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測量學試題庫(含答案)第二部分
第六章測量誤差理論基本知識
6.1試題
6.1.1名詞解釋題
Q)真誤差(對某量作一系列觀測,其誤差保持同一數值、同一符號,或
遵循一定的變化規律)(2)中誤差⑶相對誤差(4)容許誤差(極限誤
差)(5)偶然誤差(在相同的條件下,對某量作一系列的觀測,其觀測
誤差的大小和符號均不一致,也沒有任何的規律性,這種誤差稱為偶然
誤差)
(6)系統誤差
6.1.2填空題
(1)測量誤差按其性質可分為:(a)系統誤差
(b)偶然誤差o
⑵測量誤差主要來自三個方面:(a)人差
(b)儀器誤差
(c)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o研究測量誤差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消除或減弱測量誤差和求得觀測成果的精度,
提出合理的觀測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測量工作中所謂誤差不可避免,主要是指偶然誤差
誤差,而一系統誤差誤差可以通過計算改正或采用
合理的觀測方法加以消除或減弱,因此,測量誤差理論主要是討論
偶然誤差誤差。
(4)真差是_____________減________________;而改正數是—真值或
最或是值減0
(5)同精度觀測是指_______同等技術水平的人,用同精度的儀器、使用
同一種方法,在大致相同的外界條件下所進行的觀測
不同精度觀測是指前述四個方面,只要一個方面不
相同時所進行的觀測0
(6)某經緯儀,觀測者每讀一次的中誤差為±10",則讀兩次取平均值,
其中誤差為;兩次讀數之差的中誤差為;兩次讀
數之和的中誤差為O
(7)相對誤差不能用于評定角度的精度,因為角度誤差大小
________與角度____大小無關。
(8)測量規范中要求測量誤差不能超過某一限值,常以一三倍一倍中
誤差作為偶然誤差的,稱為—容許誤差O
6.2.2填空題
Q)系統誤差偶然誤差粗差
(2)人差儀器誤差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消除或減弱測量誤差和求得觀
測成果的精度,提出合理的觀測方案。
(3)偶然誤差系統誤差偶然誤差
⑷觀測值真值真值或最或是值觀測值
(5)同等技術水平的人,用同精度的儀器、使用同一種方法,在大致相同
的外界條件下所進行的觀測前述四個方面,只要一個方面不相同時所
進行的觀測
(6)7"14"14"
(7)角度誤差大小角度
(8)兩倍或三倍容許值容許誤差
6.1.3是非判斷題
Q)設有一組不等精度觀測值LI、L2、L3,L1中誤差ml=±3mm,L2
中誤差中誤差據此可求出三組權值:
m2=±4mm,L3m3=±5mmo
(a)pl=l,p2=9/16,p3=9/25;(b)pl=16/9,p2=l,p3=16/25;
(c)pl=25/9,p2=25/16,p3=lo在求加權平均值時,這三組的權都
可以使用。(T)
(2)設兩個變量X與Y,其中誤差分別為mx=±30"、my=±20",則X+Y
的中誤差為±36",X-Y的中誤差為±22"。(F)
(3)對于一組觀測列LLL2、L3....Ln,計算觀測值的中誤差m有兩個
公式。欲知觀測列內部的符合程度,應選用的公式是(A表示真誤差):
m=±
0
(4)在測量過程中,存在偶然誤差,此種誤差可以采用一定的觀測方法或
計算改正數的方法加以消除。(F)
(5)用同一鋼尺在相同條件下丈量兩條直線,丈量結果:一條長100米,
一條長200米,其相對誤差均為1/3000,這說明該兩條直線丈量精度
相同。(T)
(1)V(2)x(3)x(4)x(5)V
6.1.4單項選擇題
⑴觀測值的中誤差,其概念是:?
(a)每個觀測值平均水平的誤差;(b)代表一組觀測值的平均誤差;
(c)代表一組觀測值中各觀測值的誤差;(d)代表一組觀測值取平均后的
誤差。
⑵算術平均值中誤差比單位觀測值中誤差縮小
倍,由此得出結論:
⑻觀測次數越多,精度提高越多;
(b)觀測次數增加可以提高精度,但無限增加效益不高;
(。精度提高與觀測次數成正比;
(d)無限增加次數來提高精度,會帶來好處。
(3)誤差傳播定律是用數學的方法建立
⑻各種誤差之間關系的定律;
(b)觀測值中誤差與它函數值中誤差關系的定律;
?觀測值中誤差與最或是值中誤差關系的定律;
(d)各種誤差相互傳遞的定律。
(4)所謂等精度觀測,一般是指
⑻相同技術水平的人,使用同精度的儀器,采用相同的方法,在大致相
同外界條件下的觀測;
(b)相同技術水平的人,使用同一種儀器、采用相同的方法,在大致相
同外界條件下所作的觀測;
?根據觀測數據,計算觀測結果的精度是相同時。
(5)計算中誤差時,一般多采用最或是誤差(似真誤差)v來計算,其原
因是⑶觀測值的真值一般是不知道的;
(b)為了使中誤差計算得更正確;
(c)最或是誤差的總和等于零,可作校核計算。
⑹觀測值的權是根據下列確定的:
⑻根據未知量的觀測次數來確定的;
(b)根據觀測值的中誤差大小來確定;
?根據觀測所采用的儀器精度來確定,儀器精度高,權給得大。
(7)某正方形,丈量了四邊,每邊中誤差均為以其周長之中誤差m,正確的計算公式是
(a)m=4m:||||||||(c)mXm;(d)m=3.14m
⑻在水準測量中,高差h=a也若叫、獨、熟分別表示a、b、h之中誤差,正確的計算公式
是
(a>mf=ma-n*:(功皿=
624單嗔選擇蓬
(l)(c)(2)(b)(3)(b)(4)(a)(5)(a)(6)(b)(7)(b)(8)(c)(9)(b);lW(c>
6.1.5問答題
(1)何謂系統誤差?它的特性是什么?消除的辦法是什么?
(2)何謂偶然誤差?它的特性是什么?削弱的力法是什么?
(3)偶然誤差有哪些統計規律性?
6.1.6計算題
Q)某段距離用鋼尺進行6次等精度丈量,其結果列于表中,試計算該
距離的算術平均值,觀測值中誤差及算術平均值的中誤差。
序號觀測值LVW
1256.565
2256.563
3256.570
4256.573
5256.571
6256.566
⑵三角高程測量已知水平距離D=100.08±0.05m,豎直角a=15°30'
00"±30",儀器高i=1.48±0.01m,目標高V=1.00±0.01m,試求兩
點間的高差h及其中誤差mho
(2)h=100.08tgl5°30'00"+1.48-:1.00=28.23米
mh2=(tgaxmD)2+(Dxsec2axma/p")2+mi2+mv2
=(tgl5°30,00,,x0.05)2+
(100.08xsec215°30,00,,x20/206265)2+(0.01)2+(0.01)2
=0.000192+0.0001092+0.0001+0.0001=0.000501m2
6.2試題解答
6.2.2填空題
(1)系統誤差偶然誤差粗差
(2)人差儀器誤差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消除或減弱測量誤差和求得觀
測成果的精度,提出合理的觀測方案。
(3)偶然誤差系統誤差偶然誤差
(4)觀測值真值真值或最或是值觀測值
(5)同等技術水平的人,用同精度的儀器、使用同一種方法,在大致相同
的外界條件下所進行的觀測前述四個方面,只要一個方面不相同時所
進行的觀測
(6)7"14"14"
(7)角度誤差大小角度
(8)兩倍或三倍容許值容許誤差
6.2.3是非判斷題
(1)V(2)x(3)x(4)x(5)V
6.2.4單項選擇題
(l)(c)(2)(b)⑶(b)⑷⑶⑸(a)(6)(b)⑺(b)⑻(c)(9)(b)(10)(c)
6.2.5問答題
(1)從下列推導可看出尊術平均值最接近真值:
Ai=h-X然表示各版測]值,X表示真值)
[△/小
-------=-------X
nn
[A]
上式右邊第一項為算術平均值1。,即k=工上+丫
n
[A,]
根據偶然誤差特性,上式j等于0,則上式算術平均值1。趨于(等于)真值X。
M
單位雙則值中誤差,一般是指某個獨立現別里的中誤差,算術平均值的中誤差則是
這些獨立颯則里取平均后,這個平均值所具有的誤差,其中誤差(M)要比單位觀測值
中誤差(m)小-yffl倍,即M=—廣,這就是兩者的關系°
y/n
(2)中誤差的計算公式可看出,首先取真誤差或似真誤差平方和,然后再
平均,最后再開方。因此,大誤差經平方就更大,在公式中突出反映。
而平均誤差,盡管某觀測列有較大的誤差,用平均誤差計算,則反映不
出來。中誤差正好就是正態分布曲線中拐點的橫坐標,拐點的橫坐標愈
小曲線峰頂的縱坐標也就愈大,表明離散程度小,觀測精度高。單位觀
測值中誤差可以代表每個觀測值的真誤差,一組觀測值求得單位觀測值
的中誤差,它反映該組各個觀測值所能達到的精度。
(3)在測量工作中,角度、高差、高程、坐標等誤差要用中誤差,而不用
相對誤差,距離則需用相對誤差,因相同的中誤差對于不同的距離所反
映的精度是不相同的。大于二倍或三倍中誤差出現的概率只有4.55%或
0.27%,因此測量上規定2m或3m為誤差的極限值,即容許誤差。
6.2.6計算題
Q)
序號觀測值LVVV
1256.565-3mm9mm
2256.563-525
3256.570+24
4256.573+525
5256.571+39
6256.566-24
L=256.568[V]=0[W]=76
精度評定:觀測值中誤差:m=±3.9mm算術平均值中誤差:M=±
1.6mm
(2)h=100.08tgl5°30'00"+L48-L00=28.23米
mh2=(tgaxmD)2+(Dxsec2axma/p,')2+mi2+mv2
=(tgl503O,OO,,xO.O5)2+
(100.08xsec215°30,00,,x20/206265)2+(0.01)2+(0.01)2
=0.000192+0.0001092+0.0001+0.0001=0.000501m2
第七章控制測量
7.1試題
7.1.1名詞解釋題
⑴三角測量⑵圖根點⑶圖根控制測量(4)大地點⑸導線
(6)導線測量(7)坐標增量閉合差(8)三角高程測量(9)高程閉合差
(10)兩差改正
7.1.2填空題
(1)控制測量主要包括控制測量和控制測量;
前者主要的方法有
等,后者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和O
(2)我國國家三角測量分為______等級,每個三角點都埋______________
并且設立以便于觀測。
(3)直接為測圖服務而建立的控制測量稱控制測量,它的精
度比較低,邊長短,?一般可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進行。
(4)獨立的圖根三角測量,除觀測三角形的內角外,至少必須丈量
并測定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為
了計算________________以及O
⑸小三角測量的主要特點是
以及內業計算采用O
(6)圖根三角測量,一般平均邊長為
測角中誤差為_________秒,起始邊的相對中誤差為
三角形的最大閉合差為秒。
(7)我國國家三角測量分為一個等級,國家水準測量分為一個等級。
(8)小地區平面控制網應視測區面積大小分級,建立測區的
和O
(9)小地區控制網的控制點密度通常取決于
和0
(10)導線按形狀可分為:①@
③O
(11)單圈閉合導線角度閉合差的分配原則是
(12)經緯儀視a巨導線坐標增量閉合差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測量
和存在誤差,其中
誤差大于誤差。
(13)導線測量的分類,按測邊的方法不同,可分為
(a);(b);
(c);(d),
(14)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主要項目有:
(a);(b);
(c);
(d)o
(15)導線測量內業計算主要包括兩大方面:
(a);(b)o前者主
要內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②;③
;④;⑤
(16)坐標正算問題是已知計算
坐標反算問題是已知計算___________________O
(17)國家高程控制測量采用水準測量的方法,從高級到低級逐級控制,
共分等級。等水準測量是直接為地形測圖和工程建設服
務。測區較小,圖根控制點的高程可采用
和方法測
定。
(18)四等水準測量應使用不低于級的水準儀以及
水準尺。每T則站觀測時都應檢查_________________讀
數差和測量高差之差。
(19)三角高程測量是根據學的原理,兩點間水平距離是
用方法測量求得的。三角高程測量在測站應觀測
,應量____________和O
(20)建立小地區高程控制網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
7.1.3是非判斷題
(1)測角前方交會點的精度與測角誤差大小有關與未知點相對于已知點
的位置無關。0
(2)線型鎖觀測時,可以不觀測連接角,僅觀測三角形內角。()
(3)獨立的閉合導線測量,平差計算求得的坐標增量閉合差f,其大小與
導線起始邊方位角測量誤差、導線邊長測量誤差和測角誤差均有關。0
(4)三種導線測量的形式,即閉合導線、附合導線與支導線,在相同觀測
條件下(即用同等精度的儀器和相同的觀測法)進行觀測,采用閉合導
線的形式,測量結果最為可靠。()
(5)所謂經緯儀導線,其特點是因為采用經緯儀進行觀測。()
(6)對于附合導線要用經緯儀測量連接角,以便推算各邊的方位角。對于
獨立的導線,為了推算各邊的方位角,用羅盤儀測量起始邊的方位角也
是可以的。0
(7)四等水準測量是國家最低等級的高程控制測量,規范規定:采用儀器
不低于S3級,視S巨長度不大于100米,前后視距差不大于3米,紅黑
面讀數差不大于3毫米。()
(8)三角高程測量常與三角測量配合進行,因為三角高程測量計算時所需
的邊長,是靠三角測量的方法獲得的。()
7.1.4單項選擇題
(1)計算導線邊往返高差平均值時,按下法計算:
⑶往測高差減返測高差除以2;
(b)往返測高差絕對值取平均;
?往返測高差絕對值取平均,附以返測高差的符號;
(d)往返高差之和取平均。
(2)附合導線當觀測右角時,導線角度閉合差分配的原則是:⑻與角度
閉合差同符號,按實際觀測角度數平均分配角度閉合差;
(b)與角度閉合差符號相反,按實際觀測角度數平均分配角度閉合差;;
(C)與角度閉合差同符號,平均分配角度閉合差時,不考慮兩個連接角。
(3)后方交會定點選點時,避免點位落在危險圓上,可采取措施是:
⑻計算交會角a、0和已知點的固定角Y之和不要接近180°;
(b)在地形圖上標出三個已知點及待定點;查看是否在一個圓上或附近。
?在待定點上增加觀測第四個已知點。
⑷為了減弱垂直折光的影響以便提高三角高程測量的精度較為適宜的
觀測時間是
⑻選在中午前后3小時,但當成象跳動時不宜觀測;
(b)日出后一小時和日落前一小時;
(。晴天不宜觀測,應選陰天觀測;
(d)傍晚觀測最好。
(5)地球曲率差對高差改正的符號與大氣折光差對高差改正的符號(前者
與后者對應著下列逗號的前后),正確者是:
⑶"+","+"(b)(c),"+"(d)"+",
7.1.5問答題
⑴城市控制測量有哪些特點?
(2)導線坐標增量閉合差分配的原則是什么?試分別三種不同的情冽即:
①測邊誤差與測角誤差大致相等;②測邊誤差大于測角誤差;③測邊誤
差小于測角誤差)進行推導論證。
(3)導線測量內業平差計算時,經角度閉合差平差后,為什么還會出現坐
標增量閉合差?
(4)閉合導線與附合導線在計算上有什么相同點與不同點。
(5)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包括哪些內容?內業計算最終是求什么?
7.1.6計算題
Q)已知閉合導線各內角(右角)觀測值及起始邊方位角如下表,試求:
①內角和閉合差;②改正后內角;③各邊坐標方位角;④確定各邊坐標
增量的符號;⑤求僅、fy、f及k;⑥求各邊坐標增量改正數(寫在坐標
增量的上方);⑦計算改正后的坐標增量。
改正
改正后
點內角觀坐標方邊長縱坐標增橫坐標增后坐
內
號測值位角“(m)量AX量AY標增
角?!?
量
△X△Y
1148350087.14074.36545.422
21071910
89.96067.61859.334
3873000
89.69062.04464.768
4891420
111.95279.80478.515
1755710
WD=僅=fy=
f°=f=K=
(2)某圖根附合導線如下圖7-2所示,已知數據和觀測數據列于表中,
試按導線坐標計算表完成各項計算。(角度取至秒,坐標取至0.001m,
坐標增量改正數填在坐標增量值的上方。
圖7-2
點右角觀改正后坐標方邊長縱橫改坐
a測右位(m)坐坐正標
值…角。角…標標后
增增坐
量量標
△X△Y增
里a
△X△YXY
12720
B509.58675.89
30
12857
A
32
40.510
29508
1
00
79.040
17730
2
58
59.120
21117
C529.00801.54
36
34
26
00
D
fp=WD=fx=fy=
f=K=
7.2試題解答
7.2.1名詞解釋題
(1)控制點組成三角形,通過測量各三角形的內角,已知一個點的坐標,
根據不同的圖形有的要測量一條邊長(基線)及方位角,然后通過計算求
得各控制點的坐標。
(2)直接為測繪地形圖而布設的控制點,作為測圖的根據點。
⑶為測繪地形圖而布設控制點進行的控制測量L般有圖根三角測量及
圖根導線測量兩種。
(4)國家基本控制網的各類控制點,包括三角點、導線點、水準點及GPS
點。
(5)將測區內相鄰控制點連成直線而構成的折線。
(6)在測區布設控制點成閉合多邊形或折線形測量導線邊長及導線邊所
夾的水平角。
(7)閉合導線所有坐標增量總和,理論上應為零,如不為零,其值即為坐
標增量閉合差。附合導線坐標增量閉合差是指坐標增量總和與已知兩高
級點之間坐標差的較差。
(8)在測站上通過觀測目標的豎角,丈量儀器高及目標高,已知測站與目
標間
水平距,按三角學的原理,便可求得測站與目標的高差。
(9)測量得高差總和不等于理論值或不等于所附合的兩已知點的高程之
差。
(10)地球曲率差和大氣折光差對高差進行的改正。
7.2.2填空題
⑴平面高程三角測量、三邊測量、邊角測量、導線測量水準測量三
角高程測量
⑵四標石覘標
(3)圖根小三角測量、測角交會、測邊交會、導線測量
(4)一條基線基線的方位角各邊長、各邊方位角各點的坐標
(5)控制測區范圍小,邊長短,測角精度要求高近似平差計算
(6)不超過測圖的最大視距的1.7倍±20-1:10000±60"
(7)4個4個
(8)首級控制圖根控制
⑼測圖比例尺地物地貌的復雜程度
(10)閉合導線附合導線支導線
(11)平均分配角度閉合差,而符號相反。如不能平均分配,則可對短邊
夾角和長、短邊夾角給以較大的改正數。
(12)角度邊長測邊測角
(13)經緯儀導線測量視距導線測量視差導線測量電磁波測距導線測
量
(14)踏查選點埋樁測量導線右角(左角)測量導線邊長測量起始邊
方位角或與已知高級邊的連結,測量連結角與連接邊
(15)導線點的坐標導線點的高程角度閉合差的計算與調整方位角的
推算計算各邊的坐標增量坐標增量閉合差的計算與調整推算各導線
點坐標
(16)兩點的邊長和方位角縱坐標增量、橫坐標增量
兩點的縱坐標增量、橫坐標增量兩點的邊長和方位角
(17)0四五等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
(18)S3紅黑雙面紅黑面水準尺黑面測量和紅面
(19)三角學三角測量豎直角儀器高和目標的覘標高
(20)三、四等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
7.2.3是非判斷題
⑴X(2)V(3)X(4)x(5)x(6)V(7)X(8)V
7.2.4單項選擇題
⑴⑶⑵(a)⑶(b)⑷(a)⑸(d)
7.2.5問答題
(1)①由高級到低級,逐級加密。控制網依次為二、三、四等三角網,
一、二級小三角和一、二、三級導線。
②要有足夠的精度,滿足最大比例尺1:500測圖精度要求。
③控制網點的密度大,邊長短,使用方便;
④測角精度高,一、二級小三角和圖根分別為±5"、±10"和±20";一、
二、三級導線分別為±5"、±8';±12"o
⑤為了便于工程放樣直接使用控制點的數據,要求控制點間按坐標反算
長度和實地測量長度之比接近于1,規定投影長度變形不得大于
2.5cm/kmo
⑥控制層次要少,規定劃分一、二、三級導線,實際只用兩個級別。
(2)導線坐標增量閉合差的分配原則,分別不同三種情況:①當測邊精度
與測角精度大致相同時,坐標增量閉合差反其符號,按邊長成正比例分
配。②當測邊精度低于測角精度時,坐標增量閉合差反號,按所對應的
坐標增量的絕對值成正比例的分配。③當測邊精度高于測角精度時,坐
標增量閉合差反號,按非對應坐標增量絕對值成正比例分配。
(3)雖經角度閉合差的平差,可以說較合理地解決了角度測量產生角度閉
合差的問題,但并非百分之百符合實際。另外,導線邊長測量也存在誤
差。因此,雖經角度平差,但導線仍會出現坐標增量閉合差。
(4)相同點是:①計算步驟相同;②角度閉合差分配原則相同;③坐標增
量閉合差的分配原則相同。
不同點是:①角度閉合差計算方法不同,附合導線是由第一條已知邊方
位角,經導線轉折角推算得另一條已知邊方位角,產生的不符值就是角
度閉合差。閉合導線角度閉合差是內角和不等于理論值。
②坐標增量閉合差計算也不相同:
閉合導線是:fx=IAx,fy=2?y。
附合導線是:A
fx=^Ax-(xB-xA),fy=Iy-(yB-yA)o
(5)外業工作:
①踏勘選點及建立標志選點時要求相鄰點間通視良好,視野開闊,點
位處土質結實便于安置儀器,導線邊長大致相等,點位分布均勻,能控
制整個測區。
②測角圖根導線一般用DJ6級光學經緯儀,采用測回法測1測回。
③量距圖根導線一般用鋼尺往返丈量,往返丈量較差的相對誤差不大
于1/3000.O
④連測或測起始邊的磁方位角如附近有高級點,應與高級點連接,測
連接角和連接邊。如附近無高級點,則應用羅盤儀測導線起始邊的磁方
位角。
內業計算的目的是計算各導線點的坐標。
7.2.6計算題
Q)答案見下表
內角觀縱坐標改正后
點改正后內坐標方位邊長橫坐標增量△
測增量A坐標增
a
角"角”(m)Y
值"X量
△X△Y
+0.031+0.038+45.42-74.33+45.46
1148350087.140
-74.365240
10719
21071900
10
221
1689.960+0.032-67.618+0.039-59334-67.586-59.295
00
8730
3872950
00
313
+0.032+62.04+62.07
4689.690+0.039-64.768-64.729
46
10
8914
4891410
20
44111.95+0.040+79.80+0.049+78.51+79.84+78.56
IP=3600040£D=378.742fx=-0.135fy=-0.165
fp=+40"f=0.214K=l/1773
(2)答案見下表
橫改
坐正
改正后縱坐標標后
內角觀坐標方位邊長坐
點號內增量A增坐
測值角…標
角…(m)
X量標
△增
Y量
△X△YXY
B1272030
1285712857
A509.580675.890
3238
17822+0.007-
40.510+0.007+1.144-40.487+1.151
5240.494
2950829508
1469.093677.041
0006
6314+0.014
79.040+0.014+70.579+35.595+70.594
46+35.581
504.688747.635
1773017731
2
5804
654359.120+0.010+0.011+53.894+24.312+53.905
42+24.302
2111722117
C529.000801.540
3642
3426
00
D
fp=+24"WD=178.670fx=-0.031fy=-0.033
f=+0.045K=1/3953
第十四章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測量
14.1試題
14.1.1名詞解釋題
Q)建筑方格網(2)軸線控制樁(3)±0標高線(4)龍門樁與龍門板
(5)建筑基線
14.1.2填空題
Q)施工測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測設所需的數據是根據建筑物各部分特征點與控制點之間的關系,算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數據,利
用控制點在實地進行測設。
(2)當面積不大且地區較平坦時,施工控制測量可布設
__________________其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等四種形式。
(3)民用建筑物放樣需要的設計圖紙主要有:
、、、
和等。
(4)在建筑物四周與中間隔墻兩端基槽開挖邊線以外1~2m豎直釘設
樁,沿該樁上±0標高線釘水平木板稱為O
(5)近年來,不少工程施工中已不采用龍門板,而代之以
在它上面要標出____________________及
(6)施工測量的總體設計是依據新建筑物就是
根據______________進行定位的。
(7)工業廠房一般均采用控制網作為廠房基本控制網。為了
便于細部測設,還應沿控制網每隔若干柱間距埋設一個控制樁,稱為
(8)高層建筑物施工測量中主要問題是控制因此如何將各
層________________精確地進行投測是很重要的。
⑼高層建筑物軸線的投測,一般分為和
______________兩種。
(10)建筑物的變形觀測有:
等。
14.1.3是非判斷題
Q)施工總平面圖就是設計總平面圖。()
⑵園林施工布設建筑方格網其精度可以較其它工業與民用建筑的建筑
方格網精度低,因此可用經緯儀正倒鏡測設直角的方法布設方格網。0
(3)民用建筑物的定位是把建筑物四周墻角位置測設到到地面,從而便可
依據它們測設基槽開挖位置。()
(4)高層建筑物施工測量中的豎向偏差就是各層向上傳遞高程的誤差造
成的。()
(5)在工業廠房構件安裝前,需將定位軸線投測到杯形基礎頂面上,其目
的是為了控制杯底的高程。()
(6)在進行建筑物的沉降觀測時,至少埋設三個水準點,其主要目的是為
了使用方便。0
(7)建立施工控制網和建立測圖控制網的布網方法和要求基本上是相同
的。0
(8)在工業廠房構建安裝前,需將杯形基礎內壁測設一條高程線,其目的
是為了檢查吊車梁面標高。()
(9)在民用建筑基礎施工測量中,基槽壁上釘水平小木樁,其目的是為了
控制挖槽深度。()
(10)建筑施工放樣的精度要求主要取決于建筑物本身的結構和施工方
法等,而與設計圖紙的比例尺無關。()
(11)在民用建筑施工中要求在墻體上測設+50cm標高線和工業廠房要
求在柱子側面上測設+50cm標高線其目的是相同的。()
(12)竣工測量與一般地形測量方法差不多,而竣工測量內容比地形測量
少。0
14.1.4單項選擇題
Q)建筑方格網布網時,主軸線布設在:
⑶大約場區中部,主軸線應處于南北方向;
(b)大約場區中部,主軸線應與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軸線平行;
?大約場區中部,主軸線應沿原有道路敷設。
⑵用高程為24.397m的水準點測設出高程為25.000m的室內地坪士
0.000,在水準點上水準尺的讀數為1.445m,室內地坪處水準尺的讀
數應是
(a)1.042m;(b)0.842m;(c)0.642mo
⑶由A、B兩點平面坐標反算其坐標方位角aAB,當AyAB<0,AXAB
<0,則直線AB的方位角所在的象限是
(a)I;(b)n;(c)m;(d)IVO
(4)工業廠房柱子吊裝測量中要求柱底到牛腿面長度加杯底高程等于牛
腿面設計高程,如不符合條件可采取措施是
⑻修正柱底到牛腿面長度;
(b)修補杯底以改變杯底高程.;
?修正牛腿面達到設計高程.
(5)用經緯儀進行高層建筑物的軸線投測時,應特別的注意是
儀器的對中問題;
(b)儀器的對光瞄準問題;
(c)經緯儀橫軸的檢校。
14.1.5問答題
(1)敘述在實地測設某已知角度一般方法(盤左盤右分中法)的步驟。
(2)民用建筑物定位主要有哪幾種方法?試繪圖簡述其中最常用的一種
方法。
⑶測設點的平面位置的方法有哪些?各適
用于什么場合?
(4)施工測量的目的和內容是什么?
A
------------------15
120m
圖14-1
15.1.6計算題
⑴已知MN的方位角為aMN=300O04';M點的坐標xM=114.22m,
;待定點的坐標若將
yM=186.71mAxA=142.34m,yA=185.00mo
儀器安置在M點,請計算用極坐標法測設A點所需的數據,并繪出測
設示意圖。
(2)如圖14-4中,設已知點A的坐標XA=50.00mYA=60.00m,AB
的方位角aAB=30°00'00",由設計圖上查得P點的坐標XP=40.00m,
YP=100.00m,求用極坐標法在A點用經緯儀測設P點的測設數據和
測設的步驟。
(3)假設某建筑物室內地坪的高程為50.000m,附近有一水準點BM.2,
其高程H2=49.680m?,F要求把該建筑物地坪高程測設到木樁A上。
測量時,在水準點BM.2和木樁A間安置水準儀,在BM.2上立水準
尺上,讀得讀數為1.506m。求測設A樁的所需的數據和測設步驟。
14.2試題解答
14.2.1名詞解釋題
⑴建筑施工中為了便于施工和保證施工精度在施工場地打上方格網,
并進行測量。
(2)建筑物施工時,在軸線延長線上穩定而不被破壞之處打下大木樁,以
標定軸線的位置。
(3)是指建筑物室內第一層地坪的標高。
(4)建筑物施工時,在建筑物四角和中間隔墻兩端基槽之外1~2m豎直
釘設固定的木樁稱龍門樁,在木樁外側與基槽平行釘木板稱為龍門板。
(5)在小面積且不很復雜的建筑場地上,布設一條或幾條基線,作為施工
測量的平面依據。
14.2.2填空題
⑴把圖上的設計測設到實地上距離、角度、高程
(2)建筑基線建筑基線有直線型、直角型、丁字型、十字型
(3)總平面圖、建筑平面圖、基礎平面圖、基礎詳圖、剖面圖和立面圖
(4)龍門樁龍門板
(5)軸線樁軸線及±0標高線
(6)總平面圖總平面圖
(7)廠房矩形距離指示樁
(8)豎向偏差軸線
(9)經緯儀弓|樁投測法激光鉛垂儀投測法
(10)沉降觀測傾斜觀測裂縫觀測
14.2.3是非判斷題
(l)x(2)V(3)x(4)V(5)X(6)X(7)X(8)x(9)V
(10)V(11)X(12)X
14.2.4單項選擇題
⑴(b)⑵(b)⑶(c)(4)(b)⑸(c)
14.2.5問答題
(1)測設某已知角度B一般法的步驟:
①將經緯儀安置在測站,先用盤左位置,選擇起始方向對零,因不同儀
器而異,具有撥盤螺旋的經緯儀(例如TDJ6),先瞄準起始方向,然
后用撥盤螺旋使水平度盤對準0°00’00"即可。具有離合器的經緯儀(例
如DJ6-1),離合器扳鈕扳上,度盤對準對準0°00'00"后,將離合器
扳鈕扳下,使照準部與度盤結合,瞄準起始方向。測設0角前,具有離
合器的經緯儀要先扳上離合器扳鈕,然后旋轉照準部精確地安置0角,
此時在望遠鏡準軸所指的方向上,打一木樁,并在樁頂作一標志。
②倒轉望遠鏡成盤右位置,使180。00’00”對準起始方向,再松照準部
測設。80。+0)的角度,在望遠鏡視準軸方向再打一木樁,并在木樁上作
標志。
③量兩樁所作標志之間距離,取中點,打下木樁,并在樁頂上作一標志,
則0角測設完畢。
(2)建筑物的定位方法:①利用現有建筑物定位。在設計圖上
量出施工建筑物與現有建筑物之間的各種關系。②根據建筑方格網或建
筑基線進行定位,盡量采用直角坐標法,如地形條件不允許時,采用極
坐標法。③根據測量控制點定位,主要采用極坐標法。
現說明利用現有建筑物定位的具體測設法:如圖14-5所示,擬建的建
筑物軸線AB在原建筑物軸線MN的延長線上,可用延長直線法定位。
作MN的平行線M'N',先沿原建筑物PM與QN墻面向外量出MM'
與NN',并使MM'=NN1,在地面上定出M'和N'兩點作為輔助線,再
安置經緯儀于M'點,照準N'點,然后沿視線方向,根據圖紙上所給的
NA尺寸,要注意如圖上給出的是建筑物間距,還應化為舊建筑物至新
建筑物軸線間距,查新建筑物長AB,從N'點用鋼尺量距依次定出A'、
B'兩點。再安置經緯儀于A'和B'測設90°而定出AC和BDO
圖14-5
(3)①直角坐標法:當施工區域布設有建筑方格網或建筑基線時,采用
此法較
為方便。
②極坐標法:適用于測設距離較短,且便于量距的地方。
③角度交會法:適用于測設待定點離測量控制點較遠或量距較困難的地
區。
.④距離交會:適用于平坦地區,量距長度未超過一個尺段。
(4)目的:把圖上設計的建筑物、構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設計要求
以一定的精度測設到地面上。
內容:建立施工控制網;將圖紙的設計標定到實地,即建筑物定位測量;
工程竣工后為便于維修與擴建,還需測繪竣工圖;對于高大或特殊的建
筑物還應定期進行變形觀測。因此施工測量貫穿整個施工過程。
14.2.6計算題
⑴解:a?^arctgCAY^/AX.J圖14*6
VWWWWSAZWVSZMVWWX/VSAAAAAZ
=arct£(-1.71/+28.12>-3°28'48”
V'BWW'W、,
即wavw*=356°31'12"
=56°27'12"
D、N=JAY二田+Ay~、〃
DMA=28.172(DI)
⑵解:
心一匕
吆%A=型=-4圖14-7
-10
象P睢RAP=SE75°57'50"
/.WCW1sAApZ=180°-75°57'50"=104°02'10"
P=aAP-aAB=74002'10”
SA/VWWWWWV\
D=JAX'A尸=41.23lm
經緯儀安置A點,盤左瞄準B點,轉撥盤
螺旋對0°00'00",然后松照準部,當出現74°
時,固定照準部,用微動螺旋精確對準74°02’10”,在望遠鏡視線方向,
用鋼尺拉4L231m,并插一測釬。盤右用同樣的方法,再插一測釬,取其平均
位置即為P點。
⑶儀器視線高程H產Hz+BM.2尺上讀數=49.680+1.506=51.186m
應讀A樁尺上讀數=H-Ho=51.186-50.000=1.186m
測設步驟:安置水準儀于B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七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數據分析中的統計方法與應用試題及答案
- 工作計劃對員工發展的影響
- 企業戰略與合法合規性試題及答案
- 2025屆河北省高陽縣數學七下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材料力學性能測試疲勞壽命位移影響重點基礎知識點
- 公司的市場定位與風險控制試題及答案
- 開發有效測試用例的標準與技巧試題及答案
- 數據安全與備份技術試題及答案
- 法學概論的案例研究方法試題及答案
- 網課智慧樹知道《人工智能引論(浙江大學)》章節測試答案
- 運用系統觀察法評價有效體育教學的研究
- 2024年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中考二模物理試題
- 中考物理壓強與浮力壓軸題20道(解析版)
- 穿脫隔離衣的流程及注意事項
- (新版)高級經濟師《高級經濟實務》(工商管理)考試題庫(含答案)
- 八年級歷史下冊期末測試題及答案
- 企業反舞弊知識講座
- 中國新聞傳播史課件
- 閩教版2023版3-6年級全8冊英語單詞表
- 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市(自治州、地區)縣(縣級市)區名稱一覽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