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3年江西省上饒市六校高考語文二模試卷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札記是我國古代一種重要的著述形式,又稱雜識、雜錄、筆談等,今人常以“筆記”一名統(tǒng)之。古代札記的內(nèi)容涉及廣泛,包羅宏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事,無所不賅。在種類多樣的札記體著述中,有一種是以學術問題探討為主要內(nèi)容,可稱之為學術札記,其間多有真知灼見,是古代學術園地中一朵絢麗多彩的奇葩。札記為古人求知修學所倚用,在其學術研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故古代的學術札記十分發(fā)達,成為傳統(tǒng)學術的重要載體。以清代訓詁學研究為例略作考察,即可知札記是清代學者訓詁研究成果常見的載體形態(tài)。清代(尤其是乾嘉兩朝)是訓詁學的鼎盛時期,此時學者在訓詁研究上的所聞、所思、所得,有很多是以札記來承載和呈現(xiàn)的,如臧琳《經(jīng)義雜記》、王鳴盛《蛾術編》、趙翼《陔余叢考》等學術札記,其中就多有訓詁探究的內(nèi)容,借此能窺見當時訓詁學研究實績之大略,甚至可以粗知清代學術的內(nèi)涵、特點等。古代學術札記多是學者們在學術興趣的驅動下潛心鉆研、深造精詣而獲得的成果,或記下了學者思考某一學術問題時乍現(xiàn)的靈光,或載錄了學者經(jīng)久探索某一學術問題所得的結果……其中多有新創(chuàng)之見、精粹之論,具有較高的學術含量。以乾嘉學術札記的訓詁研究為例,其中無論是微觀的具體訓釋,還是宏觀的理論探討,多有精義妙論。清胡培翚說:“(乾嘉)有札記之書,所釋非一經(jīng),每經(jīng)不數(shù)條,顧較通釋全經(jīng)者時有創(chuàng)獲?!鼻辶钃P藻也有相近看法:“蓋傳注之文,全釋一經(jīng),或不免敷衍以足篇目。雜家之言,偶舉一義,大抵有所獨得,乃特筆于書,說多可取。”可見,乾嘉學術札記所載者,多有作者在經(jīng)義訓詁上的創(chuàng)新自得之言,其價值有時甚至超過通釋全經(jīng)之書。古代札記在寫作上的顯著特點是:有感而發(fā),信筆所至,了無拘束。正如呂叔湘所言:“筆記作者不刻意為文,只是遇有可寫,隨筆寫去。”因此,古代札記在形式上顯得自由灑落、散漫無制。學術札記也當然如此,隨意抒寫,不事雕琢,更不措意于體系形式的建構,通常沒有規(guī)整的結構框架和綿密的顯性體系。古代學術札記缺乏形式上的系統(tǒng),并不意味著它沒有內(nèi)在的思想理路。對一部學術札記或若干相類的學術札記進行總體性觀照就會發(fā)現(xiàn),盡管其中的論述文字顯得零碎散雜、漫無統(tǒng)紀,但實際上往往是圍繞特定的學術論題或論域來展開研討的,彼此關聯(lián),暗含著立體化的、動態(tài)生成的隱性系統(tǒng)。比如,乾嘉時代眾多學術札記中的訓詁理論材料,零珠碎璣般地散見于各處,羼雜于考據(jù)性文字之中,缺乏獨立的顯性體系,但如果從論題或論域的視角進行宏觀審視,整體把握和解讀這些分散的碎片化理論材料,則知其中蘊含著相通的思想因素,潛藏著內(nèi)在的知識構架及其邏輯秩序,有其隱性體系。其理論體系的內(nèi)部結構實際上包括訓詁條件論、訓詁對象論、訓詁體式論、訓詁方法論等部分;其每個部分又包括若干方面,如其中訓詁方法論包括因聲求義、依形解義、考求故訓、循文求義、旁通互證等方面??傊瑢W術札記是我國古代學術的重要載體,凝結著前人的學術精髓和學術智慧,在今天仍有參考價值,我們應予珍視,并善加借鑒和利用。(摘編自曹海東《學術札記與中國古代學術》)(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古代札記種類多樣,涉及的內(nèi)容廣泛,學術含量高,學術札記是成就最為顯著的一種。B.胡培翚和凌揚藻認為,乾嘉時期訓詁研究的學術札記的學術價值較通釋全經(jīng)者更高。C.古代學術札記多是作者有感而發(fā)、隨手所作,因此在形式上顯得自由灑落、散漫無制。D.一部學術札記,它的論述文字和理論材料往往都顯得零碎散雜、漫無統(tǒng)紀、缺乏體系。(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先界定概念、引出論題,再圍繞論題展開論證,最后指出當今應多加借鑒和利用古代學術札記,論證結構清晰。B.文章在論證的過程中多次提及乾嘉學術札記,肯定了其具有較高的學術含量,論證了其對研究清代歷史的重要性。C.文章多處使用引用論證,既有古人的觀點,也有今人的分析,具有針對性,增強了論點的說服力和權威性。D.文章從多個角度客觀辯證地分析了作為傳統(tǒng)學術重要載體的學術札記在學術含量、寫作特點等方面的內(nèi)容。(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古代學術札記多是學者們潛心鉆研、深造精詣的成果,多有精義妙論,是我國古代學術的組成部分。B.古代學術札記以學術問題探討為主要內(nèi)容,是傳統(tǒng)學術的重要載體,所以為古人求知修學所倚用。C.通過研究乾嘉時期學術札記中的訓詁理論材料,我們可以大致了解乾嘉時期訓詁理論的發(fā)展。D.乾嘉時期訓詁研究的成果,散見于各處學術札記之中,既有微觀的具體訓釋,也有宏觀的理論探討。(二)實用類文本閱讀2.(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何謂共同富裕?從過程上講,是全民共同致富。富裕不是少數(shù)人的特權,而是中國人民都有的權利;實現(xiàn)富裕不只是少數(shù)人的機會,而是中國人民都能有的機會;在實現(xiàn)共同富裕過程中,不能只是少數(shù)人發(fā)展,而是共同發(fā)展。共同富裕只有人人參與、人人盡力,才能真正實現(xiàn)人人享有。從結果上講,共同富裕指的是中國人民都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實現(xiàn)全國各族人民的物質豐富和精神豐實,是全社會所有人的整體富裕。共同富裕既與貧富懸殊的兩極分化根本對立,又與平均主義要求的“均富”不相容。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社會主義的目的就在于它能夠在發(fā)展生產(chǎn)力的基礎上消滅人類社會自階級出現(xiàn)以來的最大不公平——兩極分化,實現(xiàn)物質和精神的全面發(fā)展。鄧小平反復強調(diào)“我們允許一些地區(qū)、一些人先富起來,是為了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兩極分化。這就叫社會主義?!惫餐辉sw現(xiàn)社會主義的最大優(yōu)越性,是社會主義區(qū)別于資本主義的本質所在。兩者的根本區(qū)別就在于生產(chǎn)資料私有制決定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chǎn)力高度發(fā)達的結果,只能導致兩極分化,一方是資本和財富的積累,一方是貧困的積累。生產(chǎn)資料公有制能保證社會主義社會生產(chǎn)力高度發(fā)達的成果惠及每個人。(摘編自龔云《論鄧小平共同富裕理論》)材料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既包括表現(xiàn)在收入、財產(chǎn)及物質生活條件上“看得見”的顯性富裕,又包括表現(xiàn)在社會公平正義和“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的公共服務與公共產(chǎn)品均等化、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和精神文化生活條件上“容易忽視”或“看不見”的隱性富裕。要實現(xiàn)它必須堅持系統(tǒng)觀念,通過高質量發(fā)展實現(xiàn)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再依托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增強高質量發(fā)展的后勁。高質量發(fā)展,是創(chuàng)新成為第一動力,協(xié)調(diào)成為內(nèi)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tài),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fā)展。因此,要在高質量發(fā)展中實現(xiàn)全民共同富裕,一是必須用好創(chuàng)新發(fā)展這個第一動力。不斷解放和發(fā)展生產(chǎn)力,切實保持中高速增長,繼續(xù)做大經(jīng)濟規(guī)模和擴大中等收入人群,是全民共同富裕的根本基礎。二是必須依靠協(xié)調(diào)發(fā)展這個內(nèi)生特點。協(xié)調(diào)發(fā)展解決的是我國存在的區(qū)域、城鄉(xiāng)、經(jīng)濟和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等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三是必須借助綠色發(fā)展這個普遍形態(tài)。綠色發(fā)展既是滿足人民對優(yōu)美生態(tài)環(huán)境需求的手段,也是實現(xiàn)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居民增收的有效途徑。四是必須依托開放發(fā)展這條必由之路。加大中西部地區(qū)和“老少邊窮”地區(qū)的對外對內(nèi)雙向開放,讓更多產(chǎn)業(yè)、資本、技術、知識、數(shù)據(jù)等生產(chǎn)要素流向這些地區(qū),不斷增強它們的發(fā)展能力和發(fā)展后勁。五是必須用好共享發(fā)展這個關鍵一招。共享發(fā)展是高質量發(fā)展的根本目的。(摘編自韓保江《高質量發(fā)展是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材料三:自1996年中央確定福建對口幫扶寧夏后,福建先后選派援寧干部11批183人、專業(yè)人才2000多人次到寧夏傳導理念、傳播技術。扶貧協(xié)作和對口支援從單一的經(jīng)濟援助發(fā)展為教育、文化、科技多領域的全面合作新格局。通過加強企業(yè)合作、勞務輸出等促進兩地交流發(fā)展,25年來,閩寧兩省區(qū),引導貧困群眾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提升了貧困地區(qū)教育發(fā)展水平和人口綜合素質。原來生活在路、水、電不通地區(qū)的貧困群眾大量搬遷,通過治理,昔日的“禿頭山”變成了“花果山”,貧困村變成了度假村,貧瘠地變成了風景區(qū)。摘編自《閩寧扶貧協(xié)作:讓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寬廣》(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共同富裕是全民的權利與機會,只有各盡所能,各盡其責,才能真正實現(xiàn)。B.只有消滅兩極分化,實現(xiàn)全體同等富裕,才能最終實現(xiàn)全民共同富裕。C.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目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D.共同富裕既包括顯性富裕又包括隱性富裕,它需借助高質量發(fā)展來實現(xiàn)。(2)下列對材料內(nèi)容的理解和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只有在過程上保證全民共同致富、共同發(fā)展,才能在結果上最終實現(xiàn)全民共同富裕。B.生產(chǎn)資料私有制,必然會導致社會財富的兩極分化,生產(chǎn)資料公有制能防止兩極分化。C.綠色發(fā)展既是實現(xiàn)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居民顯性富裕的有效途徑,也有利于實現(xiàn)隱性富裕。D.高質量發(fā)展,就是創(chuàng)新、協(xié)調(diào)、開放、共享發(fā)展,共同富裕能增強高質量發(fā)展的后勁。(3)材料三介紹了福建對口幫扶寧夏的事例,請結合材料分析,這一事例體現(xiàn)了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哪些理念。(三)文學類文本閱讀3.(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命若琴弦史鐵生莽莽蒼蒼的群山之中走著兩個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兩頂發(fā)了黑的草帽起伏攢動,匆匆忙忙,像是隨著一條不安靜的河水在漂流。無所謂從哪兒來,到哪兒去,每人帶一把三弦琴,說書為生。這正是說書的旺季。師父想趕著多說書,整個熱季領著徒弟一個村子一個村子緊走,一晚一晚緊說。師父一天比一天緊張、激動,心理算定:彈斷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這個夏天了,說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這天晚上,在野羊坳說書。書正說到緊要處——“羅成回馬再交戰(zhàn),大膽蘇烈又興兵。蘇烈大刀如流水,羅成長槍似騰云……”。師父把琴彈得如雨驟風疾,字字句句唱得鏗鏘。徒弟聽見那小妮子蘭秀站在離他不遠處尖聲細氣地說笑,卻心猿意馬,手底下早亂了套數(shù)……野羊嶺上有一座小廟,師徒二人就在這里住下。“聽我一句話,保準對你沒壞處。以后離那妮子遠點兒。你那三弦子彈的還差著遠呢。咱這命就在幾根琴弦上?!薄拔叶悸犨^八百遍了。您師父我?guī)煚斶€給您留下一張藥方,您得彈斷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藥,吃了藥您就能看見東西了。”“你不信?”“一千根斷了的琴弦還不好弄?”徒弟忍不住嗤嗤地笑?!靶κ裁?!你以為你懂得多少事?得真正是一根一根彈斷了的才成。”夜里師父把琴抱在懷里,摩挲著根根繃緊的琴弦,再搖搖琴槽、有輕微的紙和蛇皮的磨擦聲。一早起,徒弟病了。一連好幾天,師父無論是燒火、淘米,還是挖藥、煎藥,總想那張藥方和琴弦。彈斷最后一根就可以去抓藥了,然后就能看見這個世界:他無數(shù)次爬過的山,無數(shù)次走過的路,無數(shù)次感到過溫暖和熾熱的太陽,夢想著的藍天、月亮和星星。晚上,他一個人到野羊坳去說書。終于,他彈斷了最后兩根琴弦。他幾乎是連跑帶爬地上了野羊嶺,回到小廟里。徒弟嚇了一跳:“怎么了,師父?”“小子,明天我就去抓藥。你就先留在這兒,我用不了十天就回?!睅煾赴涯莾筛倚断聛恚瑒冮_了蛇皮,從琴槽中取出一張疊得方方正正的紙條。徒弟把那藥方放在手里摸了一會兒,也有了幾分肅穆。“你師爺一輩子才冤呢。他本來能彈夠一千根,可他記成了八百。要不然他能彈斷一千根?!碧觳涣翈煾妇蜕下妨?。師父回到野羊坳時已經(jīng)是冬天,可徒弟已經(jīng)走了些日子,村里人都說是在蘭秀嫁到山外去的那天。他得去找到他的徒弟,若不是還想著徒弟,他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張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藥方原來是一張無字的白紙。他不信,請了多少個識字而又誠實的人幫他看,人人都說那果真就是一張無字的白紙。他在藥鋪前的臺階上坐了幾天幾夜,他不想動彈,吸引著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東西驟然間消失干凈。就像一根不能拉緊的琴弦,再難彈出賞心悅耳的曲子。他的心弦斷了,直到忽然想起了他的徒弟。他一路尋找徒弟,一路懷戀起過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興致勃勃的翻山、趕路、彈琴,乃至心焦、憂慮都是多么歡樂!那時有個東西把心弦扯緊,雖然那東西原是虛設。他想起他師父臨終時的情景,他師父把那張自己沒用上的藥方封進他的琴槽,說道:“記住,人的命就像這琴弦,拉緊了才能彈好,彈好了就夠了?!彼靼琢耍康碾m是虛設的,可非得有不行。終于在深山里,他找到了徒弟。徒弟正跌倒在雪地里,一動不動。徒弟終于說話了:“我想睜開眼看看,師父,我想睜開眼看看!”“你真那么想嗎?”“真想,真想——”“那就彈你的琴弦,”師父說,“一根一根盡力地彈吧。”“師父,您的藥抓來了?”徒弟如夢方醒?!坝涀?,得真正是彈斷的才成?!薄澳呀?jīng)看見了嗎?師父,您現(xiàn)在看得見了?”徒弟掙扎著起來,伸手去摸師父的眼窩。師父把他的手抓住?!坝涀。脧棓嘁磺Ф俑!薄耙磺Ф??”“把你的琴給我,我把這藥方給你封在琴槽里?!彼F(xiàn)在才弄懂了他師父當年對他說的話——咱的命就在這琴弦上?!霸趺词且磺Ф瑤煾??”“是一千二,我沒彈夠,我記成了一千。”不久之后,莽莽蒼蒼的群山之中走著兩個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兩頂發(fā)了黑的草帽起伏攢動,匆匆忙忙,像是隨著一條不安靜的河水在漂流。無所謂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也無所謂誰是誰……(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開頭的描寫,表現(xiàn)了人物行走的匆忙艱難,勾勒出他們生存的困境,營造了沉重悲涼的氛圍。B.小說描述徒弟對蘭秀動情的筆墨不多,但脈絡清晰地寫出了徒弟受到的打擊,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C.“肅穆”一詞,側面寫出了藥方的珍貴,含有徒弟對師父持之以恒彈斷了一千根琴弦的驚異與敬佩。D.老盲人在明白了自己師父的良苦用心后,回到了野羊坳,找到徒弟后,又將“希望”傳遞給了徒弟。(2)小說中,珍貴地保存了五十年的藥方,竟然只是一張無字的白紙,但“師父”的心理始終被它牽系著,請結合文中相關內(nèi)容分析師父的心理變化過程。(3)文中劃線句子意蘊豐富,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二、古詩文閱讀(本題共34分)(一)4.(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趙武靈王平晝閑居,肥義侍坐曰:“王慮世事之變,權甲兵之用,念簡、襄①之跡,計胡、狄之利乎?”王曰:“嗣立不忘先德,君之道也。今吾欲繼襄主之業(yè),啟胡、狄之鄉(xiāng),今吾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議寡人矣?!狈柿x曰:“臣聞之,疑事無功,疑行無名。今王既定負遺俗之慮,殆毋顧天下之議矣。夫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見于未萌,王其遂行之。”王遂胡服。使王孫紲告公子成曰:“寡人胡服且將以朝,亦欲叔之服之也。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吾恐天下議之也。故寡人愿慕公叔之義,以成胡服之功。使紲謁之叔,請服焉?!惫映稍侔菰唬骸俺脊搪勍踔?,不佞寢疾,不能趨走,是以不先進。王今命之,臣固敢竭其愚忠。臣聞之:‘中國者,聰明睿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圣之所教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義行也?!裢踽尨硕u遠方之服,變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大王圖之?!笔拐邎笸?。王曰:“吾固聞叔之病也?!奔粗宄杉?,自請之曰:“鄉(xiāng)異而用變,事異而禮易。是故圣人茍可以利其民,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禮。今卿之所言者,俗也;吾之所言者,所以制俗也。先時中山負齊之強兵侵掠吾地系累吾民先王忿之其怨未能報也今騎射之服,可以報中山之怨。而叔也順中國之俗以逆簡、襄之意,惡變服之名,而忘國事之恥,非寡人所望于子!”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愚不達于王之議,敢道世俗之聞。今欲繼簡、襄之意,以順先主之志,臣敢不聽令。”再拜。乃賜胡服。趙造諫曰:“臣聞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俗而動。”因民而教者,不勞而成功;據(jù)俗而動者,慮徑而易見也。今王易服不循俗,非所以教民而成禮也,臣愿王之圖之?!蓖踉唬骸肮沤癫煌?,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襲,何禮之循?及至三王,觀時而制法,因事而制禮,法度制令,各順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治世不必一其道,便國不必法古。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學,不足以制今,子其勿反也。”(取材于《戰(zhàn)國策?趙策》)【注釋】①簡、襄:指趙簡子、趙襄子,是父子關系,趙國前代君主。(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可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先時A中山B負C齊D之E強F兵G侵H掠I吾J地K系L累M吾民N先王O忿之(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侍坐,指在尊長近旁陪坐,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論語?先進》)中的意義相同。B.“臣固敢竭其愚忠”與“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中的“其”的用法相同。C.中國,在文中的意思是中原地區(qū),與“李憑中國彈箜篌”(《李憑箜篌引》)中的“中國”意義相同。D.“三王”指夏、商、周三代的圣王?!度纸?jīng)》中就有“夏有禹,商有湯,周文王,稱三王”的說法。(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趙武靈王想開發(fā)胡、狄地區(qū),教導百姓改穿胡服、練習騎馬射箭,卻擔心世俗偏見而有所顧慮,最終在肥義的建議下,堅定了決心。B.趙武靈王想借叔父公子成的威望來促進胡服騎射的施行,于是讓王孫紲去拜訪他,可公子成卻以臥病在床為由拒絕了趙武靈王的請求。C.趙武靈王親自前往勸說公子成,從禮法等多方面陳述了施行胡服騎射的理由與好處,最終成功說服了公子成。D.面對趙造的反對,趙武靈王認為古今的習俗本不相同,應根據(jù)具體情況來制定禮俗,只要對國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4)請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見于未萌,王其遂行之。②今王易服不循俗,非所以教民而成禮也,臣愿王之圖之。(二)(共1小題,9分)5.(9分)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祭常山回小獵蘇軾青蓋前頭點皂旗,黃茅岡下出長圍。弄風驕馬跑空立,趁兔蒼鷹掠地飛?;赝自粕鋷t①,歸來紅葉滿征衣。圣明若用西涼簿②,白羽猶能效一揮。觀獵王維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乜瓷涞裉帲Ю锬涸破健Wⅲ孩賻t:大山上的小山。②西涼簿:謝艾,西涼名將,儒生出身,曾任主簿。(1)對兩首詩內(nèi)容、手法等的比較,下列選項不正確的一項是A.兩詩首聯(lián)都點題,直接點出了出獵場面,都從聽覺、視覺角度寫出獵的氣派和場面。B.兩詩頷聯(lián)都通過描繪馬和鷹來寫狩獵場面,意境相似,且兩詩中的馬鷹特征比較相近。C.蘇詩“回望白云”與王詩“回看”“暮云”相似,都對獵罷歸來的情況進行了描繪。D.同樣寫打獵,蘇詩塑造了豪情壯志的自我形象,王詩是詩人以觀者身份描繪將軍風度。(2)蘇詩描寫打獵時富有動感,描寫獵歸時色彩鮮明,請結合詩句內(nèi)容賞析。(三)名篇名句默寫(共1小題,6分)6.(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人常用“絲竹”指音樂,《琵琶行》中白居易以“”一句感嘆被貶后與音樂絕緣,《陋室銘》中劉禹錫以“”一句描寫陋室清靜而無樂音煩擾。(2)《離騷》中,屈原寧愿一面忍受委屈,壓抑心志,一面“是因為他明白,“”,本就是受前代圣賢嘉許的。(3)秋天的風(西風)是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常被用來渲染氛圍、表達情感,如“,”。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7.(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一座賡續(xù)中華文明的“基因庫”,一方集納先賢智慧的浩瀚海洋,一架文明互鑒的宏偉橋梁——中國國家版本館,開館了!國家版本館以“一總三分”的格局,充分展現(xiàn)了大國形象和新時代的風采。俯瞰京華的中央總館,北望渭川的西安分館,放懷江南的杭州分館,臂挽流溪的廣州分館,同時拉開文化展覽的巨幕,向普羅大眾講述文明的故事。中央總館“斯文在茲——中華古代文明版本展”上,一件件價值連城的展品,讓人(1)嘆為觀止。有記載“版”字的商代版方鼎,有銘刻著“中國”的何尊,有蘇軾行草楷書法的宋拓本《西樓蘇帖》,還有刻著《長恨歌》的清代象牙扇骨等等。歷朝歷代的瑰寶薈萃一堂,(2)琳瑯滿目,彰顯中華文明五千多年傳承的源遠流長。除了展示外,版本館還具有保藏功能。保藏區(qū)里收藏了數(shù)千年間各種類型的版本,如陶石、獸骨、金屬、竹木、紙張、數(shù)字媒體等。版本上所承載的信息反映出了豐富多元的社會風貌。有人說:保藏版本的目的,就如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一般,旨在保存多樣性的文明。而版本又是脆弱的,一旦被損壞了,就很難修復。可見,建設國家版本館對版本進行集中保藏,在保存中華文明方面起著(3)至關重要的作用。(1)請用同義成語替代文中劃橫線的詞語,依次填寫在答題卡中。(2)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不得改變原意。(3)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除了排比之外還使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結合原文分析其表達效果。(二)(共1小題,11分)8.(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霧凇俗稱樹掛,可分為粒狀霧凇和晶狀霧凇。粒狀霧凇是氣溫在﹣8℃至﹣2℃、有霧有風的條件下,過冷卻霧滴碰到冷的地面物體后,迅速凍結成粒狀的小冰塊,結構緊密、密度較大;晶狀霧凇大部分出現(xiàn)在氣溫低于﹣15℃、有霧無風或弱風條件下,由霧滴蒸發(fā)時產(chǎn)生水汽凝華而形成,結構疏松、密度較小。①_____?雖然春秋季也偶有霧凇出現(xiàn),但冬季形成的概率最大,主要出現(xiàn)在11月至次年3月,特別是在1月霧凇最多。霧凇在我國北方地區(qū)、江南中北部、貴州中西部及北部地區(qū)以及高原地區(qū)較常見。②_____。吉林霧凇為什么出名?由于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吉林霧凇可從12月下旬持續(xù)到次年2月底,各次出現(xiàn)的持續(xù)時間也比其他地方的持續(xù)時間長,一年最多可出現(xiàn)60余次。在吉林市,冬季氣溫在零下20攝氏度以下的天數(shù)長達60至70天,穿城而過的松花江水卻奔流不息,而松花湖表面結出的冰面能厚達1米,這個天然的隔溫層使冰層下湖底的水溫保持在4℃。當4℃的水從湖底流出閘門,通過水電站發(fā)電機組后溫度升高,江水載著巨大熱能順流而下,接觸到地面的嚴寒環(huán)境,③_____。霧氣在沿江兩岸的樹木和草叢間凝華,一層層“白霜”包裹植物體,形成毛茸形狀霧凇。(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2)結合材料,用“因為……,且……,所以……”的句式,推理指出吉林霧凇的類型。四、寫作(60分)9.(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材料一:歲末年初,刷屏朋友圈的年度報告花樣依舊繁多,從年度歌單、書目等到互動最多的網(wǎng)友、高頻詞和Emoji等,“數(shù)字記憶”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數(shù)據(jù)畫像”試圖總結和了解你,卻未必真正懂得你。材料二:在氣象學中,“同溫層”是指大氣層中的平流層,在平流層里面,大氣基本保持水平方向流動,較少有垂直方向的流動。在信息時代,“同溫層效應”指在網(wǎng)絡技術的幫助和主觀的選擇下,人們往往會選擇與自己觀念相近的信息,而排斥立場相反的信息,信息的流動方向就與同溫層大氣非常相似。上述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綜合兩則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江西省上饒市六校高考語文二模試卷·答案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札記是我國古代一種重要的著述形式,又稱雜識、雜錄、筆談等,今人常以“筆記”一名統(tǒng)之。古代札記的內(nèi)容涉及廣泛,包羅宏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事,無所不賅。在種類多樣的札記體著述中,有一種是以學術問題探討為主要內(nèi)容,可稱之為學術札記,其間多有真知灼見,是古代學術園地中一朵絢麗多彩的奇葩。札記為古人求知修學所倚用,在其學術研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故古代的學術札記十分發(fā)達,成為傳統(tǒng)學術的重要載體。以清代訓詁學研究為例略作考察,即可知札記是清代學者訓詁研究成果常見的載體形態(tài)。清代(尤其是乾嘉兩朝)是訓詁學的鼎盛時期,此時學者在訓詁研究上的所聞、所思、所得,有很多是以札記來承載和呈現(xiàn)的,如臧琳《經(jīng)義雜記》、王鳴盛《蛾術編》、趙翼《陔余叢考》等學術札記,其中就多有訓詁探究的內(nèi)容,借此能窺見當時訓詁學研究實績之大略,甚至可以粗知清代學術的內(nèi)涵、特點等。古代學術札記多是學者們在學術興趣的驅動下潛心鉆研、深造精詣而獲得的成果,或記下了學者思考某一學術問題時乍現(xiàn)的靈光,或載錄了學者經(jīng)久探索某一學術問題所得的結果……其中多有新創(chuàng)之見、精粹之論,具有較高的學術含量。以乾嘉學術札記的訓詁研究為例,其中無論是微觀的具體訓釋,還是宏觀的理論探討,多有精義妙論。清胡培翚說:“(乾嘉)有札記之書,所釋非一經(jīng),每經(jīng)不數(shù)條,顧較通釋全經(jīng)者時有創(chuàng)獲?!鼻辶钃P藻也有相近看法:“蓋傳注之文,全釋一經(jīng),或不免敷衍以足篇目。雜家之言,偶舉一義,大抵有所獨得,乃特筆于書,說多可取。”可見,乾嘉學術札記所載者,多有作者在經(jīng)義訓詁上的創(chuàng)新自得之言,其價值有時甚至超過通釋全經(jīng)之書。古代札記在寫作上的顯著特點是:有感而發(fā),信筆所至,了無拘束。正如呂叔湘所言:“筆記作者不刻意為文,只是遇有可寫,隨筆寫去。”因此,古代札記在形式上顯得自由灑落、散漫無制。學術札記也當然如此,隨意抒寫,不事雕琢,更不措意于體系形式的建構,通常沒有規(guī)整的結構框架和綿密的顯性體系。古代學術札記缺乏形式上的系統(tǒng),并不意味著它沒有內(nèi)在的思想理路。對一部學術札記或若干相類的學術札記進行總體性觀照就會發(fā)現(xiàn),盡管其中的論述文字顯得零碎散雜、漫無統(tǒng)紀,但實際上往往是圍繞特定的學術論題或論域來展開研討的,彼此關聯(lián),暗含著立體化的、動態(tài)生成的隱性系統(tǒng)。比如,乾嘉時代眾多學術札記中的訓詁理論材料,零珠碎璣般地散見于各處,羼雜于考據(jù)性文字之中,缺乏獨立的顯性體系,但如果從論題或論域的視角進行宏觀審視,整體把握和解讀這些分散的碎片化理論材料,則知其中蘊含著相通的思想因素,潛藏著內(nèi)在的知識構架及其邏輯秩序,有其隱性體系。其理論體系的內(nèi)部結構實際上包括訓詁條件論、訓詁對象論、訓詁體式論、訓詁方法論等部分;其每個部分又包括若干方面,如其中訓詁方法論包括因聲求義、依形解義、考求故訓、循文求義、旁通互證等方面??傊瑢W術札記是我國古代學術的重要載體,凝結著前人的學術精髓和學術智慧,在今天仍有參考價值,我們應予珍視,并善加借鑒和利用。(摘編自曹海東《學術札記與中國古代學術》)(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CA.古代札記種類多樣,涉及的內(nèi)容廣泛,學術含量高,學術札記是成就最為顯著的一種。B.胡培翚和凌揚藻認為,乾嘉時期訓詁研究的學術札記的學術價值較通釋全經(jīng)者更高。C.古代學術札記多是作者有感而發(fā)、隨手所作,因此在形式上顯得自由灑落、散漫無制。D.一部學術札記,它的論述文字和理論材料往往都顯得零碎散雜、漫無統(tǒng)紀、缺乏體系。(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文章先界定概念、引出論題,再圍繞論題展開論證,最后指出當今應多加借鑒和利用古代學術札記,論證結構清晰。B.文章在論證的過程中多次提及乾嘉學術札記,肯定了其具有較高的學術含量,論證了其對研究清代歷史的重要性。C.文章多處使用引用論證,既有古人的觀點,也有今人的分析,具有針對性,增強了論點的說服力和權威性。D.文章從多個角度客觀辯證地分析了作為傳統(tǒng)學術重要載體的學術札記在學術含量、寫作特點等方面的內(nèi)容。(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BA.古代學術札記多是學者們潛心鉆研、深造精詣的成果,多有精義妙論,是我國古代學術的組成部分。B.古代學術札記以學術問題探討為主要內(nèi)容,是傳統(tǒng)學術的重要載體,所以為古人求知修學所倚用。C.通過研究乾嘉時期學術札記中的訓詁理論材料,我們可以大致了解乾嘉時期訓詁理論的發(fā)展。D.乾嘉時期訓詁研究的成果,散見于各處學術札記之中,既有微觀的具體訓釋,也有宏觀的理論探討?!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整體把握材料內(nèi)容,結合相關語境分析各個選項表述的正誤,作出正確的選擇。(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論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通讀文本,仔細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3)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材料,仔細比對各個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解答】(1)A.“學術札記是成就最為顯著的一種”于文無據(jù)。原文只是說“札記為古人求知修學所倚用,在其學術研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故古代的學術札記十分發(fā)達,成為傳統(tǒng)學術的重要載體”,并沒有“最”的評價。B.“乾嘉時期訓詁研究的學術札記的學術價值較通釋全經(jīng)者更高”說法有誤。由胡培翚和凌揚藻的原話及原文“可見,乾嘉學術札記所載者,多有作者在經(jīng)義訓詁上的創(chuàng)新自得之言,其價值有時甚至超過通釋全經(jīng)之書”可知,原文只是說“有時”。C.正確。D.“缺乏體系”表述錯誤。由“如果從論題或論域的視角進行宏觀審視,整體把握和解讀這些分散的碎片化理論材料,則知其中蘊含著相通的思想因素,潛藏著內(nèi)在的知識構架及其邏輯秩序,有其隱性體系”可知“缺乏體系”表述錯誤。根據(jù)原文“古代學術札記缺乏形式上的系統(tǒng),并不意味著它沒有內(nèi)在的思想理路。對一部學術札記或若干相類的學術札記進行總體性觀照就會發(fā)現(xiàn),盡管其中的論述文字顯得零碎散雜、漫無統(tǒng)紀,但實際上往往是圍繞特定的學術論題或論域來展開研討的,彼此關聯(lián),暗含著立體化的、動態(tài)生成的隱性系統(tǒng)”可知,古代學術札記的論述實際上往往彼此關聯(lián),暗含著立體化的、動態(tài)生成的隱性系統(tǒng)。故選C。(2)B.“論證了其對研究清代歷史的重要性”錯,文中三處提及乾嘉學術札記,第一處論證“札記是清代學者訓詁研究成果常見的載體形態(tài)”,第二次論證“其中多有新創(chuàng)之見、精粹之論,具有較高的學術含量”,第三處論證“圍繞特定的學術論題或論域來展開研討的,彼此關聯(lián),暗含著立體化的、動態(tài)生成的隱性系統(tǒng)”。故選B。(3)B.“古代學術札記以學術問題探討為主要內(nèi)容,是傳統(tǒng)學術的重要載體,所以為古人求知修學所倚用”錯,原文的表述為“札記為古人求知修學所倚用,在其學術研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故古代的學術札記十分發(fā)達,成為傳統(tǒng)學術的重要載體”,選項因果有誤。故選B。答案:(1)C(2)B(3)B(二)實用類文本閱讀2.(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何謂共同富裕?從過程上講,是全民共同致富。富裕不是少數(shù)人的特權,而是中國人民都有的權利;實現(xiàn)富裕不只是少數(shù)人的機會,而是中國人民都能有的機會;在實現(xiàn)共同富裕過程中,不能只是少數(shù)人發(fā)展,而是共同發(fā)展。共同富裕只有人人參與、人人盡力,才能真正實現(xiàn)人人享有。從結果上講,共同富裕指的是中國人民都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實現(xiàn)全國各族人民的物質豐富和精神豐實,是全社會所有人的整體富裕。共同富裕既與貧富懸殊的兩極分化根本對立,又與平均主義要求的“均富”不相容。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社會主義的目的就在于它能夠在發(fā)展生產(chǎn)力的基礎上消滅人類社會自階級出現(xiàn)以來的最大不公平——兩極分化,實現(xiàn)物質和精神的全面發(fā)展。鄧小平反復強調(diào)“我們允許一些地區(qū)、一些人先富起來,是為了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兩極分化。這就叫社會主義。”共同富裕體現(xiàn)社會主義的最大優(yōu)越性,是社會主義區(qū)別于資本主義的本質所在。兩者的根本區(qū)別就在于生產(chǎn)資料私有制決定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chǎn)力高度發(fā)達的結果,只能導致兩極分化,一方是資本和財富的積累,一方是貧困的積累。生產(chǎn)資料公有制能保證社會主義社會生產(chǎn)力高度發(fā)達的成果惠及每個人。(摘編自龔云《論鄧小平共同富裕理論》)材料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既包括表現(xiàn)在收入、財產(chǎn)及物質生活條件上“看得見”的顯性富裕,又包括表現(xiàn)在社會公平正義和“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的公共服務與公共產(chǎn)品均等化、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和精神文化生活條件上“容易忽視”或“看不見”的隱性富裕。要實現(xiàn)它必須堅持系統(tǒng)觀念,通過高質量發(fā)展實現(xiàn)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再依托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增強高質量發(fā)展的后勁。高質量發(fā)展,是創(chuàng)新成為第一動力,協(xié)調(diào)成為內(nèi)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tài),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fā)展。因此,要在高質量發(fā)展中實現(xiàn)全民共同富裕,一是必須用好創(chuàng)新發(fā)展這個第一動力。不斷解放和發(fā)展生產(chǎn)力,切實保持中高速增長,繼續(xù)做大經(jīng)濟規(guī)模和擴大中等收入人群,是全民共同富裕的根本基礎。二是必須依靠協(xié)調(diào)發(fā)展這個內(nèi)生特點。協(xié)調(diào)發(fā)展解決的是我國存在的區(qū)域、城鄉(xiāng)、經(jīng)濟和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等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三是必須借助綠色發(fā)展這個普遍形態(tài)。綠色發(fā)展既是滿足人民對優(yōu)美生態(tài)環(huán)境需求的手段,也是實現(xiàn)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居民增收的有效途徑。四是必須依托開放發(fā)展這條必由之路。加大中西部地區(qū)和“老少邊窮”地區(qū)的對外對內(nèi)雙向開放,讓更多產(chǎn)業(yè)、資本、技術、知識、數(shù)據(jù)等生產(chǎn)要素流向這些地區(qū),不斷增強它們的發(fā)展能力和發(fā)展后勁。五是必須用好共享發(fā)展這個關鍵一招。共享發(fā)展是高質量發(fā)展的根本目的。(摘編自韓保江《高質量發(fā)展是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材料三:自1996年中央確定福建對口幫扶寧夏后,福建先后選派援寧干部11批183人、專業(yè)人才2000多人次到寧夏傳導理念、傳播技術。扶貧協(xié)作和對口支援從單一的經(jīng)濟援助發(fā)展為教育、文化、科技多領域的全面合作新格局。通過加強企業(yè)合作、勞務輸出等促進兩地交流發(fā)展,25年來,閩寧兩省區(qū),引導貧困群眾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提升了貧困地區(qū)教育發(fā)展水平和人口綜合素質。原來生活在路、水、電不通地區(qū)的貧困群眾大量搬遷,通過治理,昔日的“禿頭山”變成了“花果山”,貧困村變成了度假村,貧瘠地變成了風景區(qū)。摘編自《閩寧扶貧協(xié)作:讓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寬廣》(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共同富裕是全民的權利與機會,只有各盡所能,各盡其責,才能真正實現(xiàn)。B.只有消滅兩極分化,實現(xiàn)全體同等富裕,才能最終實現(xiàn)全民共同富裕。C.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目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D.共同富裕既包括顯性富裕又包括隱性富裕,它需借助高質量發(fā)展來實現(xiàn)。(2)下列對材料內(nèi)容的理解和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DA.只有在過程上保證全民共同致富、共同發(fā)展,才能在結果上最終實現(xiàn)全民共同富裕。B.生產(chǎn)資料私有制,必然會導致社會財富的兩極分化,生產(chǎn)資料公有制能防止兩極分化。C.綠色發(fā)展既是實現(xiàn)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居民顯性富裕的有效途徑,也有利于實現(xiàn)隱性富裕。D.高質量發(fā)展,就是創(chuàng)新、協(xié)調(diào)、開放、共享發(fā)展,共同富裕能增強高質量發(fā)展的后勁。(3)材料三介紹了福建對口幫扶寧夏的事例,請結合材料分析,這一事例體現(xiàn)了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哪些理念?!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整體把握材料內(nèi)容,結合相關語境分析各個選項表述的正誤,作出正確的選擇。(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內(nèi)容的理解和推斷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材料,仔細比對各個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3)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材料內(nèi)容,結合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解答】(1)B.“消滅兩極分化,實現(xiàn)全體同等富裕,才能最終實現(xiàn)全民共同富?!卞e,是實現(xiàn)“整體富裕”。故選B。(2)D.“高質量發(fā)展,就是創(chuàng)新、協(xié)調(diào)、開放、共享的發(fā)展”錯,缺少要素,原文是“高質量發(fā)展,是創(chuàng)新成為第一動力,協(xié)調(diào)成為內(nèi)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tài),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fā)展”。故選D。(3)①體現(xiàn)了“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材料一說“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福建對口幫扶寧夏體現(xiàn)了“全社會所有人的整體富?!钡墓餐辉@砟?。②體現(xiàn)了“協(xié)調(diào)是高質量發(fā)展的內(nèi)生特點”。材料二說“高質量發(fā)展……協(xié)調(diào)成為內(nèi)生特點”“協(xié)調(diào)發(fā)展解決的是我國存在的區(qū)域、城鄉(xiāng)、經(jīng)濟和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等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扶貧協(xié)作和對口支援從單一的經(jīng)濟援助發(fā)展為教育、文化、科技多領域的全面合作新格局。③體現(xiàn)了“開放是高質量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材料二“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加大中西部地區(qū)和‘老少邊窮’地區(qū)的對外對內(nèi)雙向開放,讓更多產(chǎn)業(yè)、資本、技術、知識、數(shù)據(jù)等生產(chǎn)要素流向這些地區(qū),不斷增強它們的發(fā)展能力和發(fā)展后勁”福建和寧夏通過加強企業(yè)合作、勞務輸出等促進兩地交流發(fā)展。④體現(xiàn)了“綠色發(fā)展是普遍形態(tài)”。材料二“綠色成為普遍形態(tài)”“綠色發(fā)展既是滿足人民對優(yōu)美生態(tài)環(huán)境需求的手段,也是實現(xiàn)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居民增收的有效途徑”通過治理,昔日的‘禿頭山’變成了‘花果山’,貧困村變成了度假村,貧瘠地變成了風景區(qū)。答案:(1)B(2)D(3)①體現(xiàn)了“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福建對口幫扶寧夏體現(xiàn)了“全社會所有人的整體富?!钡墓餐辉@砟?。②體現(xiàn)了“協(xié)調(diào)是高質量發(fā)展的內(nèi)生特點”。扶貧協(xié)作和對口支援從單一的經(jīng)濟援助發(fā)展為教育、文化、科技多領域的全面合作新格局。③體現(xiàn)了“開放是高質量發(fā)展的必由之路”。福建和寧夏通過加強企業(yè)合作、勞務輸出等促進兩地交流發(fā)展。④體現(xiàn)了“綠色發(fā)展是普遍形態(tài)”。通過治理,昔日的‘禿頭山’變成了‘花果山’,貧困村變成了度假村,貧瘠地變成了風景區(qū)。(三)文學類文本閱讀3.(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命若琴弦史鐵生莽莽蒼蒼的群山之中走著兩個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兩頂發(fā)了黑的草帽起伏攢動,匆匆忙忙,像是隨著一條不安靜的河水在漂流。無所謂從哪兒來,到哪兒去,每人帶一把三弦琴,說書為生。這正是說書的旺季。師父想趕著多說書,整個熱季領著徒弟一個村子一個村子緊走,一晚一晚緊說。師父一天比一天緊張、激動,心理算定:彈斷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這個夏天了,說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這天晚上,在野羊坳說書。書正說到緊要處——“羅成回馬再交戰(zhàn),大膽蘇烈又興兵。蘇烈大刀如流水,羅成長槍似騰云……”。師父把琴彈得如雨驟風疾,字字句句唱得鏗鏘。徒弟聽見那小妮子蘭秀站在離他不遠處尖聲細氣地說笑,卻心猿意馬,手底下早亂了套數(shù)……野羊嶺上有一座小廟,師徒二人就在這里住下?!奥犖乙痪湓?,保準對你沒壞處。以后離那妮子遠點兒。你那三弦子彈的還差著遠呢。咱這命就在幾根琴弦上?!薄拔叶悸犨^八百遍了。您師父我?guī)煚斶€給您留下一張藥方,您得彈斷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藥,吃了藥您就能看見東西了?!薄澳悴恍??”“一千根斷了的琴弦還不好弄?”徒弟忍不住嗤嗤地笑。“笑什么!你以為你懂得多少事?得真正是一根一根彈斷了的才成?!币估飵煾赴亚俦г趹牙?,摩挲著根根繃緊的琴弦,再搖搖琴槽、有輕微的紙和蛇皮的磨擦聲。一早起,徒弟病了。一連好幾天,師父無論是燒火、淘米,還是挖藥、煎藥,總想那張藥方和琴弦。彈斷最后一根就可以去抓藥了,然后就能看見這個世界:他無數(shù)次爬過的山,無數(shù)次走過的路,無數(shù)次感到過溫暖和熾熱的太陽,夢想著的藍天、月亮和星星。晚上,他一個人到野羊坳去說書。終于,他彈斷了最后兩根琴弦。他幾乎是連跑帶爬地上了野羊嶺,回到小廟里。徒弟嚇了一跳:“怎么了,師父?”“小子,明天我就去抓藥。你就先留在這兒,我用不了十天就回。”師父把那兩根弦卸下來,剝開了蛇皮,從琴槽中取出一張疊得方方正正的紙條。徒弟把那藥方放在手里摸了一會兒,也有了幾分肅穆。“你師爺一輩子才冤呢。他本來能彈夠一千根,可他記成了八百。要不然他能彈斷一千根。”天不亮師父就上路了。師父回到野羊坳時已經(jīng)是冬天,可徒弟已經(jīng)走了些日子,村里人都說是在蘭秀嫁到山外去的那天。他得去找到他的徒弟,若不是還想著徒弟,他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張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藥方原來是一張無字的白紙。他不信,請了多少個識字而又誠實的人幫他看,人人都說那果真就是一張無字的白紙。他在藥鋪前的臺階上坐了幾天幾夜,他不想動彈,吸引著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東西驟然間消失干凈。就像一根不能拉緊的琴弦,再難彈出賞心悅耳的曲子。他的心弦斷了,直到忽然想起了他的徒弟。他一路尋找徒弟,一路懷戀起過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興致勃勃的翻山、趕路、彈琴,乃至心焦、憂慮都是多么歡樂!那時有個東西把心弦扯緊,雖然那東西原是虛設。他想起他師父臨終時的情景,他師父把那張自己沒用上的藥方封進他的琴槽,說道:“記住,人的命就像這琴弦,拉緊了才能彈好,彈好了就夠了?!彼靼琢?,目的雖是虛設的,可非得有不行。終于在深山里,他找到了徒弟。徒弟正跌倒在雪地里,一動不動。徒弟終于說話了:“我想睜開眼看看,師父,我想睜開眼看看!”“你真那么想嗎?”“真想,真想——”“那就彈你的琴弦,”師父說,“一根一根盡力地彈吧?!薄皫煾?,您的藥抓來了?”徒弟如夢方醒?!坝涀?,得真正是彈斷的才成?!薄澳呀?jīng)看見了嗎?師父,您現(xiàn)在看得見了?”徒弟掙扎著起來,伸手去摸師父的眼窩。師父把他的手抓住?!坝涀?,得彈斷一千二百根?!薄耙磺Ф俊薄鞍涯愕那俳o我,我把這藥方給你封在琴槽里?!彼F(xiàn)在才弄懂了他師父當年對他說的話——咱的命就在這琴弦上?!霸趺词且磺Ф?,師父?”“是一千二,我沒彈夠,我記成了一千?!辈痪弥螅n蒼的群山之中走著兩個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兩頂發(fā)了黑的草帽起伏攢動,匆匆忙忙,像是隨著一條不安靜的河水在漂流。無所謂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也無所謂誰是誰……(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DA.小說開頭的描寫,表現(xiàn)了人物行走的匆忙艱難,勾勒出他們生存的困境,營造了沉重悲涼的氛圍。B.小說描述徒弟對蘭秀動情的筆墨不多,但脈絡清晰地寫出了徒弟受到的打擊,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C.“肅穆”一詞,側面寫出了藥方的珍貴,含有徒弟對師父持之以恒彈斷了一千根琴弦的驚異與敬佩。D.老盲人在明白了自己師父的良苦用心后,回到了野羊坳,找到徒弟后,又將“希望”傳遞給了徒弟。(2)小說中,珍貴地保存了五十年的藥方,竟然只是一張無字的白紙,但“師父”的心理始終被它牽系著,請結合文中相關內(nèi)容分析師父的心理變化過程。(3)文中劃線句子意蘊豐富,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答題時要整體把握文本內(nèi)容,結合相關語境分析各個選項表述的正誤,作出正確的選擇。(2)本題考查學生對人物心理變化的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相關內(nèi)容,找到人物不同情形下的不同反應,結合語境分析心理變化。(3)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中畫線句子含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結合畫線句在文中的位置及其語境分析其含義。【解答】(1)D.“老盲人在明白了自己師父的良苦用心后,回到了野羊坳”錯誤,結合原文“他一路尋找徒弟,一路懷戀起過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興致勃勃的翻山、趕路、彈琴,乃至心焦、憂慮都是多么歡樂!那時有個東西把心弦扯緊,雖然那東西原是虛設……他明白了,目的雖是虛設的,可非得有不行……‘把你的琴給我,我把這藥方給你封在琴槽里?!F(xiàn)在才弄懂了他師父當年對他說的話——咱的命就在這琴弦上”可知,老盲人是在回到野羊坳、找尋徒弟的路上,明白了“藥方”的用意,在找到徒弟后,將“藥方”封在徒弟琴槽時,才徹底明白了他師父的良苦用心。故選D。(2)“師父一天比一天緊張、激動,心理算定:彈斷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這個夏天了,說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那些奔奔忙忙興致勃勃的翻山、趕路、彈琴,乃至心焦、憂慮都是多么歡樂”,在未知“藥方”是白紙前,他內(nèi)心充滿無限希望,生活在緊張、激動中。每天翻山、趕路、彈琴,只為了盡快彈斷一千根弦?!澳菑埶4媪宋迨甑乃幏皆瓉硎且粡垷o字的白紙。他不信……他在藥鋪前的臺階上坐了幾天幾夜,他不想動彈,吸引著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東西驟然間消失干凈。就像一根不能拉緊的琴弦,再難彈出賞心悅耳的曲子”,得知“藥方”是白紙后,頓時喪失了生活的信念和動力,內(nèi)心空虛。“他一路尋找徒弟,一路懷戀起過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興致勃勃的翻山、趕路、彈琴,乃至心焦、憂慮都是多么歡樂!那時有個東西把心弦扯緊,雖然那東西原是虛設……他明白了,目的雖是虛設的,可非得有不行……‘把你的琴給我,我把這藥方給你封在琴槽里?!F(xiàn)在才弄懂了他師父當年對他說的話——咱的命就在這琴弦上”,最后領悟了“藥方”的用意,他鄭重地把“藥方”封進了小瞎子的琴槽,心情也變得平靜、坦然。(3)從結構看,“人的命就像這琴弦”點題,點明題目“命若琴弦”的含義,使用比喻手法,說生命像琴弦,要時刻緊繃心弦,努力去彈響它,那么人人都可以彈奏出精彩的生命之歌。“拉緊了才能彈好”,意思是要有目標,要有追求,即使這個目的“是虛設的”,但“非得有不行”,不然這個琴弦就拉不緊,琴弦拉緊了才能彈出好聽的曲子,生命在追求目標中才能找到意義,否則人生就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快樂;“彈好了就夠了”,是指生命的意義本在于過程,只要努力認真的去生活,用心感受追求過程的快樂,生命就是充實的,就是有意義的。而無所謂“從哪兒來,到哪兒去,誰是誰”。這句話點明了小說的主題,人生需要目的,生命的意義在于為實現(xiàn)目標而追求奮斗的過程,目的雖然是虛設的,可非得有不行,能否實現(xiàn),并不重要。人的心弦也要像琴弦一樣有兩個點,一頭是追求,一頭是目的,只要有一個目標,生命就可以逆風飛揚。讓自己忙碌著、奔波著,生命才有意義。答案:(1)D(2)①在未知“藥方”是白紙前,他內(nèi)心充滿無限希望,生活在緊張、激動中。每天翻山、趕路、彈琴,只為了盡快彈斷一千根弦。②得知“藥方”是白紙后,頓時喪失了生活的信念和動力,內(nèi)心空虛。③最后領悟了“藥方”的用意,他鄭重地把“藥方”封進了小瞎子的琴槽,心情也變得平靜、坦然。(3)①“人的命就像這琴弦”,點明題目“命若琴弦”的含義,使用比喻手法,把生命比作琴弦,指出人人都可以彈奏出精彩的生命之歌。②“拉緊了才能彈好”,琴弦拉緊了才能彈出好聽的曲子,生命在追求目標中才能找到意義。③“彈好了就夠了”,是指生命的意義本在于過程,而無所謂“從哪兒來,到哪兒去,誰是誰?!边@句話點明了小說的主題,生命的意義在于為實現(xiàn)目標而追求奮斗的過程,目標是什么,能否實現(xiàn),并不重要。讓自己忙碌著、奔波著,生命才有意義。二、古詩文閱讀(本題共34分)(一)4.(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趙武靈王平晝閑居,肥義侍坐曰:“王慮世事之變,權甲兵之用,念簡、襄①之跡,計胡、狄之利乎?”王曰:“嗣立不忘先德,君之道也。今吾欲繼襄主之業(yè),啟胡、狄之鄉(xiāng),今吾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議寡人矣。”肥義曰:“臣聞之,疑事無功,疑行無名。今王既定負遺俗之慮,殆毋顧天下之議矣。夫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見于未萌,王其遂行之。”王遂胡服。使王孫紲告公子成曰:“寡人胡服且將以朝,亦欲叔之服之也。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吾恐天下議之也。故寡人愿慕公叔之義,以成胡服之功。使紲謁之叔,請服焉。”公子成再拜曰:“臣固聞王之胡服也,不佞寢疾,不能趨走,是以不先進。王今命之,臣固敢竭其愚忠。臣聞之:‘中國者,聰明睿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圣之所教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義行也?!裢踽尨硕u遠方之服,變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大王圖之?!笔拐邎笸?。王曰:“吾固聞叔之病也?!奔粗宄杉?,自請之曰:“鄉(xiāng)異而用變,事異而禮易。是故圣人茍可以利其民,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禮。今卿之所言者,俗也;吾之所言者,所以制俗也。先時中山負齊之強兵侵掠吾地系累吾民先王忿之其怨未能報也今騎射之服,可以報中山之怨。而叔也順中國之俗以逆簡、襄之意,惡變服之名,而忘國事之恥,非寡人所望于子!”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愚不達于王之議,敢道世俗之聞。今欲繼簡、襄之意,以順先主之志,臣敢不聽令?!痹侔荨D速n胡服。趙造諫曰:“臣聞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俗而動?!币蛎穸陶撸粍诙晒Γ粨?jù)俗而動者,慮徑而易見也。今王易服不循俗,非所以教民而成禮也,臣愿王之圖之?!蓖踉唬骸肮沤癫煌?,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襲,何禮之循?及至三王,觀時而制法,因事而制禮,法度制令,各順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治世不必一其道,便國不必法古。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學,不足以制今,子其勿反也?!保ㄈ〔挠凇稇?zhàn)國策?趙策》)【注釋】①簡、襄:指趙簡子、趙襄子,是父子關系,趙國前代君主。(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可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先時A中山B負C齊D之E強F兵G侵H掠I吾J地K系L累M吾民N先王O忿之(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CA.侍坐,指在尊長近旁陪坐,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論語?先進》)中的意義相同。B.“臣固敢竭其愚忠”與“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中的“其”的用法相同。C.中國,在文中的意思是中原地區(qū),與“李憑中國彈箜篌”(《李憑箜篌引》)中的“中國”意義相同。D.“三王”指夏、商、周三代的圣王?!度纸?jīng)》中就有“夏有禹,商有湯,周文王,稱三王”的說法。(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趙武靈王想開發(fā)胡、狄地區(qū),教導百姓改穿胡服、練習騎馬射箭,卻擔心世俗偏見而有所顧慮,最終在肥義的建議下,堅定了決心。B.趙武靈王想借叔父公子成的威望來促進胡服騎射的施行,于是讓王孫紲去拜訪他,可公子成卻以臥病在床為由拒絕了趙武靈王的請求。C.趙武靈王親自前往勸說公子成,從禮法等多方面陳述了施行胡服騎射的理由與好處,最終成功說服了公子成。D.面對趙造的反對,趙武靈王認為古今的習俗本不相同,應根據(jù)具體情況來制定禮俗,只要對國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4)請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見于未萌,王其遂行之。②今王易服不循俗,非所以教民而成禮也,臣愿王之圖之?!痉治觥浚?)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shù)某煞?,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nèi)容的變化等。(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相關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能力。答題時要有一定的知識積累,結合語境進行理解,仔細比對各個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選擇。(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通讀文本,結合具體內(nèi)容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4)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題時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注意句中重點實詞、虛詞、活用和句式的翻譯。【解答】(1)句意:早些時候,中山國依仗齊國強大軍隊的支持,侵犯掠奪我國的土地,俘虜我國的百姓。先王對這件事極為憤恨?!跋葧r”作狀語,在句首單獨成句,后面停頓;“中山負齊之強兵”,主謂賓結構,單獨成句,后面停頓;“侵掠吾地”“系累吾民”,動賓結構,省略主語,單獨成句,后面停頓;“先王忿之”,主謂賓結構,句意完整,單獨成句。故選GKN。(2)C.“意義相同”錯,“李憑中國彈箜篌”的“中國”指京城。句意:李憑在京城彈奏箜篌。故選C。(3)B.“卻以臥病在床為由……”,原文為“臣固聞王之胡服也,……是以不先進”,“臥病在床”是沒能及早地向趙武靈王提供意見的理由。故選B。(4)①“暗”,不明白;“萌”,發(fā)生,產(chǎn)生,開始等;“其”,祈使語氣,還是;“暗于成事”“見于未萌”,狀語后置。譯文:愚蠢的人在事情發(fā)生以后也看不明白,聰明的人卻能在事情未發(fā)生之前就能察覺出來了,大王您還是馬上按您的想法去施行吧。”②“易”,改變;“所以”,用來……的辦法;“愿”,希望;“圖”,考慮。譯文:現(xiàn)在大王您改變原來的服飾而不遵循習俗,這可不是教導百姓遵守禮制的辦法,我希望大王慎重考慮這件事情。答案:(1)GKN(2)C(3)B(4)①愚蠢的人在事情發(fā)生以后也看不明白,聰明的人卻能在事情未發(fā)生之前就能察覺出來了,大王您還是馬上按您的想法去施行吧?!雹诂F(xiàn)在大王您改變原來的服飾而不遵循習俗,這可不是教導百姓遵守禮制的辦法,我希望大王慎重考慮這件事情。參考譯文:趙武靈王平時閑坐的時候,肥義在身邊陪坐道:“大王在考慮天下形勢的變化,權衡兵力的合理使用,懷念簡主、襄主的功業(yè),盤算抗擊胡、狄的好處嗎?”趙武靈王回答道:“繼承君位不忘記祖先的功德,是國君應遵循的原則。如今我想要繼承襄王的事業(yè),開發(fā)胡、狄等地區(qū),擔心一生不被人理解。如今我打算教導百姓改穿胡服、練習騎馬射箭,那么世人一定會非議指責我?!狈柿x說道:“我聽說,做事猶豫不決就不可能成功,行動在即還顧慮太多,也不能得到功名。如今大王既已下定決心違背世俗偏見,就不要顧慮任何人的非議。講求高尚道德的人,不附和一般的俗見;成就偉大功業(yè)的人,就不跟一般人討論。愚蠢的人在事情發(fā)生以后也看不清楚,聰明的人卻能夠在事情沒有發(fā)生之前就能夠察覺出來,大王您還是立刻按照您的想法去做吧?!壁w武靈王就改穿胡人的服裝。派王孫紲向公子成說道:“我已經(jīng)穿上了胡人的服裝,并將要穿著它上朝,希望叔父也能穿上它。如今我下令改變服裝,叔父卻不穿,我怕世人又要議論。因此我希望仰仗叔父的威望,來促進改穿胡服這事的成功。我特地派王孫紲到您那兒去拜望、稟告您,請叔父也穿上胡人的服裝吧?!惫映砂萘藘砂菡f道:“我早已經(jīng)聽說大王改穿胡人的服裝了,只是因為我臥病在床,行動不太方便,所以沒能盡早向您提供我的意見。如今大王命令我改穿胡人的服裝,我就堅持談出我的愚見吧。我聽說:‘中原地區(qū)是聰明而有遠見的人居住之地,是各種物資財富聚集之地,是圣賢對人教化之地,是遠方國家前來參觀學習之地,是四方落后少數(shù)民族效仿學習之地?!缃翊笸鯀s舍棄這些優(yōu)秀文化,去因襲邊遠地區(qū)落后部族的服飾,改變古代的禮教,更換古代的準則,違背人們的意愿,我希望大王慎重考慮這事?!蓖鯇O紲把公子成的話報告給趙武靈王。武靈王說道:“我早已經(jīng)聽說叔父患病了。”于是就親自到公子成家里,對他道:“地區(qū)不同,采用的器物就不同,情況不同,使用的禮制也有所改變。所以圣賢的君主只要對老百姓有利,并不統(tǒng)一他們的器物用度;如果可以方便行事,禮制完全可以不相同?,F(xiàn)在王叔您所說的話,都是世俗的言論。而我所說的話,恰恰是如何改革習俗和傳統(tǒng)的言論。早些時候,中山國依仗齊國強大軍隊的支持,侵犯掠奪我國的土地,俘虜我國的百姓。先王對這件事極為憤恨,可是這個仇直到今天還沒能報。如今,我們采用便于騎射的胡服來武裝自己,可以向中山國報仇雪恨。而王叔您卻偏偏要因襲中原的舊俗,卻違背了簡主和襄主的遺愿,反對改穿胡服的命令,而忘了國家所蒙受的恥辱,這不是我對您的希望??!”公子成聽了以后,拜了兩拜,叩頭說道:“我太愚蠢了,竟沒領會到大王的良苦用心,所以才冒昧地說了一些世俗的偏見。如今大王您既然繼承簡主和襄主的遺志,完成先王未完成的事業(yè),我怎么還敢不聽從您的命令呢?!闭f完又拜了兩拜,于是趙武靈王就賜給他一套胡服。趙造說道:“我聽說,‘圣賢的人不改變百姓的舊習俗來實施教化,聰明人不改變習俗而治理國家。’順應民心去教化,不費很大力氣就能收到成效;按習俗治理國家,考慮問題簡捷方便,做起來容易見到效果。如今大王您改變原來的服飾而不遵循習俗,這不是教導百姓遵守禮制的辦法,我希望大王慎重考慮這件事?!蔽潇`王說道:“古今的習俗本來不相同,為什么要效法古代呢?歷代帝王互不相襲,為什么要遵循古代的禮法呢?到了夏、商、周三代的圣王,都是觀察當時的形勢來建立法制,根據(jù)具體情況來制定禮俗,法令制度都順應潮流,衣服器械都方便使用。因此治理國家不一定只用一種方法,只要對國家有好處就不必效法古代。遵循舊制的做法,不會建立蓋世的功勛,尊崇古代的理論,不能治理當代,希望您不要再說反對胡服的話了?!保ǘü?小題,9分)5.(9分)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祭常山回小獵蘇軾青蓋前頭點皂旗,黃茅岡下出長圍。弄風驕馬跑空立,趁兔蒼鷹掠地飛?;赝自粕鋷t①,歸來紅葉滿征衣。圣明若用西涼簿②,白羽猶能效一揮。觀獵王維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乜瓷涞裉?,千里暮云平。注:①巘:大山上的小山。②西涼簿:謝艾,西涼名將,儒生出身,曾任主簿。(1)對兩首詩內(nèi)容、手法等的比較,下列選項不正確的一項是AA.兩詩首聯(lián)都點題,直接點出了出獵場面,都從聽覺、視覺角度寫出獵的氣派和場面。B.兩詩頷聯(lián)都通過描繪馬和鷹來寫狩獵場面,意境相似,且兩詩中的馬鷹特征比較相近。C.蘇詩“回望白云”與王詩“回看”“暮云”相似,都對獵罷歸來的情況進行了描繪。D.同樣寫打獵,蘇詩塑造了豪情壯志的自我形象,王詩是詩人以觀者身份描繪將軍風度。(2)蘇詩描寫打獵時富有動感,描寫獵歸時色彩鮮明,請結合詩句內(nèi)容賞析?!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對兩首詩內(nèi)容、手法等的比較能力,答題時要全面理解兩首詩歌,仔細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表達技巧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詩歌,根據(jù)題干的提示,結合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窘獯稹浚?)A.“都從聽覺、視覺角度寫出獵的氣派和場面”錯,蘇詩首聯(lián)并沒有寫聽覺。故選A。(2)通觀《祭常山回小獵》一詩,本詩首聯(lián)點題,勾畫出了狩獵隊伍的氣派和場面。頷聯(lián)是獵射場面的描繪,分別從馬和鷹兩個場面,加以精細描寫。頸聯(lián)寫罷獵歸來的風度神采,并描繪了優(yōu)美風景,增強了詩情中的畫意。尾聯(lián)中直接傾吐懷抱,一吐渴望馳騁疆場的豪情。具體到本題來看,題干說“描寫打獵時富有動感,描寫獵歸時色彩鮮明”,由此可知,本題實際上要求分析二、三聯(lián)。頷聯(lián)“弄風驕馬跑空立,趁蒼鷹掠地飛“是說矯健的奔馬騰躍在秋天勁風之中,鬢毛飄灑、馬蹄立空揚塵,蒼鷹擦地急速而過。這兩句描寫“馬”和“蒼鷹”,使用一連串動詞“弄”“跑”“立”“掠”“飛”等使驕馬、蒼鷹的形象躍然紙上,動態(tài)十足,“弄”為擬人手法,寫出馬的靈性可愛;蒼鷹以“掠地飛”的震撼姿態(tài)追捕逃兔,狀物如在眼前,行肖神似。本聯(lián)出句,“弄風”二字尤妙。駿馬干一馳一驟、一騰一躍之間,揚起陣陣勁風,風因馬起,馬鼓風勁,一“弄”字,境界全出。頸聯(lián)“回望白云生翠獻,歸來紅葉滿征衣”意思是“回首仰望那空中的白云,好似升騰出大小翠綠的山岑。踏上滿獲獵物的歸程,紅葉飄落征衣滿塵”,這兩句寫“白云”“翠”“紅葉”,這是寫罷獵歸來的風度神采。經(jīng)過緊張的圍獵,詩人現(xiàn)在一身輕快,不由回過頭去眺望方才鏖戰(zhàn)之處,但見常山白云繚繞,遠遠望去,恰似在不斷吐出云氣。俯視自己,一路歸來,火紅的楓葉已落滿了征衣。二句表現(xiàn)了詩人顧盼自如的神態(tài),而白云、綠嶺、紅葉,色彩對比鮮明。答案:(1)A(2)①頷聯(lián)寫打獵時,矯馬騰躍在秋天勁風之中,鬃毛飄灑、馬蹄立空揚塵,蒼鷹追逐著野兔,擦地疾速而飛。用“弄”“跑”“立”“掠”“飛”等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馬的神采俊逸、鷹的兇狠異常、狩獵場面的激越,富有動感,富有詩情畫意。②頸聯(lián)寫圍獵歸來,詩人回首望見山上白云繚繞,恰似在不斷吐出云氣,火紅的楓葉已落滿了征衣。“白”“翠”“紅”等詞色彩對比鮮明,富有畫面感,表現(xiàn)出詩人顧盼自如的神態(tài),烘托詩人雄姿英發(fā)充滿豪情的自我形象。譯文:第一首:青色車篷前飄蕩著黑色旗幟,儀衛(wèi)何等威風凜凜,黃茅岡布列士兵,組成又長又廣的合圍狩獵陣式。矯馬騰躍在秋天勁風之中,鬃毛飄灑、馬蹄立空揚塵。蒼鷹追逐著野兔,擦地疾速而飛?;厥籽鐾强罩械陌自?,好似升騰出大小翠綠的山岑。踏上滿獲獵物的歸程,紅葉飄落征衣滿塵。朝廷若用知兵善戰(zhàn)的書生為將,我還能搖動著白羽扇指麾三軍!第二首:勁風吹過,繃緊的弓弦發(fā)出尖銳的顫聲,只見將軍正在渭城郊外狩獵。冬草枯黃,鷹眼更加銳利;冰雪消融,飛馳的馬蹄格外輕快。轉眼已經(jīng)路過新豐市,不久之后又騎著馬回到那細柳營?;厥子^望方才縱橫馳騁之處,傍晚的云層已與大地連成一片。賞析:第一首:這首詩寫作者在黃茅岡一次習射會獵的情景。首聯(lián)點題,勾畫出了狩獵隊伍的氣派和場面。頷聯(lián)是獵射場面的描繪,分別從馬和鷹兩個場面,加以精細描寫。頸聯(lián)寫罷獵歸來的風度神采,并描繪了優(yōu)美風景,增強了詩情中的畫意。尾聯(lián)中直接傾吐懷抱,一吐渴望馳騁疆場的豪情。全詩感情昂揚,氣勢飛動,對仗工穩(wěn)。首聯(lián)點題,勾畫出了狩獵隊伍的氣派和場面。知州出獵,侍從很多,故云“點皂旗”。護衛(wèi)們手持皂旗在車前開道,浩浩蕩蕩,開向狩獵場所——黃茅岡下。此處為下句“驕馬跑空”作了鋪墊。頷聯(lián)轉入獵射場面的描繪。此時廣袤的圍場內(nèi),呼鷹策馬,箭鏃紛飛,場景定然十分緊張熱烈。詩人從全景之中,剪取出最英武的兩個場面,加以精細描寫。兩個場面的主角分別為一馬一鷹。馬非常馬,乃是一匹驕馬。驕,不光指其形體之壯健,更指其神采之駿異。馬蹄下黃茅岡這個圍場,因為其平坦(蘇軾同一主題的《江城子?密州出獵》詞云:“千騎卷平岡”),兼之開闊廣大,所以能聽憑驕馬縱橫馳騁。馬兒追逐獵物跑得性起,有時竟能豎起身子,騰踔而立?!膀滖R跑空立”五字已寫得神完意足,形象飛動,尤妙在冠以“弄風”二字?!霸茝凝?,風從虎”,此匹如虎駿馬于一馳一驟、一騰一躍之間,揚起陣陣勁風,故而風因馬起,馬鼓風勁,所以謂之“弄風”。有此一“弄”字,則境界全出矣!鷹亦非凡鷹。此蒼鷹“趁兔”——追逐狡兔,竟至于“掠地”而“飛”。掠地,既足見其訓練有素,又具見其兇猛異常。其以“掠地飛”的拏云下攫之勢追捕逃兔,不難想象,鷹爪之下,必無完兔。此聯(lián)寫得既警動有勢,又狀物如在目前,很具畫意。至此,這意境很像是王維《觀獵》名句:“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也寫鷹寫馬,意境相似,然其“疾”其“輕”,要通過人的想象才能體味出來,倘用畫面很難傳達出此中詩意。蘇軾卻寫得形肖神似,任何一個丹青手都可以據(jù)此畫出生動傳神的馬、鷹圖。相比之下,蘇詩就顯得更為精警,更富形象性,所以清人何曰愈說他“七律之新警,于唐人外別開生面”(《退庵詩話》卷一),確非溢美之辭。頸聯(lián)寫罷獵歸來的風度神采。經(jīng)過緊張的圍獵,詩人現(xiàn)在一身輕快,不由回過頭去眺望方才鏖戰(zhàn)之處,但見常山白云繚繞,遠遠望去,恰似在不斷吐出云氣。俯視自己,一路歸來,火紅的楓葉已落滿了征衣。二句表現(xiàn)了詩人顧盼自如的神態(tài),而白云、綠嶺、紅葉,色彩對比鮮明,更增強了詩情中的畫意。至此,詩人還意猶未盡,在尾聯(lián)中直接傾吐懷抱,一吐豪情。據(jù)《晉書?張重華傳》:“重華據(jù)西涼,以主簿謝艾為將軍,進軍臨河,攻麻秋。艾冠白踞胡床指麾,大敗之?!倍K軾生活的北宋時代,邊患不時發(fā)生,因此他在詩詞中,時時抒發(fā)自己渴望馳騁疆場的激情。尾聯(lián)即以謝艾自許,說朝廷如果委予邊任,定能麾兵敗敵。其意與前面提到的《江城子》詞下闋:“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互相闡發(fā),胸襟抱負如此磊落正大,而當時言官竟強為曲解,把此詩列為諷刺新法之作,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全詩感情昂揚,氣勢飛動,對仗工整。遣詞造句尤見功力,如“點”“出”“跑”“立”“掠”“飛”“生”“滿”字,富于表現(xiàn)力,下得熨帖,難以移易?!扒唷薄霸怼薄包S”“蒼”“白”“翠”“紅”等字,使描寫的事物色調(diào)鮮明,又與詩情十分吻合。這首詩與《江城子?密州出獵》所寫時代背景一樣,所寫題材一樣,所寫地點一樣,所描寫出獵的壯觀場面及所顯之志一樣:“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痹娫~為同一圍獵事件而作。不僅字句相類,如“千騎卷平岡”就是“黃茅剛下出長圍”,“右擎蒼”就是“趁兔蒼鷹掠地飛”,而且主題相同,一以魏尚自比,一以西涼主簿謝艾自喻。詩更重于敘事性,前六句寫出圍獵的全過程,詞則著力于內(nèi)心郁結的傾瀉。就抒情性來說,詞比詩更充沛、更生動,表達作者當時的心情更為淋漓盡致。由于蘇軾革新了傳統(tǒng),又在一定程度上繼承著傳統(tǒng),所以這首詞的藝術水平才比較高。第二首:人嘗論王維詩詩中有畫,品《觀獵》果不虛言。王維這首《觀獵》,以一個“獵”字貫串全篇,生動鮮明地描繪出了一組將軍冬日狩獵圖。這組將軍狩獵圖又分為出獵圖和獵歸圖。首聯(lián)起句先寫角弓鳴響,箭飛勁疾,然后才點出是將軍冬獵。在強勁的北風中,傳來了開弓放箭的聲音,一開頭便渲染出緊張肅殺的氣氛,然后點明獵者和獵所,確是下筆不凡?!帮L勁角弓鳴”,未及寫人,先全力寫其影響:風呼,弦鳴。風聲與角弓(用角裝飾的硬弓)聲彼此相應:風之勁由弦的震響聽出;弦鳴聲則因風而益振?!敖枪Q”三字已帶出“獵”意,能使人去想象那“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的射獵場面。勁風中射獵,待聲勢俱足,才推出射獵主角來:“將軍獵渭城”。這發(fā)端的一筆,勝人處全在突兀,能先聲奪人。具體描寫縱鷹擊捕,怒馬追逐,進一步渲染了打獵的氣氛,細致地刻畫出打獵的場面,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詩人用“疾”字刻畫鷹眼銳利,以“輕”字形容馬蹄迅捷,細膩傳神。渭城為秦時咸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其時平原草枯,積雪已消,冬末的蕭條中略帶一絲兒春意?!安菘荨薄把┍M”四字如素描一般簡潔、形象,頗具畫意?!苞椦邸币颉安菘荨倍貏e銳利,“馬蹄”因“雪盡”而絕無滯礙,頷聯(lián)體物極為精細。“草枯鷹眼疾”不言鷹眼“銳”而言眼“疾”,意味獵物很快被發(fā)現(xiàn),緊接以“馬蹄輕”三字則見獵騎迅速追蹤而至。“疾”“輕”下字俱妙。三四句初讀似各表一意,對仗銖兩悉稱;細繹方覺意脈相承,實屬“流水對”。如此精妙的對句,實不多見。以上寫出獵,只就“角弓鳴”“鷹眼疾”“馬蹄輕”三個細節(jié)點染,不寫獵獲的場面。一則由于獵獲之意見于言外;二則射獵之樂趣,遠非實際功利所可計量,只就獵騎英姿與影響寫來自佳。頸聯(lián)的寫作,從章法上來講,一般都要轉折,要在上兩聯(lián)的基礎上開辟新的境界,轉出新意來。但轉折時意脈不能與前面斷裂。這里的新豐市、細柳營故址均在今西安市附近,兩地相距七八十里。細柳營,本是漢代名將周亞夫屯軍之地,此處代指軍營,即狩獵將軍的住處?!斑€歸”照應“忽過”,可見將軍返營馳騁之迅速,畫面具有飛動之感。詩人于此下一“忽”字,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Section A (3a-3c)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下冊
- 技術轉讓合同(20篇)
- 新入職員工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怎么寫(20篇)
- 2025會計工作計劃范文(16篇)
- 演出服租賃合同(4篇)
- 員工插花活動方案(4篇)
- 《民國的大學教育》課件
- 《兒童成長關鍵期》課件
- 《國慶慶典策劃》課件
- 《產(chǎn)品包裝設計》課件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級第二次調(diào)研考試物理試卷(含標準答案)
- 小班健康活動:我會吃魚
- 2025年注冊會計師(專業(yè)階段)題庫完美版帶答案分析
- 專利代理師考試題庫含答案2024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yè)生四月調(diào)研考試物理試題及答案(武漢四調(diào))
- 云南師大附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六次檢測物理試卷含解析
- DB12 T1230-2023 政務信息資源共享 總體框架
- 市政排水移交協(xié)議書
-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馬山縣實驗高中-雙休背后: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高三家長會【課件】
- 中職世界歷史試題及答案
- 糖尿病護理查房提出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