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高一第一學期歷史第二次月考試卷考生注意: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考生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臺灣學者許倬云先生曾回憶道:“在家鄉,新年、除夕、元旦、清明和冬至,都會祭祀祖先。我家自從抗戰時期離家客居,先父直系祖先名諱先人掛軸,每逢年、節懸掛遙祭。我們弟兄遷移美國,每家也都有歷代祖先名諱掛軸,至少在除夕和元旦會遙祭”。影響這種觀念產生的制度是()A.內外服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鄉里制2、原始社會后期,由于生產力的發展,一部分人開始有了少量剩余產品,從而產生了階級分化的可能。下列考古發現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A.遺址發現分布在房屋外的地窖群B.單人墓葬出土大量精美的隨葬品C.居住遺址出現共同生活的大房屋D.遺址出土了粟類和稻類的農作物3、春秋時期,位于長江中下游的吳越兩國自認為源自中原,吳國來自泰伯(周文王的伯父)奔吳,越國始祖是大禹之后。這可用于說明當時(
)A.民族交融促進邊疆開發 B.各族同源共祖觀念流行C.中原文化不斷向外傳播 D.華夏文化認同觀念增強4、白居易《秦中吟十首》中有詩云:“國家定兩稅,本意在憂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內外臣:稅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論。”該詩體現兩稅法的目的是(
)A.杜絕官吏貪腐之風 B.提升政府治理能力C.完善國家賦稅制度 D.減輕百姓賦稅負擔5、下表反映了宋熙寧十年(1077年)以前境內各州轄區內各地上交商稅的情況。據此推知,此時宋代()稅額40萬貫以上25萬貫以上10萬貫以上5萬貫以上5萬貫以下3萬貫以上3萬貫以下轄區3個5個19個30個51個59個73個A.江南市鎮經濟發展迅速 B.區域商業發展的不平衡C.社會貧富分化日益加劇 D.地方行政區劃調整頻繁6、《明史》記載:“(鄭和下西洋)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據此判斷鄭和下西洋初衷是()A.了解海外形勢B.開拓貿易市場C.彰顯明朝國威D.加強友好往來7、某學生梳理清朝康雍乾時期的知識時,記錄了“形成奏折制度”“設立軍機處”“制造文字獄”三項內容,從中可以看出其梳理的知識主題是()A.君主專制加強B.國家疆域奠定C.商品經濟發展D.文學成就顯著8、下表為不同史料關于清圣祖時期臺灣地區的歷史敘述。據此能夠認定的歷史事實是()記述出處康熙六年,鄭經拒不接受招撫,康熙答復:“若鄭經留戀臺灣,亦可任從其便。至于比朝鮮不剃發,愿進貢投誠之說,不便允從。朝鮮系從未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明清史料·丁編》康熙二十二年接受投降,優待鄭氏,稱:“將爾等從前抗違之罪,全行赦免,仍從優敘錄,加恩安插,務令得所。煌煌諭旨,炳如日星,朕不食言”《清圣祖實錄》康熙二十三年正月廿一稱“臺灣棄取,所關甚大。棄而不守,尤為不可”《康熙起居注》A.清圣祖加強對臺灣的統治 B.清廷給予臺灣很大自治權C.清圣祖長期堅持統一原則 D.清圣祖傾力平定臺灣叛亂9、乾隆年間,英國使臣馬戛爾尼來華,看到中國景象后斷定:“中國社會已經被卡住無法前進”,“它的繁榮已經結束”,“在這里可以輕而易舉地登陸”。這說明當時清朝(
)A.因英國侵略而發展停滯 B.盛世的繁華背后隱藏著危機C.對外厲行閉關鎖國政策 D.遭到白蓮教起義的沉重打擊10、自明朝中期起,社會的變化與劇烈動蕩促進了思想界的活躍。這一時期思想界出現了新的傾向是()A.政治上“無為”,崇尚“清談”B.主張儒、佛、道“三教合歸儒”C.人生目標是“存天理,滅人欲”D.提倡個性自由,反對君主專制11、1842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這一條約的草案英國從1839年10月便已開始設計,1840年2月正式推出,是慎重考慮反復權衡的產物。這表明(
)A.英國已經具備侵華實力 B.中國面臨嚴重民族危機C.英國對華戰爭早有預謀D.清廷被動挨打不可避免12、魏源編著的《海國圖志》中,除了地圖集和世界各國文明的制度變革,還包含多種西洋船、炮、器藝等圖式,以及他的海防建設方案和外交方略。這反映了魏源()A.痛恨清政府的腐敗無能 B.對鴉片戰爭失敗的反思C.要求改革現存社會制度 D.希望全面學習西方文明13、《天朝田畝制度》規定:取消私營的商業和手工業。商業上,貨物一概沒收,居民生活用品由國家統一供應;手工業上,廢除手工業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改為有組織的集體生產,建立百工衙、諸匠庫制度。這一工商政策(
)A.與當時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B.規范了工商業的經營活動C.為居民帶來了豐富的物品 D.帶有明顯空想主義的色彩14、甲午戰爭前外商銀行是以匯兌業務為主;甲午戰爭后,開始爭奪對中國借款,逐步控制了清王朝的財政和金融。這一變化反映出(
)A.列強侵略方式的轉變 B.清政府完全淪為半殖民地C.洋務運動探索的失敗 D.民族企業獲得較大的發展15、19世紀中期,孔子被塑造成一個跪在上帝面前苦苦哀求認錯的守舊反動的妖魔;19世紀末期,孔子則被當時激進的文人尊為改革的先驅,力求“泯中西之界限,化新舊之門戶”。對孔子形象的這種塑造反映了(
)A.民主思想已成為社會潮流 B.傳統儒學思想開始受到批判C.探索國家出路亟需科學理論D.西方資本主義思想影響增強 第Ⅱ卷二、非選擇題(55分,其中16題14分,17題15分,18題14分,19題12分。)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明太祖初一海內,仍元制,設中書省,綜理機務。行之一紀,革中書省,歸其政于六部,遂設四輔官。又仿宋制,置殿閣大學士,而其官不備,其人亦無所表見。燮理無聞,何關政本,視前代宰執,迥乎異矣。成祖簡翰林官直文淵閣,參預機務,有歷升至大學士者。其時章疏直達御前,多出宸斷。儒臣入直,備顧問而已。——摘編自張廷玉《明史》卷一〇九材料二
閣臣至仁宣,以部院職、兼公狐銜地位驟顯。也以票擬之預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權力運行過程中之裁決權、執行權間構成一個中介程序。仁宣以來,閣臣多進士資格,翰林起身,識達大體,諳熟政令。且綜理庶務,少攙雜各部門本位之偏狹,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較為公允貼切之意見,其緩沖君主個人意志與國家機構職能之對立,調整國家機器合理運行之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摘編自姜德成《明代內閣制淺議》請回答:據材料一,指出明朝中央官制與前代的不同之處。(6分)與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閣臣”權力有何變化?并據材料二,指出明中期“閣臣”對政治建設的積極作用。(8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原產美洲的玉米、紅薯等高產作物傳入中國,提高了糧食的單位面積產量,使許多耕地可改種棉花、蠶桑等經濟作物。在松江府,婦女們“晨抱棉紗入市,易木棉花以歸,機杼軋軋,有通宵不寐者”,催生楓涇鎮成為棉紡業專業市鎮。湖州府雙林鎮的絲織業,廣東佛山鎮的鐵器業等,也遠近馳名。隨著工商業市鎮的勃興,由中小商人和手工業者構成的市民階層形成,明代階級結構發生新變化。——摘編自卜憲群《簡明中國歷史讀本》材料二朱元璋認為只有“重農”才能“富民”,而要“重農”必須“抑商”,讓主要勞動力固定在土地上……朝廷還強化了專賣制度……明朝“輕末”政策中還有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海禁”,商人和百姓不得從事對外貿易。這項政策被朱元璋的繼任者多次加以強調,成為明中期以前最重要的政策之一。——摘編自陳忠海《明初經濟政策為何走“回頭路”》請回答: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朝中后期在農業、手工業和商業方面的新變化。并根據材料一概括商品經濟發展對中國社會的影響。(11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明朝經濟政策的特點。(4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清朝為解決有效統治北方游牧民族的問題,采取多種舉措。中央設立理藩院,邊疆設置軍府,派將軍等官員監督、管轄。內外蒙古諸部實行盟旗制度,由蒙古各部貴族擔任長官,各旗受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盟旗互不相統屬,收到"眾建而分其勢"的效果。清朝上層還與蒙古王公貴族長期聯姻,實行定期覿見制度,但禁止蒙漢人口接觸以及盟旗之間牧民往來。另外在蒙古草原積極倡導喇嘛教,還重視就邊疆各民族的統治立法,如《蒙古律例》。清廷對治邊方略十分自信,康熙帝說:"本朝不設邊防,以蒙古部落為之屏藩……較之長城更為堅固。"——據方鐵《論元明清三朝的邊疆治理制度》整理材料二
蒙古地區不必擔負國家賦稅,經濟上受到許多優待。通過中原與蒙古地區的互市貿易,以及內地商人去蒙古地區經商等形式,互通有無,以此彌補單一游牧經濟之不足。——摘編自黑龍《清朝治蒙政策及其特點》請回答:根據材料一,概括清前期治理蒙古的措施。(8分)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清代北方邊疆治理的意義。(6分)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隨著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中國失去了領土和主權的完整,失去了獨立與平等地位。但同時,中國的近代史也是一部社會轉型的歷史。在中國人遭受殖民侵略的同時,更為先進的工業文明也不斷傳入,在尋求解放的進程中,中國人民完成了社會的轉型。殖民侵略給中國帶來的影響是雙面性的,如何正確看待它,考驗著我們每一個人。問題:根據上述材料,圍繞“西方的殖民侵略與中國的近代化”這一主題,并結合中國近代史知識,自擬論點加以闡述。(要求:觀點明確,邏輯清晰,史論結合)參考答案:1--5:BBDDB6--10:CACBD11--15:CBDAC16、(1)不同:明太祖廢除丞相,權分六部(皇帝直接統領六部);明成祖設內閣。(6分,1點3分)(2)權力變化:由僅備顧問到獲得票擬權。(2分)積極作用:緩沖皇帝與國家機構的矛盾;保障國家機構正常運行。(6分,1點3分)17、(1)農業: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糧食總產量增長;經濟作物大量種植;高產農作物的傳入;手工業:手工工場(鄉村工業化或早期工業化)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家庭手工業日益市場化;手工業專業市鎮大量興起;商業:國內外貿易擴展,工商業市鎮興起(6分,農業2分;手工業2分;商業2分。)影響:工商業市鎮興起、市民階層崛起、階級結構發生變動;(5分,2點4分,3點5分)特點:對商業抑制程度較大(重農抑商程度加大);實行“海禁”政策,打壓民間對外貿易;(只答“海禁”政策或“打壓民間對外貿易”也給2分。)(4分,1點2分,2點4分)18、(1)設立相關機構;實行盟旗制度;與蒙古上層聯姻;通過宗教方式治理;通過立法方式管理。(8分,任意4點即可)(2)加強了中央與邊疆的聯系,起到了安邊拓疆的作用;促進了邊疆地區經濟開發,加強了邊疆與內地經濟聯系;有利于民族交融;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6分,1點2分,3點6分)19、解答:示例一論點:西方的殖民入侵不利于中國的近代化。闡述:19世紀中期,英國完成工業革命,為獲得更多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發動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中國喪失部分領土、關稅等主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進一步喪失政治、經濟等主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由此可見,近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髖關節置換術后護理要點
- 協會和社區共建協議書
- 長期員工勞務協議書
- 冰淇淋門店托管協議書
- 保安試用期合同協議書
- 鄰里解決糾紛協議書
- 雇員簽定免責協議書
- 資質服務托管協議書
- 銷售代理軟件協議書
- 兩個幼兒園合并協議書
- 2025屆福建省漳州市高三第三次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 2025年茶葉加工工職業技能競賽參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2025甘肅陜煤集團韓城煤礦招聘25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設計課件:構建高效數據集教程》
- 2025江蘇中考:歷史高頻考點
- 普通測量學試題及答案
- SL631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
- 廣東省2024年中考數學試卷【附真題答案】
- 監控立桿基礎國家標準
- 《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管理辦法》(2015年4月1日起實施)
- 臨建施工方案(經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