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運營與推廣方案設計_第1頁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運營與推廣方案設計_第2頁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運營與推廣方案設計_第3頁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運營與推廣方案設計_第4頁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運營與推廣方案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運營與推廣方案設計TOC\o"1-2"\h\u26216第1章引言 3124261.1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概述 3197421.2運營與推廣的重要性 417573第2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定位與目標 4316722.1園區定位 4115752.2發展目標 5177962.3市場分析 59071第3章園區空間規劃與設計 5198773.1功能區域劃分 566103.1.1核心功能區 6206873.1.2輔助功能區 695943.2環境景觀設計 656403.2.1綠色生態 698223.2.2水體景觀 616083.2.3公共藝術 6202113.3配套設施布局 6107923.3.1交通組織 6280593.3.2服務設施 715383.3.3網絡通信 7119623.3.4安全保障 7205363.3.5環保設施 71146第4章運營管理體系構建 767734.1運營管理模式 724174.1.1創新驅動模式 736174.1.2資源整合模式 776354.1.3服務導向模式 775294.1.4協同發展模式 7150604.2組織架構與職責 8218904.2.1管理層 857224.2.2運營管理部門 892384.2.3企業服務部門 8167124.2.4人力資源部門 8125334.2.5財務部門 8319524.3運營管理制度 8139614.3.1基礎設施管理制度 8101664.3.2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8221654.3.3人力資源管理制庋 8272544.3.4財務管理制度 857054.3.5企業服務管理制度 9167934.3.6活動策劃與管理制度 917341第5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品牌建設 9163275.1品牌定位與核心價值 9225875.1.1品牌定位 9279905.1.2核心價值 9179385.2品牌形象設計 965025.2.1視覺識別系統 10219555.2.2環境景觀設計 10206855.2.3網絡形象 1055715.3品牌傳播策略 1044385.3.1媒體傳播 10146365.3.2線下活動 10174535.3.3合作交流 1125871第6章產業集聚與發展策略 1182976.1產業鏈構建 11105706.1.1產業鏈整合 11243326.1.2產業鏈延伸 1123126.2企業孵化與培育 11133076.2.1企業孵化 11226216.2.2企業培育 12234796.3產業協同發展 1280876.3.1跨界融合 12194236.3.2區域合作 1231289第7章文化創意活動策劃與組織 12176067.1活動類型與主題 12222097.1.1藝術展覽活動 12134667.1.2文化交流活動 13260207.1.3創意市集活動 1384367.1.4節慶活動 13146327.1.5公益活動 13127517.2活動策劃與實施 13258567.2.1活動策劃 1343987.2.2活動實施 1391737.3活動效果評估與優化 13115157.3.1活動效果評估 13312747.3.2活動優化 145354第8章營銷與推廣策略 14187408.1線上營銷渠道 14154598.1.1網絡平臺推廣 1465618.1.2網絡廣告投放 14268108.1.3網絡互動營銷 14259528.1.4網絡口碑營銷 1457068.2線下營銷渠道 1484278.2.1宣傳物料設計 14130898.2.2媒體合作 1419538.2.3活動策劃與執行 15175108.2.4社區推廣 1531248.3跨界合作與推廣 15296058.3.1行業合作 1554288.3.2校企合作 15111578.3.3文化交流 15120898.3.4商業合作 1526661第9章人才引進與培養 15269549.1人才需求分析 15153099.1.1產業定位與人才需求 15300529.1.2人才結構分析 15236619.1.3人才競爭態勢 15139069.2人才培養與引進策略 15236339.2.1人才培養 15279609.2.2人才引進 1661529.3人才激勵機制 1631959.3.1績效考核與激勵 16266679.3.2股權激勵與期權激勵 1689449.3.3人才成長環境優化 16241499.3.4人才保障措施 1610613第10章持續發展與創新 162018210.1運營效果評估 16368310.1.1評估指標體系構建 161353410.1.2運營數據收集與分析 163007210.1.3效果評估報告撰寫 161157910.1.4評估結果應用與改進 16618710.2持續發展策略 162557210.2.1政策環境分析與應對 172087210.2.2市場需求趨勢預測與適應 172940710.2.3產業鏈優化與拓展 173123810.2.4人才培養與引進 172591910.2.5資源整合與共享 17690310.3創新與變革路徑摸索 172645810.3.1創新體系建設 173238010.3.2技術研發與應用 171366910.3.3商業模式創新實踐 17209110.3.4品牌塑造與傳播 17922710.3.5文化交流與合作 17第1章引言1.1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概述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和我國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形態,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載體,匯聚了大量的文化創意企業、藝術家和創業者,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提升城市軟實力的重要平臺。本章將從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概念、分類、功能及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概述,為后續章節的運營與推廣方案設計提供理論基礎。1.2運營與推廣的重要性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運營與推廣是園區發展壯大的關鍵環節。良好的運營管理能夠提高園區整體效益,優化資源配置,為園區內的企業和人才提供優質的服務和成長環境。同時有效的推廣策略有助于提升園區的品牌知名度,擴大園區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優質企業和項目入駐。運營與推廣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提高園區核心競爭力。通過科學合理的運營管理,提升園區的基礎設施、服務質量和產業集聚效應,增強園區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2)促進產業鏈優化升級。運營與推廣有助于園區內的企業之間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優化產業結構。(3)提升園區品牌形象。通過多渠道、多角度的推廣,塑造園區獨特的品牌形象,提高園區在行業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4)吸引優質資源。有效的運營與推廣有助于吸引企業、投資機構等優質資源,為園區發展提供有力支持。(5)促進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運營與推廣可以激發園區內企業和人才的創新活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不斷推陳出新,提升整體發展水平。本章對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運營與推廣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為后續章節的具體方案設計提供了理論依據。在的章節中,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制定切實可行的運營與推廣策略,以推動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持續發展。第2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定位與目標2.1園區定位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應定位于集文化創意產業研發、制作、展示、銷售、培訓、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高端產業聚集區。園區以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為核心,緊密結合地方文化特色與優勢,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行業引領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具體定位如下:(1)產業發展定位:以創意設計、數字內容、文化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為主導產業,形成產業鏈完整、產業關聯度高的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2)空間布局定位:按照功能分區和產業關聯原則,合理規劃園區空間布局,實現產業協同、資源共享、互動發展。(3)服務平臺定位:構建集政策支持、人才培養、技術轉移、市場推廣、金融服務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為入園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2.2發展目標(1)產業規模目標:通過園區建設,到一定時期內,實現文化創意產業產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顯著提高,成為地方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2)企業培育目標: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發展,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3)創新能力目標:推動園區企業加強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提升園區整體創新能力,成為行業創新的重要策源地。(4)品牌建設目標:打造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園區品牌,提升園區在國內外的形象和地位。2.3市場分析(1)市場需求分析: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文化消費需求日益旺盛,為文化創意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2)競爭態勢分析:國內外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競爭激烈,需充分發揮園區特色和優勢,提升園區競爭力。(3)政策環境分析:國家及地方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為園區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4)產業趨勢分析:科技發展和產業融合,文化創意產業正朝著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等方向發展,為園區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第3章園區空間規劃與設計3.1功能區域劃分為實現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高效運營,本章節對園區進行科學合理的功能區域劃分。功能區域劃分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滿足文化創意產業的需求,為入駐企業提供優質的發展空間;二是實現產業集聚,發揮產業鏈優勢;三是注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3.1.1核心功能區核心功能區主要包括創意研發區、企業孵化區、成果展示區和商務洽談區。創意研發區提供研發、設計、試驗等場所,為企業創新提供支持;企業孵化區為初創企業提供政策、資金、技術等多方面扶持;成果展示區用于展示企業成果,促進技術交流;商務洽談區為企業提供會議、洽談、交流等商務活動空間。3.1.2輔助功能區輔助功能區包括公共服務區、休閑娛樂區、餐飲住宿區和停車區。公共服務區提供一站式服務,方便企業辦理各類業務;休閑娛樂區為園區員工提供休閑、健身、文化交流等場所;餐飲住宿區滿足園區內企業及來訪客戶的餐飲、住宿需求;停車區保證園區內外交通秩序井然。3.2環境景觀設計環境景觀設計是提升園區品質、營造良好氛圍的重要手段。本章節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環境景觀設計:3.2.1綠色生態遵循生態、環保、可持續原則,充分利用園區內自然景觀,打造綠色生態園區。綠化配置以本土植物為主,注重物種多樣性,營造層次豐富的植物景觀。3.2.2水體景觀合理利用園區內水體資源,設計親水平臺、景觀橋等元素,打造具有特色的水體景觀。同時注重水體生態保護,保證水質清澈、生態平衡。3.2.3公共藝術在園區內設置公共藝術作品,如雕塑、壁畫等,提升園區文化氛圍。公共藝術作品應與園區產業特點相結合,體現文化創意產業特色。3.3配套設施布局為滿足園區內企業及員工的生活、工作需求,本章節對配套設施進行合理布局。3.3.1交通組織優化園區內外交通組織,保證交通便捷、安全。內部道路分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步行道,滿足不同出行需求。3.3.2服務設施合理配置服務設施,包括便利店、藥店、銀行、郵政等,滿足園區內企業及員工的日常需求。3.3.3網絡通信建設高速、穩定的網絡通信系統,滿足園區內企業對信息傳輸、數據處理等方面的需求。3.3.4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安全保障體系,包括消防、監控、報警等設施,保證園區安全穩定運營。3.3.5環保設施配置完善的環保設施,如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保證園區內環境質量優良。第4章運營管理體系構建4.1運營管理模式本章節主要探討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運營管理模式。在遵循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的基礎上,結合園區特色和市場需求,構建一套科學合理、高效運營的管理模式。4.1.1創新驅動模式園區運營應以創新為核心,鼓勵創新創業,搭建創新平臺,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4.1.2資源整合模式充分整合園區內外部資源,包括政策、資金、人才、技術等,實現優勢互補,提高園區整體競爭力。4.1.3服務導向模式以園區企業和人才需求為導向,提供全方位、專業化的服務,助力企業成長,提升園區品質。4.1.4協同發展模式加強與地方行業組織、高校院所等合作,推動園區與周邊區域協同發展,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4.2組織架構與職責為保障園區運營管理體系的高效運行,構建以下組織架構,明確各部門職責。4.2.1管理層負責園區的戰略規劃、決策指導、對外合作等事務。4.2.2運營管理部門(1)負責園區日常運營管理,保證園區安全、環保、設施設備正常運行;(2)制定并實施園區運營策略,提高園區運營效益;(3)組織策劃園區活動,提升園區品牌形象。4.2.3企業服務部門(1)為園區企業提供政策咨詢、項目申報、融資對接等服務;(2)搭建園區企業交流平臺,促進企業合作;(3)跟蹤企業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4.2.4人力資源部門(1)負責園區人才招聘、培訓、評價等工作;(2)搭建人才交流平臺,促進人才成長;(3)制定并實施人才激勵機制,留住人才。4.2.5財務部門(1)負責園區財務預算、核算、審計等工作;(2)制定并實施園區財務管理制度,保證資金安全;(3)為園區企業提供財務咨詢和融資服務。4.3運營管理制度為規范園區運營管理,制定以下管理制度。4.3.1基礎設施管理制度保證園區基礎設施正常運行,包括供電、供水、供暖、通信等設施。4.3.2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加強園區安全生產管理,包括消防安全、環境保護、職業健康等方面。4.3.3人力資源管理制庋規范園區人才招聘、培訓、評價、激勵等環節,提升人才素質。4.3.4財務管理制度加強園區財務管理,保證資金安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4.3.5企業服務管理制度優化園區企業服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助力企業發展。4.3.6活動策劃與管理制度規范園區活動策劃、組織、實施、評估等環節,提升園區品牌影響力。通過以上運營管理體系構建,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第5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品牌建設5.1品牌定位與核心價值品牌定位是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品牌建設的首要任務,它關系到園區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和發展方向。本節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園區的品牌定位及核心價值進行闡述。5.1.1品牌定位(1)市場定位:面向國內及國際市場,吸引優秀文化創意企業和人才,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2)行業定位:聚焦創意設計、影視動漫、文化藝術、數字科技等領域,形成產業特色鮮明、產業鏈完整的園區。(3)功能定位:集創意研發、產業孵化、展示交易、文化交流、生活配套等多功能于一體,為入駐企業和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務。5.1.2核心價值(1)創新:鼓勵創新思維,激發創新活力,為企業和人才提供良好的創新環境。(2)協同:推動產業協同發展,搭建資源共享平臺,實現園區企業共贏。(3)綠色:倡導綠色低碳發展,構建生態友好型園區,提升園區品質。(4)人文:弘揚人文精神,舉辦各類文化活動,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5.2品牌形象設計品牌形象設計是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品牌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園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以下將從視覺識別系統、環境景觀設計和網絡形象三個方面展開論述。5.2.1視覺識別系統(1)標志設計:結合園區特色,設計簡潔、大氣、富有創意的標志,體現園區核心價值觀。(2)標準字、標準色:選用具有辨識度的字體和色彩,形成統一、協調的視覺識別體系。(3)應用系統:包括名片、辦公用品、導視系統等,保證品牌形象在不同場合的統一傳播。5.2.2環境景觀設計(1)公共空間:注重公共空間的創意設計,體現園區特色,提升園區整體品質。(2)建筑外觀:建筑外觀應具有藝術性和創意性,成為園區的一大亮點。(3)景觀綠化:打造生態、環保、美觀的景觀綠化,提升園區環境品質。5.2.3網絡形象(1)官方網站:設計富有創意、功能完善的官方網站,展示園區風采,提供在線服務。(2)社交媒體:利用微博、公眾號等社交媒體平臺,加強與公眾的互動與溝通。(3)網絡推廣:通過搜索引擎優化、在線廣告投放等方式,提升園區網絡知名度。5.3品牌傳播策略有效的品牌傳播有助于提升園區的市場競爭力。本節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園區的品牌傳播策略。5.3.1媒體傳播(1)新聞媒體:與各類新聞媒體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定期發布園區動態和重大活動。(2)專業媒體:加強在專業領域的宣傳力度,提高園區在行業內的知名度。(3)自媒體:充分利用園區自媒體平臺,發布有價值的信息,吸引關注。5.3.2線下活動(1)品牌活動:定期舉辦具有園區特色的品牌活動,提升園區影響力。(2)展覽展示:組織園區企業參加各類展覽展示活動,擴大園區知名度。(3)論壇講座:邀請行業專家、學者舉辦論壇講座,分享前沿觀點,促進交流。5.3.3合作交流(1)產業聯盟:加強與同行業企業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動產業發展。(2)國際合作:拓展國際市場,引進國際先進理念和技術,提升園區國際競爭力。(3)校企合作: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促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第6章產業集聚與發展策略6.1產業鏈構建6.1.1產業鏈整合為實現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高效運營與可持續發展,首先應對產業鏈進行系統構建。通過梳理園區內外的資源,實現上下游產業的緊密銜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具體措施包括:(1)優化產業布局,引導企業按照產業鏈上下游關系進行合理布局,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產業協同效應。(2)加強產業政策引導,鼓勵企業圍繞產業鏈核心環節開展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和品牌建設。(3)搭建產業合作平臺,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資源共享和業務合作。6.1.2產業鏈延伸在產業鏈構建的基礎上,積極拓展產業鏈的上下游環節,實現產業鏈的延伸,提高園區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1)向上游拓展,關注原創設計、人才培養等領域,為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2)向下游拓展,加強與文化、旅游、教育等產業的融合,拓寬市場渠道,提高產品附加值。6.2企業孵化與培育6.2.1企業孵化為促進園區內企業快速成長,應建立完善的企業孵化體系,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1)提供創業指導,邀請行業專家、成功企業家等擔任導師,為創業團隊提供項目咨詢、市場分析等服務。(2)設立孵化基金,支持初創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市場拓展等業務。(3)搭建技術平臺,為企業提供技術研發、檢驗檢測、技術轉移等服務。6.2.2企業培育針對園區內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制定差異化培育政策,助力企業快速發展。(1)對初創企業,重點支持其技術創新、市場拓展、團隊建設等方面。(2)對成長型企業,關注其品牌建設、產業鏈拓展、資本運作等方面。(3)對成熟企業,協助其開展國際化合作、產業整合、上市融資等業務。6.3產業協同發展6.3.1跨界融合推動園區內企業與其他產業領域的合作,實現產業協同發展。(1)加強與文化、旅游、教育等產業的融合,開發跨界產品,拓寬市場渠道。(2)促進與科技、金融等產業的互動,為企業提供技術創新、融資支持等服務。6.3.2區域合作積極拓展區域合作,加強與國內外優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交流與合作。(1)共享產業資源,開展項目合作、技術交流等活動。(2)借鑒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發展模式,提升園區運營水平。(3)積極參與國際產業合作,提升園區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第7章文化創意活動策劃與組織7.1活動類型與主題為了提升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我們將策劃和組織一系列具有創意、特色和互動性的活動。以下為主要活動類型與主題:7.1.1藝術展覽活動主題:國內外知名藝術家作品展覽、青年藝術家扶持計劃、園區企業優秀作品展示等。7.1.2文化交流活動主題:國內外文化交流、園區企業間交流合作、行業高峰論壇等。7.1.3創意市集活動主題:手作藝術品展銷、原創設計品牌推廣、特色美食體驗等。7.1.4節慶活動主題:傳統節日慶典、特色主題派對、園區周年慶等。7.1.5公益活動主題:關愛弱勢群體、環保行動、藝術教育普及等。7.2活動策劃與實施7.2.1活動策劃(1)明確活動目標:提升園區知名度、吸引游客、促進企業交流合作等。(2)確定活動時間、地點、規模和預算。(3)設計活動內容:結合活動主題,制定詳細的活動流程、互動環節和特色展示。(4)邀請嘉賓:根據活動性質,邀請相關領域知名人士、藝術家、企業家等。(5)宣傳推廣:制定宣傳方案,利用線上線下渠道進行廣泛宣傳。7.2.2活動實施(1)成立活動籌備組,明確各成員職責,保證活動順利進行。(2)落實活動場地、設備、物料等準備工作。(3)邀請嘉賓,確認參與活動的人員名單。(4)開展活動宣傳,包括制作海報、宣傳冊、新聞稿等。(5)活動現場布置,保證活動氛圍符合主題。(6)活動當天,嚴格按照策劃方案執行,保證活動順利進行。(7)活動結束后,整理活動現場,做好善后工作。7.3活動效果評估與優化7.3.1活動效果評估(1)活動參與人數:以實際參與活動的人數評估活動吸引力。(2)活動影響力:通過新聞報道、社交媒體傳播等評估活動影響力。(3)活動滿意度:調查參與者的滿意度,了解活動效果。(4)活動成果:評估活動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如促進企業合作、提升園區知名度等。7.3.2活動優化(1)根據活動效果評估,總結經驗教訓,為下次活動提供參考。(2)針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制定改進措施,提高活動質量。(3)加強與園區企業、合作伙伴的溝通,了解需求,不斷提升活動策劃與組織水平。(4)關注行業動態,借鑒優秀活動案例,豐富活動類型和主題。第8章營銷與推廣策略8.1線上營銷渠道8.1.1網絡平臺推廣通過搭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官方網站、公眾號、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發布園區動態、活動信息、企業風采等內容,提高園區知名度。8.1.2網絡廣告投放利用搜索引擎、社交媒體、行業網站等渠道,投放精準廣告,吸引潛在客戶。8.1.3網絡互動營銷開展線上活動,如線上講座、直播、話題討論等,增強園區與公眾的互動,提高用戶粘性。8.1.4網絡口碑營銷積極引導和培養園區內企業及來訪游客在各大網絡平臺上的正面口碑,提升園區形象。8.2線下營銷渠道8.2.1宣傳物料設計制作園區宣傳冊、海報、易拉寶等宣傳物料,放置于園區周邊及各大合作機構。8.2.2媒體合作與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建立合作關系,發布園區新聞和活動信息。8.2.3活動策劃與執行舉辦各類線下活動,如開幕式、展覽、論壇、沙龍等,吸引社會各界人士參與。8.2.4社區推廣深入周邊社區,開展文化創意活動,提高園區在居民中的知名度。8.3跨界合作與推廣8.3.1行業合作與相關行業協會、組織建立合作關系,共同舉辦活動,實現資源共享。8.3.2校企合作與高校、研究機構開展合作,舉辦產學研活動,推動產業發展。8.3.3文化交流積極參與國內外文化交流活動,擴大園區影響力。8.3.4商業合作與品牌企業、商家開展合作,舉辦聯合推廣活動,提高園區品牌價值。第9章人才引進與培養9.1人才需求分析9.1.1產業定位與人才需求圍繞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產業定位,分析各類人才的需求情況。結合園區發展目標,對創意設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