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綜合復習與測試試卷(答案在后面)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下列關于古代中國早期國家制度的說法,哪一項是錯誤的?A.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標志著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B.商朝時期實行了分封制,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C.周朝建立后,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宗法制和分封制。D.春秋戰國時期,隨著諸侯國力量的增長,分封制逐漸瓦解。2、秦朝統一六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集權,以下哪個不是秦朝強化中央集權的舉措?A.廢除分封制,推廣郡縣制。B.統一貨幣、度量衡。C.實行鹽鐵官營。D.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3、題干:下列關于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特點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B.官僚體系由三公九卿組成C.官職實行世襲制D.地方實行郡縣制4、題干:下列關于漢朝政治制度的描述,正確的是:A.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B.漢朝實行三公九卿制C.漢朝地方實行郡縣制D.漢朝實行行省制5、春秋戰國時期的“封建”不同于現今所說的“封建社會”,古代的“封建”是指:A、分封制B、封建割據C、傳統習俗D、奴隸社會特征6、下列制度中,最早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并將皇權與相權有機結合起來的是: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內外朝制D、郡縣制7、題目:在中國古代,哪種制度最直接地體現了封建君主集權的特征?A.官僚制度B.士地制度C.軍隊制度D.地方制度8、題目:以下哪個選項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特征?A.基本經濟制度B.基本法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宗教信仰自由9、明朝中后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哪一項不是張居正推行的改革措施?A.實行一條鞭法B.整頓軍隊C.推行均田制D.加強對地方官員的考核10、19世紀末20世紀初,清政府為了應對內外危機,采取了多項改革措施,這些措施被稱為: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11、題干:以下哪項不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A.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B.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命C.設有監察制度,對地方官吏進行監督D.經濟上實行的均田制12、題干:以下哪個朝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實行行省制度的朝代?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3、在古代中國,文官被認為是維護國家治理和社會穩定的中堅力量。為了保證文官隊伍的質量,漢代實施了以下哪種制度?A.九品中正制B.察舉制C.科舉制D.禪讓制14、清朝末年,為了適應社會變革和救亡圖存的需求,清政府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一項重要的改革是在1905年廢除了一項長期存在的選官制度,這項制度是什么?A.世襲制B.科舉制C.九品中正制D.察舉制15、【題干】在唐代實行的地方行政區劃制度中,下列哪一項是府與縣之間的行政單位?A.郡B.州C.郡縣D.鄉16、【題干】清代實行“攤派制”,這種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財政稅收B.加強中央集權C.限制地方權力D.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每小題13分,共52分)第一題題目背景:在古代中國,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與發展對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治理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秦朝確立皇帝制度,到漢代加強中央集權,再到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的確立,以及宋元明清各代的改革,中央集權制度不斷演變和完善。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問題:1.概述秦朝至清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歷程,并指出這一過程中出現的主要變化。2.分析中央集權制度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包括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第二題材料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了鞏固統一,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他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材料二:漢朝初期,漢武帝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采納了主父偃的建議,實行推恩令,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問題:1.材料一中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是什么?2.材料二中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是什么?3.分析這兩位皇帝加強中央集權的共同目的。第三題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朝結束了戰國七雄的割據局面,首次實現了中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建立起一套比較完整的中央和地方行政管理體系。秦朝制定的法律、度量衡等制度,在全國推廣,加強了中央對于地方的控制。材料二:明清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社會成員的思想觀念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君主專制制度也達到了頂峰,同時出現了一些新的現象,如黃宗羲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葉象峰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顧炎武也闡述了“封建之遙不是人害天下,而屬于自己的”,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政治制度的新思考。問題: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秦朝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意義。(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明清時期為什么會出現關于君主專制的新思考。(6分)3.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歸納從秦朝到明清時期政治制度發展趨勢,并分析其影響。(8分)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秦朝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意義。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明清時期為什么會出現關于君主專制的新思考。3.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歸納從秦朝到明清時期政治制度發展趨勢,并分析其影響。第四題【題目】閱讀以下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經歷了多次政權更迭和民族融合。這一時期,政治制度的演變呈現出以下特點:1.政權更迭頻繁,從東漢末年的三國鼎立到隋朝的統一;2.民族融合加劇,北方民族大舉南遷,促進了南方的經濟發展;3.南北朝時期,政權更加重視農業發展,推行了一系列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政策。問題:根據材料,分析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治制度演變的特點及其影響。綜合復習與測試試卷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下列關于古代中國早期國家制度的說法,哪一項是錯誤的?A.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標志著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B.商朝時期實行了分封制,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C.周朝建立后,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宗法制和分封制。D.春秋戰國時期,隨著諸侯國力量的增長,分封制逐漸瓦解。答案:B解析:實際上,商朝時期并未實行分封制,而是到了周朝才開始大規模推行分封制來加強對地方的管理。因此選項B表述有誤。2、秦朝統一六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集權,以下哪個不是秦朝強化中央集權的舉措?A.廢除分封制,推廣郡縣制。B.統一貨幣、度量衡。C.實行鹽鐵官營。D.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答案:D解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西漢時期漢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后實施的文化政策,旨在通過推崇儒家學說來鞏固中央集權,并非秦朝時期的措施。秦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確實廢除了分封制、推廣了郡縣制、統一了貨幣和度量衡等,但沒有實行鹽鐵官營這一具體經濟政策。不過,這里提到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并非秦朝所為,故正確答案為D。3、題干:下列關于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特點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B.官僚體系由三公九卿組成C.官職實行世襲制D.地方實行郡縣制答案:C解析:C項描述不正確,秦朝實行的是官職任期制,而非世襲制。其他選項均符合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A項,皇帝作為國家最高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B項,秦朝中央政府設立三公九卿,三公包括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九卿包括吏、戶、禮、兵、刑、工、太常、光祿勛和衛尉;D項,秦朝實行郡縣制,地方政權分為郡和縣兩級。4、題干:下列關于漢朝政治制度的描述,正確的是:A.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B.漢朝實行三公九卿制C.漢朝地方實行郡縣制D.漢朝實行行省制答案:C解析:C項描述正確,漢朝地方實行郡縣制,郡是地方最高行政單位,下設縣。A項描述不正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推行的一種思想文化政策,目的是加強中央集權,而非政治制度;B項描述不正確,漢朝實行的是三公九卿制,而非三公九卿制;D項描述不正確,漢朝實行的是郡縣制,行省制是元朝才開始實行的政治制度。5、春秋戰國時期的“封建”不同于現今所說的“封建社會”,古代的“封建”是指:A、分封制B、封建割據C、傳統習俗D、奴隸社會特征答案:A解析:“封建”一詞在春秋戰國時期是指西周時期的分封制度,即周天子將土地和民眾分封給諸侯,諸侯再分封給卿大夫。這里的“封建”特指西周的分封制度,而非現今通用的封建社會的概念。6、下列制度中,最早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并將皇權與相權有機結合起來的是: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內外朝制D、郡縣制答案:C解析:內外朝制是一種將皇權與相權結合起來的方法,其中“內朝”由皇帝信任的親信組成,負責決策;“外朝”則由政府各級官員管理日常政務。因此,在西漢武帝時期首次設立了內外朝制,以加強皇權。7、題目:在中國古代,哪種制度最直接地體現了封建君主集權的特征?A.官僚制度B.士地制度C.軍隊制度D.地方制度答案:A解析:官僚制度是封建君主集權的直接體現,通過設立各種官職,由皇帝直接任命官員管理國家事務,從而鞏固了君主的權力。而土地制度、軍隊制度和地方制度雖然也與君主權力有關,但并沒有官僚制度那么直接。8、題目:以下哪個選項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特征?A.基本經濟制度B.基本法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宗教信仰自由答案:D解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基本經濟制度、基本法、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但并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特征。9、明朝中后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哪一項不是張居正推行的改革措施?A.實行一條鞭法B.整頓軍隊C.推行均田制D.加強對地方官員的考核答案:C解析:張居正是明朝萬歷年間著名的改革家,他推行的一條鞭法旨在簡化稅制,減輕農民負擔;整頓軍隊,提高軍事效率;加強對地方官員的考核,確保政令暢通。而均田制是中國歷史上北魏至唐朝初期實行的一種土地分配制度,目的是解決土地兼并嚴重的問題,并非張居正所推行的政策。10、19世紀末20世紀初,清政府為了應對內外危機,采取了多項改革措施,這些措施被稱為: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答案:C解析:19世紀末20世紀初,面對嚴重的內憂外患,清政府在1901年至1911年間實施了一系列旨在挽救統治危機的改革措施,這些措施統稱為清末新政。洋務運動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主要目標是引進西方科技以增強國防實力;戊戌變法則是一場試圖通過全面改革來實現國家現代化的政治運動,發生于1898年;辛亥革命則是在1911年爆發,最終推翻了清朝統治。11、題干:以下哪項不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A.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B.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命C.設有監察制度,對地方官吏進行監督D.經濟上實行的均田制答案:D解析:中國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包括: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命、設有監察制度對地方官吏進行監督等。而均田制是土地制度,與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無直接關聯。故選D。12、題干:以下哪個朝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實行行省制度的朝代?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答案:C解析:行省制度是中國歷史上一種地方行政制度,元朝時期首次實行。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故選C。13、在古代中國,文官被認為是維護國家治理和社會穩定的中堅力量。為了保證文官隊伍的質量,漢代實施了以下哪種制度?A.九品中正制B.察舉制C.科舉制D.禪讓制答案:B解析:漢代主要采用察舉制來選拔人才,以此來確保文官隊伍的質量,該制度注重對候選人的德行和才能的考察。14、清朝末年,為了適應社會變革和救亡圖存的需求,清政府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一項重要的改革是在1905年廢除了一項長期存在的選官制度,這項制度是什么?A.世襲制B.科舉制C.九品中正制D.察舉制答案:B解析:清政府在1905年宣布廢除科舉制度,標志著這一存在了1300多年的選官制度正式結束。15、【題干】在唐代實行的地方行政區劃制度中,下列哪一項是府與縣之間的行政單位?A.郡B.州C.郡縣D.鄉【答案】B【解析】唐代地方行政區劃以州為基本單位,府是州的上級行政單位,縣則為州或府的下級行政單位。因此,正確答案是B選項,州。16、【題干】清代實行“攤派制”,這種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財政稅收B.加強中央集權C.限制地方權力D.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答案】A【解析】攤派制是清代地方政府為了實現上級政府規定的財政收入任務,對當地民眾進行的一種強制分攤的征稅制度。其主要目的是增加財政稅收,故A選項正確。雖然實施攤派制有一定的強化中央集權效力,但這并非其主要目的,因此排除B選項。限制地方權力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也與攤派制的實際目的不相符合,故C、D選項不正確。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每小題13分,共52分)第一題題目背景:在古代中國,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與發展對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治理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秦朝確立皇帝制度,到漢代加強中央集權,再到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的確立,以及宋元明清各代的改革,中央集權制度不斷演變和完善。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問題:1.概述秦朝至清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歷程,并指出這一過程中出現的主要變化。2.分析中央集權制度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包括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參考答案:1.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歷程及其主要變化: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廢除了封建制度,推行郡縣制,確立了皇帝制度,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秦朝還實行了車同軌、書同文等措施,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發展。漢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漢武帝時期通過設立刺史監察地方官員,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同時,通過察舉制選拔官員,強化了中央政府的人事管理權力。隋唐(581年—907年):隋朝創立三省六部制,唐朝繼承并完善了這一制度,三省即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六部則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和工部。這種體制明確了中央機構的職能分工,提高了行政效率。宋朝(960年—1279年):宋朝進一步發展了科舉制度,使得更多平民有機會進入官僚體系,增加了政權的社會基礎。同時,宋朝通過設置轉運使加強對地方財政的控制。元朝(1271年—1368年):元朝實行行省制度,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理,行省之下設路、府、州、縣四級行政區劃,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行政區劃體系。明朝(1368年—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職位,由皇帝直接領導六部,加強了君主專制;同時,設立錦衣衛等特務機構,加強對官員的監督。清朝(1636年—1912年):清朝繼續沿用明朝的政治體制,但更加注重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如設立理藩院管理邊疆事務。此外,清朝還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官員,加強了對文官體系的控制。2.中央集權制度對中國社會的影響:積極影響: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穩定,有利于抵御外敵入侵。推動了經濟文化的發展,通過標準化和規范化政策,促進了國內市場的統一和技術文化的傳播。提高了行政效率,中央集權有助于快速決策和實施大型公共工程項目。增強了社會凝聚力,通過共同的文化認同感和國家意識,加強了民族團結。消極影響:過度的中央集權可能導致地方自治能力下降,影響地方治理的積極性和創新性。官員選拔過于依賴中央標準,可能忽視地方實際情況,造成人才使用上的局限。君主專制下的腐敗和權力濫用問題難以避免,有時會嚴重損害民眾利益和社會公平。在某些時期,中央集權過度干預經濟活動,限制了私營經濟的發展空間。解析:本題旨在考察學生對古代中國中央集權制度發展歷程的理解,以及對這一制度如何影響中國社會發展變化的認識。要求學生能夠準確把握各個歷史階段的特點,理解中央集權制度建立和發展的背景、過程及其對中國歷史進程的影響。同時,題目鼓勵學生思考制度背后的歷史邏輯,培養全面看待問題的能力。第二題材料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了鞏固統一,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他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材料二:漢朝初期,漢武帝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采納了主父偃的建議,實行推恩令,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問題:1.材料一中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是什么?2.材料二中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是什么?3.分析這兩位皇帝加強中央集權的共同目的。答案:1.材料一中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是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2.材料二中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是實行推恩令,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3.這兩位皇帝加強中央集權的共同目的是為了鞏固統一,維護國家的穩定和中央政府的權威。解析:1.秦始皇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這一措施使得地方行政機構直接由中央政府管理,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從而鞏固了統一。2.漢武帝實行推恩令,通過允許諸侯王分封小侯國,實際上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減弱了他們對中央政府的威脅,從而加強了中央集權。3.秦始皇和漢武帝都致力于加強中央集權,這是因為他們都認識到,只有強大的中央集權才能保證國家的統一和穩定。通過加強中央集權,他們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確保了國家的長治久安。第三題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朝結束了戰國七雄的割據局面,首次實現了中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建立起一套比較完整的中央和地方行政管理體系。秦朝制定的法律、度量衡等制度,在全國推廣,加強了中央對于地方的控制。材料二:明清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社會成員的思想觀念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君主專制制度也達到了頂峰,同時出現了一些新的現象,如黃宗羲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葉象峰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顧炎武也闡述了“封建之遙不是人害天下,而屬于自己的”,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政治制度的新思考。問題: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秦朝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意義。(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明清時期為什么會出現關于君主專制的新思考。(6分)3.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歸納從秦朝到明清時期政治制度發展趨勢,并分析其影響。(8分)答案與解析: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秦朝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意義。答案: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鞏固統一,維護社會穩定。通過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形成了中央對地方的垂直管理,提高了行政效率。正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加強了法律制度的建設和執行,為社會穩定和秩序建設提供了基礎。解析:中央集權制度是秦始皇實行的一項重要制度,它通過建立強大的中央政府來管理地方行政事務,加強了對全國的統一管理,對于中華民族一體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明清時期為什么會出現關于君主專制的新思考。答案:明清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人民的思想觀念呈現出一種進步的趨勢,這為新的政治思想的產生提供了土壤。此外,君主專制制度集中權力于皇帝一人手中,導致社會矛盾加劇,人們開始質疑和挑戰這種制度。因此,許多思想家提出了新的政治主張和觀念,如黃宗羲、顧炎武等人批判君主專制,弘揚民本思想,反映了當時人們的認識和社會需求。解析: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變化導致了思想意識的變化,而君主專制制度的弊端也逐漸顯現。思想家們開始質疑和反思這一制度,提出新的政治主張和觀念,這對于當時的社會進步具有重要意義。3.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歸納從秦朝到明清時期政治制度發展趨勢,并分析其影響。答案:從秦朝到明清時期,政治制度的發展趨勢是由早期的集權制朝向“君主專制”更加強化的方向發展。秦始皇開創了中央集權的體系,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絡應用開發能力試題及答案
- 風險管理流程優化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行業趨勢預測試題及答案
- 安全編程實踐考試考題及答案分享
- 積極法治建設對社會發展的影響試題及答案
- 現代軟件開發的協作工具試題及答案
- 風險分析工具在企業文化中的應用試題及答案
- 軟件開發中的團隊協作工具試題及答案
- 代碼質量保證與提高技巧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注射器械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十歲生日宴流程
- DB3307T 128-2023 共富工坊建設與星級評價規范
- 《推進鄉村振興中的的政府行為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5100字
- 康養休閑旅游服務基礎知識單選題及答案解析
- 公司師徒制、導師制管理辦法(完整版方案)
- 解剖學公開課課件內分泌
- 家族財富管理
- 高中必修一英語單詞湘教版
- 森林防火預警監測
- 銀屑病臨床病例討論
- 涉密人員審查備案登記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