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品名風險隱患項目食用油脂及其制品1物油。酸價、過氧化值、加熱試驗指標不合格1.進貨查驗把關不不達標1.檢查進貨記錄和原料檢驗報告,嚴控劣質變質油料;2.生產過程控制不2.檢查生產過程控制記錄,杜絕用壓榨后余料進行浸提勾兌的行為;3.原料或成品貯運3.對原料庫、成品庫的環境進行監管,確保產品有良好的儲存條件,避免油脂酸敗。塑化劑污染問題1.使用含塑化劑的管道、容器、包裝材料。1.督促企業升級管道、容器、包裝材料,禁止使用含塑化劑的食品接觸材料;2.查驗塑料材質管道、容器、包裝材料的塑化劑檢驗3.加強成品食用油出廠檢驗控制。加入葉綠素銅1.葵花籽油和大豆油中加葉綠素銅鈉鹽冒充橄欖油銷售。人為摻假1.檢查橄欖油生產企業進貨記錄;2.檢查橄欖油生產企業生產現場和庫房是否有葉綠素銅鈉鹽。標1.植物油原料水份超標導致霉變。真菌毒素污染1.檢查進貨查驗記錄;2.檢查原料庫房貯存條件是否符合要求。3.檢查原料是否發生霉變。4.抽檢黃曲霉素B1是否超標。苯并芘超標1.壓榨過程或烘炒溫度過高。其他污染1.檢查產品工藝流程圖、作業指導書,是否合理控制烘炒溫度或熱榨溫度,并對照檢查生產關鍵控制點記品名風險隱患項目錄。2.抽檢苯并芘是否超標。生產的產品未標注轉基因字樣1.摻假、摻雜、降低成本。食品信息1.檢查企業供應商資質材料,檢查食用油原料進廠檢驗報告;2.檢查食用油原料標簽標識,看是否是轉基因大豆、玉米等;3.抽檢大豆、玉米是否為轉基因原料?;ㄉ椭袚饺肫渌蛢r油脂(如大豆油、棕櫚油甚至動物油脂)1.摻假、降低成本。人為摻假1.檢查進貨和生產記錄;2.檢查生產現場和庫房是否有大豆油、棕櫚油甚至動食用芝麻調和油中摻入芝麻香精1.摻假、降低成本。人為摻假1.檢查進貨和生產記錄;2.檢查生產現場和庫房是否有芝麻香精。添加廢棄食用油脂1.摻假、摻雜、降低成本。人為摻假1.檢查企業供應商資質材料,檢查是否從合法渠道供應商采購預包裝(非循環包裝)食用油;2.檢查進貨查驗記錄,看是否使用來源不明、循環包裝、無標簽標識、超保質期、進貨價格明顯偏低的食3.檢查生產過程控制記錄,看是否涉嫌使用廢棄食用4.檢查原料及成品庫房,看是否堆放有廢棄食用油脂;2食用動酸價不合格1.進貨查驗把關不1.檢查進貨記錄和原料檢驗報告,嚴控劣質變質油料;品名風險隱患項目物油脂。不達標2.生產過程控制不2.檢查生產過程控制記錄,杜絕用壓榨后余料進行浸提勾兌的行為;3.原料或成品貯運3.對原料庫、成品庫的環境進行監管,確保產品有良好的儲存條件,避免油脂酸敗。添加廢棄食用油脂1.摻假、摻雜、降低成本。人為摻假1.檢查企業供應商資質材料,檢查是否從合法渠道供應商采購預包裝(非循環包裝)食用油;2.檢查進貨查驗記錄,看是否使用來源不明、循環包裝、無標簽標識、超保質期、進貨價格明顯偏低的食3.檢查生產過程控制記錄,看是否涉嫌使用廢棄食用4.檢查原料及成品庫房,看是否堆放有廢棄食用油脂;摻入其他低價油脂(如牛油中摻入起酥油)或來源不明油脂1.摻假、摻雜、降低成本。人為摻假1.檢查企業供應商資質材料,檢查是否從合法渠道供應商采購預包裝(非循環包裝)食用油;2.檢查進貨查驗記錄,看是否使用來源不明、循環包裝、無標簽標識、進貨價格明顯偏低的食用油;3.檢查生產過程控制記錄,看是否涉嫌使用其他低價或來源不明油脂;4.檢查原料及成品庫房,看是否堆放有其他低價油脂或來源不明油脂;火煉豬油中丙二醛超標1.生產過程控制不不達標1.檢查生產工藝和過程,是否存在加工時間和溫度控制不好的情況。2.抽檢丙二醛指標。品名風險隱患項目用工業用油(工油等)等非食品原料加工1.摻假、摻雜、降低成本。人為摻假1.檢查企業供應商資質材料,檢查是否從合法渠道供應商采購預包裝(非循環包裝)食用油;2.檢查進貨查驗記錄,看是否使用來源不明、循環包裝、無標簽標識、超保質期、進貨價格明顯偏低的食3.檢查生產過程控制記錄,看是否涉嫌使用工業用油等非食品原料;食品原料;3食用油脂制品。過氧化值不合格1.進貨查驗把關不不達標1.檢查進貨記錄和原料檢驗報告,嚴控劣質變質油料;2.生產過程控制不2.檢查生產過程控制記錄,杜絕用壓榨后余料進行浸提勾兌的行為;3.原料或成品貯運3.對原料庫、成品庫的環境進行監管,確保產品有良好的儲存條件,避免油脂酸敗。肉制品4熟肉制微生物超標,主要涉及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1.購進變質原料;標1.加強對企業原料及原料進廠檢驗制度的檢查,避免采購變質原料;2.生產環境衛生條2.檢查生產過程控制中消毒液配置使用記錄,消毒劑采購領用臺賬;3.現場檢查企業是否配備完善衛生消毒設施,容器及食品加工接觸面清洗消毒作業是否規范;4.檢查生產員工是否保持良好衛生習慣;5.檢查生產現場是否生熟分開、人物流是否交叉;6.檢查食品加工區域空氣環境是否得到有效監控;品名風險隱患項目3.原料或成品貯運7.檢查原料及成品庫房,看是否堆放有其他低價油脂或來源不明油脂;8.檢查企業的庫房設施設備、環境條件是否符合要求,查看企業運輸作業規范,是否存在二次污染風險。獸藥殘留(如β一興奮劑萊克多巴胺)不合格1.進貨查驗把關不嚴。獸藥殘留1.檢查進貨檢驗報告、供應商資質材料,督促企業落實原料采購的進貨驗收;2.增加抽樣檢驗頻率。標1.進貨查驗把關不金屬污染1.加強對企業原輔料及原輔料進廠檢驗制度的檢查驗原輔料檢驗報告,避免采購鉛等重金屬含量超標的原料;2.生產過程控制不嚴。2.加強對生產企業生產規范性的檢查、避免生產過程用福爾馬林處理雞爪1.延長保質期;使用非食用物質1.檢查生產現場是否存在此類違法行為;2.增強賣相。2.加強產品監測。鹵肉加工使用罌粟殼1.增加口味。使用非食用物質1.檢查生產企業鹵料原料。泡椒肉制品山梨酸等防腐劑超標,或多種防腐劑比例之和大于1.1.防腐。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檢查生產過程控制記錄,防止山梨酸等防腐劑超量2.檢測山梨酸等防腐劑指標。5肉制品。為摻雜豬肉、雞肉、鴨肉等價格1.降低成本。人為摻假1.標簽檢查;2.檢查能否提供肉類及肉制品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有無豬肉等其他原料及采購記錄;品名風險隱患項目3.檢查企業原料,有無雞肉、鴨肉、羊油等,以及來源不明和無法辨別屬性的肉類;4.檢查其銷售價格是否明顯低于市場價格,摻假行為多發生于冷凍肉塊、肉卷、肉丸等,重點檢查企業凍5.通過檢驗是否存在摻假行為;6.查銷售渠道,由于價格低廉,假冒牛羊肉多流向燒烤檔。7.檢查企業生產工藝是否存在交叉污染。使用胭脂紅、誘惑紅、莧菜紅等羊肉。1.改善色澤、讓鴨肉等似像羊肉。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人為1.現場檢查有無羊肉以外的肉品或者著色劑及其他來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劑;2.對顏色異常的肉類檢測色素、動物原性成分;3.查看肉品來源憑證。使用磷酸氫二鈉、焦磷酸鈉、水分保持劑制1.注水,增加肉品讓鴨肉等似像羊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人為1.現場檢查有無羊肉以外的肉品或者水分保持劑及其他來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劑;2.查看肉品來源憑證;3.檢測動物原性成分。篡改生產日期1.為延長銷售時長,降低成本,將到期未售出的肉品重新包裝貼標簽上市銷售。食品信息1.對企業倉庫進行現場查驗,看是否存在過期食過期食品是否按要求銷毀;2.查驗待出廠銷售產品的生產日期標識是否清晰明確,有無涂改痕跡;3.觀察肉品注意是否顏色過暗、質地發粘、味道發品名風險隱患項目超范圍使用日落黃等著色劑1.改善色澤。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肉品生產企業,有無不明配料或添加劑;2.通過檢驗鑒別是否存在;3.該違規行為多發生在鹽煽類、醬鹵類肉制品,注意亞硝酸鹽超標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檢查生產過程控制記錄;呋喃類藥物、玉米赤霉醇、萬古霉素、氯丙嗪等獸藥1.養殖時抗感染、促進生長、催眠,獸藥殘留1.抽樣檢驗。2.加強日常監督檢查,督促肉制品生產企業加強原料采購把關,自檢或送檢。以病害肉冒充合格肉1.降低成本。人為摻假1.檢查進貨查驗記錄,加強動物產品合格證的查證驗物和臺賬登記管理工作;2.現場檢查是否有病害肉等來源不明的原料。豬肉染色制成牛肉。1.降低成本(豬肉進一種由豬血、硼砂、豆粉、糖、鹽、水等物混合而成的“染色劑”里浸泡,使它們的顏色漸次變成牛肉色)。人為摻假1.現場檢查牛肉制品生產企業,有無豬肉等原料,以及來源不明和無法辨別屬性的肉類;2.檢查進貨憑證,看進貨價格是否明顯低于市場價格;3.通過檢驗鑒別是否存在摻假行為,通過檢驗檢查是否非法添加硼砂;4.移交公安機關處理。1.增色和改善外使用非食1.現場檢查熟肉制品生產企業,有無來源不明、無標品名風險隱患項目橙等非食用物質。觀。用物質簽的著色劑等原料,查看采購憑據;2.對顏色呈顯或稍顯黃色的肉制品進行抽檢。二惡英類污染。1.被二惡英嚴重污染的飼料帶入。其他污染1.檢查企業進貨臺賬及進貨檢驗記錄,抽查供應商資質材料證明;2.加強產品監測。1.因使用含塑化劑工具、容器造成。1.檢查采購的原輔材料;2.加強生產現場檢查,要求企業盡量不采用塑料容器3.加強產品監測。6腌制肉腿。使用工業鹽加工。1.降低成本。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腌制食品生產加工場所,有無工業鹽等非食用物質;2.檢查進貨記錄和生產記錄;3.加強宣傳教育。違法添加敵百蟲、敵敵畏等非1.食品在加工過程中使用農藥溶液浸泡,以防腐、驅蟲。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腌制食品生產加工場所,有無敵百蟲、敵敵畏等農藥及來源不明的液體;2.檢驗火腿、臘鴨等是否含敵百蟲、敵敵畏等非食用物質。7預制肉制品。亞硝酸鹽超標。1.生產過程控制不嚴,特別是添加劑未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加強日常監督檢查,檢查生產過程控制記錄、企業的添加劑管理臺賬;2.加強對肉制品中亞硝酸鹽含量的檢測。8裝飲用微生物超標問題,主要為大腸1.生產過程衛生條標1.檢查生產過程控制記錄,檢查生產加工過程中的衛生條件,加工過程應嚴格按照生產工藝操作,殺菌徹品名風險隱患項目水。菌群和銅綠假單胞菌超標。底,包裝容器清洗消毒到位,樣品密封良好,避免二次污染。2.檢查是否嚴格開展出廠檢驗。多項品質指標不合格,包括亞硝酸鹽、耗氧量、余氯(游離氯)、界限指標-偏硅酸等。1.生產過程控制不嚴。不達標1.檢查生產過程控制記錄,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日常監管;2.檢查桶和蓋消毒后清洗是否徹底,防止消毒液在產品中殘留;3.檢查水源是否受到有機物污染(可能導致產品耗氧量超標);4.檢查粗濾設備使用時間是否過長或更換不及酸度調節劑來歷不明。1.降低成本。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檢查企業的進貨檢驗記錄,供應商資質材料等臺賬2.檢查企業使用的酸度調節劑。溴酸鉀超標。1.使用臭氧對水進行消毒生成的副產物。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檢查生產過程控制記錄,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日常監管;2.產品抽檢。用回收的廢舊塑料生產的包裝瓶灌裝。1.降低成本。1.檢查企業的進貨檢驗記錄,供應商資質材料等臺賬2.現場檢查是否有回收的廢舊塑料生產的包裝瓶。9飲料。微生物菌落總數超標。1.生產過程衛生條標1.檢查生產過程控制記錄,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中的衛生條件,加工過程應嚴格按照生產工藝操作,殺菌徹底,包裝容器清洗消毒到位,樣品密封良好,避品名風險隱患項目品質指標蛋白1.進貨查驗把關不不達標1.加強原料控制,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優化2.生產過程控制不嚴。品添加劑糖精1.增加甜味。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檢查飲料生產原料中是否有糖精鈉等甜味劑;2.抽檢糖精鈉等甜味劑。風味飲料、蛋白飲料超量使用苯甲酸鈉等防腐劑。1.防腐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檢查添加劑使用記錄,看是否存在超量添加苯甲酸鈉等防腐劑的情形;2.抽檢苯甲酸鈉等防腐劑。汁(肉)飲料、添加對羥基苯甲酸酯類及其鈉鹽等防腐劑。1.防腐。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檢查添加劑使用記錄,看是否存在超量添加對羥基苯甲酸酯類及其鈉鹽等防腐劑的情形;2.抽檢對羥基苯甲酸酯類及其鈉鹽等防腐劑。果蔬汁(肉)飲量使用靛藍及其鋁色淀等著色劑。1.著色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檢查添加劑使用記錄,看是否存在超量添加靛藍及其鋁色淀等著色劑的情形;2.抽檢靛藍及其鋁色淀等著色劑。1.高溫或長期反復使用含雙酚A的包1.檢查此類材料是否反復使用;2.檢查此類材料是否在高溫下使用;品名風險隱患項目裝瓶(蓋)導致雙酚A向食品中遷移。3.檢查是否更換為不含雙酚A的包裝瓶、添加未經允許可用于普通食1.增加賣點,宣傳其治療作用或功能性。使用非食用物質1.檢查進貨查驗記錄;2.現場檢查是否存在相關違規添加物質;3.檢查產品標簽。用回收的廢舊塑料生產的包1.降低成本。1.檢查企業的進貨檢驗記錄,供應商資質材料等臺賬2.現場檢查是否有回收的廢舊塑料生產的包裝瓶。果蔬汁飲料。用霉爛變質的果蔬生產果蔬汁飲料。1.降低成本。不達標1.檢查是否從源頭控制企業原材料的使用,使其符合相關規定;2.根據原材料情況,檢測亞硝鹽等指標;3.現場檢查是否有霉爛變質的果蔬原料。4.從源頭查果蔬汁中原果汁含量。超量使用赤蘚紅及其鋁色淀1.著色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檢查添加劑使用記錄,看是否存在超量添加赤蘚紅及其鋁色淀等著色劑的情形;2.抽檢赤蘚紅及其鋁色淀等著色劑。水解蛋白等可提高蛋白質含量的非食用物1.提高蛋白質含量值。使用非食用物質1.檢查現場是否存在皮革水解蛋白等非食用物質;2.抽檢含乳飲料等是否含有羥脯氨酸(特殊性指標)。違法添加三聚1.虛高蛋白含量。使用非食1.現場檢查乳制品生產企業,檢查乳制品的來源;品名風險隱患項目蛋白含量的非食用物質。用物質2.抽檢三聚氰胺。核桃乳、杏仁露等飲料里摻雜其他低價蛋白成分。1.降低成本。人為摻假1.現場檢查是否存在其他低價蛋白成分的原料,從生產環節控制企業原材料的使用。植物蛋白飲料。超量使用茶多酚。1.抗氧化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檢查添加劑使用記錄,看是否存在超量添加茶多酚的情形;2.抽檢茶多酚。料。用工業級二氧化碳代替食用級二氧化碳。1.降低成本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加強監管,現場檢查生產企業是否有使用工業級二氧化碳。糧食加工品大米。染。1.進貨查驗把關不嚴。金屬污染1.檢查大米原料進貨查驗記錄,要求大米原料進貨方必須提供鎘含量合格檢測報告書;2.加強與原料產地農業部門銜接,加強土壤分析并及時取得相關資料;3.加強產品中重金屬污染指標的抽檢。用陳化糧(稻谷)加工。1.降低成本人為摻假1.檢查進貨查驗記錄及憑證;2.檢查原料庫稻谷存放情況。塑料袋等非食品包裝袋盛裝稻谷。1.降低成本1.檢查是否使用飼料、化肥塑料袋等非食品包裝袋盛裝。品名風險隱患項目違法添加礦物油等可改善外觀的非食用物1.部分不法分子違規將工業用礦物油等非食用物質涂抹在食用大米上,拋光、增色,其目的是使大米色澤光亮,掩蓋其霉變等缺陷,欺騙消費者。使用非食用物質。1.檢查大米生產企業的現場是否有工業用礦物油及來源不明或無法辨別的液體;2.通過抽檢是否存在工業用礦物油等非食用物質。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等真菌1.進貨查驗把關不真菌毒素污染。1.檢查進貨記錄和原料檢驗報告,嚴控原料質量,嚴防霉變小麥進入后端加工環節;2.原料或成品貯運2.檢查原料庫是否干燥,避免小麥貯存時受潮;3.檢查成品庫貯存的溫度和濕度是否滿足要求,避免鐮刀菌等真菌毒素進一步繁衍、產毒;4.檢查原料和成品的運輸是否受潮。加工中違規使1.二氧化鈦作為增白劑在小麥粉的生產中使用,以改善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企業小麥粉原料進貨驗收記錄;2.現場檢查生產企業生產工藝是否有二氧化鈦等原料,以及來源不明和無法辨別屬性的白色粉狀物料;3.對色澤異常白的小麥粉進行重點檢查;4.通過檢驗鑒別是否添加二氧化鈦。1.防結塊。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企業原料進貨驗收記錄;2.現場檢查生產企業生產工藝是否有滑石粉等原料,以及來源不明和無法辨別屬性的白色粉狀物料;3.通過檢驗鑒別是否添加滑石粉。品名風險隱患項目鉀等可用于增筋的非食用物質。1.增筋。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生產企業原料倉庫是否有溴酸鉀等原以及來源不明和無法辨別屬性的無色晶體狀物料;2.檢查小麥粉的出廠、驗收記錄以及檢驗報告;3.通過檢驗鑒別是否添加溴酸鉀。1.增白。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企業原料進貨驗收記錄;2.現場檢查生產企業生產工藝是否有過氧化苯甲酰等原料,以及來源不明和無法辨別屬性的白色粉狀物料;3.對色澤異常白的小麥粉進行重點檢查;4.通過檢驗鑒別是否添加過氧化苯甲酰。違法添加熒光增白劑。1.增白。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企業原料進貨驗收記錄;2.現場檢查生產企業生產工藝是否有熒光增白劑等原料,以及來源不明和無法辨別屬性的物料;3.對色澤異常的小麥粉進行重點檢查;4.通過檢驗鑒別是否添加過熒光增白劑。谷物加工品。1.色澤鮮亮,以次充好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原料庫、添加劑庫(柜)存放情谷物粉類制成食品添加劑甜蜜素等甜味劑超標。1.增味。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加強GB2760宣傳培訓,督促企業履行主體責任;2.檢查是否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科學設置生產工藝;3.檢查是否正確使用食品甜味劑,杜絕超范圍、超限品名風險隱患項目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現象;4.抽檢甜味劑。1.生產過程衛生條標1.檢查在加工過程中是否注意生產環境衛生、容器衛生、操作人員個人衛生;2.檢查是否嚴格控制生產企業衛生狀況,配備完善衛生設施,特別是規范對操作人員的個人衛生習慣和設備設施的清洗消毒是關鍵措施。甲酸、檸檬黃等食品添加劑。1.抑菌防腐、色澤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生產場所是否有苯甲酸、檸檬黃等原以及來源不明和標識不清的物料;2.對色澤異常的產品進行重點檢查;3.通過檢驗鑒別是否超范圍使用添加劑。違法添加硼砂、甲醛等非食用物質。1.增韌、防腐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生產場所是否有硼砂、甲醛等原料,以及來源不明和標識不清的物料;2.檢查加工投料記錄是否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3.對產品異常堅韌、色澤異常的產品進行重點檢查;4.通過檢驗鑒別是否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面制品。違法添加可延長存放時間或增加韌性的非食用物質(如水玻璃,俗稱泡花1.用水玻璃制作堿水,制得的“水玻時間大大增長,并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生產場所是否有硅酸鹽等原料,以及來源不明和標識不清的物料;2.檢查原料進貨查驗記錄;3.對異常堅韌的產品進行重點檢查;4.重點檢查銷售渠道為小餐館的面制品。工業明膠代替1.用經過鞣制處理使用非食1.檢查面制品生產企業是否有明膠,明膠的外包裝上品名風險隱患項目食用明膠。的皮革為原料加工而成的工業明膠,添加到食品中,以改善形態、摻假。用物質。是否有"食品添加劑"字樣;2.抽檢明膠中六價鉻和砷含量(輔助判斷)。米粉。品添加劑苯甲酸等防腐劑。1.防腐、保鮮。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是否有苯甲酸或苯甲酸鈉防腐劑等防腐2.進行抽檢,監測苯甲酸指標或其它不能使用的防腐劑。硫磺等非食用物質。1.防腐、增白、保鮮。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是否有硫磺等原料,以及來源不明和無法辨別屬性的物料;2.對色澤異常潔白、有異味的產品進行重點檢查;3.抽檢二氧化硫是否超標。米線。違法添加烏洛托品等非食用物質。1.增白、防腐、增加韌性。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生產場所是否有烏洛托品等原料,以及來源不明和標識不清的物料;2.檢查原料進貨查驗記錄;3.重點檢查銷售渠道是批發和集貿市場、小商店的米線,尤其散裝或包裝質量差的產品;4.通過檢驗鑒別是否添加烏洛托品等非食用物質。調味品醬油。1.進貨查驗把關不嚴。不達標。1.檢查企業對原料的進貨檢驗,確保原料品質;2.生產過程控制不嚴。2.檢查是否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核查產品的原料與產出比例,對以假充次、以次充好問題進行嚴肅處置;3.出廠檢驗不嚴。3.檢查企業的出廠檢驗報告及檢驗能力,是否熟知產品名風險隱患項目配制醬油冒充1.摻假,降低成本。人為摻假造假。1.原料霉變。真菌毒素污染。1.檢查原料是否存在過期、失效、變質、污穢不潔和受到其他污染的情況以及原料清理情況;2.檢查庫房貯存條件是否符合要求;3.加強抽檢。2.加強對鉻的抽檢。水、三氯丙醇等1.摻假、降低成本。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醬油生產企業,有無毛發水等不明原料;2.檢查生產企業進貨查驗記錄,向生產企業索要正規檢驗機構出具的產品合格檢驗報告;3.重點檢查小生產作坊及銷售渠道為批發和集貿市場的醬油;4.通過檢驗氨基酸態氮和3-氯-1,2-丙二醇、鉛、砷鑒醬。使用霉變、變質原料。1.進貨查驗及儲存環節控制不嚴。真菌毒素污染。1.檢查進貨記錄驗與驗證資料是否一致,合格證明文件或檢驗記錄與購進原料批次是否對應;2.檢查庫存原料儲存情況,看庫存原料是否離地離墻存放,蠶豆、辣椒是否有霉變情況,小麥粉是否有受食醋。不合格。1.生產過程控制不嚴。不達標。1.檢查是否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核查產品的原料與產出比例,對以假充次、以次充好問題進行嚴肅處置。品名風險隱患項目配制食醋冒充人為摻假造假。用乙酸等非食用物質。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食醋生產企業,有無工業醋酸非食用原料;2.檢查生產企業進貨查驗記錄,倉庫中是否有乙酸,要生產企業出示乙酸的檢驗報告、生產許可證;3.抽檢乙酸,檢驗游離礦酸。固體復合調味1.增加甜味,降低成本。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加強GB2760宣傳培訓,督促企業履行主體責任;2.檢查是否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杜絕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現象;3.加強產品檢測。食品添加劑二氧化硫超標。1.進貨查驗把關不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檢查香辛料原料的進貨查驗情況,避免采購二氧化硫殘留量含量超標的原料;2.呈香呈味。2.加強對生產企業生產規范性的審查,重點檢查食品添加劑的規范性使用;3.檢查是否使用硫磺、焦亞硫酸鈉等熏制香辛料(嚴4.檢查原料香辛料中二氧化硫殘留量。級碳酸鎂等非1.幫助辣椒粉(面)等粉(面)狀調味品防潮、干燥及避免結塊。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辣椒制品加工場所,有無白色不明粉末;2.檢查生產企業進貨查驗記錄,倉庫內是否有碳酸鎂等非食用物質,要求生產企業出示產品檢驗報告和生紅、羅丹明B、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辣椒制品生產企業,有無紅色不明染料;2.重點檢查銷售渠道為批發和集貿市場的顏色鮮艷的品名風險隱患項目黃、酸性橙II等工業染料。辣椒面(粉)等含辣椒調味品;3.通過檢驗鑒別是否使用非食用物質。含油的半固態調味料。塑化劑污染。1.因使用含塑化劑的包裝、管道、容器造成。包材污染。1.檢查采購的原輔材料;2.加強生產現場檢查,要求企業盡量不采用塑料容器3.產品監測?;疱伒姿笕鉁系日{味料。違法添加罌粟殼等改善口味的非食用物質。1.呈味,吸引回頭客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調味料生產企業生產場所及庫房,有無罌粟殼或來源不明無法辨認屬性的香料及添加劑;2.火鍋底料為罌粟殼違法使用的重點監控產品;3.通過測定火鍋底料中的罌粟堿、嗎啡、可待因和蒂巴因等判斷是否添加有罌粟殼。添加石蠟等增強硬度的非食用物質。1.降低成本;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調味料生產企業生產場所及庫房,有無石蠟等非食用物質。2.產品硬度。添加肉味香精、1.改善湯底色澤,增加湯底味道,節約成本。人為摻假造假。1.現場檢查生產現場及庫房有無香精、增白劑等不明2.檢查生產企業進貨記錄;3.重點檢查香味濃郁、湯底白色濃稠的產品;方便食品微生物超標問題,主要涉及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兩個指標。1.生產過程控制不嚴。標1.檢查是否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中的衛生條件,包裝容器清洗消毒到位,確保產品密封良好。品名風險隱患項目品質指標酸價不合格。1.進貨查驗把關不不達標。1.檢查是否加強原材料質量控制,嚴控劣質變質油料;2.生產過程控制不2.檢查是否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油脂不要反復煎炸使用;3.倉儲環境不合格。3.對原料庫、成品庫的環境進行監管,確保產品有良藕粉、葛根粉。添加木薯淀粉、薯淀粉等低成本淀粉。1.降低成本。人為摻假造假。1.標簽檢查,注明淀粉含量;2.查明企業原料,有無木薯淀粉、玉米淀粉、馬玲薯淀粉,以及來源不明和無法辨別屬性的淀粉;3.對銷售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的產品予以重點關注。冷凍飲品冷凍飲微生物超標問題,主要涉及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兩個指標。1.生產過程控制不嚴。標。1.檢查是否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中的衛生條件,改冰淇淋。單增李斯特菌污染。1.原料帶入;標。1.檢查是否嚴格控制原料、加工環節及貯藏、運輸等環節污染單增李斯特菌的可能性。2.加工及貯存過程污染。明膠。1.降低成本。使用非食用物質。“食品添加劑”字樣;2.抽檢原料明膠中六價鉻和砷含量(輔助判斷)。速凍食品微生物超標問題,檢出菌落總1.生產過程控制不嚴。標。1.檢查是否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中的衛生條件,改品名風險隱患項目數和大腸菌群薯類化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標問題,檢出鋁1.生產過程控制不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加強GB2760宣傳培訓,督促企業履行主體責任,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2.進貨查驗把關不嚴。2.檢查企業的進貨檢驗記錄及供應商資質材料,避免因原料帶入問題導致添加劑超標。3.產品監測。品質指標酸價1.生產過程控制不嚴。不達標。1.檢查是否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嚴禁使用已膨化食超范圍使用甜味劑。1.增加甜味。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膨化食品生產原料中是否有糖精鈉、甜蜜素等甜味劑;2.抽檢糖精鈉、甜蜜素。糖果制品糖果。微生物菌落總數超標。1.生產過程控制不嚴。標。1.檢查糖果生產過程中是否注意容器的清洗消毒,保存條件要符合生產規定,個人衛生和廠區衛生條件要品質指標還原1.進貨查驗把關不不達標。1.檢查是否加強原料控制,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2.降低成本。2.檢查生產過程控制情況,包括優化生產工藝,注意原料配比,嚴控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投料時將淀粉糖等單糖投入多,蔗糖投入少或不投入,偷工減料的行巧克力及巧克人為摻假造假。1.現場檢查生產非代可可脂巧克力的企業,有無代可可脂原料,對其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原料供應商品名風險隱患項目力制品。資料進行核查,嚴格做到索證索票;2.如果發生巧克力質量欺詐的事故,立即對市場流通的此類產品進行針對性的監督檢查。茶葉及相關制品茶葉。農殘超標。1.進貨查驗把關不嚴。農藥殘留超標。1.檢查是否加強原料管控,避免采購農殘超標的原料,嚴格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原料清洗應徹底。違法添加鉛鉻綠等可改善外食用物質。1.改善外觀、著色(質級較次的茶葉添加鉛鉻綠改善茶葉的賣相)。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生產場所是否有鉛鉻綠色素等非食用物2.抽檢鉛鉻綠等色素。超范圍使用檸檬黃、日落黃、劑。1.改善外觀、著色(質級較次的茶葉添加檸檬黃等色素改善茶葉的賣相)。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生產場所是否有檸檬黃等色素;2.抽檢檸檬黃等色素。添加淀粉、蔗糖。質級較次的茶葉添加淀粉、蔗糖改善增加茶葉重量。人為摻假造假。1.現場檢查生產現場是否有淀粉、蔗糖;2.抽查檢驗茶葉中淀粉指標(參照其它產品檢驗淀粉的方法,僅參考);3.抽檢茶葉中蔗糖指標(雖然有蔗糖的檢測方法,但由于茶葉成分中本身存在蔗糖,致使檢測無法判定結果是人為添加還是自然存在的,因而需從管理角度做添加滑石粉。1.質級較次的茶葉人為摻假1.現場檢查生產單位是否有滑石粉;品名風險隱患項目添加滑石粉改善茶葉的賣相,增加茶造假。2.抽檢滑石粉。酒類白酒。甲醇超標。1.釀酒原料中含有的果膠質過高;不達標。1.檢查進貨記錄,督促企業減少果膠質過高原料的使用,如過熟的或腐敗的水果、薯類以及野生植物(如橡子);2.建議不使用黑曲霉菌作為糖化劑;2.使用黑曲霉菌作為糖化劑及醇酒工3.督促企業加強工藝控制。氰化物超標。1.釀酒原糧采購把關不嚴;不達標。1.督促企業使用合格的原料釀造,特別是農殘不得超2.購進不合格酒精。2.如有用食用酒精勾調白酒,要求企業必須對酒精原料嚴格把關控制,履行原料驗證程序,同時對食用酒精進行批批送檢,確保原料合格;3.加大對散裝白酒、大容量白酒的抽檢。超范圍使用安賽蜜、甜蜜素、1.增加甜味。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加強GB2760宣傳培訓,督促企業履行主體責任;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杜絕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現象。塑化劑污染。1.因使用含塑化劑管道、容器造成;1.檢查采購的原輔材料;2.發酵時采用塑料薄膜直接覆蓋。2.加強生產現場檢查,要求企業盡量不采用塑料容器、管道,不用塑料薄膜直接覆蓋發酵原料;品名風險隱患項目3.產品監測。使用工業酒精1.降低成本。人為摻假造假。1.加大對散裝白酒、大容量白酒的抽檢,對甲醇指標異常的再作進一步檢查;2.督促生產企業落實進貨查驗記錄制度;3.現場檢查是否有來歷不明的酒精。添加咖啡因。1.以次充好。人為摻假造假。1.現場檢查是否有咖啡因原料;2.產品抽檢咖啡因(采用其它產品的檢驗方法,僅作用液態法、固液法白酒冒充固1.降低成本。人為摻假造假。1.現場檢查生產過程和工藝記錄,規范生產行為;2.抽查標簽。配制酒。品質指標酒精1.生產過程控制不嚴。質量指標不達標。1.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確保樣品封裝良避免酒精度揮發損失;添加未經允許可用于普通食1.增加賣點,宣傳其保健作用或功能性。使用非食用物質。1.檢查進貨查查驗記錄;2.現場檢查是否存在相關違規添加物質;3.檢查產品標簽。那非、淫羊藿等藥品。1.宣稱壯陽、補腎,使用非食用物質。1.加大對銷售渠道為集貿市場、批發市場的散裝配制酒、大容量配制酒的抽檢;2.現場檢查有無違規物質;3.抽檢西地那非、淫羊藿。其他發品質指標不達1.生產過程控制不1.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品名風險隱患項目酵酒及蒸餾酒感官、酒精度、酸乙酯、β-苯嚴。不達標2.加強成品檢測。安賽蜜等甜味劑超標。1.增加甜味。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加強GB2760宣傳培訓,督促企業履行主體責任;2.檢查是否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杜絕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現象;3.檢查是否嚴格進貨查驗和產品抽檢,避免因原料帶入問題導致添加劑超標。葡萄酒及果酒。違反規定使用胭脂紅、誘惑紅、莧菜紅等著色劑。1.改善色澤。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是否有胭脂紅、誘惑紅、莧菜紅等著色劑;2.抽檢產品檢測胭脂紅、誘惑紅、莧菜紅等著色黃酒。1.降低成本。人為摻假造假。1.現場檢查生產企業是否有糖漿、食用酒精等原料;2.抽檢黃酒中總糖、總酸項目(輔助判斷)。啤酒。用工業級二氧化碳代替食用1.降低成本。使用非食用物質。1.加強監管,現場檢查生產企業是否有使用工業級二氧化碳。蔬菜制品醬腌菜。標問題,主要是二氧化硫殘留量、苯甲酸、安1.增白呈味。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加強GB2760宣傳培訓,督促企業履行主體責任;2.檢查是否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杜絕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現象;3.檢查是否嚴格進貨查驗和產品抽檢,避免因原料帶品名風險隱患項目不合格。入問題導致添加劑超標。污染物亞硝酸1.生產過程控制不嚴。其他污染物超標。1.檢查是否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嚴格執行加工過程中的腌制時間。標問題,主要是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不合格。1.生產過程衛生條件控制不嚴。標。1.檢查是否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中的衛生條件,包裝容器清洗消毒到位,員工應注重個人衛生,改善儲存條件,避免二次污染。使用含羅丹明1.采購的辣椒粉中等工業染料。使用非食用物質。1.查驗進貨記錄,辣椒粉中蘇丹紅、羅丹明B等指必須要有相關合格證明,對購進的農副產品等無法提供合格證明的,應由企業自行檢驗或委托檢驗合格后,方能使用;2.現場檢查有無含羅丹明B、蘇丹紅等工業染料的原3.抽檢原料辣椒粉中蘇丹紅、羅丹明B等指標。使用霉變原輔1.生鮮原輔料(如生姜、大蒜、辣椒等)貯存保管不當。真菌毒素污染。1.檢查原輔料庫房是否具備相應的貯存條件;2.原料篩選處理不當,未及時剔除腐2.現場檢查是否對霉變、腐爛的食品原料清理干凈,查驗是否符合相應工藝文件和操作規程。1.使用水泥腌制池金屬污染物超標。1.現場檢查腌制池材質。2.加強對鉻的抽檢。超限量使用胭1.改善色澤。食品添加1.現場檢查是否有胭脂紅、莧菜紅等著色劑;品名風險隱患項目脂紅、莧菜紅等著色劑。劑不規范使用。2.抽檢胭脂紅、莧菜紅等著色劑;3.對色澤鮮艷的產品進行重點檢查;4.督促企業按照GB2760的要求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得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濫用胭脂紅、莧菜紅等著色藍等著色劑。1.改善色澤。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是否有亮藍等著色劑;2.抽檢亮藍等著色劑,把關產品質量,在源頭上減少不合格產品對消費者帶來的危害;3.對色澤鮮艷的產品進行重點檢查;4.督促企業按照GB2760的要求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得在食品加工中超限量使用著色劑;5.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公眾法律意識,暢通投訴渠鼓勵公眾舉報投訴生產經營違法行為,促進社會共超限量使用日落黃、檸檬黃等著色劑。1.改善色澤。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是否有日落黃、檸檬黃著色劑;2.抽檢日落黃、檸檬黃等著色劑,把關產品質量,在源頭上減少不合格產品對消費者帶來的危害;3.對色澤鮮艷的產品進行重點檢查;4.督促企業按照GB2760的要求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得在食品加工中超范圍使用著色劑;5.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公眾法律意識,暢通投訴渠鼓勵公眾舉報投訴生產經營違法行為,促進社會共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劑。1.保鮮、延長保質期。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嚴格落實醬腌菜的生產許可制度,嚴格許可現場審核,現場核準企業生產的產品與產品配方在生產許可品名風險隱患項目2.現場檢查是否有苯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劑;3.抽檢苯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劑;4.督促各地加強對食品生產小作坊從業人員開展食品安全培訓,督促食品生產小作坊自覺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5.重點清查生產條件差、工藝落后、原料不符合要求的小作坊;6.加大對產品的監督抽檢及發現問題的后處置力度。超限量使用甜蜜素、糖精鈉等甜味劑。1.增甜。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是否有糖精鈉、甜蜜素等甜味劑;2.抽檢糖精鈉、甜蜜素等甜味劑;3.強化對產品的抽檢與規范,加大對產品的監督抽檢及發現問題的后處置力度;點抽樣檢驗消費者反映較多和本地區消費量大的食5.督促各地加強對食品生產小作坊從業人員開展食品安全培訓,督促食品生產小作坊自覺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6.開展專項整治,嚴厲打擊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腌漬食用菌。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和1.延長保質期。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加強GB2760宣傳培訓,督促企業履行主體責任,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杜絕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現象;品名風險隱患項目苯甲酸等防腐劑。2.檢查生產過程控制情況,一是科學設置生產工藝;二是正確使用食品防腐劑;三是采用動態消毒技術等先進的食品消毒技術,對食品車間進行殺菌消毒,以預防微生物對食品的污染、減少食品防腐劑的使用量。用菌、腌漬食用菌。違法添加熒光增白劑等非食用物質。1.增白。使用非食用物質。1.抽檢是否含有熒光增白劑;2.嚴格落實食用菌食品的生產許可制度,嚴格許可現場審核,現場核準企業生產的產品在生產許可范圍內;3.現場檢查有無違規物質;4.加大發現問題的后處置力度。5.督促各地加強對食品生產從業人員開展食品安全培訓,督促食品生產者自覺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6.暢通投訴渠道,鼓勵公眾舉報投訴食品小作坊生產1.增白。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2.檢查生產過程中是否使用來歷不明白色粉菜。濫用硫酸銅。1.還原原色;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檢查生產企業原料倉庫是否有硫酸銅;2.防蟲殺蟲保鮮。2.抽檢銅含量是否異常(輔助判斷)。菜(銀耳、黃花菜、竹筍硫磺等能漂白、防腐的非食用物質。1.漂白、防腐。使用非食用物質。1.檢查生產企業原料倉庫是否有硫磺等原料,以及來源不明和無法辨別屬性的物料;2.對色澤異常潔白、有異味的產品進行重點檢查;3.重點檢查銷往批發和集貿市場的銀耳等干制蔬菜;品名風險隱患項目4.抽檢二氧化硫是否超標;5.暢通投訴渠道,鼓勵公眾舉報投訴食品小作坊生產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品質指標酸價和過氧化值不1.生產過程衛生條件控制不嚴。不達標。1.檢查是否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嚴禁使用已經變質的油作為原料,或長期重復使用食用油;2.對樣品成品庫的環境進行監管,確保產品有良好的儲存條件,避免產品酸敗。標問題,主要檢出二氧化硫不合格。1.增白。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加強GB2760宣傳培訓,督促企業履行主體責任;2.檢查是否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行為進行嚴肅處置;3.加強產品抽檢。使用霉變等不1.烘炒類食品中的原料容易出現霉不達標。1.嚴格進貨查驗;2.芝麻糊中原料大米為陳化糧。2.檢查原料和成品庫房貯存條件是否符合要求;3.檢查生產現場是否有霉變等不合格原料。超范圍使用滑石粉。1.增加重量、改善色澤。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炒貨生產企業,有無滑石粉或白色不明粉2.檢驗是否為滑石粉。超范圍使用明礬。1.讓瓜子不容易受潮變軟,保持好的食品添加劑不規范1.檢查生產企業進貨查驗記錄制度是否符合相關規品名風險隱患項目口感。使用。2.現場檢查是否有明礬;3.加強抽檢。1.著色。使用非食用物質。1.檢查生產企業進貨查驗記錄制度是否符合相關規2.現場檢查是否有羅丹明B等工業染料;3.加強抽檢。使用蘇丹紅I、1.著色。使用非食用物質。1.檢查生產企業進貨查驗記錄制度是否符合相關規2.現場檢查是否有工業染料蘇丹紅I、Ⅱ、IⅢ、IV;3.加強抽檢。1.著色。使用非食用物質。1.檢查生產企業進貨查驗記錄制度是否符合相關規2.檢查生產現場和庫房。硫磺等非食用1.漂白、防腐。使用非食用物質。1.檢查生產企業原料倉庫是否有硫磺等原料,以及來源不明和無法辨別屬性的物料;2.對色澤異常潔白、有異味的產品進行重點檢查;3.抽檢二氧化硫是否超標。分裝企業偽造生產日期和保1.延長保質期。食品信息造假。1.查看供方企業的生產許可證副頁及產品合格證明是否和分裝產品的標識一致。根據《衛生部關于食品分督發〔2004〕310號)明確規定,分裝食品的產品保質品名風險隱患項目除巴旦木、開心果、杏仁、榛子和巴西堅果外的堅果制品。標。1.原料霉變。真菌毒素污染。1.檢查原料是否存在過期、失效、變質、污穢不潔和受到其他污染的情況以及原料清理情況;2.檢查庫房貯存條件是否符合要求;3.加強抽檢。食糖。品質指標色值1.生產過程控制不嚴。不達標。白砂糖。硫磺等非食用物質。1.漂白、防腐。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企業白砂糖成品,顏色太過亮白則有可能過量使用硫磺等非食用物質漂白;2.檢查加工投料記錄及原料驗收記錄、原料車間;3.分裝企業檢查其進貨記錄,是否從非正規渠道和廠家進貨;4.抽檢二氧化硫殘留量是否超標。水產制品風味魚制品。微生物菌落總數超標。1.生產過程衛生條件控制不嚴。標。1.檢查是否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中的衛生條件,包裝容器清洗消毒到位,員工應注重個人衛生,產品包品質指標酸價超標。1.生產過程控制不嚴。不達標。1.檢查是否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嚴禁使用已經變質的油作為原料;品名風險隱患項目2.對樣品成品庫的環境進行監管,確保產品有良好的食品添加劑苯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加強GB2760宣傳培訓,督促企業履行主體責任;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杜絕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現象;2.檢查生產過程控制情況,一是科學設置生產工藝;二是正確使用食品防腐劑;三是采用動態消毒技術等先進的食品消毒技術,對食品車間進行殺菌消毒,以預防微生物對食品的污染、減少食品防腐劑的使用量。產品。物超標。1.進貨查驗把關不金屬污染物超標。1.檢查是否加強原料水產品進貨查驗,要求水產品原料進貨方必須提供鎘含量合格檢測報告書,避免采購鎘含量超標的原料;2.生產過程控制不嚴。2.檢查生產過程中產品是否避免接觸到含鎘的容器;3.生產過程中用到的輔料如鹽等應進行檢測其重金屬水產品。原料違法使用硝基呋喃類藥雀石綠等禁用獸藥。1.養殖過程中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抗感染。使用禁用獸藥。1.抽樣檢驗;2.加強日常監督檢查,督促水產品生產企業加強原料采購驗證,自檢或送檢。使用磺胺類、喹諾酮類、四環素、β一內酰胺酶等抗生素。1.養殖過程中作為獸藥殘留超標。1.抽樣檢驗;2.加強日常監督檢查,督促水產品生產企業加強原料采購驗證,自檢或送檢?;烊牒喻兌?.未對食品原料進生物毒素1.檢查進貨查驗記錄,是否對原料嚴格把關和挑選;品名風險隱患項目素等生物毒素的食品。行嚴格篩選,導致含河鲀毒素等生物毒素的食品(河鲀、刺規、云斑裸頰蝦虎魚、加州蠑螈、織紋螺等)混入。污染。2.現場檢查是無法有含河鲀毒素的食品;3.核實是否對挑撿出的有毒魚種、螺類等食品進行統甲醛等非食用物質。改善外觀和質地、防腐、漂白。使用非食用物質。1.檢查水產品生產企業現場是否有甲醛等非食用物2.抽檢是否含用甲醛非食用物質。用火堿等非食用物質。1.改善外觀和質地、防腐。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水產品加工場所有無工業用火堿及其他不等涂抹檸檬黃、劑。1.改善色澤。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有無檸檬黃、日落黃或黃色物質;2.抽檢是否含檸檬黃、日落黃等著色劑。鮮海魚、黃花魚等涂抹工業染料。1.著色、降低成本。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有無堿性橙、酸性橙或其他工業染料;2.抽檢是否含堿性橙、酸性橙等工業染料。魚丸、魚糜、海參等添加硼砂。1.增加水產品的爽滑,吸引更多顧客。人為摻假造假。1.檢查魚肉制品的加工場所有無硼砂及其他白色不明2.抽檢是否含有硼砂。魚干、咸魚等使用敵百蟲、敵敵1.防腐、驅蟲。獸藥殘留超標。1.現場檢查腌制食品生產加工場所,有無敵百蟲、敵敵畏等農藥及來源不明的液體;品名風險隱患項目2.檢驗干制水產品等是否含敵百蟲、敵敵畏等非食用物質。酚和辛基酚等1.部分魚飼料含激其他污染物超標。1.檢查進貨記錄,是否購買江河野生魚;2.一些農作物使用激素催熟,激素隨地表水流進湖泊、江河。2.檢驗壬基酚和辛基酚等指標。魚干、咸魚等超范圍使用二氧化硫。1.漂白、防腐。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檢查生產企業原料倉庫是否有二氧化硫等原料,以及來源不明和無法辨別屬性的物料;2.對色澤異常潔白、有異味的產品進行重點檢查;3.抽檢二氧化硫是否超標。魚干、咸魚等使用工業硫磺等可漂白、防腐的1.漂白、防腐。使用非食用物質。1.檢查生產企業原料倉庫是否有硫磺等原料,以及來源不明和無法辨別屬性的物料;2.對色澤異常潔白、有異味的產品進行重點檢查;3.抽檢二氧化硫是否超標。蝦米。使用胭脂紅、莧菜紅等著色劑染色。1.改善產品外觀,染色。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是否有胭脂紅、莧菜紅等著色劑;2.抽檢是否含有胭脂紅、莧菜紅等著色劑。超范圍使用二氧化硫。1.漂白、防腐。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檢查生產企業原料倉庫是否有二氧化硫等原料,以及來源不明和無法辨別屬性的物料;2.對色澤異常潔白、有異味的產品進行重點檢查;3.抽檢二氧化硫是否超標。品名風險隱患項目硫磺等可漂白、使用非食用物質。1.檢查生產企業原料倉庫是否有硫磺等原料,以及來源不明和無法辨別屬性的物料;2.對色澤異常潔白、有異味的產品進行重點檢查;3.抽檢二氧化硫是否超標。魚翅。假魚翅。用明膠、甲醛等制人為摻假造假。1.檢查魚翅生產加工場所有無甲醛、明膠等不明物質;2.通過檢驗鑒別是否存在甲醛等非法添加物質;3.抽檢魚翅中的鯊魚動物源性成分。淀粉及淀粉制品淀粉制淀粉制品中食品添加劑二氧化硫殘留量及鋁超標。1.進貨查驗把關不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加強進貨檢驗的檢查,確保原料合格;2.生產過程控制不2.加強GB2760宣傳培訓,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含鋁食品添加劑(如明礬等)的核查。條。硫磺等可漂白、1.防腐、增白、保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是否有硫磺等原料,以及來源不明和無法辨別屬性的物料;2.對色澤異常潔白、有異味的產品進行重點檢查;3.抽檢二氧化硫是否超標。超范圍使用檸檬黃、亮藍等著色劑。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是否有檸檬黃或亮藍等著色劑;超范圍使用脫氫乙酸等防腐劑。1.防腐、保鮮。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是否有脫氫乙酸等防腐劑,以及來源不明和無法辨別屬性的物料;2.通過檢驗脫氫乙酸項目鑒別是否存在超限量使用食品名風險隱患項目違法添加吊白塊等非食用物質。1.增白、保鮮、增加口感、防腐。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生產企業,是否有甲醛或甲醛次硫酸氫鈉等原料,以及來源不明和無法辨別屬性的白色塊狀、粉狀物料;2.對粉絲產品表面泛白的產品進行重點檢查;在其他粉條中加入焦糖色素1.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降低成本。人為摻假造假。1.現場檢查是否有焦糖色素,企業是否有此類違法行糕點糕點。標問題突出,其甲酸、山梨酸、防腐劑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超標,另外,甜著色劑檸檬黃、亮藍也有超標情況。1.延長保質期。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加強GB2760宣傳培訓;2.檢查進貨查驗記錄,避免因原料帶入問題導致添加劑超標;3.檢查是否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違規使用品質指標酸價、過氧化值不合1.生產過程控制不不達標。1.檢查是否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嚴禁使用已經變質的油作為原料;品名風險隱患項目格問題。2.倉儲環境不合格。2.對樣品成品庫的環境進行監管,確保產品有良好的微生物超標問題,主要檢出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和霉菌超標。1.生產過程衛生條標。1.檢查是否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中的衛生條件,員工應注重個人衛生,樣品封存良好,嚴格按儲存條件存貯,避免變質;非法添加富馬1.漂白防腐、防蟲。使用非食用物質。1.加強GB2760宣傳培訓,督促企業履行主體責任;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杜絕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現象;現場檢查加工場所是否有富馬酸二2.抽檢是否含有富馬酸二甲酯。3.檢查生產過程控制情況,一是科學設置生產工藝;二是正確使用食品防腐劑;三是采用動態消毒技術等先進的食品消毒技術,對食品車間進行殺菌消毒,以預防微生物對食品的污染、減少食品防腐劑的使用量(硫酸鋁鉀、硫酸鋁銨等),1.改善口感、改善色澤。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糕點生產企業,檢查檢驗報告,檢查糕點生產制作過程,檢查膨松劑、水分保持劑、增稠劑、甜味劑、著色劑的使用情況;品名風險隱患項目造成鋁的殘留量超標;超量使用水分保持劑磷酸鹽類(磷酸鈣、焦磷酸二氫二鈉等);使用黃原膠等增稠劑;使用糖精鈉、甜蜜素等甜味劑;使用檸檬黃等著色劑。2.通過檢驗確定是否超量超限量添加?;螂宓确鞘秤梦镔|。1.漂白。使用非食用物質。使用過期的、失效的、變質的、污穢不潔的、回收的、受到其他污染的食品原輔材料(回收餡料等)再加工。1.降低成本。人為摻假造假。1.檢查原料是否存在過期、失效、變質、污穢不潔和受到其他污染的情況,特別要注意使用霉變原料或回收餡料的情況。存及運輸條件1.降低成本。標。1.查看成品庫房溫度控制(一般冷卻的溫度是±4℃-0℃,冰結溫度一般在-8℃)情況,是否安裝有空調;2.查看運輸是否有冷鏈運輸車。品名風險隱患項目虛假標注生產日期(俗稱“早1.延長保質期。食品信息造假。1.查看企業生產現場和成品庫房,核對產品生產日期。采用錫箔、鋁箔等非食品級包1.降低成本。1.檢查包裝材料的檢驗報告及其它驗證資料,是否為加工過程中使用烤鴨用油等1.降低成本。質量指標不達標。1.檢查庫房或生產現場,是否存在烤鴨用油等回收油2.抽檢產品。過期糕點換裝銷售。1.個別糕點保質期較短,有些企業將已過期的產品更換標簽后再進行銷售。假。1.檢查生產、銷售記錄及不合格食品處理、不安全食品召回記錄,應物料平衡;2.突擊檢查有無此類違法行為。粽子。濫用硫酸銅。1.粽葉染色。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檢查生產企業原料倉庫是否有硫酸銅;2.檢查煮制后的粽葉顏色是否正常:用沸水煮的話會有水變綠的現象,屬于天然色素,而且它比較不穩定,容易氧化,所以正常煮出來的水開始是綠,慢慢就變黃了。如果煮出的水,一直都是碧綠碧綠的,那么這饅頭。超范圍使用檸1.消費欺詐,如添加檸檬黃等著色劑冒充玉米饅頭。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加工場所是否有檸檬黃等色素;2.抽檢是否含有檸檬黃等著色劑。品名風險隱患項目鋁膨松劑1.改善形態。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加工場所是否有含鋁膨松劑;2.抽檢鋁的殘留量等。違法使用漂白劑硫磺熏蒸1.改善色澤。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加工場所是否有硫磺等物質;2.抽檢二氧化硫殘留量。豆制品用量比例之和、1.生產過程控制不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加強GB2760宣傳培訓;2.檢查進貨查驗記錄,避免因原料帶入問題導致添加劑超標;3.檢查是否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行為進行嚴肅處置。使用甲醛等非1.生產過程控制不使用非食用物質。1.加大執法力度,嚴打違法向食品中添加甲醛的行為,加強甲醛對人體危害的宣傳,讓經營者自學守法,相關執法部門的重錘打擊違法行為;2.現場檢查生產過程及記錄;3.加強產品抽檢。標。1.原料采購把關不真菌毒素污染。1.查看進貨記錄與驗證資料是否一致,合格證明文件或檢驗記錄與購進原料批次是否對應;2.貯存條件不符合要求。2.檢查豆坯是否存于冷藏庫,表面是否起黏糊狀;黃豆是否離地離墻存放,是否受潮、霉變等;3.加強產品抽檢。品名風險隱患項目過期產品換裝銷售。1.個別企業將已過期的產品更換標簽假。1.檢查生產、銷售記錄及不合格食品處理、不安全食品召回記錄,應物料平衡;2.突擊檢查有無此類違法行為。非發酵性豆制化鎂。使用非食用物質。1.查看庫存原料,看是否存有工業用氯化鎂。腐皮、腐竹等。黃等非食用物1.著色,使產品賣相好看。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黃色豆制品生產企業是否有堿性橙及不明黃色物質;2.抽檢是否含堿性橙II、堿性嫩黃等染色劑,重點抽違法添加硼砂、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腐竹生產企業,主要側重較小的加工企業;2.通過檢驗硼砂、吊白塊等項目鑒別是否存在違規使1.使成品變得光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豆制品生產企業,主要側重豆腐和豆腐皮的抽檢;2.通過檢驗滑石粉項目鑒別是否存在違規使用滑石豆干。超范圍使用焦加劑。1.著色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查看添加劑使用記錄,看是否存在超范圍使用添加劑的情況;2.核對投料記錄或生產記錄、添加劑使用記錄,看是違法添加二甲1.改善色澤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是否有二甲基黃、二乙基黃等黃色不明物品名風險隱患項目等非食用物質乳制品乳及乳制品。違法添加三聚氰胺等虛高蛋白含量的非食用物質。添加到牛奶中有兩種可能途徑:一種是加到原奶中,主要在奶農、奶販子、廠這4個環節,但受溶解度限制,添下溶解度為3.1克/升。另一種途徑是在奶粉制造過程中加入三聚氰胺,可不受溶解度限制大量添加。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乳制品生產企業,檢查乳制品的來源;2.抽檢三聚氰胺。內酰胺酶等可遮掩抗生素的非食用物質。1.遮掩抗生素。使用非食用物質。1.檢查入廠原料;2.產品抽檢。水解蛋白等增1.增加蛋白質含量。使用非食用物質。1.抽檢乳制品中羥脯氨酸(特殊性指標)含量是否異2.現場檢查是否有皮革水解蛋白等非食用物質。品名風險隱患項目的非食用物質。酸鈉等可保鮮的非食用物質。1.保鮮。使用非食用物質。1.現場檢查是否有硫氰酸鈉及其他不明物質;2.抽檢產品硫氰酸根。濫用納他霉素等防腐劑。1.防腐。食品添加劑不規范使用。1.現場檢查是否有納他霉素等防腐劑;2.抽檢納他霉素等防腐劑。標。1.喂養的飼料帶真菌毒素污染。1.抽檢原料乳及成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行政管理語文能力測試試題及答案
- 經濟法概論考試復習經驗試題及答案
- 新型醫療器械使用試題及答案
- 行政法學職業道路試題與答案指導
- 行政管理實戰案例分析及答案
- 行政管理專科語文測試策略及試題答案
- 健康護理服務模式試題及答案分析
- 2025年衛生資格考試科目分析與答案
- 執業藥師考試中的科研能力培養及試題答案
- 2025年經濟法概論厚度試題及答案
- 增大柱截面加固施工方案
- 艦載小口徑轉管炮未來應用及關鍵技術研究
- 商業地產運營管理作業指導書
- 個人信息安全保密協議
- 六年級數學競賽試題及答案(六套)
- DBJ50T-476-2024 市政管網監測技術標準
- 2024-2030年中國智能音箱行業消費態勢及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反比例函數函數K的幾何意義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獲獎課件
- 2024-2030年中國回收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分析報告
- 會議保障實施方案
- 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