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子書包在在線教育中的應用方案設計TOC\o"1-2"\h\u2422第1章電子書包概述 33571.1電子書包的概念與特點 37591.1.1概念 3262611.1.2特點 4218681.2電子書包的發展歷程與趨勢 49621.2.1發展歷程 4287641.2.2發展趨勢 419244第2章在線教育的現狀與挑戰 56572.1在線教育發展概況 5183892.2在線教育的痛點與挑戰 5114852.3電子書包在在線教育中的價值 514778第3章電子書包硬件選型與設計 540853.1硬件設備概述 5175963.2設備功能與參數選擇 6138723.2.1處理器 6204573.2.2存儲器 682363.2.3顯示屏 6245893.2.4輸入設備 6132183.2.5通信模塊 6203913.2.6電池 615333.3用戶體驗與設備設計 660763.3.1外觀設計 621503.3.2人體工程學設計 6143743.3.3系統優化 723983.3.4安全防護 78313.3.5輔助功能 724621第4章電子書包軟件系統架構 7287104.1軟件系統概述 7308814.2系統架構設計 7286554.3系統模塊設計與功能劃分 827127第5章電子書包的教育資源整合 8259745.1教育資源分類與梳理 8230165.1.1課件資源 873465.1.2網絡資源 8136085.1.3本地資源 9178485.1.4社交資源 9207025.2教育資源整合策略 9227435.2.1統一資源平臺 9258225.2.2標準化資源格式 9134145.2.3資源評價與篩選 932415.2.4個性化推薦 926255.3教育資源共享與優化 9116505.3.1教育資源共享機制 987225.3.2跨平臺協作 9210185.3.3教育資源動態更新 10242645.3.4教育資源優化配置 1020637第6章電子書包的個性化學習支持 10104826.1個性化學習概述 10302476.2個性化學習推薦算法 10114846.2.1內容推薦算法 1027976.2.2協同過濾推薦算法 1047636.2.3深度學習推薦算法 10237086.3個性化學習應用實踐 11182836.3.1課程推薦 11104256.3.2習題推薦 11274056.3.3學習路徑規劃 11202376.3.4個性化輔導 1118693第7章電子書包的互動教學功能設計 11134097.1互動教學概述 11176487.2課堂互動功能設計 12163997.2.1課堂提問與回答 1267197.2.2課堂討論與分享 12294977.2.3課堂互動游戲 1248937.3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的實現 12201367.3.1師生互動 12141657.3.2生生互動 129367第8章電子書包的學習評價與反饋 13152008.1學習評價方法與體系 1376838.1.1電子書包學習評價的理念 13309958.1.2電子書包學習評價的方法 13141238.1.3電子書包學習評價的體系 13180448.2學習數據分析與處理 13218648.2.1學習數據收集 13258458.2.2學習數據處理與分析 13267678.3學習反饋與指導策略 14208488.3.1個性化反饋 14236608.3.2及時性反饋 14185738.3.3持續性指導 147998.3.4反饋渠道多樣化 149209第9章電子書包的云端服務與支持 14100859.1云計算在電子書包中的應用 1492539.1.1資源共享 14117879.1.2數據存儲與計算 1441849.1.3智能推薦 14102739.1.4在線協作 14104069.2云端服務架構與設計 159399.2.1基礎設施層 15859.2.2平臺層 15140409.2.3應用層 15196409.2.4用戶界面層 15251069.3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 15213809.3.1數據加密 1518869.3.2訪問控制 15156599.3.3安全審計 15107259.3.4隱私保護 15293839.3.5數據備份與恢復 1532413第10章電子書包的應用推廣與未來發展 151141410.1電子書包的應用案例與效果評估 162443010.1.1國內電子書包應用案例分析 161563610.1.2國外電子書包應用案例分析 163181110.1.3電子書包應用效果評估方法 161798110.1.4電子書包在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方面的作用 162506810.1.5電子書包在提高教師教學效率方面的效果 161266510.2電子書包的推廣策略與挑戰 162783210.2.1電子書包推廣的政策支持與扶持措施 161848810.2.2電子書包的市場推廣策略 161156510.2.3電子書包在教育行業的滲透路徑 163132510.2.4電子書包推廣過程中的挑戰與應對措施 161416310.2.5電子書包在區域教育資源均衡化中的作用 16225810.3電子書包的未來發展趨勢與展望 162287910.3.1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子書包中的應用前景 161588010.3.2大數據在電子書包中的應用與優化 162375710.3.3云計算在電子書包中的整合與發展 162744010.3.4電子書包在個性化教育中的應用摸索 161974810.3.5電子書包在跨區域教育資源共享的潛力與挑戰 16第1章電子書包概述1.1電子書包的概念與特點1.1.1概念電子書包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信息化工具,指的是基于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為學習者提供數字化學習資源與服務的便攜式終端設備。它可以包括各種類型的電子閱讀器、平板電腦、筆記本等,旨在通過集成各類教育應用,為學習者創造一個高效、便捷的學習環境。1.1.2特點(1)數字化資源豐富:電子書包可以集成豐富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包括電子教材、教學視頻、習題庫等,方便學習者隨時隨地獲取所需知識。(2)互動性強:電子書包支持學習者與教師、同學之間的實時互動,提高學習者的參與度和積極性。(3)個性化學習:電子書包可以根據學習者的學習需求、興趣和特點,為其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和資源,提高學習效果。(4)便攜性強:電子書包體積小巧,便于攜帶,學習者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1.2電子書包的發展歷程與趨勢1.2.1發展歷程(1)起步階段(20世紀90年代):電子書包概念首次提出,主要以電子閱讀器為主,功能單一,應用范圍有限。(2)摸索階段(21世紀初):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便攜式設備的普及,電子書包開始融入更多教育應用,但存在一定程度的資源分散、互動性不足等問題。(3)發展階段(近年來):教育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書包逐漸成為教育行業關注的焦點,各類教育平臺、應用紛紛涌現,電子書包的功能和功能得到顯著提升。1.2.2發展趨勢(1)平臺化發展:電子書包將逐步實現各類教育應用和資源的整合,形成統一的教育平臺,為學習者提供一站式的學習服務。(2)智能化發展:借助人工智能技術,電子書包將實現更加精準的個性化推薦,提高學習效果。(3)場景化應用:電子書包將更加注重滿足學習者在不同場景下的學習需求,實現線上線下融合。(4)教育公平化:電子書包的發展將有助于縮小城鄉、區域間的教育差距,推動教育公平。(5)政策支持:國家對教育信息化的重視,電子書包將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推廣,為在線教育的發展提供強大動力。第2章在線教育的現狀與挑戰2.1在線教育發展概況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在線教育產業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從職業技能培訓到終身教育,在線教育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眾多教育機構、企業和學校紛紛投身于在線教育,推動了教育資源的數字化、智能化和共享化。在此背景下,我國在線教育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用戶規模不斷擴大,市場需求日益旺盛。2.2在線教育的痛點與挑戰盡管我國在線教育發展迅速,但仍面臨著諸多痛點與挑戰。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教育資源差距較大,影響了在線教育的普及。在線教育質量參差不齊,部分教育平臺和課程內容缺乏嚴謹性和權威性,難以滿足學生和家長的期望。教師信息化素養不高、在線教育技術支持不足、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弱等問題也制約了在線教育的發展。2.3電子書包在在線教育中的價值電子書包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工具,為解決在線教育中的痛點與挑戰提供了有力支持。電子書包可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整合,提高教育質量。通過電子書包,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獲取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突破時空限制,促進教育公平。電子書包有助于提高教師信息化素養,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教師可以利用電子書包進行教學設計、課堂互動和作業布置,提升教學效果。電子書包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電子書包在在線教育中的應用,有助于推動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為我國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在未來的發展中,電子書包將在解決在線教育痛點、應對挑戰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第3章電子書包硬件選型與設計3.1硬件設備概述電子書包作為一種新興的在線教育工具,其硬件設備的選擇與設計。本章將從硬件設備的角度,詳細闡述電子書包的選型與設計過程。硬件設備主要包括處理器、存儲器、顯示屏、輸入設備、通信模塊、電池及其他輔助設備。3.2設備功能與參數選擇3.2.1處理器處理器是電子書包的核心組件,負責運行操作系統和各類教育應用。選型時需關注處理器的功能、功耗和兼容性。推薦選用功能穩定、功耗低的ARM架構處理器,如高通、聯發科等品牌。3.2.2存儲器存儲器分為內部存儲和外部存儲。內部存儲器需滿足操作系統和基礎應用的安裝需求,推薦選用8GB以上的容量;外部存儲可通過TF卡或移動硬盤進行擴展,以滿足用戶對大量教育資源的存儲需求。3.2.3顯示屏顯示屏是用戶與電子書包交互的重要界面。選型時需關注屏幕的分辨率、尺寸、亮度、色彩等參數。建議選用高清、護眼的IPS屏幕,尺寸在10英寸左右,以兼顧視覺體驗和攜帶便利性。3.2.4輸入設備輸入設備包括觸摸屏、鍵盤和手寫筆等。觸摸屏應支持多點觸控,提高操作便捷性;鍵盤需具備良好的手感,便于長時間輸入;手寫筆可用于繪畫和筆記,提高用戶體驗。3.2.5通信模塊通信模塊包括WiFi、藍牙、4G/5G等。建議選用支持多種通信方式的產品,以適應不同場景下的網絡需求。3.2.6電池電池是電子書包的能源保障。選型時需關注電池的容量、續航時間和充電速度。推薦選用容量在5000mAh以上的電池,以保證設備在正常使用情況下能夠滿足一天的需求。3.3用戶體驗與設備設計3.3.1外觀設計電子書包的外觀設計應簡潔大方,符合教育場景。顏色搭配宜選用柔和、護眼的色調,避免過于鮮艷刺眼。3.3.2人體工程學設計設備應具備良好的人體工程學設計,便于用戶長時間使用。如:輕薄便攜、邊框圓滑、散熱良好等。3.3.3系統優化針對教育場景,對操作系統進行優化,提高設備運行速度和穩定性。同時提供豐富多樣的教育資源,滿足用戶需求。3.3.4安全防護設備應具備一定的安全防護功能,如防摔、防水、防塵等,以適應教育場景下的復雜環境。3.3.5輔助功能提供諸如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等輔助功能,提高設備的安全性和用戶體驗。同時可加入家長監控功能,便于家長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以上硬件選型和設計,電子書包將更好地服務于在線教育,為用戶提供便捷、高效的學習體驗。第4章電子書包軟件系統架構4.1軟件系統概述電子書包作為在線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為師生提供一個便捷、高效、互動的學習平臺。本章主要介紹電子書包軟件系統的架構設計,包括系統架構、模塊設計與功能劃分。電子書包軟件系統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結合先進的技術手段,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教學質量。4.2系統架構設計電子書包軟件系統采用分層架構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層次:(1)客戶端層:包括Web端、移動端(Android和iOS)等,為用戶提供界面展示和操作接口。(2)服務端層:負責處理客戶端請求,實現業務邏輯處理,以及與數據庫的交互。(3)數據訪問層:負責與數據庫進行交互,實現對數據的增、刪、改、查等操作。(4)數據庫層:存儲系統所需的數據,包括用戶數據、教學資源、課程信息等。4.3系統模塊設計與功能劃分電子書包軟件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模塊:(1)用戶模塊:包括學生、教師、家長等角色,負責用戶注冊、登錄、信息管理等功能。(2)課程模塊:提供課程瀏覽、搜索、分類、推薦等功能,方便用戶查找和選擇合適的課程。(3)教學資源模塊:包括教材、課件、習題、視頻等教學資源,支持、預覽、分享等功能。(4)互動交流模塊:提供實時聊天、討論區、問答等互動功能,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5)學習進度模塊:記錄用戶學習進度,學習報告,幫助用戶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6)作業與評測模塊:支持教師布置、批改作業,學生提交、查看作業,以及進行在線評測。(7)個性化推薦模塊:根據用戶學習行為和偏好,推薦適合的學習資源、課程和習題。(8)系統管理模塊:負責系統運行監控、權限管理、日志管理等,保證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通過以上模塊設計與功能劃分,電子書包軟件系統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功能完善、操作便捷的在線學習環境,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第5章電子書包的教育資源整合5.1教育資源分類與梳理為了更好地發揮電子書包在在線教育中的優勢,首先應對教育資源進行系統分類與梳理。教育資源主要包括以下幾類:5.1.1課件資源課件資源是電子書包中最基礎的資源,包括各類教學課件、教案、講義等。這些資源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組織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5.1.2網絡資源網絡資源是指通過互聯網獲取的教育資源,包括在線課程、教育論壇、教育博客、教育新聞等。這些資源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趣味性。5.1.3本地資源本地資源是指學校、教師和學生在本地擁有的教育資源,如學校圖書館、實驗室、教學設備等。這些資源可以有效整合到電子書包中,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率。5.1.4社交資源社交資源是指通過社交網絡獲取的教育資源,如教育專家、教師同行、學生家長等。這些資源可以為教育教學提供有益的建議和支持。5.2教育資源整合策略針對上述教育資源,電子書包的教育資源整合策略如下:5.2.1統一資源平臺建立統一的教育資源平臺,將各類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實現資源的統一管理、檢索和推送。5.2.2標準化資源格式制定教育資源格式標準,保證不同來源的教育資源在電子書包中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5.2.3資源評價與篩選建立教育資源評價體系,對整合的資源進行質量評價,篩選出優質教育資源,提高教學質量。5.2.4個性化推薦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力水平和學習進度,為每個學生推薦適合的教育資源,實現個性化學習。5.3教育資源共享與優化為了充分發揮教育資源的價值,電子書包應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與優化:5.3.1教育資源共享機制建立教育資源共享機制,鼓勵教師、學校、教育機構等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5.3.2跨平臺協作支持電子書包與其他教育平臺、設備的互聯互通,實現教育資源的跨平臺共享與協作。5.3.3教育資源動態更新根據教育教學需求,定期更新教育資源,保證資源的時效性和有效性。5.3.4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結合大數據分析,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教育成本。第6章電子書包的個性化學習支持6.1個性化學習概述個性化學習作為一種教育理念,旨在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興趣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學習資源與服務。電子書包作為在線教育的重要載體,為實現個性化學習提供了有力支持。本章將從電子書包的角度,探討其在個性化學習中的應用方案。6.2個性化學習推薦算法為實現電子書包的個性化學習支持,推薦算法起著關鍵作用。以下介紹幾種常用的個性化學習推薦算法:6.2.1內容推薦算法內容推薦算法基于學生的學習歷史、興趣偏好等個人信息,為學生推薦與其興趣相關的學習資源。該算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收集學生的學習數據,如學習時長、課程評分、搜索歷史等;(2)對學生進行興趣建模,采用向量空間模型、主題模型等方法;(3)計算學習資源與學生興趣模型的相似度,推薦相似度高的資源。6.2.2協同過濾推薦算法協同過濾推薦算法通過挖掘用戶之間的相似度,為用戶推薦與其相似用戶喜歡的學習資源。該算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構建用戶資源評分矩陣;(2)計算用戶之間的相似度,如采用余弦相似度、皮爾遜相關系數等;(3)根據相似用戶對資源的評分預測目標用戶的評分,推薦評分高的資源。6.2.3深度學習推薦算法深度學習推薦算法通過構建深度神經網絡,自動提取學習數據的特征,提高推薦效果。常見的方法有:(1)神經協同過濾:將用戶和資源的特征表示為低維向量,通過神經網絡學習用戶與資源之間的交互關系;(2)序列模型:利用循環神經網絡(RNN)等模型處理時間序列數據,捕捉用戶學習行為的動態變化;(3)多任務學習:共享用戶和資源的表示,同時學習多個任務,提高推薦系統的泛化能力。6.3個性化學習應用實踐電子書包的個性化學習支持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顯著效果,以下介紹幾個方面的實踐案例:6.3.1課程推薦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興趣偏好等數據,為學生推薦適合其水平的課程,提高學習效果。6.3.2習題推薦結合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知識點掌握情況,為學生推薦適合的習題,鞏固學習成果。6.3.3學習路徑規劃根據學生的學習目標、興趣和能力,為學生規劃合適的學習路徑,提高學習效率。6.3.4個性化輔導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為教師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建議,幫助學生彌補知識短板。通過以上個性化學習支持,電子書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實現因材施教。在實際應用中,還需不斷優化推薦算法,提高個性化學習的精準度。第7章電子書包的互動教學功能設計7.1互動教學概述互動教學作為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電子書包作為在線教育的重要工具,為實現互動教學提供了有力支持。本章將從互動教學的角度,詳細闡述電子書包在課堂中的應用方案設計。7.2課堂互動功能設計7.2.1課堂提問與回答電子書包應具備課堂提問與回答的功能,教師可以通過電子書包發布問題,學生在線提交答案。教師可以實時查看學生的回答情況,便于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掌握程度。7.2.2課堂討論與分享電子書包應提供課堂討論與分享的功能,學生可以在平臺上發表自己的觀點,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小組討論,鼓勵學生分享學習心得,提高課堂氛圍。7.2.3課堂互動游戲電子書包可以設計互動游戲,將知識融入游戲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參與度。例如,設計問答游戲、闖關游戲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7.3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的實現7.3.1師生互動(1)個性化指導:電子書包可以記錄學生的學習數據,為教師提供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參考,以便于教師開展針對性指導。(2)課后答疑:教師可以通過電子書包在線解答學生在課后遇到的問題,實現師生之間的實時互動。(3)作業批改與反饋:電子書包可以實現作業的在線提交和批改,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詳細的批改意見,提高作業反饋的效率。7.3.2生生互動(1)小組合作:電子書包應支持學生創建小組,開展線上合作學習,實現資源共享、分工協作。(2)互動評價:學生可以在電子書包上對同伴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促進相互學習,提高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3)互動交流:電子書包應提供即時通訊功能,方便學生之間的交流與討論,促進知識的傳播和分享。通過以上設計,電子書包的互動教學功能將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第8章電子書包的學習評價與反饋8.1學習評價方法與體系8.1.1電子書包學習評價的理念在電子書包的應用背景下,學習評價應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強調過程性、多元性和發展性評價。8.1.2電子書包學習評價的方法(1)形成性評價:通過電子書包收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數據,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策略和成果進行評價。(2)總結性評價:利用電子書包完成階段性測試,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綜合評價。(3)自我評價:學生通過電子書包進行自我反思,培養自主學習能力。(4)互評與教師評價: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通過電子書包開展互評,促進交流與提高。8.1.3電子書包學習評價的體系(1)多元化評價標準:結合學科特點,構建涵蓋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等多方面的評價標準。(2)動態評價: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及時調整評價策略。(3)智能化評價: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個性化、精準化的學習評價。8.2學習數據分析與處理8.2.1學習數據收集(1)電子書包自動收集學習行為數據:如學習時長、訪問資源、互動交流等。(2)教師手動錄入評價數據:如紙質作業、課堂表現等。8.2.2學習數據處理與分析(1)數據清洗:去除無效、錯誤數據,保證分析結果的準確性。(2)數據分析:運用統計分析、數據挖掘等方法,對學習數據進行分析,發覺學習規律和問題。(3)數據可視化:將分析結果以圖表、報告等形式展示,便于教師和學生了解學習情況。8.3學習反饋與指導策略8.3.1個性化反饋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針對性的學習建議,幫助學生找到自身不足,提高學習效果。8.3.2及時性反饋通過電子書包實時推送學習評價結果,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調整學習策略。8.3.3持續性指導教師根據學習評價結果,調整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持續的學習支持。8.3.4反饋渠道多樣化結合電子書包的功能,通過文字、語音、視頻等多種形式,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溝通。第9章電子書包的云端服務與支持9.1云計算在電子書包中的應用電子書包作為在線教育的重要工具,其與云計算技術的結合為教育信息化帶來了無限可能。云計算在電子書包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9.1.1資源共享云計算技術使得電子書包用戶可以隨時隨地訪問豐富的教育資源,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這有助于縮小城鄉、區域間的教育差距。9.1.2數據存儲與計算云計算提供了強大的數據存儲和計算能力,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習作《家鄉的風俗》精美課件
- 緊急救援設備種類及操作考核試卷
- 環境保護與水資源節約利用考核試卷
- 港口市場營銷策略考核試卷
- 煤炭行業的礦產資源評估與開發潛力考核試卷
- 介紹杭州初二語文作文
- 海洋油氣資源開發工程安全文化建設路徑考核試卷
- 社區兒童友好空間設計考核試卷
- 砼結構構件的預制件市場需求預測分析考核試卷
- 稀土金屬礦選礦廠工藝優化與生產成本控制考核試卷
- 《熱泵技術應用》課件
- 2024-2030年中國礦山工程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規劃分析報告
- 培訓機構招生合作合同范例
- 校企合作與專業共建合作方案
- 電梯修理(T)特種作業取證(安徽)考試復習題及答案
- 2024年渣土公司運輸車輛管理制度
- DB11T 2103.2-2023 社會單位和重點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范 第2部分:養老機構
- 24年追覓在線測評28題及答案
- 物流行業智能調度與多式聯運解決方案
- 職業本科《大學英語》課程標準
- 醫院信息系統投標書技術部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