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模塊01中國古代史材料題專項50練一、材料題(共50小題)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史記》以《黃帝本紀》為中國歷史的開篇。司馬遷還以“萬系一宗”來敘說民族關系,認為漢人與諸多民族均是同根同源。歷代祭祀黃帝之舉,史不絕書。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時,往往自稱為黃帝后裔。對黃帝的崇拜,使中華文明在多元發展的同時,一以貫之地保持了連續性?!幾栽婿戎骶帯吨腥A文明史》等材料二: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四月五日,中華蘇維埃政府主席毛澤東、人民抗日紅軍總司令朱德、敬遣代表林祖涵,以鮮花時果之儀致祭于中華民族之始祖軒轅黃帝之陵,而致辭曰:赫赫始祖,吾華肇造……億兆一心,戰則必勝。還我河山,衛我國權;此物此志,永矢勿諼。經武整軍,昭告列祖。——摘編自國共兩黨共祭黃帝陵時毛澤東所作《祭黃帝陵文》(1)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兩例傳說中黃帝的貢獻。根據材料一,概括黃帝文化在中國古代的歷史意義。(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國共兩黨祭祀黃帝的背景和影響。(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黃帝”這一文化符號在今天的現實意義。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河南偃師二里頭都邑多網格式布局,位于洛陽盆地中東部的二里頭遺址,現存面積300萬平方米。1959年以來發現主干道路網絡、宮城、宮殿建筑群、官營作坊區、鑄銅作坊、貴族墓葬和青銅禮器群、綠松石龍等重要遺存,確認是中國青銅時代最早具有明確規劃的大型都城。材料二:新發現的主干道路及其兩側墻垣,揭示二里頭都城為宮城居中、顯貴拱衛、分層規劃、分區而居、區外設墻、居葬合一的多網格式布局,這是二里頭都城布局考古中的一項重大突破。二里頭都城這樣嚴謹、清晰、規整的布局,顯示當時有明確規劃,當時社會結構層次明顯、等級有序,統治格局井然有序,暗示當時有成熟發達的規劃思想、統治制度和模式。這是二里頭進入王朝國家的最重要標志。二里頭都城這一布局,為先秦時期其他都城遺址探索布局、結構提供了參考。材料三:雖然《史記》對夏朝有記載,但夏朝一直不被史學界承認存在,原因是沒有像“殷墟遺址”證明商朝存在的考古發掘證明。二里頭遺址的發掘增強了人們對夏朝存在的信心。(1)根據材料一,概括二里頭都城遺址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說說二里頭都城遺址網格式布局這一新發現的歷史價值。(3)結合材料三,談談你對考古發現與文獻記載這兩種史料關系的認識。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從殷墟發掘出來的遺物中,有龜甲和獸骨十多萬片,上面刻著很難辨認的文字,經考古專家研究,當時的人們在祭祀、打獵、出征時,都要用龜甲和獸骨來占卜吉兇。占卜之后,就把當時發生的情況和占卜結果刻在龜甲、獸骨上。我們今天使用的漢字就是從這些文字演變過來的。﹣﹣摘編自《上下五千年》材料二:殷墟出土的青銅器有四五千件,青銅器中鑄造技術工藝最為精美的是禮器。而殷墟出土的禮器,不僅種類多,而且形式多樣,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金文),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殷墟”是哪一文明的遺址?“很難辨認的文字”是什么?其地位如何?(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殷墟出土的青銅器量多且精美的原因。(3)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殷墟出土大量文物的重要前提。探究殷墟出土的文字與當今漢字的關系?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如圖兩幅地圖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形勢的變化。根據地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材料二春秋時,齊國已經用鐵器耕種土地,這是我國有關使用鐵器進行農業生產的最早文字記載。尤其是春秋后期,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促進了農業的精耕細作,并為擴大耕地,開發山林,發展水利交通創造了條件?!木幾浴豆茏印罚?)根據材料二,寫出春秋時期推動農業生產力提高的原因。由此促進了哪一新興階級的出現?這一階級領導的成效最大的變法運動是什么?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生產力的發展,使一家一戶的個體小農生產成為可能,“千耦其耘”(大規模集體耕作)的勞動場面不再存在。一些奴隸主貴族改變剝削方式,把土地分成小塊,交給奴隸耕種,從中收取地租,這樣,新興地主階級成長起來。——摘編自何茲全《中國古代社會》材料二“”秦孝公任商鞅。鞅以(認為)三晉(山西)地狹人貧(地少人窮),秦地廣人寡(地廣人稀),故草不盡墾,地利不盡出。于是誘(吸引)三晉之人,利其(給他們)田宅,務本(務農)于內,而使秦人應敵于外。故廢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鼓勵開墾荒地),不限多少。數年之間,國富兵強,天下無敵?!幾浴锻ǖ?食貨》(1)根據材料一,簡述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發展的表現,并概括生產力發展帶來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概述“三晉之人”被“誘”到秦國的原因。(3)綜合上述材料,概括社會經濟發展的因素。6.[改革與發展]商鞅變法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影響極為深遠。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諱:避諱)強大,賞不私(私:徇私)親……﹣﹣《戰國策?秦策》材料二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斗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娏Ρ緲I,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息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小鄉邑聚為縣,置令、丞,幾三十一縣。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平斗桶權衡丈尺。﹣﹣《史記商君列傳》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說(說:通“悅”,高興、滿意),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斗,……居五年,秦人富強,天子致胙于孝公,諸侯畢賀。﹣﹣《史記商君列傳》(1)從材料一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樣推行改革的?依據材料二,指出商鞅變法在經濟方面的內容。(2)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商鞅變法的影響?支持商鞅變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沒有被廢止,這又說明了什么?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地出土了相當數量的西周末至春秋早、中、晚期的鐵制武器、工具和農具,證明中國的鐵器生產由西向東、由北向南逐漸擴展。最終使春秋列國的生產力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由青銅時代逐步過渡到鐵器時代?!瓚饑鴷r期,牛耕進一步推廣并開始使用鐵犁,耕作技術進一步提高,促進了深耕細作,加快了荒地開墾。同時,吳國邗溝、秦國岷江水利工程、鄭國渠等水利工程的興建,灌溉技術、施肥技術的進步和一年兩熟技術的推廣,大大提高了農業產量?!獎R秀生《論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發展對社會進步的促進》材料二:戰國時期魏國的魏文侯當政時,任用李悝為相,進行變法改革,使魏國因此而富強。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后,任用商鞅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斗,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吳起變法是戰國初年楚悼王當政時,吳起對楚國政治、法律、軍事等實行改革的變法運動。樂毅在燕受到重用后,便在燕昭王的大力支持下,對燕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材料三:從春秋開始使用的鐵具、牛耕,解放了農業生產,又帶動了手工業和商業的發達,從而導致農村公社的解體和封建生產方式的產生,這是造成戰國文化繁榮的最終原因?!鐣锩?、階級斗爭是百家爭鳴的直接動力。(1)根據材料一回答,春秋戰國時期的農業有何發展?(寫出兩點即可)(2)根據材料二寫出兩個戰國時期的變法。(3)依據材料三指出春秋戰國時期在哪些領域發生了變化?并分析這些變化之間的關系。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商鞅一派法家極重制度。商鞅變法后的秦制度,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一是什伍制,再是軍功爵制,三是爰(轅)田制?!笆参椤北臼枪艜r軍旅基層編制單位,商鞅變法“令民為什伍”,即用軍隊編制形式組織民眾,使之平時生產勞動其中,戰時則以此建制進行作戰。——摘編自黃留珠《重新認識秦文化》材料二:孔子強調文武一體的“六藝”教育,他認為君子應該具備“知、仁、勇、藝”等優秀品質,其中的“藝”包含有武術內涵,“仁”則是對于武術品德修養的目標要求;孔門弟子有許多才兼文武的典型,如擅長劍術、義赴國難的子路,武勇慷慨、知錯就改的冉求等都是孔子以身作則、授藝傳德的成果。孟子提出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君子“浩然之氣”,以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行不義必自斃”等道德格言,它們所代表的儒家倫理思想在武術史上產生了巨大作用?!幾陨陣洹⒑ㄆ健洞呵飸饑鴷r期的武術文化自信》(1)根據材料一,簡述商鞅變法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法家思想對秦國產生的作用。(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儒家思想的積極影響。(3)根據材料一、二,得出一個歷史結論。9.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富資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文夫?!薄睹献?滕文公下》材料二:春節、清明、端午、中秋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其中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是唯一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節日。下表反映了端午節俗的演變:時期地域紀念人物農歷五月初五的習俗兩漢以前長江中下游、吳越等地待考證源自先秦的夏至節,主要有祭神、采藥、掛艾葉、祈求豐收、辟邪除災等活動。兩漢山西地區介子推(割股啖君)西漢時,確定了端午儀式,端午成為全國的重大節日。主要有采蘭沐浴、系五色絲、用桃木板辟邪等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等活動。蘇南、浙北伍子胥(忠貞賢能)紹興曹娥(孝女)梧州陳臨(勤政愛民)許多地區屈原(愛國愛民)南朝南方屈原主要有吃粽子、系五色絲、競渡等活動隋唐全國屈原端午節俗大體定型。主要有龍舟競渡、吃粽子、射柳等活動?!獡叹溉抖宋鐬榍墓澦籽葑兣c文化意義》整理(1)孟子這段話體現了什么思想?從材料一的兩幅圖片中任選一幅圖片,說明所選人物能突出代表孟子言論的史實。(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端午節俗歷史演變的特點。(3)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端午節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10.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隨著由列強爭霸演變為諸雄兼并,東周的另一個時代……即將到來。一方面,諸侯之間的戰爭將更加慘烈;另一方面,華夏文化的核心凝聚力已經牢不可破,戰亂中的民眾渴盼著重新統一。更重要的是,由于思想的開放,整個中國醞釀出一個千年不遇的……時代。——《中國通史》材料二:“開阡陌封疆”,把土地授給農民,土地可以買賣,有利于地主經濟的發展……新建31個縣,直屬于國君的地方組織,加強了中央集權……為日后統一六國打下基礎?!吨袊糯贰氛埢卮穑海?)材料一中“東周的另一個時代”指的是哪一時期?據材料,歸納這一“時代”的主要特征?!扒瓴挥觥敝傅氖悄囊粴v史事件?(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場變革?這場變革與哪一生產工具的革新、推廣有關?“統一六國”的是哪個國家?(3)綜上所述,概括這一時期中國歷史的重要轉型。11.交通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動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1)據材料一,概括這兩項水利工程的共同作用。材料二:元朝建立以后,元世祖將驛站制度推行到全國。當時,以大都為中心修建了四通八達的驛道。全國共設有驛站1500多處,分陸站和水站。驛站的設置,大大促進了國內交通的發展,加強了中央與地方政治聯系,促進了國內各族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和邊疆地區的開發。——邱樹森《元朝簡史》(2)據材料二,概括元朝發展交通的具體措施并分析其作用。材料三:1865年,英國人最先在北京宣武門附近修建了一條500米長的鐵路。后來,李鴻章等洋務官員多次提出在北京修建鐵路。京奉、京漢、京張鐵路通車后,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的鐵路網。以前從北京至漢口走驛路要27天,鐵路建成后,從北京至漢口乘火車只需兩天半。鐵路還逐漸成為南北運輸的主力,改變了此前主要靠河運和海運的局面?!愲p晨《古都之承》(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世紀60年代北京鐵路建設的背景。據材料三,概括近代北京鐵路建設的影響。材料四:中國高速鐵路發展大事記2004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上通過了歷史上第一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以大氣魄繪就了超過1.2萬公里“四縱四橫”快速客運專線網。2004—2005年,中國南車青島四方、中國北車長客股份和唐車公司先后從加拿大、日本、法國和德國西門子引進技術,聯合設計生產高速動車組。2008年2月26日,鐵道部和科技部簽署計劃,共同研發運營時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車。2008年8月1日,中國第一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運營?!吨袊咚勹F路發展歷程》(4)據材料四,概括推動中國高速鐵路發展的因素。12.2022年8月,“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大展系列之“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上海博物館展出。(1)在參展之前,某同學想要繪制夏商周王朝與其都城考古遺址對應表。請你幫助他完成。(2)以下是該展中的部分展品,請依據示例,完成學習單任務。素面哿(jia)(夏代青銅器)刻辭卜甲(商代)青銅簋(gui)及銘文(西周晚期)王子午鼎(春秋晚期青銅器)示例:夏代的青銅器素面哿,不僅展示了當時的青銅器鑄造技術水平,同時作為一種禮器也反映了夏代時期的文明進程。任務:除示例外,請任選一個展品,解釋其所含歷史信息。(3)本次“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大展,僅僅展示了“河南夏商周三代”的出土文物。有同學認為,想要更全面地了解“何以中國”,還可以補充展覽更多出土文物。請再補充兩個出土文物,并說明理由。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斗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l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平斗桶權衡丈尺。——摘編自《史記?商君列傳》(1)根據材料一,概括商鞅變法的措施。材料二大夫(桑弘羊)曰:“昔商君相秦也,內立法度,嚴刑罰,飭(chì,整頓)政教,奸偽無所容。外設百倍之利,收山澤之稅,國富民強,……其后卒并六國而成帝業。”文學曰:“……商鞅以重刑峭法為秦國基,故二世而奪。……知其為秦開帝業,不知其為秦致亡道也?!薄幾曰笇挕尔}鐵論?非鞅第七》(2)根據材料二,概括桑弘羊、文學對于“商鞅變法”的評價有何不同?(不得摘抄原文)對同一歷史事件,二人為什么有著不同的評價?你認為如何正確認識歷史事件?14.商鞅變法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以下是選取的一些古史中對商鞅及其變法的記載及商鞅本人的一些變法策論。1、十家編成一什,五家編成一伍,若一人犯法,十家受誅連……百姓家有兩個以上成年男子不分家的,征收雙倍以上賦稅?!g自《史記?商君列傳》2、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斗,鄉邑大治。商鞅變法推行十年,秦國百姓非常高興,社會安寧,再也沒有偷盜搶劫之類的犯罪。——摘譯自《史?記商君列傳》3、商鞅治理秦國,法令推行令行禁止,公平無私,賞罰分明,不分貴賤親疏,一視同仁?!g自《戰國策?秦策》4、政府頒布一些百姓所憎惡、害怕的政策,百姓不痛快了,就會卑微、懦弱;反之百姓就會強大。百姓弱,國家就會強,反之百姓強,國家就會弱。所以(國家應盡量使百姓卑微懦弱)?!g自《商君書?弱民二十》古今中外,人們對商鞅及其變法的看法呈兩極態度,有褒揚與貶抑之分。請你根據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選擇其中一種態度加以評價。(要求:①給出你的評價;②有理有據,至少兩個論據;③論從史出)15.“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九九歸一,一統天下。中國人自古崇信“大一統”,“大一統”成為中華文化核心理念。幾千年的歷史證明,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旋律,是中華民族最大的理想追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始皇重用人才,統一六國,結束了長期割據的分裂局面,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君主專制的封建國家,順應了歷史的潮流,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采取的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政策措施,維護了封建國家的統一,南征越族,北擊匈奴,有利于封建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對后世有深遠影響?!幾约o錄片《中國通史》解說詞材料二:(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回答:秦滅六國,完成統一大業的時間是哪一年?請你概括說說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具體措施。(2)據材料二,指出西漢初期面臨什么問題?概括漢武帝解決這一問題采取的措施。(3)請你說說漢武帝為鞏固大一統局面在經濟方面采取的措施。(任舉兩點)(4)統一是秦漢時代的主題,思想的統一也勢在必行。請問:“思想的統一”在漢代具體措施是什么?(5)從以上的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是什么?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官印是官員證明自己的身份,憑此進行政務活動的信物。漢以前的公文大多于竹簡木牘之上,寄發時用繩捆縛,在繩端或其交叉處封上粘上,以印鈐蓋,作為信證防備私拆。這種有文字的鈐粘土風干后,質地堅硬,即封泥。隨著紙帛的使用和推廣,封泥逐漸消失,直接用印鈴蓋在文書上?!幾岳類郾蟆吨袊糯俜接≌聹\述》材料二秦統一前“印無定制,隨其所愿”。秦統一后,多用小篆,“天子獨稱璽,又以玉,群臣莫敢用”,臣下則稱印或章,以金屬為材;官位卑微者,使用長方形的半通印,形成嚴格的印章制度。歷代官印皆延此制。至清代,印邊框加寬,漢文、滿文并用,是我國古代官印的獨特現象?!幾岳類郾蟆吨袊糯俜接≌聹\述》(1)根據材料一,概括古代官印的用途。(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我國古代官印的發展過程中有哪些歷史研究價值。(3)綜上所述,任舉一例你身邊和古代官印作用相近的存在。17.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漢武帝則使秦以來的大一統局面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方升銘文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妒酚洝芬环ǘ群馐沙??!妒酚洝窡郎缃洉?,滌除舊典,大發吏卒,興役戍……——《說文系傳》(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誰?根據材料分別概述該皇帝的功過。材料二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罷黜百家,令后學者有所統一。始分藩國,而子弟畢侯矣。更錢造幣以贍用。征匈奴四十馀,匈奴遠遁,日以削弱?!豆糯鷼v史史料匯編》漢武帝在位54年,是中國古代統治年代比較長的帝王?!瓭h武帝表現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實踐,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跡。在他統治期間,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空前的鞏固,漢文化的主流形態基本形成?!獜堌M之主編《中國歷史?秦漢魏晉南北朝卷》(2)根據材料二,概括漢武帝的執政舉措及其對中國歷史的重大影響。材料三有人說秦始皇是暴君,明代思想家李贄說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班固說漢武帝“雄才大略”,司馬光說漢武帝“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巡游無度,使百姓疲敝”。(3)你認為應該怎樣才能正確地評價古代封建帝王?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漢初郡國并行,諸侯王國地位在中央政府管轄的郡之上。隨著諸侯王勢力膨脹,地方割據勢力與朝廷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時,采納晁錯強硬削藩的建議,先后以各種罪名削去楚王、趙王和膠西王的部分封地,并下詔削奪吳王劉濞的會稽、豫章郡,結果引發吳楚七國之亂。后來,景帝又下詔“令諸侯王不得復治國”,免除諸侯王的行政權力……同時削減王國官吏,使他們的規模、儀制無法與朝廷抗衡。從此諸侯王強大難制的局面大為緩和,為漢武帝以“推恩令”進一步解決王國問題,創造了必要條件。——摘編自林劍鳴《秦漢史》等材料二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促進了中原與西域之間的了解與往來。西漢北擊匈奴后,部分匈奴人內遷,部分開始西遷。絲綢之路從此暢通起來?!幾浴吨袊鴼v史地圖冊》(1)根據材料一,概括西漢時期解決王國問題措施的變化及共同目的。(2)根據材料二,概括材料體現的主要信息。(3)綜合上述材料,概括西漢時期成功開通絲綢之路的主要因素。19.在東西方的關系中,不同文明的交流與融合始終是歷史的主流。多樣文明相互交融、和諧共存是構建和諧世界的基礎和前提。材料一:人類的歷史雖然已有三四百萬年,但人類的文明史卻僅有五六千年。人類從野蠻步入文明是一個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關鍵一步,……文明首先在自然條件優越、適合農業生產的亞非大河流域產生,這就是西亞、埃及、印度和中國的古代東方文明,隨后在地中海區域又出現了一種帶有鮮明海洋性質的古代西方文明,這就是希臘、羅馬文明?!妒澜绻糯穬热輼藴式庾x》材料二:一條橫跨歐亞大陸的交流通道被打開,中國絲綢是這條通道的主要貿易品。這種又薄又滑的絲織品,在地中海地區的供應量不斷增加,隨處可見,廣受人們喜愛,它能讓穿著者在眾人面前顯得光鮮。一一摘編自[英]彼得,弗蘭科潘《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材料三:自春秋戰國至漢唐以來,古代科技已積累了豐碩的成果,宋代科技的繁榮正是在汲取前代豐厚的科技遺產的基礎上而逐漸形成的。政治上的統一和經濟上的繁榮是宋代科技文化發展的基礎。……國際間的交流增多,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宋代科技的進步。一一摘編自王冰雁《大宋的科技為何在當時能夠叫響世界》材料四:文明如果長期自我封閉,必將走向衰落,交流互鑒是文明發展的本質要求?!拿鹘涣骰ヨb應該是對等的、平等的,應該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應該是強制的,強迫的,不應該是單一的,單向的。我們應該以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壘,以兼收并蓄的態度汲取其他文明的養分,促進亞洲文明在交流互鑒中共同前進。一一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1)根據材料一,指出古代東西方文明分別誕生于怎樣的自然環境中?(2)材料二中“一條橫跨歐亞大陸的交流通道被打開”是指哪一歷史事件?在這條通道上以和平交流的方式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角色的是什么人?(3)根據材料三,概括宋代科技繁榮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宋代為推動世界文化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一項科技成就。(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在當今社會如何才能讓中華文明更放異彩?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材料二:漢帝國決定一勞永逸的地解決與匈奴的糾纏……“絲綢之路”就此誕生。自此,中國和外界的貿易交流在緩慢開展。貿易的主要產品是絲綢,羅馬人不光使用大量錢幣來購買這一東方奢侈品,同樣也以精致的玻璃、銀器和黃金,還有來自紅海的珊瑚和黃玉、阿拉伯出產的乳香精油等特產進行交易。而這一做法,帶動了商道沿線的地方經濟。隨著經濟的繁榮、交通和商業網絡的延伸、各方緊密連接,村莊變成了小鎮,小鎮變成了大城……佛教思想亦跨越帕米爾高原傳入中國。——摘編自彼得?弗蘭科潘《絲綢之路》材料三:西域治理大事記(部分)漢武帝元狩四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西域諸國使節到達長安,與漢朔建立聯系。漢武帝元封三年漢派兵征服西域的姑師、樓蘭等地,控制了西域門戶。漢武帝元封六年漢與烏孫和親,使烏孫成為鉗制匈奴的重要力量。漢宣帝地節二年西漢任命鄭吉為西域都護,治烏壘城,總領南北道。西域正式納入漢的統治。漢元帝初元元年漢在車師設置戊己校尉(今新疆吐魯番東南),管理屯田事務。漢元帝建昭三年西域都護甘延壽與戊己副校尉陳湯發兵遠狂,擊殺匈奴陣斬,匈奴勢力徹底退出西域。——摘編自《簡明中國歷史讀本》(1)據材料一,逐條歸納圖中的歷史信息。(2)據材料二,指出漢帝國開辟絲綢之路的最初目的及其影響。(3)據材料三,漢朝如何控制和管理西域的?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在霍去病短短二十四年的生命歷程中,他完成了漢朝五代帝王的宿愿:驅匈奴于大漠之上,受四方萬國之來朝。他六次出征匈奴,足跡遠至北海,將祁連山、焉支山、陰山、狼居胥山一一踏破,為漢朝帶來了勝利的榮耀與和平的曙光。當他發出“匈奴不滅,何以家為”的豪言后不久,便猝然在戰爭的間隙中倒下了。(1)對照《秦朝形勢圖》,材料一圖1中西漢疆域變化最大的是(方向);為加強對這一地區的管理,西漢時期在這一地區設立的管理機構是;圖2中朝廷在A地設立的管理機構是;圖3是(城邦)建筑藝術的典型代表。(2)依據材料二,說明漢武帝為何給霍去病修建高大的陵墓。并指出你對霍去病發出“匈奴不滅,何以家為”這一豪言的認識。(3)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大一統思想的認識。22.改革、創新與開放是社會發展的動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靖母锲坎牧弦唬荷叹吻兀钪列?,公平無私……賞不私親近?!稇饑?秦策一》【創新篇】材料二:秦朝的政治結構圖(如圖)材料三:西漢初,諸侯王勢力強大,各自獨霸一方,生活驕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開反抗朝廷派來的官吏,有的還企圖謀反。——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教材【開放篇】材料四:古不僅是一條通商易貨之道,更是一條知識交流之路。沿著這條路,中國將絲綢、瓷器……傳到西方,也為中國帶來了胡椒……葡萄、石榴?!唐泛椭R交流帶來了觀念創新……這是交流的魅力、互鑒的成果。——習近平主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主旨演講材料五:(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商君治秦”中最能直接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措施是什么?(2)秦始皇首創了材料二中的這種制度,寫出這一制度的名稱。該朝代為了加強對地方的統治推行了什么制度?(3)針對材料三這種現象,西漢的漢武帝采納了什么建議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4)依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空白處應該填寫什么?用所學知識寫出這條商道的開通有何積極作用?(5)材料五中A處應該填寫哪一地名?漢朝時期,哪一宗教通過此路傳入中國?(6)結合上述材料,你獲得了什么啟示?23.【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材料一: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把全國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陸續增設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設縣。這些郡縣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轄下的地方行政單位。秦制以銅虎符發兵,虎符剖半,右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領兵者手中,左右合符,才能調動軍隊。這是保證兵權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后,以秦律為基礎,參照六國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幾浴肚貪h史》材料二:漢初社會經濟殘破,地方割據勢力強大,中央集權有限,統治者采取了變通的郡國并行的國家結構形式,這種國家結構形式符合了漢初歷史與現實的客觀狀況。統治階級在與分裂勢力作頑強斗爭的同時,也要求“郡國自拊循其民”,給予地方政府較大的自主權,為緩和漢初國家與社會的矛盾奠定了政治基礎。——摘編自卜憲群《秦漢之際國家結構的演變》材料三:秦漢是我國多民族形成與發展時期……它以空前繁榮的經濟文化、眾多的人口和廣大的地域成為中華民族的主題凝聚核心。秦漢統一與邊疆開發奠定了我國疆域的基礎,創造了各民族共同為一體的現實?!幾詣⒄丁按笠唤y”思想與中國古代疆域的形成》(1)根據材料一,概括秦朝加強中央集權制度的措施。(2)根據材料二,指出作者是如何認識漢初“郡國并行制”的?為解決這一制度帶來的弊端,漢武帝在政治和經濟上分別有何舉措?(3)根據材料三,指出秦漢時期對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產生的影響。24.改革是社會進步的永恒主題,中國歷史上的多次改革,也深刻影響王朝的興衰,推動社會的發展。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回答問題。材料一:行之十年,秦民大說(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斗,鄉邑大治?!妒酚?商君列傳》材料二:魏主下詔,以為:“北人謂土為拓,后為跋。魏之先出于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諸功臣舊族自代(代:郡名,今山西省東北、河北省西北一帶)來者,姓或重復,皆改之?!薄顿Y治通鑒》請回答:(1)材料一記載的是中國歷史上哪次改革?改革中的哪項經濟措施實現了“家給人足”?改革中的哪項措施激勵人們“勇于公戰”?這次改革對該國歷史起到了什么作用?(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思考,“魏主”是誰?材料二中的詔令提出了什么具體改革措施?其改革具有什么意義?(3)請結合以上改革,并聯系現實,談談你對改革的認識。25.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人口遷徙、民族交融、江南地區也得到開發。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替示意圖材料二東晉政府……給予南遷人民免除稅役的權利。加上這一地區戰爭較少。社會秩序比較安定。江南經濟迅速發展……——摘編自《六朝的時代特征與六朝文化之形成》材料三“孝文(帝)明知鮮卑游牧故習,萬不足統治中華,又兼自身深受漢化熏陶,實行漢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將一個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氣呵熟,使其整體的漢化?!蓖瓿上铝幸螅海?)請分別寫出材料一圖中①和②政權(或王朝)的名稱。(2)依據材料二中的圖示,指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人口遷徙的兩種情形;材料反映了江南經濟出現了什么情況?結合所學說明圖示與材料所示信息之間的關系。(3)根據材料三,概括孝文帝實行“漢化”的原因。(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時代特征。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這些華夏諸侯國在被楚國滅亡的過程中,其居民有不少被遷與楚人雜居,楚也會向這些征服地移民。久而久之,他們便合二為一了……由民族之間的人口流動和政治經濟文化交往而引起的民族交融,乃是一種不僅存在于春秋時期,而且存在于整個先秦時代的情況?!幾孕炫d祥《春秋時期民族融合的渠道問題》(1)依據材料一指出,春秋戰國時期促進了民族交融的方式是什么?材料二:漢通西域的結果,使廣大的西域地區從此納入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版圖,西域各族人民加入了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之中……毫無疑問,漢朝的民族交往交融,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疆域基礎,是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史上的重要一環。——摘編自汪高鑫《漢代的民族交往與民族融合》(2)列舉一位為“漢通西域”作出重要貢獻的歷史人物,根據材料二,概括漢朝“民族交往交融”的意義。材料三:民族融合是一個極為復雜的漫長的歷史歷程……他掀起的“漢化運動”并沒有達到“全盤漢化”的預期目的……措施大多采用行政命令的形式對鮮卑族施以巨大的壓力,以促進鮮卑、漢民族融合,但違背了民族交融的客觀規律,最終造成了欲速則不達的后果。對“漢化運動”之成效我們既不能任意拔高,也不該隨意低估。——摘編自李克建、陳玉屏《談改革對民族融合規律的啟示》(3)材料三中的“漢化運動”是哪一歷史事件?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全面評價這場“漢化運動”。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書法成為四大文明古國當中唯一存在的書寫文字的藝術形式,歷經數千年仍然生生不息地存在著。——摘自王岳川教授訪談《中國書法:經典傳承與當下危機》材料二: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2010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醫針灸”和“京劇”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摘自《中國中醫藥報》材料三:如圖(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回答,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文字是什么?列舉一位東晉時期的中國書法藝術家。(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東漢末年因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被后世稱為“醫圣”的名醫是誰?(3)材料三是漢代以來溝通歐亞的陸上交通道路被稱為什么?哪一歷史人物為開通這條道路做出重大貢獻?(4)結合上述成就,談談你的感受?(一點即可)28.曹操在歷史中是充滿爭議的人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漢末天下大亂,雄豪并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曹操)運籌演謀,鞭撻宇內;覽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陳壽《三國志?武帝紀》(1)依據材料一,概括作者對曹操的評價態度。你是否認同?請結合所學進行說明。材料二曹操的形象,從唐朝以前的超世之杰演變為南宋以后的欺世好趣,主要的原因乃是正統觀念作祟。其實,正統觀念是為歷代王朝推行封建統治服務的,其所謂是非則以對當時的形象的統治集團是否有利為準繩。因此,當初陳壽以曹魏為正統,后來《四庫全書總目》對陳壽的批判,都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發生的?!顟{《曹操形象的變化》(2)依據材料二,概括南宋以后曹操形象的變化,并結合所學分析其變化的原因。材料三作為歷史學工作者,以《三國志》為圭臬;對于廣大的老百姓,更熟悉的是《三國演義》。既然歷史文獻《三國志》和文學作品《三國演義》可以并為瑰寶地長久流傳,那么歷史上的超世之杰和文學藝術中的欺世奸雄這兩張不同的臉譜也還會在曹操身上繼續存?!顟{《曹操形象的變化》(3)綜上材料,指出影響歷史人物評價的因素。29.歷史學家的評論雖然相對客觀,但也會因各種因素而影響對史事的詮釋,需要對其小心求證。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文獻通考》說:“古今稱國計之富者莫如隋?!彼宕鷩嫷母蛔闶呛笫浪J的。——摘編自王壽南《隋唐史》據《通典》所說,隋初大量農民在土地被兼并以后成為豪室的私附,大土地所有制發達。人民的租稅和徭役負擔仍較重,并非“君子咸樂其生,小人各安其業”?!幾札R陳駿《關于評價隋文帝楊堅和“開皇之治”的幾個問題》材料二隋代全國耕地面積、全國戶數、官倉儲備的幾組數據:項目數據出處全國耕地面積開皇九年(589年):1940余萬頃大業五年(609年):5585萬余頃《通典?食貨》全國戶數開皇元年(581年):400余萬戶大業五年(609年):890余萬戶官倉儲備隋煬帝時,洛陽附近的洛口倉及回洛倉,共有3300個地窖,每窖所儲糧食多達8000石,合計2600余萬石?!段墨I通考》(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括兩位學者對隋代的評價,并指出造成這種評價差異的因素(至少寫一點因素)。(2)根據材料二,找出兩項證據印證王壽南對隋代的評價。(3)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選擇三個項目中的任意一組數據做解釋。【示例】項目三:隋煬帝時官倉儲備越來越充實。解釋:得益于中央集權加強、農業經濟發展、農民辛勤勞動。3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國史學家湯因比和日本學者池田大作認為:“(中國人)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顯示出這種在政治上、文化上統一的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闭窃趪医y一、民族交融的大背景下,中華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不斷發揚光大?!幾詮堌M之《文化自信的深厚歷史底蘊》材料二:公元前后的三四百年間,儒學文化就傳到了朝鮮半島、日本和越南北部地區,逐漸形成了東亞儒學文化圈。至明末清初,前來中國交流的歐洲宗教人士、學者、商人和一些官員等,既向中國傳播“西學”,又把中國歷史文化典籍翻譯成拉丁文本。另一方面,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在日漸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也給包括儒學文化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以借鑒和營養?!幾灾俪氏椤吨袊鴥炐銈鹘y文化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古代成功團結幾億民眾的政治和文化的主要內容。(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文化交流的特點。(3)根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31.為鞏固統治,有效治理國家,歷代統治者或政府進行了不懈的努力。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經“文景之治”,武帝時國力上升。在調整、限制、打擊王國勢力的過程中,郡縣制逐步成為漢國家結構的主體,也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漢武帝從政治、經濟、思想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漢帝國走向強盛?!幾圆窇椚骸肚貪h之際國家結構的演變》材料二唐太宗謂侍臣曰:“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致治。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學識為本?!薄懊裰詾楸I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薄浴敦懹^政要》材料三(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漢武帝在政治上、思想上分別采取了什么措施?(2)根據材料二,概括唐太宗有關治國的想法(任意列舉兩點)。唐太宗在位期間,出現了怎樣的盛世局面?(3)材料三中圖一是戰國時期一座綜合性的水利樞紐,圖二是隋朝時修建的水利工程。請分別寫出兩個水利工程的名稱;它們分別起到了什么重大作用?(4)根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國家強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任意兩點)。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圖A貿易路線的出發點①處是(地名)自(人物)開辟通往西域道路后,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圖B所示元朝交通中心②處是(地名)查理曼去世,強盛一時的帝國很快走向分裂。公元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締結條約,將帝國一分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材料二:唐朝對外交往狀況表交往國家或地區交往史實影響新羅(朝鮮半島)派遣使節和留學生到唐朝學習,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唐朝與70多個國家地區有往來,這些國家不僅與唐朝貿易,學習科技文化,還引進中國政治經濟制度。繁榮的唐朝在世界上聲望很高,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日本遣唐使來華學習;鑒真東渡日本印度(天竺)玄奘西行到天竺取經阿拉伯(大食)先后40多次派遣使臣與唐朝通好(2)依據材料二,結合學習知識,概括唐朝對外關系呈現的特點,并分析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的原因。(3)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首屆中國一中亞峰會上講到:“我們要踐行全球文明倡議,賡續傳統友誼,密切人員往來,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深化文明互鑒,增進相互理解?!本C上所述,結合你的回答,談談你對習總書記對國家間交流交往觀點的認識。33.農為天下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京地區農業考古成果(部分)①②③新石器時代石磨盤和石磨棒(用于加工谷物),平谷上宅遺址出土。此處還發現了半地穴式房屋遺址東漢陶倉(糧倉模型),昌平半截塔村漢墓出土春秋晚期至戰國中期鐵鐮(用于收割農作物),延慶胡家營遺址出土(1)將材料一中的考古成果按所屬的歷史時期排序。(寫序號)任選一項成果,說明該時期北京地區的生產狀況。(示例除外)示例:②;說明東漢時期重視糧食儲存,折射出當時北京地區農業生產有較大發展。材料二(2)材料二反映了不同時期的農耕場景,請指出其耕作方式的相同之處。本組材料對研究古代農業社會發展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請以圖2為例加以說明。材料三:在唐前期130多年中,朝廷經常發布詔令勸課農桑,組織興修水利工程達160多項,勞動人民還發明了連筒、筒車和水輪等新式灌溉工具。貞觀末年,全國戶數約300萬,到開元末年,全國戶數已超過841萬。唐朝經濟繁榮,國力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幾灾旖B侯等《中國古代史》(下)(3)根據材料三,概括唐朝前期農業發展的原因。(4)根據上述材料概括影響農業發展的因素。34.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獨樹一幟的燦爛文化。讓我們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節點一春秋戰國時期:大一統國家的醞釀,中華文化的源頭。材料一:下圖是某中國古代史著作目錄,第二講及第一條子目(示例)第二講春秋戰國時代的社會變動一、政治制度的變革分封制瓦解/各國變法/君主專制(1)根據所學知識,仿照第一條子目,為第二講再補充一條子目?(要求仿照示例樣式,補充內容應包括子目名稱及各欄目名稱)節點二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材料二:秦王朝通過層層控制,將國家的行政、司法、軍事大權全部集中到皇帝手中。通過制度建設,建立起一個上自朝廷下至鄉亭的龐大中央集權國家機器,開創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幾粤謩Q《秦漢史》(2)材料二中“開創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指秦朝實行的什么制度?請依據材料二概括秦朝統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節點三唐朝:繁榮與民族交融材料三:唐朝與邊疆地區各族都保持著良好關系。……貞觀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間還數次會盟。南詔的13個王中有10人經唐朝加封。唐朝的邊疆管理機構主要是大都護府、都督府、羈縻州……長官由各民族首領擔任,上統于中央政府?!y編版選擇性必修一《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3)唐太宗實行的民族政策是什么?依據材料三,概括指出唐朝與邊疆各民族進行交往、交融、交流的主要方式?35.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出自《中國歷史地圖冊》材料二:(唐初)長安城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不僅有各國人士來此觀光學習,有的還在中國作官,各國經常遣使入唐?!瞥粌H吸收了外國的文化,同時中國的經濟文化也遠播各國,……大大加強了各國人民間的相互了解和深厚友誼,促進了各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幾浴端逄剖吩挕氛埢卮穑海?)材料一中的“安西都護府”統轄的區域在西漢主要由哪一機構管轄?唐代記載這一地區到天竺沿途山川風物的文獻是什么?列舉唐太宗時與吐蕃交往的史實。(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唐朝哪一歷史人物為中國經濟文化“遠播”日本作出了卓越貢獻?歸納唐朝“國際文化交流”的表現及其影響。(3)綜上所述,概括推動唐朝走向興盛的原因。3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貞觀二年,太宗謂侍臣曰:“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致治。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學識為本。”——摘自《貞觀政要》(1)依據材料一概括唐太宗有關治國的想法。材料二:唐太宗道:“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薄幾藻X穆《中國經濟史》(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貞觀時期為實現“民衣食有余”在經濟上采取的措施。材料三:“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權與周邊各少數民族建立良好的關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這首先表現為民族血緣的交融……唐朝皇室與少數民族聯姻成為平常事。”——摘編自鄭師渠《中華民族精神研究》(3)依據材料三,請列舉一個“唐朝皇室與少數民族聯姻”的歷史事件,并據此概括唐朝實行了怎樣的民族政策?3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兩宋時期經濟發展概況領域概況農業南方耕地面積約318萬頃,北方耕地面積約143萬頃;南方水稻產量居糧食首位,“蘇湖足,天下足”,蘇湖地區成為國家糧食和賦稅的重要來源地。手工業江南地區成為制瓷業中心,景德鎮成為瓷都;南方造船業居世界首位;東南絲織業產量和質量超過北方。商業杭州是南宋最大的商業都市;對外貿易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外貿收入成為朝廷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到南宋時“國家根本,仰給東南”?!幾皂椕鳈唷豆糯洕匦哪弦萍皩ι鐣髁x建設之啟示》材料二宋代以來,江西之地渴望讀書改變命運的人愈來愈多,向學蔚成風氣。以下情況可資佐證:宋代的吉州、撫州、信州都是紙的著名產地;萍鄉、廬陵、袁州、南康、九江、建昌等地積聚著數量眾多的刻書作坊;藏書家甚多,南宋時全國有私人藏書家136家,江西即占27家,僅次于浙江;傳統的“學而優則仕”的文化觀念,使得書院成為讀書人開展文化教育活動的公共場所。宋代江西書院共有149所,為全國之最,其中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還被公認為宋代四大書院之首。——摘編自牛文明、郝文武《宋代書院興盛的原因及其當代啟示》(1)根據材料一,指出兩宋時期經濟發展的趨勢。概括材料中的相關史實加以證明這一趨勢。(2)根據材料二,概括宋代江西書院發展的原因。(3)綜合上述材料,簡析經濟與教育之間的關系。38制度的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是一個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機會均等”……的機制,對知識分子的社會心理是一種塑造,客觀上激勵了個人的奮斗精神。——摘自薛明揚《中國傳統文化概論》材料二:宋初大將曹翰寫下一首詩《退將詩》;有“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之句;當時有諺語曰:“做人莫做將,做鐵莫做針。”材料三:《元朝疆域圖》請回答:(1)材料一中的制度指的是什么?這一制度正式確立的標志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它的確立有何影響?(請至少列出兩點)(2)依據材料二,武將發出這樣的感慨,源于宋朝實行的什么政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這一政策的實施有何積極影響。(3)依據材料三,元朝為了管理遼闊的疆域實行什么制度?這一制度對今天有何影響?元朝對臺灣和西藏加強了管理,分別設立了什么機構?3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宋代繼承發展了自漢朝以來的海外交通航線……與宋通商的國家除了日本、高麗以外,還有散布于中南半島、南海群島、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以及東北非洲海岸的各國……先后在廣州、明州、杭州等處設置市舶司或市舶務,主管進出口貿易……宋仁宗皇祐年間,歲入53萬余貫,南宋高宗時達200萬余貫?!幾岳畲禾?、侯力主編《中國古代史教程》材料二:中國宋代實現了社會經濟的躍進,都市的發達,知識的普及。與歐洲文藝復興現象比較,應該理解為并行和等值的發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東方的文藝復興時代”?!幾裕ㄈ毡荆m崎市定《東洋的近世》材料三:宋朝由于政治機構重疊,官吏冗余,增加了朝廷的財政支出,再加之龐大的軍費開支,形成積貧。文臣掌兵,不熟悉軍務,而將不專兵,兵無常帥,導致軍隊的戰斗力較低,國家內外交困,形成積弱?!醾b《王安石變法》(1)漢朝開辟的從東南沿海出發,穿越東南亞多地,到達印度半島南端的海上航線被稱作什么?根據材料一概括兩宋時期海外貿易發展的特點?(2)請指出材料二的核心觀點是什么?宋代的造船技術、都市商貿都居當時世界領先地位,請結合所學知識列出宋代造船業中心及代表性大都市的名稱?(3)請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對宋代的評價為什么截然不同?4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漢至宋南北方戶數統計表(單位:萬戶)西漢(2年)西晉(280年)唐代(742年)宋代(1080年)北方965149493459南方11165257830材料二:材料三:朝廷在故都(東京開封)時,實仰東南財賦。而吳(江蘇)中又為東南根柢。語曰“蘇湖熟,天下足?!暴仼佌幾浴端问贰罚?)根據材料一,指出南北方戶數的變化趨勢。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導致這一變化的政治因素。(2)根據材料二,指出圖片文物所屬的史料類別。并說明從圖片獲取的歷史信息。(3)根據材料三,指出北宋政府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其反映出的社會現象。41.“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于趙宋之世?!遍喿x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海外貿易的興盛刺激了中國的內部生產,宋代的冶鐵數量在當時整個世界應該是數一數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絲綢、茶葉、酒類以及各種工藝品,數量之大、種類之多也是驚人的。也因為這些緣故,宋代面對強大的北方敵國可以用金錢和絲帛換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邊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條件居然比過去還好。——許倬云《許倬云說歷史:大國霸業的興廢》材料二:瓦中多有貨藥、賣卦、喝故衣(賣舊衣服)、探搏、飲食、剃剪、紙畫、令曲之類。終日居此,不覺抵暮。——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材料三:(1)根據材料一、二,指出影響宋代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2)材料三能夠說明的主題是什么?這四幅歷史圖片的史料價值是否相同?并說明理由。(3)任選材料三中的一幅圖片,結合所學知識為它寫一份100字左右的解說詞。4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的宏大水利工程。兩千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材料二《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風俗長卷,畫家成功地描繪出清明時節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東角子門內外和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主要表現的是勞動者和小市民。——摘編自《故宮博物院》材料三據不完全統計,在全球27個國家的218個博物館中,中國文物就有163萬余件,然而,該數目充其量只是世界所有私人收藏的十分之一。2003年7月5日,國寶工程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將廣開國寶回歸之路,進一步促成國寶的回歸。在文物回歸過程中,大體有4種途徑,分別是政府行為、捐贈、回購和法律手段。(1)據所學指出都江堰的修建時期,據材料一概括這項水利工程入選世界遺產的理由。(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作品反映出的當時宋朝的社會狀況,舉出能體現當時市民文化生活的一處娛樂經營場所。(3)依據材料,概括當今中國文物存放地的分布特點以及造成這一特點的原因。43.區域經濟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到梁代(南朝時期),姑孰(安徽東南部,毗鄰長江)附近已是“良疇美柘,畦吠相望,連宇高甍(連延的房屋),阡陌如繡”。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幾匀f繩楠《江東僑郡縣的建立與經濟的開發》江南……兵革勿用,民不外勞,役務寬簡,氓庶(百姓)繁育。至余糧棲畝,戶不業闔,蓋東南之極也。……自此以至于大明(年號,457~465,南朝宋代)之際,民戶繁育……良田亦數十萬頃,畝值一金……絲棉布帛之饒,覆衣天下?!端螘凡牧隙号R安府(杭州)是南宋的都城,成為當時國內最大的商業中心。在宋金戰爭中,北方人大量南遷,其中不少士民和商賈都集中到杭州,使杭州的人口大增。杭州市場上的各種商品,都來自其他地區,客販往來,“旁午于道,曾無虛日”。杭州城內,自大街到坊巷,大小店鋪連門皆是,“即無虛空之屋”。大街上的買賣晝夜不絕,而且“萬物所聚”,交易量很大,珠子市的買賣“動以萬數”,尤其興隆。——摘編自張豈之《中國歷史?隋唐遼宋金卷》材料三:明中葉以后,糧食、棉布、生絲、食鹽、煙草、瓷器等都成為主要的商品。手工業發達的城市,如蘇州、杭州是絲織業的中心,景德鎮是擁有數十萬人的瓷都。商業大城市有三十余個。北方的工商業城市比較少,南方則占了絕大多數。民間大小交易多用銀,政府的田賦、徭役、工商業稅、海關稅乃至官吏俸祿、國庫開支,也大都是以銀折價,以銀計算?!幾詮垈鳝t《簡明中國古代史》(1)請從材料一中的兩則史料中,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證的歷史信息。(2)根據材料二,概括南宋時期商業出現怎樣的新氣象?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南宋杭州商業繁盛的原因。(3)根據材料三,概述明朝中葉以后商品經濟發展的表現(不得照抄原文)。44.邊疆治理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大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漢代道路建設和郵驛在繼承秦代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發展。漢武帝命張騫通西域后,還開辟了國際郵路。西漢郵驛由中央丞相總管,位屬九卿之一的大鴻臚掌驛傳政務,下設官吏直接管理全國郵驛系統?!幾躁愛脐?、喬惠英《中國古代郵驛沿革》材料二從整體上看,宋代交通重心先是東移,繼而南移,并形成以京城為中心、連接邊防重地的物資運輸網絡,以及偏重海上的對外交通形勢,是國際政治格局與宋朝內部諸因素聯動的結果。與此同時,國際國內復雜的形勢,又導致宋代在中國歷史上空前的信息溝通需求和信息增量。——摘編自曹家齊《宋代的交通形勢與制度》材料三《正德瓊臺志》是海南保存最完整、最早的一部方志著作,堪稱“一方之全史”,下表是該書的部分內容:類別主要記載內容或特點海洋文化記載了很多海洋氣候資料、獨特的海洋風俗資料、重要的海洋地理資料、海防資料等陸地資源卷八、卷九記載了琳瑯滿目、豐富多樣的海南“土產”,展示了海南地區強大的土地產出能力人文風俗采用圖、表、考、論、述五者結合的方法,全面而詳細地展示了海南及其所屬各州縣的疆域、統隸、沿革、至到和道里;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海南人文資料,呈現出明代海南社會生活的立體畫卷;保存了大量古越語地名資料;盡搜各類過瓊人物和瓊籍本土人物——摘編自[明]唐胄《正德瓊臺志》(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漢代郵驛管理體制的特點及其歷史意義。(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代交通“偏重海上”的原因。(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正德瓊臺志》的史料價值。4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西方部分重要節日節名時間習俗春節正月初一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形式豐富多中歡節的起業生有。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中秋節以月之圃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親人之情,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情人節公歷2月14日又叫圣瓦倫丁節,是西方國家傳統節日之一,起源于基督教。原流行于歐美,現在中國也廣泛流行。圣誕節公歷12月25日一個宗教節日。最初把他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后成為西方傳統節日,逐漸風靡全球。材料二中西傳統文化的差異性使世界絢麗多姿,中西節日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都發揮著傳承文化的積極作用。近年來,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越來越重視“洋節”,圣誣節、母親節、父親節、情人節、愚人節成為年輕人的時尚,他們熱衷于那種自由、無拘無束、充滿個性色彩的氛圍。在中國年輕人逐步淡化春節的同時,國外對春節的好感和興趣卻日益濃厚?,F在世界各地正越來越接納中國的春節。在美國,總統每年都要向全美華人表示節日祝福。在紐約州其至把春節(正月初一)定為全州的法定節日?!幾允铡吨形鱾鹘y節日文化的差異與空間拓展》(1)根據材料一比較中西方節日的異同。(2)依據材料二,談談你對中西傳統節日的看法。(3)綜上所述,請你為弘揚傳統節日設計一條標語。46.中國的對外交往材料一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時期。一方面,唐朝政府實行比較開放的對外政策,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項目管理資格認證特點分析試題及答案
- 財務決策實現方法試題及答案2025
- 銀行管理理論與實務應用的結合研究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獨到理解與掌握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生注意事項試題及答案
-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學統編版階段練習(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八年級歷史下冊 第一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第3課 土地改革教學設計設計(pdf) 新人教版
- 項目管理技能掌握的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復習與實踐結合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檢驗師同學必看試題及答案指導
- 2023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化學試卷真題(含答案)
- 衛星互聯網通信技術
- 2023年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直屬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考試真題及答案
- 豬場的生物安全工作總結
- 氨吹脫工藝設計
- 觀光小火車活動方案
- oled蒸鍍設備工藝
- 離婚協議書完整版Word模板下載
- 機床數控技術及應用-數控機床的機械結構
- 基于PLC的智能交通燈控制系統
- CJJ-T 135-2009 (2023年版)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