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分層練)教師版_第1頁
2024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分層練)教師版_第2頁
2024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分層練)教師版_第3頁
2024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分層練)教師版_第4頁
2024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分層練)教師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驗收評價

專題09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內容概覽

A?常考題不丟分

【考點一化學反應速率及其影響因素和相關計算】

【考點二化學平衡及其影響因素】

【考點三化學平衡常數及化學平衡相關計算】

【微專題圖像、圖表題的信息提取與應用】

B?綜合素養拿高分/拓展培優拿高分

C?挑戰真題爭滿分

A?常考題不丟分、

1.(2023?遼寧?校聯考二模)某溫度下,在2L恒容密閉容器中4moiNH2co0NH4(S),發生如下反應

X

NH2COONH4(S)V--2NH3(g)+C02(g),在0-lmin內,CC)2的生成速率為0.4mol?L」?rnirri,0-2min內,

CC)2的生成速率為0.3mol?L」?minL0-3min內,CCh的生成速率為0.2mol?L"?mirri,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當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變時,標志此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

B.0-lmin內,NH2coONHJs)的反應速率為62.4g/min

C.30秒時,C02的濃度大于0.2mol/L

D.2min時,再加入2moiNH,此時反應的V逆〉丫正

【答案】A

【解析】A.此反應開始時只加入了NH2coONH/s),生成的NH3和CO2始終是2:1,所以當混合氣體的

平均摩爾質量不變時,不可以標志此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A錯誤;通過三段式計算

NH2COONH4(S)^2NH3&)+C02g)

no400

Imin3.21.60.8

2min2.82.41.2

3min2.82.41.2

Imin內消耗NH2coONH4(s)0.8moL質量為62.4g,故反應速率為62.4g/min,B正確;C.由于反應速率

越來越慢,故30秒時,CO2的濃度大于0.2mol/L,C正確;D.由于反應2min已經達到平衡,當再加入2moNH3

時,平衡逆移,故丫逆>丫正,D正確;故選A。

2.(2023上?安徽宣城?高三安徽省郎溪中學校考期中)在T。°C下,向2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NO2氣體,

發生反應:2NO2(g)^2NO(g)+O2(g)公〃。速率方程喉=七"(NO?),網=反?C2(N0〉C(C)2)(七、

4為速率常數,只與溫度、活化能有關)。達到平衡時NO?的轉化率為50%。若升高溫度,達到新平衡時NO?

的轉化率增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上正增大,甌減小,AH>0

B.當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C.T/C下,反應達到平衡時魯=。?5

卜逆

D.T°oc下,平衡時再充入NO?,NO?的平衡轉化率減小

【答案】D

【解析】A.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正、逆反應速率常數都增大,升高溫度,達到新平衡時NO?

的轉化率增大,則正反應是吸熱反應(A">0),A錯誤;B.反應過程中混合氣體的體積和質量均不變,故

混合氣體的密度一直不變,不能作為反應達到平衡的標志,B錯誤;C.平衡時,c(NOj=c(NO)=O.SmolL-1,

-12平衡時長=皆

。(。2)=0.25mol-LK=C(NO),20.25=0.25,c錯誤;D.反應物只有一種

')C(NO2)k遺

氣體,正反應是氣體分子數增大的反應,充入NO?,相當于對原平衡加壓(不改變反應物量),導致NO?的

平衡轉化率減小,D正確;故選D。

3.(2023上?福建泉州?高三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第一中學校聯考期中)將4moiNO(g)和4moic0(g)充入一

個2L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2NO(g)+2CO(g)2CO2(g)+N2(g)AH<0,測得CO的平衡轉化率隨

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1所示;在催化劑、一定溫度下對該反應進行研究,經過相同時間測CO轉化率與反應

溫度的關系曲線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已知:反應速率v=v正-v逆=%-C2(NO)-C2(CO)-k逆?C2(CO2)-C(N2),k正、k迎分別為正、逆反應速率常

數。

A.圖象中A點逆反應速率小于B點正反應速率

B.200℃時反應的平衡常數K=0.5

C.200℃時當CO的轉化率為40%時,Vjg:v逆=20:81

D.C點轉化率低于B點的原因可能是平衡逆向移動造成的

【答案】C

【解析】A.B點為平衡點,B點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B點溫度高于A

點,則圖象中A點逆反應速率小于B點逆反應速率,即A點逆反應速率小于B點正反應速率,故A正確;

B.200C時,CO的平衡轉化率為50%,列化學平衡三段式,

,21

22x

C(CO,)-C(N2)(R7

K=2=故B正確;C.當反應達到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

c*(NO)-c(CO)(勺4

相等,V正-v逆=L-C2(NO).C2(COAJC2(CO)C(N2)=0,則詈=蕓黑洸K=0.5,當CO

K逆cu、u.c

的轉化率為40%時,

2NO(g)+2CO(g)U2CO2(g)+N2(g)

起始(mol)4400

轉化(mol)1.61.61.60.8

平衡(mol)2.42.41.60.8

/2.4、4

v-rk-cc2(NO)0c2(CO)(D)81

清義J”、\I。"?一故C錯誤;D.B點CO轉化率最高,說明此時反應恰

v逆k逆C-(CO2)-C(N2)(駕2乂些5

22

好達到平衡狀態,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相同時間CO轉化率減小,D正確;故選

Co

4.(2023?北京西城?統考一模)探究影響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因素,實驗方案如圖。

力口入2滴1mol

FeCb溶液

2mL5%

溶液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對比①②,可探究FeCb溶液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

B.對比②③④,可探究溫度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

C.壓。2是直線形的非極性分子

D.H2O2易溶于水,主要是由于H2O2與H2O分子之間能形成氫鍵

【答案】C

【解析】A.實驗②是在實驗①的溶液中加入催化劑FeCb,與實驗①做對比實驗,可探究FeCb溶液對H2O2

分解速率的影響,A正確;B.實驗②是參照,③、④相當于在②的基礎上升高和降低溫度,可探究溫度對

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B正確;C.H2O2的分子結構為分子結構不對稱,為極性分子,C不

正確;D.H2O2為極性分子,水也為極性分子,壓。2易溶于水,滿足相似相溶原理,更主要是H2O2與H2O

分子之間能形成氫鍵,D正確;故選C。

5.(2023?福建莆田?統考模擬預測)工業上在VQs催化作用下生產SO3的反應為2SO2(g)+O2(g)U2SO3(g)

△H=-198kJ-mol",該反應可看作兩步:①VzOs+SOz-ZVOz+SOj^);②4V-2丫?。5(慢)。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活化能為198kJ

B.減小5的濃度能降低SO3的生成速率

C.V2O5的存在使有效碰撞次數增加,降低了該反應的焰變

D.①的活化能一定大于②的活化能

【答案】B

【解析】A.AH=正反應的活化能-逆反應的活化能=-198kJ/mol,所以逆反應的活化能大于198kJ/mol,故A

錯誤;B.慢反應是決速步,。2是慢反應的反應物,減小。2的濃度會降低正反應速率,降低SO3的生成速

率,故B正確;C.耳。5是催化劑,催化劑不能改變反應的焰變,故C錯誤;D.反應①是快反應,反應

②是慢反應,活化能越小反應越快,①的活化能小于②的活化能,故D錯誤;故選B。

1.(2023?重慶?統考三模)甲烷是一種溫室氣體,將它轉化為高附加值產品甲醇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工業上

的甲烷轉化大多需要先通過重整生成合成氣(CO、H?)再轉化為甲醇,涉及的反應如下:

反應I:2CH4(g)+O2(g)2CO(g)+4H2(g)A^=-71.2kJ/mol

反應II:CO(g)+2H2(g)^CH3OH(g)△凡=-90.7kJ/mol

在密閉容器中通入3moiCH4和2moiO2,假設只發生反應I和n,分別在0.2MPa和2MPa下進行反應,其

中CH4和CH30H的平衡體積分數隨溫度變化如圖所示。

S中

4

S

已知:對于反應II,生=⑥,/(CO)./(HJ,嚏=七”儲用0田,左正、題為速率常數,只與溫度有關,

分壓=總壓x物質的量分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壓強為0.2MPa時,表示CH,和CH30H的曲線分別是b、d

B.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保持不變時,說明反應體系已達到平衡

c.在升溫的過程中,反應n速率常數增大的倍數;心〉左逆

D.500K,2MPa條件下,若平衡時CO的物質的量為Imol,貝!ICH4的轉化率約為66.7%

【答案】C

【分析】2個反應均為放熱反應,隨著溫度降低,平衡均正向移動,甲烷含量減小、甲醇含量增加,故ab

為甲烷變化曲線、cd為甲醇含量曲線;反應I為氣體分子數增大的反應、反應n為分子數減小的反應,相同

條件下,增大壓強,反應I逆向移動、反應n正向移動,使得甲烷含量增加、甲醇含量增大,貝Ubd為0.2Mpa

變化曲線、ac為2Mpa變化曲線;

【解析】A.由分析可知,壓強為0.2MPa時,表示CH,和CH30H的曲線分別是b、d,A正確;B.混合氣

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乂=向!!,氣體質量不變,但是氣體的總物質的量隨反應進行而改變,所以M會發生

改變,當M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B正確;C.已知:對于反應H,%=七?。3。〉/(凡),

當%=v逆時,即達到化學平衡態,此時k正永逆=J,因為反應是放熱反應,升溫Kp

減小,所以升高溫度k正/k逆變小,所以k迎增加的倍數更大,C錯誤;D.在密閉容器中通入3moiCH’和

2molO2,只發生反應I和H:

2CH4(g)+O2(g)=±2CO(g)+4H2(g)

起始(mol)3200

轉化(mol)2aa2a4a

平衡(mol)

CO(g)+2H2(g)^=^CH3OH(g)

起始(mol)0

轉化(mol)2a-12a-l

平衡(mol)

]x2

由圖可知,平衡時,甲烷、甲醇量相等,則3-2a=2a-l,a=lmol,CH4的轉化率約為飛一xlOO%766.7%,D

正確;答案選C。

2.(2023?湖南永州?統考三模)FC,2NO2(g)N2O4(g)AH<0,該反應正、逆反應速率與濃度的關系為v

2

E=kEc(NO2)-vffi=ka,c(N2O4)(kk逆為速率常數)。結合圖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當2正v(N2C)4尸v逆(NCh)時,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C.T℃Bt,向2L的容器中充入5moiN2O4氣體和ImolNCh氣體,此;時v正<v逆

D.丁。(2時,向剛性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O2氣體,平衡后測得c(N2O4)為1.0mol?LL則平衡時,v正的數值為

10a

【答案】c

[分析lvjE=k正c2(NC)2),V逆=1<逆C(N2()4),則IgV正=lgk正+21gC(N02)>lgV逆=lgk逆+lgC(N2()4),則Igv逆?lgC(N2()4)

的斜率較小,則表示Igv逆?lgc(N2C)4)的線是n、表示Igv正~回四04)的線是m;

【解析】A.由分析可知,圖中表示lgv逆~lgc(N2O4)的線是n,A正確;B.反應速率比等于反應的化學系

數比,當2正v(N2O4)=v逆(N02)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B正確;C.結合分析可知,

c(N0)kina+2

lgkjE=a+2、愴1<逆=2,k正=1(?+2、k逆=l()a,達到平衡時,丫正=丫逆,則平衡常數K=」;"產"=;[1=100;

C(ZU?)K逆1U

5

=10<10

re時,向2L的容器中充入5moiN2O4氣體和ImolNCh氣體,°,則反應正向進行,此時V

正>v逆,C錯誤;D.rC時,向剛性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O2氣體,平衡后測得c(N2O4)為l.OmobL-i,則平衡

c(N,Oj1.0

時,K=\-\=———-=100,c(NO)=0.1moVL,則v/k正c2(NC)2尸3,D正確;故選C。

222

C(NO2)C(NO2)

3.(2023?全國?模擬預測)CS2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工業上可以利用硫(S8)與CH4制備CS2,在2L恒容

密閉容器中S8(s)受熱分解成氣態S2,發生反應2s2(g)+CH4(g)==CS2(g)+2H2s(g)AHi,一定條件下,平衡

時S2的體積分數、CH4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y7

*遐

X

A.AHi>0

B.某溫度下,S8(g)分解成氣態S2,當混合氣體密度不變時,當CH4(g)與S2(g)的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C.若容器內只發生反應S8(S)三=4S2(g),平衡后恒溫壓縮體積,S2(g)的濃度不變

D.若起始加入2moicH4,2min達到平衡時甲烷轉化率為30%,則0?2min內H2s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0.6mol?L」?mirri

【答案】C

【解析】A.升高溫度,甲烷的平衡轉化率降低.說明升高溫度Sz與CH’的反應平衡逆向移動,則CH4與S2的

正反應為放熱反應,A項錯誤。B.反應前后氣體總質量不變、容器體積不變,則反應前后氣體密度始終不

4

變,不能據此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B項錯誤。C.溫度不變,平衡常數不變,^=C(S2),平衡

后恒溫壓縮體積,S2(g)的濃度不變,C項正確。D.0?2min內H?S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2molxO.3x2=03mol.LlminT,D項錯誤。故選C。

2minx2L

4.(2024?遼寧沈陽?統考一模)血紅蛋白可與。2結合,更易與CO配位,血紅蛋白與配位示意如圖所示。

血紅蛋白(Hb)與。2、CO結合的反應可表示為

①Hb+C)2UHb(C)2)£

②Hb+COUHb(CO)K2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相同溫度下,KX<K2B.反應①②的AH、AS均小于0

C.圖中Fe?+的配位數為6D.用高壓氧艙治療CO中毒時,平衡①②均逆向移動

【答案】D

【解析】A.CO也可與血紅蛋白配位,它與血紅蛋白結合的能力更強,則反應②比反應①正向進行的程度

大,所以相同溫度下,KX<K2,A正確;B.反應①②分別為02和CO與血紅蛋白中的Fe2+形成配位鍵的

過程,氣體分子數減小、形成化學鍵能夠釋放能量,故反應反應①②的AH、AS均小于0,B正確;C.圖

中Fd+與周圍的6個原子結合,配位數為6,C正確;D.用高壓氧艙治療CO中毒時,氧氣濃度增大,平

衡①正向移動導致c(Hb)減小,所以平衡②逆向移動,D不正確;答案選D。

5.(2023?遼寧?校聯考模擬預測)在600K下,按初始投料比“(。°):〃(出)分別為i:八]:2>1:3投料,

發生反應為C°(g)+2H2(g)=CH30H(g)A"<0。測得不同壓強下,co平衡轉化率如圖所示。下列敘述

正確的是

A.曲線X代表起始投料比為1:1

B.2vE(H2)=vm(CH3OH),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C.若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會使對應的曲線上移

D.m點對應的H2的平衡轉化率為60%

【答案】D

【解析】A.相同溫度下,氫氣投料越多,平衡向右移動,CO的平衡轉化率越大,故曲線X代表1:3投料,

A項錯誤;B.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v正32尸2V逆(CH3OH),B項錯誤;C.生成甲醇是放熱反應,其他

條件不變,升高溫度,CO的平衡轉化率降低,平衡曲線均下移,C項錯誤;D.曲線Y代表1:2投料,即

起始按化學計量數投料,則CO、H2的平衡轉化率相等,D項正確;故選D。

1.(2023?全國?模擬預測)向容積為1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H2s氣體,發生反應:

2H2S(g)^S2(g)+2H2(g),平衡時三種組分的物質的量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S磐

A.該反應在溫度為工K時的平衡常數小于溫度為T2K時的平衡常數

C.X點時壓縮容器容積,H2s的平衡轉化率減小

D.T?K時,向Y點容器中再充入;molH2s和;mol凡,此時o(正)<。(逆)

【答案】D

【解析】A.由題圖可知,隨著溫度的升高,平衡體系中和S2的物質的量增大,H2s的物質的量減小,

即平衡正向移動,說明反應的AH>0,故該反應在溫度為EK時的平衡常數小于溫度為T2K時的平衡常數,

A正確;B.由題圖可知,X點時,"H2s)=〃(凡)=2mol,即反應消耗了2moi凡$,體系中還剩余2m0IH2S,

故初始充入H2s的物質的量為4mol,Y點體系中生成S2的物質的量為amol,由“凡$)=n(S2)=amol可知,

4

。+2。=4,解得。=§,B正確;C.題給反應為氣體總分子數增大的反應,壓縮容器容積相當于增大壓強,

平衡逆向移動,H2s的平衡轉化率減小,C正確;D.結合B項分析可知,Y點時,?(H2S)=?(S2)=|mol,

2

lx8

oqIq1

()容器容積為則時,反應的平衡常數長=>\3=

nH2=|mol,IL,T2Ky,向Y點容器中再充入

3141

3

1-1

gmolH2s和;molH2,此時(:(112$)=:11011一,c(S2)=ymol-L_,c(H2)=3mol-L,貝I」

c3108叱16

。=西^=石<長=],反應正向進行,v(正)>v(逆),D錯誤;故答案為:D。

2.(2023?北京豐臺?統考一模)下列三個化學反應焰變、平衡常數與溫度的關系分別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溫度

化學反應平衡常數

973K1173K

①Fe(s)+CC>2(g)BFeO(s)+CO(g)AH,1.472.15

②Fe(s)+H2O(g)UFeO(s)+H2(g)AH2K22.381.67

③C。(g)+凡0(g)UCO?(g)+H(g)AH

23K,ab

A.1173K時,反應①起始c(C。?)=0.6mol口,平衡時c(C。?)約為0.4mol〕T

B.反應②是吸熱反應,A772>0

C.反應③達平衡后,升高溫度或縮小反應容器的容積平衡逆向移動

D.相同溫度下,冬;AH3=\H2-A//1

K[

【答案】D

Fe(s)+CO2(g)UFeO(s)+CO(g)

【解析】A?1173K時,反應①起始C(CO2)=0.6mol?「,譬?°,

轉化xx

平衡0.6-xx

=—=2.15,x=0.4,平衡時。CO?約為0.2mol-LT,A錯誤;B.升溫,化學平衡常數減

c(CO2J0.6-x

小,說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所以②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A〃2〈0,B錯誤;C.根據蓋斯定律可知②

-①可得③,故(=§,a=1.62,b=0.78,升溫,化學平衡常數減小,說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所以A4〈0,

反應③達平衡后,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但是由于反應兩端氣體的化學計量數之和相等縮小反應容器的

容積化學平衡不移動,C錯誤;D.相同溫度下,根據蓋斯定律可知②-①可得③,故(=2;,

D正確;故選D。

3.(2023?湖南長沙?長郡中學校考模擬預測)恒溫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2CO2(g)+6H2(g)C2H4(g)+4H2O(g)

AH<0o若按照n(CO2):n(H2)=l:3的投料比充入容器,測得平衡時口但)和口但。)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7

O一

E

、*6

g.8

眼5

fe

巡.2

洋4

3

393453513573633693753溫度/K

A.L線表示平衡時n(H2O)隨溫度的變化

B.由圖可知、溫度升高,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

C.x=5.16mol

D.在等溫相同體積下,通入ImolCCh、3m0IH2與通入2moicO2、6m0m2達到平衡時,C2H4的體積分數一

【答案】C

【解析】A.反應正向放熱,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n(H2)增大,n(H2O)減小,故L線表示平衡時n(H2)

隨溫度的變化,M線表示平衡時n(H20)隨溫度的變化,故A錯誤;B.溫度升高,正逆反應速率均加快,

故B錯誤;C.393K時,n(H2)=4.2mol,n(H2O)=5.8mol,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a點時n(H2)=n(H2。),

設由393K升高為460K時,水的反應量為kmol,由關系式可知6H2~4H2O,則4.2+1.5k=5.8-k,解得k=0.64mol,

x=5.16mol,故C正確;D.在等溫相同體積下,通入2moic。2、6moi壓達到平衡相當于對通入ImolCCh、

3molH2平衡時加壓,反應正向氣體分子數減小,加壓,平衡正向移動C2H4的體積分數增大,故D錯誤;

故選C。

4.(2023?河北衡水?衡水市第二中學校考模擬預測)在某密閉容器中以物質的量之比1:2充入NO、O3,

發生反應:NO(g)+O3(g)=NO2(g)+O2(g),2N02(g)^N204(g)o實驗測得體系中含N物種的濃度隨

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L

o

s

A.£時,C(O2)=3C(N2O4)B.y時,NO的轉化率為75%

D.(3時,c(NO)=^-x^amol-L'-c(NO)]

C.t2時,c(C)3)=amoll-242

【答案】C

[分析】①代表NO,②代表N02,③代表N2O4,由圖知,在tj之前,同時發生NO(g)+03(g)=NO2(g)+02(g),

、幾NO(g)+O3(g)UNO2(g)+O2(g)

2NO2(g)^N2O4(g);墳改變值(mol/L)xxxx

2NO2(g)UN2O4(g)

則各成分的量為c(NO)=(a-x)mol/L,c(03)=(2a-x)mol/L,

改變值(mol/L)yy

c(NO2)=(x-y)mol/L,c(N2O4)=0.5ymol/L,c(02)=xmol/L;在13時,NO已消耗完;【解析】A.由圖知,冊時,

c(NO)=(a-x)mol/L=c(NO2)=(x-y)mol/L=c(N2O4)=0.5ymol/L,貝U得x=0.75amol/L,y=0.5amol/L,貝c(NO)=

C(NO2)=C(N2O4)=0.25amol/L,c(O2)=0.75amol/L,則c(02)=3c(N2()4),A正確;B.結合選項A可知,。

時,初始NO為amol/L,消耗NO為0.75amol/L,則NO的轉化率為75%,B正確;

NO(g)+0,(g)UN0?(g)+0?(g)一

C..前宿/1/T.3⑻L2⑻2回,由圖知,t2時實際消耗NO<amol/L,則

改變值(mol/L)xx尤x

1

c(O3)>amol-L,C不正確;

D.氮原子為amol/L,tj時,NO不存在,按氮元素守恒c(N2()4)=;x[amol-L」-c(NC>2)],D正確;答案

選C。

5.(2023?湖南常德?常德市一中校考模擬預測)將一定量的NHRS固體置于恒容密閉真空容器中(固體試樣

的體積忽略不計),使其在5(TC的恒溫條件下分解:NH4Hs⑸UNH3(g)+H2s(g)。實驗測得該體系的壓

強如表所示:

時間/min010203040506070

壓強/kPa00.661.281.782.202.502.502.50

已知:£為用各氣體分壓表示的平衡常數,分壓=總壓x物質的量分數。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當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隨時間變化時,反應達到平衡

B.0?lOmin,用H2s的壓強變化表示該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66kPa?min-

C.50(時,NH4Hs(s)的分解反應的壓強平衡常數Kp噎(kPa『

D.50。(2時,若在65min時將容器的容積壓縮至原來的再次達到平衡時,體系的壓強大于2.50kPa

【答案】C

【解析】A.反應的平均摩爾質量為二-1^7g+3/m4ol=25.5g/mol,與反應平衡無關,項錯誤;B.該時間內壓

kp

強變化了0.66kPa,又NH3和H2s物質的量之比為1:1,則平均速率為066ax;,B項錯誤;

-----------------v.UJJKrd/mill

lOmin

C.50min時反應達到平衡,體系壓強為2.5kPa,同時兩物質的物質的量分數均為g,則Kp=

=(—)2=—(kPa)2,C項正確;D.由于體系溫度不變,Kp不變。則Kp=='(kPa>得出P『2.5

216216

kPa,D項錯誤;故選C。

1.(2023?天津南開?統考一模)已知:凡⑷+匕伍)02Hl(g)AH<0現將三個相同容積的密閉容器中按不

同方式投入反應物發生反應。相關數據見下表:

容器1容器2容器3

反應溫度(℃)400400500

起始量lmolH2Almoll2(g)2molHIImolH2A1mol12(g)

平衡濃度c(HI)/mol-LTqC2q

?1(HJ

平衡轉化率a%(HI)%(H)2

平衡常數K,K2K3

下列各項關系不正琥的是

A.C]=c2>C3B.K]—K2<K3

C.(H2)>a3(H2)D.ajHj+a;,(Hl)=l

【答案】B

【解析】A.容器1和容器2是等效平衡,因此,=。2,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因此C]=C2>C3,A正確;B.容

器1和容器2是等效平衡,因止匕給=電,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降減小,因此K]=K2>K3,B錯誤;C.溫

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平衡轉化率減小,因此%(H2)>a3(H2),C正確;D.容器1和容器2是等效平衡,

達到平衡狀態時,各物質的濃度相等,a2(HI)=ai(HI),且兩容器溫度相同,則有出(凡)+(12(卬)=1,D正

確;故選B。

2.(2023?湖北?校聯考模擬預測)在恒溫恒容條件下,向某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O5氣體發生下列反應:

2N2O5(g)^4NO2(g)+O2(g)AH>0o溫度T時,部分實驗數據如表所示:

t/s050100150

c(N2O5)/molL-14.002.52.002.00

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溫度T時,該反應平衡常數K=64

B.150s后再充入一定量N2O5,再次達到平衡N2O5的轉化率將增大

C.達平衡后升高溫度,該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密度不會改變

D.其他條件不變,若將恒容改為恒壓,則平衡時N2O5的轉化率增大

【答案】B

2N2O5(g)=4NO2(g)+02(g)

初始(mol/L)400

【解析】A.

轉化(mol/L)241

平衡(mol/L)241

,故A正確;B.恒容條件下,再充入一定量N2O5,相當于加壓,再次達到平衡N2O5的轉化

率將降低,故B錯誤;C.升高溫度,混合氣體的總質量、容器的體積都不變,因此氣體的密度不變,故C

正確;D.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氣體分子數增大的反應,其他條件不變時,改為在恒壓密閉容器中反應,相當

于減壓,平衡正向移動,平衡時N2O5的轉化率增大,故D正確;選B。

3.(2023?上海浦東新?統考二模)一定溫度下,向L0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l.OmolPCL,發生如下反應:

PCl5(g)^PCl3(g)+Cl2(g)o反應過程中測定的部分數據見下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t/s050150250350

n(PCl3)/mol00.160.190.200.20

A.0?250s,反應過程中氣體平均摩爾質量逐漸減小

B.反應到250s時,產生的C1?體積為4.48L(標準狀況)

C.對平衡后體系降溫,混合氣體密度減小,則PCL的狀態一定發生變化

D.其它條件相同時,向平衡后體系再充入等物質的量的PCL和PC*此時v(正)>v(逆)

【答案】D

【解析】A.該反應是氣體總物質的量增大、質量不變的反應,則0?250s,氣體平均摩爾質量逐漸減小,

故A正確;B.反應到250s時,PCb氣體的物質的量為0.2mol,根據反應方程式可知生成氯氣的物質的量

為0.2mol,所以產生的Cl2體積為4.48L(標準狀況),故B正確;C.PCL相對分子質量大,沸點高,對平衡

后體系降溫,混合氣體密度減小,說明氣體總質量減小,則PCL的狀態一定發生變化,故C正確;D.一

C(PC1JC(C1)0.2x0,2

定溫度下,K=V2?)=——=0.05;其它條件相同時,向平衡后體系再充入等物質的量的PC1

c(PCl5)0.8

C(PC1JC(C1?)1.2x0.20.4

和PCI3,假設加入的PC1和PC&都是Imol,Q='〉K=0.05,所以反應逆向

進行,此時v(正)〈V(逆),故D錯誤;選D。

4.(2023?廣東?廣州市第二中學校聯考三模)CO2制備二甲醛,可充分利用碳資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該

CC平

反應a:CO2(g)+3H2(g)CH3OH(g)+H2O(g)AH'

反應b:2CH3OH(g)UCH3OCH3(g)+H2O(g)AH2>0

在不同的壓強下,按照〃(CC)2):〃(凡)=1:3投料比合成甲醇,實驗測定CC>2的平衡轉化率隨溫度的變化關

系如圖甲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了提高CO2的平衡轉化率應選擇高溫、低壓的反應條件

B.壓強:Pt<P2<P3

c.當溫度高于55(rc時,主要發生反應②

D.選擇合適的催化劑,可提高CO2的平衡轉化率

【答案】c

【解析】A.由圖甲可知,隨著溫度的升高,a(CO2)先下降后升高,且低溫時,轉化率更高;又由反應a可

知,該反應氣體分子數減小,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而反應b中,該反應氣體分子數不變,增大壓強,

平衡不移動,所以壓強越大,a(CCh)越大;則為了提高CO2的平衡轉化率應選擇低溫、高壓的反應條件,故

A錯誤;B.由分析A可知,壓強越大,a(CO2)越大,所以月>。2>幺,故B錯誤;C.當溫度高于55(TC

時,壓強對a(CO2)無影響,所以主要發生反應②,故C正確;D.催化劑只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不會影響

化學平衡,所以選擇合適的催化劑,不能提高CO,的平衡轉化率,故D錯誤;故選C。

5.(2023?湖南株洲上統考一模)根據下列圖示所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A.圖甲是恒溫密閉容器中發生CaCC)3(s)WCaO⑸+CO?(g)反應時,(CO?)隨反應時間變化的曲線,說明

ti時刻改變的條件可能是縮小容器的體積

B.圖乙是H2的起始量一定時恒溫密閉容器中發生NJg)+3H/g)02NHj(g)反應,達到平衡時NH3的體

積分數隨N2的起始物質的量的變化曲線,則H2的轉化率:b>c>a

C.圖丙是一定溫度下,將一定質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釋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變化,則用濕潤的pH試紙測

量a處溶液的pH,測量結果偏小

D.圖丁表示反應2so2(g)+O?(g)U2SO3(g)A//<0不同溫度時平衡常數K隨壓強的變化關系圖,貝/<4

【答案】B

【解析】A.恒溫密閉容器中發生CaCC)3(s)UCaO(s)+CO2(g),K=c(CC>2),溫度不變,平衡常數不變,ti時

刻縮小容器體積,c(C02)迅速增大,重新達到平衡后,c(C02)與原平衡c(C02)相等,A正確;B.H2的起始

量一定時在恒溫密閉容器中發生N式g)+3H式g)U2NH3(g)反應,隨著氮氣的物質的量逐漸增大,反應正向

進行,比的轉化率逐漸增大,故H2的轉化率:c>b>a,B錯誤;C.在一定溫度下,將一定質量的冰醋酸

加水稀釋,醋酸的電離程度增大,導電能力增強,但超過b點以后,離子濃度減小,導電能力減弱,在a

點用濕潤的PH試紙測量PH時,相當于醋酸被稀釋,酸性增強,PH偏小,C正確;D.由于

2SO2(g)+O2(g)^2SO3(g)△〃<()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平衡常數減小,由圖知T2時的

K值小于Ti時的K值,故工<石,D正確;故選B。

B?拓展培優拿高分、

1.(2023?湖南?校聯考模擬預測)在一定溫度下,以L為催化劑,氯苯和C"在CS?溶液中發生反應

反應①:C6Hsel+C^UC6H4c12(鄰二氯苯)+HC1A區>0

反應②:C6Hsel+CJUC6H4c12(對二氯苯)+HC1AH2>0

反應①和②存在的速率方程:匕正=匕正-c(C6H5Cl>c(ClJ和為正=公正-c(C6H5C?c(ClJ,占正、質正為速率

常數,只與溫度有關,反應①和②的也上~《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IT'、、'、反應②

反應心上、、

T,7小

A.若對二氯苯比鄰二氯苯穩定,則AHiVA/f?

B.保持反應體系溫度恒定,體系中兩種有機產物的濃度之比保持不變

C.通過改變催化劑可以提高產物中對二氯苯的比例

D.相同時間內,v正(C6H5cl)=v正(對二氯苯)+v正(鄰二氯苯)

【答案】A

【解析】A.反應①和反應②的△、>()、AH2>0,又知對二氯苯比鄰二氯苯穩定,則反應②吸收的熱量更

少,即A錯誤;B.反應①丫]正=/正-c(C6H5cl[鄰二氯苯4c(Cl?)和反應②

匕正=僅正,c(C6H5cl[對二氯苯4c(CU),則c(C6H5cl[鄰二氯苯])=匕;\,

c(C6H5cl[對二氯苯])=溫度恒定時,左正、《正保持不變,則兩種有機產物的濃度之比保持不

變,B正確;C.改變催化劑可改變選擇性,可提高產物中對二氯苯的比例,C正確;D.反應①和反應②

中C6H5cl轉化為對二氯苯和鄰二氯苯均為1:1進行,則v正(C6H5Cl)=曝(對二氯苯)+v正(鄰二氯苯)成立,D

正確;故選A。

2.(2023?全國?模擬預測)在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在某催化劑表面上發生分解反應:

2Z(g)UX(g)+3Y(g),測得不同起始濃度和不同催化劑表面積時Z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表所示。下列

a2.402.001.601.200.80

②a1.200.800.40X

③2a2.401.600.800.400.40

A.實驗①,100min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B.實驗②,60min時反應處于平衡狀態

C.相同條件下,增大催化劑的表面積,Z的平衡轉化率不變

D.相同條件下,增加Z的濃度,反應速率增大

【答案】D

【解析】A.由實驗①中數據可知,該反應的速率保持不變,對比實驗①、③可知,實驗①達到平衡時Z的

濃度也為0.40x10-3mol工工而實驗①中100min時Z的濃度減小到0.40x10-3moLLi,即lOOmin時反應

達到平衡狀態,選項A正確;B.由數據分析知,反應速率不變,若實驗②中60min時沒有達到平衡狀態,

則Z的濃度為0,與可逆反應的特點不符,所以60min時反應已達平衡狀態,選項B正確;C.增大催化

劑的表面積,能加快反應速率,但不影響化學平衡,即Z的平衡轉化率不變,選項C正確;D.實驗①和

②催化劑表面積相同,實驗①中Z的起始濃度是實驗②的2倍,實驗①、②中0?20min和20?40min內,

氏億)都是4.00x10-4moi1一,則相同條件下增加Z的濃度,反應速率并未增大,選項D錯誤;答案選D。

3.(2023?北京西城?統考二模)中國科學家首次用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