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降低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術后疼痛發生率的應用探討_第1頁
品管圈在降低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術后疼痛發生率的應用探討_第2頁
品管圈在降低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術后疼痛發生率的應用探討_第3頁
品管圈在降低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術后疼痛發生率的應用探討_第4頁
品管圈在降低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術后疼痛發生率的應用探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品管圈在降低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術后疼痛發生率的應用探討目的探討采用品管圈來降低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術后疼痛的發生率。方法對該院脊柱科2016年1—3月間收治的63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病人與2016年4—6月收治的61例腰椎間盤突出癥采用品管圈管理的手術病人進行統計,比較,分析。比較分析兩組患者術后疼痛發生率。結果對照組病人的術后疼痛發生率為30.2%。實施品管圈后,觀察組62例手術病人術后疼痛發生率降低為11.5%。通過對比應用品管圈前后術后疼痛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采用品管圈后脊柱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發生率明顯低于采用前。結論采用品管圈在降低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發生率效果顯著。標簽:品管圈;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疼痛StudyonApplicationofQualityControlCircleinReducingtheIncidenceRateofPostoperativePainsinPatientswithProlapseofLumbarIntervertebralDiscYUANShuaiDepartmentofTeaching,LuoyangBone-settingHospitalofHenanProvince&OrthopaedicHospitalofHenanProvince,Zhengzhou,HenanProvince,450016China[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pplicationofqualitycontrolcircleinreducingtheincidencerateofpostoperativepainsinpatientswithprolapseoflumbarintervertebraldisc.Methods63casesofpatientswithprolapseoflumbarintervertebraldiscadmittedandtreatedinthedepartmentofspinal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6toMarch2016and61casesofpatientswithprolapseoflumbarintervertebraldiscadmittedandtreatedinourhospitalfromApril2016toJune2016wereselectedandmanagedbythequalitycontrolcircleforcomparisonandanalysis,andtheincidencerateofpostoperativepainsofthetwogroupswascomparedandanalyzed.ResultsThedifferenceintheincidencerateofpostoperativepainsbetweenthecontrolgroupandtheobservationgrouphadstatisticalsignificancebycomparison,(30.2%vs11.5%),P<0.05,theincidencerateofpostoperativepainsafteradoptingthequalitycontrolcirclewasobviouslylowerthanthatbeforeadoptingthequalitycontrolcircle.ConclusionTheeffectofadoptingthequalitycontrolcircleinreducingtheincidencerateofpostoperativepainsinpatientswithprolapseoflumbarintervertebraldiscisobvious.[Keywords]Qualitycontrolcircle;Prolapseoflumbarintervertebraldisc;Postoperativepains品管圈,是一種持續性地改善質量管理的組織形式[1]。品管圈是提高工作人員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方式,可用于提高醫院質量管理。國內外研究表明,品管圈在醫院護理、藥學等醫療中的應用,能有效提高工作人員參與管理的意識和工作能力,從而提高工作質量[2]。國際疼痛學會(IASP)將疼痛視為是一種與組織損傷有關的不愉快的感覺和情感體驗[3]。術后疼痛是急性疼痛,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處理不及時會給機體造成一系列不良影響[4]。術后疼痛是傷害性刺激作用于機體而引起的一種復雜的生理心理反應,直接影響疾病發生、發展和轉歸[5],成為術后并發癥和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影響因素。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病人術后疼痛發生率較高.為降低術后疼痛發生率。2016年1—3月我科開展了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活動,活動主題選取為:降低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術后疼痛發生率。該文選取在此期間124例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脊柱手術病人作為研究對象,以觀察脊柱手術病人術后疼痛發生率變化情況,現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選取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脊柱科2016年1—3月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63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患者31例。平均年齡(43.67±12.65)歲,平均病程(58.96±57.81)月。選取該院脊柱科2016年4—6月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61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患者30例。平均年齡(44.26±13.49)歲,平均病程(59.92±58.74)月。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病例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見表1。1.2診斷標準①有腰部外傷、慢性勞損或受寒濕史。大部分患者在發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常發生于青壯年。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壓增加(如咳嗽、噴嚏)時疼痛加重。④脊柱側彎,腰生理弧度消失,病變部位椎旁有壓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動受限。⑤下肢受累神經支配區有感覺過敏或遲鈍,病程長者可出現肌肉萎縮。直腿抬高或加強試驗陽性,膝、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減弱。⑥X線攝片檢查:脊柱側彎,腰生理前凸消失,病變椎間盤可能變窄,相鄰邊緣有骨贅增生。CT檢查可顯示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及程度。1.3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標準者;②年齡介于18~65歲之間者;③自愿接受治療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1.4排除標準①病人有嚴重心、腦、腎等器質性疾病、血液病以及其他感染性疾病者;有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未控制在正常范圍者。②病人有骨質疏松癥、腰椎結核、脊髓腫瘤、腰椎滑脫癥、梨狀肌綜合征者;③CT或MRI檢查提示腰椎管狹窄、側隱窩狹窄、腰椎骨折者以及髓核突出屬于中央型伴馬尾神經癥狀、有脊髓損傷征象者;④局部皮膚有感染、潰破,不適合中藥離子導入治療者以及消化道潰瘍、胃腸道出血者;⑤有風濕、強直性脊柱炎、痛風可能者;⑥受孕妊娠婦女及有出血傾向、精神疾患者;1.5方法1.5.1成立QCC小組,小組成員10人其中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1人,住院醫師2人,護理人員4人,麻醉科醫師2人。小組以科室主任為圈長,領導安排計劃的制定與實施;科室秘書記錄備案;圈員認真參與,履行職責并提出看法和意見。1.5.2現狀把握,分析原因(1)觀察組:該科2016年1—3月之間63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病人作為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術前術后治療措施、程序進行宣教及治療,具體為:①術前麻醉師對病人進行術前教育,交代術前注意事項,術中各種風險的大小。插拔管注意事項及術后注意事項等,并與患者積極溝通,明白術后鎮痛的重要性,讓病人對術后疼痛有一個科學的認識。②護理人員對病人進行術前宣教。交代患者術前術后注意事項。③管床醫生對病人進行常規術前探視,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對癥處理等各項事務。觀察組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發生術后疼痛19例,發生率為30.2%。(2)對照組:在觀察組的基礎上詳細分析術后可能引疼痛發生的因素。主要包括醫師因素、患者因素、護理因素、藥物未能及時應用4個方面。其中,11例為麻醉師術后干預措施不足,在應用鎮痛泵的問題上術前未能與患者達成共識(占57.9%),2例為術前醫護宣教不當,患者未能正確的配合(占10.5%),4例為患者自身的緊張焦慮(占21%),2例為術后護理不當(占10.5%)。根據上述原因,該次QCC重點為術前加強與患者溝通,制定術后干預措施,提高宣教水平,加強心理疏導。1.5.3設定目標通過品管圈目標設定公式,擬定圈員能力為65%。目標值=現況值-(現況值×全員能力)=30.2%-(30.2%×65%)=10.6%。1.5.4實施措施①完善術前術后宣教,由管床醫師向患者進行宣教,指導患者正確地對待術后疼痛。告知其具體操作方法及作用。實習醫師進行術前宣教時,必須由帶教老師進行監督指導。②完善術前麻醉醫師宣教流程,讓患者正確認識疼痛管理的必要性。③加強術后病人心理疏導。病情許可的情況下,可適當搖高床頭,從而增加患者舒適度。④加強心理疏導,使患者對切口疼痛有正確的認識。⑤術后合理使用鎮痛泵,及適當配合應用其他類鎮痛藥。⑥對低年資醫師進行相關培訓及考核。由圈長牽頭,組織全員進行術后疼痛相關知識講座、討論,并提交培訓心得,定期給與理論和技能操作考核。使得低年資醫師和實習醫師加深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術后病人疼痛的認識,熟練掌握術后的預防及應對措施。⑦在病房宣傳欄、護士站放置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術后疼痛科普知識宣傳冊頁,使病人及病人家屬對術后疼痛有更直觀的認識和理解。1.5.5評價指標(1)有形成果的計算。目標達成率(%)=(改善后數據-改善前數據)/(目標設定值-改善前數據)×100%;進步率(%)=(改善后數據-改善前數據)/改善前數據×100%。(2)無形成果的統計。通過圈員自評方式評分,每項每人最高評5分,最低1分,得出活動成長值=活動后平均值-活動前平均值。1.6統計方法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得數據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符合正態分布時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組觀察組的前后數據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態分布時采用非參數檢驗,等級資料采用Ridit分析,檢驗水平為α=0.05。2結果2.1有形成果經統計,2016年4—6月之間61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病人,術后發生發生疼痛8例,品管圈活動實施后該科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術后疼痛發生率為11.5%。經過此次品管圈活動,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發生率明顯下降。由30.2%下降至13.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2.2無形成果經過此次以“降低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疼痛發生率”為主題的品管圈活動,顯著提高了圈員協調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責任心、積極性、團隊凝聚力。使醫院上下一體,團結和諧,讓全體員工緊密結合、團結合作。品管圈活動的實施,通過發揮員工的個人才能,體現了員工的個人價值,營造了一種追求質量,降低錯誤,提高效益的全面的品質持續改善的人文環境。同時減少了醫院運營成本,有利于醫院的長久可持續發展,見圖1。3討論品管圈指的是相同、互補或相近性質工作區域內的工作人員自主組建一圈的活動團隊,依據一定程序、科學統計方法以及品管方法,全體合作來處理工作現場管理等多方面存在的問題[6]。品管圈在融合了PDCA循環的理念后,品管圈將行動劃分為4個階段、10個步驟,同時還采取了7大品質管理手法,成功將理念、行動與管理方法融為一體[7]。主動參與,體現了全員的才能,每一位圈員都積極主動參與,使護理質量管理由被動的接受任務到主動解決問題。同時也激發了每一位圈員主動學習的潛能[8]。當前,醫療質量管理已成為醫院管理的熱點問題。品管圈是一項以人為本的新興的藥學服務方法和品質管理模式,已成為醫院管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在近幾年,隨著品管圈活動的開展,一種具有醫護特色的、與社會同步發展的群體文化正在醫療機構中萌生,這種內生性的意識激發起廣大醫護人員的聰明才智和管理熱情。醫療質量和品質是生命線,有組織有計劃地推行品管圈活動,使圈員們自動自發發掘問題、改善問題,而產生有形成果及無形成果,能夠強化品質管理,提升醫療機構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達到組織的繁榮[2]。該院脊柱科運用品管圈質量管理模式,通過科學的思維方法,圈內成員團結協作,發現問題、分析原因、制定對策、解決問題,提高了醫師的業務能力和自身綜合能力[9]。品管圈活動顯著提高了圈員協調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責任心、積極性、團隊凝聚力。實施品管圈活動后,脊柱科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發生率由30.2%降至11.5%,目標達成率為95.4%,進步率為61.9%。由此說明,應用品管圈,完善脊柱科術后疼痛預防處理規范化流程,能有效降低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發生率。綜上所述,品管圈活動能夠有效降低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術后疼痛的發生率,提升病人的滿意度,減輕病人的痛苦,增強其舒適感。在以后的工作中,應不斷推廣和應用品管圈活動,完善臨床各項工作的流程,從而達到提升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