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唐詩五首-使至塞上》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1頁
第13課《唐詩五首-使至塞上》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2頁
第13課《唐詩五首-使至塞上》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3頁
第13課《唐詩五首-使至塞上》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4頁
第13課《唐詩五首-使至塞上》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3課《唐詩五首——使至塞上》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詩歌五首》

學習目標:

1.體會我國古代文人豐富的情感,熱愛中華優秀詩詞文化。(文化自信)2.了解律詩的文體知識。積累優美的詩句。(語言運用)

3.了解律詩起承轉合的結構特點,借以分析詩歌,領會詩人謀篇布局之精巧。聯想想象,體會詩歌的意境。(思維能力)

4.誦讀詩歌,領略律詩的韻律之美。(審美創造)《使至塞上》

學習重點:

1.了解詩人及詩歌寫作背景,能夠準確、有感情地背誦并默寫全詩。

2.掌握“征蓬"孤煙”“長河"候騎”等詞的意思,積累詩中名句。

學習難點:

3.品味本詩的雄渾遒勁的語言特色,學習融情于景、虛實結合的寫法。4.發揮想象和聯想,體會詩人表達的對個人榮辱沉浮的達觀之情。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觀看《經典詠流傳》節目,聽音樂世家唱出王維《使至塞上》,感受邊塞的

二、教學過程資料補充1.律詩1.律詩的基本特征律詩是近體詩的一種,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句五個字或七個字,簡稱“五律"或“七律”。律詩的韻、平仄、對仗,都有許多講究。基本特征如下:(1)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八句,每兩句為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首聯,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尾聯。(2)律詩要求全詩通押一個韻,限押平聲韻;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3)每句的平仄都有規定: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間,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對。(4)一般說來,律詩的第二、三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應是對仗句。

1

2.把握律詩的結構——起承轉合元代范德機的《詩格》:“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永。"起承轉合,是詩文寫作結構章法方面的術語,是藝術創作常用的結構技巧之一。一首律詩一般由四聯構成,分別稱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往往遵循起承轉合的格局。首聯,起,開門見山,直接扣題。頷聯,承,緊承首聯,延續延伸。頸聯,轉,轉折變化,由此及彼。尾聯,合,點明題旨,收束全詩。資料補充解讀文題“使”即“出使"。“至”是“到"的意思。塞上,邊境地區,也泛指北方長城內外。由此可知這首詩寫于去往邊塞的途中,是一首記行詩,記錄的是詩人的旅行以及所見到的邊塞風光。作者簡介王維(約701—761),字摩詰,河東(治所在今山西永濟西)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詩人、畫家。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詩與孟浩然齊名,并稱“王孟",又因“精禪理”,有“詩佛"之稱。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軾評價他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代表詩作有《山居秋瞑》《使至塞上》等。著有《王右丞集》。背景鏈接開元二十五年(737),河西節度副使崔希逸在對吐蕃的戰爭中取得重大勝利,王維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后留在河西節度使幕府任節度判官,這實際上是被排擠出朝廷。這首詩作于赴邊途中,寫出使途中的所見所感。第一學程:放聲吟誦,理解大意主問題1.誦讀詩歌內容。讀準字音;讀出重音;讀懂古詩大意。學法指導第一步:自學1.要求聲音響亮,字正腔圓。可結合課文注釋和相關工具書讀準字音。2.劃分節奏,讀出重音。

2

3.借助課下注釋,理解詩歌大意。第二步:展學1.全班齊讀詩歌,聲音洪亮,表達清晰,感受詩歌的節奏和韻律。2.個體展示對詩歌的理解,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積極補充質疑。

【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層層推進,營造氛圍,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律詩的詩韻,讓學生初步了解詩意,為后面理解詩人情志做鋪墊。【預設答案】使至塞上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詩意:(我)乘一輛車要去慰問邊關守軍,途中經過居延。像飄飛的蓬草飄出了漢塞,像北歸的大雁飛入了胡天。浩瀚的沙漠里孤煙直上,黃河邊上落日正圓。走到蕭關恰逢偵察、巡邏的騎兵,(告訴我)都護正在燕然前線。

文體知識:煉字又稱煉詞,是古人在文學創作中常用的一種修辭手法。古人作詩常言“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形容的就是煉字的艱辛與重要性。煉字不僅僅是對字詞的簡單選擇,更是對作品整體意境和情感的深刻把握與表達。一般來說,煉字主要是錘煉詩詞中的動詞、形容詞、名詞、數詞、副詞、疊詞等。例如:動詞,可使詩歌描寫生動形象,特點突出,還能傳情。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岳》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形容詞,可化抽象為具體,突出事物特點。

3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形容詞中表色彩的詞,能使詩文生動形象,突出描寫對象的特點,還能給人以畫面感。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數詞,運用虛數,能讓抽象的東西形象化;運用確數,能使語言精煉準確。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二十年。——柳宗元《別舍弟宗一》巴山蜀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疊詞,增強節奏感,突出特點;擬聲詞,模擬聲音形態,生動形象,表情達意。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李清照《聲聲慢》虛詞:能夠疏通文氣,活躍情韻,讓詩句更加流暢。去歲今辰卻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鷓鴣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魏初分析步驟:第一步——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或指出這個字特殊的語法現象或修辭手法。(釋含義)第二步——詞類活用、擬人、通感、化靜為動等。(明手法)第三步——展開聯想和想象,把該字放入到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第四步——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者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或在整體上有怎樣的表達效果。(點作用)第二學程:字斟句酌,賞析詩句主問題:選擇詩句中富有表現力的字詞,賞析詩句。運用如下句式:這句詩中,"一詞用得好,它寫出了_________,表

4

現了。學法指導第一步:自學1.結合補充講解的內容,依據問題提示,獨立完成思考并完成賞析。第二步:互學1.有序交流:組長主持,組員有序有效交流,認真做好記錄2.歸納總結:組長總結,達成共識,做好分工,為展學做準備。第三步:展學1.聲音洪亮,語言流暢,表達清晰。2.各小組認真傾聽,積極補充質疑。

【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通過品析名句里的重點字詞,進一步了解詩歌的意境。【預設答案】首聯點題,交代地點及事由。寫詩人輕車簡從,要前往邊境慰問將士,經過遼遠的邊疆地區。“單車”表現出詩人形單影只的情狀,實是表達了行程中內心的孤寂感。頷聯:煉字:“出"入”二字描繪動態景物,與頸聯“直"圓”二字描繪的靜態景物相結合,使畫面富有變化感,意境深遠。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古詩中多用飛蓬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詩人以“征蓬"歸雁”自比,既言事,又寫景,更傳達出一個擔負朝廷使命的大臣在外漂泊無定的內心感受。寫出了詩人內心的激憤和抑郁。與首句的“單車"相呼應。表達詩人內心的漂泊無定。即景生情,暗寫詩人被排擠出朝廷的孤寂、飄零之感。煉字:“大”表現出邊疆沙漠的茫茫無邊;“孤"表現出四周景物的單調;“直”表現出烽煙高高直立的特點。煉字:“長"表現黃河渺無盡頭;“圓”表現出日落之低之大,孤懸于地平線上。尾聯與首聯呼應,繼續寫出使一事。繼續寫出使一事。詩人行至蕭關,探馬來報,都護逐殺敵軍,已到了最前線,流露出詩人對都護的贊揚,充滿了豪邁昂揚的情調,與前面奇偉壯麗的邊塞風光相呼應,構成了全詩雄勁壯闊的氣勢。也表現出詩人對前線戰事的關心。

第四學程:走進情懷,理解情感

5

1.找出詩歌中能體現心境的字詞,并簡要分析。2.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表現的圖畫美,分析景物中蘊含的情感學法指導第一步:互學1.有序交流:組長主持,組員有序有效交流,認真做好記錄。2.歸納總結:組長總結,達成共識,做好分工,為展學做準備。第二步:展學1.聲音洪亮,語言流暢,表達清晰。2.各小組認真傾聽,積極補充質疑。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品析名句里的重點字詞,進一步了解詩歌的意境,理解詩人所傳達出來的情感。【預設答案】1.從“單車”“孤蓬"歸雁”看,詩人帶著被排擠的悲涼孤寂的心緒出使邊塞,但在看到大漠的雄渾景色后,情感得到熏陶、凈化和升華,慷慨悲壯之情表露無遺,表達了一種豁達的情懷。2.有畫一樣的構圖。從上到下,“落日"—“孤煙”—“長河";從近到遠,“孤煙”—“大漠"—“落日”,空間闊大,層次豐富。像畫一樣講究線條。一望無際的大漠上,縱的是“孤煙",橫的是“長河”,圓的是“落日",寥寥幾筆,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態,線條簡約。在色彩上也很豐富。黃色的大漠,白色的烽煙,紅色的落日,色彩艷麗。煉字“直”字寫出了孤煙之勁拔、堅毅,有雄渾壯闊之美;“圓”字突出了在大漠中觀落日的特殊感受,給人以親切感和蒼茫感。這兩個字不僅準確描繪了沙漠景象,還把詩人孤寂的情緒融入廣闊的景象中,觸動人心。

三、總結本詩描繪了塞外奇特壯美的風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