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初中語文文言文實詞虛詞歸類復習及鞏固練習集錦
一、文言實詞歸納:(基本篇目)
1、基本字詞歸納
(一)文言實詞:文言實詞的基本詞匯和現代漢語詞義相同,但由于歷史的發展
和語言的變化,不少文言實詞在詞義上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甚至有的已經不用,所
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實詞,有助于掃除文言文閱讀上的障礙■:
①古音通假
即通假字,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另一個字來使用的現象叫通假。有
兩種情況: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個同音字代替。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
東,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放置之意。二是本無其字,有音無字,用同音
字表示。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說”通“悅”,高興之意),雙聲通假(“亡”
通“無”,沒有之意),和迭韻通假(“褊”通“遍”之意)。通假現象在文言中普
遍存在,在復習時要進行系統的匯總,便于掌握。
②古今異義
由于語言的發展變遷,不少文言詞匯的詞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詞形完全
相同而古今意義有別的雙音詞,在現代為雙音詞而在古代為偏義詞或短語的語言現
象。例如:
《桃花源記》中“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的“妻子”古義指妻子和兒女;今義
指男了的配偶。“絕境”古義為與外界隔絕之地;今義為沒有出路的境地。
《曹劌論戰》中“可以一戰”中的“可以”古義是兩個詞,可以憑借之意,今義
是一個詞,表示許可或可能。
③古今詞義變化
詞義的變化,大致有三個途徑:一是詞義的擴大。例如“江”和“河”在古代專
指“長江”和“黃河”,現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詞義擴大了;二是詞義的縮小。例
如“臭”在古代是“氣味”的意思,現在專指不好聞的氣味,詞義縮小了;三是詞義
的轉移。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淚”,而現在卻指鼻涕了,詞義發生了轉移。
④一詞多義
在古漢語中,同樣一個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有大同的用法,不同的讀音,
表達不同意義。例如:
名----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醉翁亭記》(命名)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陋室銘》(出名,著名)
不能名其一處也。《口技》(說出)
⑤詞類活用
在古漢語的實詞中,某個詞屬于哪類詞,通常是比較固定的。但在一定的語言環
境中,某些實詞失去了它原來所屬詞類的意義和功能,而臨時充當另一類詞,這種現
象叫“詞類活用”。
免習詞類活用首先要區別“詞類活用”和“一詞多義”。一詞多義是指一個詞經
常具有兩類或兩類以上的語法功能,如“指”解釋為“手指”是名詞,解釋為“指點”
“指出”是動詞。其次分析詞類活用還要和同音詞區別開又。有的詞讀音相同,寫法
也相同,但如果它們在意義上沒有任何聯系,就不是詞類活用。如“先自度其足而置
之其坐”中的“足”是指“腳”,是名詞:而“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句中的“足”
是“充足”的意思。
(1)故
故雖有名馬。——《馬說》(所以)
溫故而知新■《〈論語〉十則》(學過的知識)
公問其故——《扁鵲見蔡桓公》(原因、緣故)
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見蔡桓公》(特意)
彼竭我盈,故克之。一一《曹劌論戰》(因此)
廣故數言于亡。——《陳涉世家》(故意)
(2)間
遂與外人間隔。一一《桃花源記》(隔開)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口技》(夾雜)
乂何問焉?一一《曹劌論戰》(參與)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見蔡桓公》(一會兒)
駢死于槽物之間。一一《馬說》(中間)
又問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一一《陳涉世家》(暗中)
(3)絕
以為妙絕《口
技》(極點)
群響畢絕《口
技》(停止、消失)
率妻了?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隔絕)
(4)觀
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觀賞)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一一《岳陽樓記》(景象、景觀)
但坐觀羅敷《陌上
桑》(看)
(5)病
君之病在肌膚。-《扁鵲見蔡桓公》(疾
病、大病)
則久已病矣。——《捕蛇者
說》(困苦不堪)
(6)書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石壕吏》(信)
乃丹書帛曰,------《陳涉世
家》(寫)
(7)上
上使外見兵。------《陳涉世
家》(皇上)
身上衣裳口中食。一一《賣炭翁》(身
體上的)
(8)見
昨日見軍帖。《木吐
詩》(看見)
曹劌請見。------《曹劌論
戰》(拜見)
才沒不外見。馬
說》(通“現”,顯露)
(9)比
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裙中。一一《核舟記》(靠近)
比至陳,車六七百乘。一一《陳涉ti家》(等
到)
(10)少
賓客意少舒。《口
技》(稍微)
少時,一狼徑去。
《狼》(一會兒)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一一《陳涉世家》(年
輕的)
(11)從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
《狼》(隨從,跟隨)
小惠未偏民弗從也。------《曹劌論
戰》(順從,聽從)
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一一《陳涉世家》(順從)
<12)分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一一《曹劌論戰》(分給,
分配)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
奇。
——《核舟
記》
(長度單位,十分為
一寸,這里指八分掛零,
說明很小)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隆下之職分也。一一《出師表》(分內,
名分)
(13)文
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
記》(文章)
文過飾
非。
(掩飾)
(14)世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一一《捕蛇者說》(父
子相繼為一世)
問今是何世。——《桃花源
記》(時代,朝代)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馬
說》(世上)
(15)業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一一《出師表》(事
業,功業)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桃花源記》(職
業)
(16)犯
作奸犯科。-----《出師
表》(觸犯)
(17)達
指通豫南,達于漢陰。-----《愚公移
山》(到,達到)
不求聞達于諸侯。-----《出師
表》(做官,顯貴)
(18)當
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捕蛇者說》(抵
充,相抵)
木蘭當戶織。-----《木蘭
詩》(對著,面對)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
家》(應當)
(19)后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在……之
后)
(20)伐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賣炭翁》(砍
伐)
齊師伐我。——《曹劌論
戰》(攻打,討伐)
伐無道,誅暴秦。——《陳涉世
家》(討伐)
(21)陰
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一一《愚公移山》(水
的南面,南岸)
朝暉夕陰。----《岳陽樓
記》(陰喑)
(22)諫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用言
語規勸)
以塞忠諫之路。-----《出師
表》(同上)
(23)極
感極而悲者矣。——《岳陽樓
記》(極點,極端)
此樂何極——《岳陽樓
記》(盡,窮盡)
南極瀟湘《岳陽樓
記》(到)
初極狹,才通
人。
《桃花源
記》
(極其,非常。這是
副詞用法)(24)國
夫大國,難測也。《曹劌論
戰》(國家)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一一《岳陽樓記》(國
都,京城)
(25)備
前人之述備矣。-《岳陽樓
記》(完備)
眾妙畢備。------《口
技》(具備,齊備)
(26)徑
少時,一狼徑去。
《狼》(徑直,一直)
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一一《核舟記》(直徑)
(27)將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木蘭
詩》(扶,持)
上使外將兵。——《陳涉世
家》(率領,統率)
項燕為楚將。——《陳涉世
家》(將帥,將領)
(28)顧
顧野有麥場。
《狼》(看見)
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
表》(看望、訪問)
(29)勝
楚兵數T人為聚者,不可勝數。一一《陳涉世家》(盡,
全部)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一一《岳陽樓記》(優
美)
(30)復
扁鵲復見。——《扁鵲見蔡桓
公》(又)
(31)稱
先帝稱之曰能。----《出師
表》(稱贊,贊許)
袒右,稱大楚。——《陳涉世
家》(號稱)
不以千里稱也。-----《馬
說》(稱呼)
不能稱前時之能,----《傷仲
永》(符合)
(32)乘
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陳涉世
家》(量詞,輛)
公與之乘。——《曹劌論
戰》(同坐(一輛)戰車)
(33)章
又用篆章一。----《核舟
記》(印章)
(34)驚
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口
技》(受驚)
波瀾不驚。——《岳陽樓
記》(振起)
(35)屬
忠之屬也。——《曹劌論
戰》(一類)
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扁鵲見蔡桓公》(隸
屬,管轄)
神情與蘇、黃不屬。——《核舟
記》(類似)
(36)策
執策而臨之。-----《馬
說》(鞭子)
策勛十二轉。——《木蘭
詩》(記載)
策之不以其道。——《馬
說》(驅使)
(37)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口
技》(奇異)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
記》(零數)
(38)許
[曷可二黍許。——《核舟
記》(上下、光景)
雜然相許《愚公移
山》(贊同、答應)
(39)舍
便舍船。——《桃花源
記》(丟下)
屋舍儼然。----《桃花源
記》(房屋)
(40)志
處處志之。----《桃花源
記》(記)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憂患,死于安
樂》(意志)
(41)尋
尋向所志。——《桃花源
記》(找)
尋病終。——《桃花源
記》(不久)
(42)道
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
家》(道路)
得道者多助。一一《得道多助失道其
助》(仁政)
伐無道,誅暴秦。——《陳涉世
家》(正道)
(43)固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鞏
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愚公移
山》(固執)
戍死者固I-六七。——《陳涉世
家》(本來)
(44)亡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關懷古》(哀
亡)
今亡亦死。——《陳涉世
家》(逃跑)
河曲智叟亡以應O——《愚公移
山》(通"無")
(45)舉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陳涉世
家》(發動)
傅說舉于版筑之間。《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被舉用)
是以眾議舉寵為督。-----《出師
表》(推薦)
死則舉大名矣。《陳涉世
家》(成)
(46)坐
眾賓團坐。《口
技》(坐著)
但坐觀羅敷。-----《陌上
桑》(因為)
滿坐寂然,無敢嘩者。-----《口
技》(同"座")
(47)食
謹食之。-----《捕蛇者
說》(喂食)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
說》(吃)
一食或盡粟一石。------《馬
說》(吃)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馬
說》(通“飼”,喂)
二、通假字歸納:
(1)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經。)一一《陳涉世家》
(2)茍富貴,無相忘。("無"通"毋":不要。)一一《陳涉世家》
(3)為天下唱。("唱”通"倡":倡導,發起)一一《陳涉世家》
(4)將軍身被堅執銳。("被"通"披":穿著)一一《陳涉世家》
(5)對鏡帖花黃。("帖"通〃貼”:粘上)一一《木蘭詩》
(6)出門看火伴。(“火”通“伙”:伙伴)一一《木蘭詩》
(7)臥右膝,詡右臂支船。(“詡"通"屈":彎曲).一一《核舟記》
(8)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有”通“又”:還有)一一《核舟記》
(9)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簡”通“揀”:挑選)一一《核舟記》
(10)虞山王毅叔遠甫,(“甫”通“父”:男子美稱)
(11)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橫”:橫放)一一《核舟記》
(12)一厝朔東,一僧雍南。("厝"通"措":置放)一一《愚公移山》
(13)指通豫南。(“指”通“直”:一直)——《愚公移山》
(14)寒暑易節,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一一《愚公移山》
(15)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聰明)一一《懸公移山》
(16)湯熨之之所及也,(“湯”通“燙”:用熱水焙)一一《扁鵲見蔡桓公》
(17)扁鵲弟桓侯而還走。(〃還"通"旅":回轉、掉轉)一一《扁鵲眄蔡桓公》
(18)火齊之所及也。("齊"通"劑":藥劑,湯藥)一一《扁鵲見蔡桓公》
(19)必能裨補闕漏。("闕"通"缺":缺陷)一一《出師表》
(20)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橫":橫)一一《出師表》
⑵)才美不外見。(”見"通"現":顯露)一一《馬說》
(22)食之不能盡其材,("材"通"才?":才干,本領)一一《馬說》
(23)系向牛頭充炭直,(〃直"通"值":價值、價錢)一一《賣炭翁》
(24)屬予作文以記之,("屬"通"囑":囑咐)一一《岳陽樓記》
(25)百廢具興。("具"通"俱":都,全都)一一《岳陽樓記》
(26)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抗拒)一一《公輸》
(27)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通“御”:抵擋)一一《公輸》
(28)公輸盤訕。(“i出"通"屈”:折服)一一《公輸》
(29)自余為修人。(“修”通“戮”:遭到貶謫)一一《始得西山宴游記》
(30)而游者皆暴口中,(“暴”通”曝:曬)一一《峽江寺飛泉亭記》
(31)何時眼前突兀見比屋。(“見”通“現”:出現〉一一《茅屋為秋風所破
歌》
(32)親戚畔之。(“畔”通“叛”:背叛)一一《得道多助失道其助》
(3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一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4)衡于慮。(“衡”通“橫”:梗塞,指不順)一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5)入則無法家拂士.(“拂”通“弼”,輔佐)一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6)滿坐寂然。("坐〃通"座":座位)一一《口技》
(37)持其寬去。(“寬”通“資”:資材)----《越巫》
(38)客問元方:“尊君在不?”(“不”通“否”:嗎)一一《陳太丘與友期》
(39)略無闕處。(“闕”通“缺”:中斷)一一《三峽》
(40)項為之強。(“強”通“僵”:僵硬)一一《問情記趣》
(41)供者史道。(“道”通“導”:引導)《妥了故事兩篇》
(42)縛者曷為者也?(“曷”通“何”:什么)一一《晏子故事兩篇》
(43)圣人非所熙也。(“熙”通“嬉”:開玩笑)一一《晏子故事兩篇》
(44)輯以翡翠。(“輯”通“緝”:連綴)一一《自言四則之買核還珠》
(45)宣王說之。(“說”通“悅”:高興)一一《寓言四則之濫竽充數》
(46)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扳”通“攀”:牽、引)一一《傷仲水》
(47)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通“悅”:愉快)一一《〈論語〉十則》
(48)屏棄而不用。(“屏”通“摒”:摒棄〉一一《為學》
(三)文言虛詞用法歸納:
(1)相對于實詞而言,文言虛詞沒有一定的實在意義,主要用來組詞成句,在
句子中起語法作用。文言虛詞中可以包括代詞、動詞、副詞等類別,而這些詞類按現
代漢語的劃分方式,應屬實詞。這是因為文言虛詞的概念是沿用占代留存下來的傳統
提法,古人的語言觀念不如今人明確,分類自然不夠仔細c文言虛詞大體可以分為:
代詞、介詞、助詞、嘆詞、副詞、連詞等候。一個虛詞在不同的語境中詞性并不相同,
如“其”可以作代詞。也可以是助詞或副詞,應結合其在語句中的作用,具體辨析。
(2)確定虛詞的意義,首先要確定詞性。要確定詞性就得掌握每個虛詞的用法
規律,要聯系上下文作細致辨析。除此之外,還要弄清虛詞在句中的結構作用。如“之”
作主語、謂語賓語則是代詞或動詞,若在主謂之間,則是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可不翻譯。復習虛詞時要掌握虛詞的使用方法:一是在語言環境中辨別詞性和用法。
如"公與之乘"這個"之”舁涉及的對象,杲普劌,〃之”星代詞。二是從語法角度分析它
的作用。就是看是否充當句子成分,充當了什么成分。如果沒有充當成分,只起組合
作用或表語氣,就是助詞。
(3)在復習中,可以從虛詞功能的角度作分類,以便于系統歸納掌握。
A.起指代作用的虛詞。包括
人稱代詞
第一人稱: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中“予”是“我”的意思,除此之
外還有"吾"、"余"等詞。
第二人稱: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世家》)中的“若”是“你”的意思,
此外還有"汝"、"爾"、"乃"等詞。
第三人稱: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劌論戰》)中的“其”是“他
們”的意思,此外還有"之"、"彼"、"伊"等詞。
指示代詞: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捕蛇者說》)中的“是”作
“這個”講。此外還有"此"、"斯"、"夫"、"或"等詞。
疑問代詞: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中的''孰"作疑問代詞
“誰”講,此外還有"何"、"安"、〃藥"等詞也是疑問代詞C
B.起限制或修飾作用的虛詞。包括
程度副詞:
余聞而愈悲(《捕蛇者說》)中的“愈”作“更加”計。
途中兩狼,綴行甚遠(《狼》)中的“甚”作“很”講。
以為妙絕(《口技》)中的“絕”作“極點”講。
此外還有"殊"、"稍"、"益"等詞均可充當表程度的副詞。
范圍副詞: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桃花源記》)中的“咸”作“都”講。
眾妙畢備(《口技》)中的''畢”作“全”講。
陳勝佐之,并殺兩尉(《陳涉世家》)中的“并”作“?共”講。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木蘭詩》)中的“但”作“只”講。
室中更無人,唯有乳下孫(《石壕吏》)中的“唯”作“只”講。
擔中肉盡,止有剩骨(《狼》)中的“止”通“只”,表范圍。
此外還有"悉”、〃俱〃、"舉"等詞都可以作表范圍的副詞。
時間副詞:
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己后矣(《捕蛇者說》)中的“己”作“已經”
講,表時間。
既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中的“既”作“已經”講,表時間。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中的“向”作“從前”講,表時間。
囊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元一焉(《捕蛇者說》)中的"囊"作''從前”講,表
時間。
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中的“會”作“適逢”講,表時間。
吳廣素愛人(《陳涉世家》)中的“素”作“平素,立常”講,表時間。
忽逢桃花林(《桃花源記》)中的“忽”作“忽然”講,表時間。
情態副詞: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中的“誠”作“實在”講,表示一種情態。
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口技》)中的“漸”作“漸漸”講,表示一個變化的過程。
尉果笞廣(《陳涉世家》)中的“果”作“果然”講,表示一種情態。
廣故數言欲亡(《陳涉世家》)中“故”作“故意”講,表情態。
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兒死者數矣(《捕蛇者說》)中“幾”作“幾乎”講,表情
態。
表謙敬、頻率、重復的副詞:
徒屬皆曰:"敬受命"(《陳涉世家》)中的“敬”表謙敬。
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聲之中(《出師表》)中的“狼”和“枉”表降低身份的
謙詞。
扁鵲出,桓侯又不悅(《扁鵲見蔡桓公》)中的“又”作“再一次”講,表頻率。
表語氣或否定的副詞:
庶竭弩鈍,攘除奸兇,復興漢室,還于舊都(《出師表》)中的“庶”表陳述語
氣。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世家》)中的“寧”表反問語氣。
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主(《陳涉世家》)中的“不”表否定。
小惠未彳扁,民弗從也(《曹劌論戰》)中的“弗”表否定。
茍富貴,無相忘(《陳涉世家》)表否定。
C.起關聯作用或組合結構作用的虛詞。
表時間、處所、對象、方式、原因、被動、比較的介詞:
試用于昔日(《出師表》)中的“于”是一個表時間的介詞,相當于“在”。
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捕蛇者說》)中的“于”作“到”講,
表時間。
指通豫南,達于漢陰(《愚公移山》)中的“于”后面跟地點,表處所。
叫囂乎東西,然突乎南北(《捕蛇者說》)中的''乎”也是一個表地點的介詞,
做“在”講。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桃花源記》)中的“緣”作“沿著”講,表方式。
當窗理云鬢(《木蘭詩》》中的“當”作“對著”講,表對象。
告之于帝(《愚公移山》)中的“于”表對象,作“向”講。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中的“以”作“憑”講,表示對
象。
而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中的“以”也是“憑”的意思,但表示方式。
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己后矣(《捕蛇者說》)中的“比”表比較關系。
表并列、遞進、選擇、因果、假設、條件、轉折、關聯作用的連詞: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出師表》)中的''及"表并列
作用。
下視其轍,登就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曹劌論戰》)中的“遂”表
結果的連詞。
茍富貴,無相忘(《陳涉世家》)中的“茍”是表假設關系的連詞。當“如果”
講。
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陳涉世家》)中的''藉第令”是一個表假設
關系的連詞。
非死則徙耳,而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中的“而”是一個表轉折關系的
連詞,當“但”講。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中的“而”表修飾關系。
D.表結構的虛詞。
結構助詞: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岳陽樓記》)中的“之”相當于結構助
詞,作“的”講;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陳涉世家))中的后一個“之”結構上
起湊足音節的作用:“何陋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水產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浙江金華市東永高速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東方電氣集團國際合作有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航天探索未來與挑戰-剖析航天技術的進步與創新
- 2025年中國起絨包邊布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蓄電池酸市場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中國芙蓉三絲市場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中國腈滌圈圈紗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耳鼻喉科用鉗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精制石英砂濾料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學校文化活動對兒童成長的影響研究
- 項目實施進度跟蹤與調整方案
- 2025屆湖北省武漢市高三英語質量檢測試卷(一模)(附答案)
- 《深度學習項目案例開發》課件-任務二:使用卷積神經網絡完成貓狗識別
- 2025年起重裝卸機械操作工(天車)職業技能理論考試題庫-上(單選題)
- 《重大交通事故案例分析》課件
- 綜合實踐 50有多大 抓抓數數(說課稿)-2024-2025學年一年級下冊數學蘇教版
- 2025年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2025
- 《傷逝》課件.教學課件
- 周轉輪系傳動比計算實例機械設計基礎課件講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