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廠建筑物地震應急預案TOC\o"1-2"\h\u22681第1章管理體系與組織架構 4272891.1應急預案管理 4305961.1.1預案編制 4236661.1.2預案審批 4197801.1.3預案發布 450951.1.4預案實施 4196871.1.5預案演練 5129621.1.6預案修訂 5268631.2組織架構設置 56311.2.1應急指揮部 5265601.2.2部門職責 5114471.2.3崗位職責 582071.2.4應急隊伍 5238681.3崗位職責分配 516111.3.1企業負責人 5140321.3.2安全管理部門 5311941.3.3生產管理部門 5276141.3.4保衛部門 5311271.3.5通訊部門 596121.3.6后勤保障部門 6248301.3.7員工 629863第2章地震風險評估 671332.1風險識別 689812.1.1建筑物結構風險 6277942.1.2設備與設施風險 6127042.1.3人員安全風險 62742.1.4物資與庫存風險 6279972.2風險評估 6136452.2.1地震可能性分析 684392.2.2建筑物抗震能力評估 755602.2.3應急能力評估 7188552.3風險控制措施 728062.3.1建筑物結構風險控制 7134762.3.2設備與設施風險控制 781852.3.3人員安全風險控制 7208102.3.4物資與庫存風險控制 77707第3章應急預警與監測 795483.1預警信息發布 7222623.1.1預警信息來源 8316653.1.2預警信息發布流程 8291903.2預警接收與傳遞 8277503.2.1建立預警接收網絡 811173.2.2預警信息傳遞流程 824713.3地震監測與信息反饋 9109893.3.1地震監測 9106523.3.2信息反饋 925657第4章應急響應啟動 9137774.1應急響應級別 931774.1.1Ⅰ級(特別重大地震):震級≥7.0級,或造成嚴重影響和損失的其他地震。 9305804.1.2Ⅱ級(重大地震):6.0級≤震級<7.0級,或造成重大影響和損失的其他地震。 9140954.1.3Ⅲ級(較大地震):5.0級≤震級<6.0級,或造成較大影響和損失的其他地震。 9200924.1.4Ⅳ級(一般地震):4.0級≤震級<5.0級,或造成一定影響和損失的其他地震。 9154014.2啟動條件與程序 9294874.2.1啟動條件: 9148864.2.2啟動程序: 1073224.3應急資源調配 1074004.3.1人力資源: 10317304.3.2物資資源: 10312704.3.3財力資源: 10153664.3.4其他資源: 1021916第5章人員疏散與安置 10279395.1疏散原則與路線 10132855.1.1疏散原則 10187045.1.2疏散路線 11227695.2疏散組織與實施 11225505.2.1疏散組織 11142055.2.2疏散實施 1118455.3疏散后的安置與保障 112455.3.1安置 112335.3.2保障 11418第6章設備設施防護與修復 12259026.1設備設施檢查 1248856.1.1對重要設備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包括但不限于生產設備、電力設施、供水排水系統、通風系統、消防設施等。 1288766.1.2保證檢查人員具備相應資質,按照檢查流程和標準進行操作。 12325626.1.3記錄設備設施的受損情況,評估設備設施的運行風險,并及時向上級報告。 125576.1.4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設備設施進行隔離、標識,并制定相應的防護措施。 12164566.2防護措施實施 12160696.2.1針對不同設備設施的受損程度,制定相應的防護措施,保證設備設施在地震期間及震后安全運行。 12120466.2.2對重要設備設施進行加固,如采用減震支座、增設防震支架等方法。 1262436.2.3對易受損設備進行轉移或采取其他保護措施,降低地震對設備的影響。 12300906.2.4加強設備設施的日常維護,保證設備設施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提高抗震能力。 12316356.3修復與重建 1256736.3.1對受損設備設施進行修復,保證生產生活秩序盡快恢復正常。 12288696.3.2遵循相關標準和規范,對設備設施進行重建,提高抗震功能。 1242366.3.3對修復和重建過程進行嚴格監管,保證施工質量。 12220986.3.4結合地震災害教訓,優化設備設施布局,提升工廠整體抗災能力。 1214814第7章物資儲備與供應 12174247.1物資儲備策略 12196267.1.1儲備物資種類 13113277.1.2儲備數量 1352557.1.3儲備地點 13115307.2物資采購與保管 13317737.2.1物資采購 13243167.2.2物資保管 13144117.3緊急供應與調配 1341077.3.1啟動應急預案 13249467.3.2物資調配 1461977.3.3物資運輸 1451757.3.4現場分發 147101第8章通信與信息管理 14156748.1通信系統保障 14288048.1.1通信系統構成 1439848.1.2通信設備配置 14182088.1.3通信線路保障 14256048.2信息收集與處理 14321468.2.1信息收集 14285208.2.2信息處理 14288818.3信息發布與報送 15288088.3.1信息發布 1529448.3.2信息報送 15149608.3.3信息保密與輿情引導 15907第9章應急培訓與演練 15261499.1應急培訓 1514139.1.1培訓目的 1538539.1.2培訓內容 15173909.1.3培訓對象 15224149.1.4培訓方式 16209529.2演練計劃與組織 1681109.2.1演練計劃 16111359.2.2演練組織 16260489.3演練總結與改進 1694249.3.1演練總結 16187809.3.2演練改進 1629937第10章應急預案的修訂與持續改進 161106310.1修訂周期與條件 16391310.1.1應急預案的修訂周期不超過三年,保證預案內容的時效性和適應性。 163086710.1.2在以下情況下,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 161577910.2修訂程序與要求 172646510.2.1修訂應急預案時,應成立由相關部門和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修訂小組,明確負責人。 171953110.2.2修訂工作應遵循以下程序: 172056010.2.3修訂要求: 172468110.3持續改進與優化建議 173233910.3.1建立應急預案持續改進機制,定期評估預案的適用性和有效性,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改進措施。 17458210.3.2鼓勵員工參與預案的持續改進,積極采納合理化建議。 171828310.3.3結合國內外地震應急管理經驗,及時更新預案內容,提高預案的先進性。 172804710.3.4加強應急預案的宣傳和培訓,提高全體員工的應急意識和能力。 17837910.3.5建立應急預案實施評估制度,定期開展應急演練,發覺問題及時整改,持續優化預案。 17第1章管理體系與組織架構1.1應急預案管理本節主要闡述工廠建筑物地震應急預案的管理體系,包括預案的編制、審批、發布、實施、演練及修訂等環節。1.1.1預案編制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行業標準,結合本工廠實際情況,編制地震應急預案,保證預案的科學性、實用性和針對性。1.1.2預案審批將編制完成的應急預案提交給相關部門進行審核,保證預案內容符合法律法規及企業內部規定。1.1.3預案發布經審批通過的應急預案,由企業負責人簽發并向全體員工公布,保證員工了解并掌握預案內容。1.1.4預案實施在日常工作中,嚴格按照預案要求進行操作,保證在地震發生時,能夠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工作。1.1.5預案演練定期組織地震應急預案演練,檢驗預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員工應對地震災害的能力。1.1.6預案修訂根據演練情況、法律法規變化及企業實際情況,適時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保證預案的時效性和適應性。1.2組織架構設置本節主要闡述工廠建筑物地震應急組織架構的設置,明確各部門及人員在應急工作中的職責和任務。1.2.1應急指揮部設立應急指揮部,負責組織、協調和指揮地震應急工作。1.2.2部門職責明確各部門在地震應急工作中的職責,包括救援、保障、通訊、疏散等。1.2.3崗位職責明確各崗位在地震應急工作中的具體職責,保證應急工作有序進行。1.2.4應急隊伍建立應急隊伍,負責實施地震救援、疏散、保障等工作。1.3崗位職責分配本節主要對工廠建筑物地震應急預案中各崗位的職責進行詳細分配。1.3.1企業負責人負責組織、指揮和協調地震應急工作,對應急工作的實施效果負責。1.3.2安全管理部門負責應急預案的編制、修訂和演練,組織應急培訓,監督各部門應急工作落實。1.3.3生產管理部門負責組織生產過程中的應急工作,保證生產安全。1.3.4保衛部門負責應急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實施地震救援、疏散和保障任務。1.3.5通訊部門負責應急通信聯絡,保證信息暢通。1.3.6后勤保障部門負責應急物資的儲備和管理,提供后勤保障。1.3.7員工按照預案要求,參與地震應急演練,熟悉應急措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在地震發生時,按照崗位職責和應急指令,迅速采取行動,保證自身和他人的安全。第2章地震風險評估2.1風險識別2.1.1建筑物結構風險建筑物設計是否符合抗震標準;建筑物結構類型及其抗震功能;建筑物施工質量及年限;建筑物關鍵部位和易損構件識別。2.1.2設備與設施風險生產設備、設施的固定與防震措施;生命線系統(如供電、供氣、供水等)的抗震能力;緊急備用設施(如發電機、消防設備等)的可靠性。2.1.3人員安全風險人員密集區域的安全疏散能力;員工對地震應急預案的熟悉程度;應急救援隊伍的組成和培訓情況。2.1.4物資與庫存風險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的存儲安全;關鍵物資和設備的保護措施;庫存物資的抗震功能。2.2風險評估2.2.1地震可能性分析歷史地震活動情況;地震斷裂帶分布;地震危險性預測。2.2.2建筑物抗震能力評估建筑物抗震等級;結構動力特性分析;易損性評估。2.2.3應急能力評估現有應急預案的有效性;應急資源(如救援隊伍、設備、物資等)的充足性;員工應急培訓與演練情況。2.3風險控制措施2.3.1建筑物結構風險控制嚴格按照抗震設防標準進行設計、施工;定期對建筑物進行結構檢測與加固;對關鍵部位和易損構件采取強化措施。2.3.2設備與設施風險控制采用抗震功能好的設備與設施;生命線系統采取雙重保障措施;定期檢查緊急備用設施的運行情況。2.3.3人員安全風險控制建立健全安全疏散制度,提高疏散能力;加強員工地震應急預案培訓;定期組織地震應急演練。2.3.4物資與庫存風險控制合理規劃存儲區域,避免風險集中;對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采取特殊防護措施;建立關鍵物資和設備保護機制。第3章應急預警與監測3.1預警信息發布預警信息發布是地震應急響應的重要環節,旨在及時、準確地向社會公眾和相關單位發布地震預警信息,降低地震災害損失。工廠應遵循以下原則進行預警信息發布:(1)及時性:保證預警信息在地震發生后最短時間內發布;(2)準確性:保證預警信息的準確性,避免誤報和漏報;(3)權威性:預警信息應以部門和專業機構發布為準;(4)廣泛性:預警信息應覆蓋工廠所有相關部門和人員。3.1.1預警信息來源預警信息主要來源于以下渠道:(1)部門:如地震局、應急管理部門等;(2)專業機構:如地震預警中心、地質調查院等;(3)企業內部監測系統:如地震監測臺站、監測預警軟件等。3.1.2預警信息發布流程(1)收集預警信息:關注部門和專業機構發布的地震預警信息;(2)評估預警信息:對收集到的預警信息進行核實、評估;(3)發布預警信息:按照預警級別和影響范圍,向工廠內部相關部門和人員發布預警信息;(4)記錄和歸檔:對預警信息的發布情況進行記錄和歸檔。3.2預警接收與傳遞預警接收與傳遞是保證預警信息迅速、準確地傳達到工廠各部門和員工的關鍵環節。工廠應采取以下措施:3.2.1建立預警接收網絡(1)設立專門的預警接收部門,負責接收和傳遞預警信息;(2)配備預警接收設備,如手機、固定電話、短信平臺等;(3)建立預警信息接收群組,包括工廠領導、各部門負責人及關鍵崗位人員。3.2.2預警信息傳遞流程(1)預警接收部門接到預警信息后,立即啟動傳遞流程;(2)采用多種傳遞方式,如電話、短信、廣播等,保證信息迅速傳達到各部門和員工;(3)各部門負責人確認收到預警信息后,及時向本部門員工進行傳達;(4)關鍵崗位人員收到預警信息后,立即采取相應措施,保證生產安全。3.3地震監測與信息反饋地震監測與信息反饋是掌握地震動態、指導應急響應工作的重要手段。工廠應做好以下工作:3.3.1地震監測(1)建立地震監測臺站,定期進行設備維護和檢測;(2)利用企業內部監測系統,實時監測地震活動,為預警信息發布提供數據支持;(3)與部門和專業機構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提高地震監測能力。3.3.2信息反饋(1)各部門在接到預警信息后,及時反饋本部門應急響應措施;(2)建立信息反饋渠道,如電話、短信、等,保證信息反饋暢通;(3)匯總各部門信息反饋,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調整應急響應措施。第4章應急響應啟動4.1應急響應級別根據地震的震級、影響范圍及可能造成的損失,將應急響應分為四個級別:Ⅰ級(特別重大地震)、Ⅱ級(重大地震)、Ⅲ級(較大地震)和Ⅳ級(一般地震)。各級別應急響應的具體標準如下:4.1.1Ⅰ級(特別重大地震):震級≥7.0級,或造成嚴重影響和損失的其他地震。4.1.2Ⅱ級(重大地震):6.0級≤震級<7.0級,或造成重大影響和損失的其他地震。4.1.3Ⅲ級(較大地震):5.0級≤震級<6.0級,或造成較大影響和損失的其他地震。4.1.4Ⅳ級(一般地震):4.0級≤震級<5.0級,或造成一定影響和損失的其他地震。4.2啟動條件與程序4.2.1啟動條件:(1)當地震發生,達到相應應急響應級別時;(2)接到上級主管部門啟動應急響應的指令;(3)出現可能導致嚴重后果的地震謠傳或其他緊急情況。4.2.2啟動程序:(1)確認地震發生,評估震級及影響范圍;(2)向公司領導報告,并根據領導指示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響應;(3)通知各相關部門和人員按照應急預案開展應急工作;(4)啟動應急指揮部,設立現場指揮部和各專項工作組;(5)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應急響應啟動情況。4.3應急資源調配4.3.1人力資源:(1)成立應急指揮部,負責應急工作的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2)成立現場指揮部,負責現場救援和應急處置工作;(3)成立各專項工作組,負責具體任務的執行;(4)調動公司內部相關人員參與應急工作,保證應急工作的人力需求。4.3.2物資資源:(1)準備必要的救援設備、工具和物資,如:挖掘機、吊車、發電機、通信設備等;(2)儲備足夠的食品、水、藥品等生活必需品;(3)保證應急物資的供應和配送,以滿足應急工作需要。4.3.3財力資源:(1)設立應急資金,保證應急工作的資金需求;(2)合理調配和使用資金,保證資金的有效利用。4.3.4其他資源:(1)與部門、社會組織、志愿者等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應對地震災害;(2)利用外部專家、技術力量,提高應急工作的專業水平。第5章人員疏散與安置5.1疏散原則與路線5.1.1疏散原則(1)安全第一:保證人員生命安全為首要任務;(2)有序疏散:遵循預定疏散計劃,保證疏散過程有序進行;(3)迅速高效:以最快速度完成疏散,減少人員傷亡;(4)分類指導:針對不同人員,提供相應疏散引導。5.1.2疏散路線(1)明確標示:在工廠各區域設置明顯疏散指示標志;(2)合理規劃:根據建筑物結構、人員分布等因素,合理規劃疏散路線;(3)多路徑:保證至少兩條及以上疏散路徑,避免單一路徑擁堵;(4)避開危險區域:疏散路線避免經過易發生次生災害的區域。5.2疏散組織與實施5.2.1疏散組織(1)成立疏散指揮部:負責組織、協調和指揮疏散工作;(2)組建疏散引導隊伍:負責引導、協助和督促人員疏散;(3)明確職責:各級管理人員、疏散引導員和員工明確自身職責;(4)定期培訓:對全體員工進行疏散知識和技能培訓。5.2.2疏散實施(1)預警發布:接到地震預警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2)疏散啟動:按照預定計劃,迅速啟動疏散工作;(3)有序引導:疏散引導員負責維持秩序,保證人員有序疏散;(4)清點人數:確認所有人員疏散完畢,保證無人遺留。5.3疏散后的安置與保障5.3.1安置(1)臨時安置點:提前選定安全、寬敞的臨時安置點;(2)生活物資:準備充足的生活物資,保障人員基本生活;(3)醫療救護:設立臨時醫療救護點,提供緊急醫療服務;(4)心理輔導:為受地震影響的員工提供心理輔導。5.3.2保障(1)安全巡查:加強對臨時安置點的安全巡查,防止次生災害發生;(2)信息發布:及時發布震后相關信息,穩定員工情緒;(3)恢復生產: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快恢復生產;(4)總結經驗:對本次疏散與安置工作進行總結,不斷優化應急預案。第6章設備設施防護與修復6.1設備設施檢查6.1.1對重要設備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包括但不限于生產設備、電力設施、供水排水系統、通風系統、消防設施等。6.1.2保證檢查人員具備相應資質,按照檢查流程和標準進行操作。6.1.3記錄設備設施的受損情況,評估設備設施的運行風險,并及時向上級報告。6.1.4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設備設施進行隔離、標識,并制定相應的防護措施。6.2防護措施實施6.2.1針對不同設備設施的受損程度,制定相應的防護措施,保證設備設施在地震期間及震后安全運行。6.2.2對重要設備設施進行加固,如采用減震支座、增設防震支架等方法。6.2.3對易受損設備進行轉移或采取其他保護措施,降低地震對設備的影響。6.2.4加強設備設施的日常維護,保證設備設施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提高抗震能力。6.3修復與重建6.3.1對受損設備設施進行修復,保證生產生活秩序盡快恢復正常。6.3.2遵循相關標準和規范,對設備設施進行重建,提高抗震功能。6.3.3對修復和重建過程進行嚴格監管,保證施工質量。6.3.4結合地震災害教訓,優化設備設施布局,提升工廠整體抗災能力。第7章物資儲備與供應7.1物資儲備策略本章節主要闡述工廠建筑物地震應急預案中的物資儲備策略。根據地震發生的特點及可能造成的損害,制定合理的物資儲備計劃,保證在地震發生時能迅速、高效地提供必要物資支持。7.1.1儲備物資種類根據工廠建筑物地震應急預案,儲備物資主要包括以下幾類:(1)生命救助類:如食品、飲用水、藥品、急救包等;(2)應急設備類:如發電機、照明設備、通信設備、救援工具等;(3)防護用品類:如安全帽、防護服、防護手套、防塵口罩等;(4)生活必需品類:如帳篷、毛毯、衣物、簡易廁所等。7.1.2儲備數量根據工廠員工數量、建筑物規模及可能受災程度,合理確定各類物資的儲備數量,保證在地震發生時能滿足應急需求。7.1.3儲備地點物資儲備地點應選擇交通便利、安全可靠的地方,便于在地震發生時迅速調配。同時應設立多個儲備點,以提高物資供應的覆蓋范圍。7.2物資采購與保管本章節主要闡述物資采購與保管的相關措施,保證物資質量、數量及安全。7.2.1物資采購(1)明確采購流程:制定詳細的采購流程,保證采購過程的公開、透明、合規;(2)選擇合格供應商:嚴格篩選供應商,保證物資質量;(3)簽訂采購合同:明確合同條款,保證物資供應的及時性和質量;(4)驗收與質量控制:對采購到的物資進行嚴格驗收,保證符合規定標準。7.2.2物資保管(1)設立專門的保管部門:負責物資的儲存、保管、維護等工作;(2)制定保管制度:明確物資的儲存條件、保管方法、檢查周期等;(3)定期檢查與維護:對物資進行定期檢查,保證物資處于良好狀態;(4)安全管理:加強物資儲備點的安全防范,防止火災、盜竊等安全。7.3緊急供應與調配本章節主要闡述在地震發生時,如何進行緊急供應與調配,保證物資迅速、有序地送達災區。7.3.1啟動應急預案在地震發生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通知相關部門和人員,按照既定程序開展物資供應與調配工作。7.3.2物資調配根據災區需求,合理調配各類物資,保證關鍵物資優先供應。同時與部門、社會組織等加強溝通協作,實現物資共享。7.3.3物資運輸保證物資運輸通道暢通,利用多種運輸方式,提高物資運輸效率。在必要時,請求部門協調,開辟綠色通道。7.3.4現場分發在災區設立物資分發點,制定分發計劃,保證物資公平、有序地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同時加強對分發過程的監督,防止物資浪費和濫用。第8章通信與信息管理8.1通信系統保障8.1.1通信系統構成工廠建筑物地震應急預案中,通信系統作為關鍵組成部分,應包括有線通信、無線通信、網絡通信等多種方式。保證在地震發生時,各應急小組之間、應急指揮中心與外部相關部門之間能夠保持穩定、高效的通信聯系。8.1.2通信設備配置根據工廠建筑物實際情況,合理配置通信設備,包括但不限于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對講機、衛星電話、計算機網絡設備等。保證設備數量充足、功能穩定,并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8.1.3通信線路保障對工廠建筑物內的通信線路進行合理布局,保證在地震發生時,通信線路不易受到破壞。對于關鍵通信線路,采取冗余設置,提高通信系統的可靠性。8.2信息收集與處理8.2.1信息收集建立健全信息收集機制,包括地震預警信息、建筑物安全狀況、人員傷亡情況、應急資源狀況等。保證信息收集渠道暢通,提高信息收集的準確性和時效性。8.2.2信息處理設立專門的信息處理部門或小組,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評估,為應急決策提供有力支持。同時建立信息處理流程和規范,保證信息處理的高效、準確。8.3信息發布與報送8.3.1信息發布制定信息發布制度,明確信息發布的范圍、內容、方式和權限。在地震發生時,及時向內部員工和外部相關部門發布應急信息,保證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和準確性。8.3.2信息報送建立信息報送機制,按照規定的時間和內容要求,向上級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和相關單位報送地震應急相關信息。同時保證信息報送渠道的暢通,提高信息報送的效率。8.3.3信息保密與輿情引導在信息發布和報送過程中,注意保護涉密信息,防止泄露。同時加強對網絡輿情的監控和引導,保證社會輿論的穩定。第9章應急培訓與演練9.1應急培訓9.1.1培訓目的應急培訓旨在提高工廠建筑物內所有人員在地震發生時的應急處理能力,保證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有序地開展救援和自救工作。9.1.2培訓內容(1)地震基礎知識培訓;(2)地震預警信號的識別與判斷;(3)應急逃生方法與技巧;(4)初期火災撲救及消防設施使用;(5)緊急救護知識;(6)應急預案及流程熟悉。9.1.3培訓對象全體員工及臨時工作人員。9.1.4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貴州警察學院《石油鉆采機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長江職業學院《新媒體運營》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淮安市盱眙中學2024-2025學年高考物理試題全真模擬密押卷(一)含解析
- 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大數據原理與應用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漯河食品職業學院《翻譯理論與實踐(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政法職業學院《工程力學(含材料力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眼耳鼻喉口腔科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師范大學《風險理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及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海關學院《Flash動畫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展覽會議展前展中展后服務方案(技術方案)
- 2025年山東淄博高三一模高考數學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樹木移植的施工方案
- 建筑垃圾處理工地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 2025年湖北省恩施市司法局司法輔助人員招聘9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法律服務行業智能合同審查方案
- 2025南水北調東線山東干線限責任公司人才招聘30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30年中國玄武巖纖維工業行業現狀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地鐵隧道應力釋放孔設計方案
- 項目部組織機構和管理體系范文
- 自然辯證法論述題146題帶答案(可打印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