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秘籍10自然地理演變過程探究◆高考預測自然地理演變過程類試題,充分體現了能力和素養立意,突出考查地理思維品質和地理核心素養。選取的素材來自生產生活實際、社會現實以及科學研究成果,以區域為載體,精心創設問題情境,融匯地理思想方法,要求學生從地理的視角思考問題,有效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地理事象發生的原因、發展變化規律、演變的趨勢。主要包括大氣受熱過程、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常見的天氣系統或氣象災害的形成過程、地殼內部物質的循環過程、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過程、水循環的過程、海水運動的形成過程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過程、主要地質構造及其構造地貌的形成過程、地質災害的發生過程等,在近幾年高考試題中占有較大比重,如2021·全國·高考真題珊瑚礁的形成過程;2021·湖北·高考真題考查天氣系統形成過程;2021·福建·高考真題,考查三角洲演變過程;預測2022年高考仍然以新情景為載體考查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并分析某地理事物發生的過程?!粽骖}回顧(2021·全國·高考真題)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質石灰巖,主要分布在熱帶淺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內海域。下圖示意珊瑚礁發育的一種模式的不同階段。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判斷圖示珊瑚礁的發育階段依次是(
)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2.圖中所示④階段珊瑚礁的形成過程中,海平面可能(
)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 C.持續上升 D.持續下降3.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原因是這里(
)A.島嶼眾多 B.受副熱帶高壓控制 C.受暖流影響 D.受東亞季風影響【答案】1.C2.A3.C【解析】1.珊瑚環礁的形成過程:首先,在島嶼(尤其是火山島嶼)沿岸形成環繞海岸并與島嶼相連的岸礁;第二階段,島嶼略微下沉,珊瑚則與沉降速率保持同步向上生長,由于外緣海況條件好,珊瑚礁增長快于內側,結果珊瑚礁與海岸分開,中間隔以澙湖,形成堡礁;第三階段,島嶼全部沉降入海,珊瑚仍向上生長,形成環繞澙湖的環礁。讀圖觀察可看出②是海底火山噴發出露海面,形成火山島;④是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淺海岸邊沉積形成岸礁;①是海平面下降,繼續接受沉積,形成堡礁;③繼續接受沉積,珊瑚礁變厚。ABD錯誤,C正確。故選C。2.珊瑚礁與地殼運動有關,正常情況下,珊瑚礁形成于距海面25m以內的海域,高出海面者是地殼上升或海平面下降的反應,反之,標志著海平面上升。圖④首先是海平面上升,島嶼(地殼)下降,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海面以下25m以內的淺海岸邊沉積;之后海平面下降,珊瑚礁出露海面。BCD錯誤,A正確。故選A。3.據材料可知,珊瑚主要分布在熱帶海域,西太平洋北緯35°海域地處中緯度,沿岸有暖流經過,提高了該海域的水溫,能滿足珊瑚生長的條件,所以分布有珊瑚礁,C正確;島嶼眾多不是珊瑚礁形成的唯一條件,A錯誤;副熱帶高壓主要影響降水,不是珊瑚礁的形成條件,B錯誤;北緯35°以南海域也受東亞季風影響,D錯誤。故選C。(2021·湖北·高考真題)留尼汪島是印度洋上的一個火山島,為著名的度假勝地。島上氣候終年濕熱,夏季常出現特大暴雨,圣羅斯是世界上日降雨量最大的地方。下圖示意留尼汪島地理概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留尼汪島年降雨量最多的地區位于島嶼(
)A.東部 B.南部 C.西部 D.北部5.導致圣羅斯成為世界日降雨量最大的地方的主要天氣系統是(
)A.冷鋒 B.暖鋒 C.溫帶氣旋 D.熱帶氣旋6.影響留尼汪島環島公路布局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氣候、人口分布 B.河流、海港分布 C.地形、城市分布 D.景點、機場分布【答案】4.A5.D6.C【解析】4.該島嶼位于南半球,且地勢呈現出中高周低的特征,根據緯度位置可以判斷,該地受東南信風的影響較大,島嶼東部為迎風坡,年降水量大,島嶼西坡位于背風坡,降水較少。因此降水最多的位置應該位于島嶼東部,A正確;B、C、D錯誤。故選A。5.該地區位于低緯度地區,屬于熱帶氣候,鋒面雨在中緯度最典型,A、B錯誤;溫帶氣旋主要影響溫帶地區,C錯誤;該地地處熱帶,四周臨海,海洋上升氣流旺盛,容易形成氣旋,進而帶來降水,D正確。故選D。6.該地為島嶼地形,該地平原面積狹小,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區,修建環島公路主要滿足居民的出行和經濟活動,首先考慮到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又由于島嶼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山區地勢陡峭,修建難度大、投資高,因此地形也會影響線路的布局,C正確;該島嶼氣候差異不大,A錯誤;海港并不是環島公路分布的主要因素,B錯誤;景點、機場并不是環島線路布局的主要考慮因素,D錯誤。故選C。7.(2021·福建·高考真題)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河口地貌的演變與海平面、河流輸沙量等密切相關。2萬年以來,恒河流域地殼相對穩定,但由于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約120米;恒河年入海輸沙量在距今約1.1萬年時達到頂峰(約25億噸,當今約10億噸);距今約0.7萬年,海平面開始趨于穩定。當今恒河河口(下圖)原為下切河谷,2萬年以來經歷了下切河谷→河口灣→三角洲的演變。(1)分析當今恒河河口地貌由下切河谷→河口灣→三角洲演變的原因。(2)推測1.1萬年以來恒河流域西南季風強弱的變化趨勢,并說明理由。(3)有學者預測恒河三角洲未來將萎縮,分析該預測成立的條件?!敬鸢浮?1)前期海平面上升(海岸線后退,海水入侵),原下切河谷被淹,形成河口灣;當今河口處落差變小,流速變慢,泥沙易淤積;后期海平面趨于穩定,恒河輸沙量大,泥沙大量淤積逐漸形成三角洲。(2)變弱。理由:地殼相對穩定,說明恒河流域面積基本不變,河流落差基本不變,河流攜帶泥沙能力基本不變;輸沙能力銳減,說明徑流量變小,降水量變小,西南季風攜帶的水汽量變小。(3)氣候變暖,會導致海平面繼續上升。西南季風變弱,使恒河流域降水量減少,輸沙量減少;生態退耕、修建水庫等人類活動,使河流含沙量減少,輸沙量減少;沉積速率小于侵蝕速率。地殼下降,且下降速率快于泥沙淤積速率?!窘馕觥?1)根據材料信息“2萬年以來……海平面上升約120米”可知,恒河河口原為下切河谷時,河口與海洋的落差較大,以下蝕作用為主;后來海平面上升,導致下切河谷被淹沒,形成河口灣;根據材料信息“恒河年入海輸沙量在距今約1.1萬年時達到頂峰”可知,河口灣形成之后,河口與海平面落差變小,受到海水的頂托作用變強,河流流速降低,表現為以河流的沉積作用為主;根據材料信息“距今約0.7萬年,海平面開始趨于穩定”可知,后期隨著海平面的穩定,恒河攜帶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堆積下來,形成三角洲地貌。(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距今約1.1萬年至今,地殼相對穩定,沒有發生大規模的運動,恒河流域面積穩定,匯水區域沒有發生變化,說明河流的落差幾乎沒有發生變化,攜沙能力沒有變化;根據材料信息“恒河年入海輸沙量在距今約1.1萬年時達到頂峰(約25億噸,當今約10億噸)”可知,恒河的輸沙能力降低,說明恒河的徑流量減少,恒河的主要補給方式為雨水補給,主要為西南季風帶來的降水,由此可知,恒河流域的降水量減少,西南季風變弱。(3)根據上題分析可知,西南季風在減弱,會導致恒河輸沙能力降低,恒河三角洲泥沙沉積減少;海浪對三角洲會持續侵蝕,會導致三角洲面積減?。浑S著全球氣候變暖,大量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會淹沒沿海低地,導致恒河三角洲被淹沒;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水土流失治理的加劇,會導致恒河泥沙含量降低;在未來如果地殼發生下降,且下降速度快于泥沙淤積速度,也會導致恒河三角洲面積萎縮?!魶_刺演練(2021·山東濱州·一模)碳達峰是二氧化碳凈排放量達到峰值;碳中和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達到平衡,實現碳凈零排放(如下圖)。在2020年12月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上,我國再次承諾將采取有力措施,2030要實現碳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實現碳中和,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能夠吸收碳的自然過程是(
)A.巖石圈的沉積過程 B.大氣圈的受熱過程C.綠色植物的呼吸過程 D.地下煤層的自燃過程2.為了實現碳中和目標,下列措施錯誤的是(
)A.調整能源消費結構,開發新能源 B.使用脫硫煤,增加污水處理效率C.加大植樹造林,利用生物固碳 D.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節能減排(2021·黑龍江齊齊哈爾·二模)冰蓋在壓力和重力的共同擠壓作用下,發生塑性流動,形成冰川,呈舌狀伸入海洋,在運動過程中通過不斷斷裂、分解形成冰山。因形成位置和冰川特性不同,往往呈現不同的形狀,如在寬闊的洋面常形成冰晶結晶狀態好、上面平整、邊壁筆直的“桌狀冰山”,下圖示意南極海域不同區域的冰山占比及“桌狀冰山”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南極海域“桌狀冰山”的形成過程可能是(
)A.沉積作用→地殼抬升→海水上溯→外力侵蝕B.大氣降雪→沉積作用→擠壓作用→斷裂分解C.海水倒灌→地殼抬升→冰川滑動→斷裂分解D.海水結冰→地殼下降→海水上溯→外力侵蝕4.形成南極海域各緯度冰山分布狀況的主導因素是(
)A.海陸位置 B.洋流C.大氣環流 D.太陽輻射(2020·江蘇蘇州·模擬預測)讀地質剖面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5.下列有關圖示①②③④四處物質的判斷,正確的是(
)①——沉積巖②——侵入巖③——變質巖④——巖漿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6.下列各種巖石和巖漿之間的轉換過程中,正確反映地殼物質循環的是(
)A.①-②-③-④-① B.③-⑤-①-④-③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⑤(2021·江蘇·高考真題)河流流經平坦地形時常形成千回百轉的曲流景觀。下圖為“北美大草原某地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決定該地林地分布的生態因子是(
)A.氣溫 B.水分 C.光照 D.風向8.在河流變遷過程中,河道景觀的演化過程是(
)A.曲流→牛軛湖→林地→草地 B.牛軛湖→曲流→草地→林地C.林地→草地→曲流→牛軛湖 D.草地→林地→牛軛湖→曲流9.(2022·福建莆田·二模)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弋江發源于安徽黃山地區,注入長江干流。河流發育最直接的表現是具有穩定河谷和特續水流。構造運動在青弋江的演化中有重要作用,其中青藏高原及其鄰區一次重要的構造抬升事件——昆黃運動,使青弋江流域所在的黃山地區發生過多次較大幅度的隆起;并使東南亞冬季風增強、夏季風減弱,形成現代東亞季風格局。左圖為青戈江位置示意圖,右圖為青戈江發育形成示意圖。(1)江蘇洪積扇上辨狀河的形成過程。(2)對右圖中青弋江發育形成過程的序號進行排序____,并分析昆黃運動在青弋江發育形成過程中的作用____。(3)畫出EF線河道剖面并標注水流運動方向____,說出流水對EF兩岸河床的作用____。10.(2022·福建龍巖·一模)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汽車4S店環境保護計劃
- 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生研究計劃:電信技術與信息安全
- 小學四年級音樂課程教學計劃
- 幼兒園音樂啟蒙教研計劃
- 物資環保協議書
- 爛尾工程協議書
- 特聘兼職協議書
- 水電補貼協議書
- 冀教版英語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課堂管理技巧
- 康復護理人員能力提升培訓計劃
- 創新設計前沿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學
- 2025年高考生物復習新題速遞之基因工程(2024年9月)
- 小型手推式除雪機畢業設計說明書(有全套CAD圖)
- 【數 學】同底數冪的乘法課件 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下冊
- 地鐵導向標識安裝施工方案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畢業實習》 課程教學大綱
- 政務新媒體管理培訓
- 2024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英語真題(含解析)
-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卷(副省級)答案及解析
- 家長寫孩子在家學習情況的發言稿
- 《擬行路難(其四)》課件+2023-2024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