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效課堂】5《一著驚天海——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同步探究學案
第5課
《一著驚天海——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
學習目標課程標準/素養目標重點難點
1.了解通訊的基礎知識和寫作特點。2.掌握本文用詞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學習本文環境的烘托和側面描寫的作用。3.深入研讀文本,提升自我認識,理解本文所體現的中華民族自豪感。1.閱讀本單元所選的新聞作品,了解其內容,把握不同新聞體裁的特點,注意學習閱讀新聞的方法。2.鍛煉捕捉新聞線索、抓住新聞熱點的能力,學習擬寫采訪提綱;過程與方法方面的學習目標是嘗試合作學習,注意言行得體;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目標是尊重采訪對象。3.學會寫消息,嘗試寫作其他樣式的新聞。1.掌握本文用詞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學習本文環境的烘托和側面描寫的作用。2.深入研讀文本,提升自我認識,理解本文所體現的中華民族自豪感。
知人論世筑牢基礎
【情景導入】
從艦板起飛,劃破長空;從蒼穹歸來,安穩著陸。我國飛行員駕駛國產殲-15艦載機首次成功降落航空母艦“遼寧艦”,一舉突破了滑躍起飛、阻攔著艦等飛行關鍵技術,受到世界空前關注。這是中國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取得的又一次大勝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見證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作品來源】
《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的作者是蔡年遲和蒲海洋。這篇通訊稿詳細記錄了遼寧艦殲-15艦載機成功著艦的過程,展現了中國人民軍隊在創新中不怕犧牲、勇于探索的精神。該作品不僅榮獲解放軍新聞獎一等獎和中國新聞獎三等獎,而且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成為一篇振奮人心、凝聚正能量的精品。
【寫作背景】
本文選自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軍報》。獲悉我國將首次組織航母艦載戰斗機著艦起飛的消息后,本文記者多方協調,隨直升機飛降正在海上訓練的遼寧艦,從高空中目睹了“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樹葉”。在現場,記者獲取了獨家進入最佳采訪部位——遼寧艦島塔臺采訪的機會,充分利用這個最佳視角,全過程見證我國艦載戰斗機首次著艦起飛。綜合現場所見所聞所感,記者聚焦首架次成功著艦這個歷史時刻,獨家完成了現場特寫,并第一時間發回報社,報社第一時間安排上版,在一版以文配圖的形式,進行了突出處理。
【文題解說】
飛天,佛教壁畫或石刻中在空中飛舞的神。以“‘飛天’凌空"為題,比喻跳水姑娘如仙女般優美絕倫的身姿,增添了文采,新穎動人,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生字注音】
澎湃(péng)桅桿(wéi)凜冽(lǐn)浩瀚(hàn)
嫻熟(xián)湛藍(zhàn)默契(qì)咆哮(xiào)
緊繃(bēng)鐫刻(juān)殫精竭慮(dān)
【字詞積累】
嫻熟:老練、熟練或靈活,形容對某種事物或工作很熟練。
默契:雙方的意思沒有明白說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一絲不茍:指做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不馬虎。
震耳欲聾: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白手起家:比喻原來沒有基礎或條件很差而創立起一番事業。
殫精竭慮:用盡精力,費盡心思。
學習活動一:掌握新聞通訊
(一)什么是新聞通訊?請同學們結合參考資料,完成下列表格。
(二)速讀課文,劃分層次并概括層次大意,之后概括本則通訊報道了一個什么樣的新聞事件。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導語部分,交代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次著艦的環境。
第二部分(第2—26自然段):主體部分,詳細敘述了著艦的過程和著艦后人們的喜悅和自豪。
新聞事件:這篇通訊用寫生的筆法詳盡而具體地勾勒出了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上,殲-15艦載戰斗機成功著艦的全過程。
(三)分析本文依次記敘了什么內容,文中作者集中筆墨敘寫的是什么內容?
記敘內容:遼寧艦的航行位置;殲-15艦載機著艦訓練的準備;艦載機著艦的難度和意義;殲-15成功著艦的過程;殲-15成功著艦后工作人員的歡呼和慶祝。
作者集中筆墨敘寫的是塔臺指揮和戰斗機的著艦動作。通過描寫著艦過程中艦、機、人的狀態,將著艦的前后過程清晰完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學習活動二:分析文本作用
文章開頭的環境描寫有什么作用?
環境描寫突出氣象條件的復雜,為下文著艦的不易埋下了伏筆。
(二)第3、4自然在文中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①揭示我國航母艦載機首次著艦的意義——它承載著國人和海軍官兵強軍的夢想,交代艦載戰斗機著艦是世界公認的最具風險的難題。②渲染出緊張的氛圍,引發讀者的關注和繼續閱讀的興趣,為下文寫艦載機成功著艦后人們的喜悅作鋪墊。
(三)本文運用了大量的細節描寫,請找出一例,并說明其作用。
驚心動魄的一幕出現了:9時08分,伴隨震耳欲聾的噴氣式發動機轟鳴聲,眨眼之間,艦載機的兩個主輪觸到航母甲板上,機腹后方的尾鉤牢牢地掛住了第二道阻攔索。剎那間,疾如閃電的艦載機在阻攔索系統的作用下,滑行數十米后,穩穩地停了下來。
作用:運用細節描寫,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戰斗機著艦的情形。“震耳欲聾”“轟鳴"描繪出戰斗機著艦時巨大的聲音,“眨眼之間”“剎那間"疾如閃電”等詞描繪出戰斗機著艦時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穩穩地”表現了戰斗機著艦時安全、平穩的狀態。
學習活動三:合作討論研讀
(一)這篇通訊在描寫戰斗機著艦過程時多次描寫了周圍人的神態和心情,小組合作討論:作者這樣寫有什么用意?
①表現人們對我國航母艦載機首次著艦的關注;②烘托當時緊張的氛圍,勝利的喜悅等;③增強新聞的現場感,增強作品的感染力;④側面表現艦載機著艦風險極大、意義重大,從而突出了主題。
(二)這則通訊能不能去掉主標題,直接將副標題“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作為標題?請同學們小組討論:“一著驚海天”妙在何處?給我們怎樣的感受?
不能。“一著驚海天"通過“著”“驚"兩個動作,“海天”一個景象,讓強烈的鏡頭畫面感躍然紙上,很容易帶給讀者以震撼,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副標題只是簡單概括陳述,無此表達效果。
學習活動四:說出你想法
《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是一篇振奮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訊。請結合文章內容對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作用和現實生活,談談你的理解。
示例:
《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這篇通訊,不僅記錄了中國海軍歷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瞬間,更是中華民族復興之路上的一座璀璨燈塔,它深刻地體現了科技創新、國家實力提升以及民族自信心增強的多重意義,對現實生活和未來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首先,從科技創新的角度來看,航母艦載戰斗機的成功著艦,標志著中國在艦載機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是國防科技實力顯著提升的明證。這一成就背后,是無數科研人員夜以繼日的辛勤付出和不懈探索,展現了中華民族勇于創新、敢于攀登科技高峰的精神風貌。它不僅提升了我國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更為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這一壯舉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自古以來,海洋就是連接世界的重要通道,也是國家實力的重要象征。航母艦載機的成功著艦,讓中國人民深刻感受到國家綜合實力的顯著提升,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是推動中華民族不斷向前發展、實現偉大復興的重要動力。
在現實生活中,這一成就的影響更為深遠。它激勵著我們年輕一代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投身科技創新事業,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同時,它也提醒我們,只有不斷強大自身實力,才能在國際舞臺上贏得更多尊重和話語權。此外,這一事件還促進了國防教育和社會各界對海軍建設的關注和支持,為國防事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總之,《一著驚海天》不僅是一篇振奮人心的通訊報道,更是中華民族復興道路上的一個重要注腳。它見證了我國海軍建設的輝煌成就和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對現實生活和未來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啟示和推動作用。
課堂小結
《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一文抓住殲-15艦載戰斗機首次成功著艦這一最具歷史意義的時刻,采用現場特寫的寫法,生動再現了舉世矚目的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次成功著艦那驚心動魄的一刻。我們跟隨記者見證了實現強軍夢想路上的一個激動人心的場面,此時我們充滿了民族自豪感,增強了民族自信心,達到“情動于心而言于行"的最高境界。
1.下列是對本篇通訊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著驚海天”是主標題,運用夸張手法,簡潔醒目。
B.“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次成功著艦"是副標題,補充說明主標題的內容。
C.本文既有新聞事實,又有歷史資料,既有精彩故事,又有昂揚精神,是通訊精品。
D.通訊多次描寫周圍人的神態和心情,正面表現艦載機著艦風險大、意義重大。
1.【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
D.“多次描寫周圍人的神態和心情”屬于側面描寫,表現艦載機著艦風險大、意義重大。題干中“正面表現"表述有誤;
故選D。
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引用寶鼎銘文,一方面點明文章的內容,增強現場感,另一方面增添表現力。
B.新聞報道傳播事實,新聞評論發表意見;新聞報道以議論為主,新聞評論以敘述為主。
C.第②③自然段著重運用了對比的寫法,揭露了日本右翼分子辱沒真相和良知的丑陋嘴臉。
D.第④自然段中,弗雷德寇茲是國際和平城市協會項目執行會長,間接引用他的話有權威性和說服力。
2.【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B.新聞報道旨在客觀地反映現實,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幫助人們了解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和社會動態。新聞報道是對客觀事實進行報道和傳播而形成的信息,反映在新聞信息中的內容必須對事實具有真實傳達。主要作用是告知信息、傳播信息,它的核心在于傳播事實本身,通過敘述的方式向公眾傳達事件的真實情況。新聞評論則側重于發表意見信息,它不僅僅是對新聞事件的簡單敘述,而是基于新聞事實進行的理性分析和評論。新聞評論通過議論的方式,對新聞報道中的事實進行深入剖析,表達作者或評論員的觀點和看法。選項中“新聞報道以議論為主,新聞評論以敘述為主”理解有誤;故選B。
3.下列句子中沒有運用比喻修辭的一項是()
A.浩瀚的大海可以做證:為了這一夢想成真,古老的中華民族,已經等了近百年;人民海軍官兵,已經期盼了半個多世紀。
B.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樹葉,在海上起伏行進。
C.“刀尖上的舞蹈"就要開始了,現場所有的人都捏著一把汗。
D.聲如千騎疾,氣卷萬山來。
3.【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判斷比喻修辭的能力。
A.句中將“浩瀚的大海”擬作人,賦予其“做證"這一人的行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沒有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
B.句中將“航母”比作“樹葉”,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C.句中將艦載機著艦這件事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蹈”,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D.句中將錢塘江潮的聲音比做千萬匹馬騎疾跑而過的聲勢,將潮水的氣勢喻為好似萬里大山撲面而來的感覺,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故選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商銷售推廣合同協議
- 電動輪椅購銷合同協議
- 2025至2030年中國管道不停輸帶壓開孔封堵設備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液動刀形閘閥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子平臺秤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動刷機器人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潤滑油脂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橡膠辨逆止閥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旋葉式壓縮機專用葉片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擦鏡紙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河北省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英語試卷(含答案含聽力原文無音頻)
- 2025年遼寧省本溪市公安局明山分局招聘輔警10人歷年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4.2《爐中煤》《紅燭》教案-【中職專用】高二語文同步教學(高教版2024·拓展模塊下冊)
- 基于AIGC的設計學專業環境設計類課程中教學模式轉型與探索
- 有機肥料腐熟度識別技術規范 -DB37-T 4110-2020 山東
- 光學金相顯微技術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理工大學
- 2025年光大環保(中國)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教育培訓學校前臺崗位職責
- 新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綜合實踐《50有多大》全部教案(共2課時)
- 《S市某大學宿舍樓工程招標控制價文件編制》13000字(論文)
- 鉆機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