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課時質量評價20植被與土壤_第1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課時質量評價20植被與土壤_第2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課時質量評價20植被與土壤_第3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課時質量評價20植被與土壤_第4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課時質量評價20植被與土壤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十植被與土壤(建議用時:40分鐘)一、選擇題(2024·保定模擬)某校地理愛好小組前往北歐(下圖)開展了一次研學旅行,對當地的植被、土壤類型與自然環境進行考察。探討發覺,甲、丙兩地的植被特征有較大差異,甲地土壤肥力明顯高于乙地。據此完成1~2題。1.與丙地相比,甲地植被的典型特征是()A.闊葉終年常綠B.群落結構困難C.季相變更明顯D.針葉喬木耐寒2.甲、乙兩地土壤肥力差異顯著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地形 B.氣候C.成土母質 D.生物探討者通過比較不同時期地表反射率的差異,獲得我國某區域植被生長狀況,從而了解數十年來該區域植被生長季始期與末期的變更。下圖示意該區域的氣候資料。據此完成3~5題。3.該區域的植被類型主要是()A.落葉闊葉林 B.針闊葉混交林C.荒漠草原 D.高山草甸4.探討者發覺,該區域近十年來植被生長季的年際變更較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春季氣溫偏低,生長季始期將提前B.夏季降水增多,生長季始期將推遲C.秋季氣溫偏低,生長季末期將提前D.冬季降水增多,生長季末期將推遲5.該區域土壤突出特點是()A.酸性較強 B.堿性較強C.富含有機質 D.淋溶層厚度大(2024·武漢模擬)北京某地理愛好小組于8月15日前往下圖所示島嶼的甲地進行為期一周的科學考察。據此完成6~7題。6.與中部地區相比,圖示島嶼的沿海地區()A.降水較多 B.森林較少C.氣溫較低 D.沼澤較少7.該地理愛好小組發覺甲地旁邊森林中的土壤()A.以磚紅壤為主,土壤貧瘠B.以燥紅土為主,富含礦物質C.以黃棕壤為主,透氣性好D.以黑鈣土為主,腐殖質層厚2024年10月28日,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濟源段)正式揭牌,為國內首條正式向社會開放的國家森林步道示范段。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全長2330千米。下圖示意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路途。據此完成8~9題。8.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全線森林占比70%,其最典型的森林植被類型是()A.落葉闊葉林 B.常綠闊葉林C.亞寒帶針葉林 D.針闊葉混交林9.人們發覺,與太行山西坡相比,同緯度同一森林植被類型在東坡分布的海拔較低,緣由可能是東坡()A.降水多,氣溫高 B.降水少,氣溫高C.降水多,氣溫低 D.降水少,氣溫低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取決于有機物質的輸入量和輸出量的相對大小。土壤有機物質的輸入量主要依靠于有機殘體歸還量的多少及有機殘體的腐殖化系數,有機殘體的腐殖化系數與其在土壤中的分解速率呈負相關關系。貢嘎山位于四川省西部。下表示意多年10月份貢嘎山東坡1700~3700米不同植被垂直帶氣候要素、生物量及其安排構成。據此完成10~11題。植被帶海拔/m年均溫/℃年降水量/mm生物量占比/%總計生物量/(噸/公頃)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稀疏灌叢帶1700230029003500370011.88.24.61.0-0.210931483187322632393————④98.251.620.13233.49③97.872.080.05524.55②97.412.450.14415.81①—95.064.9420.86草甸帶————10.植被帶②③④中灌木層和草本層生物量占比較少,其主要影響因素是()A.氣溫B.降水C.光照D.土壤11.探討發覺,貢嘎山東坡土壤有機質含量在2700米處達到峰值,其緣由是()A.枯落物的輸入率低,分解率高B.枯落物的輸入率低,分解率低C.枯落物的輸入率高,分解率高D.枯落物的輸入率高,分解率低二、非選擇題12.(2024·安陽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國東北平原是黑土的集中分布區,黑土層是在獨特的氣候條件下,枯萎植被轉化并積累形成的腐殖質層,黑土是肥力最高的土壤類型。近年來,東北地區的黑土層變薄,土壤肥力下降。探討表明,黑土退化與翻耕有干脆關系,因此科學家提出了“愛護性耕作”措施。愛護性耕作是實行少耕或免耕方法,削減翻動表層土壤,用農作物秸稈及殘茬覆蓋土壤表層的一種耕作技術。下圖為農作物秸稈及殘茬覆蓋率與黑土侵蝕率關聯示意圖。(1)分析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地區的主要緣由。(2)說明在黑土區實施愛護性耕作的必要性。(3)為復原黑土肥力,提出除愛護性耕作之外的有效措施。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山地苔原帶的土壤溫度受太陽輻射、地表狀況等因素影響,在不同海拔、不同時辰表現出不同的特點。長白山西坡苔原帶分布在海拔2000~2550米,以耐寒矮小灌木和苔蘚地衣為主。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更,該區域出現了草本植物入侵現象,土壤理化性質發生了明顯變更。隨著該區域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劇,被侵入地區的土壤水分增加,而有機質含量呈削減趨勢。下圖示意長白山西坡苔原帶各月土壤溫度的垂直變更率(海拔每上升100米土壤溫度變更的度數)。(1)據圖說出長白山西坡苔原帶10月至次年4月土壤溫度的垂直變更狀況。(2)簡述長白山西坡苔原帶6月份土壤溫度的垂直變更特點,并推想其緣由。(3)分析長白山西坡苔原帶草本植物入侵后土壤水分增加、有機質削減的緣由。二十植被與土壤1.D2.B解析:第1題,據圖所知,甲地比丙地緯度高,氣候冷濕,植被為亞寒帶針葉林,為耐寒的針葉喬木,樹葉為針狀;甲地位于亞寒帶,季相變更不明顯;群落結構困難、闊葉終年常綠不是亞寒帶地區的植被特征。第2題,甲、乙兩地土壤肥力差異顯著,地形因素主要影響土壤物質的重新安排,產生垂直差異;甲、乙兩地氣候差異較大,甲地分布有大片針葉林,冷濕氣候有利于有機質的積累,乙地緯度高,植被帶為苔原帶,土壤貧瘠;成土母質是土壤的物質基礎,確定土壤的礦物成分,對土壤肥力影響小;生物主要改善成土母質的性狀,主要促進土壤礦物質顆粒團聚。3.C4.C5.B解析:第3題,讀圖可知,該區域夏季高溫,冬季寒冷,全年降水較少,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故該地區應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植被類型以荒漠草原為主。第4題,荒漠草原的生長季始期在春季,生長季末期在秋季,當春季氣溫偏低,生長季始期會推遲;夏季降水增多,不會影響生長季始期;秋季溫度偏低時,生長季末期會提前;生長季末期在秋季,冬季降水增多,不會影響生長季末期。第5題,由于該地區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地處我國西北地區,土壤堿性較強;該地區氣候干旱,降水少,土壤含水量小;植被稀疏,土壤有機質含量少;降水少,土壤淋溶層厚度小。6.B7.A解析:第6題,圖示島嶼為地處赤道旁邊的世界第三大島加里曼丹島,地形以山地為主,沿海為平原;沿海平原地區降水少,氣溫高,沼澤較多,森林較少。第7題,據圖可知,該島緯度低,受氣壓帶、風帶和地形影響,為熱帶雨林氣候,甲地旁邊森林植被屬于熱帶雨林,土壤以磚紅壤為主,受雨水淋溶作用和植物生長旺盛的影響,土壤貧瘠,透氣性差,腐殖質層較薄;燥紅土是發育于熱帶草原植被下的土壤,黃棕壤是發育于亞熱帶常綠闊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下的土壤,黑鈣土是發育于溫帶半潮濕或半干旱地區草甸草原和草原植被下的土壤。8.A9.C解析:第8題,太行山位于我國溫帶季風氣候區,其最典型的森林植被類型為溫帶落葉闊葉林,A正確;我國常綠闊葉林主要分布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B錯誤;亞寒帶針葉林主要分布在50°N~65°N的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地區,C錯誤;針闊葉混交林不是最典型的植被類型,D錯誤。第9題,太行山東坡處于我國東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較多,解除B、D;西坡為夏季風背風坡,氣流下沉,焚風效應顯著,所以同一海拔而言,西坡氣溫更高,解除A,故選C。10.C11.D解析:第10題,灌木和草本植物對水熱、土壤條件要求低,從植被帶②③④所在區域水熱條件和土壤條件來看,該范圍內均適合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生長;植被帶②③④的優勢樹種為喬木,受喬木樹冠的遮光作用影響,地表光照條件差,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較少。第11題,貢嘎山東坡2700m處為針闊葉混交林,枯落物較常綠闊葉林和山地針葉林多,且氣溫低,分解率低,故有機質含量高。12.解析:第(1)題,黑土是我國溫帶半潮濕氣候和草原化草甸植被下發育的土壤,是溫帶森林土壤向草原土壤過渡的一種草原土壤類型。我國東北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多雨,植物繁茂;秋季植物死亡,地上和地下均有大量有機殘體進入土壤;冬季漫長寒冷,土壤凍結時間長,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有機質分解緩慢,并轉化成大量腐殖質累積于土體上部,形成土質肥沃的黑土(黑土有機質含量為3%~10%,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第(2)題,我國東北黑土區20世紀50年頭大規模開墾以來,由于長期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及高強度開發利用,導致土壤水土流失加重,土地鹽堿化加重;加上春季風大、干旱等因素,水蝕和風蝕嚴峻,導致水土流失嚴峻、土壤沙化、次生鹽堿化嚴峻,土壤板結、土壤結構遭到破壞;最終使得黑土層變薄,有機質含量下降,與開墾初期相比,黑土層平均厚度削減約40厘米,有機質含量下降50%,土壤明顯退化,因此須要實施愛護性耕作。第(3)題,首先要依據土地條件,因地制宜合理支配和調整農林牧業用地。對平緩黑土上的農田,應實行糧豆輪作、套種牧草,肥料方面,多采納綠肥、有機肥料,適量運用氮磷化肥;采納合理的農業耕作方式,如等高種植,達到保持水土、培育肥力的目的。對地形較陡的坡地宜營造防護林帶,加強治坡治溝工作,削減水土流失等土地退化;種植牧草,發展畜牧業,如乳牛、肉牛業等,生產實踐證明,黑土區也是重要的牧業基地,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很好;增加法治建設,加大黑土愛護力度,對于破壞黑土地、亂采濫挖、倒賣黑土資源、毀林開荒等違法行為,從重打擊。答案:(1)我國東北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多雨,植物繁茂;秋末植物死亡,大量有機殘體進入土壤;冬季漫長寒冷,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有機質分解緩慢,利于腐殖質形成和積累,形成肥沃的黑土。(2)長期大規模開墾、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及高強度開發利用;春季多大風、干旱,夏季多暴雨,水蝕和風蝕嚴峻,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嚴峻;最終造成黑土層變薄,有機質含量下降,土壤板結,土壤明顯退化。(3)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農林牧業用地;實行輪作、套種等農業技術;多采納綠肥、有機肥料;采納合理的農業耕作方式;加強農田防護林建設;加強治坡治溝工作;增加法治建設,加大黑土愛護力度。13.解析:第(1)題,由材料可知,土壤溫度的垂直變更率是指海拔每上升100m土壤溫度變更的度數。讀圖可知,長白山西坡苔原帶10月—次年4月土壤溫度的垂直變更率為負值,說明土壤溫度隨海拔上升而下降;由圖中信息可知,土壤溫度垂直遞減率最大值出現在1月份,土壤溫度垂直遞減率最小值出現在4月份。第(2)題,讀圖可知,6月份土壤溫度的垂直變更率為正值,說明土壤溫度隨海拔上升而上升。在苔原帶,隨著海拔上升,氣溫漸漸降低,熱量削減,植被覆蓋率下降,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增多,導致土壤溫度上升。第(3)題,植被與土壤間的聯系親密,土壤性質會因植被類別變更而發生較大的變更。與灌木相比,因為自身耗水量的關系,草本植物涵養水源實力較強、耗水量少,因而土壤水分含量增加。但隨著灌木的削減,枯枝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