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讀書心得4篇_第1頁
馬克思讀書心得4篇_第2頁
馬克思讀書心得4篇_第3頁
馬克思讀書心得4篇_第4頁
馬克思讀書心得4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馬克思讀書心得4篇

馬克思讀書心得篇1

馬克思·恩格斯在這部著作中,對鮑威爾等人的"自我意識"哲學思想進行了全面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

鮑威爾一伙反對黑格爾主義的正統派,并自稱批判地克服了黑格爾哲學的局限性,主張自我意識即"精神"就是一切,在它之外沒有任何東西;"自我意識"是世界的創造者,世界是它的以太頭腦的幻影和它的臆想的結果。他們把歷史的發展歸結為普通的自我意識同實體的對立。但是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這種哲學仍然是在黑格爾哲學范圍內兜圈子。馬克思具體揭示了鮑威爾如何片面的發展了黑格爾哲學。馬克思認為,黑格爾哲學體系中有三個因素:斯賓諾莎的實體、費希特的自我意識以及前兩個因素在黑格爾那里的必然的矛盾的統一的絕對精神。施特勞斯和鮑威爾在自己的批判中都超出了黑格爾哲學的范圍,但同時又都停留在黑格爾思辨的范圍內,不管是哪一個都只是代表了黑格爾體系的一個方面。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鮑威爾的"自我意識"哲學對黑格爾哲學的發展并不是積極意義上的發展,而是抹殺了黑格爾哲學中的積極因素,是黑格爾哲學庸俗化、漫畫化,進一步推到荒謬絕倫的地步。馬克思指出,黑格爾哲學有雙重不徹底性:其一是他宣布絕對精神的定在,同時又不肯宣布現實的哲學家就是絕對精神。黑格爾反對把自我意識和個人意識混為一談,反對哲學家本人就是絕對精神。其二是黑格爾僅僅在表面上把作為絕對精神的絕對精神變成歷史的創造者。就是說,黑格爾認為歷史是絕對精神的歷史,群眾要絕對聽從絕對精神的擺布。而鮑威爾的"自我意識"哲學則克服了黑格爾哲學的這雙重不徹底性。

第一,鮑威爾把自我意識和哲學家的個人意識混為一談,宣稱批判地思維的個人就是無限的自我意識的體現者。

第二,鮑威爾"是有意識地扮演世界精神的角色",有意識地扮演歷史創造者的角色,運用他們的批判頭腦,自覺地發明歷史和實現歷史。這樣,黑格爾的歷史理論在鮑威爾那里變成了一幅荒謬透頂的漫畫。

此外,鮑威爾"自我意識"哲學還損害了黑格爾哲學內容的豐富性,把黑格爾哲學十分完備的哲學范疇簡單歸結為精神與群眾的對立,認為歷史發展的內容就是精神反對群眾的斗爭,同時,把群眾與粗糙的物質等同起來,把精神提升為絕對者。馬克思讀書心得篇2

馬克思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家,科學家,全世界無產階級和被剝削壓迫群眾的偉大導師,科學共產主義奠基人。馬克思用畢生的心血,為全人類的解放和共產主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馬克思,一個讓全世界都記住的名字,為什么會有如此的魅力,馬克思傳,在那里我們能夠追尋到他的足跡,從點點滴滴的文字河流中,閱讀它就好像在與一位偉人對話,整個人都被深深的感動和震撼了。這位偉大的革命導師,一生從事人類解放事業,并積極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他的偉大不在于他是為自己,而是為整個人類事業孜孜不倦的工作。他就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所說的那樣“投入到人類事業中去吧,實現自己的價值”。

之前,對馬克思并沒有太多熟悉的了解,只感覺馬克思離我們很遠,他寫的文章和所擁有的思想哲理都很高深。但自從讀了這部傳記后,內心受到了很大的觸動。通過樸實的文字,間單的描述,可以對馬克思作為一位偉大的哲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革命導師有了一初步的了解,從書中可以看出他對真理的執著追求,對工作的忘我投入,對友誼的珍愛,對親情的眷戀,無不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下面我將從馬克思對工作的不懈追求,與恩格斯深厚友誼和與其妻子的愛情婚姻三方面,談談自己的感想。

馬克思曾經講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艱險眼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馬克思在科學事業上的不懈努力,忘我投入給了我們很多的思考,特別是對于我們這些當代大學生。有人說:“大學時戀愛的搖籃”,我到覺得這些都是謬論,大學其實也是一個社會,我們可以在其中學到做事,做人的道理,為以后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只要我們肯努力,肯付出,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不怕苦。人生總是會遇到挫折困難,不順心,那么就需要我們用一顆執著的心去面對。馬克思懷著實現共產主義的信念,不斷追求自己的事業。寫到這我就想起那些長征路上可愛可敬的戰士。雖然時隔70來年,但長征精神依然存活在我們心里,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因為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信念,他們執著地堅持,艱苦卓越、付出犧牲。我覺得這種精神,這種使命感,責任感,也是我們大學生所需要的。

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友誼也是廣為人傳的,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們的友誼在歷史也是無雙。他們一心追求同一個夢想,懷揣同一個理念,不斷奮斗,努力,合作著。然而,對于我們普通人也是不可缺少的,當你快樂的時候可以與其分享,當你悲傷的時候也可以向他傾訴。同時好朋友就像一面鏡子,他會讓你知道自己的不足,朋友可以給我們支持和力量,讓我們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中,朋友伴我們同行,友誼照亮生活之路。在我看來,真正的友誼就像馬克思和恩格斯一樣,為同一個夢想去努力,即使有在多的艱苦也可以相互扶持,相互幫助。

馬克思是一位堅強的革命戰士,在面對黑暗的斗爭中顯示出巨大的力量和勇敢無畏的英雄本色。但同時他還是以個感情豐富細膩的普通人,是一位充滿男子漢激情而又十分忠誠的丈夫。他與妻子燕妮有著同樣美好的理想,他們在命運的激流中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為壯麗的共產主義而奮斗。無論是從寫個她的情信還是信件中,都充滿了火一樣的炙熱和綿綿不盡得溫柔,那是對愛情與生活的深刻詮釋。這對于我們這些90后的男生女生也是一種思考,在面對和選擇愛情的時候,我們應該慎重又慎重,應與自己有著相同的興趣愛好,奮斗目標,而不是以某種目的去談戀愛。

馬克思傳是一部令人受益匪淺的好書,對自己的認生觀,價值觀與愛情觀都有很大的引導作用,值得好好一讀。馬克思讀書心得篇3

四月底,我用了幾天時間通讀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費爾巴哈——唯物主義觀點和唯心主義觀點的對立(馬克思、恩格斯著),這是其著作德意志意識形態的第一卷第一章.以下是我的讀后感,因為理論水平有限,其不足之處懇請趙老師斧正.

正如這本書的出版說明所言,該章節在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這一章中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原理.他們論述了物質資料生產在社會生活中的決定作用,闡明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規律并根據這一規律論證了歷史上存在的各種所有制形式依次更替的必然性,從而揭示了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性.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這一章中還科學地闡述了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指出了國家和法對所有制的依賴關系,揭示了國家的階級實質;同時還闡明了社會意識形態與經濟基礎的關系,提出了“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的原理.他們還根據自己發現的歷史規律對共產主義作了科學的論證.”

理論的作用在于解釋世界,然后通過指導實踐活動來改變世界.首先,唯物歷史觀基本原理的產生是歷史的、對各種觀念批判繼承的

產物,它能夠邏輯嚴密地給出人類社會經由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生產力和交往形式之間的矛盾,進而預測到下一個社會形態,即共產主義社會實現的必然性.同時,唯物歷史觀的產生是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質變,它經歷了樸素唯物主義、唯心主義、機械唯物主義和形而上學等各種觀念、思想和概念,在論證了“物質決定意識”之后,上升到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在這一歷程中,“這些被捧上了天的、毫無用處的廢物彌補了歷史發展的不足”.

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產力、生產關系(交往形式)、生產方式、經濟基礎(市民社會)及社會革命、人民群眾等唯物史觀的基本范疇,并運用這些范疇系統闡釋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

第一,人類的物質生產是整個歷史的出發點.唯心史觀把從頭腦中產生出來的范疇、觀念作為歷史發展的出發點,唯物史觀則把人類的物質生產作為歷史發展出發點.如何確定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直接影響能否正確認識極其復雜的人類社會有機體,能否客觀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及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第二,人們在生產中結成的物質關系是整個社會歷史的基礎.“個人互不依賴,僅僅通過交換結合在一起”,“所有者通過物的形式,即通過貨幣統治非所有者”.人們在生產中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生產關系,是人類一切社會關系的基礎,它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其他一切社會關系,決定了整個社會歷史的發展進程,決定了歷史發展的各個不同階段的性質.

第三,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決定歷史的每一階段發展和特殊的性質.生產方式規定了歷史的每一階段的生活條件,決定了其發展和特殊的性質.“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這里的環境指“一定的物質結果,一定數量的生產力總和,人和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在歷史上形成的關系”,即生產方式.一定的歷史階段的生產方式都是由前一代傳給后一代的,當然它也為新的一代所改變,但是,它“也預先規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條件,使它得到一定的發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質”.生產方式是社會生存的基礎和發展的源泉,決定并制約著人的全部活動以及全部社會生活的領域和過程.作為社會實踐主體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產方式中才能發揮作用,才有自身的發展.

第四,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馬克思、恩格斯“從市民社會出發來闡明各種不同的理論產物和意識形式,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并在這個基礎上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回答了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即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