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業設計史第三章4_第1頁
世界工業設計史第三章4_第2頁
世界工業設計史第三章4_第3頁
世界工業設計史第三章4_第4頁
世界工業設計史第三章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工業設計的成型時期工業設計史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侯增選教授菲亞特汽車公司是20世紀20年代依照福特汽車公司廠房設計模式而建立起來的。其汽車設計受“T型”車及后來流線型運動影響。1935年菲亞特推出了由德·巴瓦設計的菲亞特1500型小汽車。小車體、流線型造型,非常適合普通大眾價低而實用的要求。德·巴瓦設計的菲亞特1500型小汽車第三章工業設計的成型時期工業設計史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侯增選教授奧利維蒂公司是意大利生產辦公機械和設備的銷售公司,在阿德里安諾·奧利維蒂的帶領下進行了美國式的全面改革,并在公司設立了平面設計部、工業設計部和建筑品設計部三個部門,從設計方面提高企業形象。通過改革,使公司產量大幅增加,為企業贏得了巨大利潤。1932年工程師馬格涅利設計了MP—1型打字機,具有典型的流線型特征。馬格涅利設計了MP—1型打字機第三章工業設計的成型時期工業設計史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侯增選教授新古典復興主義設計采用古典主義的裝飾動機,加以簡化和部分修正,成為一種為獨裁政權服務的具有一定功能和強烈政治象征性的新風格。這些特征多體現在意大利一些重要建筑上,如吉奧·龐蒂等1927年設計的“假日宮”,吉奧瓦尼·穆佑1933年設計的“藝術宮”等,都具有強烈的古典復興味道。而蘭西亞公司30年代推出的由平尼法利納設計的阿帕里拉轎車又代表了意大利設計的另外一種風格—高檔豪華型,與菲亞特大眾化汽車形成鮮明對照。平尼法利納設計的阿帕里拉轎車第三章工業設計的成型時期工業設計史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侯增選教授吉奧·龐蒂(GioPonti1891-1979)是意大利最重要的現代主義設計大師之一,意大利的現代設計運動與他有不解之緣,他同時又是形成意大利路線的重要領導之一。1928年創辦《多姆斯(Domus)》雜志,用它作為宣傳現代設計的陣地。他還是一個非常高產的設計理論家,同時長期擔任米蘭理工學院的教學工作。他是蒙扎設計雙年展和米蘭設計三年展最積極的組織者,意大利工業設計師協會的創造者。主張:設計師應把手工藝作為設計的基礎,主張拋棄所有傳統形式,根據功能來重新塑造形態,以避免一成不變的僵化風格。

第三章工業設計的成型時期工業設計史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侯增選教授英國的設計

英國工業設計的發展模式是特有的政府扶持型,從設計機構的設立到設計展覽、宣傳理論探索乃至對國民進行設計意識教育,都機會有官方政府的影子。1914年,成立政府撥款支持的機構—英國工業藝術院。工業設計院與1915年成立的民間設計機構—“英國設計與工業協會”積極合作,促成英國產品設計的更新與改革。1924年英國舉辦“大英帝國博覽會”表明英國開始擺脫莫里斯的影響,真正向工業設計邁進了。1931年英國貿易部成立了由戈列爾負責的委員會,旨在確立對英國設計及設計教育的正確認識,探索有關設計政策。針對其提交的有關設計運動回顧及論評報告,赫伯特·里德通過《藝術和工業》一書對其所提問題進行論證,大大推進了經過工業設計思想發展。第三章工業設計的成型時期工業設計史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侯增選教授

1934年英國貿易部又成立了由皮克主持的“美術與工業委員會”(CAI),采取三方面的措施以推動工業設計的全面發展:

其一,對全國消費者進行工業設計教育,甚至通過政府指導與指令,在英國中小學課程中加入了工業設計教育課程;其二,對英國工業、商業界人士進行在職工業設計教育;其三,獎勵優秀的工業產品設計,并通過展覽加以推廣和普及;第三章工業設計的成型時期工業設計史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侯增選教授

30年代英國工業設計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弗蘭克·皮克(Frankpick1878-1941)。

皮克長期從事工業設計及工業設計普及宣傳工作,是英國設計與工業協會主席。他推行了公共交通系統的系列化、標準化,在他主持下,倫敦的地鐵車輛、公共汽車及電車等都有系列化的外形和明確區分的色彩,如公共汽車為紅色,電車為綠色等,是視覺識別的現代設計概念用于工業設計的較早典范,影響了英國及英聯邦國家的公共交通設計。他全面調整混亂的印刷字體,設計了一套簡樸而易于識別的英文字體,統一了倫敦的公共標識。

第三章工業設計的成型時期工業設計史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侯增選教授

總之,30年代的英國設計明顯落后于美、德等國家,乃至出現了一些工業設計史上設計失敗的典型例子,震驚了設計世界,如投入到二次世界大戰的“烈火式”戰斗機,成為只關注形式而忽略功能的失敗之作。但英國推行和倡導的政府扶持型的設計模式卻影響了世界工業設計的發展,其在二三十年代推行的強有力的措施為其以后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第六節斯堪的納維亞設計風格

第三章工業設計的成型時期工業設計史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侯增選教授

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民族文化、傳統和生活習慣等因素其設計一直以“一枝獨秀”的姿態出現。

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形成了設計上以功能為第一要素的功能主義思想,強調從社會民主、使用目的和大眾經濟水準的角度來改變傳統的設計觀念。因此,20—30年代北歐五國逐步形成了既不同于奢華的法國裝飾藝術風格,也不同于美國商業味濃厚的流線型風格,同時有別于冷漠理性的德國設計的獨特的斯堪的納維亞風格。

這種風格的特征是:將現代主義設計思想與傳統設計文化相結合,體現了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多樣化的文化的融合,既注重產品的實用功能,又強調設計中的人文因素,并避免過分的形式和裝飾因素,尊重自然材料,從而產生一種富于人情味的現代設計美學,其設計集中于陶瓷、玻璃、燈具、家具及室內設計等方面,比較突出的國家有瑞典、丹麥和芬蘭等。

第三章工業設計的成型時期工業設計史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侯增選教授瑞典的設計

瑞典是北歐最早出現自己的設計運動的國家。1900年即已成立了類似于德國工業聯盟的設計組織——瑞典設計協會,旨在促進瑞典產品設計水平的提高。

瑞典的陶瓷和玻璃器皿設計以簡單樸實、功能良好而著稱,被稱為“瑞典現代風格”深深影響世界各國的餐具設計。陶瓷設計的代表人物威廉·蓋茨(WilliamKage1889—1960)。

瑞典的家具及室內設計既強調現代主義的功能主義原則,又強調圖案裝飾性、創痛與自然形態的重要性。代表人物布魯諾?馬斯森(BrunoMathsson)是這一時期最著名的設計師。主要從事家具和室內設計。在設計中他多采用自然材料,如木料、皮革,加上高度重視人體工程學的設計細節,因而設計的家具方便、安全、舒適。傳統和自然意象的注入是其設計的重要特征。

第三章工業設計的成型時期工業設計史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侯增選教授扶手椅和擱腳板布魯諾·馬斯森瑞典1935年第三章工業設計的成型時期工業設計史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侯增選教授第三章工業設計的成型時期工業設計史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侯增選教授丹麥的設計

丹麥較瑞典略晚進入現代主義,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很快迎頭趕上。丹麥的玻璃制品和陶瓷制品設計兼具現代簡單明快和傳統恬靜樸素的特征,是功能主義與傳統風格的巧妙結合,在20世紀達到最高水平。而其家具設計大量采用櫸木、柚木等天然材料,重視參考傳統家具式樣,同時具備機械化大批量生產的特點,表現出典雅、輕巧、自然而現代的特點。這一時期代表性的設計師有卡爾?克來恩(KaareKlint)、保羅?海寧森等。克來恩主要從事家具設計,他設計的椅子注重功能的實用性和藝術的審美性,特別強調采用不上漆色的木材自然本色和皮革及素色織物相結合,創造出一種自然而親切的設計語匯,形成北歐家具風格的典型特征,對丹麥恬靜而富有韻味的家具設計產生了重大影響。

第三章工業設計的成型時期工業設計史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侯增選教授

海寧森主要從事燈具設計。其設計的科學安排光線分布及講究與室內建筑的融合而著稱。他的燈具設計與室內設計相結合,所體現的是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1925年,他所設計的PH燈具在巴黎國際博覽會上一舉成功,獲博覽會金獎。

海寧森批判傳統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藝術主張,提倡一種更適實用的、能夠把“優秀設計”引向批量生產設計思想。和大多數現代主義運動設計師不一樣,海寧森認為傳統形式和材料非常適合大眾產品的制造。在他一生當中,海寧森總共設計過上百個燈具,有些在他去逝之后仍在流行。第三章工業設計的成型時期工業設計史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侯增選教授PH5燈保羅·海寧森

1958年PH2燈

保羅·海寧森

1931年第三章工業設計的成型時期工業設計史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侯增選教授從科學的角度,該設計使光線通過層累的燈罩形成了柔和均勻的效果,創造更適宜使用的光色。燈罩的阻隔在客觀上避免了光源眩光對眼睛的刺激。經過分散的光源緩解了與黑暗背景的過度反差,更有利于視覺的舒適。松果吊燈保羅?海寧森第三章工業設計的成型時期工業設計史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侯增選教授芬蘭的設計

芬蘭的現代主義設計直到1917年芬蘭獨立之后才開始有所發展。20—30年代芬蘭最具影響的設計界人物是阿爾瓦?阿爾托(AlvarAalto1898—1976),他通過其建筑、家具等設計成為北歐最具有影響的現代主義大師。

阿爾托的設計以低成本和精良著稱。最具創造性的是他利用薄而堅硬但又能熱彎成型的膠合板來生產輕巧、舒適、緊湊的現代家具。如1936年他設計的木茶幾,于設計中融入了人文關懷和時代特征,成為芬蘭家具設計的杰作。

阿爾瓦?阿爾托(1898—1976)第三章工業設計的成型時期工業設計史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侯增選教授1935-1936AALTOHOUSE1971-1973AALTO博物館1955AALTO工作室第三章工業設計的成型時期工業設計史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侯增選教授TheL-Legstool1932TheY-Legstool1946TheFan(扇)-Legstool1954第三章工業設計的成型時期工業設計史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研究所侯增選教授

綜合來說,阿爾托的設計藝術理論包括三個方面:信息理論、表現理論和人文風格。他的所謂的信息理論是指設計具有信號特征和傳遞信息的功能。同一設計,對于觀眾和設計者而言,所傳達的信號具有選擇性和差異性,有人懷疑,有人贊嘆,信號的作用是提供選擇。換一句話說,設計的評價和選擇會因人而異。在阿爾托的設計中,表現主義特征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是在現代主義設計走向衰落之后出現的。他設計的伊馬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