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課件-1.2.4 中國畫作品賞析_第1頁
《中國畫》課件-1.2.4 中國畫作品賞析_第2頁
《中國畫》課件-1.2.4 中國畫作品賞析_第3頁
《中國畫》課件-1.2.4 中國畫作品賞析_第4頁
《中國畫》課件-1.2.4 中國畫作品賞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畫作品賞析(二)主講人:孫希娟中國畫是我國獨特表現手法的繪畫藝術,在古今中外藝術史上具有獨立的藝術地位和極其重要的影響,它以線條為主要造型手段、以墨色渲染來豐富畫面,講究“以形寫神”、“氣韻生動”。《溪山行旅圖》《溪山行旅圖》是北宋范寬創作的一幅絹本墨筆畫,

該畫作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氣勢雄強,巨峰壁立,它以“高遠”法構圖立意,體現中國山水畫的高遠境界。具有紀念碑式的宏大氣魄,是隋唐以來“北派山水”的巔峰之作。《早春圖》(縱158.3厘米橫108.6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此畫表現冬去春來,大地復蘇時細致的季節變化。章法上兼有高遠、深遠、平遠,層次分明。師法李成,山石用“卷云皴”或“鬼臉皴”,畫樹枝如蟹爪下垂,筆力勁健,水墨明潔。北宋/郭熙絹本水墨畫《千里江山圖》該作品以長卷形式,在設色和筆法上繼承了隋唐以來的“青綠山水”畫法,以石青、石綠等礦物顏料為主,設色具有裝飾性,并作適當夸張,山石輪廓加泥金勾勒,增加金碧輝煌的效果,被稱為“金碧山水”。代表著青綠山水發展的里程,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里江山圖》是北宋王希孟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縱51.5cm;橫1191.5cm,現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絹本設色風俗畫,(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作品以長卷形式,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體現了宋代建筑的特征。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屬國寶級文物,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出水芙蓉圖》《出水芙蓉圖》是南宋吳炳所繪的絹本設色畫,(現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作者用俯視特寫的手法,描繪出荷花的雍容外貌和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質。全圖筆法精工,設色艷麗,幾乎不見墨筆勾痕,小畫幅,大氣象,是南宋花鳥畫家構思新奇、筆墨精妙的集中體現。《墨竹圖》《墨竹圖》是北宋畫家文同創作的一幅絹本墨筆畫,(現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此圖用水墨畫倒垂竹枝,采用沒骨法,以獨創深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寫竹葉,濃淡相宜,靈氣頓顯。筆法謹嚴有致,又現瀟灑之態,生趣蓬勃。《墨竹圖》中倒竹的形象首次出現在繪畫創作中,這種形象對后世的繪畫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枯木怪石圖》《枯木怪石圖》,是北宋蘇軾所創作的一幅紙本墨筆畫。該畫內容很簡單,用筆看似疏野草草,不求形似,其實行筆的輕重緩急,盤根錯節,都流露出作者很深的筆力功底。古木與怪石的巧妙結合,通過情緒表象的描繪,顯現出更深層的內涵。《枯木怪石圖》是文人畫的典型作品,足可供人們了解文人畫的發展。《潑墨仙人圖》是南宋畫家梁楷創作的絹本水墨人物畫作品。(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潑墨仙人圖》是現存最早的一幅潑墨寫意人物畫,運用沒骨畫法,打破了傳統以線造型的表現形式,是墨象語言真正獨立的標志。開創了水墨人物的新局面。這種酣暢淋漓的“減筆”畫法,發展為獨具中國文化特色的“潑墨寫意”繪畫形式。對明清諸多畫家的風格形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潑墨仙人圖》《富春山居圖》是元代黃公望的紙本水墨畫,因“焚畫殉葬”而分兩段。前半卷:剩山圖,現藏浙江省博物館;

后半卷:無用師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富春山居圖》以長披麻皴為主,略加解索皴;皴筆的轉折靈活自如,墨色虛實枯潤相融。元畫靜謐蕭散的特殊面貌和中國山水畫的又一次變法賴此得以完成,元畫的抒情性也全見于此卷,對后世影響深遠。屬國寶級文物,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富春山居圖》《六君子圖》是元代倪瓚所作水墨紙本畫。(現藏于上海博物館)《六君子圖》以三段式的構圖、平遠的章法、淡疏的筆墨意趣突出表現了六株挺拔的樹木,有其象征意義。逸筆草草,風格獨特。倪瓚在形式上探索的成功與擺脫前人的窠臼,對后世影響深遠。《六君子圖》《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一幅絹本重彩仕女畫。(現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漢宮春曉圖》生動地再現了漢代宮女的生活情景,其用筆清勁而賦色妍雅,成為當時仕女畫的時代典范,對后來的仕女畫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漢宮春曉圖》《墨葡萄圖》是明代畫家徐渭創作的一幅紙本水墨畫。(現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墨葡萄圖》是徐渭傳世的畫作之一。該畫構圖奇特,信筆揮灑,似不經意;藤條錯落低垂,串串葡萄倒掛枝頭,晶瑩欲滴,風格疏放,不求形似而得其神似。以豪放潑辣的水墨技巧造成動人的氣勢。將寫意法演變為大寫意法,真正達到了“逸品”和文人畫所追求的“逸筆草草,不求形似”的高度。對清代“揚州八怪”及近現代寫意花鳥畫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墨葡萄圖》《孤禽圖》是朱耷(號八大山人)在清代創作的水墨紙本立軸畫。整幅畫的畫面,僅在中下方,繪一只水禽,一副白眼向天的神情。形象洗練,造型夸張,表情奇特,構圖奇妙,筆法雄健潑辣,墨色淋漓酣暢。反映出孤憤的心境和堅毅的個性,具有奇特新穎,出人意表的藝術特色。《孤禽圖》《竹石圖》清鄭板橋的墨筆作品。鄭板橋詩文書畫俱佳,最愛畫竹石,在畫史地位和后世影響都是首屈一指。鄭板橋畫竹書法用筆,高竹瘦葉撐滿畫面,畫石主要自倪瓚畫法而來,長折帶皴勾出堅硬的石質,略施以小斧劈皴簡單皴擦,憑添雅氣。反襯了作者本人與竹石一樣高傲的氣節。《竹石圖》《蝦圖》是畫家齊白石晚年期間所創作的一幅畫,(藏于上海博物館。)該畫體現了高度的筆墨技巧,在表現了水墨、宣紙的獨物性能外,又將蝦之質感表現的淋漓盡致,生動形象。《蝦圖》此幅《奔馬圖》是畫家徐悲鴻平生所繪最大《奔馬圖》真跡。(畫高3.2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