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4北京初二(上)期末歷史匯編:第二次鴉片戰爭_第1頁
2022-2024北京初二(上)期末歷史匯編:第二次鴉片戰爭_第2頁
2022-2024北京初二(上)期末歷史匯編:第二次鴉片戰爭_第3頁
2022-2024北京初二(上)期末歷史匯編:第二次鴉片戰爭_第4頁
2022-2024北京初二(上)期末歷史匯編:第二次鴉片戰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2-2024北京初二(上)期末歷史匯編第二次鴉片戰爭一、選擇題1.(2024北京懷柔初二上期末)某同學在研究性學習中搜集了一組材料,他研究的是(

)圓明園大水法遺址中俄《璦琿條約》紀念碑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中法戰爭 D.甲午中日戰爭2.(2024北京懷柔初二上期末)某同學在研究性學習中搜集了一組材料,他研究的是(

圓明園大水法寺遺址

中俄《璦琿條約》紀念碑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中法戰爭 D.甲午中日戰爭3.(2024北京大興初二上期末)圓明園是清代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它綜合了中西建筑的精華,舉世聞名。1860年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肆搶劫,然后縱火燒毀。這兩個強盜分別是(

)①日本

②法國

③俄國

④英國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4.(2024北京順義初二上期末)1860年的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放火??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材料中強盜的罪行是(

)A.割占中國領土 B.火燒圓明園 C.制造旅順大屠殺 D.劃分“勢力范圍”5.(2024北京海淀初二上期末)英軍中校吳士禮在記述1860年的經歷時說:“當我們第一次走進這些園林時,它們使我們想起童話故事中所描寫的仙境。而10月19日我們從這里離開,身后留下了一片空曠荒涼的土地,到處都是無法形容的瓦礫。”上文記述的“仙境”毀滅是由于(

)A.英法聯軍攻陷廣州 B.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C.英國強租威海衛 D.八國聯軍占領北京6.(2024北京房山初二上期末)下邊圖文材料佐證了(

)[法]維克多·雨果信件記載:“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放火……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凈凈的法蘭西會把這份戰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那才是真正的物主。”圓明園大水法遺址A.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失敗 B.英法聯軍可恥的暴行C.俄國侵占我國大片領土 D.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7.(2024北京朝陽初二上期末)19世紀中期,西方列強的侵略勢力逐步從廣州向北推進到北京;陸上國家則從西伯利亞向南推進到北京,這種鉗形活動掐住了滿清王朝。其中“陸上國家”是(

)A.美國 B.法國 C.俄國 D.日本8.(2024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近代史上,割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是(

)A.英國 B.俄國 C.日本 D.美國9.(2024北京延慶初二上期末)歷史遺跡是我們了解歷史的重要途徑之一。下面遺跡見證的中國近代史上的歷史事件是A.英軍攻陷廣州 B.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C.日軍在旅順瘋狂大屠殺 D.八國聯軍進攻天津10.(2023北京第二中學初二上期末)馬克思說:“俄國不花費一分錢,不出動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參戰國(從中國)得到更多的好處”。這句話是指俄國在侵華期間(

)A.取得協定關稅特權 B.割占中國大片領土C.獲取中國大量賠款 D.掠奪圓明園大量珍寶11.(2023北京東城初二上期末)有人說,英法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是“海盜式的擴張”,給中國文化和人類文明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以下各項最能說明這一點的是(

)A.獲取大量賠款 B.搶劫并焚毀圓明園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開辟新的內河航線12.(2023北京平谷初二上期末)馬克思指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俄國不花費一文錢,不出動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個參戰國得到更多的好處”。這里“更多的好處”是指(

)A.割占我國香港島 B.強占我國北方大片領土C.大肆劫掠圓明園 D.獲得兵費賠償白銀2億兩13.(2023北京朝陽初二上期末)19世紀下半期,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侵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土地的國家是(

)A.英國 B.法國 C.俄國 D.日本14.(2023北京房山初二上期末)下列選項中,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的是(

)A.鴉片戰爭——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C.甲午中日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5.(2023北京順義初二上期末)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割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是(

)A.英國 B.法國 C.俄國 D.日本16.(2023北京大興初二上期末)觀察下面兩幅地圖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相較于鴉片戰爭給近代中國造成的新影響是(

)A.賠款數額大大增加 B.列強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C.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D.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17.(2023北京海淀初二上期末)下圖是某同學進行歷史學習時設計的年代尺。由此判斷他學習的主題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18.(2022北京東城初二上期末)下面圖示梳理了中國近代不平等條約的相關內容。其中①處應填寫的是(

)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①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A.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B.增開迪化(烏魯木齊)為商埠C.增開天津為商埠 D.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19.(2022北京東城初二上期末)下面是英軍書記官斯文侯的一段記錄。這段材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

)“10月17日,聯軍司令部正式下命令可以自由劫掠,于是英法軍官與士兵瘋狂搶奪,每個人都腰囊累累,滿載而歸,這時全園秩序最亂。”最后,英法聯軍又縱火把圓明園燒毀,“黑煙結成濃云,彌漫北京天空,向東南流動百余里”。A.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目的 B.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經過C.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原因 D.八國聯軍侵華進行屠殺劫掠20.(2022北京順義初二上期末)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略中國的行徑包括①葡萄牙占據澳門

②英法聯軍搶劫、燒毀圓明園③沙俄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④德國租借膠州灣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1.(2022北京大興初二上期末)1857年,《給葛羅男爵先生的訓令》中說到:“我們所想修訂的正是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為我們的商業打開通向天朝帝國的道路。”據此可知,英國再次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是(

)A.鴉片戰爭中割占香港島,建立了據點 B.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被處死C.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D.廣東水師搜查商船“亞羅號”22.(2022北京通州初二上期末)歷史遺跡承載著歷史記憶。下圖歷史遺跡見證的歷史事件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 B.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C.日軍進攻山東威海衛 D.八國聯軍大沽口登陸23.(2022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歷史學習要學會區分歷史史實和歷史結論。下列選項屬于歷史結論的是(

)A.英國以“亞羅號事件”為借口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B.1858年,英法聯軍北上,攻陷大沽炮臺,逼近天津C.沙俄割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D.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24.(2022北京房山初二上期末)馬克思指出: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俄國不花費一文錢,不出動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個參戰國得到更多的好處。這里的“好處”是指A.割占九龍司 B.強租旅順和大連 C.割占遼東半島 D.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25.(2022北京延慶初二上期末)與以下地圖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直接相關的史實是A.簽訂中英《南京條約》B.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C.甲午戰爭中清軍戰敗D.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

參考答案1.B【詳解】根據材料“圓明園大水法遺址”結合所學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并且迫使清政府先后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中俄簽訂《曖暉條約》等和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B項正確;鴉片戰爭期間簽訂的《南京條約》,排除A項;中法戰爭與材料中的圓明園和《璦琿條約》無關,排除C項;甲午中日戰爭中簽訂《馬關條約》,排除D項。故選B項。2.B【詳解】依據題干信息即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圓明園遺址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搶劫并火燒圓明園造成的,《璦琿條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的,割占中國領土60多萬平方千米,它們共同反映了第二次鴉片戰爭,B項正確;火燒圓明園、中俄《璦琿條約》的簽訂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鴉片戰爭發生于1840年到1842年,排除A項;火燒圓明園、中俄《璦琿條約》的簽訂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中法戰爭發生于19世紀80年代,排除C項;火燒圓明園、中俄《璦琿條約》的簽訂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甲午中日戰爭發生于19世紀90年代,排除D項。故選B項。3.D【詳解】根據題干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攻占北京后,占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燒毀圓明園,3500名英法聯軍沖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D項正確;日本屬于亞洲國家,沒有參與火燒圓明園,排除AC項;俄國沒有參與火燒圓明園,排除B項。故選D項。4.B【詳解】根據題干“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放火。……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結合所學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對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進行大肆搶劫,之后有放火燒毀,這是英法聯軍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B項正確;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及以后,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排除A項;甲午中日戰爭期間,日本制造旅順大屠殺,排除C項;19世紀末,列強紛紛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排除D項。故選B項。5.B【詳解】根據題干“1860年”“當我們第一次走進這些園林時,它們使我們想起童話故事中所描寫的仙境。而10月19日我們從這里離開,身后留下了一片空曠荒涼的土地,到處都是無法形容的瓦礫。”結合所學可知,1860年,英、法兩國借口換約受阻,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再次出兵占領天津,進逼北京,咸豐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對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園林—圓明園進行了大肆搶劫,之后放火燒毀,B項正確;英法聯軍攻陷廣州在1957年,排除A項;英國強租威海衛在甲午中日戰爭后,排除C項;八國聯軍占領北京在1900年,排除D項。故選B項。6.B【詳解】據材料圖片和“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放火……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凈凈的法蘭西會把這份戰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那才是真正的物主。”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洗劫并焚燒圓明園,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的罪惡行徑,而不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失敗,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俄國侵占我國領土”,排除C項;1895年威海衛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排除D項。故選B項。7.C【詳解】據“19世紀中期……陸上國家從西伯利亞向南推進到北京”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陸上國家”指的是俄國。19世紀中期,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俄國趁火打劫,采取先武力強占再逼簽條約的手段,與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割占了中國東北、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C項正確;美國與俄國都是英法聯軍的幫兇,但它不是從西伯利亞推進,排除A項;法國屬于西方列強侵略勢力,排除B項;日本此時尚未明治維新,不具備參與侵略的實力,排除D項。故選C項。8.B【詳解】依據所學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俄國采取先武力占領,后簽訂條約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地區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俄國屬于近代史上割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B項正確;英國割占香港,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日本割占臺灣、澎湖列島及附屬島嶼,排除C項;美國沒有割占中國領土,排除D項。故選B項。9.B【詳解】題目圖片反映的是此建筑為被毀的圓明園,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大門,英國伙同法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闖進圓明園,瘋狂搶掠園中珍寶,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毀了這座著名的皇家園林,B符合題意;英軍攻陷廣州發生在鴉片戰爭期間,A排除;甲午中日戰爭中,日軍在旅順瘋狂大屠殺。C排除;八國聯軍進攻天津發生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D排除。10.B【詳解】根據題干“俄國不花費一文錢,不出動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個參戰國(從中國)得到更多的好處”和所學知識可知,俄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趁火打劫,通過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中國西北和東北領土達150多萬平方千米,B項正確;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取得協定關稅特權,排除A項;英法獲取中國大量賠款,排除C項;英法掠奪了圓明園大量珍寶,排除D項。故選B項。11.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闖入圓明園,他們爭先恐后,掠奪珍寶,在這次大搶劫中,大量的中國文物被掠走,流失海外,給中國文化和人類文明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B項正確;雖然英法在戰爭中確實獲得了大量賠款,但這本身并不能充分說明這場戰爭是“海盜式的擴張”,排除A項;通商口岸的增加和開辟新的內河航線可以是侵略者為了更好地控制和剝削受害國家的一種手段,但并非特指海盜行為,排除CD項。故選B項。12.B【詳解】根據材料信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俄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俄國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B項正確;割占我國香港島的是英國,排除A項;大肆劫掠圓明園的是英法聯軍,排除C項;獲得兵費賠償白銀2億兩的是日本,排除D項。故選B項。13.C【詳解】根據所學可知,俄國熱衷于領土擴張,19世紀下半期,它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侵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土地,C項正確;英國曾強占香港,法國曾租借廣州灣,日本曾割占臺灣,排除ABD項。故選C項。14.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喪失了更多的主權和領土,列強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一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B項正確;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排除A項;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是鴉片戰爭,排除C項;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是甲午中日戰爭,排除D項。故選B項。15.C【詳解】結合所學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是侵占我國領導最多的國家。C項正確;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排除A項;法國未割占領土,排除B項;日本未參與第二次鴉片戰爭,排除D項。故選C項。16.B【詳解】根據圖片信息并結合學可知,第一次鴉片戰爭開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開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長江流域和環渤海地區,表明列強的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B項正確;圖片沒有體現出賠款數額大大增加,排除A項;甲午戰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C項說法與史實不符,排除C項;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是在《辛丑條約》之后,排除D項。故選B項。17.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56年,英法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為借口,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58年,清政府被迫與英法美俄分別簽訂《天津條約》,1860年,英法聯軍進逼北京,洗劫并焚毀了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園林——圓明園,并于隨后占領安定門、控制北京城,清政府被迫與英法交換了《天津條約》批準書,并簽訂了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因此,年代尺學習的主題是第二次鴉片戰爭,B項正確;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爆發的時間分別是1840年、1894年和1900年,排除ACD項。故選B項。18.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1860年,中國被迫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一區給英國,賠款額也大幅增加,故①處應填寫增開天津為商埠,C項正確;“外國公使進駐北京”是《天津條約》的內容,排除A項;“增開迪化(烏魯木齊)為商埠”不是《北京條約》的內容,排除B項;“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是《馬關條約》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C項。19.B【詳解】根據材料“10月17日,聯軍司令部正式下命令可以自由劫掠,于是英法軍官與士兵瘋狂搶奪,每個人都腰囊累累,滿載而歸,這時全園秩序最亂。”最后,英法聯軍又縱火把圓明園燒毀,“黑煙結成濃云,彌漫北京天空,向東南流動百余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描述了英法聯軍劫掠圓明園后火燒圓明園的經過,B項正確;材料沒有描述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目的,排除A項;材料不能體現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原因,排除C項;材料不能反映八國聯軍侵華進行屠殺劫掠,排除D項。故選B項。【點睛】20.C【詳解】據所學可知,1553年葡萄牙占據澳門,①不符題意;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搶劫、燒毀圓明園,②正確;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沙俄通過《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割占了中國北方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③正確;1898年德國租借膠州灣,④不符題意;C項正確。排除A、B、D項。故選C項。【點睛】21.C【詳解】根據材料“我們所想修訂的正是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為我們的商業打開通向天朝帝國的道路”及所學知識可得,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后,英國為了進步打開中國市場,進一步發動戰爭,這也正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背景,C項正確;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