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冊22文言文二則-伯牙鼓琴 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1頁
六年級語文上冊22文言文二則-伯牙鼓琴 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2頁
六年級語文上冊22文言文二則-伯牙鼓琴 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3頁
六年級語文上冊22文言文二則-伯牙鼓琴 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4頁
六年級語文上冊22文言文二則-伯牙鼓琴 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年級語文上冊22文言文二則--伯牙鼓琴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六上22文言文二則

--伯牙鼓琴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伯牙鼓琴》是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課文。本單元以“藝術之美"為人文主題,共選編了精讀課文《文言文二則》《月光曲》和略讀課文《京劇趣談》共三篇課文,分別從音樂、繪畫、戲曲等不同角度折射出藝術的魅力。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借助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藝術之美。《伯牙鼓琴》選自《呂氏春秋·本味》,全文只有80余字,語言簡潔凝練,情節(jié)曲折完整,意蘊深刻雋永。文章雖然用墨不多,但畫面感很強,表現(xiàn)了音樂藝術的魅力和朋友間的真摯情誼。這個故事流傳廣泛,流傳版本很多,《呂氏春秋》《列子·湯問》《琴操》《警世通言》等書籍均有記載,民間也廣為流傳。舊版教材選錄的是《列子·湯問》中的《伯牙絕弦》,兩個版本相比較,內(nèi)容基本一致,但在語言表述上有些許差別,舊選本共76個字,有刪改;統(tǒng)編版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共83個字,無刪改,保留了文言文的原滋原味,更加契合本單元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

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獨立識字、寫字能力和閱讀能力,積累了一定的古詩文,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古詩文學習方法。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自主意識逐漸增強,喜歡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教師應該進行適當?shù)那楦幸I,力爭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喚醒學生對音樂藝術美的欣賞能力,激發(fā)對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

根據(jù)《伯牙鼓琴》學情分析調(diào)查問卷(如下圖)了解到:大多數(shù)同學對文言文學習是感興趣的,不感興趣的同學主要是對文言文學習有畏難情緒。同學們對文言文學習最大的障礙是理解有困難,還有個別同學對背誦、默寫有抵觸情緒。學生通過預習和借助課外書基本上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學習方法,如:結(jié)合注釋、插圖,聯(lián)系上下文,查閱背景資料等。很多同學不能理解伯牙為什么要“破琴絕弦”,因此我在課堂上設計了“議破琴絕弦"的教學任務。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背誦課文。

2.能展開想象欣賞音樂藝術之美。

3.能結(jié)合資料袋說出對最后一句話的理解。

教學重點:

能展開想象欣賞音樂藝術之美。

教學難點:

能結(jié)合資料袋說出對最后一句話的理解。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任務驅(qū)動、朗讀指導、合作學習。

教學準備:PPT課件、學習任務單、音樂《高山流水》。

教學過程

任務一:讀文言之美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課前我們聽了一首古箏曲,好聽嗎?

音樂總是能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和無限的遐想。比如,李白在客居洛陽時聽到了一曲《折楊柳》,不禁感嘆到: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東風滿洛城(課件出示)。白居易在潯陽江頭聽到不遠處傳來了琵琶聲,便留下了千古名篇《琵琶行》: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詩鬼李賀聽了著名樂師李憑彈箜篌,便寫下了描繪音樂的千古絕唱: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與音樂有關的小故事。齊讀課題。

1.指導學生讀課題:“琴”念一聲,古人稱為陰平,讀的時候可以適當延長。教師示范讀題,學生再讀課題。

2.回顧學習古詩文的方法。

預設:聯(lián)系上下文、結(jié)合插圖、借助注釋、借助工具書、查閱背景資料,等等。

過渡語:同學們的學習方法真不少。今天老師教給大家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一個字“讀"。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是啊,誦讀可是學習古詩文的好方法呢。

二、初讀入耳

1.自由讀文,出示誦讀提示。

誦讀提示:請同學們自由誦讀課文兩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指名讀文,隨文正音。

預設:“少選”的“少"讀shǎo,意思是不久、一會兒;“湯湯乎”中的“湯"讀shānɡ,指水流大而急的樣子;“絕弦”的“弦"讀xián,“以為”的“為"讀wéi,“復為”的“為"讀wèi。

3.指名學生再讀課文,爭取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學生齊讀課文。

三、再讀入心

1.同桌對學。

出示學習提示: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節(jié)奏(達到要求,得三顆星)

2.學生進行朗讀展示。

點評時采用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點評等多種評價方式相結(jié)合。學生點評時引導學生以學習提示為標準進行點評,達成“教-學-評”一致性。

3.學生齊讀課文。

四、品讀入境

1.提升難度,出示無標點的文本。學生齊讀課文。

2.教師示范朗讀。

出示“聲斷氣連、讀好語氣詞、余音繞梁"等誦讀提示,指導學生多形式、多層次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教師教學用書》建議教學時應讓學生反復誦讀課文。本環(huán)節(jié)設計通過自由讀、指名讀、教師范讀、學生齊讀、分角色朗讀、指導朗讀等多種形式、多層次反復誦讀,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節(jié)奏,讀出文言文的節(jié)奏美、韻律美,感受文言文獨特的韻味,有利于學生對文本形成整體感知。

任務二:悟知音難覓

一、創(chuàng)設情境

伯牙乃一介琴仙,琴技高超,卻苦于沒有人能聽懂他琴聲里表達的志向,直到他在漢陽江口遇到了鍾子期。伯牙在船上彈琴,鍾子期在山上聽琴。方鼓琴而志在太山(生讀: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生讀: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

1.指導學生朗讀關鍵句。

課件出示: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

2.以馮夢龍的《俞伯牙破琴謝知音》為情境藍本,創(chuàng)設“在山頂、在山坡、在山腳、在船上”聽琴聲的具體情境,指導學生多形式、多層次入情入境地朗讀。

子期打柴回來,恰好聽到伯牙鼓琴,于是一路下山,一路歌詠。

【在山頂】伯牙心想:我乃一介琴仙,他不過是一樵夫兒,怎么可能聽懂我的琴聲呢!也許只是巧合罷了,說不定這樵夫恰好看到這巍峨的高山。不行,我得再試一試。伯牙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

【在山坡】伯牙心里一驚:多少達官顯貴,甚至音樂行家都沒人聽懂我琴聲里的心志。不可能!絕不可能!我且再彈一曲,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

【在山腳】難不成這樵夫真能聽懂我的琴音。伯牙舉目四望,看到岸邊楊柳依依,不由倒撥琴弦。伯牙鼓琴而志在楊柳,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依依乎若楊柳。(指名讀)

【在船上】看來這樵夫真是我的知音啊,快去叫小童把他請到船上來。此時天色漸晚,一輪明月緩緩升起。伯牙閉目凝神,雙手撫琴而志在明月,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指名讀)

過渡語:伯牙與子期相見恨晚,引為知音。就這樣,伯牙鼓琴,鍾子期聽琴。請你展開聯(lián)想,伯牙還會用琴聲表達自己哪些志向,鍾子期又會發(fā)出怎樣的贊嘆呢?

二、展開聯(lián)想

1.完成學習任務單。

學習任務單

請你展開聯(lián)想,伯牙還會用琴聲表達自己哪些志向,鍾子期又會發(fā)出怎樣的贊嘆呢?

伯牙鼓琴而志在。

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若_________________。"

預設:楊柳依依、炊煙裊裊、清風徐徐、白雪皚皚、明月皎皎、波光粼粼、芳草萋萋……

2.引導學生誦讀。

過渡語:知音相遇,把酒言歡,暢敘幽情。他們從夜談到明,直到東方泛白,伯牙和子期到了要說再見的時候,他們相約明年中秋不見不散。第二年,伯牙如期赴約,卻驚聞噩耗。

三、感悟知音

1.學習課文最后一句。

課件出示: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2.教師示范朗讀。

師相機引導:人生無常,死不復生啊!子期可是伯牙唯一的知音,驚聞子期死訊,伯牙痛不欲生,恨不能隨他而去。(教師示范朗讀)

3.配樂《高山流水》引導學生誦讀。

一遍導讀:這一年里,伯牙抬頭仰望明月,心里卻思念著千里之外的鍾子期。他滿懷期望,卻驚聞噩耗……

二遍導讀:這一年里,伯牙只要看到岸邊楊柳依依,總會想起遠在他鄉(xiāng)的鍾子期。他滿懷期望,卻驚聞噩耗……

三遍導讀:這一年里,伯牙每次手撫瑤琴,彈奏著一首又一首只有鍾子期才能聽懂的樂曲。他滿懷期望,卻驚聞噩耗……

總結(jié)提升:同學們,何為知音?魯迅說過這么一句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是啊,鍾子期是伯牙唯一的知音,驚聞子期已死,伯牙恨不能隨他而去。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緊扣單元語文要素“借助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進行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形成與發(fā)展,感悟知音難覓。本環(huán)節(jié)設計以《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為藍本,創(chuàng)設了“在山頂、在山坡、在山腳、在船上”聽琴聲的具體情境,指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接著,以“學習任務單"為切入點促進學生進一步展開想象,身臨其境感受伯牙、子期珍貴的“知音”情誼。

任務三:議破琴絕弦

可有人卻說:伯牙不該摔壞千年古琴,摔了實在是太可惜了。也有人說:世界那么大,鍾子期雖然不在了,也許還有其他人能聽懂伯牙的琴聲呢?請你結(jié)合資料和今天學習所得,說說自己的看法。

教師相機評價,給予學生正確思想引領,突出“知音"的核心內(nèi)涵。

總結(jié)過渡:千金易得,知音難求!更何況是這千古知音啊,古往今來,為無數(shù)后人傳頌著,不少文人墨客也發(fā)出過這樣的感慨。

設計意圖:根據(jù)學情分析調(diào)查問卷了解到,學生對上述問題表示質(zhì)疑。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切實解決學生的疑問,因此課堂上組織開展這項討論。雖然設置為開放性問題,但教師要在價值觀上要進行恰當引領,進一步讓學生感悟“知音”的核心內(nèi)涵。

任務四:思伯牙之悲

1.結(jié)合資料袋指導誦讀。

當孟浩然歸隱山野,回想起自己坎坷的一生,他吟誦著:“鍾期一見知,山水千秋聞"(男生讀);當李太白經(jīng)歷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后,他在月下低吟著:“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女生讀);當王安石遭遇了變法的種種阻礙,卻苦于找不到志同道合的知音,在孤獨彷徨中他寫下了:“故人舍我歸黃壤,流水高山心自知。”(全體同學讀)

2.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嘗試背誦。

師總結(jié):這就是流傳千古的知音佳話。

板書:高山流水知音難覓

設計意圖:吳忠豪教授曾提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