方面任選2方面進行設計,每方面1分,

共2分。對所選設計分別進行理由說明,指向回憶祖孫親情、氛圍溫馨美好,言之成理即

可,每理由1分,共2分。)

14.有人說,《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理性的批判,抨擊了封建家長制對兒童天性的束縛和

摧殘,建議將《五猖會》的結尾修改為“我至今一想起,仍認為我的父親不應在那時候叫

我來背書。”對此你怎么看,請寫出你的觀點和理由。(4分)

示例1:我認為合理。父親在“我"興致高昂,想要去看五猖會時阻止了“我”,讓“我"

背《鑒略》。“我”花大量時間背《鑒略》,背出后早已沒了游玩的興致。父親的行為與

兒童愛玩的天性相違背,體現了封建家長制下父親的權威,封建教育對兒童的壓制和摧殘。

(認為合理最高得2分:事例1分,闡釋1分。)

示例2:我認為不合理。兒童時期,父親在“我"興致高昂,想要去看五猖會時阻止了

“我”,讓“我"背《鑒略》。兒時并不理解父親的行為,認為其與兒童愛玩的天性相違

背。成人時期,作者知道了當時家族已走向衰敗,父親是將家族興盛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

上,因而對兒童時期的自己嚴加管教;而作者能在文學上取得成就,也是父親嚴格要求的

結果。寫作時父親已去世,作者對自己曾在父親去世前大聲呼喊父親感到愧疚。況且,本

篇中結尾用的是“詫異”,并非“批判"。作者對五猖會背《鑒略》由不解到理解,對父

親去世由悲痛到愧疚,作者對父親的情感是復雜的、多元的,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抨擊。

(認為不合理最高得4分:兒童視角的事例1分闡釋1分,成人視角的事例1分闡釋1

分。)

15.史鐵生對母親的情感由冷漠到自責,魯迅對父親的情感由不解到愧疚。請結合生活實際,

描述讓你對親人的情感發生轉變的細節。(不超過100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