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光現象》_第1頁
人教版八上《光現象》_第2頁
人教版八上《光現象》_第3頁
人教版八上《光現象》_第4頁
人教版八上《光現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31頁物理單元作業設計——第四章光現象一、單元信息基本信息學科年級學期教材版本單元名稱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人教版光現象單元組織方式團自然單元重組單元課時信息序號課時名稱對應教材內容1光的直線傳播第四章第一節2光的反射第四章第二節3平面鏡成像第四章第三節4光的折射第四章第四節5光的色散第四章第五節二、單元分析(一)課標要求本章內容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屬于“運動和相互作用”這一主題,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通過設計多種學習活動,重視物理概念的建構過程,促進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引導學生在問題解決中提升能力,發展核心素養。教學內容應盡量結合學生生活中的實際情境,通過觀察、實驗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尋找證據,歸納總結出一般性的規律,鼓勵學生勇于質疑,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在科學探究活動中,要注重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學生留出恰當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通過科學方法收集證據,得出結論;引導學生解釋得出結論的理由,并對探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估、反思和交流。充分利用科學史料,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感。解答習題是學生學習自主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這對鞏固所學知識、發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好處。但是,不要把解答習題視為學生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同時,在設計和安排學生的習題時,應注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注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死記硬背、生搬硬套。具體要求如下:2.3.3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通過實驗,了解光的折射現象及其特點。2.3.4探究并了解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及應2.3.5了解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探究并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2.3.6通過實驗,了解白光的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現象。第2頁共31頁(二)教材分析1.單元知識結構(圖1)和素養點(圖2)第3頁共31頁2.內容內在邏輯分析本章主要學習光的直線傳播、光速、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鏡成像特點、光的折射特點、光的色散等基礎知識。教材編排從縱向看知識聯系緊密,層層深入,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遇到其他物質是會發生反射——遇到透明物質會發生折射,邏輯關系清晰;從橫向看各知識點都是從學生常見的生活現象出發,再經過探究和學習,引導學生從現象深入到本質,再將相關知識應用于實際,體現了物理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理念。(三)學情分析學生在生活中已積累了大量的光學現象,在小學科學課上也學習了一些淺顯的光學知識,但是對知識的認識不全面,不系統,且各知識點彼此孤立。需要在本章的學習中加以深化和系統化。通過前三章的物理學習,學生對于物理學常用第4頁共31頁的科學探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此程序在本章學習中多次用到,要讓學生體會到此探究過程的重要性。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一)知識與作業目標章節知識與作業目標4.11.了解光源。2理解光的直線傳播知識及應用,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4.23.了解光的反射現象,能區分鏡面反射和漫反射。4.認識光的反射定律。5理解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36.了解平面鏡成像特點,認識生活中的平面鏡成像現象。7.了解虛像的形成原因。8.初步了解凸面鏡、凹面鏡及其應用。4.49.了解光的折射現象和折射規律。10.了解光在不同物質中發生折射現象時光線的偏折規律。11.知道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512.了解太陽光譜,了解色散現象。13.知道色光的三原色。14.了解紅外線和紫外線在生活中的應用。(二)核心素養物理觀念1.通過生活實例,知道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的傳播特點,記住光的傳播速度。2.通過生活及實驗現象,知道反射現象和折射現象。3.通過實驗探究,知道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規律,了解光在空氣與水或玻璃中發生折射時光線的偏折規律。4.通過實驗探究,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及生活中的應用。5.通過生活現象,知道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區別及應用,知道色散現象,認識紅外線和紫外線及應用。科學思維1.知道用“光線”模型研究光和傳播路徑和方向。能用作圖的方法分析或呈現光的反射、折射和平面鏡成像。2.能根據實驗現象進行科學推理得出光路具有可逆性。3.知道轉換法在顯示光路時的應用,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知道等效替代法在顯示虛像時的作用。4.經歷光線傳播、反射、折射、平面鏡成像的研究過程,能通過對大量生活和實驗現象進行歸納分析,得出結論??茖W探究1.通過實驗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鏡成像特點,具有制訂簡單的科學探究方案的能力。2.體驗科學探究的流程,初步具有對科學探究過程和結果作出解釋的能力,形成科學探究的意識,。第5頁共31頁3.能在探究中學會獨立思考、自我反思,并樂于與他交流??茖W態度與責任1.通過對光現象在生活和社會中應用的了解,體會物理學對人類認識深化及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2.通過對光污染、紅外線和紫外線的了解,能關注科學技術對自然環境、人類生活的影響,形成環境保護的意識。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物理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課程,具有基礎性、實踐性的特點。作業設計要緊扣物理學科特點,引導學生養成科學的思維習慣,進而學會學習;引領學生認識科學、技術、社會、環境之間的關系,形成科學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針對學生特點,要緊扣學習目標進行分層作業設計,注意作業的基礎性與發展性相結合,充分發揮評價功能。針對本部分的知識特點,將單元作業設計為單元實踐性作業、課時作業和單元檢測作業三部分。單元實踐性作業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為基礎,盡量涵蓋整個單元的核心內容,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課時作業中均設計有活動作業、課堂作業和分層課后練習,并根據不同知識內容點設計相應的實踐性作業。單元檢測作業兼顧基礎性與選拔性,并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和教學內容設計一定的探究性作業和學科整合類作業。五、單元實踐性長作業(一)作業內容——調查研究光污染生活在城市中的你有多久沒有看到璀璨的星空了?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美起來了,城市亮起來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光污染。光污染是指現代城市建筑和夜間照明產生的直射光、散射光、反射光和眩光等對人、動物、植物造成干擾或負面影響的現象,屬于一種新型的環境污染。結合《光現象》一章的學習,我們分組對光污染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本活動有以下目的要求:1.認識和了解光污染的有關知識。2.調查研究光污染的危害。3.調查城市光污染的來源,并結合所學知識提出有關建議4.在調查研究過程中學會合作交流,體會物理學與社會、自然的關系,強化環境保護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5.形成一篇《光污染》的研究性學習報告(二)任務分解對應章節子任務核心知識點4.11.調查了解什么是光污染2.查找光污染的來源中有哪些光源3.研究有哪些事例中用到了光的直線傳播知識,如何減少相關的光污染。光源、光線、光的直線傳播知識4.21.研究光污染的來源中哪些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的反射現象、光的反射定律、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第6頁共31頁2.如何利用反射知識減弱光污染的影4.31.調查平面鏡成像在社會和生活中的負面作用。2.調查凹面鏡在光污染現象中的作用3.調查實際應用中是如何避免這這種影響的,或提出自己的解決思路。平面鏡成像特點、成像原理、凹面鏡對光線的作用4.41.通過查閱資料和走訪,了解光污染對水生生物的影響,思考光線的傳播過程。光的折射規律4.51.調查霓虹燈、黑光燈所產生的光污染光污染現象。2.了解紅外線、紫外線對人體的影響。光的色散、紅外線、紫外線交流展示匯總材料,交流討論,形成調查報告。綜合應用第7頁共31頁六、課時作業(一)課前作業題目編號001作業性質活動作業完成時長具體題目放一段美麗的城市夜景畫圖,請同學們列舉光在生產生活中意義或應用。展示自我對光的了解,加深對光的感性認識。答案回答合理即可。作業評價1.小組成員展示自我對光的了解,對光的感性認識程度;優秀良好合格2.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度;優秀良好合格3學生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通過展示五彩斑斕的光現象圖片引入新課,讓學生感知光的美麗和巨大的應用價值而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作業分析難度團較易中等較難來源引用改編團原創(二)課堂作業題目編號001作業性質練習作業完成時長具體題目觀察以下圖片,回答如下問題:太陽發光水母螢火蟲點燃的蠟燭以上這些物體的共同點是什么?什么是光源?如何分類?你能舉出生活中光源的例子嗎?鉆石和月亮是不是光源?答案都能發光。能夠發光的物體都叫光源。光源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兩類,例如太陽、螢火蟲、點燃的蠟燭、水母......鉆石和月亮不是光源。作業評價1.樂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優秀良好合格2.通過對光現象分析,歸納出光源的概念;優秀良好合格3.能找出各種可以發光的物體,優秀良好合格第8頁共31頁并按不同的分類方法進行分類。設計意圖培養歸納能力,拓展視野,培養思維能力。作業分析難度團較易中等較難來源引用改編團原創題目編號002作業性質研究作業完成時長具體題目觀察以下圖片,思考并討論以下問題:(1)與聲的傳播比較,光的傳播是否需要介質?舉例說明。做一做如上,在暗室里,將一束光分別射入有煙霧的空氣中,加入牛奶的水中,玻璃中,觀察光的傳播路徑,你看到了什么現象?小組討論總結光是怎樣傳播的?答案(1)不需要,例如陽光穿過太空普照大地。(2)光沿直線傳播。(3)光在同種、均勻、透明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作業評價1.對科學探究的參與度;優秀良好合格2.對實驗現象處理的能力;優秀良好合格3.小組合作,對知識點的歸納總結的準確程度。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不同條件下進行實驗才能得出規律性的知識。作業分析難度較易團中等較難來源引用團改編原創題目編號003作業性質練習作業完成時長具體題目晚上,小明在窗前看書,室外路燈的光線柔和的照進來。如圖,AB是窗口,C是路燈,請用作圖法畫出小明在室內能看到點光答案如上右圖。第9頁共31頁作業評價1.對光線概念的理解程度;優秀良好合格2.利用光沿直線傳播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優秀良好合格3.畫簡單的光路圖的能力。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指導學生用所學知識分析生活中的常見現象,體會它的應用。作業分析難度較易團中等較難來源團引用改編原創題目編號004作業性質活動作業完成時長具體題目分析以下實際問題:a.由于激光具有亮度高、方向性強、單色性好等特點,在工程、醫療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如圖1利用激光準直可以挖掘出筆直的隧道。b.體育課上同學們排隊時,說說怎樣才能把隊伍排得更直。c.日食、月食、手影(如圖2)的形成原因。答案由光沿直線傳播的知識解釋以上現象,回答合理即可。作業評價1.能獨立思考,對相關光現象提出自己的見解;優秀良好合格2.能利用光沿直線傳播的知識解釋生活生產中的現象;優秀良好合格3.學生積極發言,及語言的組織歸納能力。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讓學生大量列舉光沿直線傳播應用實例,感受光的直線傳播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激起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能動性。作業分析難度較易團中等較難來源引用團改編原創題目編號005作業性質閱讀作業完成時長具體題目雷電交加的夜晚,當我們看到閃電發出的刺目亮光時,就會下意識地捂上耳朵:(1)閃電和雷聲同時發生,為什么先看見閃電后聽到雷聲?(2)光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快慢有什么規律?答案(1)空氣中光比聲音傳播的快。(2)v空氣>v水>v玻璃作業評價1.能培養學生的歸納理解能力;優秀良好合格2.能通過對比分析的方法知道光速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優秀良好合格第10頁共31頁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從生活事例歸納規律的能力,進一步體會光速很大,加深對光速的感性認識。作業分析難度團較易中等較難來源引用改編團原創(三)課后作業(A組)題量完成時間題目1.能夠的物體叫光源。①太陽;②月亮;③星星;④碎玻璃片;⑤蠟燭的火焰;⑥無影燈;⑦鉆石;⑧螢火蟲;⑨小彩燈;⑩水母;上述例子中一定是光源的是,一定不是光源的是,有可能是,也有可能不是光源的是。2.廣場的激光景觀扮靚了城市的夜空,如圖1廣場上空的光束顯示了光在中沿直線傳播。從環保的角度看,光柱越明亮,說明空氣中浮塵或水霧越。3.晴天,常常可以在茂密的樹下看到一個個圓形的小亮斑(如實像。4.思考以下詞語,你能用本節課的知識解釋嗎?①一葉障目;②管中窺豹。答案1.發光①⑤⑥⑧⑨⑩②④⑦③2.空氣多3.小孔成像太陽4.回答合理即可作業評價1.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來;優秀良好合格2.能從物理學視角觀察周圍事物、解釋有關現象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的應用。作業分析難度團較易團中等較難來源團引用團改編原創(三)課后作業(B組)題量完成時間題目1.在下列的一些生活場景中,利用了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特點的是()A.在樹蔭下“躲太陽”B.用放大鏡觀察細小物體C.對著平面鏡梳妝D.站在岸邊觀賞水中的游魚2.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光的傳播速度將()A.增大B.不變C.減小D.先增大,后減小第11頁共31頁3.晚上當你在路燈下行走時,會發現自己的影子長度一直在發生變化,其變化情況應該是()A.逐漸變長B.逐漸變短C.先變長,再變短D.先變短,再變長4.“光年”是天文學上常用的長度單位,“光年”就是光在一年時間內傳播的距離。那么1光年約等于m。已知牛郎星和織女星之間的距離為17光年,它們相距為m。答案1A2C3D4946×101516×1017作業評價1.加深對本課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優秀良好合格2.能運用物理知識解釋有關現象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通過4道題,考查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以致用,并通過光年的介紹和計算深刻了解光速之快,感悟宇宙之宏大。作業分析難度團較易中等較難來源引用團改編團原創(四)實踐作業——小制作:小孔成像材料一次性紙杯,白板筆,半透明的塑料膜,牙簽,皮筋,蠟燭步驟1.用白板筆把紙杯底部涂成暗色;2.在紙杯底部中央用牙簽鉆一個小孔;3.用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紙杯的口上,拉平并用皮筋套??;4將蠟燭點燃,將小孔對著燭焰,觀察小孔成的像;第12頁共31頁5.改變燭焰的位置,仔細觀察并總結小孔成像的特點,試著畫一畫,并解釋為什么能成這樣的像。6.改變小孔的形狀,比如三角形,再觀察燭焰的像有沒有變化。做實驗時應注意:①要讓小孔對著燭焰,薄膜要放在較暗的地方;②小孔大小要適中。觀察分析(1)在塑料膜上會看到燭焰(填“正立”或“倒立”) (填“實”或“虛”)像。移動燭焰到小孔的距離,像的大小(“會”或“不會”)發生變化。(3)通過以上現象說明小孔成的像,像的大小取決(4)小孔由圓形變成三角形,燭焰的像發生變化,說明小孔成的像與小孔的形狀。(填“有關”或“無關”)作業評價1能獨立按步驟完成制作;優秀良好合格2.能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并準確記錄優秀良好合格3.基于實驗現象,能進行簡單分優秀良好合格作業分析及設計意圖通過小制作,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習欲望;同時,通過自己制作小孔成像,更加深入的理解小孔成像的特點及光沿直線傳播應用。第13頁共31頁(一)課前作業題目編號001作業性質活動作業完成時長具體題目你能看到自己的后腦勺嗎?你能借助工具做到嗎?請展示一下。這個過程中光線是怎么傳播的?答案兩面鏡子。光線是從頭傳播到鏡子再到眼睛。作業評價1.學生參與度;優秀良好合格2.學生參與的興趣度;優秀良好合格3.學生操作和語言表達的流暢度。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從學生身邊的現象和前經驗入手,調動學生的探索欲望,從而達到從生活回歸物理的目的。作業分析難度團較易中等較難來源引用改編團原創(二)課堂作業題目編號002作業性質練習作業完成時長具體題目晚上打開燈則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此時光線是如何傳播的呢?ABCD答案D.D作業評價1.了解眼睛看到物體時光的傳播路徑。優秀良好合格2.能將光的反射知識應用于實際情景的分析中去。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先通過分析直接看物體時光的傳播路徑是從物體到眼睛,再擴展到眼睛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時,反射現象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加深對生活中反射現象的認識。作業分析難度較易團中等較難來源引用改編團原創題目編號003作業性質練習作業完成時長具體題目請作出圖中反射光線的位置,并說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第14頁共31頁答案作業評價1.作圖的規范性。優秀良好合格2.能自覺應用光的反射定律進行分析,從而正確作圖并得出正確的角度。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應用光的反射定律進行正確作圖,并對作圖的規范性作出指導,同時對入射角為0o的特殊情況加以理解。作業分析難度團較易中等較難來源引用改編團原創(三)課后作業(A組)題量完成時間題目1.成語“杯弓蛇影”中的“影”是由________形成的;我們能從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光在物體上發生了________。2.如圖一束光線射向豎直的平面鏡,請畫出反射光線。3.一束光斜射向兩塊垂直放置的平面鏡,光會如何反射呢?請試著畫出光路。答案1.光的反射;漫反射。2.圖略。3.如右圖。作業評價1.能積極參與,樂于探索。優秀良好合格2.作圖規范,主動用光的反射定律知識進行思考。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從生活的的反射現象的認識進一步過渡到反射定律知識,逐步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作業分析難度團較易團中等較難來源引用團改編原創(三)課后作業(B組)題量完成時間題目1.下列與光學有關的詞語:①如影隨形②水中撈月③波光粼粼。其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2.工人在豎井下作業時,由于光線太暗,現想用一塊平面鏡使與水平面成30°角的太陽光豎直射入井中(如圖1),則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________,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并標出鏡面與水平面夾角的度數。3.自動化控制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如圖2是一種液面升降自動監測裝置原理圖。電光源S發出的一束激光與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靜的液面,光線經液面反射后射照亮了液面上第15頁共31頁方水平標尺上的S′點,當液面下降時,光點S′將________(選填“向左”、“向右”或“不會”)移動。SS’答案1.②③2.120o,鏡面與水平面夾角為60o。3.向右。作業評價1.能將所學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來。優秀良好合格2.能主動從物理視角分析相關問題并與數學知識相結合。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先能從不同的光學現象中分辨出反射現象,再學會用光的反射定律解決實際問題,再通過第3題學會動態問題的思考方式,并進一步了解物理知識在自動控制中的應用。作業分析難度較易團中等團較難來源團引用團改編原創(四)實踐作業——利用光的反射顯示桌面形變材料實驗桌,激光燈,鐵架臺,平面鏡步驟裝置介紹:當用力壓在物體上時,會使物體的形狀發生微小的變化。利用光學知識可將微小形變進行放大。1.將平面鏡鏡面向上放置在水平桌面中間偏左的位置;2.將激光燈固定在鐵架臺上,并調整至光線斜射到平面鏡上,使反射光線能反射到天花板上;3.在桌面中右部用力向下按壓,觀察天花板上光斑的變化。觀察分析1.天花板上的光斑向移動;2.入射光線的入射角變;3.由實驗現象能說明按壓桌面時桌面形狀是如何改變的?如果實驗中發現光斑移動不明顯,你能如何進行改進?作業評價1.能夠根據實驗步驟獨自完成實驗。優秀良好合格2.樂于探索,勤于思考優秀良好合格作業分析及設計意圖通過實驗探索,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加深對光的反射的理解,知道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第16頁共31頁(一)課前作業題目編號001作業性質活動作業完成時長具體題目背對教室的鐘表,借助鏡子仔細觀察,你能看出是什么時間嗎?仔細對比鏡子中的“鐘表”與真實的鐘表,你能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嗎?答案合理即可。作業評價1.小組成員的參與度與參與熱情;優秀良好合格2.學生語言表達的準確度與全面程度;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從生活走向物理,引領學生由觀察開始,主動探索其中的物理規律,為課堂教學打下基礎。作業分析難度較易團中等較難來源引用改編團原創(二)課堂作業題目編號002作業性質練習作業完成時長具體題目一只小貓在平面鏡前欣賞自己的全身像,此時它所看到的像是下圖中的()答案C.C作業評價積極思考,能與生活經驗相關聯優秀良好合格由感性上升至理性,主動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由鏡子中的鐘表引入后,學生有了像與物之間關系的模糊認識,再以鏡子中的小貓進行強化,使學生產生探索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意識,為下面的探究實驗打下基礎。作業分析難度團較易中等較難來源團引用改編原創題目編號003作業性質練習作業完成時長具體題目mm的地方,這個同學在平面鏡中的像高______m,像與平面鏡的距離______m,這個同學向鏡前移動0.5m,此時像與他的距離為_______m.答案1.60m;2m;3m.作業評價1.主動根據題意畫示意圖。優秀良好合格2.能自覺用平面鏡成像特點進行分析。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把題意轉化為具體情境,通過作圖準確快速的理解題意,并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避免憑感覺來做題。第17頁共31頁作業分析難度較易中等團較難來源引用團改編原創(三)課后作業(A組)題量完成時間題目1.一只猴子在井邊玩是看見水中有一“月亮”,就要去撈,結果什么也沒撈到,關于水中的“月亮”離水面的遠近,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離相等;C.等于井中水的深度;D.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離相等2.小芳照鏡子時看不到自己的全身像,于是她后退了幾步,在后退的過程中,小芳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大??;像與她本人的距離(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一位同學通過右圖的設計方案,坐在座位上就能利用平面鏡M看講桌后面老師的鞋子S,請畫出光路圖。答案;變大;3.如圖。作業評價1.能將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相聯優秀良好合格2.能利用所學知識對具體問題進行分析。優秀良好合格3.基本理解平面鏡成像原理并加以應用。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通過前兩題考查學生對平面鏡成像原理的掌握情況,并幫助學生強化記憶,再通過作圖加深對平面鏡成像原理的理解。作業分析難度團較易團中等較難來源引用團改編團原創(三)課后作業(B組)題量完成時間題目1.白天在房間里照鏡子時,為了能清晰地看見自己的面容,應該()A.面部正對著窗口B.鏡子正對著窗口C.面部和鏡子都對著窗口D.以上說法都不對2.如圖,一點光源S發出的兩條光線,在射向平面鏡后發生發射,如圖,反射光線為AB和CD,請利用平面鏡成像原理作出光路圖,并畫第18頁共31頁3.某同學在做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兩段等長的蠟燭A和B,一前一后豎放在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用眼睛進行觀察,如圖所示。在此實驗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物與像_____關系;(2)兩段等長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的_____關系;(3)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填“能”或“不能”),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______像。答案2.如圖。3.距離;大小;不能;虛。作業評價1.在解決問題時能自覺與物理知識相聯系。優秀良好合格2.能靈活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相關問題。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并能在實際問題中加以熟練運用。作業分析難度較易團中等較難來源團引用團改編原創(四)實踐作業——制作萬花筒材料cmcmcm3cm,要比的圓孔),彩色碎紙屑若干,膠水,透明膠布,彩色包裝紙,剪刀。注:使用剪刀注意安全,玻璃條和玻璃圓片可到玻璃店加工。步驟第19頁共31頁1.用透明膠布把3塊鏡條綁成三角形,鏡面朝里,形成三菱鏡。2.把三菱鏡推入保鮮膜紙筒里,在一端留1厘米的長度。把兩個圓玻璃片相隔0.5厘米平行放入筒內,其中一個玻璃片貼著三菱鏡,且兩玻璃片之間放入彩色碎紙屑。用膠水和透明膠固定玻璃片。3.把帶圓孔的紙片貼在紙筒另一端。4.最后用彩色包裝紙包裹在紙筒的表面,神奇的萬花筒就制作完成了。觀察分析眼睛對著一端的圓孔觀察,能看到什么?這是什么現象?是由于光的形成的。作業評價1能獨立完成整個制作過程優秀良好合格2.制作過程中若遇到問題能獨立找到解決方法。優秀良好合格作業分析及設計意圖通過萬花筒的制作提高動手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增加學習物理的興趣,加深對光的反射和平面鏡成像的理解。第20頁共31頁(一)課前作業題目編號001作業性質活動作業完成時長具體題目將筷子斜插進水里,從側面看筆直的筷子會有什么變化?答案答案合理即可作業評價1.小組成員參與度;優秀良好合格2.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度;優秀良好合格3.學生對生活現象的關注度。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本題通過活動中的實驗現象引發學生思考,引入本節課題,同時還能了解學生對生活中的折射現象的認識度。作業分析難度團較易中等較難來源引用團改編團原創(二)課堂作業題目編號002作業性質練習作業完成時長具體題目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時,光線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答案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者玻璃,光線都會發生偏折,且靠近法線方向。作業評價1.樂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優秀良好合格2.能獨立思考,對相關折射現象提出自己的見解;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折射現象,認識折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光從空氣斜射入其他介質,光線向法線偏折,空氣中是入射光線,另一種介質中是折射光線。作業分析難度團較易中等較難來源引用團改編原創(三)課后作業(A組)題量完成時間第21頁共31頁題目1.如圖是一束激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的情況,圖中發生的是光的現象和現象。2.漁民叉魚時只有瞄準魚的下方才能把魚叉到,如圖所示。下列能說明人看到水中魚的光路圖是()ABCDOA是其中一條的折射光線。則是OA的入射光線。答案射、折射;2.C3.c作業評價1.形成折射的概念。優秀良好合格2.能從物理學視角觀察周圍事物、解釋有關現象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通過3道基礎題,鞏固基礎知識,加深對折射現象的理解。知道光從空氣斜射入其他介質的傳播情況。知道光從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的情況。知道直射的情況。作業分析難度團較易中等較難來源引用團改編原創(三)課后作業(B組)題量完成時間題目34O34O56C21BO的點,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如AB圖所示.則入射光線是,入射角是,反射光線是,反射角是,折射光線是,折射角是。第22頁共31頁2.一束光線與界面成30°角射到界面上時,發生了反射和折射。已知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的夾角85°,折射角為()A、15°B、35°C、45D、60°3.孩子在湖邊觀魚,這條魚實際在C點處,但孩子看見魚是在D點處。則小孩這樣看的結果是因為從魚身上反射出的光線在進入空氣時發生了_________,所看的是魚的___像,(填實像或虛像),光是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氣中射到水中或水中射到空氣中),光線折射時______(靠近或偏離)法線。答案3折射,虛像,水中射入到空氣中,偏離作業評價1.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來;優秀良好合格2.能運用物理知識解釋有關現象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通過3道題,考查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以致用。作業分析難度團較易團中等較難來源引用團改編原創(四)實踐作業材料硬幣,水,較深的碗步驟1.將硬幣放入碗底,讓一位同學站在一個正好看不到硬幣的位置2.向碗中加水,觀察碗中的變化觀察分析隨著水位上漲,看到硬幣慢慢浮現,最終能看到完整的硬幣通過這個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生活中看到的池底是不是真的池底?比實際位置深還是作業評價1.能獨立按步驟完成制作;優秀良好合格2.能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并準確記錄;優秀良好合格作業分析及設計意圖這是一個實踐類作業。通過小制作,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習欲望;同時,通過自己觀察硬幣的位置變化,體會折射現象的神秘之處。第23頁共31頁(一)課前作業題目編號001作業性質練習作業完成時長具體題目請畫出光線經過兩次折射,進入玻璃再射入空氣的大致的光路。玻璃玻璃答案玻璃作業評價1.樂于探索的學習精神。優秀良好合格2.能應用折射規律解決問題。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通過折射知識,從理論上得出光的傳播路徑,引入本節的學習,使學生對折射規律掌握的更熟練,同時也對能加深對色散現象的理解。作業分析難度較易團中等較難來源引用改編團原創(二)課堂作業題目編號001作業性質練習作業完成時長具體題目“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是一代偉人毛澤東有關彩虹的詩句,“彩練”即指彩虹,它是由光的現象形成的,本質上是光的(選填“反射”或“折射”)答案色散,折射。作業評價1.知道色散現象實質是光的折射。優秀良好合格2.能將所學知識與物理情境聯系起來。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通過詩句中的彩虹來考察色散的形成原因,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體會物理之美和文學之美。作業分析難度團較易中等較難來源引用團改編原創題目編號002作業性質練習作業完成時長具體題目上世紀中葉科學家先發明了紅光LED和綠光LED,為了能產生白色的光,科學家又探尋到第三種LED,它們組合起來就能產生白色的光,則這第三種LED發出的應是光。答案藍。藍作業評價1.知道白光是復色光優秀良好合格第24頁共31頁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習題了解物理知識在科技中的應用,還能加深對色光的三原色的理解,增加對物理學的興趣。作業分析難度團較易中等較難來源引用改編團原創(三)課后作業(A組)題量完成時間題目1.我國唐朝的張志和在《玄真子》中記載:“背日噴呼水而成霓虹之狀”即背對著太陽噴水,可以形成彩虹,這一現象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線傳播B.光的反射C.光的色散D.鏡面成像2.彩色電視機熒光屏上呈現各種顏色,都是由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這三種色光是()A.紅、橙、黃B.紅、綠、藍C.黃、紅、藍D.紅、白、藍3.在沒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況下,舞臺追光燈發出的紅光照在穿紅上衣、綠裙子、藍帽子的演員身上,觀眾看到她()A.全身呈紅色B.上衣呈紅色,裙子、帽子不變色C.上衣呈紅色,裙子呈青色,帽子呈紫色D.上衣呈紅色,裙子、帽子呈黑色答案1.C2.B3.D作業評價1.知道色散和色光的概念。優秀良好合格2.能從物理學視角觀察周圍事物、解釋有關現象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通過3道基礎題,鞏固基礎知識,加深對色散現象的理解。知道太陽光分解情況。知道色光的排列、不可見光的特點。作業分析難度團較易中等較難來源引用團改編原創(三)課后作業(B組)題量完成時間題目1.如圖,將一束太陽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鏡上,在棱鏡后側光屏上的AB范圍內觀察到不同顏色的光,則()A.A處應是紫光C.將照相底片放到AB范圍B處的外側,底片不會感光D.將溫度計放到AB范圍A處的外側,會看到溫度上升第25頁共31頁AAB2.冬天利用紅外線暖爐取暖時,暖爐發出淡紅色的光,這是因為()A.紅外線本身就是一種淡紅色的光B.暖爐的電熱絲在發出紅外線的同時還發出少量的紅色光C.暖爐的電熱絲發出的紅外線中有一部分是看的見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見的D.暖爐的電熱絲發出的紅外線與陽光中的紅外線不同,前者是淡紅色,后者是看不見的3.在地震救援當中,常用的生命探測儀主要有紅外探測儀和音頻探測儀兩種,紅外探測儀能探測得到紅外線,音頻探測儀能探測到微弱的心跳聲和呼吸聲,關于這兩種探測儀說法不正確的是()A.紅外探測儀是通過感知溫差來進行生命探測的B.紅外線和聲波都可以發生反射C.音頻探測儀進行探測在晚上較安靜的時候使用比較合適D.被救的人感受到紅外探測儀發出的紅外線之后通過呼救讓音頻探測儀探測到聲音答案1.D2.B3.D作業評價1.能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系起來;優秀良好合格2.能運用物理知識解釋有關現象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優秀良好合格設計意圖通過3道題,考查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以致用。作業分析難度較易團中等較難來源引用團改編原創(四)實踐作業——觀察光的色散材料步驟1.玻璃杯裝滿水,對著太陽光2.調整白紙位置,觀察白紙上出現的光帶觀察分析移動水杯白紙,直到出現七色光帶作業評價1.能獨立按步驟完成制作;優秀良好合格2.能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并準確記錄;優秀良好合格作業分析及設計意圖通過小制作,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習欲望;同時,通過自己制造彩虹,加深對色散現象的認識。第26頁共31頁七、單元質量檢測作業(一)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檢測內容光現象題量完成時間一、填空題(每空3分,共30分)1.戰國時期的學者墨翟和他的學生所著的《墨子》被稱為中國最早的“百科全書”,其中寫到:景到,在午有端,與景長,說在端。此處“景”即影或像,“到”即倒,“午”指遮光屏,“端”即小孔,意思是說:物體的影或像之所以倒轉,是由于屏上有一點狀小孔,入射光線在孔中相交的緣故。書中描述的現象可以用來解釋。2.我們生活在色彩斑斕,就是因為有許多物體能夠發光,以下物體中:①太陽;②月球;③蠟燭;④鉆石;⑤自行車的尾燈;⑥蠟燭的火焰;⑦正在發光的電燈;⑧正在播放節目的電視機,其中一定是光源的有。3.小強同學到銀行取款,想看一下時間。由于前面墻上掛的電子鐘被人擋住了,他向上看時,發現光滑如鏡的天花板上映出電子鐘的影像為,則實際的時間是。銀行的驗鈔機產生的可以使熒光物質發光。4.檢查視力時,由于房間太小,通常將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鏡子里的像,如圖所示。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m,當將視力表靠近平面鏡時,視力表在鏡中的像(選填“變大”“變小”“不變”)。5.一同學在將激光斜射向玻璃磚表面時,發現光在發生反射的同時也會進入到玻璃中,如圖是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中傳播的情形,其中入射光線是,折射角的大小是。6.1666年,英國物理學家牛頓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發現一束太陽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后,被分解成彩色,如圖在白色光屏上可形成一條七彩光帶,這個現象叫;通過分析還可以發現,在折射現象中,不同顏色的光的偏折程度是的(填“相同”或“不同”)。7.在如圖所示的四個情景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第27頁共31頁A.拱橋在水中的倒影B.射燈射出的光柱C.鉛筆在水面處“折斷”D.海市蜃樓8.在紙上剪一個形狀的小孔,使紙距離地面1米左右并平行于地面放置,讓中午的太陽光垂直照射到小孔上,那么地面上產生的光斑是()A形,它是太陽的實像B.形,它是太陽的實像C.形,它是太陽的虛像D.形,它是太陽的虛像9.我國的古詩詞文化有幾千年的燦爛歷史,很多名句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詩句從物理學的角度解釋錯誤的是()A.“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句中“濃陰”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B.“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詩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線經過大氣發生折射而成的像;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淺”句中“水淺”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D.“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10.小明同學在平面鏡前觀察自己的全身像(如圖),他所看到的像應是圖中的()11.學習了光的知識以后,你同意以下哪些觀點()A.電視遙控器能發出人眼看不見的紅外線來遙控電視機;B.用玻璃裝飾高樓的外墻會形成光污染,是因為光發生了漫反射;C.紫外線能殺死微生物,照射人體也一定會造成傷害D.彩色電視機畫面上的豐富色彩是由紅黃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12.下面是小明、小華和小紅在學習了平面鏡、凸面鏡和凹面鏡的知識后,第28頁共31頁對它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一些看法,你認為正確的是()A.汽車后視鏡是一個凹面鏡,是為了擴大視野;B.手電筒和探照燈里,要把燈放凹面鏡的焦點處,才能獲得平行光;C.太陽灶加熱物體時,要把被加熱的物體放在凸面鏡的焦點處;D.晚上開車時車內開燈的話,會由于車內物體通過前擋風玻璃成實像而影響司機視線。13.如圖所示,小明利用一塊平面鏡使此時的太陽光水平射入隧道內。如圖所示,圖中的數字表示的是確定平面鏡位置時作圖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圖過程正確的是()ABCD14.小明和小紅在玩捉迷藏的游戲,小明從鏡子中發現了躲藏的小紅,如圖所示,A是小明眼睛的位置,B’是小紅在鏡中的像,請畫出小明看到小紅的光路圖?!馎●●B’●B●A15.在公園里有小朋友喜歡的游戲——撈魚,可是有很多小朋友一條也撈不到。針對這種情況,小紅想用學過的知識幫小朋友找到原因,如圖所示的是模擬水池中的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