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第6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檢測卷_第1頁
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第6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檢測卷_第2頁
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第6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檢測卷_第3頁
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第6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檢測卷_第4頁
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第6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檢測卷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頁,共13頁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6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檢測卷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5分)1.工業革命開始后,人口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A.勞動力需求增加B.醫療水平提高C.生活條件改善D.移民大量涌入2.工業化國家城市化進程加快的最主要原因是()A.農業機械化使農村出現大量剩余勞動力B.城市生活條件優越吸引大量人口C.工業革命推動了工業和商業的發展D.政府鼓勵農民進城務工3.下列關于工業化國家人口增長的說法,正確的是()A.人口增長完全是因為出生率的提高B.人口增長導致糧食短缺問題更加嚴重C.人口增長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D.人口增長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4.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工業化國家的婦女()A.社會地位逐漸下降B.獲得了與男子平等的政治權利C.大多從事傳統的家務勞動D.開始走出家庭,進入工廠等工作場所5.工業化國家的教育在這一時期發生的變化不包括()A.國家開始重視教育B.教育逐漸普及C.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D.高等教育逐漸衰落6.工業化初期,城市面臨的主要問題不包括()A.住房擁擠B.環境污染嚴重C.交通擁堵D.社會治安良好7.為了解決城市住房問題,工業化國家采取的措施有()A.修建大量摩天大樓B.鼓勵居民回農村居住C.建設工人住宅區D.限制城市人口增長8.工業革命推動了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在這一時期出現的新型交通工具不包括()A.汽車B.火車C.飛機D.輪船9.工業化國家中,工人階級為改善自身處境進行了不懈的斗爭,他們采取的主要方式不包括()A.罷工B.游行示威C.暴力革命D.組織工會10.工業化對社會階層結構產生的影響是()A.使社會階層更加固化B.形成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C.中產階級逐漸消失D.貴族階層重新崛起11.下列關于工業化國家社會變化的敘述,錯誤的是()A.社會矛盾日益尖銳B.社會福利制度逐漸完善C.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D.文化藝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12.工業化國家在改善環境污染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制定環保法律法規B.推廣清潔能源C.加強對工業污染的治理D.停止一切工業生產13.工業革命后,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變化,主要表現為()A.更加注重商品的實用性B.追求時尚和享受C.只購買本國生產的商品D.提倡節儉消費14.工業化國家在教育普及過程中,面臨的挑戰不包括()A.教育經費不足B.師資力量短缺C.民眾對教育不重視D.教育內容與實際需求脫節15.工業化進程中,家庭結構發生的變化是()A.大家庭逐漸增多B.核心家庭成為主要形式C.家庭功能完全消失D.家庭不再是社會的基本單位二、材料分析題(共30分)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工廠制度興起,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在1800年,英國只有2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了1900年,這一比例上升到75%。”材料二:“城市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如住房擁擠、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等。倫敦被稱為‘霧都’,就是因為工業污染導致的煙霧彌漫。”(1)根據材料一,說明工業革命對城市化進程的影響。(6分)(2)結合材料二,分析工業化國家城市問題產生的原因。(6分)(3)針對這些城市問題,工業化國家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在工業化的進程中,婦女的地位發生了變化。在工廠里,出現了許多女工。她們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收入,但工資待遇比男工低,工作環境也較差。同時,婦女開始爭取自身的權利,如選舉權等。”(1)根據材料,概括工業化進程中婦女的變化。(6分)(2)分析婦女地位變化的原因。(6分)三、簡答題(共25分)1.簡述工業化國家社會變化的主要表現。(15分)2.分析工業化國家社會變化的影響。(10分)參考答案及簡析一、選擇題1.A簡析:工業革命開始后,工廠大量涌現,對勞動力需求急劇增加,促使人口迅速增長。醫療水平提高、生活條件改善是人口增長的促進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移民大量涌入在某些國家是人口增長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普遍的主要原因。2.C簡析:工業革命推動了工業和商業的蓬勃發展,工廠集中在城市,需要大量勞動力,商業的繁榮也吸引人口聚集,從而使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業機械化使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是城市化的一個條件,但不是最主要原因;城市生活條件優越有一定吸引力,但不是根本原因;政府鼓勵不是普遍的主要推動因素。3.C簡析:人口增長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資源,滿足了工廠對人力的需求。人口增長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并非完全因為出生率提高;工業革命提高了糧食產量,糧食短缺問題得到一定緩解;人口增長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區。4.D簡析:隨著工業化發展,工廠需要大量勞動力,婦女開始走出家庭,進入工廠等工作場所,獲得了一定的經濟獨立。婦女社會地位逐漸上升;在這一時期婦女尚未獲得與男子完全平等的政治權利;婦女不再大多局限于傳統家務勞動。5.D簡析:工業化時期,國家日益重視教育,教育逐漸普及,教育與生產勞動開始結合,以培養適應工業生產的人才。高等教育在這一時期也有發展,而不是逐漸衰落。6.D簡析:工業化初期,城市面臨住房擁擠、環境污染嚴重、交通擁堵等諸多問題,社會治安狀況較差而不是良好。7.C簡析:工業化國家通過建設工人住宅區等方式來解決城市住房問題。修建大量摩天大樓是城市建設的一種表現,但不是主要針對住房問題的普遍措施;鼓勵居民回農村居住不現實且不符合城市化發展趨勢;限制城市人口增長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住房問題。8.C簡析:飛機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出現的新型交通工具。汽車、火車、輪船在工業革命時期都已出現并得到發展。9.C簡析:工人階級為改善自身處境主要采取罷工、游行示威、組織工會等方式,暴力革命不是主要方式,且在工業化國家大多通過和平的政治、社會運動來爭取權益。10.B簡析:工業革命使社會階層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形成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社會階層并非更加固化,而是有了新的分化與組合;中產階級逐漸興起;貴族階層的影響力逐漸減弱。11.B簡析:在工業化初期,社會福利制度尚未完善,隨著社會矛盾的發展和社會意識的進步,后來才逐漸建立和完善福利制度。社會矛盾在工業化進程中日益尖銳;人們生活節奏因工業化加快;文化藝術在工業發展的背景下也有了新的發展機遇和變化。12.D簡析:工業化國家不會停止一切工業生產來改善環境污染,而是通過制定環保法律法規、推廣清潔能源、加強對工業污染的治理等措施來應對。13.B簡析:工業革命后,人們消費觀念發生變化,開始追求時尚和享受,注重商品的品質和外觀等。不再僅僅注重實用性;也并非只購買本國生產的商品;節儉消費觀念逐漸被新的消費觀念沖擊。14.C簡析:在工業化國家教育普及過程中,教育經費不足、師資力量短缺、教育內容與實際需求脫節都是面臨的挑戰,民眾對教育日益重視而不是不重視。15.B簡析:工業化進程中,核心家庭成為主要形式,大家庭逐漸減少。家庭功能發生變化但并未完全消失,家庭仍然是社會的基本單位。二、材料分析題1.(1)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城市化進程,使大量人口從農村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大幅上升。工廠制度的興起,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吸引了農村勞動力,促使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數量也不斷增加。(2)原因:工業生產排放大量污染物,如廢氣、廢水、廢渣等,導致環境污染嚴重;城市人口急劇增加,住房建設跟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造成住房擁擠;城市交通設施建設滯后于城市發展,導致交通擁堵。(3)措施:制定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城市建設和管理;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如修建更多的住房、道路、橋梁等;發展公共交通,改善交通狀況;治理環境污染,如對工廠排放進行限制和治理,推廣清潔能源等。2.(1)變化:婦女開始走出家庭,進入工廠工作,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收入,經濟地位有所提高;婦女開始爭取自身的政治權利,如選舉權等;但婦女在工作中面臨工資待遇低、工作環境差等問題。(2)原因:工業革命對勞動力的大量需求,使婦女有機會進入工廠工作;啟蒙思想的傳播,使婦女的權利意識逐漸覺醒;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婦女地位的改變提供了物質基礎;工人運動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婦女爭取自身權益的斗爭。三、簡答題1.主要表現:①人口增長:工業革命推動了生產力發展,對勞動力需求增加,加上醫療水平提高等因素,人口迅速增長。②城市化:工業的發展促使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成為經濟、文化等的中心,但也帶來了住房、環境、交通等一系列問題。③婦女地位變化:婦女開始走出家庭,進入工廠等工作場所,獲得一定經濟收入,社會地位有所提升,并且開始爭取政治權利,如選舉權等。④教育:國家重視教育,教育逐漸普及,教育內容與生產勞動開始結合,培養適應工業社會的人才,高等教育也有了一定發展。⑤社會階層變化:形成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中產階級也逐漸興起,社會階層結構發生重大變化。⑥生活方式變化: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消費觀念發生變化,追求時尚和享受,家庭結構以核心家庭為主。2.影響:①積極影響:人口增長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充足勞動力,促進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城市化推動了文化、教育、科技等在城市的集中和發展,提高了社會的文明程度;婦女地位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社會的進步,也為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國民素質,有利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