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現象之熱現象(一)-2023年中考物理重難點題型專項突破(原卷版)_第1頁
生活現象之熱現象(一)-2023年中考物理重難點題型專項突破(原卷版)_第2頁
生活現象之熱現象(一)-2023年中考物理重難點題型專項突破(原卷版)_第3頁
生活現象之熱現象(一)-2023年中考物理重難點題型專項突破(原卷版)_第4頁
生活現象之熱現象(一)-2023年中考物理重難點題型專項突破(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5生活現象之熱現象(一)

[圭致解鈍)

熱現象包含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物態變化》,第二部分是《內能》和《內能的利用》。本專

題只針對第一部分《物態變化》的選擇題和填空題。本部分內容包含溫度、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

化、升華和凝華。

解決本部分內容的問題應掌握的知識點:

1.溫度

(1)溫度計的讀數,注意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溫度計中液面在上方還是下方。

(2)知道一些常用的溫度值,如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沸水的溫度為100

℃;人體的正常溫度為37℃左右;人感覺舒適溫度為25℃左右;人洗澡時的溫度為40℃左右;我

國最高的氣溫為新疆的吐魯番盆地的496C;最低氣溫為黑龍江漠河的零下52.3C等等。

2.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體有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需要吸熱。晶體熔化有固定的熔點,非晶體沒有熔點。

了解常見的熔化現象,如冰雪融化、銅料變為銅水、蠟燭“流淚”等。

(2)凝固:物體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要放熱。晶體凝固有固定的凝固點,非晶體沒有凝固

點。了解常見的凝固現象,如冰的形成(潑水成冰、滴水成冰)、糖畫的成型、糖水變為冰棍等。

3.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體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需要吸熱,汽化分為蒸發和沸騰。蒸發是任何溫度下

發生在液體表面的緩慢汽化現象,溫度越高、液體表面積越大、液體表面上空的空氣流速越大,蒸

發越快。沸騰是液體在特定溫度(沸點)下發生在液體表面和內部的劇烈汽化現象。液體的沸點與

液體上空的氣壓有關,氣壓越大,沸點越高,氣壓越小,沸點越低,高山煮不熟飯,高壓鍋的應用,

都是因為沸點受氣壓的影響。了解一些常見的汽化現象,如灑水變干、露置的酒精變少、體表的汗

液消失、加熱的水內部出現大量的氣泡、東巴象形文字“曬干”等。

(2)液化:物體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要放熱,液化的兩種方式為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了

解一些常見的液化現象,如露珠的形成、“白氣”、白霧、雨的形成、液化氣、冰箱里拿出的啤酒

瓶冒“汗”等。

4.升華和凝華

(1)升華:物體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需要吸熱。了解一些常見的升化現象,如冬天,

堆積的雪人變少;霜凍的衣服變干;樟腦丸變小、消失;固態碘加熱變小等。

(2)凝華:物體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要放熱。了解一些常見的凝華現象,如雪、霜、

冰花、霧淞的形成;日光燈用久了,燈壁覆蓋了一層黑色,是鴇蒸氣凝華;碘蒸氣遇冷的容器壁凝

華成固態碘。

一、單選題

1.(2022?北京,統考中考真題)圖所示的物態變化實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2.(2022?天津?統考中考真題)人們在高溫的天氣里會大汗淋漓,使體溫不致升得太高。這是

由于汗液()

A.熔化吸熱B.蒸發吸熱C.液化放熱D.凝固放熱

3.12022?河北?統考中考真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淵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冰”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B.“霧里山疑失,雷鳴雨未休。”“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C.“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D.“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4.(2022?山西?統考中考真題)夏天,剛從冰箱中拿出的雪糕周圍會冒“白氣”。“白氣”的成因

與下列諺語中加點字涉及的物態變化相同的是()

A.霜前冷,雪后寒B.水缸出汗,不用挑擔

C.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D.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5.(2022?內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題)炎炎夏日,暑熱難耐。紅霞同學從冰柜里拿出一塊冰,

放在盤子里。一會兒,冰變成了一盤水,又過一段時間,發現水干了。在這兩個過程中,涉及的兩

個物態變化,以及對應的吸、放熱情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熔化吸熱和凝固放熱B.汽化吸熱和液化放熱

C.熔化吸熱和汽化吸熱D.熔化放熱和汽化放熱

6.(2022?內蒙古包頭?統考中考真題)“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關于節氣中物質

狀態的形成說法正確的是()

A.“谷雨”,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B.“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D.“小雪”,雪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7.(2022?內蒙古通遼?統考中考真題)水是生命之源,節約用水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關

于水的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初春,萬物復蘇、冰雪消融,這是熔化現象,需要放熱

B.夏天,將糖水放入冰箱制成冰棍,這是凝固現象,需要吸熱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現晶瑩的露珠,這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D.冬天,房屋上出現白色的霜,這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8.(2022?內蒙古興安盟?統考中考真題)如圖甲,將冰塊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用筷

子攪拌大約半分鐘,用溫度計測量罐中冰與鹽水混合物的溫度,可以看到溫度計的示數低于(FC.這

時觀察易拉罐下部和底部,就會發現白霜,如圖乙。白霜的形成屬于()

甲乙

A.熔化B.凝固C.液化D.凝華

9.(2022?遼寧鞍山?統考中考真題)千山四季風景如畫,其中有關物態變化的現象中,屬于汽

化現象的是()

A.春天,湖面的冰逐漸消融B.夏季,綿綿細雨落入山澗

C.秋天,山頂的霧在太陽出來后慢慢消散D.冬季,皚皚白雪覆蓋山峰

10.(2022?遼寧丹東?統考中考真題)水是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水變為水蒸氣”的物

態變化屬于()

A.熔化B.汽化C.升華D.液化

11.(2022?遼寧錦州?統考中考真題)中國特有的二十四節氣驚艷亮相北京冬奧會的開幕式,對

下列節氣中涉及到的物態變化現象,分析正確的是()

A.“南水”一雨的形成是升華現象B.“寒露”一露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C.“霜降”一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D.“大雪”一雪的形成是熔化現象

12.(2022?遼寧營口?統考中考真題)關于下列詩句中的物態變化,說法正確的是()

A.“欲渡黃河冰塞川”,冰的形成是凝華現象B.“一蓑煙雨任平生”,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C.“窗含西嶺千秋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現象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13.(2022?遼寧?統考中考真題)早在公元前1650年,我國勞動人民就掌握了青銅器鑄造技術。

用石杓舀出液態銅倒入陶范中冷卻成固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陶范

A.液態銅倒入陶范冷卻成青銅器是凝華現象

B.液態銅冷卻成固態的過程中質量變大

C.工匠身上的汗水不斷汽化,需要吸熱

D.剛用過的石杓放入水中出現的“白氣”是水蒸氣

14.(2022?吉林長春?統考中考真題)衣柜里防蟲用的樟腦片,過一段時間會變小,最后不見了。

這種現象是()

A.熔化B.液化C.升華D.凝華

15.(2022?黑龍江哈爾濱?統考中考真題)冰城哈爾濱風景優美,引人入勝。下列說法不正確的

是()

A.呼太陽島花草上的露珠是液化形成的

B.嚴冬,音樂公園的雪人變小是升華現象

C.J冰雪大世界的冰雕用的冰是汽化形成的

D.植物園樹枝上的霜是凝華形成的

16.(2022?黑龍江齊齊哈爾?統考中考真題)下列物態變化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的是()

A.冰雪消融

C.深秋凝霜潑水成冰

17.(2022?黑龍江?統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的物態變化過程中,發生凝華現象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B.盛夏,驕陽散霧

C.深秋,鐵網掛霜D.―寒冬,凍衣變干

18.(2022?黑龍江牡丹江?統考中考真題)下列現象屬于熔化的是()

A.春雪消融B.夏雨綿綿C.秋霜凝結D.冬雪飄飄

19.(2022?江蘇無錫?統考中考真題)暑假里,小明從電冰箱的冷凍室內拿出一根棒冰,發現包

裝紙上有一層“霜”,撕開包裝紙后,棒冰冒出“白氣”。關于這些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霜”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B.“霜”的形成需要吸熱

C.“白氣”是棒冰升華形成的D.“白氣”的形成需要吸熱

20.(2022?江蘇徐州?統考中考真題)電冰箱除霜時,通過電熱絲把霜加熱成水,這種物態變化

稱為()

A.熔化B.液化C.升華D.凝華

21.(2022?江蘇蘇州?統考中考真題)下列四幅圖中的物態變化,需要吸熱的是()

C.秋天,草葉上形成露珠

22.(2022?江蘇連云港?統考中考真題)下列關于物態變化描述正確的是()

A.冬天水面結冰是凝固現象B.冰凍的衣服也能晾干是熔化現象

C.燒開水時冒出的“白氣”是升華現象D.皮膚上涂一些酒精感到涼快是液化現象

23.(2022?江蘇淮安?統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采用24節氣倒計時,向世

界展示中國文化。“霜降”節氣到來,路邊草木附著一層白色的霜,霜形成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A.升華B.凝華C.熔化D.液化

24.(2022?江蘇鹽城?統考中考真題)冬天打開裝有熱水的保溫杯杯蓋,杯口處出現“白霧”,形

成“白霧”的物態變化是()

A.汽化B.液化C.升華D.凝華

25.(2022?江蘇鎮江?統考中考真題)下列優美的詩詞中,加點字涉及的物態變化屬于凝固的是

()

A.天接云濤連曉霧B.瀚海闌干百丈冰

C.霜重鼓寒聲不起D.露濕叢蘭月滿庭

26.(2022?福建?統考中考真題)如圖為我國納西族東巴象形文字“曬干”,所描述的物態變化是

A.液化B.熔化C.汽化D.凝固

27.(2022?江西?統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下列情景中所描述的物態變化及吸放熱情況,分析

正確的是()

A.糖汁成型“糖畫”一熔化放熱

B.升華吸熱

濕手被“吹干”——液化放熱

D.冰棒冒“白氣”——汽化吸熱

28.(2022?山東棗莊?統考中考真題)在預防新冠肺炎期間,學校要求每位師生都要進行體溫檢

測。下列對體溫計的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體溫計的量程是35?45℃

B.體溫計的分度值是

C.某同學的體溫是36.6C,該同學體溫正常

D.利用體溫計也可以測量液體的溫度

29.(2022?山東東營?統考中考真題)諺語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甲乙丙丁

A.“十月打了霜,來年糧滿倉”,如圖甲,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B.“大霧不過響,過響聽雨響”,如圖乙,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放熱

C.“草上露水凝,天氣一定晴”,如圖丙,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D.“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如圖丁,冰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吸熱

30.(2022?山東濟寧?統考中考真題)如圖表示某晶體的物態變化過程,其中甲、乙、丙分別表

示三種物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溫度

A.甲為氣態

B.甲一乙的過程需要放熱

C.乙一丙的過程與露珠形成過程相同

D.BC段對應的溫度為該晶體的熔點

31.(2022?山東煙臺?統考中考真題)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日恰逢我國二十四節氣的“立春”,

倒計時以二十四節氣為序,驚艷世界。以下節氣中蘊含的物態變化知識正確的是()

A.“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要放出熱量

B.“寒露”一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要放出熱量

C.“霜降”一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要吸收熱量

D.“大雪”—雪的形成是升華現象,要吸收熱量

32.(2022?山東淄博?統考中考真題)水是人類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水通過吸熱、放熱在固態、

液態、氣態三種狀態間轉化,如圖所示。已知甲是水,則()

A.乙是冰B.丙是水蒸氣

C.由丙到甲的過程放熱D.由丙到甲是熔化過程

33.(2022?山東濰坊?統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是一種從空氣中制水的設備,溫度較高的空氣被

吸入到溫度較低的銅管中,其所含的水蒸氣在銅管中冷凝成水。該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A.液化B.凝華C.升華D.汽化

34.(2022?山東泰安?統考中考真題)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以“一朵雪花”為軸線,呈現出

詩人李白詩句中描述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浪漫、夸張場景。北方冬季常見的雪花的形成與下列自

然現象的形成屬于相同物態變化的是(

A.露生成B.霧產生C.霜形成D.冰消融

35.(2022?山東臨沂?統考中考真題)北京冬奧會以“二十四節氣”作為開幕式的倒計時,彰顯了

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淀。下列與節氣有關的物態變化,屬于凝華的是()

冰雪消融

立夏,霧繞山巒

C.霜滿枝頭

D.大寒,滴水成冰

36.(2022?山東荷澤?統考中考真題)在北方的冬天,濕度較大的清晨會看到霧淞,形成霧淞的

物態變化是()

A.汽化B.液化C.凝固D.凝華

37.(2022?湖北十堰?統考中考真題)中華古詩文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對古詩文中涉及

的物態變化分析正確的是()

A.“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蠟燭“流淚”是熔化現象

B.“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C.“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D.“騰蛇乘霧,終為土灰。”霧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38.(2022?湖南長沙?統考中考真題)鑄造青銅器時,工匠將銅料加熱化為銅液注入模具,銅液

冷卻成形,青銅器鑄造初步完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銅料化為銅液需要放熱B.銅料化為銅液是熔化

C.銅液冷卻成形需要吸熱D.銅液冷卻成形是凝華

39.(2022?廣東深圳?統考中考真題)白露是中華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露珠的形成屬于()

A.熔化B.凝固C.液化D.凝華

40.(2022?廣西?統考中考真題)自然現象中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圖中屬于凝固的是()

A.B冰雪消融B.露珠形成

c.淞結枝

41.(2022?海南?統考中考真題)在冰壺比賽中(如圖),運動員用冰壺刷摩擦冰面,使冰面形

成一層水膜,以減小冰壺與冰面間的摩擦。這個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A.熔化B.凝固C.升華D.凝華

42.(2022?重慶B卷?中考真題)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大量中華詩詞中蘊含著物理知識。以下說

法正確的是()

A.“瓶冰知冬寒,霜露欺遠客”,露是冰熔化形成的

B.“照水冰如鑒,掃雪玉為塵”,冰是水蒸氣凝固形成的

C.“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雪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D.“霜降水澤枯,歲晚木葉落”,霜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43.(2022?四川成都?統考中考真題)清晨,站在青城山山頂放眼望去,薄霧從山間升騰而起,

隨風飄散,宛如仙境(如圖)。霧的形成屬于()

A.汽化現象B.液化現象C.升華現象D.凝華現象

44.(2022?青海?統考中考真題)每年4月,隨著氣溫轉暖,青海湖的冰層開始消融,我們把這

種現象叫做“開湖”。其中“冰層消融”屬于下列哪種物態變化()

A.汽化B.熔化C.液化D.升華

45.(2022?新疆?統考中考真題)正在發燒的小軍的體溫可能是()

A.35℃B.36℃C.39℃D.49℃

二、多選題

46.(2022?遼寧大連?統考中考真題)下列古詩句中都對應著一種自然現象,這種現象的形成屬

于凝華的是()

A.胡天八月即飛雪B.天接云濤連曉霧

C.羌管悠悠霜滿地D.欲渡黃河冰塞川

三、填空題

47.(2022?北京?統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溫度計的示數為℃,.

II℃

二140

48.(2022?江蘇常州?統考中考真題)1標準大氣壓下,冰熔化過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選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水凝固過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冰熔化過程中所需環境溫度

(選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水凝固過程中所需環境溫度。

49.(2022?安徽?統考中考真題)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中,對釜的鑄造有“鐵化如

水,以泥固針鐵柄勺從嘴受注”(如圖)這樣的記載。其中“鐵化如水”描述的物態變化是。

50.(2022?河南?統考中考真題)在干旱缺水的地區,可用塑料布收集露水,如圖所示,露形成

時發生的物態變化是,該物態變化過程要熱量,所以露的形成多在夜間。

51.(2022?西藏?統考中考真題)將如圖燒瓶中的水加熱至沸騰,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瓶口,把燒

瓶倒置并向瓶底澆冷水,我們會看到燒瓶中的水又了。這是因為澆冷水使燒瓶內水蒸氣液化,

減小了瓶內氣壓,使水的降低。

1蟆料專稱)

一、單選題

1.(2023?北京?北京市八一中學校考模擬預測)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熔化的是()

A.鐵塊化成鐵水B.盤子里的水晾干了

C.湖水表面結冰D.水沸騰時水面出現“白氣”

2.(2023春?北京?九年級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考階段練習)隆冬,滴水成冰的過程中,發生

的物態變化是()

A.熔化B.凝固C.液化D.升華

3.(2023?山西?山西大附中校考一模)下列對生活中常見物態變化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A.舞臺上用干冰制造白霧,是因為干冰熔化吸熱使水蒸氣液化

B.使用電風扇時人感覺涼爽,是因為吹風降低了室溫

C.夏天會看到冰棒冒出“白氣”,是冰棒汽化而成的

D.用冰袋給高燒病人降溫,是因為冰熔化吸熱

4.(2022秋?江蘇連云港?八年級連云港市新海實驗中學校考階段練習)如圖所示,自然界中的

雪、霧、露、霜等現象,都是水這種物質發生物態變化形成的。對這些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B.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

C.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D.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

5.(2023?江蘇蘇州?蘇州中學校考模擬預測)青連鐵路路基兩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細高約2m

的鐵棒,我們叫它熱棒,如圖所示熱棒路基下還埋有5m深,整個棒體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熱棒的

工作原理是:當路基溫度上升時,液態氨受熱發生①,上升到熱棒的上端,通過散熱片將熱量傳導給空氣,

氣態氨由此冷卻②就變成了液態氨,又沉入棒底.這樣熱榜就相當于一個天然“制冷機”可以避免凍

土解凍,請問文中①②處的物態變化名稱是

A.①汽化,②液化B.①液化,②汽化C.①升華,②液化D.①升華,②凝華

6.(2023春?山東泰安?九年級東平縣實驗中學校考階段練習)關于熱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是()

A.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是升華現象,需要放熱

B.冰箱冷凍室內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C.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氣”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

D.放入飲料里的冰塊逐漸消失是熔化現象,需要吸熱

7.(2023?湖南長沙?湘府中學校考模擬預測)中華詩詞蘊藏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對古詩詞

中涉及的物態變化解釋正確的是()

A.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一“淚”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B.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一露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

C.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冰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吸熱

D.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一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

8.(2023春?湖南長沙?九年級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校考階段練習)下列中華古詩中有關的物

態變化分析正確的是()

A.“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

B.“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

C.“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D.“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冰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

9.(2023?湖南衡陽?九年級湖南省衡南縣第一中學校考競賽)許多房間都有如圖所示的玻璃窗。

在悶熱的夏天開著空調的甲房間和寒冷的冬天開著暖氣的乙房間,玻璃窗上都會出現“水霧”。下列

關于“水霧”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乙兩房間的“水霧”都在內表面

B.甲、乙兩房間的“水霧”都在外表面

C.甲房間的“水霧”在外表面,乙房間的“水霧”在內表面

D.甲房間的“水霧”在內表面,乙房間的“水霧”在外表面

10.(2023春?廣東廣州?九年級廣東廣雅中學校考階段練習)如題圖所示,把溫度為10℃的固

態線放入圖甲的裝置進行加熱,水的溫度恒定為50。。測得錢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像如圖乙,下

A.錢屬于非晶體B.錢熔化過程的時間為16min

C.12min之后,線開始沸騰D.綠在熔化的過程中溫度不變,內能增大

11.(2023春?重慶?九年級重慶市第七中學校校考階段練習)江、河、湖、海及大地表層中的

水不斷蒸發變成水蒸氣,升入高空的水蒸氣溫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懸浮在空中,這就是

云。兩個“凝成”所指的物態變化分別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