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寄生蟲學課件_第1頁
人體寄生蟲學課件_第2頁
人體寄生蟲學課件_第3頁
人體寄生蟲學課件_第4頁
人體寄生蟲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1寄生蟲總論01寄生蟲總論肝包蟲病患者照片

眼包蟲病患者照片01寄生蟲總論01寄生蟲總論成蟲寄生在人小腸孕節片脫落排出體外蟲卵污染食物、水經口進入人或豬體內寄生在肌肉囊尾蚴寄生在腦寄生在心臟寄生在眼人誤食痘豬肉囊尾蚴進入人體小腸01寄生蟲總論人體寄生蟲學

humanparasitology

組成:由醫學原蟲學、醫學蠕蟲學和醫學節肢動物學三部分組成。

01寄生蟲總論01寄生蟲總論01寄生蟲總論一、寄生、寄生蟲和宿主的概念

(一)寄生共棲(commensalism)

互利共生(mutualism)

寄生(parasitism)

寄生蟲(parasite)

宿主(host)01寄生蟲總論(二)寄生蟲的類別按寄生部位:體內寄生蟲(endoparasite)

體外寄生蟲(ectoparasite)按寄生蟲與宿主的關系:

專性寄生蟲(obligatoryparasite)

兼性寄生蟲(facultativeparasite)

偶然寄生蟲(accidentalparasite)

機會致病寄生蟲

(opportunisticparasite)按寄生時間:長期性寄生蟲(permanentparasite)

暫時性寄生蟲(temporaryparasite)01寄生蟲總論01寄生蟲總論(三)宿主的類別

1.終宿主(finalhost)2.中間宿主(intermediatelhost)3.儲蓄(保蟲)宿主(reservoirhost)4.轉續宿主(transporthost)01寄生蟲總論01寄生蟲總論二、寄生蟲的生活史

(一)感染方式

1.經口:如蛔蟲、蟯蟲。

2.經皮膚:如鉤蟲、血吸蟲。

3.經媒介昆蟲:如瘧原蟲。

4.經接觸:如陰道毛滴蟲。

5.經胎盤:如弓形蟲。01寄生蟲總論(二)感染階段

(三)寄生部位異位寄生

(四)體內移行

(五)排出途徑

寄生蟲生活史類型直接型間接型世代交替

01寄生蟲總論三、寄生蟲與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

(一)寄生蟲對宿主的作用

1.奪取營養

2.機械性作用(1)刺激(2)損傷(3)壓迫(4)阻塞

3.毒性和抗原性作用01寄生蟲總論腦包蟲病病理標本01寄生蟲總論01寄生蟲總論(二)宿主對寄生蟲的反應1.非特異性免疫(先天性免疫)(1)皮膚、粘膜(2)吞噬細胞(3)補體

2.特異性免疫(獲得性免疫)(1)消除性免疫(2)非消除性免疫帶蟲免疫伴隨免疫01寄生蟲總論

①帶蟲免疫寄生蟲保持在一個低水平,一旦用藥清除殘的寄生蟲后,宿主已獲得的免疫力就會消失。如:瘧原蟲

②伴隨免疫活成蟲使宿主產生獲得性免疫,對體內原有成蟲沒影響,對再感染的童蟲有一定抵抗力。如:血吸蟲01寄生蟲總論

(三)相互作用的結果1.健康2.帶蟲者3.疾病

1)急性感染

2)慢性感染和隱性感染

3)多寄生現象

4)異位寄生

01寄生蟲總論

四、寄生蟲病的流行與防治(一)流行因素

1.基本因素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2.影響因素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和生物因素。01寄生蟲總論我國寄生蟲病現狀摘自2006年3月21日衛生部公布的<2006-2015年全國重點寄生蟲病防治規劃>的資料01寄生蟲總論據2004年全國人體重要寄生蟲病現狀調查材料:我國土源性線蟲感染率比1990年下降了63.65%,感染人數減少了近4億人。目前全國蠕蟲感染率為21.38%,仍有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土源性線蟲感染率高達20.07%-56.22%。部分省、自治區食源性寄生蟲病呈明顯上升趨勢。

01寄生蟲總論根據2004年全國調查結果推算:全國土源性線蟲感染人數約為1.29億,肝吸蟲感染人數約為1249萬;帶絳蟲感染人數約為55萬人;包蟲病患者約為38萬人。黑熱病在新疆、甘肅和四川的部分地區流行仍較為嚴重;一些地區囊蟲病、肺吸蟲病、旋毛蟲病和弓形蟲病的血清學陽性率仍比較高。

01寄生蟲總論受重點寄生蟲病威脅的人群主要是婦女和兒童;病人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在我國14歲以下兒童中,約有4825萬兒童感染土源性線蟲。我國寄生蟲病防治形勢依然十分嚴峻。01寄生蟲總論我國的五大寄生蟲?。函懠玻ǒ懺x)血吸蟲?。ㄑx)鉤蟲?。ㄣ^蟲)絲蟲?。ńz蟲)黑熱?。ǘ攀侠猜x)01寄生蟲總論(二)寄生蟲病的防治措施

1.消滅傳染源

2.切斷傳播途徑

3.保護易感者01寄生蟲總論

(三)寄生蟲病的流行特點

1.地方性

2.季節性

3.自然疫源性01寄生蟲總論掌握:

寄生、寄生蟲、宿主、終宿主、中間宿主、保蟲宿主及轉續宿主的概念;寄生蟲的生活史。熟悉:

共棲共生的概念;寄生蟲和宿主的相互作用;寄生蟲感染的免疫特點。了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