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成藥學主講人:XXX日期:第一章
緒論01第二章
中成藥的組方原則與治則治法02第三章
中成藥的合理應用03第四章
影響中成藥療效的因素04第五章
中成藥新藥的研究方法05第六章
已上市中藥的變更與再評價06總論各論第七章
解表中成藥第八章
表里雙解中成藥第九章
瀉下中成藥第十章
清熱中成藥第十一章
祛暑中成藥第十二章
溫里中成藥第十三章
止咳化痰平喘中成藥第十四章
開竅中成藥第十五章
補益中成藥第十六章
固澀中成藥第十七章
安神中成藥第十八章
活血類中成藥第十九章
理氣中成藥第二十章
止血中成藥第二十一章
消食中成藥第二十二章
治風中成藥第二十三章
祛濕中成藥第二十四章
外科常用中成藥第二十五章
婦科常用中成藥第二十六章
兒科常用中成藥第二十七章
眼科常用中成藥第二十八章
耳鼻喉口腔科常用中成藥第二十九章
骨傷科常用中成藥第三十章
皮膚科常用中成藥中成藥學主講人:日
期:第一章緒論中成藥學的概念01中成藥的發展簡史02中成藥的命名03中成藥的分類04目錄CONTENTS中成藥相關概念中藥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用于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的天然藥物及其提取物或制成品,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和中成藥等。中藥材可作為中藥原料使用,符合藥品標準,但未經加工炮制的植物、動物或礦物的天然產物。中藥飲片中藥材經過加工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醫臨床或制劑生產使用的藥品。其臨床應用形式有散裝中藥飲片、小包裝中藥飲片等。農副產品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初加工炮制中成藥相關概念中成藥學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研究和闡述中成藥的基本理論、組方原理、劑型工藝、功能主治、藥理毒理及其臨床運用的一門學科。中成藥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以中藥飲片為原料,獲得國家藥品管理部門的批準,按照規定生產工藝和質量標準制成一定劑型,可以在市場以商品出售的中藥制成品,簡稱成藥,又稱為中藥成方制劑。中成藥學的概念01中成藥的發展簡史02中成藥的命名03中成藥的分類04目錄CONTENTS中成藥的發展簡史朝代古籍劑型戰國
《五十二病方》記載醫方283個,包括湯、丸、飲、散等《黃帝內經》有9種成藥,包括丸,散、膏、丹、藥酒等劑型漢代《傷寒雜病論》收載有60余種成藥,如膏劑、丸劑、散劑,以及栓劑、洗劑等唐代
《備急千金要方》分別收載醫方5300余首和2200余首,有丸劑、散劑、膏劑、丹劑等劑型《千金翼方》中成藥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戰國時期,此后分別在漢代、宋代及明清時期發展達到高潮,在現代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第一個高潮中成藥的發展簡史朝代古籍劑型宋代《太平圣惠方》收載的成方眾多,并有膏藥、丹劑等的專篇介紹《圣濟總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第一部由國家刊行的成藥藥典,載方788首,如至寶丹、藿香正氣散明、清時期
《本草綱目》收載中成藥劑型近40種,方劑13000首《外科正宗》收載了200余種成藥近代《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收載中成藥達1607種第二個高潮第三個高潮中成藥學的概念01中成藥的發展簡史02中成藥的命名03中成藥的分類04目錄CONTENTS一、以藥物組成命名以處方中主藥名稱命名以處方中兩味藥名稱命名以處方中全部組成命名如三七片、天麻丸、首烏丸等如銀翹散如香連丸、麻杏甘石顆粒二、以主要功用命名以直接功能命名以間接功能命名以中成藥藥效的相關性而命名如補中益氣丸、生脈飲、通宣理肺丸、補陽還五顆粒如生化顆粒、歸脾丸、逍遙丸、保和丸如大、小活絡丸,大、小柴胡顆粒等三、以主治命名以主治病癥命名以主治臟腑命名以主治病癥的科屬命名止咳散主治咳嗽冷哮丸主治寒哮百日咳片主治百日咳遷肝片主治慢性遷延性肝炎
瀉青丸:肝導赤散:心瀉黃散:脾瀉白散:肺清胃散:胃治療小兒疳積證的成藥肥兒丸治療小兒驚風證之小兒回春丹等四、以組成、用法、制劑等特點命名1.以處方組成藥味數命名如四君子丸4.以處方中藥味數加其特點命名以處方中藥味數加其用藥部位命名:如三子養親湯。以處方中藥味數加采集特點命名:如二至丸。1如六味地黃丸2.以處方組成藥味數與功能相結合命名如十全大補丸3.以處方組成的藥味數與方中主藥相結合命名四、以組成、用法、制劑等特點命名5.以中成藥炮制方法、方藥百分比、服用劑量及服用方法及制劑等特點命名按制劑特點命名:如五行丸。按炮制方法命名:如十灰散。以中成藥性狀命名:如云南白藥。按服用時間命名:如雞鳴散。按服用方法命名:如川芎茶調散。按服用藥量或按處方中藥量之比命名:如十滴水。以裱褙材料而命名:如狗皮膏。五、以取類比象法命名古代哲理、寓意或夸張命名:借用自然界的一些事物,或神話、傳說、典故形象地表達出來,使人望文生義,自然心領神會。如舟車丸,說明其祛除水濕之功猶如順流之舟、下坡之車,順勢而下,暢通無阻,使水患一舉可平。六、以處方來源命名(一)以處方來源命名如局方至寶丹(二)以制劑創始人命名如史國公藥酒、季德勝蛇藥、王氏保濟丸等(三)以產地或廠家命名如云南白藥、山東東阿阿膠、都梁丸等七、中藥新藥的命名1.基本原則
無論單味制劑還是復方制劑的命名,一般均應寫明劑型的類別。2.單味制劑
單味制劑(含提取物),一般可采用藥材名與劑型名結合。如三七片。3.復方制劑
復方制劑不應采用主藥名加劑型名,避免與單味藥制劑混淆。如天麻丸由10味藥組成,蘇合香丸由10味藥組成,應命名為復方×××丸,古代有個別中成藥與此不符,但為了與古代文獻一致,現仍然采用了古代文獻記載的名稱。4.不應采用人名、代號命名七、中藥新藥的命名5.復方制劑可參照下列幾種方式命名(1)采用處方內主要藥材名稱的縮寫結合劑型命名:如香連丸、參苓白術散。(2)采用主要藥材和功能結合并加劑型命名:如金花清感膠囊、金芪降糖片。(3)采用藥味數與主要藥材或藥味數與功能加劑型命名:如六味地黃丸、十全大補丸。(4)采用方內藥物劑量比例加劑型命名:如六一散。(5)采用功能加劑型命名:如解郁安神顆粒。中成藥學的概念01中成藥的發展簡史02中成藥的命名03中成藥的分類04目錄CONTENTS一、按功效分類解表類瀉下類和解類清熱類祛暑類溫里類補益類固澀類安神類開竅類理氣類治風類治燥類祛濕類祛痰類消食類驅蟲類等二、按劑型分類(一)按其存在形式分類(1)固體制劑:顆粒劑、膠囊劑、丸劑、滴丸劑、片劑、膠劑、栓劑、丹劑、貼膏劑、膜劑等。(2)半固體制劑:煎膏劑、軟膏劑、凝膠劑等。(3)液體制劑:合劑、口服液、酒劑、酊劑、糖漿劑、注射劑等。(4)氣體制劑:氣霧劑等。(二)按其給藥途徑和服用方法分類
按給藥途徑分類有口服給藥、經直腸給藥、注射給藥等。按服用方法分類,可分為內服制劑和外用制劑等。三、按病證分類以病證分類中成藥,是以病證分類方劑的沿用,《五十二病方》《傷寒雜病論》等都按病證分類。我國第一部中成藥藥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將中成藥分為:治諸風、治傷寒、治一切氣、治痰飲等10類。優點:便于臨床以病索藥;有利于現代中藥新藥開發的方向選擇和新藥研發。缺點:“病”與“證”存在差異,使中成藥的使用范圍可能縮小;“證”與“藥”很難對應,會出現一藥多證的現象。四、按臨床各科分類按臨床各科分類,方便醫學臨床和患者雙方。分為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膚科等。內科按臟腑辨證分為心系、肺系、肝系、脾系、腎系、氣血津液、經絡肢體及其他等。外科即按傳統分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連鎖餐飲培訓課件
- 輸液后青色印記的護理技巧
- 2025至2030年內蒙古煤炭工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市政道路安全教育培訓
- 排水防澇設施智能化改造方案研究
- 跨境電商項目全景規劃與發展策略
- 課題開題報告:注冊制下證券研究行業風險信息披露的動因、機制與經濟后果研究
- 2024年心理咨詢師考試核心概念及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圖書管理員考試重要概念梳理試題及答案
- 25年公司廠級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答案【A卷】
- 中醫護理耳穴壓豆課件
- 鋼木質隔熱防火門成品檢驗報告
- YS/T 713-2009干式變壓器用鋁帶、箔材
- YB 4068-1991熱軋環件
- 阿爾茨海默病康復課件
- 企業重組相關稅收政策培訓課件
- 雨果與《巴黎圣母院》課件
- 工筆畫古典中國風通用PPT模板
- 畢業論文-基于單片機的分貝計設計與實現
- 青島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期中知識點分類整理復習完美版
- 防洪度汛監理實施細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