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課件_第1頁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課件_第2頁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課件_第3頁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課件_第4頁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立健全

協調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機制云南省昭通市大關縣吉利鎮衛生院梁云勇2024/12/16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報告的主要方面突發公共事件的界定與衛生應急工作范疇國外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主要經驗我國公共衛生體系的現狀建立與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的工作進展我國公共衛生所面臨的挑戰加強衛生應急辦公室的建設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建設的主要任務2024/12/16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第一部分

突發公共事件的界定與衛生應急工作范疇2024/12/16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突發公共事件是指:

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

重大人員傷亡、

重大財產損失、

重大生態環境破壞和對全國或者一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穩定、政治安寧構成重大威脅和損害,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一、突發公共事件的定義2024/12/164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1、危害大:突發事件是一種高危害的事件。是既有對生命健康直接危害,又有對人群心理健康產生震蕩、對社會產生負面沖擊的事件。2、影響廣:既有事件地方化的特點,又有傳播的全球性。3、突發性:既有事件發生的不可確定性,又有事件先兆的可監測性特點。4、關聯性:具有突發性和隱蔽性的相互聯系性。5、群體性:針對的不是特定的人,而是不特定的社會人群。二、突發公共事件的特點2024/12/165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

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突發事件主要分為: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突發社會安全事件。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今后還會出現一些新情況,突發事件的類別可能還會適當調整。突發事件之間相互交織、相互影響。三、突發公共事件的分類2024/12/166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一)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水旱災害,臺風、暴雨、冰雹、沙塵暴等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暴潮、海嘯等海洋災害,以及重大生物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等。

2024/12/167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

(二)事故災難

事故災難主要包括:民航、鐵路、公路、水運等重大交通運輸事故,工礦企業、建設工程、公共場所及機關、企事業單位發生的各類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響和損失的供水、供電、供油和供氣等城市生命線事故以及通訊、信息網絡等安全事故,核與輻射事故,重大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事故等。2024/12/168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三)突發社會安全事件

突發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發事件、經濟安全事件以及規模較大的群體性事件等。2024/12/169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包括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的重大動物疫情以及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等)。2024/12/1610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特征

1、突發事件具有突發性。它是突然發生的,是突如其來的,一般來講,是不易預測的事件。2、突發事件具有公共衛生的屬性,它針對的不是特定的人,而是不特定的社會群體。3、突發事件對公眾健康的損害和影響要達到一定的程度。即:事件已經對社會公眾健康造成嚴重損害,或從發展趨勢看,可能對公眾健康造成嚴重影響。2024/12/161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分類1、重大急性傳染病的暴發和流行。

2、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新發疾病。

3、預防接種群體性反應和群體性藥物反應。

4、食物中毒和污染。

5、已造成或即將造成公眾健康損傷的重大環境污染。

6、急性職業中毒。

7、放射污染和輻照事故

8、生物、化學、核輻射恐怖襲擊。9、自然災害救治和災后防病。2024/12/161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第二部分國外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主要經驗2024/12/161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國外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主要經驗

當今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做好充分準備,快速有效應對。1、政府和公眾深懷憂患意識。2、立足預防,即使出現危機,力爭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3、建立決策指揮機構。4、健全法律法規。5、制定危機處理預案。6、建立信息傳遞和預警體系。7、形成系統的應急隊伍。8、藥品器械和物資準備。9、保險公司參與危機的善后處理。10、每經歷一次危機,及時總結經驗教訓。2024/12/1614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美國公共衛生安全是國家安全問題美國經歷幾十年的努力,應急經驗最為豐富完整善敲警鐘,高效應急,善用民間力量美國公共衛生危機應對體系以美國CDC為核心。2024/12/1615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美國從上到下、有機聯系的應急機制一整套的應對系統:全國公共衛生應急信息系統全國公共衛生實驗室快速診斷應急網絡系統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控制機動隊伍和網絡系統全國大都市醫學應急網絡系統全國醫藥器械、應急物品救援快速反應系統抓好3個重要環節:預防為主。突發事件應消滅在萌芽之中,同時要有足夠的能力迅速應對由生物、核、化學引發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擁有一支人數充足、素質高、專業齊全、裝備精良、體制健全的隊伍。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應對系統要體現高科技信息化,具有可持續性和自我評價不斷完善的功能。2024/12/1616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英國

十分重視國家的緊急反應能力,力求在自然災害或人為災難一旦發生時,即能夠有效應對英國政府對災難(危機)實行分級管理,分部門承擔責任及時、準確提供信息,正面引導,安撫人心危機管理包括:風險評估、災難預防、應對準備、執行應急措施、進行災后恢復2024/12/1617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俄羅斯

設有處理危機的高層決策機構,相關法律法規齊全,早立預案,及時準確傳遞信息,各部門緊密配合,遇緊急情況由保險公司向國民提供保險服務。2024/12/1618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歐盟

在“瘋牛病”危機以后,建立了快速報警系統,增加了對歐委會處理食品安全危機的授權,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堅持危機管理機構與危機評估機構分離的原則。作為危機管理部門的歐委會,必須以獨立的專家的評估和建議作為依據,綜合經濟、社會、傳統等各種因素作出決策。2024/12/1619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法國

1、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加強相關立法是法國不斷完善應急機制的基礎。2、建立中央政府直接領導、各部門協調行動、地方政府高度負責的應急體系。3、分類制定應急措施。4、強調以預防為主。5、重視公共衛生安全。強制申報和死亡統計。6、積極利用媒體。

2024/12/1620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第三部分我國公共衛生體系的現狀2024/12/162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公共衛生是防治疾病、延長生命、改善身體健康和功能的科學和實踐。公共衛生通過有組織的社會努力,改善環境衛生,控制地區性疾病,教育人們關于衛生的知識,組織醫護力量對疾病做出早期診斷和預防治療,并建立一套社會體制,保障社會中的每一名成員都享有能夠維持身體健康的社會水準。公共衛生有三個方面的內涵:1、公共衛生是國家、地區和社會發展的目標。2、采取針對對群體的保護措施。3、公共衛生是一個學科群。2024/12/162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公共衛生基本特點群體性、公平性綜合性、多層次性社會、經濟效益性體現在: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三大特性2024/12/162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公共衛生:是組織社會共同努力,改善環境衛生,預防控制疾病流行,培養良好衛生習慣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醫療衛生服務,達到防病,促進健康的目的公共衛生建設需要政府、社會、團體和民眾的共同努力2024/12/1624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我國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總目標滿足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服務需求,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疾病預防控制體系衛生執法監督體系完善農村初級衛生保健體系城市基本醫療服務體系環境衛生體系財政經費保障體系2024/12/1625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公共衛生體系初具規模

2002年全國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共有疾病預防控制機構3580個,人員20萬。婦幼保健院(所、站)3067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839個,衛生監督所571個。

2024/12/1626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傳染病防治機構截止2003年底我國共有128所傳染病專科醫院,傳染病床7.8萬張2024/12/1627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化學中毒控制機構80年代以前全國化學中毒控制,是由設在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職業病防治機構負責(除西藏、寧夏、陜西、新疆、海南外),到2002年,獨立存在的職業病防治機構還有12個,平均每個機構的床位數不足100張2024/12/1628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全國核輻射應急救治機構全國可以承擔放射損傷專業救治的只有北京、天津、江蘇、吉林等少數幾個單位,全國總的放射損傷專科病床數僅有151張

2024/12/1629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我國緊急醫療救援服務體系的現狀九十年代,中國的急救事業從小到大、從單一的急救站到初具網絡規模的急救中心迅速發展急救網絡的建設已成為急救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方向,具有中國特色的急救醫療服務體系初步形成179個城市還沒有急救中心,急救中心(站)覆蓋率為44%現有急救中心(站)平均服務半徑為83公里,而國際現行標準是5~10公里多數急救中心(站)缺乏統一、高效的指揮調度系統縣級急救車嚴重不足,鄉鎮基本沒有轉運能力2024/12/1630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第四部分建立與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的工作進展2024/12/163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建設的內涵

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三、加強法制建設,依法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四、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體系五、全面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六、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信息網絡七、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八、加強應急醫療救治體系建設九、加強衛生執法監督隊伍建設十、部門協調配合的機制初步形成

2024/12/163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建設的內涵

應急機制的建設應該體現在有效預防、及時應對、客觀評價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各種制度的建立與完善。資源的整合、參與部門的協調配合、應急運行機制規范的建立與完善。主要包括:建立科學的預案體系應急資源配置、儲備、征用機制應急決策和協調機制社會力量參與動員和應急公眾溝通機制分級響應機制和應急處置程序完善法律制度和獎懲機制國際溝通和協作機制事后評價機制等2024/12/163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應急體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體系專門應急管理協調機構政治和組織、社會動員體系事發屬地政府領導、有關部門和相關地區協調配合的領導責任制應急處置、醫療救治專業救援隊伍體系和專家咨詢隊伍疾病預防控制體系衛生執法監督體系2024/12/1634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2004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特別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種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提高政府應對公共危機的能力。2024/12/1635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胡錦濤總書記指示

建立健全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管理體制,對保持良好的社會秩序,有效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具有重大意義。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加大社會事業改革的力度,更加主動地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2024/12/1636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溫家寶總理指示

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切實提高各級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完善社會管理體制,加強社會事務管理。除了健全公共衛生應急機制之外,還要加快其它方面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機制建設,提高處理危機事件能力。要加快建立完善突發公共事件的預警和應急機制。2024/12/1637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完成了《傳染病防治法》修訂草案的起草工作,并經全國人大常委會2004年8月28日審議通過,2004年12月1日開始實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制定和實施。衛生部和交通部聯合制定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交通應急規定》。三、加強法制建設,依法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024/12/1638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相關法律法規、制度建設情況

名稱

類別

發布時間傳染病防治法法律1989年2月21日2004年8月28日修訂國境衛生檢疫法法律1986年12月2日食品衛生法法律1995年10月30日職業病防治法法律2001年10月27日醫師法法律1998年6月26日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防護條例行政法規1989年10月24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行政法規2003年5月9日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行政法規1991年12月6日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行政法規1989年3月6日國內交通衛生檢疫條例行政法規1998年11月28日國內交通衛生檢疫條例實施方案部令規章1999年9月16日核事故醫學應急管理部令規章1994年10月8日災害事故醫療救援工作管理辦法部令規章1995年4月27日放射事故管理規定部令規章2001年8月26日2024/12/1639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各級普遍建立應急指揮機制,遇有重大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立即組織力量奔赴現場,進行調查處理和醫療救治,并及時向地方黨委、政府報告,提出應對措施建議。2004年,衛生部成立了衛生應急辦公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目前,已有13個省衛生行政部門成立了衛生應急辦。四、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體系2024/12/1640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已于2004年8月24日通過國務院會議審議。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原則是“以防為主、防治結合,應急為主、平戰結合,以塊為主、條塊結合,以專為主、群專結合”。預案體系包括為:國家總體預案部門、地方預案(專項預案)各種事件單項預案五、全面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2024/12/164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信息網絡主要包括:國家疾病監測報告系統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報告系統醫療救治信息系統衛生執法監督信息系統和應急指揮信息系統實行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信息共享、強化職責、依法管理的原則。六、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信息網絡

2024/12/164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衛生部建立國家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平臺和信息系統:重大傳染病疫情監測報告重大食品衛生事件報告重大職業衛生事件報告重大環境污染事件報告放射衛生事件報告2024/12/164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

疫情信息報告制度要求:各級衛生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在發現可能造成公共衛生事件的情況后,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及時報告;有關部門必須立即組織力量調查、核實、確認,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國家建立突發事件舉報制度,公布統一的舉報電話;對隱瞞、緩報、謊報的,依照法律、法規規定嚴肅處理。

2024/12/1644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國家建立了統一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各省、市、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承擔疾病預防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警處置、疫情信息收集報告、監測檢驗評價、健康教育促進等公共衛生職能。國家加大對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衛生部與國家發改委共同制訂了全國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規劃,由中央與地方共同籌資,投資68億元,加強地方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建設。國家發改委安排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期工程總投資6.34億元,建筑面積7.6萬平方米,2004年8月31日奠基、開工建設。七、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

2024/12/1645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2003年國務院批準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建設規劃》:在直轄市、省會和地級市建立緊急醫療救援中心;在直轄市、省會城市和地級市選擇一所現有醫院進行改建、擴建,建設不同規模的傳染病專科醫院或承擔傳染病防治任務的后備醫院;在各縣選擇一所縣級醫院通過改建、擴建,設置不同規模的傳染病科或傳染病區。2003年衛生部制定了《關于建立應急衛生救治隊伍的意見》;匯集各地應急救治專家信息資料,組建國家應急救援隊伍。八、加強應急醫療救治體系建設

2024/12/1646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應急醫療救治體系建設資金由中央預算與地方共同籌措解決,共安排建設資金114億元,其中中央安排57億元,主要補助中西部地區。去年,地級市的傳染病醫院(病區)和部分緊急救援中心建設已經啟動,全部醫療救治體系建設規劃計劃用三年左右時間完成。2024/12/1647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衛生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關于衛生執法監督體系建設的若干規定》,通過明確職能,落實責任,規范執法監督行為,加強衛生執法監督隊伍建設。對衛生監督人員實行資格準入和在崗培訓制度,全面提高衛生執法監督的能力和水平。九、加強衛生執法監督隊伍建設

2024/12/1648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國家發改委建立了應急物資生產和儲備制度。財政部建立了應急經費保障機制。質檢、民航、鐵路、交通、農業等部門建立了疫情監測報告制度。地方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也建立了突發事件防范和應急處理責任制,如有突發事件,根據政府的要求,按照應急預案啟動相應級別的響應措施,切實履行各自的職責,保證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有序進行。十、部門協調配合的機制初步形成

2024/12/1649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第五部分我國公共衛生所面臨的挑戰2024/12/1650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

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是一個典型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場疫情嚴重影響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對外往來也產生了重大影響。面對嚴峻的疫情,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果斷決策,廣泛動員,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抗擊非典的重大勝利,保持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穩定快速發展,受到了國際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贊譽。2024/12/165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美聯社報道2024/12/165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一、重大傳染病近20年來,在世界范圍內新發生的多種傳染性疾病以其獨具的生物學特性再一次對我國傳染病防治工作和公共衛生體系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世界上新發現的32種新傳染病中,有半數左右已經在我國出現,新出現的腸道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對人類健康構成的潛在危險十分嚴重,處理的難度及復雜程度進一步加大。新的傳染性疾病如SARS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迅速傳播到31個國家和地區

2024/12/165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1975年以來全球新發現23種主要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我國新發傳染病的形勢1、一些新發傳染病已經存在、或者流行SARS、HIV/AIDS、O139霍亂、大腸桿菌O157∶H7感染、軍團病、萊姆病、豬鏈球菌感染、空腸彎曲菌腹瀉、單核細胞李司特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感染、禽流感(H5N1)、多種病毒性腦炎、腎型出血熱、新型肝炎、腸道病毒71型感染、隱孢子蟲病、廣州管賀線蟲病、巴貝西蟲病等2、流行病學調查提示,可能還存在著一些新發傳染病3、一些國外罕見的傳染病出現擴散趨勢,有傳入我國的危險埃博拉出血熱、尼巴病毒腦炎、拉薩熱、人類克雅氏病、西尼羅河腦炎、漢坦病毒肺癥、人猴痘、裂谷熱、委內瑞拉腦炎、埃立克體感染、侵襲性鏈球菌感染、非典型腸炎沙門氏菌腹瀉、貓抓病、異尖線蟲病等2024/12/1655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新發傳染病的相關因素(一)1、經濟發展階段造成的大量農村人口擁向城市,由于居住、衛生條件差,易造成呼吸道和消化道病原性微生物的傳播。2、性生活紊亂、靜脈吸毒容易造成HIV病毒等的傳播。3、人類居住環境改變(開荒、建水壩等),引起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如到林區旅游,可增加接觸動物的機會,感染人曽共患病,如萊姆病。4、氣候變暖,有利于一些病原性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造成傳染病發生的地區移動。2024/12/1656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新發傳染病的相關因素(二)5、食品的集中供應,如果某一食品被污染,就可能造成眾多人同時感染病原微生物。6、免疫抑制劑的使用(人口老齡化、器官移植等),免疫受損人群增多,容易造成某些病原性微生物感染。7、一些日用電器,有利于某些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如空調、冰箱等。8、交通發達,國際交流、地區交流日益廣泛,可以很快把一些新發傳染病傳到其它國家和地區。2024/12/1657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二、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嚴重的有毒有害化學品、生物毒素等引起的集體性中毒事件等頻繁發生。食品的多樣化,添加劑的復雜化,新化學品的不斷合成,近幾年來,新的化學品平均以每年1萬5千種的速度在增加。食品中毒和職業中毒發生的頻率增加,每次事件波及的人群不斷擴大。

2024/12/1658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三、核輻射放射性物質泄露事件造成的危害嚴重。2002年,我國有民用放射源48000個,其中超過20萬居里的超強放射源150多臺,已運行的核電站3個,7個機組,隨著機組數量、品種的增加,非計劃停堆的次數也在不斷增加,潛在的危害仍然存在。目前,我國先后有11臺核電機組投入運行或開工建設。

2024/12/1659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四、生物化學恐怖911事件后,各國政府普遍關注對生物、化學、核恐怖的預防和應急準備,目前,聯合國已公布的化學、生物武器多達29種之多(其中:生物武器15種,化學武器14種),僅美國已經公布裝備的生物戰劑有8種。各核大國的核武器的數量有萬枚之多,核襲擊和恐怖的潛在威脅依然存在。2024/12/1660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挑戰1、統一有力指揮2、共同協調應對3、信息交流暢通4、預警適度到位5、措施預防為主6、人員物資有備7、條件支持重要8、媒體應對尋味9、科研需要加強10、合作交流有為2024/12/166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第七部分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建設的主要任務2024/12/166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一、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

“人類的一半活動是在災害和危機當中度過的”;經歷過種種突如其來的災害之后,人們很自然地就會想到:如何應對災害?如何把災害中的不確定性降到最低?如何使災害中的痛苦和損失減到最少。2024/12/166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

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可避免-國情的特點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引發的多因性和影響的跨領域性-危害大3、非典暴發流行暴露出的問題-痛定思痛4、戰勝非典的經驗-深刻的啟示5、建立健全應急機制,有效預防、及時控制、消除危害-政府社會管理職能6、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難以避免的現象-全球重大課題2024/12/1664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嚴峻的考驗近年來,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斷發生,由于我國社會、經濟、環境等方面的特點,加之國際形勢的影響,各種可以預測和難以預測的突發事件都有可能發生。在這種情況下,對各種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能力就成為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一個政府執政能力的重要標志。2024/12/1665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9112024/12/1666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2024/12/1667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如何面對、應對危機事件是政府部門

一個緊迫的現實問題關注危機管理是新世紀我國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的需要

理論界認為:根據一般規律,一個國家發展到人均GDP500美元時,往往對應著人口、資源、環境、效率與公平等社會矛盾較為嚴重的瓶頸時期,比較容易造成社會失寧、經濟失調、心理失衡等問題,形成一些不穩定的因素。2024/12/1668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衛生部門的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還不夠強,思想觀念、工作重點、工作方式還不適應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需要;應對突發事件的宣傳教育不夠廣泛深入,人民群眾缺乏有效防范的知識和手段,容易產生恐慌心理;基層衛生防疫和醫療機構能力較弱,人員素質不高,不能及時準確地鑒別和判斷重大疫情;公共衛生經費不足,缺乏有效經費保障機制,基層防疫工作難以正常開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2024/12/1669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各級衛生部門都要增強危機意識和常備不懈的思想,克服麻痹松勁情緒和僥幸心理,把提高應對危機能力作為履行社會管理職能的重要任務,進一步加強突發事件的預防控制,做到有備無患,從容應對。更新觀念,轉變職能

2024/12/1670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2003-2005年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任務

全面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體系疾病預防控制體系衛生執法監督體系逐步完善農村初級衛生保健體系城市基本醫療服務體系衛生科普宣傳體系財政經費保障體系2024/12/167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2004年衛生系統重點工作之一

加大公共衛生建設力度,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各級衛生部門要設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揮機構,建立統一的應急指揮系統。實施全國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規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建設規劃、職業中毒和核輻射救治體系建設規劃。建立功能完善、反應迅速、運轉協調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和覆蓋城鄉、靈敏高效、快速暢通的疫情信息網絡。在省市兩級分別建立應急急救隊伍,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2024/12/167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二、政府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主導作用政府功能組成——加強宏觀調節、強化市場監管、完善社會管理、提供公共服務。政府核心作用——在危機時,政府發揮核心協調作用,啟動社會和專業防治網絡。政府權利調動——需要有掌握公眾權利的政府出面,動用國家或社會資源。政府傳播引導——避免信息屏障、失真和輿論誤導;樹立危機傳播意識,重視公眾接受心理,形成完善的信息反饋、調節機制。政府責任追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得不到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是責任不到位。政府國際義務——維護國際公共衛生安全,是世界各國政府的義務,政府在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主導作用將對世界具有政治影響。市場機制失靈——缺乏保護人民免受公共衛生事件危害的能力。個人力量脆弱——個人的力量是難以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抗衡的。2024/12/167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政府危機管理

政府危機管理是指:為了應對突然暴發的威脅甚至危及政府行政、社會生活和群體利益的重大事件或災難,政府在常態管理的基礎上,采取的非常態管理措施與程序。

嚴密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管理體系,是整個國家危機反應系統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負責任的高效率運轉的政府在危機不可避免地發生后進行快速反應,勢必將損失和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2024/12/1674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的原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應當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的原則。加強中央統一指揮,地方分級負責;依法規范管理,保證快速反應;完善監測體系,提高預警能力;改善基礎條件,保障持續運行。2024/12/1675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預防為主、常備不懈有效應急貴在預防科學全面的預案客觀適時的預演適度財物的預備靈敏及時的預警2024/12/1676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四、建立與完善協調有力的指揮系統1、建立嚴格的突發事件防范和應急處理的責任制2、各部門協同作戰的運行機制3、全社會能夠迅速支持和參與的動員機制4、科學、及時、有效的處理機制2024/12/1677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完善突發公共衛生應急處理機構建設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特別是省一級,要設立或指定突發公共衛生應急處理機構,指定專人負責應急管理工作;還沒有成立相應機構的省區市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爭取盡快落實人員、編制。2024/12/1678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五、完善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法律法規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屬國家重大突發事件,涉及國家安全,通過立法明確各級政府的責任。

1、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建立以憲法為依據,以緊急狀態法為基礎,以應急專門法律和行政法規為主體的一整套法律制度,盡快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實施細則。2、認真抓好突發事件實行屬地管理和分級負責相關文件和措施的落實及演練,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3、制定與完善操作性強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手冊,指導地方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努力使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軌道。

2024/12/1679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六、有效應對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控制重大急性傳染病的暴發和流行處理好常見病與罕見傳染病的關系人群對罕見的或還未傳入的傳染病沒有免疫力,一旦在環境中出現這些病原體,很容易造成大的爆發流行。加強這類傳染病的基礎研究,保證人員隊伍的穩定和工作經費,使這些疾病的研究可持續發展,一旦發生此類疾病,能及時地發現和認識它,有效地應對和處置它2024/12/1680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2、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新發疾病的調查處理

新發傳染病

(1)疾病或綜合征早已在人間存在并被人們所認識,但未被認識為傳染病,近20年因發現其病原體才被確認為傳染病。(2)疾病在人間也可能早已存在,但未被人們所認識,近20年才被發現和鑒定。(3)過去可能不存在的新出現的傳染病。實際上,新發傳染病的概念包括了兩類:即新發生的傳染病和新發現、新確認的傳染病。2024/12/168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2、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新發疾病的調查處理

群體性不明原因的疾病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某個相對集中的區域內同時或者相繼出現多個共同臨床表現患者,又暫時不能明確診斷的疾病。這種疾病可能是傳染病,可能是群體性癔病,也可能是某種中毒。

對在短期內突然出現、發病例數迅速增多,且有家庭聚集性或學校、醫院等場所聚集性的不明原因疾病、新發疾病,組織對其進行調查和處理,信息核實、匯總分析與上報。2024/12/168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新發傳染病的特點醫生不夠認識:對疾病不認識,不知有效治療方案,病死率高。

病因不能確定:特異性的預防和控制措施難以采取。

建議不夠明確:無法提出明確的建議,難以及時做出決策。

宣傳不夠把握:缺乏有效宣傳,大眾恐慌心理嚴重,社會不穩定。

準備不能特異:目前的科技水平,無法預測何時何地會發生何種新發傳染病,無法作好準備。

影響不能低估:暴發和流行影響到人民生命安全、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政府形象等。威脅不是短期:微生物的變異和進化可產生病原體。這個過程可以在短時間發生。只要世界上有人類存在,我們就必須要面對傳染病的問題。

流行不限國界:全球貿易、跨國旅游、交通工具便利。2024/12/168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3、預防接種群體性反應和群體性藥物反應的處置(1)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對事件進行評估。(2)組織緊急醫療救治。(3)適時組織專家進行群眾心理疏導。2024/12/1684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4、重大食物中毒和污染事件的處置(1)負責全國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信息的核實、匯總、分析、上報、通報和對外公布。(2)根據實際需要,負責組織提供食物中毒應急處理技術支持工作。(3)根據實際需要,組織力量對重大食物中毒事故進行醫學應急,并及時與執法監督司、醫政司、疾控司等相關司局協調,共同做好處置工作。(4)參與應急處置有關預案、規范、標準的制訂和修訂,組織開展相關技術培訓。2024/12/1685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5、已造成或即將造成公眾健康損傷的

重大環境污染的處置(1)負責全國特大環境污染事故中人群健康危害的信息核實、匯總、上報和對外公布。(2)根據實際需要,組織對受特大環境污染事故影響人員的醫療救援。2024/12/1686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6、急性職業中毒的應急處置

(1)負責全國重、特大職業病危害事故的信息核實、匯總、上報、通報和對外公布,定期進行分析。(2)根據實際需要,組織力量對重、特大職業病危害事故進行醫學應急的調查處理,并及時通報有關司局。(3)組織職業中毒醫學救治體系建設和規劃方案的制定和實施。2024/12/1687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7、放射污染和輻照事故醫療救援(1)負責全國核事故與放射事故中人員損傷的信息核實、匯總、通報和對外公布。(2)負責制、修訂核事故與放射事故醫學應急相關法規及預案。(3)負責指導地方核事故與放射事故醫學應急準備與響應。(4)根據實際需要,組織力量對地方核和輻射損傷事故的醫學應急工作進行支援。

衛生部門負責放射源的職業病危害評價管理工作;負責放射源診療技術和醫用放射機構的準入管理;參與放射源污染事故應急工作,負責放射源的放射性污染事故的醫療應急。2024/12/1688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8、生物、化學、核輻射恐怖襲擊的醫療救援(1)恐怖襲擊醫學應急預案的制、修訂(2)恐怖襲擊醫學應急培訓與演練(3)作為國家反恐辦的國家生物恐怖襲擊備用指揮部,承擔相應職責。(4)協助地方政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對反恐工作中涉及公共衛生問題的進行調查、處理。

2024/12/1689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9、自然災害醫療救治和災后防病

(1)負責衛生部救災防病辦公室日常工作。(2)組織分析和預測災區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并指導災區采取應對措施。(3)負責救災防病值班信息、簡報的起草工作。(4)負責組織有關專家向災區提供救災防病技術支持。(5)組派國家衛生醫療隊2024/12/1690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七、加強制度建設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與預警制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報告制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公布制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舉報制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制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督導制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中醫療衛生人員的補助制度。2024/12/169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八、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案

緊緊圍繞應急工作體制、工作運行機制和法制建設等方面制定、完善應急預案。制定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體系框架,主要包括:1、要建立包括國家-省-地市-區縣各級的預案體系。2、要有重點地制定各工作類別和區域的衛生應急預案,在國家層面制定好《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突發公共事件醫療救治應急預案》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社區應急預案》等等。3、各地也應抓緊應急預案的制定,并及時修訂,不斷充實、完善和提高。4、要逐步完善各類單病、事故、災害的衛生應急預案體系。5、與其他部門聯合制定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分預案,如交通、鐵道、民航、口岸等等。

2024/12/169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建立與完善預案體系國務院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國家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社會公共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單項預案各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2024/12/169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重大突發事件的專項預案是

總體預案的組成部分省級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框架指南以人為本、依法規范、職責明確,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條塊結合,以塊為主、資源整合、信息共享,依靠科學、反應及時、措施果斷,平戰結合、軍民結合、公眾參與。2024/12/1694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

《預案》適用于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它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預案》明確應急處理組織機構和職責,明確各有關部門的工作職責,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和應急處理的需要,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劃分為四級:特別嚴重(I級)、嚴重(II級)、較重(III級)和一般(IV級)。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主要內容)2024/12/1695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

《預案》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應堅持“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原則,對應急的技術、物資、經費保障做出具體要求。《預案》還依法規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通報和信息發布,強調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要注重科學研究、國際合作,并做好公眾宣傳教育,充分動員各方面力量的參與。《預案》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部委和其它相關單位制訂和完善相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開展衛生應急工作具有指導作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主要內容)2024/12/1696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

計劃制訂《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應急預案》,主要適用于自然災害、災難事故、社會治安等其他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中的應急醫療救治和衛生學調查處理工作。多年來,衛生部有關司局已經制定了洪災、地震、旱災的衛生防病預案,重大傳染病的應急預案等單項突發公共事件衛生應急預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其他預案2024/12/1697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與決策系統建設

1、衛生部應急指揮決策系統建設項目已通過專家論證,正在抓緊建設。力爭在2005年上半年,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與指揮系統投入使用。2、指導各地也要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與決策系統,尤其要注意國家和地方各級應急指揮系統的銜接和一致性。2024/12/1698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指揮信息系統應該做到:能夠全面收集信息能夠進行快速統計和分析能夠快速進行指揮命令的部署和實施能夠綜合各種資源實現“指揮網絡化、應急信息化、執行程序化、決策智能化”的建設目標。2024/12/1699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十、建立并完善

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專家信息庫

1、建立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專家信息庫,為組成國家應急衛生救治隊伍建立基礎。

2、盡快建立平戰結合、覆蓋相關專業、由醫療和疾病預防控制等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應急衛生救治隊伍,制定不同類型應急衛生救治隊伍組建方案。根據各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的區域特點,組建相應的應急衛生救治隊伍。

3、選擇專業相近的專業技術人員組建應急衛生救治后備隊伍,通過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作為應急衛生救治隊伍的必要補充。

4、制定國家應急衛生救治隊伍的管理辦法,完善管理制度,對應急衛生救治隊伍實行計算機網絡化管理。

2024/12/16100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

1、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培訓規劃。起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培訓的指導意見,對各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的綜合管理、決策指揮、醫療救治、疾病預防控制等的培訓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2、分級分類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培訓,組織演練,提高其危機管理意識、應急協調管理和現場處置能力。3、堅持預防為主、平戰結合、常備不懈,切實加強應急醫療衛生救治隊伍和培訓基地以及公共衛生學科建設,培訓應急決策與指揮骨干、救治隊伍,建立專家數據庫以及不同層級和地區專業人才庫。

4、通過培訓、操練、演習等形式,不斷提高應急救治隊伍應急救治的整體水平。十一、培訓與演練2024/12/1610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十二、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醫療救治能力增強法治意識,堅持依法防治樹立危機管理意識,提高應急反應能力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盡快建立平戰結合的應急救治隊伍改善醫療服務流程,加強醫院感染控制統一接警、分類處理;統一指揮、反應聯動2024/12/1610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提高傳染病控制能力的關鍵所在

今年10月底之前,全部縣級和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必須建立感染科,由經過培訓的醫生檢診可疑病例,以及早發現傳染病人,控制疫情傳播。醫療機構網絡直報的建立,只是提高了傳染病報告的及時性,而感染科的建立,才是真正提高傳染病控制能力的關鍵所在。2024/12/1610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促進彌合醫防裂痕疾病發現于醫院(“四早”的前哨和載體)疫情報告傳染源控制醫院設立感染科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是各級醫療機構的基本工作疾控機構對醫院傳染病報告的技術指導與檢查考核改革衛生教育體制(學歷、繼續教育)臨床學生增學公共衛生公共衛生學生增學臨床

公共衛生人員應為臨床診療活動提供相關依據2024/12/16104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十三、強化衛生執法監督

主要協助地方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對事件發生地區的食品衛生、環境衛生以及醫療衛生機構的疫情報告、醫療救治、傳染病防治等進行衛生監督和執法稽查。

2024/12/16105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十四、提高疾病預防控制能力主要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現場流行病學調查處理(包括對有關人員采取觀察和隔離措施,采集病人和環境標本,環境和物品的衛生學處理等等),開展病因現場快速檢測和實驗室檢測,加強疾病和健康監測。2024/12/16106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建立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測、預報、預警制度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信息網絡按照分級管理、分級響應的原則,結合突發公共事件的嚴重性、可控性,所需動用的各類資源,影響區域范圍等因素,分級設定預警級別十五、建立完善監測預警制度2024/12/16107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靈敏監測-突發事件應急反應的基礎

通過監測,迅速、準確地發現突發事件,是有效預防和控制的基礎。監測和預警的研究,目的在于見微而知著,對突發事件早期發現、早期確定,以便早期處理,防止事態擴大,把事件控制在萌芽之中。2024/12/16108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預測根據歷史資料、監測信息和國內外、周邊地區的公共衛生相關信息,通過一定方法、工具,對未來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趨勢進行估計。重在對信息、歷史動態、經驗分析的過程。預測的特點:

1、利用的歷史資料往往是越長越準確。2、往往是通過建立數學模型進行。3、著重點是對未來的估計。4、強調技術部門的職責。2024/12/16109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預報預報:根據預測,將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逐級上報,并擇機告知社會。

2024/12/16110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預警根據收集到的信息情報資料、疫情監測,對預測到可能發生事件的發生地域、規模、性質、影響因素、輻射范圍、危害程度以及可能引發的后果等因素進行綜合評估后,在一定范圍內采取適當的方式預先發布事件威脅的警告并采取相應級別的預警行動,最大限度地防范事件的發生和發展。預警的步驟: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評估-確定等級-發布形式-響應。特點:

1、對存在危害的可能時發出警報。評估沒有危害時,不發防警。因此重點在于危害的評估。

2、防警后有相應級別的響應。3、預警不僅要考慮到事件嚴重性本身,而且要考慮社會、經濟、資源、公眾的心理承受等因素。4、預警所利用的歷史資料是短期的。5、強調的是政府的職責。(技術預測-政府預警)2024/12/1611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以信息為先導,以監測為基礎,以數據庫為條件,以綜合評估為手段,以發布制度為機制,以快速反應為目的。建立預警制度的內涵2024/12/1611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建立預警系統的條件暢通的信息來源渠道覆蓋全面的監測網絡科學客觀的評估機制靈敏科學的預警閾值反應適度的預警分級適時適度的預警發布及時調整的預警反應不斷完善的預警制度2024/12/1611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預測預警的重要性國家建立統一的突發事件預防控制體系。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完善突發事件監測與預警系統。(條例)減災功能:未雨綢繆,預警在先,控制在先,防止發生或減少損失。社會穩定功能:適當的方式和時機向社會發布預警信息,減緩突發事件發生時對社會的沖擊,有利于社會穩定。建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預測預警建設是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內容(設備、技術、能力建設,預警體現在能力建設方面)2024/12/16114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縣級及以上醫院不明原因肺炎縣級專家組會診網絡直報鄉鎮、社區基層醫療機構發現不明原因肺炎地市級專家組會診預警病例屬地CDC流調地級以上CDC檢測密切接觸者追蹤登記排除SARS和禽流感省級專家組會診國家級確診屬地CDC采樣隔離病例報告屬地衛生局網上訂正排除預警病例不能明確診斷不能明確診斷轉院SARS或人禽流感疑似病例首例醫院預警病例報告、診斷處理程序2024/12/16115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

項目

監測內容

監測方法

監測機構和個人法定傳染病36種法定管理傳染病國務院衛生部門建立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系統,網絡直報系統由現有的國家、省、地市、縣延伸到鄉級,同時,由疾控機構延伸到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報告機構為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機構和個人。衛生監測職業衛生(如職業病、工作場所)、放射衛生(如放射源)、食品衛生(如食品、食源性疾病)、環境衛生(如水源污染、公共場所環境)、社會因素、行為因素等衛生監測國務院衛生部門根據各專業監測需要,科學合理地在全國建立監測哨點,各監測單位必須按照國家制訂的監測方案、監測計劃進行監測。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疾病與癥狀監測主要開展一些重大傳染病、不明原因疾病和可能引起暴發流行的疾病及其相關癥狀進行監測。在大中城市指定的綜合性醫院建立監測哨點。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監測哨點的醫療機構。實驗室監測重大傳染病病原體、傳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菌株耐藥性、環境中有毒有害物質等。在地市級以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指定的醫療機構建立實驗室監測網絡,開展相關內容監測,并將監測結果及時上報上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地市級以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有關醫療機構。國境衛生檢疫監測境外傳染病、傳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和染疫動物、污染食品等。在出入境口岸建立監測點,將監測信息連接到國家疾病監測信息網。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指定的技術機構。全國報告和舉報電話國家設立統一的舉報電話,建立與國家公共衛生信息網絡銜接的信息收集通路。舉報公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2024/12/16116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疾病爆發應急反應的常態分布首例醫院第一例接到報告采樣實驗室出結果開始反應控制的機會天數2024/12/16117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暴發反應理想模式首例醫院病例報告實驗室結果采樣開始反應Days潛在可預防病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網絡直報系統的及時性評價7天8.5天發病到報告4.9天1.4天診斷到報告3.5天0.4天原報告系統網絡直報系統單位:日報告到錄入2024/12/16119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新舊傳染病監測信息網絡報告模式比較

項目舊模式新模式信息采集層層上報各地不同的信息化條件直報標準的信息采集方式從基層直接進入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處理中心事件響應逐級上報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第一時間獲得信息系統自動通知相關單位和人員統計逐級匯總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處理中心統一進行統計報表處理各地直接獲取統計結果對比響應時間長,錯失有利時機信息資源分散,層層稀釋多環節處理,真實性差地域條塊分割,關聯度差,易忽略存在的危害實現快速響應信息資源集中便于宏觀決策直接基于個案直報業務之間相互融合,綜合處理疾病、公共衛生監測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024/12/16120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對《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因病死亡病例監測報告》進行分析后,發現:1、不明原因肺炎報告病例中發病至診斷的平均時間為4.7天;診斷到報告的平均時間為1.3天;報告到審核的平均時間為0.1天。2、死亡病例報告中從死亡到報告的時間間隔平均水平(中位數)為8.6天;從報告到審核的時間間隔約30分鐘。監測與預警2024/12/1612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監測與預警組建與完善全國公共衛生實驗室快速診斷應急網絡1、快速檢測與診斷

由于SARS、禽流感等新發傳染病早期沒有特異性表現,并且受到目前實驗室檢測手段的限制,所以給早期診斷帶來了很大困難。建立全國實驗室快速診斷應急網絡將促進“早診斷”(“四早”原則之一),提高防治水平。

2、病原體研究病原體等基礎性研究是科學防治的依據,由于生物變異等原因,新的病原體不斷出現。實驗室網絡將最大限度整合資源,發揮優勢,促進基礎研究。

3、疾病監測實驗室檢測工作是疾病監測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組成部分。完善的實驗室檢測網絡,可以進一步提高疾病監測工作質量。2024/12/1612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十六、規范信息報告

信息交流-突發事件應急反應的關鍵

沒有良好的信息交流,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各個部門的聯手反應。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反應是與時間賽跑,分清誰應該知道什么,有利于節約時間和財力。成功的信息交流可以減少嚴重后果的發生,可以減少后果嚴重的程度。2024/12/1612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報告與信息發布

1、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突發事件信息處理辦法》2、國務院《重大突發事件信息報送標準》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衛生部令)4、國家救災防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管理規范以上規定為準,制定相應的信息報送級別標準規范各類應急上報程序,建立暢通的應急渠道。規范各類非官方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的核實機制。2024/12/16124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疫情信息發布每月10日每季度第一月10日每年2月10日2024/12/16125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培訓資料十七、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階段性分析評估制度

2004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因素分析及其對策(一)

(一)目前,甲類傳染病中霍亂病例發生與往年持平,鼠疫防治工作仍不能放松。

(二)今年在我國局部、多點發生了洪澇災害。腸道傳染病、蟲媒傳染病、血吸蟲病、流行性出血熱等其他常見傳染病的發病率都有可能上升。旱災地區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