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化單元整合學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化單元整合學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化單元整合學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化單元整合學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化單元整合學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四單元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化單元整合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化一、近現代史主要文學流派的演化及其特點二、19世紀以來的世界藝術的內容與特征1.內容(1)19世紀以來,歐洲藝術從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過渡:①美術方面:經驗了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等階段以后,現代派起先主宰畫壇。②音樂方面:現代音樂伴隨著現代聲光電技術的進步而崛起,并出現多種流派。③影視藝術方面:電影漸漸進入“有聲電影”階段,世界電影走向旺盛。而電視的獨創則更是變更了人類的生活方式,成為最受大眾歡迎的媒體。(2)二戰后,歐美出現與傳統戲劇風格迥異的戲劇流派——荒誕派,反映了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機與苦悶,與之相對應的還有晦澀難懂的現代主義文學。2.特征(1)由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過渡,流派眾多。(2)藝術總體趨勢是平民化,為廣闊民眾所接受。(3)政治、經濟的發展、變動,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文化的發展。1.(2024·全國卷Ⅱ)1836年,俄國聞名戲劇家果戈里發表劇作《欽差大臣》,描寫的是一名小官吏路過某偏僻小城,當地人們誤把他當作欽差大臣而競相巴結、行賄。該作品(B)A.抨擊了資本主義政治腐敗 B.揭露了專制體制的腐朽C.體現了浪漫主義文學風格 D.諷刺了拜金主義的風氣解析:由材料“1836年”可知俄國為沙皇專制統治時期,故A項錯誤;由材料內容可知該作品為現實主義文學,揭露沙皇專制和農奴制下的黑暗,故B項正確;浪漫主義文學產生于18世紀末至19世紀30年頭的西歐,因對理性王國的悲觀故寄希望于將來,故C項錯誤;拜金主義強調以金錢為崇拜對象,由材料“誤把他當作欽差大臣”可知崇拜的是權力而非金錢,故D項錯誤。2.(2024·全國卷Ⅲ)下圖為近代以來具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這四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來(D)A.傳統美術流派相繼被淘汰B.理性思維的不斷深化C.批判精神備受重視的趨勢D.美術流派演化的歷程解析:題圖這四幅圖分別是新古典主義、現實主義、印象畫派和現代主義的作品。新古典主義之后是浪漫主義,然后是現實主義、印象主義和現代主義,新的美術流派出現,并不代表傳統的美術流派被淘汰,因而不能說相繼被淘汰,故A項錯誤;新古典主義強調理性,而現實主義、印象畫派和現代主義大都未強調理性,故B項錯誤;現實主義具有批判精神,而印象畫派和現代主義并不具有批判精神,故C項錯誤;從新古典主義到現代主義,反映了近代以來世界美術的發展演化,故D項正確。3.(2024·北京卷)電影往往是社會現實與輿論的一種反映。1943年,好萊塢拍攝了一些歌頌蘇聯的電影,比如《光榮的日子》《出訪莫斯科》等。1948年,蘇聯對美國的威逼成為好萊塢電影的重要主題之一,這類影片有《鐵幕背后》《紅色威逼》等。與這一時期電影主題轉變相關的政治背景有(A)①“杜魯門主義”的提出②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③聯合國成立 ④不結盟運動興起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題干中電影主題轉變的時間是1948年,轉變后的主題是“威逼”,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了“杜魯門主義”,標記著美蘇冷戰的起先,故①正確;1949年,為了在軍事上對抗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美國牽頭成立了北約,故②正確;聯合國成立于1945年,其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國際合作,與題干主旨不符,故③錯誤;不結盟運動興起于20世紀50年頭中期,是新獨立的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為了擺脫美蘇限制和維護獨立而醞釀的,與題干主旨不符,故④錯誤。A項符合題意。4.(2024·江蘇卷)近代某畫家的油畫中這樣描繪:畫面中心聳立著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畫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邊工作;右邊是幽靜的小鎮和高高的拱橋;天上的云彩和落日好像在保佑著教堂和小鎮。這一切讓人顯得特別渺小。有學者認為,該畫充溢對自然的贊美,富有宗教神奇感。據此推斷這幅畫屬于(B)A.現實主義流派B.浪漫主義流派C.印象主義流派D.現代主義流派解析:現實主義流派是以寫實手法來表達一切,注意表現社會現實,與“該畫充溢對自然的贊美”風格不一樣,故A項錯誤;浪漫主義流派多以壯麗的自然為素材,注意藝術家的主觀性和自我表現,表現激烈奔放的感情,材料中畫家的油畫內容是對自然的描繪,“有學者認為,該畫充溢對自然的贊美,富有宗教神奇感”,符合浪漫主義的風格,故B項正確;印象主義流派的基本特點是以光和色作為相識世界的中心,客觀再現個人瞬間視覺印象,強調繪畫的審美功能,與材料中畫家油畫的風格不符,故C項錯誤;現代主義流派是20世紀興起的美術流派,具有代表性的立體派將繪畫對象分解為若干幾何圖形,然后加以主觀的并置、重疊,與材料中畫家油畫的風格不符,故D項錯誤。5.(2024·廣東卷)有文學家宣稱:“我給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風暴。”他的文學理念屬于(A)A.浪漫主義 B.現代主義C.現實主義 D.古典主義解析:從材料“我給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可知,作者對歐洲社會秩序的重建充溢了美妙的向往,具有志向主義色調,從材料“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風暴”可以看出作者運用了想象和夸張的手法,其創作風格符合浪漫主義的特點,故A項正確;現代主義是反傳統、反理性的,不符合題意,故B項錯誤;現實主義強調再現社會風貌,揭露和批判社會的罪惡,不符合題意,故C項錯誤;古典主義強調在創作理論上仿照古代,主見依據規定的創作原則進行創作,追求藝術完備,不符合題意,故D項錯誤。6.(2024·福建卷)列夫·托爾斯泰被列寧譽為“俄國千百萬農夫在俄國資產階級革命快到來時候的思想和心情的表現者”。材料表明,托爾斯泰是(C)A.農夫運動的引領者 B.資產階級革命的提倡者C.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D.宏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解析:依據所學可知,托爾斯泰是作家,不是農夫運動的引領者、資產階級革命的提倡者,也不是宏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故A、B、D三項錯誤;材料據“俄國千百萬農夫在俄國資產階級革命快到來時候的思想和心情的表現者”說明列夫·托爾斯泰的文學作品客觀、照實地反映了當時俄國農夫的狀況,屬于批判現實主義文學,C項符合題意。7.(2024·江蘇卷)對西方某一美術流派有這樣的批判:它看不到將來,經常把希望寄予在空想的世界里,因而與生活脫節,在把將來志向化的同時,有時也導致藝術家走向悲觀的道路。據此推斷這一流派是(A)A.浪漫主義B.現實主義C.印象主義D.現代主義解析:拿破侖統治結束后,人們對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國”感到悲觀,尋求新的精神寄予,產生了浪漫主義美術,它注意表現人的感情,與“經常把希望寄予在空想的世界里……把將來志向化”相符,故A項正確;現實主義美術注意表現社會現實,與“與生活脫節”不符,故B項錯誤;印象派借助當時間學領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探討,強調捕獲光和色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