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暴雨天氣應急預案_第1頁
工廠暴雨天氣應急預案_第2頁
工廠暴雨天氣應急預案_第3頁
工廠暴雨天氣應急預案_第4頁
工廠暴雨天氣應急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廠暴雨天氣應急預案TOC\o"1-2"\h\u22730第1章總則 4246751.1編制依據 436471.2適用范圍 4241681.3應急預案目標 410659第2章管理機構與職責 4312282.1管理機構設置 48372.2管理人員職責 518212.3基層班組職責 512393第3章風險評估與預警 667143.1風險識別與評估 6243413.1.1自然災害風險 6121083.1.2災難風險 6126103.2預警信息發布 699183.2.1預警級別 668133.2.2預警內容 6119593.2.3預警發布渠道 674803.3預警信息接收與處理 790813.3.1預警接收 7258203.3.2預警處理 72034第4章應急響應級別與程序 7322234.1應急響應級別劃分 7327014.1.1一級響應(紅色預警):當氣象部門發布紅色暴雨預警信號時,預計暴雨將對工廠生產、員工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影響,需啟動一級應急響應。 729804.1.2二級響應(橙色預警):當氣象部門發布橙色暴雨預警信號時,預計暴雨將對工廠生產、員工生命財產安全造成較大影響,需啟動二級應急響應。 7158964.1.3三級響應(黃色預警):當氣象部門發布黃色暴雨預警信號時,預計暴雨可能對工廠生產、員工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一定影響,需啟動三級應急響應。 7174634.1.4四級響應(藍色預警):當氣象部門發布藍色暴雨預警信號時,預計暴雨對工廠生產、員工生命財產安全影響較小,但仍需啟動四級應急響應,做好防范工作。 7147464.2應急響應程序啟動 7249904.2.1預警信息接收:安全管理部門應密切關注氣象部門發布的暴雨預警信息,及時接收并傳達至相關部門和人員。 7129884.2.2應急響應級別確定:根據氣象部門發布的暴雨預警信號,對照應急響應級別劃分,確定相應的應急響應級別。 7324674.2.3啟動應急響應:安全管理部門根據確定的應急響應級別,立即啟動相應的應急響應程序,通知相關部門和人員按照職責分工開展應急響應工作。 8193034.2.4信息報告:在啟動應急響應的同時安全管理部門應向上級領導和相關部門報告應急響應啟動情況,保證信息暢通。 8178064.3應急響應措施 882264.3.1一級響應措施: 8151634.3.2二級響應措施: 860474.3.3三級響應措施: 8119924.3.4四級響應措施: 8943第5章人員疏散與安置 857765.1疏散原則與程序 9181595.1.1疏散原則 9254125.1.2疏散程序 932315.2疏散路線與臨時安置點 9167505.2.1疏散路線 9195965.2.2臨時安置點 9148465.3疏散人員清點與統計 9253345.3.1清點原則 9315105.3.2清點與統計程序 91226第6章設施設備防護與搶修 1040656.1設施設備防護措施 10232256.1.1防雨措施 10183816.1.2防洪排澇措施 1086836.1.3設備保護性停機 10207246.2搶險搶修組織與實施 10264616.2.1搶險搶修組織架構 10262396.2.2搶險搶修流程 10233486.2.3搶險搶修安全措施 10151576.3搶險搶修資源配置 10254726.3.1人員配置 11188566.3.2設備和材料配置 1146796.3.3交通和通信保障 1116022第7章物資儲備與供應 112157.1物資儲備種類與數量 1160057.1.1儲備物資種類 11252607.1.2儲備物資數量 1177507.2物資供應與管理 11298007.2.1物資供應 12299907.2.2物資管理 12204017.3物資緊急調配與運輸 12141297.3.1物資緊急調配 12130497.3.2物資運輸 128630第8章通信與信息保障 1211408.1通信保障措施 1240428.1.1建立多元化通信渠道:充分利用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無線電對講、網絡通信等手段,保證至少兩種以上通信方式的有效性。 12209368.1.2通信設備檢查與維護:定期對通信設備進行檢查、保養和維修,保證設備處于良好狀態,提高通信設備在暴雨天氣下的穩定性。 1291508.1.3通信網絡優化:根據工廠布局,優化通信網絡,保證各個部門、車間和關鍵崗位之間的通信暢通無阻。 12231028.1.4通信應急預案:制定通信應急預案,明確通信保障責任人,保證在暴雨天氣下迅速啟動應急預案,保障通信暢通。 1253848.1.5通信設備備用電源:為關鍵通信設備配備備用電源,保證在停電情況下通信設備正常運行。 12244448.2信息收集與報送 1337358.2.1建立信息收集網絡:設立專門的信息收集崗位,負責收集氣象預警、暴雨實況、工廠內部受災情況等信息。 1364188.2.2信息收集渠道:通過氣象部門、新聞媒體、網絡平臺等多種渠道收集相關信息。 13104148.2.3信息報送流程:明確信息報送責任人,制定信息報送流程,保證信息及時、準確、全面地報送至相關部門。 13187808.2.4信息報送要求:遵循及時、準確、簡明扼要的原則,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篩選、整理,保證報送的信息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1388948.3信息發布與溝通 1398628.3.1信息發布渠道:通過公告欄、郵件、短信、群等多種方式發布相關信息。 13258088.3.2信息發布內容:包括氣象預警、暴雨實況、應對措施、工廠內部受災情況等,保證員工了解當前形勢和應對要求。 1383838.3.3定期召開會議:組織相關部門召開會議,溝通交流暴雨天氣應對情況,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 13198378.3.4加強與外部單位溝通:主動與氣象部門、部門、相鄰企業等外部單位保持密切聯系,及時了解外部信息,提高應對暴雨天氣的協同能力。 1358428.3.5建立緊急聯絡機制:與相關部門和人員建立緊急聯絡機制,保證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取得聯系,協調應對措施。 1314483第9章應急培訓與演練 13216999.1應急培訓 13194009.1.1培訓目的 13215439.1.2培訓內容 13169489.1.3培訓對象 14133789.1.4培訓方式 14297989.1.5培訓時間 14205469.2應急演練組織與實施 1426369.2.1演練目的 14194589.2.2演練內容 14279859.2.3演練組織 14297609.2.4演練實施 1411069.3演練總結與改進 15299969.3.1演練總結 15205749.3.2改進措施 15170769.3.3演練資料歸檔 1530817第10章法律責任與監督 151024010.1法律法規遵守 1580010.2應急預案修訂與備案 152456710.2.1工廠應定期對暴雨天氣應急預案進行審查和修訂,以適應法律法規的變化、工廠生產規模及環境的調整等因素。 151490710.2.2修訂后的應急預案需報送給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備案,并按照要求進行公示。 152631010.2.3工廠應保證應急預案的修訂記錄完整,以便在發生暴雨天氣等突發事件時,能迅速啟動相應的預案。 151793010.3應急管理監督與考核 152988710.3.1工廠應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系,明確各級管理人員和員工的職責,加強對應急預案執行情況的監督。 152087910.3.2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定期對工廠的暴雨天氣應急預案實施情況進行檢查,保證應急措施得到有效執行。 152176810.3.3工廠應制定應急預案考核制度,對在暴雨天氣等突發事件中表現突出的個人和團隊給予表彰和獎勵,對未履行職責或違反應急預案規定的個人和團隊進行追責。 161608510.3.4工廠應通過應急管理監督與考核,不斷提高應對暴雨天氣等突發事件的能力,保證生產安全和員工生命財產安全。 16第1章總則1.1編制依據本應急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企業事業單位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規定》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結合工廠實際情況,并參照相關部門的指導意見和標準,保證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1.2適用范圍本應急預案適用于工廠所在地區出現暴雨天氣時,可能導致工廠生產安全、人員安全、財產安全等方面受到威脅的情況。應急預案涉及各部門、各崗位在暴雨天氣下的應急響應行動、協調配合及資源保障。1.3應急預案目標保證在暴雨天氣發生時,迅速、有序、有效地開展應急響應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工廠生產安全和職工生活秩序。具體目標如下:(1)保證人員安全,避免因暴雨天氣導致的人員傷亡;(2)保障工廠生產設施、設備完好,減少因暴雨天氣造成的生產損失;(3)保證工廠財產安全,防止因暴雨天氣引發火災、爆炸等;(4)加強各部門間的溝通與協作,提高整體應急響應能力。第2章管理機構與職責2.1管理機構設置為有效應對工廠暴雨天氣,保證生產安全及人員生命財產安全,設立以下管理機構:(1)成立暴雨天氣應急指揮部,作為應急響應工作的領導機構,負責組織、指揮、協調和監督暴雨天氣的應急工作。(2)設立應急辦公室,作為指揮部的日常辦事機構,負責暴雨天氣應急預案的制定、修訂、培訓和演練等工作。(3)成立現場應急小組,負責現場暴雨天氣的應急處置工作。2.2管理人員職責管理人員應按照以下職責分工,履行各自職責:(1)應急指揮部職責:a.制定和修訂暴雨天氣應急預案;b.組織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c.指揮、協調和監督應急響應工作;d.對外協調相關部門,爭取支持和協助。(2)應急辦公室職責:a.負責暴雨天氣預警信息的收集、發布和傳達;b.制定和實施應急響應措施;c.配合指揮部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d.定期檢查和更新應急物資、設備。(3)現場應急小組職責:a.負責現場暴雨天氣的應急處置工作;b.及時報告現場情況,提出應急措施建議;c.組織現場人員有序撤離;d.配合相關部門進行現場救援和搶修。2.3基層班組職責基層班組在暴雨天氣應急工作中的職責如下:(1)認真執行應急指揮部和應急辦公室的指令,做好應急準備工作;(2)負責本班組人員的安全教育和應急培訓;(3)發覺暴雨天氣險情,立即報告并采取緊急措施;(4)按照應急預案,組織本班組人員進行應急響應和處置;(5)保證本班組人員掌握緊急撤離路線和程序。第3章風險評估與預警3.1風險識別與評估3.1.1自然災害風險(1)暴雨風險:分析歷年暴雨天氣資料,識別工廠所在地區可能發生的暴雨強度、頻率及持續時間,評估暴雨引發的內澇、山洪、泥石流等災害風險。(2)雷電風險:根據歷史雷電活動數據,評估工廠區域內雷電災害風險,識別易受雷擊的設備和建筑物。(3)大風風險:分析工廠所在地區歷史大風天氣資料,評估大風可能導致的生產設備損壞、建筑物倒塌等風險。3.1.2災難風險(1)火災風險:評估工廠生產過程中可能引發的火災風險,識別火災隱患和易燃易爆物品。(2)爆炸風險:分析工廠內可能發生爆炸的設備和環節,評估爆炸風險。(3)中毒風險:評估工廠有毒有害氣體泄漏導致的中毒風險,識別有毒有害氣體來源和泄漏途徑。3.2預警信息發布3.2.1預警級別根據國家氣象局發布的預警標準,將暴雨天氣預警分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四個級別。3.2.2預警內容(1)藍色預警:預計未來24小時內,工廠所在地區將出現暴雨天氣。(2)黃色預警:預計未來24小時內,工廠所在地區將出現大暴雨天氣。(3)橙色預警:預計未來24小時內,工廠所在地區將出現特大暴雨天氣。(4)紅色預警:預計未來24小時內,工廠所在地區將出現極端暴雨天氣。3.2.3預警發布渠道通過以下渠道發布預警信息:(1)短信通知:向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全體員工發送預警短信。(2)企業內部廣播:通過工廠內部廣播系統發布預警信息。(3)企業官方網站和公眾號:發布預警信息及相關防范措施。3.3預警信息接收與處理3.3.1預警接收(1)各部門負責人負責接收預警信息,并及時傳達給本部門員工。(2)員工通過手機短信、企業內部廣播等渠道及時獲取預警信息。3.3.2預警處理(1)接到預警信息后,各部門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做好防范措施。(2)根據預警級別,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如:加強設備檢查、停工停產、組織人員疏散等。(3)各部門負責人應及時向應急指揮部報告本部門預警響應情況,保證信息暢通。第4章應急響應級別與程序4.1應急響應級別劃分根據工廠所在地區氣象部門發布的暴雨預警信號,結合暴雨可能帶來的影響,將應急響應級別劃分為以下四級:4.1.1一級響應(紅色預警):當氣象部門發布紅色暴雨預警信號時,預計暴雨將對工廠生產、員工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影響,需啟動一級應急響應。4.1.2二級響應(橙色預警):當氣象部門發布橙色暴雨預警信號時,預計暴雨將對工廠生產、員工生命財產安全造成較大影響,需啟動二級應急響應。4.1.3三級響應(黃色預警):當氣象部門發布黃色暴雨預警信號時,預計暴雨可能對工廠生產、員工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一定影響,需啟動三級應急響應。4.1.4四級響應(藍色預警):當氣象部門發布藍色暴雨預警信號時,預計暴雨對工廠生產、員工生命財產安全影響較小,但仍需啟動四級應急響應,做好防范工作。4.2應急響應程序啟動4.2.1預警信息接收:安全管理部門應密切關注氣象部門發布的暴雨預警信息,及時接收并傳達至相關部門和人員。4.2.2應急響應級別確定:根據氣象部門發布的暴雨預警信號,對照應急響應級別劃分,確定相應的應急響應級別。4.2.3啟動應急響應:安全管理部門根據確定的應急響應級別,立即啟動相應的應急響應程序,通知相關部門和人員按照職責分工開展應急響應工作。4.2.4信息報告:在啟動應急響應的同時安全管理部門應向上級領導和相關部門報告應急響應啟動情況,保證信息暢通。4.3應急響應措施4.3.1一級響應措施:(1)立即停產,組織員工撤離至安全地帶;(2)對重要設備、物資進行防水、防潮措施;(3)加強排水設施運行,保證排水暢通;(4)對廠區及周圍區域進行巡查,發覺險情及時處理;(5)加強與相關部門的聯系,獲取救援支持。4.3.2二級響應措施:(1)視情況調整生產計劃,減少暴雨影響;(2)對關鍵設備、物資進行防水、防潮措施;(3)加強排水設施運行,保證排水暢通;(4)對廠區及周圍區域進行巡查,發覺險情及時處理;(5)做好員工安全防范宣傳教育。4.3.3三級響應措施:(1)關注天氣變化,做好防范措施;(2)對易受暴雨影響的設備、物資進行防護;(3)加強排水設施檢查,保證正常使用;(4)對廠區及周圍區域進行巡查,發覺問題及時整改;(5)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加強安全培訓。4.3.4四級響應措施:(1)關注氣象預警信息,做好預防工作;(2)對廠區排水設施進行檢查,保證排水暢通;(3)加強員工安全意識教育,提高應對突發天氣能力;(4)保持與相關部門的聯系,了解氣象信息。第5章人員疏散與安置5.1疏散原則與程序5.1.1疏散原則(1)安全第一:保證員工生命安全為首要任務。(2)迅速有序:迅速啟動疏散程序,保證員工有序、高效疏散。(3)全面覆蓋:保證所有在廠員工均能及時得到疏散信息。(4)分工負責:明確各級負責人和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保證疏散工作順利進行。5.1.2疏散程序(1)發布預警:接到暴雨天氣預警后,立即向全廠發布疏散預警。(2)啟動疏散:根據實際情況,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員工按照預定路線疏散。(3)清點人數:各部門負責人及時清點本部門員工,保證無人遺留。(4)信息反饋:各部門將疏散情況及時報告給應急指揮部。(5)緊急救援:對受傷或被困員工進行緊急救援。5.2疏散路線與臨時安置點5.2.1疏散路線(1)合理規劃:根據工廠地形、建筑布局等因素,合理規劃疏散路線。(2)明確標識:在疏散路線上設置明顯標識,便于員工識別。(3)保持暢通:保證疏散路線無障礙物,保障疏散通道暢通。5.2.2臨時安置點(1)選址原則:選擇安全、干燥、交通便利的地點作為臨時安置點。(2)設施配置:臨時安置點應配備必要的食物、飲水、藥品等生活物資。(3)衛生保障:加強臨時安置點的衛生管理,預防疾病傳播。5.3疏散人員清點與統計5.3.1清點原則(1)逐級負責:各級負責人對本級員工進行清點,保證無人遺漏。(2)實名統計:各部門負責人對疏散人員進行實名制統計,及時上報。5.3.2清點與統計程序(1)部門清點:各部門負責人在本部門內進行初步清點,統計疏散人數。(2)匯總上報:各部門將清點結果報告給應急指揮部。(3)復查核實:應急指揮部對清點結果進行復查,保證準確無誤。(4)信息公示:將清點與統計結果進行公示,便于員工了解情況。第6章設施設備防護與搶修6.1設施設備防護措施6.1.1防雨措施(1)對廠區內重要設施設備采取覆蓋防水布、搭建臨時防水棚等防雨措施,保證設備在暴雨期間不受損害。(2)對室外電氣設備進行絕緣處理,提高其防水功能,防止因雨水浸泡導致設備故障。6.1.2防洪排澇措施(1)檢查和清理排水系統,保證排水暢通,防止內澇。(2)在低洼地帶設置臨時防洪堤,防止洪水侵入廠區。6.1.3設備保護性停機(1)對可能受到暴雨影響的設備,及時采取保護性停機措施,避免設備在暴雨天氣中運行受損。6.2搶險搶修組織與實施6.2.1搶險搶修組織架構(1)成立搶險搶修指揮部,統一領導、協調、指揮搶險搶修工作。(2)設立搶險搶修小組,明確各小組職責,保證搶險搶修工作的高效開展。6.2.2搶險搶修流程(1)發生設施設備受損情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開展搶險搶修工作。(2)對受損設備進行現場評估,制定搶修方案,并及時上報指揮部。(3)按照搶修方案組織人員、設備、材料進行搶修,保證設備盡快恢復正常運行。6.2.3搶險搶修安全措施(1)搶險搶修作業前,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保證作業安全。(2)嚴格遵守作業規程,落實安全防護措施,防止發生次生災害。6.3搶險搶修資源配置6.3.1人員配置(1)保證搶險搶修隊伍充足,具備專業技能和經驗。(2)對搶險搶修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6.3.2設備和材料配置(1)準備必要的搶修設備、工具和材料,保證搶險搶修工作的順利開展。(2)定期檢查和維護搶修設備,保證設備功能良好。6.3.3交通和通信保障(1)保障搶險搶修期間的交通暢通,保證人員和物資及時到達現場。(2)建立有效的通信系統,保證搶險搶修信息及時傳遞。第7章物資儲備與供應7.1物資儲備種類與數量7.1.1儲備物資種類根據工廠實際情況及暴雨天氣可能帶來的影響,確定以下物資儲備種類:(1)救援設備:救生衣、救生圈、救援繩索、破拆工具等;(2)排水設備:抽水泵、排水管、水帶、雨衣、雨靴等;(3)照明設備:手電筒、應急燈、發電機、電纜等;(4)通信設備:對講機、手機、衛星電話、充電器等;(5)生活物資:食品、飲用水、毛毯、帳篷、藥品等;(6)其他:沙袋、擋板、警示標志、消毒劑等。7.1.2儲備物資數量根據工廠員工數量、生產規模及可能受災程度,合理確定各類物資儲備數量。具體數量參照以下標準:(1)救援設備:至少能滿足全體員工的需求;(2)排水設備:能滿足工廠排水需求,保證生產不受影響;(3)照明設備:至少能滿足應急照明需求;(4)通信設備:保證關鍵崗位的通信需求;(5)生活物資:儲備全體員工3天以上的生活需求;(6)其他:根據實際情況儲備。7.2物資供應與管理7.2.1物資供應(1)建立物資供應商名錄,保證供應商資質和能力;(2)與供應商簽訂長期合作協議,保障物資供應及時、充足;(3)定期對供應商進行評估,保證物資質量。7.2.2物資管理(1)設立專門物資管理部門,負責物資的采購、儲存、分發和回收工作;(2)建立健全物資管理制度,規范物資使用、保管、維修和更新;(3)定期對儲備物資進行檢查、維護,保證物資處于良好狀態。7.3物資緊急調配與運輸7.3.1物資緊急調配(1)制定物資緊急調配預案,明確調配流程和責任人;(2)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物資儲備和供應策略,保證關鍵物資的充足;(3)建立緊急調配協調機制,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與協作。7.3.2物資運輸(1)選擇合適的運輸方式和路線,保證物資在規定時間內送達;(2)制定運輸應急預案,應對運輸途中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3)加強運輸安全管理,保證物資安全、完整。第8章通信與信息保障8.1通信保障措施為保證工廠在暴雨天氣下通信暢通,采取以下措施:8.1.1建立多元化通信渠道:充分利用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無線電對講、網絡通信等手段,保證至少兩種以上通信方式的有效性。8.1.2通信設備檢查與維護:定期對通信設備進行檢查、保養和維修,保證設備處于良好狀態,提高通信設備在暴雨天氣下的穩定性。8.1.3通信網絡優化:根據工廠布局,優化通信網絡,保證各個部門、車間和關鍵崗位之間的通信暢通無阻。8.1.4通信應急預案:制定通信應急預案,明確通信保障責任人,保證在暴雨天氣下迅速啟動應急預案,保障通信暢通。8.1.5通信設備備用電源:為關鍵通信設備配備備用電源,保證在停電情況下通信設備正常運行。8.2信息收集與報送為及時掌握暴雨天氣情況,保證信息準確、及時報送,采取以下措施:8.2.1建立信息收集網絡:設立專門的信息收集崗位,負責收集氣象預警、暴雨實況、工廠內部受災情況等信息。8.2.2信息收集渠道:通過氣象部門、新聞媒體、網絡平臺等多種渠道收集相關信息。8.2.3信息報送流程:明確信息報送責任人,制定信息報送流程,保證信息及時、準確、全面地報送至相關部門。8.2.4信息報送要求:遵循及時、準確、簡明扼要的原則,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篩選、整理,保證報送的信息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8.3信息發布與溝通為加強工廠內部及與外部單位的信息發布與溝通,采取以下措施:8.3.1信息發布渠道:通過公告欄、郵件、短信、群等多種方式發布相關信息。8.3.2信息發布內容:包括氣象預警、暴雨實況、應對措施、工廠內部受災情況等,保證員工了解當前形勢和應對要求。8.3.3定期召開會議:組織相關部門召開會議,溝通交流暴雨天氣應對情況,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8.3.4加強與外部單位溝通:主動與氣象部門、部門、相鄰企業等外部單位保持密切聯系,及時了解外部信息,提高應對暴雨天氣的協同能力。8.3.5建立緊急聯絡機制:與相關部門和人員建立緊急聯絡機制,保證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取得聯系,協調應對措施。第9章應急培訓與演練9.1應急培訓9.1.1培訓目的應急培訓旨在提高全體員工應對工廠暴雨天氣的應急處理能力,保證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有序、有效地開展救援和自救工作。9.1.2培訓內容(1)暴雨天氣的預警信號識別與理解;(2)應急逃生路線、疏散點及應急避難場所;(3)各類應急設備、設施的操作使用;(4)自救與互救技能;(5)應急預案的理解與執行。9.1.3培訓對象全體員工。9.1.4培訓方式采用理論培訓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包括:(1)組織專題講座、培訓班;(2)利用網絡、宣傳欄等形式進行宣傳教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