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生物資源利用試卷-參考答案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生物資源利用試卷-參考答案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生物資源利用試卷-參考答案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生物資源利用試卷-參考答案編輯整理:尊敬的讀者朋友們:這里是精品文檔編輯中心,本文檔內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編輯整理后發布的,發布之前我們對文中內容進行仔細校對,但是難免會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生物資源利用試卷-參考答案)的內容能夠給您的工作和學習帶來便利。同時也真誠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議和反饋,這將是我們進步的源泉,前進的動力。本文可編輯可修改,如果覺得對您有幫助請收藏以便隨時查閱,最后祝您生活愉快業績進步,以下為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生物資源利用試卷-參考答案的全部內容。03制藥海洋生物資源利用學試卷及參考答案姓名:班級:學號:得分:考前必讀:①考試時間為90分鐘;考試方式為閉卷考試;②考試應以誠信為本,如果發現有交頭接耳、偷看以及抄襲等違反考場紀律的情況出現,一律按作弊論處,嚴懲不怠。一、填空(25分,每空1分)海洋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0~71)%,蘊藏著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海洋動植物的可食部分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能為人類提供優質的海洋食品.海洋生物資源是一類生活在海洋中可(更新)和(再生)的特殊資源,具有其自身特有的屬性和變化規律。概況起來,海洋生物資源具有(多樣性)、(再生有限性)、(波動性)、(共享性)、(游動性)和(隱蔽性)等特點.海洋食品加工的新技術有(再組織化技術)、(超高壓技術)、(柵欄技術)、(超臨界CO2萃取技術)、(超微粉碎技術)、(微膠囊化技術)和(生物技術)等。(只要答對其中任意3項即可)來自于海洋生物的活性物質,具有(種類繁多)、(含量低微)、(結構新穎獨特)、(生物活性強)等特點,是陸生生物天然產物所無法比擬的.我國常見的食用褐藻主要有(海帶)、(昆布)、(裙帶菜)、(羊棲菜)、(鹿角菜)、(海蘊)、(萱藻)、(鐵釘菜)、(鵝腸菜)、(銅藻)、(海蒿子)、(馬尾藻)等。(只要答對其中任意4項即可)二、名詞解釋(20分,每題4分)食品的超高壓技術:是指將食品放入液體介質中,在100~1000MPa的壓力下作用一段時間后,使食品中的酶、淀粉、蛋白質等生物高分子物質分別失去活性、糊化和變性,導致微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物化學反應、基因機制以及細胞壁膜發生多方面的變化,從而影響微生物原有的生理活動機能,甚至使原有功能破壞或發生不可逆變化,食品工業上就利用這一原理使高壓處理后的食品得以安全長期保存。藥物作用靶點:是藥物在體內與生物活性大分子相互作用的位點,如受體、離子通道、酶類、基因等.魚類:魚類是指一群終生生活在水中的變溫脊椎動物,他們通常用鰓呼吸,用鰭協助運動和維持身體平衡,大多數魚體具有鱗片。包括硬骨和軟骨魚類。芋螺毒素:是從芋螺中分離獲得的一類強堿性低分子肽類毒素.它們由10~30個基氨酸殘基構成,富含半胱氨酸(20~50%),具有較多的二硫鍵(-S—S),其組成的二硫鍵可形成2-環(2-loop),3—環(3-loop)或4-環(4-loop)框架,沒有出現任意排列現象。生物材料:生物材料是指生物體產生的、具有支持細胞和機體形態的一類功能性生物大分子,如瓊脂、甲殼素、膠原蛋白等,在食品、醫藥、化妝、環保、飼料、農藥、農用肥料等行業有著廣泛的用途。三、給出下列英文或拉丁文詞語的中文意義(10分,每題1分)1. Polysaccharides:多糖2。 Triacylglycerols:甘油三酯3. Docosahexaenoic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DHA)4。 Heterotrophs:異養生物5。 Enrichmentmedium:增菌培養基6. Diarrheticshellfishpoisoning:腹瀉性貝毒7。 Foodbornediseases:食源性疾病8。 Clostridiumbotulinum:肉毒梭菌9。 Vibrioparahaemolyticus:副溶血性弧菌10. Cyanobacteria:藍藻菌或藍細菌四、簡要回答以下問題(25分,可任選作5題,每題5分)什么是底棲生物?請舉例說明。答:底棲生物是指生活于海洋底部和不能長時間在水中游泳的各種生物,包括底棲植物和底棲動物兩大類.底棲植物幾乎全部為藻類,底棲動物以無脊椎動物為主,它們或在海底匍匐爬行、或固著生活、或潛入海洋底泥內生活,如軟體動物、甲殼動物、棘皮動物、腔腸動物、環節動物等。如何理解“海洋生物毒素也有可能造福于人類"?答:海洋生物毒素是指海洋生物中天然存在的、具有強烈毒性的化學物質,如河豚毒素、麻痹性貝類毒素、西加魚毒素、短裸甲藻毒素、??舅?、芋螺毒素等.海洋生物毒素雖然是水產食品的安全隱患,但由于海洋生物毒素具有結構新穎奇特、活性強以及有高度的特異性等特點,許多高毒性海洋毒素可發展成各類藥物的重要先導化合物,直接或間接開發成新型海洋藥物造福人類。因此,海洋生物毒素雖然會給人類帶來危害,但如果人們能夠加以科學地開發和利用,便能變害為利,造福于人類。試舉3種國外正在進行臨床或臨床前研究階段的海洋藥物,并說明其生物來源和主要藥理作用。只要答對如下表的任何3種即可。海洋藥物名稱生物來源藥理作用臨床研究階段KRN7000海綿(Agelasmauritianus)抗癌ⅠIPL-567海綿(Petrosiacontignata)抗炎ⅠMethopterosinPseudopterogorgiaelisabethae抗炎和創傷ⅠGTS-21Amphiponuslactifloreus抗老年癡呆抗精神分裂癥ⅠAplidine地中海海鞘(Aplidiumalbicans)抗癌Ⅰ/ⅡBryostatinI草苔蟲(Bugulaneritina)抗癌ⅡSqualaminelactate白斑角鯊(Squalusacanthias)抗癌ⅡLU103793海兔(Dolabellaauricularia)抗癌ⅡDolastatin10海兔(Dolabellaauricularia)抗癌ⅡDidemninB膜海鞘(Trididemnumsolidum)抗癌ⅡEcteinascidin743加勒比海鞘(Ecteinascidiaturbinata)抗癌Ⅱ/ⅢZiconotide芋螺(Conusmagnus)鎮痛Ⅲ河豚毒素的作用機理。答:河豚毒素為鈉通道的阻滯劑,同鈉通道的受體部位I結合,主要作用于神經系統,阻礙神經傳導,可使神經末梢和中樞神經發生麻痹。初為知覺神經麻痹,繼而運動神經麻痹,同時引起外周血管擴張,使血壓急劇下降,最后出現呼吸中樞和血管運動中樞麻痹。什么是藥物的治療指數?使用該指標有何意義?答:以半數致死量除以半數有效量,即LD50/ED50,可表示藥物的安全性,這稱為治療指數。治療指數愈大則愈安全。治療指數反映了在使用治療劑量時藥物的安全程度.海洋醫藥保健產品開發的現狀如何?答:許多海洋生物具有藥用價值,人類利用海洋生物作為藥物治病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但利用海洋生物資源進行藥物開發的系統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當前世界上海洋天然產物的開發正方興未艾,走在世界生物制藥前列的美國、日本和歐盟等發達國家競相投入巨資對海洋天然產物和海洋藥物進行大規模的研究。迄今為止,科學家們已從全世界范圍內的海洋生物中分離獲得1萬余種天然產物,其中近50%的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在已發現的海洋天然產物中,超過0。1%的化合物結構新穎、獨特,活性十分顯著,已成為重要的有效化合物或先導化合物來源,從中發現了一大批高效的抗菌、抗病毒、抗腫瘤、鎮痛、抗心腦血管疾病的海洋天然產物專利產品,多數化合物具有新藥開發潛力,其中部分次生代謝產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阻焊鋼管采購合同協議
- 玩具雕塑轉讓合同協議
- 電商行業轉讓合同協議
- 玉米桿子采購合同協議
- 白酒總經銷合同協議
- 電氣公司勞動合同協議
- 球場管理維護合同協議
- 特惠裝修合同協議書范本
- 玉米黃貯收購合同協議
- 玉米種植協議合同協議
- 電梯維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2024-2030年中國消防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外研版(2019) 必修第三冊 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教案
- 醫院科研成果及知識產權管理規范
- DB32T-公路橋梁水下結構檢測評定標準
- 高職藥學專業《藥物制劑技術》說課課件
- 低碳環保管理制度
- 急診科提高出診車物品放置規范率PDCA項目
- 2024年江蘇省常州市中考一?;瘜W試卷(含答案解析)
- 揭陽市人民醫院檢驗科 標本采集手冊
- AQ/T 1119-2023 煤礦井下人員定位系統通 用技術條件(正式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